商品簡介
身為一個國際公法的國際知名學者,台灣最具指標性意義的政治學教授,他的文章要言不繁,切入核心,揭示重點,文章的風格也反映出人的風格,嚴謹自制。如果從時論集的角度來看,當時事隨著時日漸遠,隨附而生的評論自然也減低了參考價值。然而,時論時評的時間跨度如果夠長,撰述者的書寫立場一致,不至前言不對後語,彙整起來也是一種歷史的耙梳觀照,這樣的觀照能為進行的時事,提供一種旁觀的清醒,也因為經過時間的洗禮,這樣的一種洞見,帶著史識的澄明,讓問題的本質意識浮現,彭明敏教授的這本《寫給台灣的備忘錄——彭明敏教授文集》,就具有這樣的時代意義。書中收錄了彭教授從一九九八年十月起開始撰寫到二○一六年十二月的時評八十九篇,還收錄了一九九二年返台後,首次的公開演講,地點就在他求學及曾任教的台大法學院;還收錄了三場一九九六年總統大選的電視政見發表會,以及在北社,美東三大學的重要講稿,這些具有史料意義的講稿充分顯示他的關懷視野和高度,在二十餘年後的今天讀來,仍然讓人動容不已。—廖志峯
作者簡介
【關於作者】
彭明敏,原籍高雄,出生於台中大甲,二次大戰期間留學日本東京帝大時遭空襲美機炸斷左臂,戰後返台入台大政治系,一九五三年取得加拿大麥基爾大學航空法碩士,一九五四年取得法國巴黎大學博士學位,返台後任教於台大,一九六一年任台大政治系主任。
一九六四年與學生魏廷朝、謝聰敏發表「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遭國民黨政府逮捕,判刑八年,一九六五年蔣介石在國際輿論壓力下下令特赦,獲釋後遭嚴密監視,一九七○年化裝逃亡瑞典,旋抵美國;曾任台灣人公共事務協會(FAPA)會長、亞太民主協會理事長。
一九九二年返台,一九九四年成立彭明敏文教基金會,一九九六年代表民進黨競選台灣總統,一九九六年成立建國會,擔任會長。二○○○年受邀出任總統府資政,並接任亞洲太平洋自由民主聯盟秘書長。二○○六年獲頒日本關西學院大學名譽博士學位。
二○一四年共同發起成立《民報》,受聘榮譽顧問。二○一五年辭卸彭明敏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由鄭義和先生繼任。二○一六年與陳永興醫師同獲北美洲教授協會頒發廖述宗教授紀念獎。
序
自序
一日本作家說過「一本書的著者序,雖排在最前面,卻是著者最後才寫的」。說得很對,尤其對於這類文集,確實如此。很感謝廖志峰、李俊達、吳慧蘭諸位把我於一九九二年,結束流亡而回台以後,以中文發表的各類時事評論搜集成書。其最大受益者可能是我本人。
常對朋友說開始構想寫稿,如女人開始懷孕,經過一番苦思掙扎,文章問世,等於女人生產。所不同是女人生嬰以後還要廿年的的養育,孩子才會成人;但文章一旦發表就是成人,任由社會評價,作者無法控制。我不夠細心,原稿不保存,已發表的文章也不搜集整理。現在上述諸位所搜集的舊作雖然表示我的心路歷程,但有的殆乎忘記,僅似曾相識。
出版社要我全部看一下,有無地方要修改,我草草一看,覺得都不必修改,今日的我,與昨日的我,都有同感,不知道是因為基本立場不變,還是思想沒有進步。
廖志峰先生特別代表出版社為這書寫序,這是較少見的,我讀了,完全不是推銷八股,他的真情流露,顯現他決定出版此書,是出於其理想堅持,使我感動。常聽到出版界朋友說,出版社對於已發表過的論文集出版,都不甚熱心,因為這類書的銷路,不如新的創作,市場有風險。允晨出版社不顧市場的風險而出版此書,也是從理想而出發,不是唯以市場為主,令人欽佩。
台灣新政府成立,蔡總統幾次邀我任資政,其盛意使我感激,但自覺年事已高, 體力有限,已深居簡出,無法勝任重要職務,不得不婉謝。一九九二年回國以後,涉入實際政治,包括台灣首次總統普選,陳水扁總統時曾任資政數年,其間跑遍廿多個國家,講演、座談、討論會等,並與他國外交當局接觸,說明台灣的處境及台灣人民自決的期求,雖然無法翻轉國際大勢,對於使外國各界較了解台灣內外情勢,不無幫助,稍感滿意。現在已無此體力也是婉謝蔡總統厚意原因之一,也表示今後不再參與實際政治。
時常反省,自己深知、真正了解我的親友也知道,我在性格、背景、教育各方面,不是從事實際政治的材料,在學界較適宜也較自在。奈造化弄人,與政治結緣,常有門外漢在客串的感覺。(研究政治及發表時事評論不是在攪政治的)
現在出版此文集,也可說是我對台灣在文字上能夠作的貢獻,不論好壞,作一總結,文跟人同近尾聲,今後寫作只有減無增,即使有,也不過路邊野花,來不及收入此書裡。
趁此難得機會謹向讀者朋友們告別了,過去多年備受鼓勵和支持,在此很誠懇的表示滿懷的感謝,祝福大家一切都好。
出版前言 ⊙廖志峯
我甚麼時候開始聽到彭明敏教授的名字已經不記得了,讀到《自由的滋味》時已開始工作,又過了很多年之後,才有機會出版當年協助彭明敏教授出逃台灣的重要推手,唐培禮牧師的回憶錄《撲火飛蛾》,和彭教授多了一點的接觸,雖然不多,還是足夠了。對於一個已然步入中年的我來說,過去的諸多信仰,價值,偶像,陸續崩壞,但還好還有一個人,足堪作為一個世代的台灣人和台灣知識分子的典範,讓我們即使在左搖右擺的世態中,仍可看見一種燈塔般的存在;那個人就是彭明敏教授。
《自由的滋味》首次出版的年份是一九八四,實在太具時代意義了,這本書與喬治.歐威爾的《1984》互為呼應。老大哥無所不在。在寫完《逃亡》之後,彭教授不再有著作出版,但是仍持續地撰寫文章,抒發他對政治時局的看法,身為一個國際公法的國際知名學者,台灣最具指標性意義的政治學教授,他的文章要言不繁,總是清晰地切入核心,揭示重點,讓人一目瞭然,文章的風格也反映出人的風格,嚴謹自制。如果從時論集的角度來看,當時事隨著時日漸遠,隨附而生的評論自然也減低了參考價值。然而,時論時評的時間跨度如果夠長,撰述者的書寫立場一致,不至前言不對後語,彙整起來也是一種歷史的耙梳觀照,這樣的觀照能為進行的時事,提供一種旁觀的清醒,也因為經過時間的洗禮,這樣的一種洞見,帶著史識的澄明,讓問題的本質意識浮現,彭教授的這本文集《寫給台灣的備忘錄—彭明敏教授文集》,就具有這樣的時代意義。
更具意義的是,這本書不但收錄了彭明敏教授從一九九八年十月起開始撰寫到二○一六年十二月的時評八十餘篇,還收錄了他一九九二年返台後,首次的公開演講,地點就在他求學及曾任教的台大法學院;書中,還收錄了三場一九九六年總統大選的電視政見發表會,以及在北社,美東三大學的演講文稿,這些具有史料意義的講稿充分顯示他的關懷視野和高度,在二十餘年後的今天讀來,仍如暮鼓晨鐘,讓人動容不已。附錄則收進當年接受《新台灣新聞周刊》的專訪,暢談「棄連保扁」的秘辛,讓事實重現。
作為一個一九六四年出生的後輩,出版彭教授的這本文集,是歷史的偶然,也像是某種呼應,呼應一九六四年的《台灣人自救宣言》。我所認識的台灣人,其實一直在「自救」,只是每個人「自救」的路徑和價值取向不同。我認為台灣人具有一直變動的面貌,而且仍在形塑中,這種形塑和我們共同的價值與追求有關,也和正成形的公民社會有關。人生而不自由,所以追求;歷史的教訓容易遺忘,所以我們複誦。希望這本書可以給年輕的世代一些參考省思,台灣未來,由你們開展。
我很榮幸能出版這本書,這是我唯一能做的,做為向台灣的良心,知識分子典範—彭明敏教授的致敬。
目次
出版前言/廖志峯
自序
第一單元:演講
1.一九九二年彭明敏教授返台首次演講(台大法學院大禮堂)
2.一九九六年總統大選彭明敏教授電視政見發表會(第一場)
3.一九九六年總統大選彭明敏教授電視政見發表會(第二場)
4.一九九六年總統大選彭明敏教授電視政見發表會(第三場)
5.台灣民主政治的癥結(二○○二年,台灣北社)
6.台灣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二○○五年,美東三大學)
第二單元:評論
1. 「黨紀」乎?大是大非乎?—秋毫與輿薪
2. 選舉豈是攪革命?
3. 名乎?實乎?—民進黨「台灣前途決議案」有感
4. 台灣的現實與中國的幻想
5. 應該「走出悲情」嗎?
6. 打破「禁忌」
7. 不應讓「狂愚的邊緣人」浪費國家資源
8. 話別李登輝
9. 「台灣問題」就是「人權問題」
10. 誰是「中國人」?
11. 若無「意識形態」,哪裡有「政治」?
12. 理想與現實—拜讀李遠哲院長大作有感
13. 剷除社會毒瘤 老包當仁不讓
14. 「學術權威」沒有止境?
15. 「八吋晶圓廠爭議」有感
16. 「委託民間談三通」的迷思
17. 「省籍」和「族群」 台灣社會的箍咒
18. 「兩岸和平、不要當兵」是投降者的口號
19. 「民主基金會」何錯之有?
20. 冷眼看大選大騷亂
21. 「競爭的倫理」是民主法治的基礎
22. 序《李筱峰專欄》
23. 纏著台灣不放的魔咒
24. 誰「變來變去,沒有誠信」?
25. 「獨立」和「本土化」我解
26. 什麼是「台獨」?
27. 台灣須在奧運自己定位
28. 馬英九在想什麼?
29. 請留一條生機給後代吧!
30. 一個「前美國公民」的告白
31. 敗德、敗戰及忍辱
32. 從「自救」到「自覺」—「台灣自救宣言」四十四週年感言
33. 「非台灣人」統治台灣
34. 枕頭邊的手槍
35. 無關「逃亡」的事
36. 感念甘迺迪議員
37. 假如使你感覺不舒服的話
38. 「諾貝爾和平獎」威信掃地,仍有人垂涎
39.從龍應台著《大江大海一九四九》說起—台灣觀點
40. 談判奇觀
41. 「和平協定」的迷思
42. 逃到中國以外流亡
43. 與中國「政治談判」?
44. 「情勢變遷」與「信賴保護」
45. 萬一國民黨輸不起
46. 從「孔子學院」說起
47. 要做台灣人這麼難嗎?
48. 他這個樣子,有救嗎?
49. 「台灣的女兒」和非典型的「政治人」
50. 懷念義勇而無名的宣教師們
51. 不是「不了解」,是「不相同」
52. 離「法治民主」太遠了
53.賴幸媛赴任前應有的澄清
54. 台灣史,怎麼讀
55. 一個獨裁政權,正在形成中
56. 「愛台灣」與「愛國」
57. 自救的唯一選擇
58. 他們暴力 我們非暴力?
59. AIT短信釋疑了嗎?
60. 似曾相識
61. 臥底戰場
62. 從柯P「失言」說起
63. 與習近平「心靈契合」?
64. 請問宋楚瑜
65. 柯P與中國
66.對日不惜一戰 對中不惜一縮
67. 理想的總統
68. 請問青少年學子們
69. 「運動家精神」與「民主選舉」
70. 李登輝言論事件雜感
71. 「能見度」有啥用?
72. 有「各表」就應該滿足嗎?
73. 台灣民主奇談
74. 有人「承認」我們了
75. 為台灣祈福再祈福
76. 「轉型正義」待幾時
77. 快讀二二八歷史常識
78. 絕口不提中國不可以嗎?
79. 「台灣主權」與「忍辱負重」
80.抗議?關切?傷感!
81. 國家正常化第一步:確定領土
82. 小寓言一則
83. 「入聯」的迷惘
84. 蔡馬冷戰
85. 「改革」何其難
86. 馬英九願返國受罪嗎?
87. 中國在侵蝕國際組織
88. 國格蕩然
89. 台灣與「一個中國」
第三單元:專訪
彭明敏:李登輝曾邀我為連戰站台/《新台灣新聞週刊》
「棄連保扁?」彭明敏為李登輝喊冤/《新台灣新聞週刊》
書摘/試閱
「黨紀」乎?大是大非乎?—秋毫與輿薪—
民進黨有人鬧著要開除我的黨籍。回想過去,國民黨曾藉戒嚴法、軍法、牢獄、軟禁、監視、追緝、抹黑等把我鬥臭二十多年,所以現在民進黨要藉「黨紀」來鬥我, 我已能以微笑看待了。民進黨不論怎樣處分我,比起過去國民黨對付我,是小巫見大巫,對我毫不重要,我也不會做「申訴」一類事。
據云民進黨所以要處分我,一、因為我曾建議許主席對於中國政策「迴避」發言。二、因為我曾為彭百顯助選。我對民進黨的看法在回憶錄中會詳述,這裡僅就上述兩點有關感想,簡單說出。
一、為什麼不得不向許主席提出建議? 江澤民訪美時,我正在美國為撰述回憶錄而整理資料。江澤民訪美是重要國際新聞,全世界媒體都在注視,同時台灣內政外交也受到相當關注。台灣朝野應可趁此機會向外明確宣示其不同立場,使國際了解台灣內外真實情況。在此方面,台灣執政當局確曾努力去做。令人驚愕的卻是台灣首要在野黨主席,在此緊要時機公言「台灣對不起中國」、台灣對中國「得了便宜又賣乖」、主張「立即三通」、派遣大採購團到中國,並謂台灣已受國際壓力,非馬上與中國談判不可,且台灣因堅持立場已被國際視為「麻煩製造者」。其離譜之程度,令人浩嘆。這種說話,不論在政治上或經貿上,背離事實,經不起檢驗的,號稱代表台灣人民立場的在野黨的主席,竟有此言論,對台灣人民來說,是自辱自戕而自毀立場,將來不知如何與中國談判?
許先生在美流亡時則與中國祕密接觸,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其詳細消息來自第一手管道,雖然無法公開之,我曾向二位當時在美現任台灣重要公職者透露此事。為什麼當時不公開此事呢?許先生在美一切都很不如意,我們非常同情他。戰後海外台灣人從事民主運動幾十年,在國民黨特務迫害之下,有的生活潦倒、有的甚至精神崩潰,但沒有一人願向中國求助,許先生算是第一人,我們對他言行並不重視,只視為令人感慨的一小插曲。現在台灣臨危,許先生一連串離譜言論,令人想起他過去與中國的祕密接觸以及他首次當選民進黨主席便向中國使館報到等事,確使人感覺其中關係莫測高深。因此我公開建議,為了台灣人民的利益以及民進黨的形象著想,他應有對中國問題「迴避」發言的風度。
有人說我不應該在選舉前說出此事。我卻認為民進黨支持者平常對黨的動向不太關切,僅在選舉時對此關懷,所以在選舉時必須讓選民了解及正視黨往哪裡走,使他們對黨的領導者有所表示。難道要隱瞞選民,騙得選票於一時,失去台灣於永恆?相信我的警告確使選民提高警覺,投票給有台灣主體意識並有良好操守者當選,這也是民進黨這次獲勝原因之一。
我不得不說話,目的在建議許先生關於中國問題迴避發言。但媒體報導卻把焦點放在許先生與中國祕密接觸一點上。因為此事極少人知道,對大多數人來說是晴天霹靂,錯愕之餘,特殊的大眾心理反應開始出現了,即西諺所謂「把信息Message與信使Messenger混淆」了,也就是說「惡訊傳來,怒責信使」,一如往時皇帝接到戰場傳來戰敗惡訊時,一怒之下把信使處死,藉以洩恨。有人說我「愚笨」、「不識大體」,也莫名其妙地說我「含血噴人」,也有人說我在說謊陷害許先生,這已屬小人之忖度的。最滑天下之大稽者,莫如民進黨中常會未經查明真相,立刻決議譴責我「傷害民進黨全體黨員及所有候選人」,我請主席迴避,真不知怎麼扯得上「傷害全體黨員和所有候選人」,這話怎麼說的,至今還無法了解,難道林義雄先生發動罷免許主席也有同樣「傷害」?
總之,依黨中央看來,違背建黨理想和理念,不顧台灣安危,公然主張「大膽西進」、「立即三通」,不妨;與統一論者公然聯誼,提倡「和解」,謂應與執政黨「聯合」,不妨;主席向中國使館報到,也夜奔總統官邸密談不宣,不妨;黨高層幹部密訪中國多次,密談不宣,不妨;但建議主席迴避發言,該死了。
二、上次縣市長選舉時,為什麼「選人不選黨」 ? 無可諱言,近年以來民進黨中央關於中國政策、與國民黨或新黨的關係以及其他重要課題,其立場和政策或完全缺乏或渾沌不明,黨高層人員言行也時常與黨的基本理念、目標或黨綱發生矛盾衝突,弄得許多黨員和支持者頭昏眼暈,無所適從。在這種混亂中,凡有政治意識或良心者,只能就各候選人個人的操守、理念、立場作個別選擇,已無法再依已成為具文的黨紀黨綱之類來盲目支持特定黨的候選人。選民或黨員不得不如此,黨中央要負責任,不能責備選民。
三、為什麼支持彭百顯? 我返國後認識彭百顯,經了解其為人做事後,確認其是在野中少有的操守、學識、能力俱佳的傑出人才,他過去對於台灣民主的發展、民進黨形象的提高及專業知識的運用等貢獻不少,實在值得肯定和支持。總統大選時,我們聘他為競選總部副總幹事,一起辛苦努力,我們之間已有深厚友誼。 這次我和其他幾人要受處分,因為我們在南投縣「為非黨員︵彭百顯︶助選」。不過看其過程十分弔詭的。上次選舉黨員之為非黨員站台者不限於南投縣或我們這幾個人,報載在桃園縣、新竹縣也發生過類似情形,甚至有黨員為國民黨候選人站台者。為什麼僅針對我們這幾人作選擇性處分呢?學問就在這裡。依黨中央說法,黨員是否「違紀」,全憑地方黨部有無送來報告,中央絕不自動去調查,至於地方黨部要不要報案,這又要看「違紀者」是否屬於同一派系,不同則立刻報案,同則視若無睹,沒事了。中央也要選擇性地作盲、作聾、作啞了。不幸,南投縣則一向派系對立非常激烈,難怪有人看到我們為彭百顯站台,暴跳如雷,告狀像蛾蝶一般滿天飛了。
四、「違紀」與大是大非。 民進黨要對「技術犯規」者追殺到底,易如反掌,但要其領導人堅持建黨理想和理念,明察大是大非,難矣 !林義雄先生曾把此點說得淋漓盡致,他說:「本黨少數的主事者,已經喪失理想、口不擇言」「背離第一反對黨應有的基本立場」「承歡統治者」「扼殺台灣民主的發展」。民進黨要清除異己,我沒有怨言。但它無法阻止我幾十年來所作的,即關懷台灣民主法治的發達或台灣人民的生存和繁榮,而為此直言。我只期望民進黨把我們清除以後,黨內還有人冷靜思考台灣命運相關的大是大非,認真檢討黨內一些嚴重問題,例如:1.、建黨的基本理想、理念應否放棄? 2.、過去國民黨惡質的選舉文化是否已經浸透黨內? 3.、何謂黨的「轉型」?若需「轉型」,應轉為何「型」?這一抉擇應否經過 全體黨員以及支持者︵有黨員之數十倍︶公開討論,尋求共識?或僅需掌握黨機器者數人可以逕行決定? 4.、其他政治組織與本黨理念、立場不同者,應否與其聯誼、聯繫或聯合?此應否公開討論,尋求共識? 5.、主張「大膽西進」、「立即三通」應否先得黨內共識?民進黨建立以來,其領導人的風格,有的「幫派兄弟式」、有的「花枝招展式」、有的「江湖賣藝式」、有的「搔首弄姿式」,這些都能博得掌聲於一時,但對於長期建立健全的反對黨無甚幫助的。若像黨領導人自己說的「選民不放心讓民進黨去執政」,其癥結,與其說在於黨的理想及理念讓人不放心,毋寧說選民對黨領導人的理念、操守缺乏信心,憂慮黨領導人會不會不顧台灣人民的生存與權益出賣台灣。
我們這些於民進黨成立以前便在國內外多年從事民主運動並為之付一些代價者, 只是願見台灣出現有理念、有立場、有堅持、有操守的在野政黨。民進黨成立時,我們曾經相信諸多前輩不惜犧牲、長期奮鬥、夢寐以求的土生土長的反對黨終於出現了。我們對於創黨人士的勇氣和理想深深感動和欣佩。前輩地下有靈也必有同感的。現在我們需否重新覺悟台灣民主的發展實有賴於健全正派的真正在野黨。
一九九八年十月七日,原刊《自由時報》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