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心念對了,人生就對了
滿額折

心念對了,人生就對了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80 元
優惠價
9025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7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出版重點:
心念對了,人生就對了-跟孔子學拿得起、跟佛陀學放得下、跟老莊學想得開
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
帶著佛家的出世心態,憑著道家的超世眼界,去做儒家入世的事業
始是達到人生最高境界!

當你擁有更多時,請別忘記你最初那顆簡單純潔的心
幸福就是堅守這顆簡單的心
簡單,人生因而開闊

心若改變,態度就跟著改變;態度改變,習慣就跟著改變;
習慣改變,性格就跟著改變;性格改變,人生就跟著改變。
人生境界,因此更上一層樓!
怎樣才能「拿得起」?


本書是關於人生境界的哲理勵志感悟,分析中國傳統國學最著名的儒家、佛家、道家的人生境界的區別,跟孔子學拿得起,跟佛陀學放得下,跟老莊學想得開!

所謂「道不遠人、大道至簡」,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三大支柱的儒、釋、道,其實並不高高在上,而是與我們的人生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
簡單來說,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拿得起」,佛家的最高境界是「放得下」,道家的最高境界是「想得開」;儒釋道的最高境界,就是這三句話、九個字。

怎樣才能「拿得起」?
看這個「儒」字——左邊一個「人」,右邊一個「需」,合起來就是「人之所需」。人活世上,有各種精神或生存的需要,滿足這些需要就要去獲取,去拿,並且拿到了、拿對了,就是拿得起。
什麼是「放得下」?

 且看這個「佛」字——左邊一個「人」,右邊一個「弗」,弗的意思是「不」,合起來就是「不人」和「人不」。不人就是無人,也就是放下自我,擺脫私心的困縛;人不就是懂得拒絕,也就是放下欲望,超脫對外物的追逐。這兩點能做到,就是放得下。

如何才能「想得開」?
且看這個「道」字——一個「走」字旁加一個「首」字,也就是腦袋走或者走腦袋。腦袋走就是動腦子,儘量想透;走腦袋就是依胸中透徹而行,儘量順應規律。合起來,就是要明道,並依道而行。這種智慧,就是想得開。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唐代詩人王維將磨煉心性描寫得甚有意境:
沿著山溪尋去,一路千辛萬苦,終於到達源頭,山已窮,水已盡,但當你靜下心來,打量四下,卻發現早已有氤氤氳氳的雲霧在山腰冉冉升起,這是一種境界,一種在攀越險峰時才能看到的美麗景象。
鍛煉自己的心性,也是需要經歷險峰的。
在磨煉心性的過程中,我們會體驗各種煩躁和無法忍耐的感覺,但當我們跨越這一道道艱難險阻,來到山腰觀賞到渺渺雲霧時,心靈上的超然便會油然而生。
當生命的祥瑞之雲在心間升起時,心靈也將隨之清澈靈明起來,整個人也會感到前所未有的自信。這一切感覺都來自內心深處,這種感覺讓人不論在何時何地,都能獲得「本心」的力量,讓自己經受身體上的各種苦難,與此同時,心靈也變得更加強大。
量變產生質變,只有心靈經歷了千錘百煉的考驗,才會產生一個質的飛躍,讓自己的心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作者簡介

謝寒梅,多所重點大學研修班特聘教授,被譽為「東亞有使命感的學者」之一,研究專長為古典文學、宏觀史學、心靈哲學、東方美學等。至今出版了10部專業以及心靈、國學類暢銷書50多部。

目次

【上篇:跟孔子學拿得起】

第一章 抱負——「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登上高樓,遠眺天際,正是躊躇滿志,志存高遠,高瞻遠矚,一腔抱負。人生,志向決定方向,格局決定高度;小溪只能入湖,大河則能入海。做事,要先立心中志向;成事,要先拓胸中格局。

1.帥可奪,而志不可奪
2.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決定你會過什麼樣的生活
3.面對質疑,自己的路要自己走
4.從身邊做起,不要好高騖遠
5.正確的世界觀,是確立目標的前提
6.怨天尤人,不如接納現狀
7.只有自己才是靠得住的

第二章 磨礪——「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事情是需要去做才能成的,成就大的事業,需要大的努力和付出,甚至要經受大的磨難和困苦。這個世間,從來都是「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所以無論如何,都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1.挺住,就意味著一切
2.能忍能讓,化阻力為動力
3.把工作完成在昨天
4.樂業是職場修煉的最高境界
5.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6.認識和鍛煉自己的「本心」
7.暢達時不張狂,挫折時不消沉
8.接納苦難,與快樂交織並行

第三章 豁然——「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歷經磨難,我們逐漸成熟、成長,最終豁然貫通、水到渠成。這其中蘊含一個重要道理,就是蘇東坡所說的「厚積而薄發」。只有厚積才能薄發,人要做的,就是不斷厚積,等待薄發。

1.最忌自欺欺人,不懂裝懂
2.不顯山露水,不賣弄聰明
3.欲速則不達
4.行動在先,說話在後
5.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6.學無止境,保持一顆進取心
7.心性專一,有始有終

【中篇:跟佛陀學放得下】

第四章 涉世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人之最初,比如年少之時,心思是簡單的,看到什麼就是什麼,別人說什麼就相信什麼。這樣看待世界當然是簡單而粗糙的,所看到的往往只是表面。但同時,正是因為簡單而不放在心上,於是不受其困擾,這就是放下的心境。只是還太脆弱,容易被現實擊碎。

1.真誠心是菩提心的體
2.請不要吝惜你的讚美
3.把美的形象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
4.不完滿才是人生
5.留三分餘地與人,留些肚量與己
6.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7.樂道人善,欣賞別人的長處
8.眾生都是我們的榜樣

第五章 行經幽谷——「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人隨著年齡漸長,經歷的世事漸多,就發現這個世界的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於是不願意再輕易地相信什麼,容易變得爭強好勝、與人比較、絞盡腦汁、機關算盡,永無滿足。大多數人都困在這一階段,雖然糾結、掙扎、痛苦,卻也恰恰是頓悟的契機。因為,看到了,才能出來;經歷了,才能明白。

1.只要不執著,就有辦法化解
2.參透得失的本質
3.忍辱負重,如飲甘露
4.恐懼是世上最傷人的情緒
5.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
6.人不轉我轉,我不轉心轉
7.降低一份欲望,收穫一份幸福

第六章 不忘初心——「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能保持住本心、做得到忍耐的人,看得夠了,經得多了,悟得深了,終有一天會豁然頓悟,明白萬般只是自然,存在就有存在的合理性,這個時候,他就不會再與人計較,只是做自己,活在當下。任你紅塵滾滾,我自清風朗月;面對世俗蕪雜,我只一笑了之。這個時候,就是放下了。

1.丟下身外之物,留下心靈之物
2.錯誤的堅持,就是浪費生命
3.保護好你的懺悔心
4.看淡名利心
5.掃除貪、瞋、癡等污穢心
6.去除不必要的猜疑心
7.勿忘初心,始得善終

【下篇:跟老莊學想得開】

第七章 看自己——「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有些人做事,可能只是順著他的本能或者社會的風俗習慣,而對所做的事並不明白或者不太明白。這種「自然」並非道家那個自然,而是指混沌、盲目、原始,那些人云亦云、隨波逐流的就是這種人。

1.戰勝自己才是真正的強者
2.巧妙而適度地推薦自己
3.學會「忘我」
4.自知之明比才華更重要
5.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
6.留有餘地,才能持續發展
7.曲以求全,不做無謂的犧牲

第八章 觀天地——「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人處平地,到處都會遮眼阻路;人登頂峰,世間便能一覽通途。這就是想得開的秘密——眼界開闊了,心就寬了;站得高了,事就小了。想不開,往往都是畫地為牢、作繭自縛。眼光和思維所涉及的面,儘量往大裡走、往高處去。

1.想好事,好事降臨;想壞事,壞事敲門
2.因禍得福,轉敗為勝
3.善於抓住事物的本質
4.拆掉思維裡的牆
5.將複雜的事簡單化
6.善於觀察,於無形處發掘「有形」
7.窮則變,變則通
8.不必煩惱,方法總比問題多

第九章 品人生——「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有些人,會為了利己而主動去思考和做事,雖然未必不道德,卻必定是功利的,而且很容易走向自私自利、損人利己。而有的人,已經超越了自身,而開始考慮利人,譬如為了道義、公益、眾生福祉而去做事。他們的眼界已經超越自身而投向了世間,胸中氣象和站立高度已經抵達精神層次。

1.得意時莫忘形
2.當於靜處品人生
3.淡泊名利,順其自然
4.寵辱不驚,淡看人生枯榮
5.不爭是最高明的「爭」
6.功成身退,才是真英雄
7.虛懷若谷,要「慎」也要「重」

第十章 任逍遙——「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當一個人的視野放到了整個天地宇宙,目光投向了萬物根本,他就達到了天人合一。這時他就已經不需要動腦子了,因為天地宇宙就是他的腦子,已經事事洞明,就像電腦連接到了互聯網。這種境界,正是道家境界。

1.看淡生死,尊重生命
2.逍遙是一種人生境界
3.別強求別人理解你
4.小事別太認真
5.快樂不設限
6.讓心放鬆下來
7.萬事隨緣,順其自然
8.不為徒有其表的名聲權勢放棄自我

書摘/試閱

接納苦難,與快樂交織並行

雖則聖賢別有真樂,而亦常人之所同有,但常人有之而不自知,反自求許多憂苦,自加迷棄。雖在憂苦迷棄之中,而此樂又未嘗不存,但一念開朗,反身而誠,則即此而在矣。
——王陽明《傳習錄》

王陽明說:「聖賢們雖然另有真正的快樂,然而這種快樂也是一般人共有的,只是一般人不知道這樣快樂,反而給自己找來許多憂愁苦悶,丟棄了真正的快樂。雖然在憂苦迷茫中丟棄了快樂,但真正的快樂並非就不存在了,只需念頭明朗,在自己身上尋找,便能真正感覺到快樂。」由此可見,人人自身都有快樂。
生活中有苦有樂。生活的波浪在高峰時,人即顯得快樂;在低谷時,人便顯得痛苦。而波浪永遠都是忽高忽低,沒有永恆的上揚,也沒有永恆的傾瀉,所以人生是痛苦與快樂交織並行,二者相伴相生,既矛盾又聯繫。所謂「沒有痛苦也就無所謂快樂」,如果我們將痛苦與快樂看成絕對的對立從而加以逃避,那麼,我們不僅不能得到快樂,反而會變得更加痛苦,而我們之所以見苦畏懼,是因為我們沒有一個正確的苦樂觀。

王陽明廿八歲舉進士,之後擔任過刑部主事、兵部主事。正當他要為朝廷出力的時候,政治劫難卻降臨到他頭上。正德元年,因營救南京科道戴銑等人,他得罪了宦官劉瑾,因受其所害,第二年被貶謫到龍場驛任驛丞。在赴任的路上,劉瑾又派人跟蹤追殺。他僥倖逃過一死,之後又乘坐一隻商船去舟山,不料遭遇颶風,船漂流至福建的武夷山。王陽明本想隱居武夷山,卻又擔心劉瑾找父親的麻煩,於是他到南京探望父親之後,便輾轉到達龍場。
當時的龍場是深山荊棘叢生,毒蛇猛獸出沒,蠱毒瘴氣相侵,苗彝雜居,屬水西安宣慰轄地。王陽明初到龍場,人地生疏,就用柴草搭了一個窩棚居住。不久他的書童在離龍場不遠的東面三里遠的龍岡山上發現了一個山洞,他們很是欣喜,即搬進洞裏居住,這便是今天聞名中外的陽明洞。
陽明先生到達龍場後,錢糧困逼,常處於絕糧挨餓的狀態,兩個隨來書童很是難受,先生便帶著他們在附近開了幾畝耕地種植莊稼,解決了吃飯問題。龍場南面一裏路,有一個平地曠野中隆起的一座石岩下的小洞,可容納數十人,陽明先生見了此洞很是滿意,便進入此洞「穴山麓之窩而讀《易》其間」,這便是玩易窩了。
陽明先生起初在山洞講學,當地百姓見洞內陰暗潮濕,便在洞上山頂修造房屋,房屋修成後,命名為「龍岡書院」,成為當時全國著名的書院之一。
陽明先生在龍場兩年,貴州提學副使席書聘請他到貴陽文明書院作主講師,他在講學中,對所講「知行合一」學說甚重。他深悟《易經》「精粗一,內外合」的要義,將古人《支離決裂》的知行觀統一起來,提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的本體是同一的。強調「言行一致」,「篤實躬行」。與朱熹「吾理吾心終判為二」,「知在行先」,言行不一,流於空談之論分庭抗禮,成為明代儒家理學一大宗派。

身處逆境固然讓人痛苦,卻更能磨礪人的意志,使一個人由脆弱變得堅強,變得有韌性。王陽明經歷了磨難,心性比以前更加堅強。他開始瞭解群眾疾苦,為生民立命,在艱苦的環境中成長,最終構建了心學理論的大廈。
從長遠看來,痛苦其實是人生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正如人們常說的:「沒有苦中苦,哪有甜中甜?」哈密瓜比蜜還要甜,人們吃在嘴裏、樂在心上;苦巴豆比難吃的中藥還要苦。然而,種瓜的老人告訴我們:哈密瓜在下秧前,先要在地底下埋上半兩苦巴豆,瓜秧才能茁壯成長,結出蜜一樣的果實來。
人們又說「不經風霜苦,哪得臘梅香」,成功的快樂正是經歷艱苦奮鬥後產生的。吃得苦中苦,方能得成果。古人「頭懸樑,錐刺股」,苦則苦矣,但他們下苦功實現上進之志,本身就是一種快樂,以苦為樂,苦中求樂,其樂無窮。
做一件艱苦的事,我們不能埋怨。一旦有了成功的希望,有了奮鬥的目標,知道苦盡甘來的道理,艱苦前行的人,才不會懈怠,不憚迎接成功的苦痛。
的確,人生的悲苦從來都是無法逃避的。多苦少樂是人生的必然。
有這樣一個關於「苦」的古老故事:

有一群弟子去朝聖。師父拿出一個苦瓜,對弟子們說,隨身帶著這個苦瓜,記得把它浸泡在每一條你們經過的聖河,並且把它帶進你們所朝拜的聖殿,放在聖桌上供養,並朝拜它。
弟子朝聖走過許多聖河聖殿,並依照師父的教言去做。回來以後,他們把苦瓜交給師父,師父叫他們把苦瓜煮熟,當作晚餐。晚餐的時候,師父吃了一口,然後語重心長地說:奇怪呀!泡過這麼多聖水,進過這麼多聖殿,這苦瓜竟然沒有變甜。弟子聽了,立刻開悟了。

苦瓜的本質是苦的,不會因聖水聖殿而改變;人生是苦的,修行是苦的,由情愛產生的生命本質也是苦的,這一點即使聖人也不可能改變,何況是凡夫俗子!看過著名油畫大師梵谷故居的人都知道,那裏只有裂開的木床和破舊的皮鞋。梵谷一生潦倒困苦,沒有娶妻,但也許正是生活上的困窘,使他在藝術上有頗高的造詣,使他成為大師中的大師,使他的作品成為經典中的經典。
對待人生與修行也是這樣的,時時準備受苦,不是期待苦瓜變甜,而是真正認識那苦的滋味,這才是智慧的態度。苦瓜本來就是苦瓜,是連根都苦的。這是一個苦瓜的實相、真相。變甜只是我們虛幻的期待而已,唯有真正面對事物的真相,我們才能從中解脫。
當我們接納苦,把苦看作人生的必然歷程時,苦便不再是世俗的「苦」。同樣,接受樂,把樂當作生命的歷程,樂也不再僅僅是世俗的「樂」。當眾生真的能接納所有苦樂時,先前的苦樂「標準」立刻土崩瓦解,根本不再有苦與樂的分別,生命的波瀾盛宴就此展開,大自在境界即在眼前。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5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