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家像大河,作品是一條船
翻開書就登上了船
看著河的風景,駛向無垠的大海
一次又一次登船,你便有了一條河
自己的、喜歡的那艘船、那條河
★ 「文化知日者」李長聲第一本介紹日本作家的主題式隨筆!
★ ★ 從明治到平成、從夏目漱石到東野圭吾──37位作家,一部日本近代文學史
★ ★ 作家黃麗群、黃崇凱、張維中 一致推薦
★ ★ 資深編輯人傅月庵 選編作序
作者已死?作家卻始終活著。
因為,李長聲一一點評了他們
李長聲以隨筆書寫聞名海峽兩岸三地,信筆由之,隨手拈來,日本文化中的食衣住行育樂、風土人情、書店作家……無不躍然紙上,引人會心遐思。台灣真正「哈日族」,無不為其文章所吸引,欣然拜讀。
本書為李長聲改變寫作風格,由包羅萬象的雜文轉為「主題式隨筆」的第一本著作。此隨筆集以「日本作家」為主題,橫跨明治、大正、昭和與平成4個時代、描繪37位作家,儼然一部日本近代文學史。
由資深編輯人傅月庵精心選編並專文作序。50篇文章深入淺出,有趣聞軼事,有獨到識見;有別於文學專書的嚴肅評析,李長聲用他詼諧風趣的筆調,讓隱身在作品中的作家身影一一浮現,像是戴了一副透明的眼鏡,就是白描。用平易近人的文字,描繪出日本文學的深厚底蘊。
李長聲,他從大陸來,
三十年間登過無數船,穿過一條又一條的河
河水冷熱他都知,河床明暗他久悉
我的日本作家們——這次,他統統告訴你!
作者簡介
李長聲,1949年生於長春。曾任日本文學雜誌編輯、副主編,1988年起旅居日本,任職出版教育研究所,專攻日本文化史。曾為兩岸三地媒體撰寫專欄,以淺顯風趣的筆調介紹日本文化風情,被譽為「文化知日者」。
其隨筆雅俗共賞,創作題材多元,深入淺出描寫日本風土人情及文壇出版等話題,敘事簡練,輕鬆多致,寥寥數筆即得畫龍點睛之妙。已出版繁簡體著作近20種,共百萬餘言,2014年編成《長聲閒話》五冊,總其大成,另譯有《隱劍孤影抄》、《黃昏清兵衛》等。
序
台灣人愛讀日本文學,戰前是日本帝國一部份,自不用說;戰後國民黨統治,對日情感頗見矛盾:電影不給看,每年僅有一定配額;日語歌曲也不讓上廣播、電視;唯獨日本文學,似乎不怎麼在意,又或者可能,焦點全集中在檢視、防堵中文創作,遂不及翻譯了。
日本文學出版,在台兩次大爆發:一九六八年川端康成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平地一聲雷,帶動了翻譯熱潮。一九七○年代,日本文學翻譯潮流洶湧強勁,川端不用說,三島由紀夫、安部公房、井上靖、石川達三、遠藤周作……一一「登台」;且不僅純文學,大眾文學裡,無論時代小說或推理小說,同時趁機而入,松本清張、森村誠一、橫溝正史、司馬遼太郎、吉川英治、柴田鍊三郎……統統來了。一九八○、九○年代,聲勢稍歇,穩定前進。二○○○年之後,隨著村上春樹走紅,又掀起一股熱潮,十多年來,愈演愈烈,每年都有不少新作家引入,熱潮甚至波及生活領域,舉凡美食、養生、醫療、食譜、勵志,無論何時,暢銷排行榜上時時佔有數席之地。
台灣人對日本作家的好奇與熱愛程度,幾乎不下或甚至超過日本人,且作為一個「轉口平台」,很快便輸出到了中國大陸去。當紅的東野圭吾、宮部美幸,老牌的吉川英治、藤澤周平,都是循這樣的路徑,而獲得中國讀者的喜愛。且這條路,也已從單向的小徑擴大成了雙向的大道。以前台灣只輸出不進口,如今竟也進進出出了。
然而不然的是,關於作家的介紹,或說書話文章裡「作家專論」這一塊,台灣寫得少,集結成書的更少,個人所知,十多年來,大約僅有林景淵《日出江花紅勝火:日本近現代作家》與陳鵬仁《近代日本的作家與作品》兩書可供參考耳。這種貧乏,對於閱讀或出版,都是一種不足,更可能造成讀者偏食,追著暢銷作家跑,而無法更深入理解日本文學,乃至作家定位。
李長聲先生八○年代東渡日本,掛單出版學校,實則不停觀察日本社會,體會日本文化,同時寫作不綴,九○年代北京三聯書店所出《讀書》雜誌,最膾炙人口的專欄「東瀛孤燈」,便是由他執筆,許多讀者也因此得識其人其文。長聲文章面向廣闊,可以從「河豚料理」一直寫到「日本人的教養」;更可從「茶花」一直說到「漫畫」、「小鋼珠柏青哥」,主題跨越幅度驚人,文筆又快又好,謙沖而不失自信,深刻而不失風趣。他自謙是寫雜文,可事實與魯迅無關,跟他弟弟周作人的隨筆倒有幾分相似,或因為如此,遂有了「文化知日者」的稱謂。
由於編輯出身,且編的是《日本文學》雜誌,還在大陸時,長聲便與日本作家有過接觸,如水上勉、宮本輝等,東渡後掛單出版學校,「日本文壇」成了他寫作的一大範疇,譬如書市觀察、出版興衰、新舊書店、閱讀風氣等等,無所不至,其中最讓人感興趣的則是「作家點評」,大體而言,有幾個特色:
一是他不仰視作家,多半是平視,有時則俯視。因為平視,作家遂如鄰居友人,優缺點都列,絕不高高在上;因為能俯視,所以看得出作家的縱深,或說影響範圍。他談三島由紀夫、司馬遼太郎,最是得見。
二是他把作家當人看,除了作品之外,更多的是談論作家的性格與風格,許多的軼事(或八卦),即因此而出,讀起來自有一種親切感,從而想找到這名作家的作品來看看。〈漱石那隻貓〉、〈谷崎潤一郎和女人以及文學〉當可為代表。
最重要的則是,因為上面兩點,長聲文章遂具有某種「主體性」,他絕非抄抄日文資料,堆砌成文,述而不作,相反地,他從來都是從一個華人的角度去看待這些作家,許多的批判隱藏在字裡行間,細讀自顯自知,但絕不潑辣傷人,而僅是輕輕刺得人會心微笑耳。
小說家中上健次說:「愚蠢的作家忘了自己是妓女,以為自己幹著什麼了不起的事呢。」我沒覺得自己幹著什麼了不起的事,但可以坦然說,雖然有敗筆,但每篇都不曾偷工減料,也絕不說什麼時間有限云云。未必有灼見,但是在真知上盡了力。冷冷地看,閒閒地說,也請你輕輕鬆鬆讀。讀下去,有益。
長聲曾在某篇文章裡,如此說明自己的寫作態度。緩帶輕裘,得心自在。特別引我共鳴,因此不揣淺陋,從近百萬字文章中,選出這三十七位「我的日本作家們」,讓人看出日本近現代文學之多元豐饒,也看到長聲文章之怡然佳趣。
是為之序。
目次
夏目漱石
漱石和嫂子
自卑
漱石那隻貓
永井荷風
永井荷風的東京
永井荷風的江戶、法國以及中國
志賀直哉
從暗夜走出來的路
谷崎潤一郎
谷崎潤一郎和女人以及文學
芥川龍之介
芥川不語似無愁
吉川英治
吉川英治的《三國志》
川端康成
曖昧的川端康成
小林多喜二
一部日本小說與兩度世界危機
山本周五郎
不領賞的作家
妙筆抒情情更殷
坂口安吾
無賴安吾
山岡莊八
山岡莊八的「戰爭與和平」
井上靖
蒼狼之爭
太宰治
太宰治的臉
教科書中的太宰治
松本清張
重讀松本清張
柴田鍊三郎
刀尖自左畫圓時
水上勉
悼念水上勉先生
五味康祐
五味筆下劍氣豪
隆慶一郎
從史學到文學
池波正太郎
劍光閃亮一池波
遠藤周作
又見狐狸庵
踏繪
司馬遼太郎
比小說更離奇的司馬史觀
山崎豐子
小說長鳴警世鐘
陳舜臣
麒麟志在崑崙河
三島由紀夫
大刀向三島的頭上砍去
藤澤周平
蟬噪如雨鄉土情
澀澤龍彥
澀澤龍彥
西村京太郎
偶遇京太郎
江藤淳
江藤淳遺書
五木寬之
放浪者的苦旅人生
井上廈
井上廈的品格
劇作家之死
大江健三郎
大江醉酒
大江健三郎的「痴漢」
佐伯泰英
惜櫟莊
出久根達郎
作家本是舊書商
宮本輝
宮本輝其人
村上春樹
貓
翻譯
亡命
村上春樹與雷克薩斯
不讀三島
村上龍
飲食男女村上龍
東野圭吾
巧騙讀者的推理小說
番外
舊書店血案
書摘/試閱
不讀三島
村上春樹上中學時第一次讀長篇小說,讀的是蕭洛霍夫的《靜靜的頓河》,不大有意思,卻讀了三遍,那麼長的長篇小說。他說,他的文學教養根底是十九世紀小說。所謂十九世紀,是歐洲的十九世紀,至於日本文學,他向來不大放在眼裡。這兩年《1Q84》賣得不亦樂乎,這是他「要寫自己的綜合小說,作為目標,當作最大樣本的是杜斯妥也夫斯基。」「或許也可以說,《1Q84》是對二十世紀『現代文學』譬如沙特式的東西的、我本人的對抗命題。」
對於日本文學,村上究竟是怎麼個看法呢?
以往村上對媒體避之唯恐不及,最近文藝春秋出版社把他一九九七至二〇〇九接受的採訪集為《每天早上為做夢而醒》,十三年間僅只十八次,其中國內七次,國外十一次。出版《1Q84》以來的採訪未收入。二〇一〇年七月他在《思考者》雜誌上發表了長篇訪談,其中也談到對日本文學的看法。
他說:「極簡單地說,戰後文學是前衛與寫實主義的對立。寫實主義中有馬克思主義的寫實,有私小說的寫實,但根本上差不多。與之對抗、拒絕寫實主義的是前衛派的理性小說,後來被吸收為後現代主義。哪個陣營都不特別看重『故事』。日本戰後文學讀了能覺得真有趣的,僅僅對於我來說,不大有。」
對於村上來說,寫小說本來是不好意思的,什麼最不好意思呢?那就是心理描寫之類。日本所謂純文學以寫實主義文體、心理描寫為主,也就是囉囉唆唆寫囉唆事。讀來一點都沒有意思,更不想自己寫。大學時代讀美國作家理查‧布勞提根啦,寇特‧馮內果啦,這才知道不描寫心理也能寫小說,沒必要囉唆。
近代大文豪夏目漱石的文章,除了課本上,村上在結婚之前沒讀過,敬而遠之。上大學時結婚,那是一九七一年,沒有錢買書,只好讀夫人的藏書,其中有漱石全集。他喜歡《三四郎》、《其後》、《門》,怎麼也不喜歡《心》和《明暗》。對作品做客觀評價是另一回事,從個人的角度喜歡《礦工》,這個小說在村上的《海邊卡夫卡》裡也出現過。喜歡它完全沒有進展性,沒有可以叫作主題似的東西,不大明白寫這個故事的目的,這樣不得要領的後現代主義式氛圍非常好。《明暗》好在哪裡?何必費那麼大工夫把這種明擺著的事寫成小說呢?被他這麼一說,水村美苗續寫《明暗》就成了無聊。這個在耶魯大學讀過法文博士課程的女作家認為日本文學的好壞不能聽外國人說三道四,大概是暗指村上。
現代小說家谷崎潤一郎的書也是婚後才讀的。《細雪》有意思,谷崎本來是東京人,移居關西,用觀察異文化的眼光創作了栩栩如生的小說。村上是關西人,若不是十八歲來東京上早稻田大學,而是一直在關西(京都、大阪、神戶一帶),悠然度日,或許就不會寫小說。另一原因是語言問題。關西生關西長,說的是關西話,來到東京說東京話,使用雙語,自然而然地意識語言性,頭腦多層化。這樣在東京生活七、八年,驀地想,不能用第二語言(東京語)寫小說嗎?村上從高中時代讀英文書,養成用英文讀書的習慣。從關西話到東京語,再到英語,多層化語言環境造就了他的文章風格。
至於三島由紀夫,村上說幾乎沒讀過。他認為自己跟三島不同,大概三島覺得自己是特殊的人,具有別人沒有的藝術感性。他不喜歡三島由紀夫和川端康成的文體,也沒有興趣拿來當工具。從文體來說,戰後文學中最喜歡安岡章太郎,也喜歡小島信夫。這兩位小說家在日本文學史上屬於所謂「第三新人」(一九五三至五五年出現的一批小說家,夾在第二次戰後派與石原慎太郎之間)。
雖然不愛讀日本文學,但是要逗留美國,必須當客座教授,不得不講授日本文學,村上講的就是這「第三新人」。要不是逼到頭上,他不可能如此熱心地細讀日本戰後文學。他寫道:「我對日本戰後文學的主流怎麼也無法有興趣,但是對『第三新人』一代的作品(至少其中的某種東西)能抱有共鳴而接觸。恐怕吸引我心的是他們初期作品中的自由與質樸。然而,這些美點隨著時代倒退,變身為別的東西。」他選了六位作家,其中丸谷才一出道晚,算不上第三新人,但正是他,第一個盛讚村上,說村上的出現是一個事件。有意思的是,對丸谷持否定態度的人大都對村上不以為然。
聰明人不寫小說,村上說。因為「小說真正的意義和長處莫如說在於對應性之慢、信息量之少和手工業式進度。」而且,「對於小說來說最重要的是用時間來檢驗。」村上寫作三十年,作品經住了時間的考驗,為人們所愛讀,雖然未必都讀得明白。或許就因此,他曾給自己的「全作品」寫解題,《1Q84》上市後也一再接受採訪,詳加解說。他抱怨:國外說他作品具有獨創性的評價多,除了村上誰也寫不來云云,然而在日本,誇也好,貶也好,幾乎不提他寫的東西是獨創。他歸因於日本不大重視獨創性。
如他所言,關西人跟東京人不一樣,十分話只說五、六分,即便在東京生活了半輩子,畢竟是關西人,大概村上還有一半話沒說吧。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