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是參考歷版《藥用植物學》教材及國內外藥用植物學研究進展而編寫的。本版教材對於前版(第6版)教材內容進行了一定的修訂和補充。
本版主要的修訂內容包括,統一了植物分類部分各章的編寫體例,突出了該部分內容的系統性和認知規律的有機聯繫,將原來分散在不同章節的有關分類與命名的內容合併到第四章。
在被子植物門最後增加了其他部分重要藥用植物的簡表。對被子植物科的數量介紹精簡至67個科,紫金牛科、香蒲科、澤瀉科等不再單獨介紹,部分較重要的藥用植物以簡表的形式介紹。
補充更新重要藥用植物彩色照片150幅,書後附彩圖總數增至180幅。
本教材的主要讀者對象為高等學校藥學專業的本科生,亦可作為有關專業成人教育或自學教材使用。
作者簡介
黃寶康
男。1969年生,1991年於大陸的第二軍醫大學藥學院本科畢業,2005年獲第二軍醫大學藥學院生藥學博士學位。
現為第二軍醫大學藥學院副教授,上海植物學會理事,生藥學教研室副主任,上海市藥學會中藥專業委員會委員,全軍藥學會天然藥物專業委員會委員,福建中醫學院及大陸的全國中藥標本館專業委員會理事,並擔任佳木斯大學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藥品質評價及中藥資源研究開發。從事天然藥用植物資源及中藥資源的研究開發工作17年,對明黨參、纈草、構樹、乾薑、紫蘇等多種藥用植物進行過較為系統的研究,在SCI及國內核心期刊等雜誌發表論文70餘篇。主編及副主編、參編出版專著及教材8部,其中兩次參加全國規劃教材《藥用植物學》的編寫工作。開設及主講本科及研究生的《藥用植物學》、《藥用植物資源與研究開發》、《野生植物資源學》、《植物、中藥與中國傳統文化》、《中藥養生與藥膳》等課程,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上海市科委等科研課題4項,申請發明專利5項。獲軍隊科技進步獎2項。
男。1969年生,1991年於大陸的第二軍醫大學藥學院本科畢業,2005年獲第二軍醫大學藥學院生藥學博士學位。
現為第二軍醫大學藥學院副教授,上海植物學會理事,生藥學教研室副主任,上海市藥學會中藥專業委員會委員,全軍藥學會天然藥物專業委員會委員,福建中醫學院及大陸的全國中藥標本館專業委員會理事,並擔任佳木斯大學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藥品質評價及中藥資源研究開發。從事天然藥用植物資源及中藥資源的研究開發工作17年,對明黨參、纈草、構樹、乾薑、紫蘇等多種藥用植物進行過較為系統的研究,在SCI及國內核心期刊等雜誌發表論文70餘篇。主編及副主編、參編出版專著及教材8部,其中兩次參加全國規劃教材《藥用植物學》的編寫工作。開設及主講本科及研究生的《藥用植物學》、《藥用植物資源與研究開發》、《野生植物資源學》、《植物、中藥與中國傳統文化》、《中藥養生與藥膳》等課程,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上海市科委等科研課題4項,申請發明專利5項。獲軍隊科技進步獎2項。
目次
緒論
一、藥用植物學的內涵與任務
二、我國藥用植物學的發展與學科定位
三、藥用植物學的學習方法
第一章 植物的細胞
第一節 植物細胞的形態和基本結構
一、原生質體
二、細胞後含物
三、細胞壁
第二節 植物細胞的分裂、生長和分化
一、植物細胞的分裂
二、植物細胞的生長與分化
第二章 植物的組織
第一節 植物組織的種類
一、分生組織
二、基本組織
三、保護組織
四、分泌組織
五、機械組織
六、輸導組織
第二節 維管束及其類型
第三章 植物的器官
第一節 根
一、正常根的形態和類型
二、變態根的類型
三、根的顯微構造
四、根的生理功能
第二節 莖
一、正常莖的形態
二、莖的類型
三、變態莖的類型
四、莖的顯微構造
五、莖的生理功能
第三節 葉
一、葉的組成
二、葉的各部形態
三、單葉與複葉
四、葉序
五、葉的變態
六、葉的顯微構造
七、葉的生理功能
第四節 花
一、花的組成與形態
二、花的類型
三、花程式與花圖式
四、花序
五、花粉粒的發育、形態結構及分類學意義
六、花的生理功能
第五節 果實
一、果實的形成
二、果實的構造
三、果實的類型
四、果實的生理功能
第六節 種子
一、種子的形態結構
二、種子的類型
三、種子的組織構造
四、種子的萌發與休眠
第四章 植物的分類與命名
第一節 植物分類概述
一、植物分類學的意義
二、植物分類簡史
三、植物分類的等級
四、植物分類的一般原則
五、被子植物的主要分類系統
第二節 植物的命名
一、學名的組成
二、種以下等級的命名
第三節 植物分類檢索表
一、定距式檢索表
二、平行式檢索表
三、連續平行式檢索表
第四節 植物分類學的主要研究方法
一、形態分類學
二、微形態分類學
三、實驗分類學
四、細胞分類學
五、數值分類學
六、化學分類方法
七、分子系統學
第五章 藻類植物 Algae
第一節 藻類植物概述
第二節 藻類植物的分類及常見藥用植物
一、藍藻門 Cyanophyta
二、綠藻門 Chlorophyta
三、紅藻門 Rhodophyta
四、褐藻門 Phaeophyta
第六章 菌類植物 Fungi
第一節 菌類植物概述
第二節 真菌門植物的分類及常見藥用植物
一、子囊菌亞門 Ascomycotina
二、擔子菌亞門 Basidiomycotina
第七章 地衣植物門 Lichenes
第一節 地衣植物概述
第二節 地衣的分類及常見藥用植物
第八章 苔蘚植物門 Bryophyta
第一節 苔蘚植物概述
第二節 苔蘚植物的分類及常見藥用植物
一、苔綱 Hepaticae
二、蘚綱 Musci
第九章 蕨類植物門 Pteridophyta
第一節 蕨類植物概述
一、蕨類植物的孢子體
二、蕨類植物的配子體
三、蕨類植物的生活史
四、蕨類植物的化學成分
第二節 蕨類植物的分類及常見藥用植物
1.石杉科 Huperziaceae
2.石松科 Lycopodiaceae
3.卷柏科 Selaginellaceae
4.木賊科 Equisetaceae
5.紫萁科 Osmundaceae
6.海金沙科 Lygodiaceae
7.蚌殼蕨科 Dicksoniaceae
8.鱗毛蕨科 Dryopteridaceae
9.水龍骨科 Polypodiaceae
10.槲蕨科 Drynariaceae
第十章 裸子植物門 Gymnospermae
第一節 裸子植物概述
第二節 裸子植物的分類與常見藥用植物
1.蘇鐵科 Cycadaceae
2.銀杏科 Ginkgoaceae
3.松科 Pinaceae
4.柏科 Cupressaceae
5.三尖杉科(粗榧科) Cephalotaxaceae
6.紅豆杉科(紫杉科) Taxaceae
7.麻黃科 Ephedraceae
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第一節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徵
第二節 被子植物的分類及重要藥用植物
一、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
(一)原始花被亞綱Archichlamydeae
1.三白草科 Saururaceae
2.胡椒科 Piperaceae
3.金粟蘭科 Chloranthaceae
4.桑科 Moraceae
5.桑寄生科 Loranthaceae
6.馬兜鈴科 Aristolochiaceae
7.蓼科 Polygonaceae
8.莧科 Amaranthaceae
9.石竹科 Caryophyllaceae
10.睡蓮科 Nymphaeaceae
11.毛茛科 Ranunculaceae
12.小檗科 Berberidaceae
13.防己科 Menispermaceae
14.木蘭科 Magnoliaceae
15.樟科 Lauraceae
16.罌粟科 Papaveraceae
17.十字花科 Cruciferae(Brassicaceae)
18.景天科 Crassulaceae
19.虎耳草科 Saxifragaceae
20.杜仲科 Eucommiaceae
21.薔薇科 Rosaceae
22.豆科 Leguminosae(Fabaceae)
23.芸香科 Rutaceae
24.楝科 Meliaceae
25.大戟科 Euphorbiaceae
26.漆樹科 Anacardiaceae
27.冬青科 Aquifoliaceae
28.衛矛科 Celastraceae
29.鼠李科 Rhamnaceae
30.錦葵科 Malvaceae
31.瑞香科 Thymelaeaceae
32.桃金娘科 Myrtaceae
33.五加科 Araliaceae
34.傘形科 Umbelliferae(Apiaceae)
35.山茱萸科 Cornaceae
(二)後生花被亞綱 Metachlamydeae
36.杜鵑花科 Ericaceae
37.報春花科 Primulaceae
38.木犀科 Oleaceae
39.馬錢科 Loganiaceae
40.龍膽科 Gentianaceae
41.夾竹桃科 Apocynaceae
42.蘿藦科 Asclepiadaceae
43.旋花科 Convolvulaceae
44.紫草科 Boraginaceae
45.馬鞭草科 Verbanaceae
46.唇形科 Labiatae(Lamiaceae)
47.茄科 Solanaceae
48.玄參科 Scrophulariaceae
49.爵床科 Acanthaceae
50.車前科 Plantaginaceae
51.茜草科 Rubiaceae
52.忍冬科 Caprifoliaceae
53.敗醬科 Valerianaceae
54.葫蘆科 Cucurbitaceae
55.桔梗科 Campanulaceae
56.菊科 Compositae
二、單子葉植物綱 Monocotyledoneae
57.禾本科 Gramineae(Poaceae)
58.莎草科 Cyperaceae
59.棕櫚科 Palmae(Arecaceae)
60.天南星科 Araceae
61.百部科 Stemonaceae
62.百合科 Liliaceae
63.石蒜科 Amaryllidaceae
64.薯蕷科 Dioscoreaceae
65.鳶尾科 Iridaceae
66.薑科 Zingiberaceae
67.蘭科 Orchidaceae
主要參考文獻
藥用植物拉丁學名索引
重要藥用植物彩色照片
一、藥用植物學的內涵與任務
二、我國藥用植物學的發展與學科定位
三、藥用植物學的學習方法
第一章 植物的細胞
第一節 植物細胞的形態和基本結構
一、原生質體
二、細胞後含物
三、細胞壁
第二節 植物細胞的分裂、生長和分化
一、植物細胞的分裂
二、植物細胞的生長與分化
第二章 植物的組織
第一節 植物組織的種類
一、分生組織
二、基本組織
三、保護組織
四、分泌組織
五、機械組織
六、輸導組織
第二節 維管束及其類型
第三章 植物的器官
第一節 根
一、正常根的形態和類型
二、變態根的類型
三、根的顯微構造
四、根的生理功能
第二節 莖
一、正常莖的形態
二、莖的類型
三、變態莖的類型
四、莖的顯微構造
五、莖的生理功能
第三節 葉
一、葉的組成
二、葉的各部形態
三、單葉與複葉
四、葉序
五、葉的變態
六、葉的顯微構造
七、葉的生理功能
第四節 花
一、花的組成與形態
二、花的類型
三、花程式與花圖式
四、花序
五、花粉粒的發育、形態結構及分類學意義
六、花的生理功能
第五節 果實
一、果實的形成
二、果實的構造
三、果實的類型
四、果實的生理功能
第六節 種子
一、種子的形態結構
二、種子的類型
三、種子的組織構造
四、種子的萌發與休眠
第四章 植物的分類與命名
第一節 植物分類概述
一、植物分類學的意義
二、植物分類簡史
三、植物分類的等級
四、植物分類的一般原則
五、被子植物的主要分類系統
第二節 植物的命名
一、學名的組成
二、種以下等級的命名
第三節 植物分類檢索表
一、定距式檢索表
二、平行式檢索表
三、連續平行式檢索表
第四節 植物分類學的主要研究方法
一、形態分類學
二、微形態分類學
三、實驗分類學
四、細胞分類學
五、數值分類學
六、化學分類方法
七、分子系統學
第五章 藻類植物 Algae
第一節 藻類植物概述
第二節 藻類植物的分類及常見藥用植物
一、藍藻門 Cyanophyta
二、綠藻門 Chlorophyta
三、紅藻門 Rhodophyta
四、褐藻門 Phaeophyta
第六章 菌類植物 Fungi
第一節 菌類植物概述
第二節 真菌門植物的分類及常見藥用植物
一、子囊菌亞門 Ascomycotina
二、擔子菌亞門 Basidiomycotina
第七章 地衣植物門 Lichenes
第一節 地衣植物概述
第二節 地衣的分類及常見藥用植物
第八章 苔蘚植物門 Bryophyta
第一節 苔蘚植物概述
第二節 苔蘚植物的分類及常見藥用植物
一、苔綱 Hepaticae
二、蘚綱 Musci
第九章 蕨類植物門 Pteridophyta
第一節 蕨類植物概述
一、蕨類植物的孢子體
二、蕨類植物的配子體
三、蕨類植物的生活史
四、蕨類植物的化學成分
第二節 蕨類植物的分類及常見藥用植物
1.石杉科 Huperziaceae
2.石松科 Lycopodiaceae
3.卷柏科 Selaginellaceae
4.木賊科 Equisetaceae
5.紫萁科 Osmundaceae
6.海金沙科 Lygodiaceae
7.蚌殼蕨科 Dicksoniaceae
8.鱗毛蕨科 Dryopteridaceae
9.水龍骨科 Polypodiaceae
10.槲蕨科 Drynariaceae
第十章 裸子植物門 Gymnospermae
第一節 裸子植物概述
第二節 裸子植物的分類與常見藥用植物
1.蘇鐵科 Cycadaceae
2.銀杏科 Ginkgoaceae
3.松科 Pinaceae
4.柏科 Cupressaceae
5.三尖杉科(粗榧科) Cephalotaxaceae
6.紅豆杉科(紫杉科) Taxaceae
7.麻黃科 Ephedraceae
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第一節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徵
第二節 被子植物的分類及重要藥用植物
一、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
(一)原始花被亞綱Archichlamydeae
1.三白草科 Saururaceae
2.胡椒科 Piperaceae
3.金粟蘭科 Chloranthaceae
4.桑科 Moraceae
5.桑寄生科 Loranthaceae
6.馬兜鈴科 Aristolochiaceae
7.蓼科 Polygonaceae
8.莧科 Amaranthaceae
9.石竹科 Caryophyllaceae
10.睡蓮科 Nymphaeaceae
11.毛茛科 Ranunculaceae
12.小檗科 Berberidaceae
13.防己科 Menispermaceae
14.木蘭科 Magnoliaceae
15.樟科 Lauraceae
16.罌粟科 Papaveraceae
17.十字花科 Cruciferae(Brassicaceae)
18.景天科 Crassulaceae
19.虎耳草科 Saxifragaceae
20.杜仲科 Eucommiaceae
21.薔薇科 Rosaceae
22.豆科 Leguminosae(Fabaceae)
23.芸香科 Rutaceae
24.楝科 Meliaceae
25.大戟科 Euphorbiaceae
26.漆樹科 Anacardiaceae
27.冬青科 Aquifoliaceae
28.衛矛科 Celastraceae
29.鼠李科 Rhamnaceae
30.錦葵科 Malvaceae
31.瑞香科 Thymelaeaceae
32.桃金娘科 Myrtaceae
33.五加科 Araliaceae
34.傘形科 Umbelliferae(Apiaceae)
35.山茱萸科 Cornaceae
(二)後生花被亞綱 Metachlamydeae
36.杜鵑花科 Ericaceae
37.報春花科 Primulaceae
38.木犀科 Oleaceae
39.馬錢科 Loganiaceae
40.龍膽科 Gentianaceae
41.夾竹桃科 Apocynaceae
42.蘿藦科 Asclepiadaceae
43.旋花科 Convolvulaceae
44.紫草科 Boraginaceae
45.馬鞭草科 Verbanaceae
46.唇形科 Labiatae(Lamiaceae)
47.茄科 Solanaceae
48.玄參科 Scrophulariaceae
49.爵床科 Acanthaceae
50.車前科 Plantaginaceae
51.茜草科 Rubiaceae
52.忍冬科 Caprifoliaceae
53.敗醬科 Valerianaceae
54.葫蘆科 Cucurbitaceae
55.桔梗科 Campanulaceae
56.菊科 Compositae
二、單子葉植物綱 Monocotyledoneae
57.禾本科 Gramineae(Poaceae)
58.莎草科 Cyperaceae
59.棕櫚科 Palmae(Arecaceae)
60.天南星科 Araceae
61.百部科 Stemonaceae
62.百合科 Liliaceae
63.石蒜科 Amaryllidaceae
64.薯蕷科 Dioscoreaceae
65.鳶尾科 Iridaceae
66.薑科 Zingiberaceae
67.蘭科 Orchidaceae
主要參考文獻
藥用植物拉丁學名索引
重要藥用植物彩色照片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