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2/26年度盤點作業,門市店休一天,網路書店將暫停出貨,12/27將恢復正常營業,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侏儸紀公園02:失落的世界
滿額折

侏儸紀公園02:失落的世界

商品資訊

定價
:NT$ 650 元
優惠價
61399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我看過很多可信的科學,但這是我見過,人們所能想到、最神來之筆的科學與想像力的結合。
──史蒂芬‧史匹柏

「科學」的豐沛知識、「幻想」的無上天賦、「人文」的嚴謹關照,「寫作」的深厚功力,完美的內化融合。
──中華科幻學會理事長兼會長‧難攻博士

這是人力對自然命定的違抗,然而命運人為卻終將如鎖鍊,彼此消長然後復還。
──小說家‧紀昭君
出版史和電影史上的經典傳奇
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 累計銷售兩億本
電影橫掃全球票房六百億


一切秩序全部失去效用,唯有掙扎混沌邊緣,方能殺出血路、求得生存……

一九九三年,距離被掩蓋在黑歷史中的「侏羅紀公園事件」,已經過了五年的時間。
當時參與冒險的成員各奔東西,一度被傳聞已經身亡的數學家伊恩‧馬康姆,
奇蹟似地撿回了一條命,但卻留下了無法磨滅的創傷;
侏羅紀公園、國際基因公司……這些對他而言,都是絕口不提的禁忌。
然而,這次他卻又不得不踏上冒險的路途,只為了拯救亦敵亦友的古生物學者──萊文博士。
萊文堅信「恐龍是真實存在的」,而他也發現,在侏羅紀公園之外,居然還有另一座小島,
是國際基因公司真正培育恐龍的場所?
一步步逼近真相的萊文,突然下落不明,於是馬康姆率領著探險專家索恩博士、充滿冒險心的少年凱莉與阿比、以及動物學家莎拉‧哈丁,動身前往這處名為「死島」、又稱「B地點」的神祕島嶼;
但是,野心勃勃的古柏蒂諾公司,也同樣覬覦著這座島嶼,在侏羅紀公園企圖奪取恐龍的路易‧陶吉森,這次又會使出什麼手段呢?

「極度戰慄…令人臉色煞白、心跳爆表!」──人物雜誌

「我們這個時代最會講故事的人之一。而麥克‧克萊頓講得最好的那類故事,也是營養最充分的,哪怕是刺激到令人膽寒的情節,也閃爍著天才的想法和真正的哲思。」──華盛頓新聞報
「克萊頓這個人的天賦就是製造懸念。同時,他也沒有浪費他在哈佛所受的教育。他將自己淵博的科學知識,融入到環環相扣、步步凶險的情節中,創作出餘味悠長的一批驚悚名篇」──舊金山紀事報
「克萊頓是個大師,他尤其擅於一邊講最新鮮的冒險故事,一邊開科學知識小講堂。他讓讀者體驗淋漓盡致的冒險,還同時受益匪淺。」──聖路易郵報
「就像這個世界上最頂尖的小說家一樣,克萊頓知道怎樣讓一個故事鮮活起來、刺激起來。他的敘事有種難以抵禦的力量,讓你迅速被情節吸進去,你無法放下這本書,必須一口氣讀到結尾,你才能回過神來。」──芝加哥太陽報
「克萊頓,讓驚悚小說的技法趨向完美!讓科幻小說惠及更廣大人群!他的小說,給通俗文學定義了新高度。」──洛杉磯時報
「克萊頓是位用簡單詞彙解釋複雜概念的大師。」──圖書館學刊

推薦文
《侏羅紀公園2:失落的世界》推薦序 難攻博士(【中華科幻學會】理事長兼會長)

擺在你桌上的《侏羅紀公園2:失落的世界》,是一本很有故事的書。

當然,我指的並不是小說當中的故事,而是小說背後的故事。我有把握,當你曉得這本書在人類漫漫出版歷史當中是何等彌足珍貴以後,對你的整個閱讀過程將帶來更多樂趣與回味。

麥克‧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1942~2008)是個宛如現代達文西的全才人物:他從哈佛英語系一路讀到哈佛醫學院、擔任過加州沙克生物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並於1988年成為麻省理工學院客座作家。而若你覺得這樣橫跨文理的學術經歷已經足夠嚇人(尤其對文史理工涇渭分明的台灣教育體系而言),那他成功地扮演醫生、作家、編劇、導演、製片、美劇製作人,甚至還親手設計過電腦遊戲的精彩人生,應該會讓你更加瞠目結舌。

時至今日,麥克‧克萊頓最常被人們稱頌的頭銜,應該要算是現代「科技驚悚」(Modern techno-thriller)小說之父了。這項殊榮不僅僅針對他「開宗立派」的先驅地位,其實更肯定了他在這領域中「質量兼具」的創作成就。

嚴格來講,「科技驚悚」要算是科幻(Science fiction)這種類型文學的一支新興流派;但相較於許多幾近天馬行空的科幻作品而言,「科技驚悚」的寫作門檻其實是相當嚴苛的──

首先,你得對當時最先進的「科學╱科技」知識擁有一定的嚴謹研究與熟稔程度,因為這些故事總是從「當代」(讀者身處的時代)出發,藉由對既存「科學╱科技」賦予一點「符合邏輯」的未來預想,將世界推向投入此一「科學╱科技」變因引發蝴蝶效應所擾動的爭議邊緣。

其次,既然小說要處理的題材屬於這個世界的「爭議邊緣」,那作者也必得具有相當程度的社會觀察能力及人文學科素養才行:他得一邊對蕪蔓龐雜的政治經濟乃至人性道德進行抽絲剝繭的工作,還得一邊將這些不穩定的文明變因,緊密地套上特定「科學╱科技」議題所產生的全面衝擊效應,接著再將這些「巨觀影響」一一轉化為接二連三發生在特定角色身上的「微觀事件」,最後濃縮成一則「啟示錄式的科技驚悚故事」。

是的,一則「啟示錄式的科技驚悚故事」。

沿著你在書中所讀到的一字一句,讀者將不可自拔地融入角色在面對這項特定「科學╱科技」議題襲來時的猛烈衝擊、發現自身所處的世界距離全盤崩毀幾乎近在咫尺;也由於戲裡的「科學╱科技」是你曾聽說過的、戲裡的「時間╱空間」是你感到熟悉的,因此沿著額頭冷汗所滴落的,是「這項失控很可能隨時發生」帶來的焦慮,所誘發的深層恐懼。而這樣的不安會不斷地驅策著你,渴望能在小說的最後一段,尋得救贖與解鑰的線索。

這正是麥克‧克萊頓一手打造出來的現代「科技驚悚」小說世界,而想成為如此想像力馳騁卻不失現實感十足的「創世神」,你得同時煉出關於「科學」的豐沛知識、「幻想」的無上天賦、「人文」的嚴謹關照,以及「寫作」的深厚功力,四者缺一不可,還得完美內化融合。

我想,麥克‧克萊頓的成功(至少在『科技驚悚』領域的成功),從他作品不斷被好萊塢大成本翻拍(而且屢屢開出票房紅盤)的記錄足以證明。不過,若你曾經瀏覽過麥可‧克萊頓的書寫經歷,你會奇怪地發現這本《侏羅紀公園2:失落的世界》似乎是他所留下的僅有一冊「續集」作品(這也是本書彌足珍貴的原因之一。)

其實,在1990年小說《侏羅紀公園》大受歡迎之後,克萊頓的書迷們早就意猶未盡地希望他繼續撰寫後續故事,不過麥克‧克萊頓對於撰寫「續集」總有一種(辯證上的)固執,他始終認為「續集」是個矛盾的存在:「一部續集得兼具相同(the same)與不同(totally different)兩種特性。而一旦相同,還寫什麼?但若是不同,那還叫續集嗎?」

不過,當1993年史蒂芬‧史匹柏改編的《侏羅紀公園》電影在全球掀起爆炸性的熱潮之後,這波來自全世界對「續集」排山倒海而來的渴望呼喊,就不是克萊頓一個人擋得住的了。

問題是:縱使克萊頓答應重啟《侏羅紀公園》,不過主角早就被他寫死了呀!還能怎麼搞?(這算爆雷嗎?我假設會翻開這本『續集』的你絕對已經讀完前作……)

當然,以結果論,大家都曉得這問題早已被神奇地解決了:克萊頓偶然從他的偶像前輩柯南道爾當年如何讓福爾摩斯起死回生獲得靈感,順便再隨手回收天造地設的「續集」原型──好吧!那就乾脆向柯南道爾1912年《失落的世界》(The Lost World)來個大致敬吧!

是的,這正是《侏羅紀公園2:失落的世界》的由來:麥可‧克萊頓應廣大「書迷+影迷」要求所寫的第一本「續集」小說,也是碩果僅存的一本。

這本續集出版於1995年,克萊頓一如既往運用了當時所能獲得的最尖端「科學╱科技」知識,甚至還技巧地在書中「修補」了從1990到1995年間由於古生物新發現所產生的設定漏洞(這種聰慧執著實屬難得),雖然1997年的改編電影無論在深度還是張力上都遠遠不如原著小說,但這股由克萊頓與好萊塢聯手推動的「恐龍熱」仍舊席捲全球,影響了整整一個世代。

這些年來,人們早已習慣在「科學╱科技」又有什麼新發現的時候從新聞裡聽見:「麥克‧克萊頓○○○○年的小說《○○○○○》,早已預見這項科技革命將為世界帶來的重大影響……」

嗯……面對這些山雨欲來的科技狂潮,我曉得生命會為自己找到出路;不過手上帶著幾本麥克‧克萊頓的「趨吉避凶指南」,總能讓我感到靠譜許多。

作者簡介

麥可.克萊頓(Michacl Crichton)

麥克˙克萊頓 Michael Crichton (1942-2008) 作家、導演、製作人。生於芝加哥,父親曾任記者,從小就展露對於寫作的興趣與天分,並計畫要於哈佛大學主修文學,不過在學期間總是得到低分,甚至連有意測試教授,刻意抄襲喬治˙歐威爾的作品當作業呈交,都無法獲得好評。克萊頓失望之餘,轉系至人類學系就讀,畢業後更進入哈佛醫學院攻讀博士。

於醫學院的在學期間,克萊頓便以筆名發表《死亡手術室》,內容探討少女墮胎、醫
療疏失等議題,奪得一九六九年美國推理作家協會頒發的愛倫坡獎,之後改以本名發表的
《天外病菌》,便成功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

在獲得醫學博士學位,並於全球頂尖的沙克生物研所從事博士後研究之後,克萊頓並未執業,專心致力於寫作,四十年創作生涯中,完成了多部盤據暢銷榜的作品,如《終端人》、《火車大劫案》、《終極奇兵》、《剛果驚魂》、《地動天驚》、《侏羅紀公園》、《旭日東昇》、《桃色機密》、《失落的世界》、《最高危機》、《時間線》、《奈米獵殺》、《恐懼之邦》、《危基當前》、《海盜經緯》、《微境殺機》,產量與品質俱佳,其中多數都被改編搬上大銀幕。由史蒂芬˙史匹柏執導的《侏羅紀公園》,更在上映時獲得百億票房,改寫影史賣座紀錄,並贏得三項奧斯卡獎項。

多才多藝的克萊頓,除了小說原作之外,還擔任過電影《鑽石宮》導演、《龍捲風》編劇,並且親身參與作品的影視改編、製作,而贏得多項艾美獎的知名影集《急診室的春天》,更是以他自身在急診室擔任住院醫生的經歷為藍本。

深受醫學院的紮實訓練影響,克萊頓的小說風格偏向紀實、報導,詳實呈現科技的背景知識與細節,有時甚至會夾雜圖表、數據。在作品中囊括的領域,就包括了基因改造、氣候變遷、奈米科技、航太工程、動物行為、病菌演化等,採用當時最新、甚至尚有爭議的研究成果為依據,反思當人類在科學與技術取得突破時,是否能夠妥善駕馭,因而有「科技驚悚小說之父」之美稱。

名人/編輯推薦


失落的環節――在兩個侏羅紀之間 難攻博士(【中華科幻學會】理事長兼會長)

擺在你桌上的《侏羅紀公園2:失落的世界》,是一本很有故事的書。

當然,我指的並不是小說當中的故事,而是小說背後的故事。我有把握,當你曉得這本書在人類漫漫出版歷史當中是何等彌足珍貴以後,對你的整個閱讀過程將帶來更多樂趣與回味。

麥克‧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1942~2008)是個宛如現代達文西的全才人物:他從哈佛英語系一路讀到哈佛醫學院、擔任過加州沙克生物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並於1988年成為麻省理工學院客座作家。而若你覺得這樣橫跨文理的學術經歷已經足夠嚇人(尤其對文史理工涇渭分明的台灣教育體系而言),那他成功地扮演醫生、作家、編劇、導演、製片、美劇製作人,甚至還親手設計過電腦遊戲的精彩人生,應該會讓你更加瞠目結舌。

時至今日,麥克‧克萊頓最常被人們稱頌的頭銜,應該要算是現代「科技驚悚」(Modern techno-thriller)小說之父了。這項殊榮不僅僅針對他「開宗立派」的先驅地位,其實更肯定了他在這領域中「質量兼具」的創作成就。

嚴格來講,「科技驚悚」要算是科幻(Science fiction)這種類型文學的一支新興流派;但相較於許多幾近天馬行空的科幻作品而言,「科技驚悚」的寫作門檻其實是相當嚴苛的──

首先,你得對當時最先進的「科學/科技」知識擁有一定的嚴謹研究與熟稔程度,因為這些故事總是從「當代」(讀者身處的時代)出發,藉由對既存「科學/科技」賦予一點「符合邏輯」的未來預想,將世界推向投入此一「科學/科技」變因引發蝴蝶效應所擾動的爭議邊緣。

其次,既然小說要處理的題材屬於這個世界的「爭議邊緣」,那作者也必得具有相當程度的社會觀察能力及人文學科素養才行:他得一邊對蕪蔓龐雜的政治經濟乃至人性道德進行抽絲剝繭的工作,還得一邊將這些不穩定的文明變因,緊密地套上特定「科學/科技」議題所產生的全面衝擊效應,接著再將這些「巨觀影響」一一轉化為接二連三發生在特定角色身上的「微觀事件」,最後濃縮成一則「啟示錄式的科技驚悚故事」。

是的,一則「啟示錄式的科技驚悚故事」。

沿著你在書中所讀到的一字一句,讀者將不可自拔地融入角色在面對這項特定「科學/科技」議題襲來時的猛烈衝擊、發現自身所處的世界距離全盤崩毀幾乎近在咫尺;也由於戲裡的「科學/科技」是你曾聽說過的、戲裡的「時間/空間」是你感到熟悉的,因此沿著額頭冷汗所滴落的,是「這項失控很可能隨時發生」帶來的焦慮,所誘發的深層恐懼。而這樣的不安會不斷地驅策著你,渴望能在小說的最後一段,尋得救贖與解鑰的線索。

這正是麥克‧克萊頓一手打造出來的現代「科技驚悚」小說世界,而想成為如此想像力馳騁卻不失現實感十足的「創世神」,你得同時煉出關於「科學」的豐沛知識、「幻想」的無上天賦、「人文」的嚴謹關照,以及「寫作」的深厚功力,四者缺一不可,還得完美內化融合。

我想,麥克‧克萊頓的成功(至少在『科技驚悚』領域的成功),從他作品不斷被好萊塢大成本翻拍(而且屢屢開出票房紅盤)的記錄足以證明。不過,若你曾經瀏覽過麥可‧克萊頓的書寫經歷,你會奇怪地發現這本《侏羅紀公園2:失落的世界》似乎是他所留下的僅有一冊「續集」作品(這也是本書彌足珍貴的原因之一。)

其實,在1990年小說《侏羅紀公園》大受歡迎之後,克萊頓的書迷們早就意猶未盡地希望他繼續撰寫後續故事,不過麥克‧克萊頓對於撰寫「續集」總有一種(辯證上的)固執,他始終認為「續集」是個矛盾的存在:「一部續集得兼具相同(the same)與不同(totally different)兩種特性。而一旦相同,還寫什麼?但若是不同,那還叫續集嗎?」

不過,當1993年史蒂芬‧史匹柏改編的《侏羅紀公園》電影在全球掀起爆炸性的熱潮之後,這波來自全世界對「續集」排山倒海而來的渴望呼喊,就不是克萊頓一個人擋得住的了。

問題是:縱使克萊頓答應重啟《侏羅紀公園》,不過主角早就被他寫死了呀!還能怎麼搞?(這算爆雷嗎?我假設會翻開這本『續集』的你絕對已經讀完前作……)

當然,以結果論,大家都曉得這問題早已被神奇地解決了:克萊頓偶然從他的偶像前輩柯南道爾當年如何讓福爾摩斯起死回生獲得靈感,順便再隨手回收天造地設的「續集」原型──好吧!那就乾脆向柯南道爾1912年《失落的世界》(The Lost World)來個大致敬吧!

是的,這正是《侏羅紀公園2:失落的世界》的由來:麥可‧克萊頓應廣大「書迷+影迷」要求所寫的第一本「續集」小說,也是碩果僅存的一本。

這本續集出版於1995年,克萊頓一如既往運用了當時所能獲得的最尖端「科學/科技」知識,甚至還技巧地在書中「修補」了從1990到1995年間由於古生物新發現所產生的設定漏洞(這種聰慧執著實屬難得),雖然1997年的改編電影無論在深度還是張力上都遠遠不如原著小說,但這股由克萊頓與好萊塢聯手推動的「恐龍熱」仍舊席捲全球,影響了整整一個世代。

這些年來,人們早已習慣在「科學/科技」又有什麼新發現的時候從新聞裡聽見:「麥克‧克萊頓○○○○年的小說《○○○○○》,早已預見這項科技革命將為世界帶來的重大影響……」

嗯……面對這些山雨欲來的科技狂潮,我曉得生命會為自己找到出路;不過手上帶著幾本麥克‧克萊頓的「趨吉避凶指南」,總能讓我感到靠譜許多。

 

前言

我真正感興趣的是,上帝在創造世界的時候是否有任何選擇。
——亞伯特・愛因斯坦


在那個混沌的體制中,結構上任何微小的變化幾乎會無一例外地造成行為方式上的巨大變化。複雜的、可控的行為似乎已被排除。
——斯圖爾特・考夫曼


後遺症天生是無法預言的。
——伊恩・馬康姆


K-T紀之交的物種滅絕


二十世紀末,科學界出現了對物種滅絕問題的濃厚興趣。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新鮮。早在一七八六年,也就是美國革命之後不久,喬治・居維葉男爵就第一次向世人說明了物種滅絕的問題。所以說,科學家接受物種滅絕的事實,比達爾文提出進化論還要早四分之三個世紀。而在達爾文之後,圍繞他的理論所展開的許多爭論,並沒有涉及物種滅絕方面的問題。
相反,人們普遍認為,物種滅絕問題就像一輛燃油耗盡的汽車,沒有多大意思。物種滅絕只是證明不適者的滅亡而已。在物種如何適應生存的問題上,人們進行了細緻的研究,並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可是對於有些物種何以滅絕,人們就很少再去想它了。對於這樣的問題,有什麼值得討論的呢?然而,到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由於兩個情況的變化,人們開始以新的方式關注起物種滅絕的問題來。
第一個情況是,人們認識到,人類不僅數量太多,而且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改變著我們這個星球——他們正在消滅這個星球上的傳統居住者,砍伐熱帶雨林,污染空氣和水源,也許還在改變全球的氣候。在此過程中,許多動物正在滅絕。有些科學家驚詫地大聲疾呼,另一些雖然表面平靜,內心卻也深感不安。地球的生態系統不堪一擊到了什麼程度?人類的表現是不是會最終導致其自身的滅亡?
誰也說不準。由於從來沒有人對物種滅絕問題進行過有組織的研究,所以,有關其他地質年代物種滅絕速度的資料,即使有,也是一鱗半爪。於是科學家們開始仔細研究過去的物種滅絕現象,以期解答目前存在的種種令人憂慮的問題。
第二個情況是,對恐龍絕跡問題的新認識。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所有恐龍都是在大約六千五百萬年前白堊紀末期這一段相對比較短的時間裡絕跡的。人們對恐龍絕跡的速度問題一直爭論不休,莫衷一是:有些古生物學家認為其速度之快幾乎是災難性的;另一些則認為,恐龍絕跡不是一個很快的過程,而是在一萬至一千萬年間逐漸發生的。
一九八○年,物理學家路易士・阿爾瓦雷茨和他的三位合作者發現,從白堊紀末到第三紀初——即所謂的K-T之交(用字母K代表白堊紀,是為了避免使它與寒武紀或其他地質年代的代字母相混淆)——的岩石中,銥元素的含量很高。地球上的銥十分稀少,可是小行星上卻相當多。阿爾瓦雷茨的團隊認為,K-T紀之交的岩石中銥含量極高的現象說明,當時曾經有一顆直徑數英里之巨的小行星撞擊過地球。他們從理論上闡述說,由這次撞擊而引起的塵埃和碎片遮天蔽日,中斷了植物的光合作用,造成植物和動物的死亡,從而結束了恐龍一統天下的局面。
這一富有戲劇色彩的理論引起媒體和公眾的極大興趣,進而引發了一場長達數年之久的大辯論。這顆小行星撞擊地球所留下的坑在哪裡?各種見解爭相鳴放。過去總共有過五次大的物種滅絕時期——是不是都是由小行星撞擊引起的?是不是存在著一個兩千六百萬年的災難大循環?是不是又有一場災難性的大碰撞將要降臨地球?
十多年過去了,這些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答。激烈的爭論一直持續到一九九三年八月。當時,一位叫伊恩・馬康姆的反傳統的數學家,在聖塔菲研究所每週一次的研討會上提出,所有這些問題都無足輕重,所謂小行星撞擊地球的爭論,「不過是一種非常無聊、毫不相干的推測而已」。

「現在談一談數量問題,」馬康姆站在講臺上,眼睛看著聽眾說道,「在我們這個星球上,如今有五千萬種動物和植物。我們認為,物種的多樣性確實浩如煙海,然而,和這個星球上曾經有過的物種數量相比,這個數字就如同小巫見大巫了。我們估計,自從有生命以來,這個星球上現有的和曾經有過的物種總數達五百億之多。這就意味著,目前這個星球上的物種只占這個總數的千分之一。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物種已經滅絕。其中因遭到大規模劫難而絕跡的,只占這個總數的百分之五。絕大部分物種都是一個一個地先後滅絕的。」
馬康姆說,實際情況是,地球上的生命絕跡現象是連續的,其速度是基本不變的。從總體上看,一個物種在地球上存在的平均時間跨度為四百萬年,其中哺乳動物的存在時間只有一百萬年。接下來,這個物種就會滅絕。實際上,在這幾百萬年時間裡,每個物種都經歷著一個發展、昌盛並逐漸走向滅絕的模式,在地球上的生命發展史中,平均每天就有一個物種絕跡。
「這是為什麼呢?」他問道,「地球上物種的四百萬年生命興衰週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答案之一是,我們並不瞭解我們這個星球處於怎樣一種積極活動的狀態。過去的五萬年在地質史上不過是個短暫的瞬間,然而在這段時間裡,熱帶雨林的面積曾經嚴重地縮小,後來又有所擴大。雨林並不是這個星球上亙古不變的特徵,它們的歷史實際上並不算太長。就在一萬年之前,也就是在美洲大陸出現狩獵的人類時,曾有一股流冰一直延伸到相當於現在紐約的地方。那段時間裡,許多動物滅絕了。
地球的大部分歷史已經說明,動物的生存和滅絕是和一個非常活躍的背景密切相關的。這大概可以解釋百分之九十的物種滅絕的原因。如果海洋乾涸或者鹽分含量增加,那麼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將會全部死亡。然而像恐龍這樣的複雜動物則要另當別論,因為它們已經把自身和這些變化隔離了開來,從『隔離』的字面意義上和實際來看,都是如此。那麼,複雜動物為什麼也會滅絕呢?牠們為什麼不能適應這些變化呢?從身體方面來說,牠們似乎具備生存下去的能力。牠們的絕跡似乎難以解釋。可是牠們卻絕了跡。
我想說的是,複雜動物之所以絕跡,不是因為牠們對環境的適應能力發生了變化,而是因為牠們自身的行為。我認為,混沌理論(或者叫作非線性動力學)的最新發展,為解釋這一現象的發生提供了誘人的啟示。
這一理論認為,複雜動物的行為有時變化非常快,而且並不總是朝著好的方向發展。這一理論認為,行為有時可能會停止對環境作出反應,從而導致物種的衰落和滅亡。它認為,動物有可能不去適應環境。這是不是恐龍絕跡的原因呢?這也許永遠是個謎。但是人類對恐龍滅絕問題的興趣絕不是偶然的。恐龍的衰亡使得哺乳動物(包括我們人類)的發展昌盛成為可能。於是我們就想知道,人類是否會重蹈恐龍的覆轍,有朝一日也走向絕跡?從深層次上來說,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那它是不是由我們自身的行為所造成的,而不是什麼命中註定——不是來自天上的某個熾熱的流星所造成的?此時此刻,我們還沒有答案。」
接著,他笑了笑說::「不過,我倒是有幾條建議。」

 

混沌邊緣的生命


聖塔菲研究所坐落在坎寧街上,裡面的那些房子原本屬於一間修道院。舉行這次研討會的地方原先是個小教堂。伊恩・馬康姆站在講臺上,一縷陽光照在他身上。此刻他沒有繼續往下講,而是戲劇性地做了個停頓。
馬康姆今年四十歲,是研究所裡的知名人物。他是研究混沌理論的先驅者之一。可是,由於去哥斯大黎加時受了重傷,他那大有前途的事業曾一度中斷。實際上,好幾家新聞媒體都曾報導說馬康姆已經遇難。後來他曾經說過::「很遺憾,打斷了全國各個數學系的慶祝活動,不過我只是死亡了一點點。外科醫生創造了起死回生的奇跡,他們會最先這麼告訴你們。現在我又回來了——你們也可以說,是我又復活了。」
馬康姆穿著一身黑衣裳,拄著一根手杖,給人一種質樸無華的感覺。在研究所裡,他以「分析不落俗套、看問題有悲觀傾向」聞名。他於當年八月所做的一場題為「混沌邊緣的生命」的報告,最典型地反映了他的思想。他在報告中提出了他對混沌理論在進化論中的運用所作的分析。
使他非常滿意的是,他的聽眾都具有比較淵博的知識。聖塔菲研究所是在八十年代中期,由一批對混沌理論的含義非常感興趣的科學家組建起來的。這些科學家來自物理學、經濟學、生物學、電腦科學等不同學科領域,他們都相信,在世界的複雜性背後有一個內在的秩序,這個秩序曾一度使科學感到困惑。但它將被混沌理論——即現在人們所熟知的複雜性理論所揭示。一言以蔽之,複雜性理論是「二十一世紀的科學」。
研究所的科學家們探究了許多複雜系統的行為——市場上的公司、人類大腦中的神經細胞、單個細胞中的酶級聯反應、遷徙鳥群的行為方式——這些系統異常複雜,在電腦出現之前,要想對它們進行研究是不可能的。這項研究是前所未有的,其研究結果令人驚訝不已。
科學家們很快就注意到,複雜系統表現出某些共同的行為。他們逐步認為,這些行為是所有複雜系統的特點,他們意識到,這些行為無法用分析系統各個組成部分的方式來解釋。人們長期以來一直採用的簡化還原法——把手錶拆開,看它是如何運行的——在複雜系統研究方面則顯得無能為力,因為一些有趣的行為似乎是從各組成部分之間自發的交互作用中產生的。這種行為不是事先安排的,也不受外因引導,是自發產生的,所以這種行為被稱之為「自我組織」。
「在研究進化問題時,」伊恩・馬康姆說道,「我們對兩種自我組織行為特別感興趣。一種是適應問題。這是隨處可見的。公司適應市場,腦細胞適應信號傳遞,免疫系統適應感染,動物適應給它們的食物。我們逐步認識到適應能力是複雜系統的特點——這也許能夠解釋,為什麼進化會導致更為複雜的有機體的產生。」
他在講臺上變換了一下姿勢,把身體的重心移到手杖上。「然而,更為重要的問題,」他說道,「是複雜系統在需要秩序和必須變化這兩者之間保持平衡的方式。複雜系統往往使其自身處於我們稱之為『混沌邊緣』的地方。我們可以認為,在混沌邊緣有足以使生命系統產生震盪的新生事物,同時又有足以使它不至於陷入無序狀態的穩定因素。這是一個衝突區,它充滿動盪,充滿新與舊之間的不斷對抗。毫無疑問,如何找到一個平衡點是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如果一個生命系統離這個平衡點太近,它就有陷入無序和自取滅亡的危險,但如果它離開這個邊緣太遠,它就變得僵化、呆板、獨斷專行。這兩種情況都會導致它的滅亡。變化太大或太小都具有毀滅性,複雜系統只有置身於混沌邊緣才能興旺。」
他頓了頓說:「所以,從其內涵上來看,物種絕跡是兩種行為方式的必然結果——不是變化太大,就是變化太小。」
聽眾中許多人頻頻點頭;在場的大多數研究人員對這種看法都持認同態度。混沌邊緣的概念幾乎成了聖塔菲研究所的信條。
「遺憾的是,」馬康姆繼續說道,「這一理論框架和物種滅絕的事實之間還有一道寬闊的鴻溝。我們無法證實我們的想法是否正確。化石能告訴我們的是某種動物絕跡的時間,而不是絕跡的原因。電腦模擬的價值很有限。但我們不能用活的有機體來做實驗。這樣我們就不得不承認,物種滅絕是無法驗證也無法實驗的,所以,它也許根本就不是一個科學課題。這也許可以說明,為什麼這個問題一直是宗教和政治方面最激烈的爭論之一。我想提醒大家,關於阿伏伽德羅常數,就沒有帶宗教色彩的爭論,在普朗克常數、胰腺功能問題上也沒有,但在物種滅絕的問題上,這種爭論已經持續了兩百年,我不知道它該如何解決,假如——那位先生,有什麼問題?」
會場的後幾排有個人舉起手不耐煩地揮動著。馬康姆皺起眉頭,顯然感到不快。學院裡的習慣做法是,等發言的人講完之後才讓大家提問,中途打斷一個人的發言是不禮貌的。「你有問題要問嗎?」馬康姆問道。

會場後排有個三十出頭的年輕人站起來。「實際上,」那人說道,「是個評論。」
說話的那個人皮膚黝黑,身材瘦削,穿著卡其布襯衣和短褲,行為舉止非常得體。馬康姆認識這個姓萊文的古生物學家,他是從柏克萊到這個研究所來參加暑期進修的。馬康姆以前從來沒有跟他講過話,但知道此人頗有名氣。大家公認,萊文在他這一代古生物學家中出類拔萃,在當今世界也堪稱佼佼者。可是所裡大多教人都不喜歡他,覺得他高傲自負、目中無人。
「你說化石無助於對物種滅絕問題的解釋,」萊文說道,「這我同意。如果你認為行為是物種滅絕的原因,就更是如此了——因為從骨化石上看不出多少與行為有關的資訊。但是你說行為理論是無法驗證的,這我不敢苟同。事實上,它包含了一種結果。也許你還沒有想到這一點。」
會場裡鴉雀無聲。站在講臺上的馬康姆皺起眉頭。這位著名的數學家還不習慣於聽別人說他對問題考慮不周::「請問你有何高見?」
對於會場上出現的緊張氣氛,萊文似乎無動於衷。「是這樣,」他繼續說道,「在白堊紀,地球上恐龍的分佈地區很廣。我們在每個大洲、每個氣候帶,甚至在南極,都發現了恐龍化石。如果造成它們絕跡的果真是由於它們自身的行為,而不是由於一場大災難,或者是疾病,或者植物生命的變化,或者是人們提出的其他廣義的原因,那我覺得,它們似乎不可能在所有地區都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這反過來又意味著,在地球上很可能還殘存著這些動物。那為什麼不能去找它們呢?」
「可以呀,」馬康姆冷冷地說,「如果你對此很感興趣,如果你閑得發慌。」

 

目次


生命的出路在於人與自然間的勝負 紀昭君
失落的環節――在兩個侏羅紀之間 難攻博士
前言
序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尾聲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61 399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