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孩子一生的金錢對話:全美理財教育專家給父母的建議
商品資訊
系列名:商戰系列
ISBN13:9789861343129
替代書名:Make Your Kid A Money Genius (Even If You're Not) : A Parents’ Guide for Kids 3 to 23
出版社:先覺
作者:貝絲‧柯林娜
譯者:林步昇
出版日:2018/01/01
裝訂/頁數:平裝/272頁
規格:21cm*14.8cm*1.5cm (高/寬/厚)
版次:1
適性閱讀分級:571【八年級】
商品簡介
父母若避而不談,孩子將來會因此吃大虧!
美國總統歐巴馬欽點的孩童理財教育專家,
提出每個成長階段的「生活理財真相」與建議,
傳授父母如何跟3-23歲的孩子展開「金錢對話」。
不說謊,不避諱、不拖延
與孩子談錢的最佳時機,就是現在!
若要孩子有錢,現在起開始教他這麼做。
研究顯示,父母對於孩子的理財行為具有最大影響力。英國劍橋大學教育學院的報告更直指,孩子到了七歲,基本的理財習慣就定型。但絕大多數家長總是認為應該等孩子夠大了,開始領零用錢,再跟他們談金錢。可是孩子幾歲才算夠大、能談錢呢?
不同年齡層的孩子,需要學習不同的金錢知識。
不同的理財觀念,需要不同的切入點來說明。
本書沒有任何艱澀術語、完全循序漸進,充滿許多有違直覺卻又中肯的建議,以「學齡前」「小學」「國中」「高中」「大學」「年輕人」來區分,傳授身為父母的你,如何教育3歲到23歲的孩子穩健又聰明的理財之道。精采內容包括:
給零用錢可能會適得其反,傷害孩子的理財能力?
超市排隊等結帳時,孩子吵著要買東西,該如何應付?
該不該幫孩子辦信用卡附卡?什麼時候是最適當時機?
如何在日常遊戲中,教孩子複利率、股票投資和指數型基金?
不論你的財務能力或是家庭收入多寡,都必須讀這本吸引人而有趣的理財書,教導你的孩子在面對金錢時,更精明、更有自信,為孩子創造理財有道的富裕人生。
作者簡介
美國知名理財顧問與財經作家,曾主持《芝麻街》幼教節目的理財單元,教導學齡孩童儲蓄觀念,並受邀在Google總部針對孩童理財進行演講。
她曾任《金錢》(Money)雜誌撰稿人,也曾受《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邀稿,也是CNN與MSNBC等媒體財經節目的受訪常客。
2010至2013年,柯林娜受邀擔任「國家青年理財能力諮詢委員會」的專家委員,向歐巴馬總統提出建言。著有《紐約時報》暢銷書《建立理財人生:二三十歲的個人財務指南》(Get a Financial Life: Personal Finance in Your Twenties and Thirties)。
名人/編輯推薦
「柯林娜的新書為孩子的理財知識奠定紮實的基礎,甚至讓你停下來審視自己的消費和儲蓄習慣,當你的孩子詢問金錢時,也能助你找到一個好的答案,非常值得一讀。」
──《紐約時報》
「居家必備的一本書,絲毫不拐彎抹角,行文幽默又風趣。真希望孩子還小時就有這本書!」
──蔡美兒,《虎媽的戰歌》作者
「在這個史無前例複雜的商業世界,本書應該與兒童安全座椅一起販售給家長。」
──亞曼達.瑞普立,《教出最聰明的孩子》作者
「這本書幫助我們重新思考一些微小但重要的事情,能讓孩子與父母更具備理財概念!」
──蘇珊.福爾曼(Susan Fuhrman),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院長
「這本書創造奇蹟!它不僅讓理財成為有趣的事情,又充滿智慧,父母和孩子都能從中受惠。」
──凱斯.桑思汀,哈佛大學「行為經濟學和公共政策計畫」發起人
「如果你很怕跟孩子開啟理財的話題,絕對要讀這本書!照著書中的建議,你的孩子毫無疑問將成長為理財小天才!」
──阿倫.克魯格(Alan Krueger),歐巴馬總統首席經濟顧問
「隨著學校越來越重視財務教育,柯林娜為孩子最重要的老師──父母──開了一堂精華課程。無庸置疑,不論家庭背景,每位家長都必須讀這本書。」
――阿尼.鄧肯(Arne Duncan),美國前教育部長
序
【前言】
我有個朋友叫作凱倫,今年40多歲,老愛提起一段童年回憶。當時她問媽媽,小寶寶從哪裡來的。她媽媽平時最愛碎碎念了,但一聽到這個問題,居然喃喃自語說燉肉要煮糊了,然後就迅速離開房間。隔天,凱倫在枕頭上發現一本性教育書籍。她媽也再也沒提過這件事。
有趣的是,凱倫自己是三個孩子的媽了,堅持不像她媽媽那樣迴避「性話題」。
她跟我認識的多數父母一樣,毫不避諱對孩子就事論事,還認為這是她的責任。不管討論的是性事、毒品和酒精的危害、安全帶的重要性或全穀類食品的好處,我們都會確保傳達正確的知識,用字遣詞也格外謹慎。我們跟上一代不同之處,在於直接面對尷尬的問題,同時自認知無不言又樂於交流。
唯一的例外就是金錢。
每當孩子提起相關話題,我們多半立即慌了手腳,不是說謊(對不起啦,寶貝,我忘了帶皮夾出門,不能買這個給你了)。就是擔心(孩子要怎麼繳清助學貸款呢?),不然就採取拖延戰術(我們絕對要制定發零用錢的一致標準!下個月就告訴你)。簡單來說,我們不教導孩子人生中的理財觀念,包括預算分配的詳細機制、因應信用和債務,以及儲蓄和投資的基礎。身為父母,這只會愈來愈難。凡是看過學步兒玩iPad的場景,就曉得孩子跟世界互動的方式迥異於上一代。你還記得孩子上次走進銀行是何時嗎?這就是重點。
我出社會後大部份時間都在撰寫個人理財的文章,因此推導出一些理論,說明為何我們對金錢都閉而不談。父母多半自認所知甚少,單純提到理財的話題,就算沒嚇個半死,也足以引發多數人的焦慮,因為大家都怕萬一說錯話,害孩子誤入歧途,甚至債台高築,那該怎麼辦?部份父母倍感尷尬的是,自己理財就理得一塌糊塗,擔心孩子看到他們缺乏金錢觀的窘境。即使是經濟狀況寬裕的父母,也嫌理財說起來麻煩,乾脆就閉上嘴巴。
這可就有問題了。研究顯示,父母對於孩子的理財行為具有最大影響力。因此,務必要在孩子學齡前就聊相關話題。英國劍橋大學的報告指出,孩子到了7歲時,許多有助理財的好習慣就會定型了。
過去三十年來,我經常到各地演講―甚至更常傾聽―孩子與理財的關係。我參訪了芝麻街,在節目上教導艾摩儲蓄的觀念;我還花時間到華爾街,向金融學者專家請益;我也當過國家青年理財能力諮詢委員會(Advisory Council on Financial Capability for Young Americans)成員,向歐巴馬總統提出建言,並主導「理財小達人」計畫(Money As You Grow),教導父母各年齡層需具備的理財觀念。這些年來,我鑽研了許多行為經濟學、社會心理學,當然還有財務金融學的報告與研究,隨時充實日益複雜的理財知識。
於此同時,我也訪談或聽聞了幾十個家庭(包括父母和小孩)的狀況,本書撰寫過程中也融入了他們的經驗。其中,有些家庭原本就是朋友,有些則是找資料的過程中才認識(人名和可供辨識的細節大都經過修改,以保護個人隱私。)這些家庭的理財方式帶給我不少啟發,珍貴程度不亞於任何學術研究。
本書就是這麼誕生的。我在書中羅列了孩子―無論是3歲或23歲―需學習的內容。除了財務基本知識,你也會了解金錢相關話題的秘辛,像是為何零用錢並非教孩子理財的不二法門、為何放學打工也不是解決之道,以及為何排隊結帳時若聽從學齡前孩子的要求,可能會害他長大後胡亂刷卡;你會明白,為何開股票帳戶教家中青少年認識股市完全是餿主意;你也會知道孩子幾歲才能有信用卡,以及為何有時直接給筆現金其實是明智之舉。我會逐一說明具體步驟,培養孩子扎實的工作倫理並學會儲蓄。另外,本書也教你怎麼打開支付大學學費的話題,而且沒有任何艱深術語。讀完這些你就會曉得,為何最晚要在孩子上高中前就討論理財。
這全都得歸因於一件事:理財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美國政府對於財務管理的態度,愈來愈強調「凡事靠自己」,從健康保險到退休規畫皆然,代表及早培養孩子這方面的能力,足以決定未來收支保持穩定,或因債務和開銷而發愁。
你現在心裡可能嘀咕著:好啦,這位太太,就算妳能給些實用的理財建議,但是要幫助我的孩子變成理財天才?別鬧了。
親愛的讀者,我可沒開玩笑喔!我真的是指理財天才喔,現在就讓我說明清楚。
個人理財圈子數一數二的秘密,就是真正重要的觀念就固定那些。那些理財致富的聰明人都了解這點。問題就在於,許多產業都致力於轉移民眾(和孩子)的注意力:行銷專家運用話術,告訴孩子「需要」最新的運動鞋或電玩;金融機構向窮哈哈的大學新鮮人祭出信用卡優惠。各種廣告推銷業者的動機,就是要我們忘記那些能省錢的常識。別忘了,他們只想賺得飽飽,不會看顧你的荷包。
但也不必絕望。
其實,就算自己不是理財天才,還是可以教出理財天才。無論你多麼擔心理財(或家庭收入)這件事,本書都能幫助你把理財觀念教給下一代,也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本書也是一本教戰手冊,其中的訣竅和偷吃步都能陪伴孩子一輩子,並養成比同儕早熟許多的金錢觀念。
不過,本書絕不能光放在孩子床上,希望他們靠自己閱讀吸收。本書雖然有助開啟對話,但你必須先踏出第一步。此時不做,更待何時呢?
目次
前 言
第一章 跟孩子聊理財的14條法則
第二章 建立儲蓄的習慣
第三章 培養工作的恆毅力
第四章 當個聰明的消費者
第五章 奠定處理債務的能力
第六章 買對保險,不做冤大頭
第七章 投資的真相
第八章 懂得回饋社會
第九章 孩子最重要的理財決策:讀大學
第十章 給父母的理財建議
書摘/試閱
第一章 跟孩子聊理財的14條法則
既然你現在手上捧著這本書,就代表準備好要跟孩子聊理財了。不管你覺得這個話題很可怕還是很有趣,或只是單純在尋找跟孩子談錢的方法,好消息是你至少踏出第一步了,那就勇往直前吧!
不過進入本章之前得先聲明一些事。本章標題看起來好像要你當個魔鬼教官(伏地挺身預備,背出20種複利公式!),但是沒那麼嚇人啦。本章調性其實很溫和,目的是簡單介紹一些主要概念與背景,幫助你開始跟孩子聊理財。隨著孩子的年齡、興趣或性別不同,可能不是所有方法都適用,所以千萬別以為非牢記不可。現在,請放下手中的螢光筆,你不必劃重點了,專心閱讀就好。
最後再分享一個觀念:金錢觀的溝通並不會無中生有,而是遍布在生活各種場合。本書所提供的任何訣竅,都是要幫助你善用生活中的契機。說起來可能略嫌老哏,但是透過日常的「機會教育」,才能真正促進學習,而錢的問題尤其如此。每天陪伴孩子的時候,不妨多留意這些大小機會喔。
1. 愈早跟孩子談理財愈好
威斯康辛-麥迪遜大學的研究指出,僅僅3歲大的孩子,就能掌握粗略的經濟學概念,像是價值與交換等等。他們也能夠延遲享受和做出選擇。這些雖然都只是基礎概念,卻有助理解金錢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幸好,市面上並沒有「教出理財小天才」的影片,或是長得像巴菲特的娃娃,一捏肚子就會說出「低買高賣」之類的術語―至少目前沒有。
即使是學步期的嬰兒,也有很大的學習渴望與理解能力。要是你發現孩子在用玩具信用卡「刷卡」,或者要求按提款機的按鍵,又或者緊盯著你的皮夾看,可別當他是童言童語,不妨開始教孩子本書提到的基本觀念,包括錢從哪裡來、怎麼付錢等等。就算孩子無法完全聽懂,仍然會知道你說的是重要的事,也就是大人在乎的事。說不定他裝進腦袋的東西,已經超乎你的想像了。
2. 對話要考量孩子的年齡
談錢的時候說實話固然很好,但是也要依孩子的理解能力,適當調整對話的內容。如果你不幸丟了飯碗,當然可以跟還在唸小學的孩子說:「我們以後會比較常在家煮飯喔,因為這樣比去外面吃來得省錢。」大可不必說家裡的經濟有多麼拮据,害你不得不動用退休金來支應開銷。同樣以失業的情況為例,如果孩子正在唸高中,討論少一份收入對大學教育基金的衝擊就很合情合理。你可以說家裡也許無法資助太多學雜費,但同時也跟孩子說明清寒補助的可能性。大體來說,凡是要在孩子面前嚴肅談錢,最好把情況交代清楚,但也要說些安心的話,讓孩子曉得能度過難關。
3. 善用小故事包裝
通常我們一開始嘮叨,孩子就開始放空;更糟的是我們一番好意,說得口沫橫飛,最後卻適得其反,孩子偏要唱反調。與其這樣,不如善用故事包裝主旨。我有個朋友因為跑去歐洲盡情玩耍一個月,結果背了一屁股卡債,導致後來汽車貸款利率壓不下來。我就把這件事詳細地說給孩子聽(當然沒提朋友的名字)。這類小故事凸顯了理財決策錯誤的下場,相較於左耳進右耳出的說教,更容易留在孩子心裡。值得學習的小故事也是一樣,像是鄰居每筆薪水都存下1%,安安分分存了十年,最後買了夢寐以求的海釣船。這故事的寓意應該很清楚了。
4. 再怕數學也要用數字說明
一般人聽到明確的數字, 往往較能掌握理財觀念。對孩子說「務必趁年輕時多存點退休金」,不如舉個具體例子:「如果你從22歲開始,每個月存315美元到退休金帳戶,等到你65歲,存款就破100萬了。」(孩子聽到「100萬」都會眼睛一亮。)如果你不曉得哪裡找資料,可以利用本書中現成的例子;如果你想要有點挑戰性,不妨到「Moneychimp.com」等網站,使用簡單的線上財務型計算機(上面的例子是用複利計算機算出。相信我,真的沒那麼難。)
5. 理財陋習並不可恥―但適度分享就好
大部份人都有過亂花錢的經驗,像是背了太多卡債、支票跳票了幾次。但是別為了弭平內心的罪惡感,或懊悔自己缺乏責任感,就急著想把不堪的過去全盤托出。你的孩子並非你的理財顧問―更不是聽你告解的神父。最新研究發現,與孩子談毒品的危害時,父母就算自己荒唐過,也不應向孩子交代所有細節。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理財討論。孩子直接問起你的經驗時,務必慎選自己犯下的理財錯誤。如果是提光存款好跟舊情人來趟公路之旅,或是花光退休積蓄來投資某個不大牢靠的生意,反而可能會美化這些你懊悔多年的決定。
6. 不要騙小孩自己沒帶錢
幾乎所有被孩子煩到受不了的父母,都有撒過這種謊的經驗。走路經過孩子最愛的玩具店,或排隊結帳時跟孩子的拉踞戰,管他皮夾是空是滿,情急之下想管教小孩,自然想撒個小謊,防止孩子鬧脾氣。但還是不說為妙。雖然跟孩子說你「身上沒錢,沒辦法買小熊軟糖」好像無傷大雅,但是最好還是說「不行,我們現在不可以買小熊軟糖喔。牙醫也說不能吃有嚼勁的甜食喔」。實話實說才能樹立好榜樣。如果你的決定有充分的理由,不妨告訴孩子。要是孩子想買的東西不在預算內,就直接告訴他們並說明原因;要是你基於其他原因反對(像是不希望孩子拿大型水槍在社區亂晃),那也要好好地講。請記住,孩子其實很聰明,才不會接受「我們買不起」這種說法,而許多調查也顯示,他們多半也不相信。無論你的理由為何,說身上沒錢絕對不管用,因為孩子知道其他付款方式。如果你剛說沒錢,幾分鐘後卻刷卡,絕對會被抓包。一旦被發現撒謊,孩子以後就會對你心生懷疑,風險太大了。當下別怕麻煩,免得後患無窮。
7. 認清包袱、放下包袱
今年35歲左右的妮娜,以前逢人(包括她的小孩)就說自己是「金錢白痴」,還說得怪她父母不懂理財,她會說:「我爸媽完全不懂得分配預算、從來不存錢,生活中完全沒有承擔責任。」我也認識一些人的情況恰好相反:他們之所以對理財一竅不通,是因為父母控制欲太強又太過節儉,導致他們發誓絕不要成為那樣的父母。重點在於,了解父母的理財方式與對自己的影響當然是好事,但是別把它當成藉口、合理化偏差的金錢觀,更不能因此就不教孩子理財知識。用正面的態度看待金錢―一開始也許得裝個樣子―不要把負能量傳給孩子。
第二章 建立儲蓄的習慣
教養再怎麼放得開的父母,都會因為「棉花糖實驗」而焦慮不已。大家想必都聽過這個實驗:發給小朋友一人一顆棉花糖,然後說要是不馬上吃,就可以再得到一顆。有些小朋友立刻把棉花糖吞下肚,有些小朋友展現驚人自制力也願意等待。難以置信的是,研究人員追蹤這群小朋友數十年,發現不急著吃棉花糖的那組,長大後的成就遠遠超過另一組,人際關係比較融洽,甚至SAT(大學學術水準測驗)成績平均高出210分。
光是讀到這項研究,你可能會有兩種反應:(一)衝到附近超市買包棉花糖,趕緊回家測試孩子。(二)拿著那包棉花糖蜷縮在床上,棉被蓋頭並大吃特吃,心想自家孩子太衝動,這輩子一定完蛋了。
但說真的,要是5歲的孩子等不急,就是要吃棉花糖怎麼辦?(對本書讀者來說)更重要的是:這些跟儲蓄又有什麼關係?
關係可大了。研究顯示,自制力強的人能存較多的錢。賓州大學一項研究中,讓50歲以上的夫妻參與性向測驗,結果顯示對於長期目標最堅決的夫妻,比一般美國家庭多存了將近20萬美元。
想當然耳,善於等待的人往往也善於儲蓄,也就在意料之中了。把錢省下來、避免衝動購物、點滴累積老本的能力,其實無異於不急著吃美味棉花糖的能力。
因此,儘管研究結果無法美化,各位血壓(以及血糖)飆升的父母請放心:你其實可以教會孩子等待。這點千真萬確,只是不如孩子們狼吞虎嚥吃棉花糖的YouTube影片點閱率。你只需要知道簡單的技巧。
幸好,善於等待不代表擅長自我否定;實際上,多數孩子都有想要的東西。這點真的非常正常―無論是第二顆棉花糖、iPhone、汽車等等。身為父母,你的責任是不能照單全買―畢竟這是最輕鬆的方法―而是協助他們等待並存錢,靠自己努力得到東西。本章會教你怎麼辦到。
教孩子專注於長期目標其實不難,本章建議了適合不同年齡的存錢妙招,就算天生急性子也可以學會。另外,你也會學到聰明存錢的地點和方式。
身為父母,你也需要保持耐心,抱持務實的期待。孩子都會隨時間成長、改變,就算家中一年級小朋友喜歡活在當下(小孩或大學時期的男友有這項特質,其實還滿有可愛的)也不代表無法在他長大過程中,幫助他慢慢學會等待。而根據科學家的估計,儲蓄能力只有三分之一與基因有關。由此可見,既然只有三分之一取決於基因,剩下三分之二端視你怎麼教,那就成為讓孩子進步的力量吧。
▎建立學齡前兒童的儲蓄習慣
研究顯示,就連六個月大的寶寶,都能發展出不同策略,幫助自己施展基本自制力,進而冷靜下來,譬如吸吮大姆指。到了3歲,孩子甚至能抑制衝動,避免自己失控。平時只要著重以下幾點,就能幫家中學步兒打好未來儲蓄的基礎。
強調等待的重要性
我們都曉得等待很耗費時間,像是在車陣中動彈不得、在小兒科候診室消磨時間,還有在商店排隊結帳。這對孩子來說更難以忍受,但是又不得不等。話雖如此,你可以給孩子一點希望。等待時,往往是為了某個目標,像抵達某個想去的地方,或買日思夜想的東西。所以,你必須點明等待的好處。孩子在操場上排隊等盪鞦韆時,你可以討論這個機制的公平性:「剛才是你排隊等盪鞦韆,現在換那個小男生等你囉。」也可以示範給孩子看,如果分散了注意力,就能讓時間跑快點(最常用的莫過於:「猜猜我現在心裡想的數字,範圍是1到10」)。另外也可以跟孩子討論,現在的等待是為了某個未來的目標,例如生日或假日,到時一定會很好玩。如果要度過這段時間,你可以聊聊派對上的活動、哪些親朋好友會出席、大家會玩什麼遊戲、生日要不要有主題。等到那天真的到了,務必要提到等待有多麼值得。
全家一起來存錢
只要設置一個家庭存錢筒,就能跟孩子展開共同的計畫,更能以身作則地存錢,而非口頭講講而已。最好在客廳或廚房等顯眼的地方,擺個鞋盒或餅乾罐,告訴全家人都要有所貢獻。剛開始先設定容易達成又吸引幼兒的目標,像是買披薩當晚餐,或到附近水上樂園玩。當然,學齡前孩子只能貢獻少少的部份零用錢,或沙發坐墊間找到的硬幣,但是金額並不是重點。真正能收到效果的是找機會存錢的巧思,並且記得常常提到存錢筒:「我剛才去買菜拿到好多零錢,打算全部都放進存錢筒喔!」屆時存錢的目標達成,再叫孩子幫你算裡頭多少錢,看夠不夠多加些豪華的披薩配料,或在水上樂園買些冰淇淋。
千萬別幫孩子插隊
我有次在機場廁所排隊,聽到一位媽媽對身旁的幼兒說:「生活就是這樣呀,有時候就是要等一等。」這句話說來簡單,但背後意義深遠。如果你希望孩子學會等待,自己得先要有耐心。如果故意鑽規則漏洞,讓孩子不必花時間等待,像是幫孩子排隊等盪鞦韆,讓他去玩翹翹板打發時間,或在雜貨店結帳時帶著他插隊,都不是什麼好事。猜猜哪些爸媽榮登白目冠軍的寶座?那些在迪士尼主題樂園僱用身障「嚮導」的父母,只為了讓好手好腳的孩子,可以跟著嚮導插到隊伍最前面搭遊樂設施。此舉後來被迪士尼樂園的員工發現,只得改變身障朋友的搭乘方式。當然,這是極端的案例。但是為人再正直的父母,都難免會因為寵愛孩子,而忍不住鑽規定的小漏洞。這樣不只做出錯誤示範,讓孩子以為作弊沒關係,還可能會養出缺乏自制力的孩子。
▎建立小學生的儲蓄習慣
研究顯示,孩子到了7歲就能專注於目標,也能接受達標前所需的努力。多數孩子不但有了金錢觀念,也開始會自己「賺錢」,包括零用錢或做家事,並自行決定怎麼運用。不妨藉由以下小叮嚀,幫孩子維持儲蓄的好習慣。
挑選經驗法則,並且持之以恆
「不管賺多少,存四分之一」是我最喜歡的經驗談,實行起來最為簡單。如果你的孩子喜歡數學,可以稍微發揮點創意,討論起比率(賺4元存1元)或百分比(存25%代表1美元存25分錢)。經驗法則通常比複雜說明或數學公式來得實用。除了努力培養孩子刷牙或繫安全帶的習慣,平時也要讓他們儲蓄習慣成自然。
思考「機會成本」
我認識一位媽媽,她每天都在兒子放學後,到當地雜貨店買包零食(通常是多力多滋)給他。兒子很想買一組15美元的玩具飛機,所以母子倆就約法三章:接下來整整兩星期,他都不能吃外頭的零食,改吃媽媽在家做的花生醬塗米蛋糕。當時她並沒發覺,自己在教孩子機會成本的觀念,也就是我們為了完成某件事,而不得不放棄的東西。你要教孩子認識這個用語,不妨用多力多滋的例子說:「假設我每天花一美元買多力多滋,機會成本就是為了更重要的目標,放棄了眼前的東西。只要兩個禮拜出頭,就有15美元買飛機了!」
「免費」賺利息
如果要鼓勵孩子把錢存在銀行,不妨提到銀行的兩項優點:第一,銀行能妥善保管你的錢(上述的金庫和存款保險);第二,銀行會付利息,也就是銀行為了讓你把錢交給他們,會額外給你一點點錢。當然,近年銀行儲蓄帳戶利率低得可憐,只有1%(不像1980年代初期,儲蓄帳戶動輒有兩位數利息,而且利率還會不定期調升,但是如今卻不太可能了)。儘管如此,此時教這些觀念仍有幫助。畢竟,存100美元賺1%,等於一年就有1美元,對小學生仍有很大吸引力。
多上網做些功課,或走訪附近幾家銀行,看看哪家儲蓄帳戶利率最高。即使兩家銀行差異很小,也是在教孩子貨比三家的觀念。只是要特別注意手續費,因為帳戶餘額未達標準,多數銀行都會收取一筆費用。對小孩來說,不過才存10美元,不但沒賺到利息,還得繳5美元的月費。區域型銀行和信用合作社通常餘額門檻最低,有些還提供兒童存戶優惠,或只要跟父母帳戶連通,就可以免繳月費。假如孩子的儲蓄帳戶沒有附存摺,因此孩子沒有紙本能追蹤交易,但是只要存好錢後,你就能用網路或手機讓孩子看餘額,不然印出來也可以。
給父母的叮嚀:適度補貼以茲獎勵
現在銀行儲蓄帳戶的利息微薄,不過如果你負擔得起,也可以對等補貼孩子,鼓勵他努力存錢。對等補貼是成人投資退休計畫的一大誘因,這對孩子同樣有吸引力。孩子每存1美元,不妨就補貼他50分,或如果負擔得起,可以每存1元就補貼1元。但是,務必得設定上限,以免每月補貼過多。我曾聽朋友說有個立意良善的爸爸,替兒子開了銀行儲蓄帳戶,可是銀行0.3%的利率低得可憐,他兒子根本不覺得存錢有好處。於是,那位爸爸答應:「你每存1美元,我就付你5%利息。」一個月後我朋友見到他,問存錢存得如何。那位爸爸說:「有夠慘!我兒子拿到每塊錢就存起來,我卻連利息都快付不出來了!」
給父母的叮嚀:別拿孩子撲滿的錢
這聽起來好像不必說,但是看看接下來這則警世故事:某個朋友的老公手頭現金不夠時,經常溜到孩子的臥室偷拿撲滿的錢,過一兩天再神不知鬼不覺地還回去。有次他忘了還孩子錢,女兒回房拿錢買冰淇淋,卻像巫婆般開始瘋狂尖叫,說自己的錢被偷了。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驗:我們忘了去提款機領現金,就躡手躡腳到孩子房間拿個10美元。根據一項調查,近三分之一的父母表示,他們曾拿孩子撲滿的錢。問題就是如果你被發現了,豈不打臉要孩子學會的觀念:儲蓄好處多多,存撲滿最安全。父母平時已有權決定家庭開銷,因此要讓孩子覺得他的存款就是他的,讓他覺得自己像獨立的大人。別連他這點權利都要剝奪。當然,如果偶爾披薩外送來到門口,唯一可以付小費的現金就是孩子的撲滿,向孩子借錢墊一下是沒關係,但務必隔天就要還錢―最好再補貼1美元當「利息」。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