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他不是少年PI,他只是老海人,
他的身體是一艘船,
天宇為帳,海波為床,黑潮流動,
下水的那一刻,一切都不一樣了!
★34篇動人文字,台灣第一部無動力黑潮漂流文字全紀錄
★攝影師張皓然+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攝影躍然海上
★紀錄片《漂島》以影像述說漂流故事,2018年秋天上映
他用全身的海味,來說大海的奇幻,
離岸12浬的漂流,無可比擬的落拓!
二○一六年八月,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帶著信念以及一艘簡單的方筏,航行到島嶼以東,大洋以西,執行「黑潮一○一漂流計畫」,開啟一段海上壯遊,投進黑潮懷抱裡,以微渺心性,臨摹浩瀚黑潮。廖鴻基深深期盼,黑潮的大洋氣魄,能讓島嶼長出志氣,不再狹隘;一旦讀懂黑潮,我們的心將重新浮現一座島嶼,和不再迷航的自己。當島嶼轉過頭來面對開朗展放的海闊天空,島嶼的氣度、格局必將有所不同。
「浪漫不過是不切實際的代名詞,漂泊根本是失敗、失意者的行為,流浪,一定是魯蛇,而漂流呢?漂流就是集所有不切實際、失敗、失意、魯蛇之大成。但是我覺得,自己這輩子最值得拿出來談的,就是這些浪漫、漂泊、流浪和漂流的故事。」—廖鴻基
作者簡介
1957出生於花蓮市,35歲成為職業討海人。1996年組成尋鯨小組於花蓮海域從事鯨豚生態觀察,1997年參與賞鯨船規劃,並擔任海洋生態解說員,1998年發起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任創會董事長,致力於台灣海洋環境、生態及文化工作。
榮獲時報文學獎散文類評審獎、聯合報讀書人文學類最佳書獎、1996年吳濁流文學獎小說正獎、第一屆台北市文學獎文學年金、第十二屆賴和文學獎以及2006年巫永福文學獎、2016年花蓮文化薪傳獎。
出版作品包括《海童:一本漂流的想像誌》《大島小島》《漏網新魚:一波波航向海的寧靜》《飛魚.百合》《討海人》《鯨生鯨世》《漂流監獄》《來自深海》《山海小城》《海洋遊俠》《台11線藍色太平洋》《尋找一座島嶼》《漂島》《腳跡船痕》《台灣島巡禮》《海天浮沉》《領土出航》《後山鯨書》《南方以南:海生館駐館筆記》等。多篇文章入選台灣的中學國文課本及重要選集,以其書寫的取材廣闊與描繪之幽深,自成一格,影響深遠。
序
【自序】流浪到漂流
個性容易緊張,一緊張講話就結巴,小時候常被取笑「大舌勿會講話」;復以年輕時生活困頓,人情冷暖點滴在心,內心累積了些挫折,言行更是退縮。
不喜歡群體,不愛熱鬧,常縮躲在人群社會的邊緣角落。這個位置比較不會被看見,不會被拿來比較,不會被嘲笑。
高中畢業後沒多久,有了個念頭,想把花蓮到台東的海岸,一步步都走過一遍。於是,很長一段日子,自我放逐似地常在海邊流浪,假期有幾天,就野人般獨自在海邊生活幾天。
誰願意離開溫暖方便的家,誰又願意在曠野中日曬風吹雨淋?
慢慢發現,海邊孤苦獨行,身心受點苦,但不用跟人講話,不會被取笑,無需看人臉色。心情逐漸自在。
海邊流浪的日子,心思常在遠方漂流。
心思在遠方漂流的三十多年後,二○一六年八月,經年籌劃,順利完成了難度頗高的「黑潮一○一漂流計畫」。
從年輕時海邊「流浪」,到去年執行黑潮「漂流」計畫,東部海岸和黑潮海流之間距不過數十公里,流浪到漂流,短短這一段,黑髮而白首,之間竟浪蕩起伏了三十多年。
空間距離不遠,但這輩子在海、陸兩個空間,以及在海域裡多層次的種種跨越,之間的穿梭和跌宕,於我而言,直如長浪跨洋後,臨岸激起的聳昂浪濤。
從城市到海岸,海岸到沿海,沿海再到遠洋,層次演繹了我個人生命因嚮往海、接觸海,而在性情、質素與能力上的多重有感變化。
三十多年來以海洋為主要生活領域的各種海上經驗後,發現容易緊張的個性逐漸轉而從容,退縮夙習逐漸轉變為樂觀進取,儘管言行依然低調,但必要講話時試著盡力表達,該做的事,瘋勁傻勁認真努力埋首堅持到底。
從海邊流浪到海上壯闊漂流,這些海海歲月留下不少彷若天空雲跡、海面波紋的折轉情事,我試著以探觸新領域的新鮮感和新奇感,由於口語表達有缺陷,於是以文字來敘事敘情,勤快做筆記,得空時,便將這些筆記整理成文章。
沒想到如此有感而發地留下了二十餘部海洋文學作品。
海邊流浪和航海漂流,留下了顯著的腳跡與船痕,不少人以為這是個性浪漫所致。也有人以為,是一輩子漂泊的命底。
其實,一步步都在觸探和自覺,一步步都在摸索前進,一步步都在為窘境掙扎脫困。
常鼓勵自己,資質不佳,書又念得少,必要以腳、以心,以行動不停地向外探索以為彌補。
這些年來的生活型態,或可以「居無定所」來形容。
「家」在花蓮,但家是個點狀意念,是我心頭山與海的所在,是每趟線狀的遊跡後必然要歸返休息然後重新出發的原點。
南來北往,海上、陸上,時常穿梭於不同甲板,不同車廂,以快慢不同的節奏和移動速度,以各種不同的車輪子和槳葉,在不同的空間裡頻繁往返。
每每晨起將醒未醒之際,常恍惚自問:「這是哪裡?」
鄉村到城市,舟筏與船舶,陸地到海洋,有位朋友就直接說了:「根本是個浪人。」
我還開玩笑說:「浪人那個『浪』字,發音務必精準才好。」
無論如何,「浪漫」或「漂泊」,「流浪」到「漂流」,這四組八個字都從「水」字邊。
這輩子與水與海有緣。
「黑潮一○一漂流計畫」,於二○一六年八月二十二日清晨自花蓮港出發,並於二○一六年八月二十七日晚間返回花蓮港。
漂流團隊自台東大武外海,搭乘黑潮,以無動力方式順著黑潮往北漂流,越過花蓮外海,漂抵宜蘭蘇澳外海,順利完成計畫。
這趟黑潮漂流計畫,是我過去所有執行過的計畫中算難度最高的,但出乎意料之外,縱然有些小波折,但仍以流暢的節奏順利完成計畫。
若以摩天大樓的樓頂來形容數十年來現代化帶領我們島嶼社會快速爬升的高度,以這個高度來看,漂流計畫放掉動力、放掉方向、放掉效率,形式上可說是退回到這棟大樓興築前的地表以下。
數次遠航經驗後,我清楚認知,現代航海,我們是以高科技的船舶航行於原始的曠野大洋。以現代化的陸地思維,我們難以理解,為何海盜事件無法徹底解決,又為何謎一樣的船舶失蹤事件持續發生。
而漂流計畫是以原始念頭、以簡單筏具,漂流於原始的曠野大海。
專家說,人類在陸域上的開發,幾乎已達飽和、已達臨界點狀態,儘管海運巨舶早以穿梭於全球所有海域,但大海的寬深和奧祕,仍保有許多人類開發至今依然無以置喙的原始和神祕。
跟過去執行海上計畫的感覺很不一樣,這趟漂流,確實是將自己從人類習常的高度,拉低、放扁,置入於相對原始的曠野和彷如遺世獨立的情境中。
我們遠離陸地,遠離現代文明,漂泛於無所依賴且不確定的大洋曠野中。
漂流計畫從籌備一直到執行,我的心,從些許畏怯和不安,經過一年籌備後,慢慢走出自信。下海漂流後,身體貼近海,貼近原始,也更貼近自己的心吧。這場漂流途中常隱約覺得,有一對眼,從空中看顧陪伴著我;也有些時候,感覺到這股玄祕的力量還順勢推了我們一把。
我沒有特定的宗教信仰,多年來以大自然為師,學習尊重。也許是因為漂流計畫的不確定性及難度都超越過去經驗吧,這是第一次,如此近切地感覺到天地大海的神性。
海洋不確定因素確實高出陸地許多,海上的各種狀況支援也不如陸地上來得方便,海上計畫多少帶點冒險性,因此,必要更縝密的思慮,更周詳的規劃,更大膽的決策,以及更細心謹慎的執事。
漂流後,一年很快過去了,我開始回頭細想、整理筆記並記述整個漂流過程。
意外發現,漂流不是單一為了解黑潮而進行的探索計畫,這計畫所牽扯的,還包括個人這輩子因海的生命起落,以及因為一階階不同形式、不同層次的涉海、讀海,而反映於個人行動和思想上的多樣變化。
雖已耳順之齡,漂流後這一年來,我更積極於生活的探索。這一年來去學了滑雪,走更多山徑,練習慢跑,還參加了浮潛看大翅鯨的活動……
漂流後清楚自覺,關於過去累積在心理和身理上的一些不自知的沉鬱和僵固,沒想到的是,漂流計畫竟也含帶以行動突圍、鬆綁、解脫而重獲自由的意象和價值。
漂流後至少明白了,生命必須擺脫束縛,不斷更新,不能再受限於身體、受限於年齡、受限於意識、受限於生活。
生命必要更自在、更自由地繼續漂流。
計畫難度高又能順利完成,除了老天大海的眷顧,不可少的是許多人的支持與努力。
藉此序言,特別感謝漂流計畫的每一位贊助者,感謝主辦及各協辦單位,以及漂流團隊每位伙伴的協力與付出。
沒有你們的支持與協助,就不可能順利完成這趟開創性的黑潮一○一漂流計畫。
本書將於書末附錄所有贊助者與主辦、協辦單位,以及漂流團隊人員名單,衷心表達謝忱。
你們為海洋台灣留下一筆深刻的海洋探索紀錄與榮耀。
目次
自序 流浪到漂流
0 同類
1 意義
2 嚮往
3 漂流
4 船筏
5 戒護船
6 方筏
7 舞台
8 啟程
9 航前波折
10 走三關
11 鬼頭刀
12 獨坐
13 隊伍
14 玻璃浮球
15 狀況
16 測試
17 天亮了
18 棋盤腳
19 一串
20 旗幟
21 黑糖
22 船筏
23 盛會
24 冒險
25 徵兆
26 回收
27 見面
28 漂呀漂
29 終點
30 裸
31 海濱
32 回來後
33 然後
附錄一 漂流伙伴文字分享
附錄二 漂流團隊、協力伙伴與贊助
書摘/試閱
2 嚮往
學生時代寫過不少篇類似的作文題目:「我的志願」,我最常寫的志願是「燈塔看守員」和「巡山員」。
看班上同學的志願大多是,科學家、企業家、藝術家、教授、老師等等,還有不少同學的志願是當總統。我的志願始終渺小,想當一個能獨自走在山裡頭巡守山林的巡山員,或獨自守住一方鼻岬看守一座燈塔的燈塔看守員。
邊緣角落的心性,讓自己的行止習常背離繁華。我的家,花蓮,一邊山,一邊海,一旦背離了人的世界,我的視線、想望和探索接觸的範圍,自然而然地與山與海有了更密切的接觸機會。
久而久之,發現自己與人情社會較為疏離,而與山海及大自然較為密切。
人的姓名、長相或與人相關的種種,比較不容易記得;人世中的恩怨情仇,也漸漸地不會以太多情緒面對。但對於花草樹木蟲魚鳥獸,不曉得為什麼,時常直覺地就能喊出他們的名字,或是透過接觸和觀察,便能有感於牠們的生活樣態和行為。那天參加活動,聽一位高中生說:螞蟻很會裝死,碰牠一下就停在那兒裝死,你一離開,牠就趕快爬起來跑。大概就像這位高中生吧,我的觀察常落在這些邊邊角角的事物上。
長久以來,與我深入對話的並不是人世社會,而是城市以外的天空浮雲山嶺植被以及深邃奧祕的海洋。
小時候常抬頭看著山嶺說,有一天爬到山頂上去,用不同於平地的視野,看看這座島嶼。
東部斷層海岸,整排山都站在海邊。海邊流浪的日子,常有機會站在陸地邊陲的岬角高點,安靜看海。
岬角上,眺望海天盡頭,心裡想,那裡是否存在另一片更美好的世界?那裡,海洋是否為我準備了豐盛的寶藏等我前往?
如此邊邊角角的志願,讓我在成長過程中喜歡攀山越野,喜歡到處走四處看。儘管巡山員或燈塔看守員的願望從來不曾實現,但我曉得,長時高處望海形同守候,慢慢發現,自己也成為岬角上的另一座小燈塔。
這座小燈塔,不為了警示或指引船隻航線,這座燈塔站在我崖邊心底,讓我一輩子陪伴海、守望海、嚮往海。
常在岬頂高處眺望海天之際,對遠方那片時而接近時而遠離的深色海水感到好奇。
這片深色海流,與沿海的淺色水域顏色明顯差異,之間,夾成水色分明的一道界線。一開始我以為是海床深淺所造成的光色變化,後來發現,這道界線始終是漂動著的,而且變化多端。
這股深色海流,時濃時淡,時而泊近岸緣,時而遠離天邊,經常與岸邊平行,有時又以不同斜角甚或垂直角度與島嶼岸緣交會。
海洋彷彿有股我們無從得知的意志和動機,並以無比龐大的能量,稀釋或凝鍊這片深色海流的濃淡,以及推湧或拉拔這片海流與我們岸緣不同角度的離去或泊近。
海邊流浪的日子,常讓我感受到,海洋藉由拍岸濤聲不停的想告訴我什麼,而這股浩瀚水流的濃淡、離近與多角度變化,是否也是大洋源源不絕地想向我吐露更深沉的訊息。
許多年後才逐漸明白,這水色差異現象,是由深色的大洋水團,與岸邊淺色的沿岸水團交會及相互推擠所形成。
不同水團,體質不同,可能懸浮物多寡不同,可能水溫、鹽度、流速、流向各不相同,因此水團間經常形成一道蜿蜒的交界線,一般稱為「海流交界線」,簡稱「流界線」。
這道流界線,島嶼漁人通稱為:「流循」或「流隔仔」(河洛音)。
也漸漸明白,台灣東部沿海面對深達五、六千公尺的海盆地形,海床夠深,使得流經台灣東部海域的大洋海流得以迤邐近岸。這股海流,高溫、高鹽,名為「北赤道暖流」,因懸浮物少,水質清澈,光線穿刺深入,吞下了繽紛色彩,水色經常凝重,而被稱為「黑潮」。
後來,好些年在台灣東部海域捕魚,常在黑潮裡作業。
好幾次,當船隻邁過流界線進入黑潮主流,除了海水顏色和海面波浪的明顯差異外,船速立即就改變了。船上的我敏感知覺,航進黑潮裡的船隻,一下子就被船底下一股深沉巨大的力量給抓住了。
黑潮畢竟源自大洋,流量和流速,氣勢果然非凡。
像是從平靜的湖泊航入湍急的溪流,船隻邁入黑潮流域後,船邊的浪流忽而洶湧許多,湧浪汩汩拍擊船腹,那不歇不息的勁道直透甲板,麻顫顫地自我腳踝上攀。
這時,我的身體、我的心情,也即刻被她給抓住了。
當我意識到,人體血脈不過是人身軀體裡的小循環,而舷外的黑潮海流是地球上的大循環。此刻,兩個大小循環隔著舷牆相倚,幾分像是外太空也能清楚看見的一顆超級颱風渦旋,她的邊邊角角,有顆即將被瞬間吸入且消融殆盡的小氣泡。
我的小血脈搭乘孤舟,航行於大洋之中,一次又一次如此貼近地感應到黑潮的脈動。
多少大洋浮游生物跟隨黑潮循環漂流,從眼睛看不見的單細胞生物,一直到數十公尺長、數萬公斤重的巨鯨。
多少次,當我以一葉孤舟浮泛於不停湧動、不息流轉,彷若地球主動脈的龐碩能量上頭,我曉得,船腹底下迴旋盤繞著的是如星體間龐大無聲的恆動力量。
受那巨大的能量吸引,我的心,早已翻越船舷,融入水裡。
我知道,此刻的心思儘管如何微不足道,但何其幸運,我是融於這場大洋循環,參與了這場大洋盛宴。
根據資料,黑潮大約兩百公里寬,七百公尺深,流速每秒達一公尺到兩公尺之間,每秒流量大約六千五百萬立方公尺,水溫大約在攝氏二十四度到二十六度之間。
這股浩瀚溫暖的能量,流通島嶼血脈,也時常直透甲板激動我的心情。
我曉得,這一刻我的氣數、氣場和周身能量,完全聽她擺布。
在黑潮上作業,常覺得自己身心這顆電池,在此能量場中因感應而充飽了電。
難怪老船長常因漁獲的枯榮而感嘆:「人喫嘴水,魚吃流水(做人講究的是會不會講好話,流水好壞則直接關係漁獲的豐收或歉收)。」每當黑潮近岸,老船長心裡明白,這天豐收的機會將增加許多。
最近有份氣象資料顯示,黑潮異常,偏離島嶼,這段期間島嶼東部的賞鯨船,海豚發現率從原有的九成,驟降到約六、 七個航次看不到任何一隻海豚的情形。也記得前幾年,在旗魚汎季發生過黑潮擺盪離開島嶼沿海的情形。那年,旗魚漁獲量跌到數年來的谷底。
島嶼沿海因黑潮離岸而失去生機,也因黑潮近岸而充飽了電。
這明顯的大洋訊息,老船長收到了,黑潮裡浮游的所有生物以及沿岸棲停的每隻魚蝦都收到了,甚至潮間帶或河口受陸域也受海域滋養的微生物也都清楚明白,黑潮來了,或黑潮離開了。
黑潮累積的能量,透過升溪或降溪型水族,穿越河口,隨溪流河川伸入、深入陸域。黑潮帶著海神的祝福,帶著湍湍大洋千百浬累積的養分,旁過島嶼或深入島嶼內陸。
後來,從事海上鯨豚觀察多年,進一步知覺,黑潮關係著鯨豚躍浪身影的頻密或疏離。
沿海每隻鯨豚都清楚明白,這裡是黑潮流域,他們也都明白,黑潮關係著這座島嶼的枯瑟或繁榮。
恐怕只有島嶼上的我們,並未知覺黑潮的存在,也未曾知覺黑潮為島嶼帶來的種種滋養。
黑潮千百浬外就指向島嶼洶湧而來,風起時她即時反應,掀起滔天巨浪,風息後,她喘息、嘆息一陣子後才舒緩回復。
多少次,看著大洋性浮游生物跟著黑潮,隨不同季節,接近島嶼沿海,然後又順著黑潮離去。假若島嶼是大洋宇宙中的一顆星體,這些浮游生物就是大大小小不同光度的彗星,他們搭乘黑潮軌道,以不同頻率和不同速度,紛紛接近我們的島嶼。
有些留下來棲息繁衍,逐漸成為島嶼住民,有些隨後又跟著黑潮離去。
台灣海系原住民也是不同時代分別來到的彗星,他們的祖先分批上岸,選擇島嶼為家,成為先民。也有些從島嶼離去,跨洋遷徙,散布到如藍綢緞子上諸多綠鑽般的太平洋小島。
黑潮裡這些來去的先民以及浮游生物,他們如何來到,又如何離去?他們從哪裡來,後來又去了哪裡?他們圈繞盤桓的漂流心思,可曾預設這座島嶼?或只是不期而遇?
我心裡想,一旦島嶼願意進一步探索這些來龍去脈,島嶼上的我們,或許將以「大洋中繼與轉運站」的角度重新看待這座太平洋西緣的重要島嶼,也將明白,選擇留下來成為島嶼先驅的諸多因緣。
許多年來融在黑潮裡生活,閱讀黑潮,也書寫黑潮。
黑潮的大洋氣魄,讓島嶼長了志氣,不再狹隘。
黑潮高溫高鹽體質貧乏,她資質不佳,但靜靜默默,從不曾停止對台灣、對地球付出她的貢獻。她是地球主要的能量傳輸通道,攜帶龐沛的動能、熱能和水氣,接近台灣,影響島嶼上的一草一木,也深刻影響我們的心性。
我曉得,謎樣不為人知的台灣海洋身世,與黑潮必然密切相關。
關於天候的、環境的、生態的、人文的、歷史的。
我也猜想,自己一輩子探索不得的生命答案,黑潮裡應該可以找到。
多年黑潮生活後,發現自己的改變。
當初因憤世而逃離陸地,沒想到,黑潮裡奔波數年後,海上回來的我,積極重返人世。
一九九七年推行賞鯨活動,除了提升海島與鯨豚對話層次的生態用意外,也希望藉由鯨豚的生態之美當做橋梁,讓不親海的島嶼居民受這些海洋動物明星的吸引,願意踏上甲板航行出海,並進一步因實際接觸黑潮而看見島嶼的海洋種種。也許,島嶼向海最困難的一步,就如此這般不經意地踩了出去。
儘管當年推賞鯨活動時,遇到許多人為阻力,包括好幾位學者、教授和官員。記得當時有位在中央任職的朋友評估我不可能是這批人的對手而勸我放手,但黑潮教給我,該做的事無須遲疑,儘管默默堅持到底。果然賞鯨活動二十年後,單單花蓮港估計至少有五百萬人次搭乘賞鯨船航行於島嶼海域。超過五分之一的島嶼居民終於有機會攀搭上先祖們的航跡,航行一段大洋中的黑潮軌道。當年的反對者,有幾位還回過頭來沾一些賞鯨活動二十年累積的榮耀。
一九九八年籌創「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看到一批批年輕伙伴,踏上甲板,航行出海,成為鯨豚觀察員、解說員以及海洋志工。一年年累積,我發現,無論年紀差別,我們都有了黑潮和陽光的膚色和表情。
我相信,黑潮將改變許多人的生命航向,只要更進一步探索黑潮、閱讀黑潮。我始終相信,黑潮是改變個人,也是翻轉島嶼命運的重要關鍵。
黑潮流域是我這輩子重要的生活領域,也是給我第二口氣、給我新生機會的主要場所。接觸黑潮多年後,清楚認知自己的使命,並積極努力於媒介更多島嶼居民認識及尊重黑潮。
進一步探索黑潮的心願,多年來一直放在心上。
「黑潮一○一漂流計畫」,就是常存於我心頭,關於黑潮探索的重要一步。
心底始終念著黑潮,岬頂上或甲板上,遙望或實際接觸。
我曉得,平均每秒一到兩公尺的流速,讓我這一刻看著的黑潮海水,不過眨個眼,我眼裡再出現的已然是完全不同的水體。
每秒六千五百萬立方公尺的流量,我眼前這快速挪移、搬動的,可不是一壺水或是一桶水,而是比一池子水、一湖水超過千萬倍的水體大挪移。
如此龐沛的能量,又如此近切,這整個出現在我們眼前的瞬息巨變,黑潮完全靜默無聲,悄悄進行。
我的心被她的玄祕與低調緊緊給抓住了,這將成為我一輩子嚮往的生命型態。
我盡力嘗試,讓自己微渺的心性,臨摹浩瀚黑潮,心中常盈滿那靜默的動能和熱能,也常感應到那不張揚但澎湃的流速與流量。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