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漫夜馨光:愛與勇氣的旅程
滿額折

漫夜馨光:愛與勇氣的旅程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00 元
優惠價
79237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7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臺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執行長何素秋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專任教授吳慧菁
第九屆立法委員、洪仲丘事件洪家對外代表洪慈庸
執業律師、犯保臺北分會第三屆主任委員陳淑貞
中崙聯合診所院長、犯保協會常務董事廖英藏
臺南上善心理治療所院長、心理師羅秋怡
心理療癒作家、諮商心理師蘇絢慧 一致推薦



面對殘酷的遭遇,人生該何去何從?失去親人的痛,該如何面對?遇到生命的困境,又該如何勇敢去與命運搏鬥?

本書整理了二十個真實的案例故事,每篇都是犯罪被害人或其家屬親身經歷的血淚歷程。每一個事件,無論是否曾受到社會關注,這些回首不堪、刺痛經歷的人,又如何能在時間迴廊裡重新站起來,成為別人生命中的導師。透過書中一篇又一篇的傷痛故事,喚起生命裡最堅韌的力量。這是一段段愛與勇氣的旅程,看看他們如何用「愛」與「勇氣」,永遠不放棄,更勇敢地活下去。
接受失去,才能擁抱未來,活出一個加法的人生;走出悲傷,生活的現實,再大的痛,還是必須想辦法活下去。因為意外悲劇,總是來得令人措手不及,是世人最難以坦然面對的遭遇。而如何完成哀悼不幸的事實,往往是走出意外傷痛最主要的功課。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近二十年來在各地默默地服務許多正經歷被害傷痛中的家屬,並結合社會各界有關法律協助、社會工作、社會救助、心理輔導及醫療照護等各種資源,協助遭逢巨變者走過生命的幽谷,陪伴他們度過黑暗,迎向黎明,成為漫夜中的星光。
《漫夜馨光――愛與勇氣的旅程》的出版,不僅是從事司法、社會工作、諮商輔導及教育工作者必須閱讀,更啟發我們去瞭解生命的無常並企圖找到意義的一扇窗口。藉此向每位馨生人予以鼓勵與致敬。

作者簡介

財團法人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簡介
Association for Victims Support (AVS)
我國政府為重視犯罪被害人保護工作,因而於民國八十七年五月二十七日制定公布「犯罪被害人保護法」,並於八十七年十月一日施行,以保障人民權益,促進社會安全。
本會係依據犯罪被害人保護法第二十九條第一項規定由法務部會同內政部(現業務移撥衛生福利部)成立「財團法人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以協助因他人犯罪行為被害死亡者之遺屬及重傷者本人。
本會於八十八年一月二十一日報奉法務部核准,翌日向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辦理財團法人設立登記,並於八十八年一月二十九日成立。八十八年四月一日起本會於全國各地方法院檢察署所在地成立二十一個辦事處,九十二年十二月十一日各地辦事處改制為分會,並設立委員會納入民間資源人士擔任主任委員,以廣納社會資源投入推動犯罪被害人保護工作。九十八年八月一日起配合「犯罪被害人保護法」修正,擴大納入性侵害犯罪行為被害人、家庭暴力、人口販運及兒童少年被害人為服務對象。自一○五年九月一日起,本會配合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檢察署新設,已成立第二十二個分會─―臺灣橋頭分會,以就近服務北高雄市地區民眾。全國免付費服務專線:0800-005-850

高安妮/採訪撰文
曾任報社雜誌社採訪編輯、出版社主編。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著有:《歸零,才可以逆轉――重刑犯變身油漆大亨》、《預約人生下半場》。

名人/編輯推薦

看見生命裡的復元力 臺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執行長 何素秋
當得知財團法人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整理出二十件當事人心路歷程,彙整成這本《漫夜馨光――愛與勇氣的旅程》,內心是激盪與感傷並陳。因為每一個事件,無論是否曾受到社會關注,都是回首不堪刺痛經歷過的人,但又如何能在時間迴廊裡重新站起來,成為別人生命中的導師。透過書中一篇又一篇的傷痛故事,喚起生命裡最堅韌的力量。
這本書的表白方式很直接,每個事件對當事人來說,都宛若晴天霹靂般,瞬間徹底改變接下來的命運。平鋪直敘的文字裡不需要深奧的思維,藉由導讀故事般的敘事過程,讓讀者清楚感受每件當事人所遭受到的震撼與悲慟,那是一種問蒼天的不公平、也是一股頓失至親的撕裂感。二十個故事有多種類型,不論是車禍意外(特別是酒駕害命),還是遭凶暴殺害,以及災變分離,那種痛往往是旁人很難體會的。個人從事兒少福利工作近四十年,基金會扶助過無數個因家逢變故的孩子自立成長,能感同身受失去至親的孤獨與無助,以及走出內在世界的遙遙路。
這本書很容易帶領讀者進入每一個故事情境,雖然我們無法預測生命的順逆,但要知道一旦遭逢不幸事件,一定要相信在這個社會的轉角處,還是會遇到最溫暖的一群人,願意停下腳步陪伴一同走過暗夜。
《漫夜馨光――愛與勇氣的旅程》的出版,不僅是從事司法、社工及教育工作者必須閱讀的寶典,更值得推薦給所有家長共同感受的書籍。

從創傷中找到成長的契機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吳慧菁

社會治安問題隨著重大犯罪案件發生受到矚目,社會安全網維護日益受到重視。犯罪事件發生初期,被害人與其家屬經常是社會新聞關懷專注的焦點,隨著時間的更迭,社會關心焦點逐漸轉移,忽略這些被害人所受的創傷壓力影響,或應當為其聲張社會正義的使命感。
每一起犯罪行為的背後並不是只有一位被害人,被害人的家庭往往可能因驟然喪失親人或家庭成員的受重傷而頓失依靠,逼迫家庭結構面臨改變,引起家庭角色重新分配、角色危機、或心理調適危機等。此外,更可能因為面對司法訴訟程序的無力及無知、偵訊及審判法庭的延誤,媒體報導而導致被害人及其家屬二度心理傷害。人在社會環境中受到家庭與生態系統影響,突然發生的意外災害可能導致一個人生活失衡,甚至失去生命動力與樂趣,如再加以缺乏社會資源協助,可能讓人生活在無助、失依、與失落情緒下,導致焦慮憂鬱、物質濫用、或自殺傾向。
政府於八十七年十月一日制訂施行「犯罪被害人保護法」,提供犯罪被害補償金,關注被害人及其家屬的生理與心理層面需求,提供身心壓力調適扶助。而犯罪被害人及其家屬如何撫平心靈創傷、促進自我身心調適,重新對生命再次懷抱希望,積極面對未來人生,為當今犯罪被害人保護工作重要的課題。
此本書彙集全臺二十位歷經被害創傷事件、努力走出生命陰霾而重生的馨生人故事,每一則故事敘說著如何藉由本身的因應調適能力、復原力、親友的支持系統以及犯罪被害人保護的扶助,克服典型的創傷壓力症狀,在創傷事件中重新適應,重建生活希望感。每一則故事記錄著馨生人如何經歷過掙扎挫折與傷慟歷程,最終從創傷中找到成長的契機,找回生命意義而新生。這是本相當值得推薦、令人感動、助人能從逆境中翻轉的借鏡,進而激發自我成長的故事集。

傳遞愛與美好,讓愛延續 第九屆立法委員、洪仲丘事件洪家對外代表 洪慈庸

四年多前,弟弟洪仲丘的事件發生,我們家也成為了犯罪事件的被害人家屬,突然的衝擊進入了我們的生活領域,使得全家人彷徨失措、毫無頭緒,當時我們必須要面對政府、面對軍方,常是徒勞無功,最後只能自力救濟,然而,在被害人及家屬想尋求救濟、查明真相時,卻也時常在過程中屢屢遭遇制度或司法的不友善,我深刻的知道,這些都將造成被害人和家屬的「二度傷害」,身為被害人家屬的我,曾經真真實實地經歷了這樣的歷程。然而,時間雖已經過了四年之久,洪媽說:「兒子走了,不論幾週年,當媽媽的還是會難過。」失去親人的傷痛,對於父母、親人而言,無論怎樣都無法弭平,我們只能希望不要再有這樣的事發生。
政府在民國八十七年制訂「犯罪被害人保護法」,並於翌年成立「財團法人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以下稱犯保協會),在弟弟洪仲丘事件期間,犯保協會給予我們家相當多的陪伴與支持,並協助委任律師訴訟,在談民事損害賠償和解時,洪爸洪媽也要求被告將賠償金捐給相關單位,希望讓愛延續,讓社會上有更多正面的循環。
一○六年十月,有機會參與犯保協會的中秋關懷被害人的訪視活動,一同到重傷癱瘓的被害家庭拜訪,聽取家屬心聲,透過家屬談到所經歷的遭遇和面對的困境,也更思考在現行國家制度上,是否有一套完善的協助機制,能主動保護並協助被害人及其家屬,讓其獲得應知的真相以及妥善的照顧,才是這個國家政府應該負起的責任。
犯保協會在一○七年就即將邁入創會二十週年,將近二十年來在各地默默地服務許多正經歷被害傷痛中的家屬,成為暗夜中的星光,陪伴他們經過黑暗,迎向黎明曙光,值此之際,犯保協會特別從這些年來服務的案例中,摘錄了二十則被害人的故事,深刻地描述他們如何的在重大的創傷事件中經歷痛苦、恢復並重新站立,也讓更多民眾看見被害人的處境,提昇犯罪被害人權益保護的意識。
我也期盼透過犯保協會出版「漫夜馨光-愛與勇氣的旅程」一書,呼籲有相同遭遇且重新站起來的人,為還沒有辦法復元的其他朋友多做一些事,將愛與關懷傳到更多社會的角落,支持這些家屬與被害人更快的重新站起來,好好過日子,傳遞愛與美好,讓愛延續。

及時的法律協助猶如裂縫中透出的希望之光 執業律師、犯保臺北分會第三屆主任委員 陳淑貞

仔細閱讀《漫夜馨光――愛與勇氣的旅程》的二十篇文章,每一篇都是犯罪被害人或其家屬親身經歷的血淚心聲,綜合分析態樣如下:
1、犯罪本身造成個人身心及家庭各方面的震撼。
2、民事、刑事訴訟程序,甚至調解過程所遭遇的困惑與疑難。
3、感受到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以下簡稱犯保)志工們的真誠陪伴與保護制度的協助成效。
4、對於修復式司法的經驗與期待。
5、走出困境後,以同理心積極回饋的心願。
一九九七年四月十四日白曉燕的慘烈犧牲,催生了「犯罪被害人保護法」,因為有所謂「強勢的犯罪被害人家屬」,才讓大家開始看見犯罪被害人,並注意到:相對於「被告人權」,「被害人人權」地位是如此低落。在白曉燕文教基金會舉辦的研討會中,許多犯保個案傾訴心聲時,連當時法務部長都不免感嘆當年「被害人保護」真是一片荒漠。
會後臺北分會「心理諮商」、「免費法律諮詢」開張了,十餘年來,個案最迫切需要的兩項扶助,以「溫馨專案」、「一路相伴」等形式推展至全國,由這二十篇文章可以看見萌芽綠意。
執業律師多年,深刻瞭解犯罪被害人最及時需要的是法律扶助,與其只針對每一個案逐一說明,如能讓類似案情個案,以「團體治療」方式,進行同理心的經驗分享,再由律師與諮商師從旁分析解說,應該可以事半功倍,因此在擔任臺北分會主任委員期間,創辦「法律心情分享講座」,讓與會個案了解:大家遭遇犯罪被害的經歷其實大同小異;被告脫罪卸責是人性,不必過分嚴格檢視;法官、檢察官、對造律師的言行只是專業的冷酷;和解或訴訟程序可以是溫情有效率的。許多個案從剛開始參加時的憤怒、猜疑,到後來的理解、接受,並能坦然面對所有「生命的練習題」,自我療癒而由「裂縫中透出希望之光」,並嘗試「用寬容化解仇恨」,甚至立志擔任志工回饋「無私的愛與奉獻」,更肯定結合兩項扶助的重要性。
「司法改革」首要議題是犯罪被害人保護,亟待努力的目標是「犯罪被害人訴訟參與制度」、「人民陪審制度」、「訴訟納入修復式司法精神」等,期待當局積極正視,落實改革!

後來,這樣走過了這意想不到的糟糕事 臺南上善心理治療所院長、心理師 羅秋怡

我們以為發生這些事情,大概是人生最悲慘的時候,也想不到要怎麼走下去,「為什麼是我……」,「為什麼會發生……」,連串的問號、不能接受,像晴天霹靂打下來,心臟被打了個洞,沒有人可以瞭解那種失去至親、被傷害,甚至被遺忘在世界的角落的痛苦。用法律制裁,但程序漫長,就算走完,也無法還給我們原來的生活。就算有賠償,抓到了加害人,對照加害人依然活著存在著,而我們家,被奪走的生命,卻是人事已非的局面。人生被破壞至此,無語問蒼天,無以為繼。有時身為一家人,面對巨變,悲傷的家人之間,各自哭泣,無法靠近。外人是難以想像,被剝奪的不只是人命,而是對世界的信任與依賴。
一般人看到社會新聞,驚嘆訝異幾分鐘,或是同情或是不可思議。每個案件中的當事人遭逢巨變,是真正人生被破壞被摧毀。新聞只有講到前半段,除非身在其中,不會知道後來的人生。這樣的無因果性災難,每個人都有機會遇到。只是不知道遇到時,接下來要怎麼辦。
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為了社會而存在,協助遭逢巨變者走過死亡的幽谷,協會結合了各種資源:經濟、社會、法律、心理……,讓受苦的生命,不要停在這嘎然而止的一刻。身為臨床心理師,與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合作八年以來,陪伴數十位受害者、家屬(簡稱馨生人),從人生的碎瓦中爬出,是多麼艱辛的過程。直到慢慢站起來,重新呼吸,把失去的悲傷,破裂的傷口癒合,都是以年計算。我們的復元沒有時間表,這幾年陪伴車禍後失去親人的父母、配偶子女,0206地震後失去先生小孩失去手腳的災後倖存者,走在重建的路途上,看似受傷人需要協助,其實那只是剛開始。心理師何嘗不是在一起走的過程中,受到啟發,看到了人的韌性與重建力量要如何聚集與發揮。
我看到馨生人的眼淚,有著沒有說出口,我願意代替你而死的愛。因為不能選擇,所以,我會帶著愛,為你活下去。被離開不是心所願,好好活下去,才是難。每個改寫了生命腳本的馨生人,一開始不是自願的,後來慢慢走出韌性,他們就在我們身邊。我們的人生有許多事情的發生,一開始看起來似乎是令人憤怒、不幸與痛苦的,可能越引發出挫折、報復的黑暗勢力。在適當的陪伴,找到出口,化阻力為助力,個人的復元力,引領我們在壞中求生,解構習以為常,不再將巨變視為自責、詛咒與憤怒。別急著要受傷的人說寬恕,同理與陪伴,慢慢的才會長出力量。
在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本次收錄的全國二十則故事:八件重傷四件兇殺八件車禍死亡的馨生人歷程故事輯,紀錄與見證了人們如何走過重大創傷,走過了這個突然發生的糟糕事,如何可以開始再度呼吸,開始與周遭連結,開始感受到陽光,後來,甚至伸出援手給類似遭遇的馨生人。在這每一場的人生破壞,怎麼走出來的,是我們瞭解生命發展無常與找到意義的一扇窗口。藉此我們向每個馨生人鼓勵與致敬。

目次

推薦序
看見生命裡的復元力 何素秋
從創傷中找到成長的契機 吳慧菁
傳遞愛與美好,讓愛延續 洪慈庸
及時的法律協助猶如裂縫中透出的希望之光 陳淑貞
後來,這樣走過了這意想不到的糟糕事 羅秋怡
出版序
法務部部長序 邱太三
漫夜馨光――愛與勇氣的旅程出版序 王添盛
1畫出燦爛千陽
2生命的練習題
3傳遞愛與美好的善念
4乘著歌聲的羽翼飛翔
5愛的療癒旅程
6永不放棄,讓愛蔓延
7無私的愛與奉獻
8活著,是我的勇氣
9有一種愛叫做「陪伴」
10在黑夜之後
11放下,才能重新開始
12裂縫中透出的希望之光
13勇敢活出閃亮光芒
14走出悲傷,迎向朝陽
15用寬容化解仇恨
16轉角的微光
17謝謝一路上有你們
18守著陽光,守著你
19把思念化作雲彩
20讓人嚮往的愛和盼望
附錄

書摘/試閱

畫出燦爛千陽
經過幾年的復健與治療,小剛慢慢復元,並在日光畫室學畫,他用左手畫的一張張畫,令人驚豔不已。他每天穿梭在醫院,畫室與家中。想改變的慾望一天一天增加,看著父母親與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的工作人員和志工的關切眼神,他知道自己要活得更好……
在日光畫室中,小剛用著左手專心作畫,陽光斜斜灑了進來,照在畫布上,專心畫畫是他的快樂時光,畫室是他的祕密基地,他努力揮動著畫筆,只要待在這裡,他的心中總會萌生一些光彩,那麼溫暖,那麼明亮,他喜歡用明亮的色彩,畫著心中的那個美麗世界,許多蹦出來的靈感都會在畫室中雀躍流動著。
小剛的心中有著許多感激之情,他的父母、同學、老師和那些志工阿姨叔叔,還有許許多多認識或不認識的人,一路上陪伴著他的人,他們就跟他畫中的世界一樣的美麗多彩。
經過這幾年的復健與治療,小剛慢慢復元,並在日光畫室裡學畫,他用左手畫的一張張畫,令人驚豔不已。他每天穿梭在醫院、畫室與家中。想改變困境的慾望一天一天增加,看著父母親與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的這些工作人員和志工關切的眼神,他知道自己要活得更好……

悲傷的故事從幾年前開始。大學三年級的小剛遭遇了一場巨大車禍,那是在二○一三年八月十五日早上,一輛小貨車衝撞正要去汽車駕訓班上課的小剛,瞬間人車倒地,血流滿地,他的傷勢非常嚴重,立刻被送往鄰近醫院急救。
蔡爸爸接到電話後馬上趕往醫院,而蔡媽媽更是騎著機車飛奔著,淚水沿路潰堤,一到醫院看到兒子正在緊急手術中,她整個人幾乎要昏厥過去。
手術過後,小剛住進加護病房,見到兒子,全身插滿了管子(氣切、尿管、鼻胃管等等),頭上纏繞著紗布,醫生說這是「腦骨折」,因為撞擊力過大,頭部出血過多,加上昏迷指數只剩下三,情況不樂觀。事故第四天,小剛轉院。但醫師依然告訴蔡媽媽:「妳兒子的腦部中間都黑掉了,要恢復很困難,機會微乎其微。」
「醫師,我兒子才二十二歲,他的生命不能這樣結束,無論如何請你一定要救救他!真的求求你了。」蔡媽媽含著淚水對眼前這一位醫師跪求著。
這一條漫漫長路走得好辛苦。經過多次的開刀手術後,小剛的爸爸堅決辭掉工作,專心照顧兒子陪他一起復健,而小剛媽媽靠著每天幾份的幫傭工作,努力維持著家計與經濟負擔。
小剛前後開了共八次刀,醫護人員盡了最大的努力,希望讓他頭部瘀血能夠清除早日清醒,可惜一直不見起色,陷於昏迷的小剛似乎正往人生相反的路走去。
當時蔡家父母堅決不放棄,到處問神拜佛,只求神明可憐愛子。有一次他們到九華山有位信徒看到蔡媽神色黯淡,但虔誠為兒子祈禱,便對她說:「無常來時要學習接受,怨恨於事無補,放下恨意、怨懟,將心門打開,不要再造不必要的業了,這樣對你兒子才有利。」這席話蔡媽媽有點似懂非懂,但是她記下來了。
但放下一切談何容易?那時候龐大醫療費壓力壓得蔡家人喘不過氣,為了小剛,蔡媽媽忙賺錢,蔡爸爸更是以醫院為家,還在讀高中的小兒子,看著媽媽這麼辛苦工作,爸爸用心照顧哥哥,體貼的告訴父母自己不想考大學了,但蔡家父母十分堅持,最後小兒子以半工半讀方式上大學,好減輕家中開銷。
「兒子車禍是事實,但大家以後的日子還是要過,若一直怨恨肇事方只是讓自己更難受。」一個起心轉念,讓蔡媽媽學會接受,放下內心的障礙、放掉怨恨。原本不願意與加害人談和解的她想通了,放下是對大家都好的方法。
昏迷的小剛接受到許多人的愛與關懷,學校同學錄製兒子最熟悉的聲音為他加油打氣,並把他平時最愛聽的歌曲燒成DVD光碟,每天二十四小時不停播放,希望能夠喚醒他。
不久之後,躺在加護病床上的小剛,情況終於慢慢穩定下來。聽著熟悉的歌曲旋律,兩個月的煎熬終於有所收穫,他的眼皮微微地張開了,瞇著小小的那條縫透出了一絲希望,這個小小的進步,馬上讓蔡家父母瞬間熱淚盈眶,那一幕的感動他們永遠都會記住。
小剛的昏迷指數從三回升到六,也從加護病房轉到普通病房,可是人還是沒有知覺,微開的眼神一樣空洞呆滯。
不過另一方面好消息傳來,醫師說小剛可以開始復健,但是四肢軟趴趴要如何復健?蔡爸爸只好用安全帶將小剛的肢體緊緊綁好,先給予傾斜的角度適應五分鐘,再慢慢增加到十分鐘、二十分鐘……。每天練習一點點。夫妻之間相互體諒打氣,所有的辛苦與心酸隨著兒子的進步皆消失殆盡。
小剛必須不停的做復健,但是困難的是要面臨轉院問題,因為每一家醫院依健保局規定不得住超過二十八天。全身癱瘓的小剛就得躺在輪椅上,跟著爸爸跑遍中部所有醫院做復健。病床躺久了,全身筋骨會變僵硬,每次兩個小時的復健時間,蔡爸爸都會咬緊牙根為兒子努力伸展肢體,只要看到兒子有一點點反應,他的心就笑了。
有父母親陪伴的漫長復健路,需要強大的勇氣當後盾。這些努力周圍的人都看到了,也被感動到了。連被告的律師都覺得心疼,而主動建議他們去找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以獲得更多的協助。
協會知道一切,即時送上緊急資助慰問金並告訴蔡媽媽:「你先不要想太多,專心好好把孩子照顧好最重要,如法律訴訟、心理諮商輔導、安全保護措施、犯罪被害補償金、醫療費用補助等,這些事情我們都會幫你們的。」果真如此,那一項項從不曾碰過的法律事項,都在協會的團隊協助下得到圓滿的解決,讓他們心裡鬆了一口氣。而協會的人與志工也定期會到家裡關懷小剛的恢復狀況,這也給了他們很大的安慰。
當小剛終於將身上尿管、氣切管子等拔除,只剩下鼻胃管後,蔡媽媽含淚大聲對著小剛說:「兒子呀,我們從頭開始,忘記以前,從零開始學起吧。」
小剛像回到小嬰兒一樣,從流質開始一點一滴的餵食,蔡媽媽每天到病床前抱抱兒子,不斷給予正面的鼓勵。在爸媽的心裡,眼見兒子已經是奇蹟似的又活過來了。即使拔管後,小剛說得話似乎沒有人能懂,但是他們還是感動得想流淚大哭一場。
休學一年後的小剛,經學校同意,可以復學,即使他人還不完全清醒,眼神呆滯,聽不太懂、也不會表達,但在蔡爸爸的陪同下,他回到大學重溫三年級的課程。蔡爸爸每堂課都幫兒子聽、做筆記、錄音,回家再適時的幫兒子溫習幾遍。以前同班的同學和老師,也會不時來跟他講講話,聊聊過去的學習和歡樂時光,小剛因為這些熟悉的聲音出現,恢復得很快。
後來協會還請了專業的老師來幫小剛訓練「語言」,就從最簡單的「ㄅㄆㄇㄈ──ㄚㄛ」學起。蔡媽媽為了加強兒子學習,自己也跟著一起學。她總會利用工作之餘幫兒子不停地複習,甚至晚上睡覺前,一定要重練一次,發音標準了,母子相互擁抱後再上床休息。
將近過了一年八個月,小剛已經能說簡單的話,也學會自己洗澡,用左手吃飯,走樓梯也沒問題,只是右手右腳還是不太靈活,走路一拐一拐的。但是對本來完全絕望,能再看見兒子重獲新生的蔡家父母來說,是什麼都比不上的珍貴禮物。
肢體障礙、智力障礙、語言障礙,還有不定時的癲癇發作,讓小剛在生活上還是存在許多不便,但是蔡媽媽和蔡爸爸認為最艱難的那一段都走過了,以後只會越來越好。
這一堂學校沒有上過的「人生課題」,讓蔡家人一家人關係更緊密,小剛重新開始的新人生,蔡媽媽從不忘每天給孩子一個擁抱、親吻,為他加油打氣。
蔡媽媽之前曾許下心願,若社會有類似的個案,她願意用照顧兒子的經驗去協助對方,陪伴他們一起走過低潮。而這個願望現在也付諸行動,他們三個人開始拜訪重傷被害人,以小剛為實例,由蔡爸爸教復健祕訣,蔡媽媽分享寬容與樂觀。他們很想分享自身的故事去鼓勵躺在病床上的被害人燃起希望。
「復健是一條艱辛的路,大家總是說只要努力就有希望,但是有時真的很努力了卻沒有進展,需要時間耐心等候。該如何坐起來,如何站起來,如何抬起腳跨出第一步,如何……一切都是一點一滴慢慢才能達成。」這些分享或許微不足道,但都是蔡家父母真心奉獻的愛與喜悅,他們要用實際的行動,來傳達他們對協會感謝的心意。
一段漫長的復健之路,讓兒子重新站起來,一切從零開始學習,兒子是蔡家父母努力最大的支撐,而蔡家父母是兒子的守護者與最強的後盾。重新學做一個新的自己,是小剛現在的人生學分,對於顛簸的生命歷程,他靠著堅毅、忍耐與信心克服,不管以後可以走多遠,又能走到哪裡,他只求盡全力活在當下。
現在的小剛每天都在進步當中,蔡家父母對兒子永不放棄的那份心意,讓人尊敬,他們一家人都是勇敢的生命戰士,不分彼此,一起努力。
對於協會而言,蔡媽媽是一個常客,因為每個月小剛的媽媽總是會帶著二千元到協會捐款,她說要把錢捐給其他有需要的人,而這二千元是她努力工作一整天所得,小剛媽媽在生活上總是一省再省,同時打好幾份工來維持家用,但是這二千元卻代表她的一份微薄心意。
看著小剛父母臉上閃著亮光,他們懷抱著一顆感恩的心,願意用愛與分享去幫助其他正在與生命博鬥的人,這是多麼令人動容,也讓人瞭解到任何一種善行,不論小,不論大,就像小水滴流入大海般,永遠不都會乾涸,愛永不止息。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237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