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造園大師才懂的,好房子景觀設計85法則
商品資訊
系列名:Plus Life
ISBN13:9789579072090
替代書名:荻野寿也の「美しい住まいの緑」85のレシピ
出版社:原點
作者:荻野壽也
譯者:桑田德
出版日:2018/03/22
裝訂/頁數:平裝/200頁
規格:26cm*19cm*1.6cm (高/寬/厚)
重量:696克
版次:1
商品簡介
就算半坪也能造景
家的綠意景觀,你該知道的大小事
美學+設計+土壤+種植+照護+預算,一本通!
獲獎連連的日本造園大師!一級建築師指定合作人選
建築師∣室內設計師∣景觀設計師∣造園工作者∣園藝熱愛者,都需要的完全造園手冊
「這本書,是我向大家發出的邀請,一起將一幢舒適的住宅,和一方美麗的庭園融為一體,形成真正美好的建築,美好的家。」──荻野壽也
【把住宅當作花器,和樹與植物住在一起!】
◎自己的住屋適合種植什麼樣的植物?
◎小面積真的也能造園?
◎如何為每天使用的廚房提供美景?
◎日照少的北庭種什麼才好?
◎如何打造陽台上的用餐區?
◎如何讓室內也能宛如森林?
◎什麼高度的座向應該安排怎樣的綠景?
◎如何創造出既應合建築外觀美感、又能擁有屋主獨特性格的庭園?
◎如何以最少的成本創造最別致的庭園景觀?
【日本造園大師荻野壽也,85個住宅造景的法則與思考】
把住宅「置入」樹林中,就像樹原本就種在那裡一樣,是荻野壽也的基本設計理念。他提到,把住宅當作庭園的花器,思考該把大樹放在哪一個位置,又該選擇多高的樹種,足以讓住屋表情大為改觀。除此之外,在規畫階段,又該如何透過建築師的立面圖、藉由組合不同高度樹木製造立體感,找到住宅與植栽的平衡與美感比例。
書中,還提供了大量的住宅與庭園實例,並以平面圖詳盡羅列、標示植栽配置與品種,並清楚解說景觀設計的種種法則,同時也從實務面下手,以職人的角度,提供專業施作注意要點,例如:樹與房子的關係、選配樹種的重點、高木修剪法、草皮的管理、庭園植栽預算、水路的安排、土壤計畫、室內植物景觀規畫……
嚮往在自然中棲佇的心情,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而「造園」就是在現代忙碌緊湊的生活空間裡,打造一小方與植物能一同生活的設計,再生出心靈的「原風景」。荻野壽也認為,透過住家與庭園的融合,就是讓生活獲取得以植生、舒長的空間,這樣的空間不必太大,若能巧妙安排,哪怕只有半坪大小,也能擁有並享受綠意扶疏相伴的植綠生活。
【造園大師設計與技法大公開!】
◎空間計畫 SPACE:這些空間都可以打造綠植庭園!
玄關綠意/客廳景觀/廚房視線/浴室庭園/內庭設計
露台植栽/屋頂菜園/天井造景/坡面規畫/車庫草皮
◎實作技術 PLANNING:造園大師的獨門心法、規畫要訣,一次整理給你!
氣流設計/樹種選配/花形挑選/葉聲選擇/夜的照明/香氣植物/植材尋找
經費規畫/人工土壤/給水技巧/配管計畫/疏剪維護/苔蘚維護/害蟲處理
◎材質選用 MATERIAL:俐落好用又有型的造園建材,這些就足夠!
植草磚/RC地基/文化石/木格柵/杉木木棧
天然石組/造景景石/鋪面碎石子/混凝土空心磚
◎獨家收藏《日系風格植物圖鑑140》
大受日本讀者歡迎的實用別冊!
一次收錄景觀大師荻野壽也,住宅庭園愛用的140種日系風格植物圖鑑,並依造園所需分為:高木(3m以上)、中木(1.5~3m)、低木(1.5cm以下)、櫻樹杜鵑、花草草皮、山野草,六大類!逐步介紹種植於住宅的適合方位、植物特色、栽種注意、修剪維護方法等。
作者簡介
荻野壽也(Ogino Toshiya)
1960年生於日本大阪府。1999年以自家工作室的設計獲頒第十屆綠之景觀獎(大阪建築綠化獎)。後始自學庭園造景,並於2006年成立荻野壽也景觀設計公司,從事承包以復原生態環境為主題的造園設計和工程。2012年起擔任伊禮智住宅設計學校講師。2015年以「三井花園飯店京都新町 別邸」同時榮獲第二十五屆日本建築美術工藝協會獎(AACA獎)和佳作獎。
譯者/桑田德(Kuwata Toku)
1966年生於台灣新北市。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歷任日本融雪機工程師、出版社編審、程式設計師等,自在學期間即從事翻譯工作迄今。現專事日文翻譯並兼任日語教師。近年主要譯作:《日本設計師才懂的好房子法則》、《日本設計師才懂的舒適宅設計》、《生活紙物設計圖鑑》、《蓋出好房子——日本建築師才懂の思考&設計》。
名人/編輯推薦
【台灣學界、業界好評推薦!】(依筆劃序排列)
景觀設計師 吳樹陸
國立臺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系教授、臺灣園藝福祉推廣協會理事長 張育森
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系主任、中華民國景觀學會名譽理事長 郭瓊瑩
輔仁大學景觀設計系教授 葉美秀
中原大學景觀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彭文惠
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顏亮一
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專任教授 龔書章
「樹木與房子可以這麼親近,回家成了最自然的事情。」──吳樹陸(景觀設計師)
「住宅庭園不只是用看的,它應是讓人與生物融合生活之中的動態景觀。中國明代有一本知名的造園法式─《園冶》,它談的雖為造園法則,但真正引導的卻是空間佈局、人與景的互動、人與植物、花卉、景石、流水間之借景、框景與引景。荻野壽也融合了個人論述、實務經驗,他比喻「將住宅當成花器,和樹與植物住在一起」,其實無論是小房子、大宅院都應跳脫傳統日本庭園以「觀賞」之視覺靜態美感體驗。他的思惟仿如新加坡城市之建設思惟進程,自City Garden到City in Garden,當室內與戶外得以延伸,當窗外的天空、植物與房子周邊的生態棲地得以融合共生,這些佈局思惟就慢慢涵養房子主人之個性與品味。傳統建築物完成之時可能是建築最美的諷刺,因此如有庭園、綠地與植物之動態成長,房子轉化成了有機體,也成了生活景。中國文人造園之深層文化哲學亦將在現代化緊密環境中獲致驗證,是以,具四度空間之造園行動將成就「好」房子的新定義。」──郭瓊瑩(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系主任、中華民國景觀學會名譽理事長)
序
前言
這是一本特別針對所有有意購置新居、以及從事住屋設計的人們所寫的書,也是一本作者自我期許、希望能讓每一位讀者重新思考庭院設計而寫的參考書。正如「家庭」一詞,「家」、「庭」二字的緊緊相連,為住屋打造庭院,不僅能讓家人近距離地享受大自然,更可以為家人和朋友們創造永恆美好的記憶。
我希望所有的屋主在構思新屋時,都能把建築、外觀和庭園的設計一併納入考量,同時也期待讀者們讀過此書後能明白,庭園設計絕非砸幾個錢,請人種幾顆樹那樣簡單,而是必須經過一段相當細心的規劃。比如,先觀察四周的環境、看看鄰居的院子、前方公園的樹木、遠方山巒的稜線,乃至於街道邊的行道樹之後,再發揮十足的想像力:要是能在住屋的四周增添幾許綠意「那該有多好!」然後才進一步構思,該如何把綠意由窗口導入室內,如何在門前安排一塊花圃,種下內外呼應的植栽種類,營造賞心悅目的環境景致。這才稱得上是庭園設計、庭園造景。
那麼,該如何著手規劃庭院呢?不妨先思考一下:如何才能把日常活動的內部空間和屬於公共區域的外部空間連結起來?從這個問題開始,從整體的角度將建築的基地和週邊的環境一塊列為規劃的範圍,經過一番詳盡的計劃之後,才好開始為庭園添入各類宜人的色彩與元素,挑戰個人的生活品味,完成一段人與自然的精彩演出。
這本書,等於是我向讀者發出的邀請,讓我們暫且放下所有庭園造景的形式和理論,一同來思考,如何把一幢舒適的住宅和一方美麗的庭園融為一體,形成真正美好的建築,美好的家。
目次
前言
1、讓住屋更美的造園基本原則
01.將住宅「置入」樹林中
02.描繪土地的自然原貌
03.植栽計畫從看立面圖開始
04.把樹種在屋邊
05.住屋作為庭園的「花器」
06.不多不少.恰到好處的綠量
07.藉由組合不同高度的樹木製造立體感
08.像插花一樣先決定庭園的重心
09.挑選能夠傳達生命力的樹形
10.透過外庭來分享綠意
11.增添些許綠意,改變巷弄的表情
12.外庭的長椅即是休憩之地
13.從對講機走到玄關的距離
14.不動聲色地在細縫間導入綠意
15.混凝土,現代感十足的門廊
16.為門廊妝點色彩
17.收納座車的優雅車庫
18.停車場變院子
19.迴車道的新思維
20.住屋基本的外部配置與設計
21.推薦綠色圍籬
22.水土保持,石組優於擋土牆
2、讓居住者充分享用綠意的住屋設計手法
23.重要的是讓視野淨空
24.先確立庭園空間,才開始設計住屋
25.建立植物與住屋的好關係
26.鄰居的窗口和常綠樹
27.配管計畫與庭園規劃同步進行
28.四處點綴著綠的饗宴
29.植栽為二樓窗外提供綠意與花景
30.容易規劃又容易照顧的北庭
31.縮小建物,豐富綠意
32.賞綠空間
33.為每天使用的廚房提供美景
34.客廳的座椅朝向庭園
35.讓人早晨醒來心情清爽的臥室
36.充實沐浴時間的小庭園
37.「接風」,規劃氣流的通道
38.映在障子窗上的樹蔭
39.以大小數個庭園圍繞生活的空間
40.不影響內外連結的窗口設計
41.從不同高度都能欣賞的庭園景致
42.中庭為主軸,每一個房間都能看見庭園
3、享受庭園時光的戶外客廳
43.將庭園視為室內格局的延伸
44.在平台上全心招待客人
45.木棧平台的材質
46.使用RC地基讓植物更靠近
47.小面積也能設置庭間
48.缺乏美景的時候
49.稍微偏移平台
50.戶外用餐時的建議
51.都會區也可施行的屋頂菜園方案
52.陽台上的餐廳
53.在街區和家之間營造一塊緩衝的空間
54.讓樹幹看起來更美的欄杆
4、規劃庭園的13個訣竅與細節
55.草坪的魅力
56.配合窗外景致挑選家具
57.把庭院作成藝術品
58.漂亮好看的景觀窗
59.關於景石
60.插入植栽的美麗花器
61.把碎石當河床
62.增添五感共鳴的綠意
63.水的療癒性
64.新鮮氧氣來自綠意
65.夜晚也能享受庭園景致的照明設計
66.讓室內也能宛如在森林之中
67.為庭園增添彩意的花朵
5、庭園的設計.照料與維護
68.混植庭園與樹種選配
69.樹農與挑選植材
70.用草類植物帶出成熟感
71.留意根球的大小,以預留空間
72.改良土壤,讓植栽更健康
73.不破壞景觀的地下支架
74.庭園設計的經費
75.居住者.鄰居.建築師.工程人員共同參與的造園工程
76.修剪就是保養.維護
77.給水的技巧
78.草類的維護
79.苔蘚類的維護
80.落葉的掃除
81.害蟲與疾病的處置
82.雜草的處置
83.修剪讓植栽更臻完美
84.疏剪的具體方法
85.草坪的保養與維護
卷末:住屋造園植物圖鑑140
書摘/試閱
1、讓住屋更美的造園基本原則
01.將住宅「置入」樹林中
大家耳熟能詳的知名建築,其實無一不和綠意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好比說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的法爾斯沃斯住宅、菲力普‧強生(Philip Cortelyou Johnson)的自家宅邸,在日本也有由建築設計師吉村順三所設計、位在輕井澤的吉村山莊,這些都是四周圍繞著樹木,彷彿建在樹林子裡一般的宅邸。其中又以我最愛的吉村山莊最值得一提,不僅因為它那靜靜座落在大自然中的優雅姿態,更因為它那與樹木僅有咫尺之隔的居住空間,創造出誠如吉村順三曾經說過,「我嚮往能夠像鳥兒一樣住在樹林裡」那樣的生活意象──隨意打開一扇正對著樹林、向外凸出的二樓客廳的窗戶,伸手就能摸到林子裡青翠繁茂的樹木,感覺自己浮在綠意之中。那真是一幢從裡到外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完美設計。
儘管身為一介造園師,工作是人工造景,但我卻始終認為,人與自然最完美的狀態並不是把大自然佔為己有,而是將自己置身於嚴苛的自然界中與之和平共處。很多時候,我寧可保留基地上經年累月、自然天成的地形地貌,不擅加改變、或刻意再做修飾,因為人工造景畢竟不如自然的風景,與其動腦去設計改裝,不如設法將住屋形塑成一片自然飄落,靜靜地躺在大自然泥地中的紅葉。
也因此,我的基本設計理念是,「把住宅放在樹林中」。所有我親手設計的造園工程,住屋四周永遠少不了幾株高過屋頂的大樹。遠遠望去,就會自然生起一種被樹林環繞、保護著的寧靜與安逸。
除了基本設計理念之外,我還會思考該把大樹放在哪一個位置,以及該選擇多高的樹種。經過這樣斟酌之後,往往會大幅改變住屋的表情。
特別是原本建築師所刻意強調的水平線,會因為大樹的垂直線的襯托而變得更加醒目、突出。同時,因為大樹的加入,住屋的視覺體積也會縮小,能顯得醒目而又不至於誇張,突出而又不至過度招搖,形成一種人與自然的協調美。
建築師伊禮智先生所設計的「琵琶湖畔之家」。在這棟建築的基地上原本就有三株樹齡約莫二十歲的老櫻樹,只因平時缺乏照顧,枝葉亂生、茂密雜亂。後來經過適度疏剪和修整後,屋主和伊禮先生才知道它們其實仍老當益壯、健康得很,因此兩人商量之後決定保留這些樹,交由我負責進行造景規畫。後來我在基地上又額外追加、多種了另一株櫻樹在住屋的窗邊,讓整座庭園更顯平衡。
另外,由於鄰家的院子是個開放式的草坪庭園,為了製造視覺上的連續性,我決定也把這家住屋的庭園設計成以草皮為主的院落。不過因為事前基地已經被整平了,於是便設置幾個高低起伏的草墩,讓屋主在觀賞庭園時,能產生山巒稜線的想像。為了盡量減少混凝土的鋪面,車輛通行或停車的位置則一律鋪設植草磚。
除此之外,因為伊禮先生原本的設計已經避開從屋內和庭園內看到基地外的行車,因此儘管住屋座落在住宅區的街道邊,仍能舊保有身處自然的靜謐與舒適。
05. 住屋作為庭園的「花器」
在插花藝術中,「花器」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對造園工程來說,住屋外牆和四周圍牆就好比是插花時所用的花器。外牆和圍牆相當於庭園的背景,庭園的景觀會隨著這兩大背景而改變。設計庭園就像在完成一幅畫作,而外牆和圍牆正是這幅畫作的畫布,一面好的畫布自然更能反映出庭園植栽的美。
除了外牆和圍牆,我也特別在意植栽的位置和高度。因此打從規畫的階段開始,就會參考建築師的立面圖,透過這張立面圖來觀察、思考植栽與住屋間的平衡。譬如在住屋周圍凸出或凹陷的角落,我習慣加入高度比較高一點的樹種;若是橫幅較寬的住屋,我肯定不會把主樹安排在正中央,而會把它擺在三比七或六比四的位置。不過我們常會遇到一種狀況,就是我覺得最合適的栽種地點,可能根本找不到種樹的空間──那個地點可能正好是停車場、門廊、露台、木棧平台、土間、屋簷或雨遮,很多時候確實很難隨心所欲地愛種哪裡就種哪裡。也正因如此,若能在規畫之初就先做好整體考量,就能創造出充份展現綠意之美的庭園景觀。
這一棟由積水房屋負責設計、施工的「濱松之家」,我從他們著手設計之初便參與了庭園的規畫。由於積水房屋特別要求必須確保居住者的隱私,於是我建議他們在大門口增設兩面帶有雨遮的牆壁。雨遮的寬度正好就在停車時後車廂的正上方,雨天時就可以不必撐傘,直接在雨遮下方取出後車廂中的行李。外庭隔著一道鋼筋混凝土,和中庭裡的植栽彼此呼應,既凸顯了內部的景深,也讓主建物和庭園更具立體感。
5、庭園的設計.照料與維護
68.混植庭園與樹種選配
規畫庭園時,我個人通常會建議要配合日本的氣候環境和生長條件,採用比較易於管理的「混植庭園」;這樣一來可以還原街區的自然原貌,二來更可以進一步提升住屋本身的魅力。要想建構一座混植庭園,誠如我在第一、二章裡頭說過的,除了必須和住屋平衡搭配之外,還得仔細評估植栽本身的樹形。對我而言,植材永遠是庭園設計的命脈,因此絕對不可忽略樹種的選配,以及樹形的配合度。以下是我認為選配樹種時的幾個重點:
1.樹形好看
2.枝條柔軟
3.樹皮的質感
4.樹體的高度與樹葉的密度
5.根球的大小
6.花色與花期
7.適合當地環境的樹種
8.植栽本身的健康狀態
9.產地與原本生長的環境條件
10.生長的過程與修整、維護的方式
其中第9項,要預先知道植栽原本生長的環境條件這點尤其重要。有些不耐日照的樹種,可能會因為從小生長在西曬的環境而不怕西曬;譬如有時候我會請樹農幫忙尋找不怕日照的楓樹。相反的,要是把一株從小習慣無日照環境的樹木,一下子移植到全日照的環境,即便植物圖鑑上說它適合全日照生長,一樣有枯死的可能。
植栽與植栽可以比鄰而種,但必須留意彼此的習性。最好能事先瞭解植栽本身需要的水量,以及是否有施肥的必要。比如我們常見赤松和具柄冬青比鄰而種,是因為這兩種樹木同樣都喜歡貧瘠的土壤,而且耐旱,所以很適合種在一起。又比如枹櫟和櫻樹這兩種在市區內常見的樹種,也是因為同樣都喜歡肥沃、濕潤的土壤,因此種在一起也沒有問題。總之,只要盡量避免把習性不同的植栽種在一塊就對了。
70. 用草皮植物帶出熟成感
為了在庭園中重現自然的風貌,前面已經談論過必須挑選一些高度較高的植栽,接下來要和讀者聊的則是我個人特別重視的,比較接近地面的草類植物。透過草類植物的添加,整座庭園會立刻顯出「熟成感」,大大提升庭園整體的完成度。
要耐心地等候庭園自然長出青苔,少說也要等個十幾二十年。但每當我們完成草皮的種植,總是會讓居住者非常意外,又驚又喜。我就是特別喜歡看到那樣的表情(笑)。
草類植物種類繁多。不過無所謂,我認為只要是喜歡的,不拘形式,都可以只管種下去。唯一要注意的是,和大型的植栽一樣,草類也有喜歡日照、不喜歡日照,生長的速度也有快慢之別。栽種之前務必要仔細查詢,根據它們生長速度和習性調整彼此的距離和間隔。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