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朱雙一教授依據長期授課累積的教案,不斷勤苦蒐集資料, 所寫就的力作,即融合了各家觀點,卻又別具慧眼的自成一家之言。
《臺灣文學創作思潮簡史》可以媲美本間久維的《歐洲文藝思潮概論》、 勃蘭兌斯的《十九世紀文學之主潮》,在臺灣文學研究的領域, 發揮歷久彌新的功能,是教授、學習臺灣文學的教師、學生們極佳的教科書, 也是研究、喜愛臺灣文學者不可或缺的參考讀物。
作者簡介
序
導言
文學思潮是某一時期作家、文學創作者乃至讀者、評論家共同參與而形成的集體思維,是具有廣泛影響的文學思想和文學創作的潮流。之所以會形成「集體思維」,則與時代變遷、社會環境、當時人們普遍的精神指向和關注,以及文學自身的新舊遞嬗等,有著密切的關係。
無可否認,文學思潮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文學創作本為個體性的精神活動,如果分別考察,未免只是一些孤立、零散的點,其實各個體之間以及他們與讀者之間,往往通過某種紐帶而相互聯繫著。這種聯繫如果形成某種集體性的思維,即是文學思潮,而文學思潮也成為文學史的貫串線索和骨架。個體的創作只要是優秀的,遲早都會與「思潮」發生某種關聯。因此本書試圖以文學思潮為考察焦點,以近代以來為重心,提綱挈領勾勒數百年來臺灣文學的發展歷程。
中國學界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就有一波文學、文藝思潮史論的編著熱潮,如先後出現黃懺華《近代文學思潮》、佘祥森《現代德國文學思潮》、呂天石《歐洲近代文藝思潮》、高滔《近代歐洲文藝思潮史綱》、孫席珍《近代文藝思潮》、徐懋庸《文藝思潮小史》、朱維之《中國文藝思潮史略》、李何林《近二十年中國文藝思潮論》等書以及本間久雄《歐洲近代文藝思潮概論》、廚川白村《文藝思潮論》、勃蘭兌斯《十九世紀文學之主潮》等外國學者著作。
不過新中國建立後的前30年,「文學思潮」似乎並未成為學界關注和撰述的焦點,直到改革開放後的「新時期文學思潮」這一概念才又頻繁出現在文學研究著作的書名中。
也許由於新的創作潮流層出不窮、轉換快速,80年代的文學思潮研究專著多以新時期文學為研究物件。90年代,文學思潮研究在量上有了可觀的增長,進入新世紀,更有了爆發式的猛增,甚至有了對「文學思潮」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研究的物件和方法等問題的專門理論探討。「文學思潮」受到學界的高度重視,自然是其本身的重要性所致。
只是「文學思潮」其實包含著「理論思潮」和「創作思潮」兩方面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的內容。有些學者側重於從文學運動、思想論爭、理論宣導等來定義「文學思潮」,這也是較普遍、常見的用法,如朱寨於1987年編著出版的《中國當代文學思潮史》。
近年來有些學者則改以「創作思潮」為主的角度來立論並得到學界同行的肯定,如許志英、鄒恬主編的《中國現代文學主潮》。筆者極為同意這樣的觀點:文學思潮之為「文學」的思潮,並不僅僅是文學理論的思潮,它固然有一定的社會思潮、哲學思潮作基礎,有一定的文學理論批評思想在起指導作用,但這些最終必須是經過一大批創作方法、藝術風格、美學追求相近的文學作品來加以體現;一部文學史主要是作品的歷史,而一個時代的思潮也是更生動更豐富地體現在作家的創作中。因此,本書書名即以「文學創作思潮」這一概念來涵蓋書中將理論思潮和創作思潮緊密結合在一起的論述內容。
目次
導言
第一章 古代臺灣的鄉土描繪和抗敵抒寫
第一節 古代臺灣文學的鄉土描繪
第二節 古代臺灣的抗敵詩文
第三節 乙未割臺前後的詩文創作
第二章 臺灣新文學的產生和發展
第一節 臺灣文學現代性的起源
第二節 「新」與「舊」的折衝和過渡
第三節 新舊文學之爭與臺灣新文學的誕生
第三章 日據時期臺灣文學運動和創作主題
第一節 日據時期臺灣鄉土文學運動
第二節 抗議與隱忍:殊途同歸的文學主題
第三節 皇民化和「中國性」的衝突和糾葛
第四章 左翼文學的仆倒和「反共文學」的泛起
第一節 光復初期兩岸文化匯流
第二節 反對官僚統治的時代主題
第三節 極端政治化的「反共文藝」
第五章 「自由派」、現代主義文學的興衰和特點
第一節 自由人文主義的突圍
第二節 當代臺灣現代主義詩潮
第三節 現代主義文學高潮及其特徵
第四節 現代主義的自我調整及其成因和意義
第六章 回歸傳統和現實關切:鄉土文學再出發
第一節 臺灣鄉土文學的傳承和當代再出發
第二節 20世紀70年代鄉土文學的創作主題和實績
第三節 「鄉土文學論戰」的焦點和「盲點」
第七章 20世紀80年代以來鄉土文學的延續和演變
第一節 20世紀80年代以來臺灣文壇的「統」、「獨」論爭
第二節 20世紀80年代以來臺灣文學的文化視角
第三節 族群議題的文學介入
第八章 都市化與後現代語境下的臺灣文學
第一節 都市文學的崛起和現代主義的再興
第二節 後工業文明與後現代文學
第三節 後殖民主義和「文化研究」思潮
第四節 60年來兩岸文壇關係的演變
後記
書摘/試閱
臺灣是凸起於中國東部大陸架淺海地帶上的島嶼,與福建咫尺望。在漫長的地質變化中,臺灣與大陸時而相連,時而為一道淺淺的海峽隔開。遠古人類不難透過陸橋或借助簡易工具,從大陸來到臺灣。考古發掘證明,臺灣各史前文化層大多與中國大陸有著直接的關聯。
在漢族大規模移居之前,臺灣就生活著現在被稱為「高山族」的少 數民族同胞。關於臺灣少數民族的來源,有所謂「本土說」、「南來說」、「西來說」、「北來說」、「多源說」等等。其中「西來說」和 「多源說」有著考古發掘和民族文化研究的科學根據。比如,從中國志籍最早記述臺灣土著文化的文獻《臨海水土志》(三國時東吳丹陽太守沈瑩所撰)中有關夷州民和安家民的棧格、崖葬、獵首、缺齒、木鼓、犬祭等文化特徵及其與當今中國南方少數民族的相似性,可得出二者都與中國大陸古代的百越、百濮民族有深厚淵源的推論。
有學者認為,早在新石器時代中期或晚期,就有一支越族自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分數批渡海到了臺灣,成為泰雅、賽夏、布農、鄒族等民族的祖先。後來,又有幾支越人和濮人經過中南半島到達南洋群島,在途中分別與其他民族、人種有過接觸和融合,其中一支經由菲律賓群島進入臺灣,成為現在魯 凱、排灣、達悟、阿美、卑南等族人的祖先。這是較晚近的文化層可見一些菲律賓文化成分的原因。
神話、傳說、故事、歌謠等,往往是某一民族早期生產生活和歷史文化的現實反映。透過世代相傳的民間口傳文學,可以進一步證明臺灣少數民族與中國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密切的文化聯繫。無論是「人用杵把天撐高」的開天闢地神話或是石生、樹生、竹生、蛇生、卵生、糞生、蟲生等人類始祖神話,以及感風而生或觸沉木而孕的神話感生母題,都可在西南少數民族那裡找到類似或相近的說法。
創世神話中的洪水傳說本為全世界人類所共有,但在古代越、濮民族裔傳區域的中國東南、西南以及東南亞地區,卻廣泛流傳著兄妹(或姐弟)結婚的同胞配偶型洪水傳說,為區別於其他地區的特殊形式。這種類型的洪水傳說幾乎遍佈所有臺灣少數民族地區。從同胞配偶延伸的相似母題還有黥面紋身、隔著中間挖洞的羊皮(或其他物品)交媾等等。值得指出的是,日本也有載於「記紀神話」的兄妹二神創世過程中的同胞配偶母題。但中國神話的含蓄不露、有所掩飾和日本神話的宣洩情感、自然模仿截然不同,從中也顯露了臺灣少數民族洪水神話的中國屬性。
臺灣各少數民族大多有射日神話。泰雅人的射日神話甚至有著幾代人愚公移山式接續努力的情節——壯士背著嬰孩出發射日,沿途種下蜜柑作為回程之糧,其間壯士老去,其子長大繼續完成其使命,而最後返回部落時也已成駝背老人。中國大陸除了古代的夸父追日、羿射九日以及嫦娥奔月等傳說外,西南的少數民族也大都有其射日神話。印度、菲律賓的對等神話為太陽用陷機或擲灰等手段殺月,非洲至澳洲、南美洲則可見以罠捕日神話。臺灣少數民族射日神話的表現形態不同於外國的對等神話,卻和中國古代和西南少數民族的射日神話一致,其民族淵源的親疏歸屬和來龍去脈,一目了然。
除了神話外,臺灣少數民族和大陸各民族的民間傳說及故事,同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如女人國、人誤以鯨背為小島、人變鳥的故事等等。最值得注意的是蛇郎故事。臺灣少數民族的蛇郎故事屬於AT分類法中433D、433F等亞型。特別是433D,講一老漢摘了蛇郎的花,蛇要求老漢嫁一女予他。此要求為大姐二姐所拒,唯三妹為保父命,願嫁與蛇。三妹所嫁之蛇卻變形為人,建立了美滿幸福的家庭。大姐悔恨嫉妒,害死了三妹,並冒充三妹為蛇妻。三妹靈魂不滅,不斷揭露真相。最終大姐醜行敗露,而三妹復活,夫妻團聚。
該故事類同於中國其他兄弟民族,卻和日本或印度的蛇郎故事有較大的差別。印度的蛇王子是好人受詛咒或惡人遭報應變成的,有著佛教哲學的鮮明烙印。不同於中國的蛇郎是「神」,往往與常人女子締結美滿婚姻,日本的蛇郎卻是 「妖」,是邪神,為女主人公所殺。在情節差別的下面,有著民族文化心態差異的根源。
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的雷同或相似,有助於印證臺灣少數民族族源上的「西來說」,也顯示了漢族和臺灣少數民族文化上的交融、涵化關係。經過這種交融,臺灣少數民族文化與以漢族文化為核心的整個中華文化,就有了極為密切的關係,成為後者不可分割而又富有特色的一個組成部分。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