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冠軍暢銷作家 Daniel H. Pink最新力作
帶你學做時機的朋友,讓任何時候都是好時候
從以為時機就是一切,到相信萬事萬物都有其時。
提升你對時間的感知,精力善用,見機行事,
在工作、學校與家庭生活中如魚得水!
我們無時無刻都面臨一連串永無止盡、與「時機」相關的決定。什麼時候換工作,什麼時候安排課程,什麼時候步入穩定關係或全心投入專案。然而,我們卻隨意做出這些決定——基於直覺、預感及猜測。在本書中,丹尼爾.品克認為這是完全錯誤的方法。
根據品克的話,我們都知道時機就是一切,但我們對時間本身卻了解不多,以為時機是種藝術。他在書中表明,時機其實是一門科學,於是寫出這本談論「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有關「時機」的書,為我們揭開時機的科學祕密:
‧ 早上何時喝咖啡最好?——不是起床後立刻喝,最好的時間點是在起床後1~1.5小時喝。
‧ 工作多久應該休息一下最有效?——每工作52分鐘,休息17分鐘。
‧ 包含新年元旦,一年當中你有幾天可以重新開始?——86天。
‧ 怎樣利用一天中隱藏的模式來建立理想的工作時間表?
‧ 為什麼有些特定類型的休息,會顯著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
‧ 什麼時候是辭職、轉職、或結婚甚至離婚的理想時間?
生命中平庸的開端,如何能夠轉變成全新的開始?當事情、人生進展到中場階段,我們是萎靡不振,抑或反轉直上,如何在中間點發揮鼓舞和刺激的作用?走到結尾時,又為什麼會提高我們的動機並加深意義?還有,歸根究柢,我們要怎麼讓時間成為朋友,而不是與我們為敵。
品克借鑑心理學、生物學、神經科學和經濟學等豐富的研究成果,提煉精華,彙整成引人入勝、深具說服力的文章,字裡行間充滿魅力無窮的故事,以及實用的要點——集結在每一章的「時間駭客指南」中。本書富含宏大觀念與深遠寓意,將改變你對自己過去、現在及未來的想法,同時助你掌握人生各階段面臨時機抉擇的最佳決策。
【各界推薦】
「我相信,細讀這本書後,你也會有神奇的改變,這都是因為,你更懂得時機(Timing)兩個字的效用,它讓一切變得有所不同。」
──張永錫(時間管理講師、幸福行動家創始人)
「本書不只告訴我們該在何時做什麼事,也告訴我們休息的重要性。如果您希望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進而邁向成功,就讓我們從建立快慢有致的生活節奏開始吧!」
──鄭緯筌Vista Cheng(「內容駭客」網站創辦人)
2018年1月亞馬遜網路書店最佳圖書:「我們當中有多少人一心希望,午休過後,一天能有個充滿幹勁的結尾,結果卻只是深受午餐後無精打采所苦?關於這個現象,品克提出一套科學論述:全世界橫跨所有文化和地理區域的人,其活力水準和生產力都有高峰期、低谷期和隨後而至的恢復期。他主張,藉由充分了解一個人的時型,也就是人們感覺自己處在高峰或表現衰退的時間,讀者能夠更有效地選擇處理新工作專案、進行重要簡報,甚至是排定手術的時機。」
──麥特‧菲弗(Matt Fyffe)
「時光寶貴,虛擲光陰卻比過去更為輕易,品克深入卻不失趣味的研究或能成為轉捩點。不管是大學生還是企業經理人,都能藉由善用時間的『隱藏模式』找到新的日程安排方法,並且讓困難的決定變得簡單。」
──《華爾街日報》
「以討論動機和創意的暢銷書籍聞名的品克,針對我們如何規畫時間、安排日常事務,探討背後的科學。持續運用本書所揭示的原則,能對個人生活和社會產生巨大影響。」
──《華盛頓郵報》,2018年11本必讀領導書籍
「(品克)拆解令人深信不疑的模式……而且他加入好用的『時間駭客』建議,說明如何實際應用書中所揭示的深刻見解。」
──《自然》雜誌(Nature)
「在當今世上少數幾位非小說類作家中,丹尼爾‧品克能夠將如此多科學思想家的心血,摻入自己的原創人文故事。他在學術研究方面孜孜矻矻,但他提出的例子卻平易近人……好似與一名機智詼諧的好友,在綠意盎然的公園裡走上一段長路,閱讀本書不虛度光陰。」
──《哈潑時尚》(Harper's Bazaar)
「本書範疇之廣令人驚嘆……品克在每一章做結的時候,以讀者能夠運用於個人生活的章節要點構築論點。《什麼時候是好時候》引人入勝,以對話體裁寫成,並且經過縝密編撰,進而成就一本平易近人卻又舉足輕重的讀物。」
──《美聯社》
「實用的祕訣與思慮深遠的解決之道。」
──《富比士》
「本書從少為人知的科學研究中發掘深刻見解,並以平易近人的方式呈現出來;品克將透過本書改變許多人對時機的理解……邁入終章時,對於如何分配日子和安排日常事務,讀者將會考慮得更加仔細。」──《出版人周刊》
「不論是當做商業資源來閱讀本書的人,還是對社會心理學、時間管理、個人發展和決策制定感興趣的一般讀者,都會從品克這裡找到有所助益、發人深省和經過深思熟慮的建議。」
──《書單》雜誌(Booklist)
作者簡介
丹尼爾‧品克(Daniel H. Pink)
著有多本書籍,包括《未來在等待的銷售人才》、《動機,單純的力量》、《未來在等待的人才》以及《自由工作者國度》(Free Agent Nation)等,是《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暢銷書常勝軍。他的著作曾多次獲獎,並翻譯成三十七種語言版本。現與家人定居於美國華府。
品克是知名趨勢寫手,曾於《哈佛商業評論》大膽提出「藝術碩士是新的MBA」觀點,擔任過《連線》雜誌(Wired)特約編輯,經常在《紐約時報》雜誌、《哈佛商業評論》就勞工、商業與政治議題發表文章,並就經濟轉型及新興職場趨勢於世界各大學、企業巡迴講演,也在無數電視、廣播媒體解析商業與社會趨勢,亦是前白宮講演撰稿員。《自由工作者國度》曾是《華盛頓郵報》非小說與商業類暢銷書。《出版人周刊》讚譽此書已成為「人力資源管理關係的基石」。《未來在等待的人才》已翻譯成多國語言版本,strategy+business、《邁阿密先鋒報》(The Miami Herald)及《快速企業》(Fast Company)等媒體推薦為當年度最佳企管書。《動機,單純的力量》蟬聯《紐約時報》暢銷榜達159周。《未來在等待的銷售人才》為《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暢銷榜第一名。2011年起,品克連續六年被選為「全球五十位頂級管理思想家」。
譯者簡介
趙盛慈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口筆譯研究所畢業,2013年曾獲林語堂文學翻譯獎佳作,現為專職自由譯者,喜歡深思與推敲文字。譯有《聽見聲音的地景》,並合譯《品味選擇題》。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序
萬事萬物都有其時
張永錫(時間管理講師、幸福行動家創始人)
我是一個愛午睡的人,有時會有些內疚感,覺得午睡時間並未認真工作。
看了這本書,作者大力提倡「工作中適時打斷,更有效率」的概念,深深打動了我(你看,我就說我直覺是對的),輔以大量實驗證明數據,讓我午睡睡得光明正大。整理書中有關午睡的一些論點主要有……
下午兩點五十五分是一日生產力最低點
最適合午睡的時間是下午兩點到三點
午睡最簡單的方式是設定二十五分鐘鬧鐘,因為午睡長度最好在十到二十分鐘之間,而入睡一般需要七分鐘
我是本書作者丹尼爾.品克(Daniel H. Pink)的粉絲,他的著作有《Free Agent Nation》(自由工作者國度)、《未來在等待的人才》、《動機,單純的力量》、《未來在等待的銷售人才》等,我幾乎本本拜讀,原因有三,首先是每本書聚焦明確,自由工作者、人才、動機、時機等,讓人針對單一主題深入學習;其次,書內例子新穎有獨創性,丹尼爾.品克聘請了一位優秀調查員為書內各個案例及論證提供科學證據,讓讀者第一手閱讀最新情報;最後是書中整理大量可以實操的行動資源,讓讀者可以進一步體驗及學習。
本書探討的主題是「時機」(Timing):
第一章,日常生活的隱藏模式,討論了人的精力在一天內歷經高峰、低谷、回升的起伏模式,讓我們知道特定時刻下,人最有創意、最適合的工作模式。
第二章,下午與咖啡匙,討論工作中休息的重要性、午餐時間品質對生產力的影響,還有前面提到,嗯,現代人應該如何睡午覺。
第三章,開始,討論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研究我們如何創造對自己有利的開始,讓自己的做事效率甚至收入都能夠輕易地提高。
第四章,中間點,用猶太習俗光明節蠟燭、NBA中場得分及中年危機,告訴我們人類面對生命中的中間點時,行為也會有所改變。
第五章,結尾,告訴我們結尾的力量,例如小說和電影的結尾,若是一個百分之百皆大歡喜的結局,還不如是一個正面結尾,卻帶著一絲惆悵、一點辛酸,這樣更能夠讓讀者或觀影者長久不忘。
第六章也是我最喜歡的一章,講的是快速與緩慢同步,團體時機的祕密,這章舉了Dabbawala這個印度快遞便當業的例子。
在Dabbawala(一個印度便當快遞系統,協助印度郊區家庭,配送家中烹煮的午餐,送到男主人辦公室的服務)上班的都是功能性文盲的員工,學歷低,技術能力低,但這個便當快遞系統卻在不需要任何高科技工具下,幫助為數廣大的印度家庭,遞送住在市郊家中女主人親手烹飪的餐盒,在用餐時刻到來前(午後十二點四十五分),送抵在市區上班的男主人手邊。
Dabbawala工作同步依賴三個要點,首先是和火車時刻表同步,其次和其他的Dabbawala同步,最後是和心同步。
每個周間的早上,一個Dabbawala必須戴著工作的小白帽,在一小時左右的時間內,騎著自行車到印度市郊社區蒐集不同家庭的十五到二十份便當(通常裡面是花椰菜、黃扁豆、米飯和印度煎餅),三個半小時後,這份午餐會出現在三十公里外,位在孟買市區辦公室的男主人的辦公桌上。七小時後,會再回到市郊社區原來家庭女主人的手上。
十幾個Dabbawala就能覆蓋五十萬人左右的城市鄰近區域,每天,他們會整理這些午餐,用繩子將二十個便當吊掛背上,搭上通勤火車的行李車廂,前往孟買。
人人都渴望吃到家裡的食物,而Dabbawala就是達成這個渴望的人,但是那代表Dabbawala必須非常準時,例如說,搭上十點五十一分從維勒帕雷(Vile Parle)火車站前往孟買的火車。
Dabbawala必須和火車時刻表同步,火車時刻表就是老大,沒有一絲妥協,錯過就遲到了。每一個Dabbawala每天都必須及時趕上火車開車時刻,不然便當就無法準時送達,也就是說,火車時刻表就是他們團體協作第一個同步的重點。
其次,Dabbawala必須和其他的Dabbawala同步,他們用三種方式來達成這一點──代碼、裝束、碰觸。
Dabbawala會在便當盒上面標示一些英文字母及數字,代表收集便當位置、要送達哪個火車站、在哪個火車站由哪個Dabbawala接手、最後是客戶上班建築物及樓層,這些所有Dabbawala都看得懂的代碼,就是他們共用的密碼。
所有的Dabbawala,都會穿戴一樣的白色甘地帽。
Dabbawala在通往孟買的火車上常常彼此相靠或靠在另一人的肩膀小睡,這些肢體上的碰觸,會讓彼此感情更好。
Dabbawala的與心同步,是形而上的層次,他們認為「工作等於敬拜」,便當不是單純的容器,遞送的過程是項神聖的任務,幫助客戶在中午休息時間,和做飯的妻子產生連結。Dabbawala是讓家庭緊繫在一起的信差,這讓他們面對城市裡複雜的交通狀況,都要求自己要在時限前抵達,因為這樣才能連結許多家庭的愛,這讓所有的Dabbawala在心的層次同步。
和火車時刻表同步,其次和其他的Dabbawala同步,最後是和心的同步,這三種不同的同步,讓所有的Dabbawala凝聚在一起,穿過時空的限制,造就了一個神奇的便當傳遞系統。
以上是第六章部分精采內容。
我相信,細讀這本書後,你也會有神奇的改變,這都是因為,你更懂得時機(Timing)兩個字的效用,它讓一切變得有所不同。
最後,以書中我最喜歡的兩句話做為結尾。
以前我相信,時機就是一切。
現在我相信,每件事物都有它的時機。
----------------------------------------------------------
推薦序
邁向成功,從建立快慢有致的生活節奏開始
鄭緯筌Vista Cheng(「內容駭客」網站創辦人)
說到丹尼爾.品克(Daniel H. Pink)這位享譽國際的暢銷作家,大家應該不陌生。在推出《未來在等待的人才》、《動機,單純的力量》與《未來在等待的銷售人才》等暢銷好書之後,最近又出版了一本專門探討「時機」的新書《什麼時候是好時候》。
早在這本書剛出現在美國出版市場時,便引起我的關注。因為在這個碎片化的年代,大家都很容易被五光十色的各式資訊所吸引導致分心,故而我們應該好好管理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並且保護珍稀的專注力。
因此,當我發現丹尼爾.品克寫了這本《什麼時候是好時候》,不免對本書內容充滿好奇。很高興聽到大塊文化為臺灣讀者引進這本好書,也很快地拜讀完整本書,我更赫然發現自己一些慣常的行為模式,竟能和這本書相互呼應。
很多人想要提升生產力,卻常常感到無所適從。丹尼爾.品克在《什麼時候是好時候》一書中告訴大家,人類並非全都以一模一樣的方式體驗一天的生活。我們每個人的天賦、個性都不盡相同,也有截然不同的「時型」(chronotype)。而這些依循晝夜作息的個人行為模式,也會影響我們的生理和心理。
丹尼爾.品克把人們劃分為雲雀、貓頭鷹和第三種鳥,藉此區別大家習慣的作息時間與行為模式。他更在書中提出建議,鼓勵大家透過問題填答的方式,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日常時機。
漫長的一天之中,我們都無可避免會經歷高峰、低谷和回升這三個階段。在知悉自己的時型和偏好的作息時間之後,就應該懂得把握正確的時機,投入最有生產力和效益的工作。
好比作曲家柴可夫斯基通常會在早上七、八點起床,接著閱讀、 喝茶和散步。九點半,他會坐到鋼琴邊,作幾個小時的曲。然後吃午餐休息, 下午再散步一次。五點時,他會再回到鋼琴邊,在晚上八點吃晚餐之前持續工作數個小時。
而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也認為身心平衡有利於創作,所以每天會固定寫作五、六個小時,估計每天寫滿十張四百字稿紙。他除了午睡、聽音樂和讀書之外,也會保持出外運動一小時的習慣。
看完這本書,我更篤信自己應該是所謂的「雲雀」人。習慣清晨時光的我,喜歡在陽光照進書房的時刻記錄晨間日記,或者打開電腦撰寫部落格文章。「內容駭客」網站(https://www.contenthacker.today/)的很多文章,便是我利用尚未開始工作之前的清晨所寫成的。
本書作者不只告訴我們該在何時做什麼事,也告訴我們休息的重要性。好比書上提到的製作休息清單,也讓我看了很有感觸。在我們追求人生成就的過程中,更重要的是能夠在生活與工作之間取得均衡,所以建立自己的儀式感和適合的節奏,遠比一味求快還來得關鍵!
如果您希望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進而邁向成功,就讓我們從建立快慢有致的生活節奏開始吧!當然,我也很樂意向您推薦丹尼爾.品克的這本好書《什麼時候是好時候》。
序
引言
特納船長的決定
一九一五年五月一日星期六,中午十二點半,一艘豪華遠洋客輪從曼哈頓哈德遜河五十四號碼頭駛離,動身前往英國利物浦。這艘巨大的英國籍客輪上,載了一千九百五十九名乘客和船員。當中,一定有人感到些許不安,但主因並非潮水起伏,而是時局的關係。
去年夏天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大不列顛正在和德國交戰。不久之前,德國宣布不列顛群島鄰近水域屬於戰區,而這正是客輪必須行經的航線。在表定出發日的前幾個星期,德國駐美大使甚至在美國報紙上刊登文宣,警告即將登船的乘客,「搭乘大不列顛及其盟國船隻」進入相關水域的人「風險自負」。
可是,只有幾名乘客取消登船。畢竟,這艘客輪已經橫渡大西洋兩百多次,並未發生意外。這是全世界最大、最快的客輪,船上配有無線電報和數量充足的救生艇(三年前鐵達尼號沉船的教訓是一部分原因)。此外,最重要的一點或許在於,這艘船的掌舵者是威廉‧湯瑪士‧特納(William Thomas Turner)船長,航海界資歷數一數二的水手──面容嚴肅、五十八歲,擁有「銀行保險櫃般的體格」,航海生涯中所受褒揚不勝枚舉。
船隻橫渡大西洋,歷經五個安然無恙的日子。但在五月六日,正當龐大的船身向愛爾蘭的海岸推進之時,特納船長接獲德國潛艇(又稱U型潛艇)正在此區巡弋的消息。他隨即離開船長艙,待在船橋掃視海面,以便迅速做出決定。
五月七日,星期五,早上,客輪離岸邊僅一百英里之遙,一片濃霧籠罩船身,所以特納船長將航速從二十一節降到十五節。但在正午時分,濃霧已經散去,特納船長可以望見遠處的海岸線。天空一片晴朗,海面平靜無波。
然而,下午一點,在船長和船員毫不知情的狀況下,德國U型潛艇指揮官瓦爾特‧施維格(Walther Schwieger)探查到這艘客輪。而且接下來的一個小時之間,特納船長做出兩個令人費解的決定。首先,他將航速略微調高到十八節;儘管能見度良好、海象平穩,他也明白可能有潛水艇埋伏,卻沒有將航速調到這艘客輪的最高航速二十一節。航行途中,他曾經向乘客保證會以高速行駛船隻,因為這艘遠洋客輪的最高航速,能夠輕而易舉贏過任何潛水艇。其次,下午一點四十五分的時候,特納船長用「四點方位法」估算船隻的所在位置,在這項調度上花了四十分鐘;但是,如果採用比較簡單的做法,只要花五分鐘即可。由於四點方位法的關係,特納必須讓客輪直線行駛,無法以Z字形迂迴前進,而後者是閃躲U型潛艇和避開U型潛艇魚雷的最佳前進方式。
下午兩點十分,德國魚雷猛力射穿右舷,船身開了一個巨大破洞。海水噴濺,如雨水般灑落位於甲板的脆弱設備和船體零件上。幾分鐘後,其中一間鍋爐艙淹水了,接著又淹了一間。特納遭受撞擊,落入海中,乘客尖叫,忙著奔向救生艇。然後,遭受攻擊才過了十八分鐘而已,船身已經傾斜,開始下沉。
看見自己造成的災難後,潛艇指揮官施維格將潛艇駛出水面。他把盧西塔尼亞號(Lusitania)擊沉了。
在此次攻擊事件中,將近一千兩百人喪命。其中,一百四十一名登船的美國公民,有一百二十三人因此罹難,第一次世界大戰因為此次事件而戰火升溫,海戰規則也隨之更改,進而促使美國加入戰局。可是,一百年前的那個五月下午究竟發生什麼事,至今依舊謎團未解。在攻擊事件發生後,旋即展開兩次調查,但結果卻無法令人滿意。英國官員為了不洩漏軍事機密而終止第一次調查。第二次調查的主導者是約翰‧查爾斯‧畢格姆(John Charles Bigham)──英國法學家,人稱默西勳爵(Lord Mersey),鐵達尼號船難也由他調查──結果顯示,特納船長和輪船公司並無任何疏失。儘管如此,聽證會結束後數日,默西勳爵便退出此案並拒絕支薪。他表示:「盧西塔尼亞號一案髒得不得了!」過去這一百年來,記者鑽研剪報和乘客日記,潛水員探勘船骸尋找真相的蛛絲馬跡。作家和電影人不斷撰寫、拍攝疑雲重重的書籍和紀錄片。
英國是否刻意將盧西塔尼亞號置於險境,甚至密謀使其沉船,好將美國牽扯進戰局當中?這艘載了一些小型軍火的客輪,實際上是否用來運輸一批強大的軍火,因應英國的戰事需求?英國海軍最高指揮將領──四十歲的邱吉爾──是否或多或少牽涉其中?在攻擊事件中生還的特納船長,是否只是聽命於更有權勢的人,如某一名生還乘客所言,是個「招致災難的蠢蛋」?抑或如其他人所聲稱,當時他突然輕微中風,影響了判斷力?審訊和調查至今並未公布完整紀錄,是否遭到鋪天蓋地的掩飾?
沒有人知道得一清二楚。經過一百多年來,各種調查報告、歷史分析和直觀猜測,都未能得出確切答案。但也許有個大家都未曾想過的簡單解釋。也許,從二十一世紀行為生物學的嶄新視角來看,這場海軍史上無可避免的災難,成因並沒有那般陰險。也許特納船長只是做出糟糕的決定而已。而且,這些決定之所以糟糕,是因為他做決定的時間在下午。
這是一本探討時機的書。我們都知道時機就是一切,問題在於我們對時機本身所知不多。我們的一生當中,存在著一連串永無止境、與「時機」相關的決定──什麼時候轉職、宣布壞消息、安排課程、結束婚姻關係、出門跑步、全心投入專案或步入穩定關係。但這些決定,大多出自直覺和猜測所構成的迷霧沼塘。我們相信,時機,是種藝術。
我會展示時機確實是一門科學,其中包含大量面向多元、橫跨諸多領域的新興研究,為人類的境況提供新穎見解,引領我們用更有智慧的方式工作,過上更美好的生活。走進任何一間書店或圖書館,你都能看見有個書架(或十二個書架)上堆滿教人「怎麼」做各種事情的書籍,從成功交朋友、影響他人到一個月學會菲律賓泰加洛語(Tagalog)都有。這些書籍產量多到有必要自己成立一個類別,泛稱「how-to」(怎麼)做事的指南書。不妨將本書想成一個新的類別──「when-to」(什麼時候)做事的指南書。
這兩年來,兩位不屈不撓的研究者和我一起閱讀、分析超過七百份研究,領域涉及經濟學、麻醉學、人類學、內分泌學、時間生物學(生物鐘學)、社會心理學,藉此挖掘尚未為人知曉的時機科學。在接下來的三百頁當中,我將透過這項研究,檢視人們一生當中會遇到卻經常無法看清的問題。為什麼開端──無論我們是剛開始就發展很快,還是從開頭就錯了──會如此重要?當我們從起跑器出發的時候跑得跌跌撞撞,又要怎麼重新來過?為什麼來到中段──包括計畫、比賽,甚至人生──有時會使人意志消沉,其他時候卻令人奮發向上?為什麼結束能讓我們獲得能量,在邁向終點時跨出更大的步伐,同時又鼓勵我們放慢腳步、追尋意義?不管是設計軟體,還是在合唱團裡唱歌,我們要怎麼用正確的節奏跟其他人同步做事?為什麼有些學校的課程表有礙學習,但用某些休息方式卻能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為什麼思考過去會使人出現某種行為模式,而思考未來卻將我們導引至另外一種不同的方向?除此之外,歸根究柢,我們要怎麼建立能將時機這個無形力量納入考量的組織、學校和人生──呼應邁爾士‧戴維斯(Miles Davis)所說的「時間並非主要之事,而是一切」?
本書廣納各門學科,你將在書中讀到大量研究資料,這些研究全部列在注釋當中,以利深入探索(或檢視我的研究)。但這也是一本實用書籍,在每個章節的末尾,都有我稱為「時間駭客指南」(Time Hacker’s Handbook)的部分,蒐羅各種工具、習題和祕訣,幫助你將洞見化為實際行動。
那麼,要從哪裡開始呢?
我們的探究從時間本身開始。研究時間的歷史──從古埃及的第一個日晷,到歐洲十六世紀的早期機械時鐘,再到十九世紀出現的時區制──你很快就會發現,許多我們以為「自然的」時間單位,其實是由我們的祖先所設下的圍欄,作用在於掌握時間。周、時、秒都是人類的發明。唯有劃定範圍,如史學家丹尼爾‧布爾斯廷(Daniel Boorstin)所記述,「人類才能從大自然周期循環的單調中解脫」。
但有一種時間單位依然不在我們的掌控範圍之內,那就是布爾斯廷所謂「單調循環」的縮影。我們居住的星球,以穩定的速度和規律的模式,在自己的軸上轉動著,使我們受到日夜定期交替的作用所影響。我們將地球自轉一圈稱為「一天」。一天也許是我們用來區分、配置和衡量時間最為重要的方法。因此,我們在本書的第一部,就從這個地方展開對時機的探索。科學家對一天的節律有哪些了解?我們要怎麼運用這些知識,來改善績效、促進健康、加深滿足感?還有為什麼,就像特納船長的例子那樣,我們永遠不該在下午做出重大決定?
目次
引言:特納船長的決定
第1部
一天
1、日常生活的隱藏模式
每一天,人的精力、情緒,依生物鐘有高峰、低谷,並再度回升的起伏狀態。如何正確地預測、調適自己的狀態,執行出最佳成效。
2、下午與咖啡匙:休息的力量、午餐的約定,以及現代版午睡範例
愈來愈多科學文獻清楚表明:休息不是懶散,而是讓我們重獲力量。
第2部
開始、結尾與中場
3、開始:正確起步、重新開始、一起開始
大家都知道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現在,時機的科學讓我們看見,開始甚至比我們所料想的更有力量。它跟我們在一起的時間,比我們所知道的還要久上許多,影響會一直延續到最後。
4、中間點:光明節蠟燭與中年危機能教會我們有關動機的哪些事
事情、人生進展到中場階段,我們會懈怠、萎靡不振,還是反轉頹勢奮力一跳。你是悲觀已經浪費一半時間,還是樂觀地看待至少還有一半時間可以奮起努力。
5、結尾:馬拉松、巧克力和辛酸的力量
人們總是過度重視結局,但若終究無法圓滿,那就接受它,好好回味和享受其中的過程與收穫。
第3部
同步與思考
6、快速與緩慢同步:團體時機的祕密
向合唱團學習。「同步讓我們有良好的感受──良好的感受能幫助團體的齒輪轉動起來比較順暢。和他人協調,也能讓我們有好的表現──有好的表現能加強協調作用。」
7、用時態思考:幾句結語
鍛鍊你的時間感知。「世界上的語言大部分都用時態──尤其是過去、現在和未來──替動詞標示出時間,藉此傳達意義和顯露想法。」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