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如果用心去愛,必然經歷悲傷:你不必故作堅強,也可以盡情哭泣;被痛苦撐開的心,能裝進更多的愛。
滿額折

如果用心去愛,必然經歷悲傷:你不必故作堅強,也可以盡情哭泣;被痛苦撐開的心,能裝進更多的愛。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80 元
優惠價
9034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沒有一顆心比破碎的心更完整──
我們都曾經歷失落、承受痛苦
而也正是這些生命中難以承受的別離
幫助我們從自滿的沉睡中覺醒
教會我們用「愛」與悲慟同在──
我們的心會成長,生命更能活出意義


一本告訴你轉化悲慟,成為慈愛之光的指引書!從悲慟的黑暗中,轉化、蛻變,進而成為慈愛的化身,回應生離死別背後,那不死意義的召喚。
──釋自鼐法師/台灣佛教僧伽終身教育學會理事長

悲慟造訪所有人的生命,無一豁免;然而「悲慟」的使命任務並不只是帶來眼淚與哀傷──若我們能如實經驗悲慟、對它敞開尊重的空間,而非一味逃離或恐懼──當我們願意與悲慟同在,視之為完整生命的不可或缺時,它會給我們正向積極的力量,幫助我們打開心門,用「愛」與「慈悲」連結人我之間。

本書作者喬安‧凱恰托蕊博士是位悲慟情緒的教育者與研究者,也是一位禪師,更是全美首屈一指的諮商師。她伴隨許多人走過愛、失去與悲傷道路上的起伏。在書中她描述二十幾年來曾經陪同與支持的個人、家庭以及團體,也包括了她自己的悲慟經驗──透過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以及那些「遭逢哀慟、面對悲傷、接受失去」的心路歷程,帶著我們去同理與陪伴人們及自己,渡過生命中每一個最難熬的時光。

 

作者簡介

喬安‧凱恰托蕊Joanne Cacciatore
喬安‧凱恰托蕊博士與喪慟有著深刻而多重的關係。她個人曾在一九九四年七月二十七日經歷失去府女兒的悲痛。這悲劇性的一刻猛推了她一把,縱然並非自願,她卻從此踏進「創傷性悲慟」的領域。超過二十年來,她致力於直接體驗悲慟,以此做為練習,幫忙全球六大洲經歷創傷性悲慟的人們。
 
她身為亞利桑那州州立大學的副教授,十幾年來持續悲慟的相關研究及書寫,並且擔任創傷與悲慟專題課程的負責人。除此之外她還是一個國際性民間組織「母親互助關懷協會」(The MISS Foundation)的發起人,該組織致力協助任何痛失孩子的家庭,不論年齡或死因為何。從一九九六年開始,她指導機構成員如何為這些家庭服務以及開設臨床教育課程。
 
凱恰托蕊本身是受戒禪師,服務於禪蔓道場(Zen Garland),及其位於紐約市外的兒童悲慟中心。她也正在亞利桑那州瑟多納城外打造席拉之家(Selah House),其意為關懷農莊,此地也是創傷性悲慟中途之家。農莊的目的是為了提供團體互助療癒,旨在透過不同的方法像是園藝、冥想、瑜伽、團體工作、動物以及其他非醫療性的方式,協助遭受失落者重新與自我、與他人及大自然連結。


譯者:袁筱晴

來自氣候宜人的台中,曾於美麗的花東海岸就讀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及中國語文學系,而後畢業英國南安普敦大學電影研究所。現為專職口筆譯者。喜愛哲學、音樂、旅行及烹飪。
曾經擔任台灣首次舉辦的Google SIY(Search Inside Yourself)工作坊同步口譯,及下列相關演講與活動的逐步口譯:《當和尚遇到鑽石》作者格西麥可羅區、家族排列大師史蒂芬。維克多(Stephen Victor),以及國際入世佛教協會第十八屆禪修研討會。
有幸透過法鼓文理學院課程跟隨楊書婷老師學習佛法翻譯。相信偉大的心靈傳統對現代生活及靈性發展的影響與助益,也期許自己在翻譯上保持身為智慧傳承管道的通透性。

 

名人/編輯推薦

▎美國AMAZON讀者、Goodreads書評網站
▎國內專家學者專文力薦
許瑞云/花蓮慈濟醫院社區醫學部副主任
釋自鼐/台灣佛教僧伽終身教育學會理事長
▎衷心推薦‧感動盛讚
陳德中/台灣正念工坊執行長
孫宗民/龍巖股份有限公司業務總監、中華一世協會理事長
鄧明宇/諮商心理學博士、仁德醫專輔導中心主任
蔡仲庭/中華一世協會死亡體驗講師


本書是我讀過在面對悲慟時最好的書。幫助讀者感受到每個悲傷背後那不同形式但深深的愛。
──孫宗民/龍巖股份有限公司業務總監、中華一世協會理事長

愛有多深,悲慟就有多大,但生命總有同樣源自「愛」的能量,在悲慟時出現撫慰傷痛。書中每個故事都展現著因悲慟而出現的愛,撫慰每個閱讀的心。
──蔡仲庭/中華一世協會死亡體驗講師

這本日記式的生命之書,無疑帶給喪親者和實務工作者更大的勇氣,從「說」和「聽」失落故事的陪伴裡,看到悲中即有愛的道理。
──鄧明宇/諮商心理學博士、仁德醫專輔導中心主任

關於面對悲慟過程,我所讀過的最佳著作莫過此書!讀來既令人感到揪心,同時備受鼓舞。
──依拉‧以瑟瑞(Ira Israel)/赫芬頓郵報

本書看待悲慟的角度既非老生常談,也無陳腔濫調,提供如實透過悲慟成長的方法。這個方法並非超越悲慟,而是比較接近靈魂經歷化作春泥又重生的循環。某些人覺得失落彷彿斬斷他們與人性和生命循環過程的連結,但本書提供了希望。在這個花園之中,每個人都有修復與重生的機會。
──道格‧柏閔納(Doug Bremner)/醫學博士,埃默里大學精神科教授,著有《下金蛋的鵝》(The Goose That Laid the Golden Egg,二0一一年)

這不只是一本書,更是一份經驗。書中許多情緒煎熬的例子,保證引發讀者暗藏的淚水,本書描述強烈悲慟難以言喻的深奧及迷宮般的本質令人讀來耳目一新,收穫良多。
──傑洛米‧維菲德(Jerome Wakefield)/社會工作學博士,紐約大學醫學院教授,著有《我的悲傷不是病》(The Loss of Sadness,左岸文化,二0一七年)

凱恰托蕊博士的著作充滿力量,帶著誠實與勇敢檢視人類共有的經驗,引導悲慟者重拾悲慟,重新看待這個正常而神聖的過程,當悲慟者能堅持自己定義這個過程的時候,也能邁向療癒。
──瑪麗‧妮爾‧維坦(Mary Neal Vieten)/博士,美國專業心理學委員會(ABPP),戰地英雄前進非營利基金會(Warfighter Advance)執行董事


推薦序 【推薦序1】在悲慟中謙虛 釋自鼐法師/台灣佛教僧伽終身教育學會理事長

一、 謙虛、臣服於悲慟
 在一個北美大學校園的冬晨,陽光透過氣窗斜斜地灘灑在屋內中央的大桌上,環繞著大桌,坐著十幾位社工系的研究生。因為一起修諮商輔導課的同學,邀請我旁聽這堂社工系的課,我倆並肩坐在大桌旁。上課鈴響後,走進來一位微胖的女老師,她簡單地和大夥打招呼之後,彎下身,略為遲疑的,將手伸到一個裝滿布塊的籃子內,隨手拿起一塊薄薄的布塊,在空氣中平整的張開,……咻!毫無預警的,布塊不見了,被撕裂成兩條長布條,無力的從老師握著的手中垂下來、飄盪著……。頓時,教室的空氣凝住了,訝異和困惑漸漸瀰漫在教室內。老師輕咳了一響後,還在蕩漾的訝異,似乎稍稍地被安撫了一些。大夥深呼吸一下,微微挺身,似乎告訴自己:「嗯,可以回來上課了……。」

 接著,老師說了這一段讓我至今仍然清晰記得的話:「失落親人、摯愛,就像這塊布被撕裂成了兩半一樣,無法再連接回去……。」接著,她刻意的轉動身體,舉起手中的兩條布,讓學生們更仔細看清在自己眼前這不可逆轉的事實。清朗、穩重的聲音再度響起:「因此,作為社會工作者,你要知道,你很難規勸在你眼前,正在承受錐心之痛的遺屬『要想開一點、不要傷心、早點回到正常生活』等等。這些話,無異要他們將撕裂的布塊,重新回復原狀一般……。」真是一語中的。借用物質上的學「撕裂」的動作符號,也在學術的殿堂上,定義了「悲慟」是一種「生、死」之間的斷裂,一種不可逆轉。但是,等一等,還有其他的嗎?在「不要」勸告之外,還有什麼是活著的人不能不知、不能不做?

 二十年前,在理性的學術殿堂上,所談及的、所知的是這樣有限。然而,二十年後,隨著安寧醫護對靈性照顧的重視,諮商輔導界持續對「悲傷輔導」在理論和實務上的研究,有更多的看見和體會。然而,這仍然屬於專業學術界的成果。事實上,現在,我不禁反省自己過去,當我對家屬說「節哀順變」之際,我是否在暗示遺屬,就如同設置亡者的牌位一般,將悲慟封鎖在過去的記憶,還是我願意告知遺屬:你已經開始走上自我探索的旅程,在那裡需要學習自我照顧的療癒。沒有人告訴我們,處在悲慟的境遇的時候,我們需要停下來!面對這個「情感的傷口」,要當成類似車禍傷害一樣地看待悲慟的創傷。此情此境之際,是需要給自己時間、需要專業的知識教導我們,甚至需要一位「心靈復健師」,陪伴我們去敷傷、去復健。這本書,就是這樣一本活生生的將輔導悲慟者的歷程,從作者自身的經驗出發,透過協助個案的經驗實錄,從身體的、直觀體驗等面向,更博引各種靈性傳統的轉化方法,深度探索生死斷裂的缺口,要告訴我們的訊息:從悲慟的黑暗中,轉化、蛻變,進而成為慈愛的化身,回應生離死別背後那不死意義的召喚。

二、停格、別掉頭、矗立在悲慟的黑暗中
 失落,有千萬種不同可能的情境。悲慟,是一種錐心之痛的失落。雖然原因各有不同;但是,卻都一致地將人推到一個臨界點,甚至猶如隱形的吞蝕巨浪,讓人,無法回到之前生活的新的處境上。遇到此情此境……,有人因此跟著這個失落隱沒入黑暗,蹲身嗚咽,從此不再起身而活;有人躲進各種讓自己分心的癮癖中,嘗試用心牆抵住悲慟的侵入,最終只能宣告無效。但是,卻有人直視、擁抱這悲慟境遇的黑暗,包容、接納這黑暗帶來的痛苦、憤怒、失望、妄想、懷念等等……,勇敢矗立在黑暗中、融入黑暗;能夠逐漸地不被否認的狂想、爆裂的情緒所挾持,進而能從黑暗中,觸摸到溫馨的亮光,成為指引他人走出哀愁、悲傷的深谷中,再次回到這個世界的指引之光,成為慈愛之光的行動家。本書的作者,就是這樣一個行動家。

三、一本告訴你轉化悲慟,成為慈愛之光的指引書
 沒有經驗失去摯愛之痛的人,無法體會「失落的傷痛」,那就像內心有個傷口,需要時間去療傷。然而,如果漠視、逃避傷痛的存在,這傷口常變成吞蝕個人生命力的黑浪。如同林仁廷心理師指出的:「悲傷(grief)調適沒有階段、沒有完全復原,而是迂迴前進。」本書的貢獻,在於作者將二十多年的輔導悲慟的經驗,藉由深度的同理,並且以敘事的手法重現悲慟者各種情境,提供讀者各種具體可行的自我照顧方法,讓讀者學習到:「失落之痛」是需要時間去學習如何自我照顧和療癒。此外,本書介紹不少因為失落而傷心欲絕的個案,從面對、關照個人的悲慟,進而將悲慟轉為助人的動力。這樣的轉化,活活潑潑地揭示:當「受苦」被尊重、擁抱和臣服之後,關愛他人的潛力是可以源源不斷地綻放!


【推薦序2】面對才是療癒的開始 許瑞云醫師/花蓮慈濟醫院社區醫學部副主任
 死亡是人生必然要面對的課題,不少人問過我該如何陪伴安慰失去親人的哀慟者。面對痛失摯愛的親友,如果用錯方式安慰或講了不恰當的話,很可能會造成他們更大的傷痛。
 
 本書《如果用心去愛‧必然經歷悲傷》的作者,是一位母親,她將失去孩子的親身經驗寫下來和讀者分享,因為走過這樣的歷程,作者後來進入該領域從事寫作和研究,幫助世界各地許多同樣經歷喪親之痛的人,一起將哀慟轉化為平靜的力量。
 
 本書前半部點出許多我們在安慰受喪親之痛的人時,很容易產生的問題,包括不當的言語、眼神、態度和行為。書中給予安慰者建議,告訴我們如何真正的同理和陪伴,才不會讓喪親之痛的親友感到被二度傷害。
 
 書的後半部,作者以親身經歷和多年來的研究及輔導經驗,告訴我們失去至親的創傷過程可以如何被療癒。很多人會想盡辦法避開這樣的劇痛,儘量不想也不提,但一味逃避卻往往扼殺了被療癒的可能性。作者建議我們要去切切實實的經驗和面對巨大的痛苦,因為面對才是療癒的開始。
 
 只有在如實經歷和體會自己難以承受的痛苦過程中,我們才能學會接受「痛苦是無可避免的」,也才能坦然面對自己的「無助感」。一旦我們接受了這樣的事實,就能啟發慈悲心,而慈悲的對象最初往往是自己,慢慢的,就會對所有眾生之苦都能懷有慈悲心。
 
 既然死亡是我們無可避免的課題,每個人都應該學習去面對,本書給了我們很好的建議,讓我們幫助自己和他人面對失親之痛。

 

目次

【國內外齊聲盛讚‧感動推薦】
【推薦序1】在悲慟中謙虛 釋自鼐法師
【推薦序2】面對才是療癒的開始 許瑞云醫師
【推薦序3】通往智慧及猛烈慈悲心之門 傑佛瑞‧儒本博士(Dr. Jeffrey B.Rubin)
【譯者序】溫柔而堅定的力量 袁筱晴
前言
本書提及之悲慟練習列表

1. 他人在我們的悲慟中擔任的角色
2. 公開悲慟與私下悲慟
3. 悲慟儀式和藝術性的表達
4. 悲慟初期的表達
5. 缺乏養份的土壤
6. 文化敏感度
7. 承受難忍之慟
8. 暫停、內省及感受意義
9. 恐懼背後的恐懼
10. 一味追求快樂的危機與融合對立的感受
11. 不入悲慟,則難入愛
12. 悲慟強度與因應能力
13. 收縮與擴張的過程
14. 愛與失落的碰撞
15. 超越時空的愛
16. 悲慟擬人化
17. 暫停下來,感受悲慟
18. 練習與悲慟共存
19. 我心哭泣,淚如海
20. 赤腳走路
21. 自我照顧的重要性
22. 自我照顧與睡眠
23. 關愛自己的方法
24. 向家人與朋友表達我們的需求
25. 把自我關懷當成分心的藉口
26. 學習、適應與相信直覺
27. 當悲慟再現
28. 臣服與伸展
29. 當我們破碎時
30. 悲慟會持續多久?
31. 回憶的勇氣
32. 手牽手
33. 未處理的創傷性悲慟的力量
34. 數十年的沉默
35. 罪惡感與羞恥感
36. 向內與向外
37. 愛的功課
38. 悲慟的波瀾
39. 她說:「想起我!」
40. 儀式和小儀式
41. 慈悲行動的意義
42. 善意計畫
43. 透過認識受苦
44. 猛烈慈悲心
45. 馬兒雀瑪闊
46. 未被理解的悲慟及創傷所造成的代價
47. 跨世代的悲慟
48. 悲慟高湯
49. 黑暗帶來的禮物
50. 就我所知

後記
感謝
關於作者

書摘/試閱

第六章 文化敏感度

一般人回應惡行的方式就是將之從意識中驅離。
某些侵犯過於殘酷……,無法大聲說出──
這就是難以啟齒這個字的意思,
但是,惡行拒絕被掩埋。
──茱蒂絲‧赫曼(Judith Herman),美國作家、心理創傷研究先驅


 一個星期六的早晨,我接到一通電話。當時我在一間醫院做志願服務,協助擔任家庭顧問醫師,而來電者是我所屬單位的主要醫療檢驗師,她說:「拜託妳,儘快過來。」她接著解釋,有一個嬰兒剛死,他的遺體被送到驗屍處檢查死因,但是家屬拒絕驗屍。她說:「他們是從保留區來的,這種做法對我們造成很大的困擾。」

 在我看起來,事情十分清楚,我說:「那就別驗屍吧。」但是她提醒我,根據州立法律,所有的猝死都必須經過驗屍程序。不過,唯獨一種情況例外,如果死亡發生在美國原住民的自治區,也就是俗稱的保留區裡面,就無需驗屍。雖然這個嬰兒生前住在自治區內,但是後來他經由直升機送到本地的醫院,在醫院中過世。

 當我到達停車場時,有兩對中年夫妻和一對年輕夫妻站在一起等我。其中一位年長的男性漢瑞走上前,後來我才知道他是嬰兒的祖父。我只有向他自我介紹,沒有跟其他家屬做眼神交流。一到辦公室,我先送上水及面紙,並且向他們保證我會站在他們的立場發言。我沒感覺到家屬有任何情緒,甚至一絲悲慟。但是坐在角落椅子的年輕夫妻抱著彼此,頭低低的,好像在祈禱。漢瑞是唯一看著我的人,所以我直接開口,而且只對他說話。

 「我真的感到非常遺憾。」我說,「你願意把事情的經過告訴我嗎?」

 漢瑞向我解釋,他的孫子喬瑟夫一直很健康,十八個月來不斷成長,但是有一天突然病得很重。當喬瑟夫開始發燒的時候,他的雙親,也就是角落的那一對夫妻詢問藥師的意見。因為喬瑟夫的症狀一直沒有好轉,漢瑞就催促他們趕快前往當地的醫療中心。就在他們到達醫療中心不久後,喬瑟夫突然癲癇發作,於是他們用直升機把他送到本地的醫院,但幾個小時之後便宣告不治。看診醫師把喬瑟夫的遺體送去驗屍,同時告知家屬。但是家屬不同意這個程序,因為在他們保留區不允許驗屍。

 當漢瑞敘述這個過程的時候,我注意到其他的家人開始哭泣,他們聚在角落,互相抱著彼此。喬瑟夫的雙親顫抖不已。漢瑞說:「我們不允許驗屍,因為驗屍會干擾靈魂升天,這麼做違反我們的習俗。」我再次向他保證,我會替他們說話,並且花了幾分鐘向他解釋醫療檢驗處的程序。

 經過他的允許,我進入後面的辦公室。星期六只有一位檢驗師在工作。我向她解釋這家人的狀況,並且強調尊重他們文化與習俗的重要性。她能理解,同時提出另一個做法:「如果我們先照X光和做一些實驗室測驗,也許能找出死因,如此一來就不需要驗屍。」她詢問:「這樣他們能接受嗎?」

 回到等候室,漢瑞接受了這個做法。

 兩小時過去,我們一起默默等待結論。漢瑞帶領他的家人,輕聲細語地進行原住民的禱告。整個過程中我一直靜靜地坐在另一頭,陪伴著他們,保持沉默。

 最後,檢驗師要求透過安全窗口跟我說話,這個窗口剛好把等候室及後面的辦公室隔開。此時,當天第一次,所有的家屬和我四目交接。漢瑞看著我,我回看他,然後說:「我馬上回來。」

 檢驗師的確透過不用驗屍就找到死因的方法,發現原來喬瑟夫腸道阻塞,造成感染,死於敗血症。檢驗師和我一起進入等候室,通知家屬。我直接告訴漢瑞,正當檢驗師在一旁聽著時,漢瑞的頭垂了下去。當我解釋喬瑟夫的死因時,家屬開始哭泣,漢瑞卻無動於衷。我說:「漢瑞,我真的深感遺憾。還有什麼我可以協助回答的問題嗎?」

 他輕輕地說:「沒有。」

 我問他:「漢瑞,你想看看喬瑟夫嗎?」我從眼角餘光看到喬瑟夫的母親抬頭睜大了眼睛,卻什麼也沒說。

 漢瑞回答:「不需要,不用不用。我們不想看他,我們不應該看他。」整個房間陷入一片沉默。一想到我有可能冒犯漢瑞,我就趕緊道歉,解釋我對他們的信仰不熟悉。我想要給這家人一些獨處的時間,所以我請他們允許我離開。

 當我再度回到等候室時,漢瑞的太太立即上前,告訴我:「我們想看看喬瑟夫,我們決定要看他。」漢瑞點頭確認。我立刻回到後面的辦公室,為他們準備一個小空間。我用辦公桌拼出一張床,疊上好幾層毯子和枕頭,看起來像死去小男孩喬瑟夫的搖籃。我為每個人準備椅子,然後把燈光調暗。

 幾分鐘後,我用溫暖的毛毯裹著喬瑟夫,帶他回來。漢瑞馬上站起來,直直地看著我。他定住一會兒,低頭看著喬瑟夫,然後溫柔地把他從我懷中接過去。他的表情柔和了下來,每個人都不動。漢瑞抱著喬瑟夫,然後開始用他們的母語對他說話,親吻喬瑟夫的小腳、雙手和臉頰,然後他哭了。其他人也開始哭。漢瑞把當天早上藥師使用的神聖療癒羽毛綁在喬瑟夫的衣服上,然後把這個孩子遞給他太太。整個家族花了兩小時以上,一一向他道別。

 有一瞬間我覺得自己應該離開,我告訴漢瑞,我想讓他們保留隱私。他抓住我的手臂,跟我說:「請妳留下來跟我們在一起。現在妳是我們的一份子了。」最後,所有人做了最終的告別,不情願地把喬瑟夫交回我的懷抱。

 整個家族在停車場等我。

 我跟他們說,如果往後有什麼問題或需要幫忙的地方,都可以來找我。我謝謝他們的耐心,再次做最後的道別,隨即走回辦公室。然後喬瑟夫的母親隔著停車場大喊,我在門口停下來,轉身。她向我走過來,一開始慢慢的走,後來用跑的。其他人也跟了過來。她雙手抱著我,然後開始哭泣。

 她一再重複「真的非常感謝妳。」她年輕的丈夫從身後走過來,抱著我們,也開始哭,邊哭邊跟我道謝。然後,一個接著一個,雙方的祖父母也以擁抱的方式圍著我。

 我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我學會如何做一個學生、一個初學者,也學會暫時放下我的信仰,幫助別人。我學到耐心以及沉默的力量。

 然後我帶著感激,禮敬我的老師,喬瑟夫。

************************

 就像本書中眾多其他的死亡 給愛他的人傷痛。但是,對他的家人和我來說,因為有慈悲和愛,這份傷痛銳利的邊緣得以變得柔和。在處理後事的過程中,我們連帶要面對許多牽扯到傷痛的狀況,但是有時候公布死訊的人處理的方式、缺乏技巧又否認悲慟的諮商療程,還有法定程序缺乏敏感度的執行方式,往往又會讓這些傷口惡化。這些醫療、靈性或是周遭團體的出發點,通常對這份傷痛的情況和影響的程度欠缺考慮。喬瑟夫的死讓他的雙親傷痛,我怎麼做都無法改變這點,但是,我可以減輕不必要且額外的痛苦。聯手造成這些額外痛苦的包括人們害怕悲慟而想逃避的反應,以及對創傷性悲慟的真實面及後果疏於了解而拙於應對的官僚體系。創傷性的死亡挑起創傷性的悲慟。所謂創傷性的死亡指的是突然且意外的死亡,譬如死於暴力或死於非命、因為長期折磨而造成的自殺、凶殺,或是孩子因任何死因在任一年齡過世。當我們所愛之人以這樣的方式過世時,我們又驚又怕,彷彿被連根拔起,極度不安,信任這個世界的能力也飽受到沉重的威脅──實際上,我們的確面對沉重的威脅。

 創傷通常造成心理與生理層面的影響,以很多種方式呈現,例如呼吸及心跳加速、瞳孔放大、認知及記憶失調、過度興奮、侵入性思考或侵入性畫面、覺得失魂落魄、麻木不仁、失去對時間的認知、感覺遲鈍,試圖逃避任何經驗。因為難以調適創傷性悲慟,上述最後提到的「試圖避免」或「不願感受」是最常見的反應。

 為了逃避感受,悲慟者往往持續尋找讓自己分心的事物。藥物、酒精、電視、食物、運動、性、賭博、購物、和他人起衝突,甚至連在精神修行中,我們仍然下意識避免面對痛苦,就像在棋局中犧牲卒子的方式一樣。人類對於讓自己分心的方式充滿創意,選擇五花八門,什麼事情都可以當成遠離自己感受的理由。當我們面對這種情況已經少了正確的支持,身心又缺乏安全感時,如果還要保持鎮定,與排山倒海而來的悲慟相處,實在令人心生畏懼。

 身體面對威脅的反應就是想逃跑、拒絕威脅或者在面對威脅時情緒癱瘓,就是逃、戰或僵滯反應。一旦我們感知任何威脅身心的狀況出現,就會啟動一連串複雜的生理反應,並開啟逃或戰模式。不到半秒鐘,大腦就會釋放神經化學物質,做為生物警報系統,提醒我們對危險做出反應。當這個危險是暫時的,我們馬上採取行動,等到威脅一過,就能立刻回到平靜。

 然而,經歷創傷性悲慟之後回到平靜,卻需要更多支持,所需時間也比人們想像的更久,或是願意容許的更久。創傷性悲慟是一種持續不平衡的狀態,而且喪慟者無法調適。對於無法容忍或懼怕承受痛苦的社會來說,這一點會被放大檢視,因為面對威脅,我們沒有習慣或調適這個選項。因此社會把坦誠表露情緒視作病態 沒有任何紀念或對死者表達尊重的儀式,也缺乏適當的支持系統。這樣子的社會逼得悼念者給自己更多負面責怪,也錯誤解讀自己的悲慟反應,其中包括要自己做出不適當的調整(像是「我現在應該要好些了」),或是以為自己很無能 (「我到底發生了什麼問題」),甚至以為自己有精神疾病(「我有嚴重的憂鬱症」)。

 諸如此類關於悲慟的錯誤信念導致我們試圖壓抑、想辦法分心和逃避正常悲慟反應,簡言之,這麼做只會導致我們更苦上加苦。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4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