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馬萬經、趙靖著的《城市道路非常規交叉口優化設計與控制》面向的是交通工程領域出現的新問題,以非常規交叉口的適應條件和優化方法為重點,以預防和緩解交通擁擠、提高通行能力和節能減排等應用為理論研究導向,對交通設計和控制理論與技術進行了新的探索。交通問題已經成為引起全社會關注的“城市病”。本書為治療這類“病症”提供了一種新的“良藥”。更為重要的是,本書詳細闡述了“良藥”所能治療的“癥結”以及可能的“副作用”,並揭示了作用機理。從每一種非常規交叉口的特點分析入手,梳理潛在問題和關鍵參數,在解析設計參數之間耦合關係的基礎上,提出了優化方法,分析了適應性條件。
目次
第1章 墨守成規:交通設計的“一定之規
1.1 交通設計的歷史
1.1.1 不分方向的道路
1.1.2 分方向不分轉向的道路
1.1.3 分轉向不分相位的道路
1.1.4 分相位不分模式的道路
1.1.5 分模式道路設計
1.2 交通設計中的“常規
1.2.1 道路空間設計的“常規
1.2.2 時間設計的“常規
1.3 論規矩的價值
1.3.1 行為規範化
1.3.2 習慣的力量
1.3.3 管理的難度
1.4 突破“常規”的動力
1.4.1 隱藏在常規中的潛力
1.4.2 一事一議:交通問題的特殊性
1.4.3 “變”的代價
參考文獻
第2章 移形換位:連續流交叉口
2.1 同路不同行
2.1.1 減少干擾的價值
2.1.2 左轉是麻煩製造者
2.2 同路同行
2.2.1 轉移矛盾
2.2.2 通行權再分配
2.3 有難同當
2.3.1 排隊溢流
2.3.2 連續停車
參考文獻
第3章 一分為二:預信號交叉口
3.1 並聯系統
3.1.1 分轉向通行的必要性
3.1.2 分轉向通行造成的浪費
3.2 串聯系統
3.2.1 空間劃分
3.2.2 提高通行能力的密碼
3.2.3 排隊長了嗎?
3.3 維持秩序
3.3.1 隨機性
3.3.2 信號協調
3.3.3 服務水平提高了嗎?
參考文獻
第4章 化整為零:各種繞行設計
4.1 矛盾集中
4.1.1 通過性需求
4.1.2 連通性需求
4.2 主次分明
4.2.1 連續右轉
4.2.2 遠引掉頭(直行+右轉、右轉+直行)
4.3 系統優化
4.3.1 不一定要繞行
4.3.2 避免弄巧成拙
參考文獻
第5章 倒行逆駛:動態出口左轉車道
5.1 材大難用
5.1.1 交叉口空間利用的不均衡性
5.1.2 可挖掘的空間
5.2 見縫插針
5.2.1 可利用的時機
5.2.2 可利用的空間
5.3 風險管理
5.3.1 存在的風險和隱患
5.3.2 如何確保交通安全
參考文獻
第6章 無中生有:新型待行區
6.1 左轉車道
6.1.1 空間條件
6.1.2 設置必要性
6.2 左轉待行
6.2.1 待行區形式
6.2.2 信號相位類型的影響
6.3 節能減排
6.3.1 兩次停車
6.3.2 動態使用
參考文獻
第7章 共享共贏:雙向左轉車道
7.1 連接交通
7.1.1 左轉進出類型(主路左轉與支路左轉)
7.1.2 左轉進出常見組織方式
7.2 雙向左轉車道
7.2.1 進入條件
7.2.2 設計規則
7.3 通向共贏
7.3.1 道路條件
7.3.2 交通條件
7.3.3 駕駛行為
參考文獻
第8章 近而不進:非機動車二次過街
8.1 機非混行
8.1.1 干擾類型
8.1.2 干擾成因
8.2 圈地運動
8.2.1 機動車圈
8.2.2 非機動車圈
8.2.3 行人圈
8.3 成功要素
8.3.1 轉角空間
8.3.2 改變習慣
參考文獻
第9章 大亂大治:行人專用相位
9.1 人車衝突
9.1.1 右轉車是“乖孩子
9.1.2 左轉也衝突
9.2 人車分離
9.2.1 不再同行
9.2.2 隨地進入交叉口
9.3 設定目標
9.3.1 人車衝突的嚴重性
9.3.2 如何對待人車衝突
9.3.3 行人不一定安全
參考文獻
第10章 繼往開來:研究總結與展望
10.1 推陳出新
10.1.1 突破了哪些“常規”?
10.1.2 有哪些“新”?
10.1.3 對待新事物的方法
10.1.4 造反未必有理
10.2 “事在為人
10.2.1 本源是為了服務人
10.2.2 由使用者當裁判
10.3 技術變革
10.3.1 有足夠的信息之後
10.3.2 當車可以自動駕駛
參考文獻
1.1 交通設計的歷史
1.1.1 不分方向的道路
1.1.2 分方向不分轉向的道路
1.1.3 分轉向不分相位的道路
1.1.4 分相位不分模式的道路
1.1.5 分模式道路設計
1.2 交通設計中的“常規
1.2.1 道路空間設計的“常規
1.2.2 時間設計的“常規
1.3 論規矩的價值
1.3.1 行為規範化
1.3.2 習慣的力量
1.3.3 管理的難度
1.4 突破“常規”的動力
1.4.1 隱藏在常規中的潛力
1.4.2 一事一議:交通問題的特殊性
1.4.3 “變”的代價
參考文獻
第2章 移形換位:連續流交叉口
2.1 同路不同行
2.1.1 減少干擾的價值
2.1.2 左轉是麻煩製造者
2.2 同路同行
2.2.1 轉移矛盾
2.2.2 通行權再分配
2.3 有難同當
2.3.1 排隊溢流
2.3.2 連續停車
參考文獻
第3章 一分為二:預信號交叉口
3.1 並聯系統
3.1.1 分轉向通行的必要性
3.1.2 分轉向通行造成的浪費
3.2 串聯系統
3.2.1 空間劃分
3.2.2 提高通行能力的密碼
3.2.3 排隊長了嗎?
3.3 維持秩序
3.3.1 隨機性
3.3.2 信號協調
3.3.3 服務水平提高了嗎?
參考文獻
第4章 化整為零:各種繞行設計
4.1 矛盾集中
4.1.1 通過性需求
4.1.2 連通性需求
4.2 主次分明
4.2.1 連續右轉
4.2.2 遠引掉頭(直行+右轉、右轉+直行)
4.3 系統優化
4.3.1 不一定要繞行
4.3.2 避免弄巧成拙
參考文獻
第5章 倒行逆駛:動態出口左轉車道
5.1 材大難用
5.1.1 交叉口空間利用的不均衡性
5.1.2 可挖掘的空間
5.2 見縫插針
5.2.1 可利用的時機
5.2.2 可利用的空間
5.3 風險管理
5.3.1 存在的風險和隱患
5.3.2 如何確保交通安全
參考文獻
第6章 無中生有:新型待行區
6.1 左轉車道
6.1.1 空間條件
6.1.2 設置必要性
6.2 左轉待行
6.2.1 待行區形式
6.2.2 信號相位類型的影響
6.3 節能減排
6.3.1 兩次停車
6.3.2 動態使用
參考文獻
第7章 共享共贏:雙向左轉車道
7.1 連接交通
7.1.1 左轉進出類型(主路左轉與支路左轉)
7.1.2 左轉進出常見組織方式
7.2 雙向左轉車道
7.2.1 進入條件
7.2.2 設計規則
7.3 通向共贏
7.3.1 道路條件
7.3.2 交通條件
7.3.3 駕駛行為
參考文獻
第8章 近而不進:非機動車二次過街
8.1 機非混行
8.1.1 干擾類型
8.1.2 干擾成因
8.2 圈地運動
8.2.1 機動車圈
8.2.2 非機動車圈
8.2.3 行人圈
8.3 成功要素
8.3.1 轉角空間
8.3.2 改變習慣
參考文獻
第9章 大亂大治:行人專用相位
9.1 人車衝突
9.1.1 右轉車是“乖孩子
9.1.2 左轉也衝突
9.2 人車分離
9.2.1 不再同行
9.2.2 隨地進入交叉口
9.3 設定目標
9.3.1 人車衝突的嚴重性
9.3.2 如何對待人車衝突
9.3.3 行人不一定安全
參考文獻
第10章 繼往開來:研究總結與展望
10.1 推陳出新
10.1.1 突破了哪些“常規”?
10.1.2 有哪些“新”?
10.1.3 對待新事物的方法
10.1.4 造反未必有理
10.2 “事在為人
10.2.1 本源是為了服務人
10.2.2 由使用者當裁判
10.3 技術變革
10.3.1 有足夠的信息之後
10.3.2 當車可以自動駕駛
參考文獻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