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聞一多傳
滿額折

聞一多傳

定  價:NT$ 260 元
優惠價:90234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6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傳寫了愛國主義者聞一多先生作為詩人、學者與民主戰士,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努力奮鬥的一生。作為才華橫溢的詩人,他的《紅燭》《死水》兩集堪稱新詩典範,在思想主題與詩藝形式兩方面均達到了較高水準。作為苦研專精的學者,他在中國古典文學領域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上迄風雅下至唐詩,無不有開拓性的創見,被譽為「不僅,恐怕還要後無來者」 。 而作為為民眾呐喊的民主戰士,他更是如流星般綻放出異常的光彩。儘管他經歷了相當漫長的彷徨、徘徊與猶豫,但他終還是找到了真理的方向。他認識到了人民群眾的力量,把自己的命運同人民聯繫到一起,從而汲取了大無畏的精神力量。面對倒行逆施、專制獨裁的國民黨政權,他不懼威脅恐嚇、流血犧牲,將自己的生命奉獻給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成為點亮黎明前濃重黑暗的搖曳燭光,為尚處於迷茫困頓中的人們指明了是非對錯,辨清了正義與邪惡。後繼的人們踏著他鮮血染過的泥土,一步步抗爭出新中國的美好明天。

前言
你是一團火,照徹了深淵;指示著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團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競賽,有力如猛虎。你是一團火,照見了魔鬼;燒燬了自己,遺燼裡爆出個新中國!
——《挽一多先生》朱自清
聞一多先生是中國近現代傑出的愛國主義者、詩人、學者與民主戰士。作為才華橫溢的詩人,他的《紅燭》、《死水》兩集堪稱新詩典範,在思想主題與詩藝形式兩方面均達到了較高水準。作為苦研專精的學者,他在中國古典文學領域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上迄風雅下至唐詩,無不有開拓性的創見,被譽為「不僅前無古人,恐怕還要後無來者」。而作為為民眾吶喊的民主戰士,他更是如流星般綻放出異常的光彩。儘管他經歷了相當漫長的彷徨、徘徊與猶豫,但他最終還是找到了真理的方向。他認識到了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把自己的命運同人民聯繫到一起,從而汲取了大無畏的精神力量。面對倒行逆施、專制獨裁的國民黨政權,他不懼威脅恐嚇、流血犧牲,將自己的生命奉獻給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成為點亮黎明前最濃重黑暗的搖曳燭光,為尚處於迷茫困頓中的人們指明了是非對錯,辨清了正義與邪惡。後繼的人們踏著他鮮血染過的泥土,一步步抗爭出新中國的美好明天。
聞一多並非僅僅是一個枯坐書齋不問世事的純粹學者,而是願意用所學來求得可用於現實的真理的知行合一之人。他性格耿直,為人坦率,遇不平則鳴、則怒髮衝冠、則為之挺身而出。他堅信並用自己的一切捍衛著「自由」、「民主」、「和平」等最基本的公民權利,即使千萬人畏葸不前,他仍慷慨獨往。在那樣一個黃鐘毀棄瓦釜雷鳴的時代,真理被踐踏、人權被蔑視、國家被凌辱、文化被歪曲,他舉目四望而不見來者,遺世獨立的高標自舉註定將他推向「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險惡境地。他對祖國懷有一腔赤子熱血,希望為國家的文化藝術事業盡一份力量,但時局與形勢使他勇敢地走上了爭取人民權利的戰場,並最終走向了悲哀而又壯麗的犧牲。他的離世是個人的輓歌,是學界的損失,是社會的悲劇,更是民族永不可磨滅的傷痕與痛苦。但同時,他的犧牲不是沒有價值的,他的犧牲喚醒了民眾,在其中閃爍著偉大的人格精神,既有對國家和民族最熾熱的愛,又有對專制獨裁最堅決的抗爭。這種精神應當是今天的人好好珍惜和繼承的。

一、少年立志,清華試啼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的冬天(11月24日),聞一多誕生在湖北省浠水縣巴河鎮望天湖畔的瓦屋內。巴河從這裡匯入長江,巴河鎮是湖北省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之一,明代曾作為鹽米集散地而盛極一時。浠水兩岸的景色秀美動人,自古多有文人墨客留下贊詠的詩句。這裡氣候溫暖宜人、民風淳樸、物產豐富,尤以出產優質稻米聞名,可謂魚米之鄉。
浠水聞氏是當地望族,傳說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兵敗,被俘虜後壯烈就義,一些家屬有幸逃出,便改「文」姓為「聞」姓,以此避禍並掩人耳目,從此在浠水定居,綿延後嗣。不管真假,文天祥的愛國精神與民族氣節都深深烙印在了這個家族的精神血脈中。聞家世代耕讀,出過不少秀才、舉人,堪稱書香門第,而聞一多出生的時候,正是這個大家族四世同堂、興旺發達的時期,他的祖父聞子淦儘管科舉不順,但一直好讀書、嗜詞章,廣泛搜集經史子集近三萬卷,另外還喜歡收藏字畫拓片等,為下一輩的教育營造了良好的環境。聞子淦在離原有舊宅一里多地的地方新建起一幢三進三出的大院落,大門上匾額題字「春生梅閣」,兩旁對聯上書「七十從心所欲,百年之計樹人」,院內書房名「綿葛軒」,取義《詩經》,寄託了他對子孫的濃濃親情與殷殷期望。
聞子淦育有四子三女,次子即聞一多的父親聞廷政。聞廷政是清末的秀才,受的本是傳統儒家教育,但聞一多誕生之時,中華民族正逐步陷入深重災難,各種新思潮也開始流行。聞一多的父親思想開明,常與兄弟在一起議論時局形勢,也接受了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的資產階級改良主義,贊同維新變法,《時務報》等新報刊也得以傳入聞家,為這個古老的家族注入了新的氣息。這些自然都會影響到年幼聞一多的思想形成。
聞一多是聞廷政的第四個兒子,除三位兄長外還有一個弟弟家駟,在他這輩的嫡堂兄弟中排行第十一,為了稱呼方便,他的弟弟妹妹叫他「一哥」,小一輩的子侄則稱他「一伯」、「一叔」。他初名「亦多」,族名家驊,字益善,號友山、友三。他的名與字號均出自《論語》。《季氏篇》有云:「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他考入清華後改名為「多」,五四運動後又改為「一多」。
聞一多幼時體弱,一歲多時生了一場大病,叫做「熱症」,險些夭折,他的祖母甚至都準備了裝殮用的衣服鞋子,幸而他不久後恢復健康,身體漸漸變得越來越好。聞家極為重視子弟的教育,聞一多五歲就被送入私塾,在先生的教導下讀舊式的啟蒙課本如《三字經》、《幼學瓊林》、《爾雅》,後來又讀四書等經典。一年後,弟弟家駟出生,他們的祖父在新屋「春生梅閣」裡辦起自家的改良家塾,藉書房之名稱作「綿葛軒小學」,聞家子弟便在此接受最初的教育。在家塾教書的先生名叫王梅甫,四十歲左右,畢業於師範學堂,思想開明,為人和善,除了詩云子曰這樣的傳統課程外,還採用當時的新編教材教他們博物、算學和美術,並選取梁啟超的文章讓學生誦讀,這些文章淺近平易而又富有時代氣息,博得了學生的喜愛,激發了他們濃厚的讀書興趣,聞一多接觸新思潮的開端正在此處。
聞一多小時候就喜歡與兄長們比賽誦讀經典,儘管常常因年齡小而不佔上風,但他因此暗下決心,一定要趕上兄長。他除了白天在家塾念書,晚上回去後還跟著父親讀《漢書》,聞廷政考取生員的考試中作的就是史論。沉沉夜晚,一燈如豆,父子二人相對而坐,時而吟誦,時而講解,聞一多稚嫩的讀書聲縈繞在房間裡。他並非一味苦讀而不假思索,而是能以所學相印證,舉一反三,常常以學到的古人事跡與《漢書》中類似的部分相比較。父親對他的敏求慎思深感欣慰,從此每天晚上都要以書中的名人言行來告誡激勵他。在學問見識增長的同時,古人愛國愛民的精神也在他心中扎下了根。
因為好學習愛看書,聞一多並不像其他孩子那樣多動愛鬧,而是少年老成,發奮用功讀書。新年時街上的人們吵吵鬧鬧地玩著龍燈,平時嫁娶的花轎吹吹打打地經過,別的孩子都跑出去看熱鬧,但他向來只一個人坐在屋裡安心讀書或畫畫,不為外物所擾,祖父和家裡人對此很高興,常常誇獎他。
聞一多對美術和戲劇的興趣與天賦也早早顯露出來。他總是纏著大姑母,央求她剪紙花樣給他玩,見到什麽都想照著樣子剪下來。聞一多還喜歡跟著老家人韋奇去巴河鎮看戲,回來以後就照著戲裡面的各式人物畫像。韋奇看到繡像小說裡的人物像,也叫他去看,他便用紙細細描摹,十分開心。韋奇還會裝訂書籍,這讓充滿求知欲的聞一多對他更有好感。時間久了,聞一多與韋奇的感情愈加深厚,也越來越同情這個據說參加過太平天國起義,而今卻步履蹣跚的老人,總是護著他不受人欺侮。
1910年,聞一多十一歲時,與幾個嫡堂兄弟一起去武昌的兩湖師範附屬高等小學校上學,叔父聞廷治負責照料他們的飲食起居。師範附小是相當優秀的新式學堂,曾受到張之洞等大員的關照,發展蒸蒸日上。課餘時,他也在叔父主持的私塾裡補習中、英文與算學。武昌比家鄉繁華得多,誘惑也多了不少,但聞一多仍舊按照自己的計劃踏實讀書,不虛度光陰,牢牢把握每一次學習的機會,為將來的厚積薄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目次

引言 … I
一、少年立志,清華試啼 …001
二、旅美孤雁,高歌詠國 …032
三、輾轉任教,辛勤園丁 …062
四、抗戰跋涉,迅猛轉變 …114
五、血火抗爭,壯美詩篇 …176
延伸閱讀 …204
聞一多年譜 …223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34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