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權威心理醫生的47個臨床實錄★
不讓內疚、壓力、憂鬱或童年陰影
桎梏你心靈的73個祕方!
明明渴望愛,為什麼總是無法獲得他人的愛?
過去的失敗,至今是否仍舊糾纏著你?
父母在孩提時期的一句話,是否深深扎在你的心裡?
作者曾奇峰身為精神科醫師,書中用實際經歷的心理諮商案例,搭配機警、睿智的語言,表達心理現象和人生經驗,將心理學常識由深入淺的娓娓道來。當我們嚴重失去自己,也是嚴重地不自愛。透過本書,讓你不知不覺增進對自己的理解,並且更愛自己、更愛他人。
★「活著」其實是一項專業能力,瞭解性格,才能掌握命運……
如果說性格決定命運,那麼性格又是由什麼決定的呢?充分地瞭解自己的性格,命運也可以成為另一個樣子。
●命運不是外在的力量,而是人製造的機會
佛洛伊德觀察孩子的行為時發現,經歷一件痛苦或快樂的事件後,他會反複製造同樣的機會以體驗同樣的情感,心理學稱為強迫性重複。強迫性重複的經驗是好是壞,決定人的成功或失敗。
●父母對孩子的態度,會決定孩子的性格
從小被重視、尊重的孩子,會習慣讓他人看重、尊重自己;而習慣被忽略的人,會在生活、人際關係中讓別人忽略、遺忘。我們可以從人際關係中,學會讓人尊重以及讓人忽略的能力,態度可能影響一個人活著的形狀。
★傾聽內心的衝突以及心靈深處的噪音,才能找回真正的平靜……
恐懼、嫉妒、抗拒、傷害,這些在心中產生的負面能量,究竟從何而來?又應該如何解決?
●想像中的後果,會放大你心中的恐懼感
恐懼是我們自己製造的,而且會被不斷放大。就像淋雨和洗澡一樣會打濕身體;在公眾場合講話,與單獨面對面談話的說話方式,都是透過聲帶震動發出聲音。
●從嫉妒轉為欣賞,只需要懂得站在遠處觀賞
為什麼我們會嫉妒才華橫溢的同事,卻不會嫉妒愛因斯坦?近距離的「比較」讓我們無法看見他人的美好。將嫉妒轉為欣賞,也可能成為對人性的讚美和鼓勵。
●抗拒學習,是因為被剝奪了自主性和成就感
學生學習新知、獲得好成績,與遊戲中過關、獲得高分的成就感相同,但抗拒學習的孩子是因為被師長剝奪了自主性,只好轉而從遊戲中尋找成就感。
★讓自己成為自己,可避免在人際關係裡受傷,你才能擁有……
在人際關係中受傷,是因為他人的實際態度比自己期望的差,因為自己的願望傷害了自己。把希望寄託在自己身上,對自己好一點,就不會受到來自人際間的傷害。
●以本色做人,對自己誠實
在小事上無法坦誠相待,還能指望對方以誠待人嗎?對自己不誠實,雖然符合理想,也掩蓋了自己的本色。高興就高興,憤怒就憤怒,坦然展示真實的自己。
●人際交流的目的是要愉悅別人和自己
世界上有美好和不美好的人,再美好的人也有不美好的一面,世上也不存在只有缺點的人。人的美好或不美好,端看我們選擇用哪一面與人們相處。
●智者給少年的四句話:如何成為自己愉快,同時帶給別人愉快的人?
‧把自己當成別人。感到痛苦憂傷時,把自己當成是別人,痛苦自然減輕;當我欣喜若狂之時,把自己當成別人,狂喜也會變得平和
‧把別人當成自己。可以真正同情別人的不幸、理解別人的需求,並且在別人需要時給予恰當的幫助。
‧把別人當成別人。充分尊重每個人的獨立性,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
‧把自己當成自己。
? 收錄43個臨床心理諮詢案例,從潛意識找出最佳解答!
? 73則心病解剖病例,幫你配出擺脫生命枷鎖的良藥!
不讓內疚、壓力、憂鬱或童年陰影
桎梏你心靈的73個祕方!
明明渴望愛,為什麼總是無法獲得他人的愛?
過去的失敗,至今是否仍舊糾纏著你?
父母在孩提時期的一句話,是否深深扎在你的心裡?
作者曾奇峰身為精神科醫師,書中用實際經歷的心理諮商案例,搭配機警、睿智的語言,表達心理現象和人生經驗,將心理學常識由深入淺的娓娓道來。當我們嚴重失去自己,也是嚴重地不自愛。透過本書,讓你不知不覺增進對自己的理解,並且更愛自己、更愛他人。
★「活著」其實是一項專業能力,瞭解性格,才能掌握命運……
如果說性格決定命運,那麼性格又是由什麼決定的呢?充分地瞭解自己的性格,命運也可以成為另一個樣子。
●命運不是外在的力量,而是人製造的機會
佛洛伊德觀察孩子的行為時發現,經歷一件痛苦或快樂的事件後,他會反複製造同樣的機會以體驗同樣的情感,心理學稱為強迫性重複。強迫性重複的經驗是好是壞,決定人的成功或失敗。
●父母對孩子的態度,會決定孩子的性格
從小被重視、尊重的孩子,會習慣讓他人看重、尊重自己;而習慣被忽略的人,會在生活、人際關係中讓別人忽略、遺忘。我們可以從人際關係中,學會讓人尊重以及讓人忽略的能力,態度可能影響一個人活著的形狀。
★傾聽內心的衝突以及心靈深處的噪音,才能找回真正的平靜……
恐懼、嫉妒、抗拒、傷害,這些在心中產生的負面能量,究竟從何而來?又應該如何解決?
●想像中的後果,會放大你心中的恐懼感
恐懼是我們自己製造的,而且會被不斷放大。就像淋雨和洗澡一樣會打濕身體;在公眾場合講話,與單獨面對面談話的說話方式,都是透過聲帶震動發出聲音。
●從嫉妒轉為欣賞,只需要懂得站在遠處觀賞
為什麼我們會嫉妒才華橫溢的同事,卻不會嫉妒愛因斯坦?近距離的「比較」讓我們無法看見他人的美好。將嫉妒轉為欣賞,也可能成為對人性的讚美和鼓勵。
●抗拒學習,是因為被剝奪了自主性和成就感
學生學習新知、獲得好成績,與遊戲中過關、獲得高分的成就感相同,但抗拒學習的孩子是因為被師長剝奪了自主性,只好轉而從遊戲中尋找成就感。
★讓自己成為自己,可避免在人際關係裡受傷,你才能擁有……
在人際關係中受傷,是因為他人的實際態度比自己期望的差,因為自己的願望傷害了自己。把希望寄託在自己身上,對自己好一點,就不會受到來自人際間的傷害。
●以本色做人,對自己誠實
在小事上無法坦誠相待,還能指望對方以誠待人嗎?對自己不誠實,雖然符合理想,也掩蓋了自己的本色。高興就高興,憤怒就憤怒,坦然展示真實的自己。
●人際交流的目的是要愉悅別人和自己
世界上有美好和不美好的人,再美好的人也有不美好的一面,世上也不存在只有缺點的人。人的美好或不美好,端看我們選擇用哪一面與人們相處。
●智者給少年的四句話:如何成為自己愉快,同時帶給別人愉快的人?
‧把自己當成別人。感到痛苦憂傷時,把自己當成是別人,痛苦自然減輕;當我欣喜若狂之時,把自己當成別人,狂喜也會變得平和
‧把別人當成自己。可以真正同情別人的不幸、理解別人的需求,並且在別人需要時給予恰當的幫助。
‧把別人當成別人。充分尊重每個人的獨立性,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
‧把自己當成自己。
? 收錄43個臨床心理諮詢案例,從潛意識找出最佳解答!
? 73則心病解剖病例,幫你配出擺脫生命枷鎖的良藥!
作者簡介
曾奇峰
現職為精神科醫師、武漢中德心理醫院創始人及首任院長。
1986年年畢業於同濟醫科大學醫療系,首期中德高級心理治療師連續培訓項目學員,精神科副主任醫師。中國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專業委員會成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精神分析學組副組長及華中地區組長,中華醫學會武漢分會精神醫學委員會委員,德中心理治療院(在德國註冊的機構)中方委員之一。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心理衛生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全國心理諮詢雜誌《心理輔導》專欄作家。
從事心理治療與教學二十餘年,在中國國內被喻為精神分析的播種機。著作有《幻想即現實》。
現職為精神科醫師、武漢中德心理醫院創始人及首任院長。
1986年年畢業於同濟醫科大學醫療系,首期中德高級心理治療師連續培訓項目學員,精神科副主任醫師。中國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專業委員會成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精神分析學組副組長及華中地區組長,中華醫學會武漢分會精神醫學委員會委員,德中心理治療院(在德國註冊的機構)中方委員之一。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心理衛生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全國心理諮詢雜誌《心理輔導》專欄作家。
從事心理治療與教學二十餘年,在中國國內被喻為精神分析的播種機。著作有《幻想即現實》。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人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理事 肖澤萍
湖北大學文學院院長 劉川鄂
清華大學心理諮詢中心副主任 劉丹
上海精神衛生中心心理諮詢部主任 張海音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理事 肖澤萍
湖北大學文學院院長 劉川鄂
清華大學心理諮詢中心副主任 劉丹
上海精神衛生中心心理諮詢部主任 張海音
序
自序:不可言說? ……說吧!
凡事到了最高境界,都有點不可言說的特性。習禪是如此,藝術是如此,我想心理治療也是如此。
難以言說的原因有兩種:一是內容過於龐大和複雜,不可能全部說完,也不可能全部說清楚。最常見的情況是,說出來的內容遠少於沒有說出來的,或者說出一部分後,造成對整體的扭曲和誤解。盲人摸象的故事,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第二個原因在於表達方式的侷限。如果僅用語言和文字,的確有太多東西無法表達。語言和文字是高度抽象的東西,它們既是工具,又是被言說的對象,所以經常在言說其他事物時,毫無顧忌地表現自己。
至少我本人這一特性的受害者:常常對一篇文章內容不太感興趣,卻對文章是如何寫的感興趣。
不管一篇文章寫的是什麼,如果它的文字不好,我也不會喜歡。為了不破壞事物的整體感,也為了防止言說工具搞鬼,很多人都反對言說。這是人類因噎廢食的另一證據,也是精神分析中,所謂抑制自我防禦機制的表現形式之一。不言說是為了避免之後的自責和焦慮。
人是需要依靠關係生存的動物。每個人都因關係而存在,同時又是其中的環節。不管是人或是人所體驗到的任何東西,如果不言說,則彼此孤立,也沒有價值。
每個人都需要將心靈的東西呈現在外在或者一段關係中,所以必須言說。言說的意義並不在於完整和清晰,而在於本身的手段和目的,言說就是生命本身的進行。
威爾弗雷德‧比昂(Wilfred Bion)說:「世界上沒有被稱為你、我、他的個體存在,有的只是他們之間的關係。」這種關係的表現形式就是言說。失語者或文盲等無法用語言和文字言說的人,他們一樣地可以藉由圖畫、歌唱、音樂或者哭泣,向別人表達他們內心的愛恨情仇。
就廣義的言說而言,人活著就是言說。以語言或其他任何可能的方式,例如:眼神、表情、姿勢,或者習慣、愛好、個性,以及他的愛情、婚姻、事業,甚至疾病,都在言說著他的內心。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因為桃李用它們的色澤和豐滿言說了美味,吸引很多的人前往。
每個人以自己的方式言說著感興趣的內容,讓世界變得豐富和有趣。很難想像,如果人人都以不可言說的高深態度處世,這世界會是什麼樣子。我想那大概是一個荒涼孤獨的世界,每個人都像孤島,且中間沒有海水相連。
這本文集是十年來我本人言說的產物,對一個曾經有過作家夢的人來說,不會帶來絲毫的欣喜,不羞愧已經很不錯了。
內容幾乎跟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有關。當然你可以認為:一切涉及人的事情,都會跟我的專業有關,這個專業的確是一個「管得寬」的專業。
內容相信多少有點「曾氏風格」。一位朋友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感覺到同樣的風格,便問是不是我寫的。形成自己獨特的言說方式,也許是人一生的任務。但是,風格是一把雙刃劍。成熟的風格一方面會使你在言說特定內容時得心應手,另一方面,固定的風格也會製造死角,讓你忽略掉曾經忽略的東西,而不自知。
就像盲人摸象的故事中,覺得自己好像摸到大象尾巴的那個盲人一樣,高喊著像一條蛇。我們曾經認為是錯的,但我們現在可以認為這部分地正確,只是不全對而已。沒有人全對,明眼人也不會全對,例如大像皮膚之下臟器的獨特結構,明眼人也不一定清楚。
摸到、言說大象尾巴,下一步就是摸它的身子、腿、頭和牙。這樣摸索著、言說著,生命慢慢地走到了注定要去的遠方。
最讓人欣喜的是,一路上還有許多同行的言說者,我知道從他們的言說中,自己沒有摸到的部分可能是什麼樣子,更重要的是,這讓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凡事到了最高境界,都有點不可言說的特性。習禪是如此,藝術是如此,我想心理治療也是如此。
難以言說的原因有兩種:一是內容過於龐大和複雜,不可能全部說完,也不可能全部說清楚。最常見的情況是,說出來的內容遠少於沒有說出來的,或者說出一部分後,造成對整體的扭曲和誤解。盲人摸象的故事,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第二個原因在於表達方式的侷限。如果僅用語言和文字,的確有太多東西無法表達。語言和文字是高度抽象的東西,它們既是工具,又是被言說的對象,所以經常在言說其他事物時,毫無顧忌地表現自己。
至少我本人這一特性的受害者:常常對一篇文章內容不太感興趣,卻對文章是如何寫的感興趣。
不管一篇文章寫的是什麼,如果它的文字不好,我也不會喜歡。為了不破壞事物的整體感,也為了防止言說工具搞鬼,很多人都反對言說。這是人類因噎廢食的另一證據,也是精神分析中,所謂抑制自我防禦機制的表現形式之一。不言說是為了避免之後的自責和焦慮。
人是需要依靠關係生存的動物。每個人都因關係而存在,同時又是其中的環節。不管是人或是人所體驗到的任何東西,如果不言說,則彼此孤立,也沒有價值。
每個人都需要將心靈的東西呈現在外在或者一段關係中,所以必須言說。言說的意義並不在於完整和清晰,而在於本身的手段和目的,言說就是生命本身的進行。
威爾弗雷德‧比昂(Wilfred Bion)說:「世界上沒有被稱為你、我、他的個體存在,有的只是他們之間的關係。」這種關係的表現形式就是言說。失語者或文盲等無法用語言和文字言說的人,他們一樣地可以藉由圖畫、歌唱、音樂或者哭泣,向別人表達他們內心的愛恨情仇。
就廣義的言說而言,人活著就是言說。以語言或其他任何可能的方式,例如:眼神、表情、姿勢,或者習慣、愛好、個性,以及他的愛情、婚姻、事業,甚至疾病,都在言說著他的內心。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因為桃李用它們的色澤和豐滿言說了美味,吸引很多的人前往。
每個人以自己的方式言說著感興趣的內容,讓世界變得豐富和有趣。很難想像,如果人人都以不可言說的高深態度處世,這世界會是什麼樣子。我想那大概是一個荒涼孤獨的世界,每個人都像孤島,且中間沒有海水相連。
這本文集是十年來我本人言說的產物,對一個曾經有過作家夢的人來說,不會帶來絲毫的欣喜,不羞愧已經很不錯了。
內容幾乎跟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有關。當然你可以認為:一切涉及人的事情,都會跟我的專業有關,這個專業的確是一個「管得寬」的專業。
內容相信多少有點「曾氏風格」。一位朋友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感覺到同樣的風格,便問是不是我寫的。形成自己獨特的言說方式,也許是人一生的任務。但是,風格是一把雙刃劍。成熟的風格一方面會使你在言說特定內容時得心應手,另一方面,固定的風格也會製造死角,讓你忽略掉曾經忽略的東西,而不自知。
就像盲人摸象的故事中,覺得自己好像摸到大象尾巴的那個盲人一樣,高喊著像一條蛇。我們曾經認為是錯的,但我們現在可以認為這部分地正確,只是不全對而已。沒有人全對,明眼人也不會全對,例如大像皮膚之下臟器的獨特結構,明眼人也不一定清楚。
摸到、言說大象尾巴,下一步就是摸它的身子、腿、頭和牙。這樣摸索著、言說著,生命慢慢地走到了注定要去的遠方。
最讓人欣喜的是,一路上還有許多同行的言說者,我知道從他們的言說中,自己沒有摸到的部分可能是什麼樣子,更重要的是,這讓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目次
自序:不可言說? ……說吧!
第1章 我們內心的衝突,心靈深處的噪音
01孤獨讓人產生內心的衝突
02恐懼,來自我們的想像
03成就感是對抗煩惱的良藥
04偷窺成癮源於安全感的缺失
05神情內斂,東方對健康人格的描述
06厚道的聰明,更容易取得不凡的成就
07守住生活的基礎,未來就不那麼艱難
08恐懼,是一種潛意識的逃避
09人生最難受的是發生在自己內心深處的戰爭
10把過去的痛苦和懲罰與現在分開
11充實與空虛在一念之間
12嫉妒產生於「不能欣賞」
13父母與孩子距離過遠或過近,都會損害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
14學習困難是被父母的「好心」所培養
15我們對孩子,為什麼比對自己還苛刻?
16教師、家長的唯一工作,是保護孩子的學習興趣
17受到過多控制的孩子,會在學習外找回自己的自主感
18真愛就是不功利、不勢利地愛他人
19不要用「完美」控制孩子
20興趣是孩子學習永不衰竭的動力
第2章 把自己當自己,擁有內心的安寧
21把自己當自己,把別人當別人
22讓快樂成為一種習慣
23人類面臨的最大的困難並非生死
24人際交流的目的,是愉悅別人和自己
25容易喪失希望的人,會錯過改變處境的機會
26對一個人最嚴厲的懲罰,是讓他看見自己
27允許自己成為溫和自大的人
28淡定是不算計金錢或衝突,而是看重心靈的自由
29自卑感來自對他人的苛刻要求,無法令自己滿意
30不必試圖改變自己去適應他人,也不必試圖改變他人適應自己
31把事情做得好或壞,都是為了吸引別人的注意力
32以本色做人,對自己誠實
33走自己該走之路,是保留獨立人格的方法
34不是別人傷害我們,是自己的願望傷害了自己
35你是朋友的後院,讓他在危難時刻棲身避難
36給予和接受祝福時,我們能感受到愛與被愛
第3章 越本能的越可靠,活著實際上是一門專業
37人在輕視他人時很遲鈍,被他人輕視時很敏感
38家庭是塑造孩子情感、認知和行為模式的工廠
39如何打敗命運的力量?
40培養把問題簡化的能力
41內向者會不自覺認同別人的評價,使自己成為與評價相符的人
42善良是洞察邪惡、理解他人痛苦的能力
43改變外表的前提是改變內心,醞釀下一次改變的動力
44如何擺脫對自己的關注,放下身外之事?
45為人生的願望設置順序,內心就能恢復和諧
46一個活下去的簡單理由,都比任何一個活不下去的理由重要
47過強的競爭力和上進心,會讓你生病
48充分瞭解性格,命運可以是另一個樣貌
49受到指責或被別人支配的人,容易在乎別人的看法
50真正的愛,是療癒命運之外創傷的良藥
51真誠從來不是意願的問題,而是是否有能力
52自尊代表對自己願望的尊重
53學不好外語是不想跟人有更好的交流
54學習外語是接受背後的文化背景,同時改變自我意象
55自己承擔一切後果,是一種尊重
第4章 當「性福」來敲門,親密關係該如何維繫?
56父母對孩子的性虐待
57男人對婚姻的幻想絕不少於女人
58自我界限清晰的情感最有價值
59過度熱衷於減肥,是下意識拒絕成長的表現
60照鏡子是女人自戀的鐵證,追逐權威和成功是男人自戀的表現
61男女相愛,性是絕對的基礎
62不對性的任何活動做好壞、對錯之分
63在男女成長過程中,性都會以問題的形式出現
64為何好妻子,會讓丈夫築起情感隔離牆?
第5章 我從「看病」,到成為真正的「人的醫生」
65沒有深情,就沒有真正的深刻
66心理治療的基本原則
67心理治療的誤解與方法
68改變人的行為,只有兩條途徑:獎勵和懲罰
69身體知道心理壓力的答案
70「活著」是使人生變得更加真切充實的清醒劑
71有希望就能擁有一切,沒希望可能喪失已經擁有的
72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患者,以殘忍對抗內心的軟弱和焦躁
73十種不健康的中國家庭,十種典型的「界限不清」
第1章 我們內心的衝突,心靈深處的噪音
01孤獨讓人產生內心的衝突
02恐懼,來自我們的想像
03成就感是對抗煩惱的良藥
04偷窺成癮源於安全感的缺失
05神情內斂,東方對健康人格的描述
06厚道的聰明,更容易取得不凡的成就
07守住生活的基礎,未來就不那麼艱難
08恐懼,是一種潛意識的逃避
09人生最難受的是發生在自己內心深處的戰爭
10把過去的痛苦和懲罰與現在分開
11充實與空虛在一念之間
12嫉妒產生於「不能欣賞」
13父母與孩子距離過遠或過近,都會損害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
14學習困難是被父母的「好心」所培養
15我們對孩子,為什麼比對自己還苛刻?
16教師、家長的唯一工作,是保護孩子的學習興趣
17受到過多控制的孩子,會在學習外找回自己的自主感
18真愛就是不功利、不勢利地愛他人
19不要用「完美」控制孩子
20興趣是孩子學習永不衰竭的動力
第2章 把自己當自己,擁有內心的安寧
21把自己當自己,把別人當別人
22讓快樂成為一種習慣
23人類面臨的最大的困難並非生死
24人際交流的目的,是愉悅別人和自己
25容易喪失希望的人,會錯過改變處境的機會
26對一個人最嚴厲的懲罰,是讓他看見自己
27允許自己成為溫和自大的人
28淡定是不算計金錢或衝突,而是看重心靈的自由
29自卑感來自對他人的苛刻要求,無法令自己滿意
30不必試圖改變自己去適應他人,也不必試圖改變他人適應自己
31把事情做得好或壞,都是為了吸引別人的注意力
32以本色做人,對自己誠實
33走自己該走之路,是保留獨立人格的方法
34不是別人傷害我們,是自己的願望傷害了自己
35你是朋友的後院,讓他在危難時刻棲身避難
36給予和接受祝福時,我們能感受到愛與被愛
第3章 越本能的越可靠,活著實際上是一門專業
37人在輕視他人時很遲鈍,被他人輕視時很敏感
38家庭是塑造孩子情感、認知和行為模式的工廠
39如何打敗命運的力量?
40培養把問題簡化的能力
41內向者會不自覺認同別人的評價,使自己成為與評價相符的人
42善良是洞察邪惡、理解他人痛苦的能力
43改變外表的前提是改變內心,醞釀下一次改變的動力
44如何擺脫對自己的關注,放下身外之事?
45為人生的願望設置順序,內心就能恢復和諧
46一個活下去的簡單理由,都比任何一個活不下去的理由重要
47過強的競爭力和上進心,會讓你生病
48充分瞭解性格,命運可以是另一個樣貌
49受到指責或被別人支配的人,容易在乎別人的看法
50真正的愛,是療癒命運之外創傷的良藥
51真誠從來不是意願的問題,而是是否有能力
52自尊代表對自己願望的尊重
53學不好外語是不想跟人有更好的交流
54學習外語是接受背後的文化背景,同時改變自我意象
55自己承擔一切後果,是一種尊重
第4章 當「性福」來敲門,親密關係該如何維繫?
56父母對孩子的性虐待
57男人對婚姻的幻想絕不少於女人
58自我界限清晰的情感最有價值
59過度熱衷於減肥,是下意識拒絕成長的表現
60照鏡子是女人自戀的鐵證,追逐權威和成功是男人自戀的表現
61男女相愛,性是絕對的基礎
62不對性的任何活動做好壞、對錯之分
63在男女成長過程中,性都會以問題的形式出現
64為何好妻子,會讓丈夫築起情感隔離牆?
第5章 我從「看病」,到成為真正的「人的醫生」
65沒有深情,就沒有真正的深刻
66心理治療的基本原則
67心理治療的誤解與方法
68改變人的行為,只有兩條途徑:獎勵和懲罰
69身體知道心理壓力的答案
70「活著」是使人生變得更加真切充實的清醒劑
71有希望就能擁有一切,沒希望可能喪失已經擁有的
72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患者,以殘忍對抗內心的軟弱和焦躁
73十種不健康的中國家庭,十種典型的「界限不清」
書摘/試閱
第1章 我們內心的衝突,心靈深處的噪音
01孤獨讓人產生內心的衝突
馬克思說:「人是所有社會關係的總和。」現代心理學的客體關係理論認為:人是由其所處的關係造就,若一段關係不存在,就不可能有人,也不可能有人類社會。
對個人來說,他可以處於兩種完全不同的關係:一種是與人在一起享受交流情感和觀念的愉悅,另一種是沒有與他人交流的特殊關係,稱為孤獨。渴望交流是人的本質,孤獨雖然看起來不是好的狀態,沒有交流,心靈就會像沒有養分的植物一樣枯萎。但是從更深的層面來說,孤獨也是人的本質特徵。
生物從低分子物質進化到單細胞生物,出現了細胞膜,因此隔離個體與外界,從這一刻起,交流和孤獨成了每個個體截然不同,又缺一不可的狀態。
首先是軀體上的孤獨,皮膚像是人與人的邊界,其次是心理上的孤獨,如果不借助語言、文字、手勢等工具,無法知道別人的想法。相對於大自然而言,人既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又是獨立於其中的存在。
既然孤獨是人的本質,處於孤獨也滿足了人的需求並帶來好處。這些好處可以歸納成以下幾點:
第一,一個人既被關係創造,也會被關係限定。適時的孤獨可以使他擺脫關係中的限定,不僅讓成為「自己」,更擁有獨立人格。
第二,孤獨可以使人置身關係外,審視一段關係,使交流變得更融恰、流暢。有些企業的最高決策者或國家領導人,總會找機會讓自己獨處。
他們具有智慧和穩定的人格,使他們減少影響並主動掌控關係。但長時間處於複雜的關係中難免受其左右,導致判斷和決策失誤。孤獨可以使他們重新找回智慧和力量,掌控好與人的關係。沒有時間孤獨的領導人可能會成為他人的傀儡和關係中的犧牲品。
第三,從心理發展的過程來看,接納並能享受孤獨是成熟的重要標誌。孩子不具備孤獨的能力,因為孤獨可能使他們受到肉體和心靈的創傷。但成熟的人會在孤獨中整合內心的力量,為更有效的交流做準備。
孤獨大致可以分為主動和被動,前者是必需和有益的,而後者則是不必要和沒有好處的。
有兩種情況會使人處於被動的孤獨之中。一種是外界強加,例如因為某種原因被困於孤島,無法與外界聯繫;另一種情形是明明希望與人交流,但內心的問題使他缺乏交流的勇氣和能力。有社交障礙的人因為害怕跟他人在一起時產生的不良情緒,因此迴避一切有人的場景。如果是這種情況,則應尋求專業幫助。
當一個人進入青春期,特別是青春期的中期時,會出現難以遏制的孤獨感。隨著生理和心理的成熟,渴求獨立的願望增長到一定程度,使他想擺脫對父母的依賴,但另一方面他還沒有完全社會化、沒有固定的交際圈,經濟上還無法獨立。
在兩頭都碰不著的狀況下,像一個被拋在空中的皮球,既不在原地,也沒有落在它處,因此不可避免地產生孤獨感。隨著逐漸成長,孤獨感會慢慢減弱。有些人即使在人群中也會感到孤獨。偶爾有這種感受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如果經常有這種感受,可能是心理上出了問題。
一般說來,容易在人群中感到孤獨的有兩種人,一種是自傲的人,另一種是自卑的人。心理學上自傲和自卑是相同本質、不同表現形式的兩種狀態,都是過度關注自己、不善於與人交流所引起。換句話說,自卑和自傲既是不與他人交流的原因,也是結果,如此便離人群越來越遠。
一個能充分與他人交流的人,既不可能自傲,也不可能過度自卑。他會把自己當作人群中的一員,這樣的人怎麼可能在人群中感到孤獨呢?一個人在孤獨時,與在有人在場時所做的事情反差不大,可以說他是個內在和外在和諧、真實的人。
反之,如果孤獨時的所作所為,與在公共場所的表現反差太大,人們會認為他是一個內外不和諧、不真實的人,甚至是個喜歡欺騙的人。
中國傳統文化中,修身要求「慎獨」。君子即使在獨處時,行為也要符合倫理道德的規範。他人在場時由於行為會被評判,我們自然會讓行為符合道德規範,絕大多數人都可以輕鬆做到這一點。但是獨處時失去他人的監督,只靠自己的約束來管理行為,因此容易做出不符合規範的行為。
我們也許可以告訴自己:「別人不知道,所以沒關係。」但至少自己是知道的,也許可以永遠欺騙別人,但能永遠欺騙自己嗎?
每一個人一生都在追求內外的和諧,這股力量遲早會攻擊那些不符合標準的行為,因此產生內心的衝突。慎獨是不讓這種衝突產生,「君子不欺於暗室」是不給自己攻擊自己的機會。
無法學會應付孤獨的人,注定不會得到好的交流。一個無法與自己相處的人,怎麼能好好跟別人交流呢?在他孤獨時產生的內心衝突,遲早會重現在與他人的交流中。
舉例來說,一個內心充滿衝突的人希望透過愛情來緩解,結果經常在愛情開始不久,衝突開始出現在所愛的人之間,最後導致兩敗俱傷。渴望友誼和愛情的人只有在能妥善處理孤獨後,才可能得到高品質的友誼和愛情。
我們可以說,孤獨其實就是與自己的關係,自己與自己交流。對於一個內心和諧的人來說,這種交流是很愉快的。內心和諧是指各種心理的力量沒有發生激烈的衝突。或者說,我們的看法、情緒和行為之間沒有出現互不相融的狀況。
對一個內心不和諧的人來說,孤獨可能是異常艱辛和痛苦的勞役,心理力量的戰爭把他折磨得疲憊不堪。那些不能忍受孤獨的人總是需要生活在熱鬧之中,實際上是在迴避孤獨導致的衝突。
適當、健康的孤獨會帶點淡淡的憂傷,有些人喜歡這種感覺,特別是情感豐富的天才和歷盡人間滄桑的智者。遺憾的是,有些人沉醉於高貴的憂傷,以至於他們無法再回到與人的交流中。使他們進入終極的孤獨,自殺成了他們最後的歸宿。
也許孤獨可以比喻為美酒,偶爾品嚐使人生更加美好,但如果經常大量地狂飲,美酒會變成傷害身體和心靈的毒藥。
02恐懼,來自我們的想像
妻子帶著四歲的女兒和同事一起去江灘公園玩,我在家做自己的事。傍晚開始下大雨,妻子打電話說她們被困在馬路對面的停車場,讓我送幾把傘去。
我想現在是夏天,從停車場走回家只需七、八分鐘,回家後也要換衣服和洗澡,淋雨應該沒什麼關係,就說:「淋雨回來吧,女兒肯定會高興的。」妻子知道我不是想偷懶,但其他人都不同意,只好送傘去。
我穿上拖鞋,拿了四把傘下樓。大馬路邊站滿了躲雨的人,他們看到一個男人手裡拿著四把傘,卻一把也不打開,不慌不忙地在大雨中走著。到了停車場,我把傘分給別人,抱著女兒就朝雨中走。
別人看到送傘的人反而淋雨有些過意不去。我說:「沒關係,就想淋淋雨。」豆大的雨滴打在臉上和身上有點疼,也有點冷。女兒剛開始有些驚慌,大叫:「把我的頭髮打濕了,把我的衣服打濕了。」我說:「別怕,淋雨就像洗澡玩水一樣好玩。」
哪有小孩不喜歡玩水的?片刻後她變得像我一樣鎮靜,在我身上像雨點一樣歡騰。街邊躲雨的人看到這一幕一定想:有傘不打的瘋子還讓小孩淋雨,真是害人啊。如果我跟他們說淋雨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可怕,洗澡也是要把身上打濕,他們會怎麼想?或許他們會同意我的看法,但真正願意淋雨往家走的人不會太多。
這個世界上真正值得恐懼的事其實很少,我們大多是被自己嚇著。舉例來說,有人害怕在公共場合講話,但對一千個人講話跟對一個人講話,在本質上是相同的。都是你一邊思考,一邊讓聲帶震動,讓聲波傳到別人耳朵裡,傳給一個人和傳給一千個人是一樣的。如果在公共場合講話搞砸了,最壞的結果也並不嚴重,既然如此,就不值得恐懼。
還有,考試跟平常做作業沒有什麼不同。不同僅在於作業做不好沒關係,但考試的結果與能否升學、家長老師的臉色是否難看相關。但不能升學、難看的臉色,也並非天塌地陷的大事。如果把考試當成平常做作業,至少不會因為恐懼而無法發揮平常的水平。
大多數的恐懼來自於我們的想像。例如在我們想像淋雨的後果比實際的結果更嚴重,所以很多人選擇站在街邊等著雨停。但站在街邊躲雨的人卻可以泡在游泳池裡數小時。這樣對比之下,是不是有些奇怪?
面對想像的恐懼,我們可能永遠都是失敗者。我們自己製造恐懼而且不斷被加工放大。想要對付恐懼,最好的辦法是拋開想像,看透事情的真實後果。
當真實的結果顯現時,我們可能會啞然失笑,覺得當初的害怕沒有道理。即便真實的結果可能很嚴重,但如果已經有所警覺,就可以想辦法對付。這比對付想像的後果要容易多了。
當夏雨再次來臨時,你是否也會去雨中走走,看看淋雨的後果是不是跟你想像的不同?
03成就感是對抗煩惱的良藥
女兒一歲左右已經能辨認出家裡幾個大的物品,如冰箱、微波爐。每次當她指認對那些物品時,我們都會用掌聲和歡呼聲來讚揚和鼓勵她,她也會因此高興得嘿嘿笑,甚至手舞足蹈。
她開始能扶著硬物慢慢走,然而學走路時摔跤、大哭也是必然的過程。每當此時,我和媽媽總會抱著她百般勸慰,但她總要哭上幾分鐘才能慢慢停止。
有一次,她又因為摔跤大哭,我抱起她後突然靈機一動,問她:「微波爐呢?」她立即停止哭泣,目光四處尋找,抬起手準確地指出微波爐的所在,同時發出聲音,好像在告訴我們「那裡、那裡」。
她從我的表情中得到肯定後得意地笑了,和著淚水的燦爛笑容讓我心疼無比,也驚喜無比,她是忍著痛完成任務的!而且摔倒後豈止是疼痛而已,肯定伴隨著恐懼、緊張、煩躁等負面情緒。但完成任務的成就感,不僅使她忍住疼痛,還可以使她的心情迅速變好。
我一向認為:疼痛和成就感相比,前者更為真實。因為人的存在會先以生物性為主,之後才會漸漸出現社會性。但女兒的表現卻證明這種看法不一定正確,一歲的孩子向我們展示更真實的人性。
這讓我想到戰場上的英雄們,明明受了重傷,還向敵人射出最後的子彈,或引爆最後的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對他們而言,完成任務的成就感不僅超越疼痛,而且超過生命本身。
軀體的疼痛可以靠成就感減輕,心靈的痛楚也是如此。勞作後的收穫除了物質以外,還有無法估量的精神收穫,後者可能更有價值。當我們煩惱時,做一點能快速獲得結果的易事,並享受其中的小小成就感,也許是對抗煩惱的一劑良藥。
有人說:「煩惱即人生。」如果人們可能使人生變得不那麼煩惱,用大大小小的成就果實,鋪滿從起點到終點的人生道路。對人而言,成就感可以比疼痛和負性情緒更真實。
04偷窺成癮源於安全感的缺失
前些日子,有幾本涉及隱私的書賣得非常好、閱者無數。一部名為《銀色獵物》(Silver)的好萊塢電影風靡全球,票房收入甚至破紀錄。內容討論到與隱私相關的議題,其賣點之好,原因也許比隱私本身更加有趣。
這部電影敘述一名偷窺者的故事:男主角名叫柴克,年齡約在二十五歲到三十歲之間,是一棟出租大廈的主人。他花費巨資在大廈的每一間房間的客廳、臥室,甚至廁所內祕密安裝攝影機鏡頭,他則坐在自己的房間裡,從數十個電視機螢幕將每個家庭發生的任何事盡收眼底。
雖然這是典型心理變態者的形象,但影片有兩個情節證明,證明偷窺是每個人都具有的愛好或是需求。
看起來不像喜歡偷窺他人隱私的女主角卡莉,當她用望遠鏡看見別棟屋裡一對夫妻的「寫實」鏡頭,竟興奮得驚叫,其他人也蜂擁而上搶著看這一幕。雖然此時有人高喊這樣不妥當,但在這種情形下,這個人的表現反倒顯得不正常。
另一段情節是當卡莉像柴克一樣,坐在數十個螢幕前目睹芸芸眾生的生活時,她的表情時而憂傷、時而喜悅、時而憤怒,但是她自始至終投入其中。
偷窺到的內容決定偷窺者動機的強弱,如果看到的全是吃飯聊天、洗臉刷牙等瑣事,偷窺的願望會大打折扣。只有能偷看到每個人都會做,但不會在別人面前做,甚至不會在別人面前談論的情節時,偷窺者才會樂此不疲。
偷窺的內容往往隨著時代而改變。據說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由於生活清貧,只有過年才有好東西吃,一些無事可做的老太太常常把目光聚焦在左鄰右舍的爐灶和餐桌之上。她們會或大或小聲地互相轉告:「李家又在煨湯」或「張家又在做燒雞」,語氣中混有羨慕、嫉妒、驚奇,甚至仇恨等情感。
但人對性的偷窺興趣,卻從來沒有減弱過。從人的需求層次來看,性的生理需求位於最底層,接著依序為安全、愛與歸屬感、尊重,最高層則為自我實現的需求。
越底層的需求,則越接近生物性的需求。人對性的需求是由生理決定,也是人類能夠繁衍至今的最直接原因。但是性不只是因為生理結構,時代和文化在性的問題上打下的烙印,比任何事物都鮮明、深刻。
偷窺也可能產生積極的社會效果。電影中因為柴克揭露男子調戲未成年妓女的行為,而阻止他的罪行。不論偷窺具有什麼樣的人性基礎,也不論能產生多少積極的社會效果,刻意的偷窺都是不被接受的。影片的最後,卡莉用手槍打碎所有電視螢幕,她在偷窺和保留隱私之間,果斷地選擇了後者。
柴克會成為病態偷窺者原因出於他的母親。他母親是一名肥皂劇演員,由於長期在外演出,很少有時間陪伴他。柴克後來愛上的兩名女人都很像他的母親,是他潛意識裡想找回缺少母愛的表現。
柴克認為他偷窺到的事情,是世界上最真實的肥皂劇,從這一面反映他對母親的關注。這些情節可以看出編劇和導演深受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影響。
從安全感的角度來理解偷窺的成因,偷窺者通常處於主動、安全的位置,而被偷窺者則處於被動、不安全的位置。柴克獲得安全感的手段就是偷窺,面對大樓的所有居民,他可以在心裡安全地說:「我知道你們的一切,而你們對我卻一無所知,我可以在任何時候利用這一點達到任何目的。你們都是我鏡頭下的臣民。」
現代精神分析理論認為:每個人一出生就與世界建立種主體與客體的關係,人第一個面對的客體是母親和母親的乳房。如果在成長的過程中太早與客體分開,在成年後會下意識、強迫性地尋找幼年失去的客體。對大多數的人來說,尋找客體會被限定在社會允許的範圍內,例如追求金錢、地位、權力,來替代童年喪失的客體。
但對柴克來說,他在超越社會規範的情形下,同時透過數十個電視螢幕與他人的家庭生活發生關聯,才感覺重新擁有童年時期的客體。人性太過複雜,心理變態的種類多不勝數,每一個人身上都存在這些種子,可能在適當的條件下發芽、生長。換句話說,沒有任何一種心理問題是某個人獨有的。
理解這一點,會使我們增加對他人的同情和愛,最重要的標準,是看一個人的行為是否符合時代的道德規範。我希望這些規範逐漸變得寬容,給人性更大的自由空間,同時也希望人為的悲劇,會隨著對人性瞭解的增多而減少。
01孤獨讓人產生內心的衝突
馬克思說:「人是所有社會關係的總和。」現代心理學的客體關係理論認為:人是由其所處的關係造就,若一段關係不存在,就不可能有人,也不可能有人類社會。
對個人來說,他可以處於兩種完全不同的關係:一種是與人在一起享受交流情感和觀念的愉悅,另一種是沒有與他人交流的特殊關係,稱為孤獨。渴望交流是人的本質,孤獨雖然看起來不是好的狀態,沒有交流,心靈就會像沒有養分的植物一樣枯萎。但是從更深的層面來說,孤獨也是人的本質特徵。
生物從低分子物質進化到單細胞生物,出現了細胞膜,因此隔離個體與外界,從這一刻起,交流和孤獨成了每個個體截然不同,又缺一不可的狀態。
首先是軀體上的孤獨,皮膚像是人與人的邊界,其次是心理上的孤獨,如果不借助語言、文字、手勢等工具,無法知道別人的想法。相對於大自然而言,人既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又是獨立於其中的存在。
既然孤獨是人的本質,處於孤獨也滿足了人的需求並帶來好處。這些好處可以歸納成以下幾點:
第一,一個人既被關係創造,也會被關係限定。適時的孤獨可以使他擺脫關係中的限定,不僅讓成為「自己」,更擁有獨立人格。
第二,孤獨可以使人置身關係外,審視一段關係,使交流變得更融恰、流暢。有些企業的最高決策者或國家領導人,總會找機會讓自己獨處。
他們具有智慧和穩定的人格,使他們減少影響並主動掌控關係。但長時間處於複雜的關係中難免受其左右,導致判斷和決策失誤。孤獨可以使他們重新找回智慧和力量,掌控好與人的關係。沒有時間孤獨的領導人可能會成為他人的傀儡和關係中的犧牲品。
第三,從心理發展的過程來看,接納並能享受孤獨是成熟的重要標誌。孩子不具備孤獨的能力,因為孤獨可能使他們受到肉體和心靈的創傷。但成熟的人會在孤獨中整合內心的力量,為更有效的交流做準備。
孤獨大致可以分為主動和被動,前者是必需和有益的,而後者則是不必要和沒有好處的。
有兩種情況會使人處於被動的孤獨之中。一種是外界強加,例如因為某種原因被困於孤島,無法與外界聯繫;另一種情形是明明希望與人交流,但內心的問題使他缺乏交流的勇氣和能力。有社交障礙的人因為害怕跟他人在一起時產生的不良情緒,因此迴避一切有人的場景。如果是這種情況,則應尋求專業幫助。
當一個人進入青春期,特別是青春期的中期時,會出現難以遏制的孤獨感。隨著生理和心理的成熟,渴求獨立的願望增長到一定程度,使他想擺脫對父母的依賴,但另一方面他還沒有完全社會化、沒有固定的交際圈,經濟上還無法獨立。
在兩頭都碰不著的狀況下,像一個被拋在空中的皮球,既不在原地,也沒有落在它處,因此不可避免地產生孤獨感。隨著逐漸成長,孤獨感會慢慢減弱。有些人即使在人群中也會感到孤獨。偶爾有這種感受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如果經常有這種感受,可能是心理上出了問題。
一般說來,容易在人群中感到孤獨的有兩種人,一種是自傲的人,另一種是自卑的人。心理學上自傲和自卑是相同本質、不同表現形式的兩種狀態,都是過度關注自己、不善於與人交流所引起。換句話說,自卑和自傲既是不與他人交流的原因,也是結果,如此便離人群越來越遠。
一個能充分與他人交流的人,既不可能自傲,也不可能過度自卑。他會把自己當作人群中的一員,這樣的人怎麼可能在人群中感到孤獨呢?一個人在孤獨時,與在有人在場時所做的事情反差不大,可以說他是個內在和外在和諧、真實的人。
反之,如果孤獨時的所作所為,與在公共場所的表現反差太大,人們會認為他是一個內外不和諧、不真實的人,甚至是個喜歡欺騙的人。
中國傳統文化中,修身要求「慎獨」。君子即使在獨處時,行為也要符合倫理道德的規範。他人在場時由於行為會被評判,我們自然會讓行為符合道德規範,絕大多數人都可以輕鬆做到這一點。但是獨處時失去他人的監督,只靠自己的約束來管理行為,因此容易做出不符合規範的行為。
我們也許可以告訴自己:「別人不知道,所以沒關係。」但至少自己是知道的,也許可以永遠欺騙別人,但能永遠欺騙自己嗎?
每一個人一生都在追求內外的和諧,這股力量遲早會攻擊那些不符合標準的行為,因此產生內心的衝突。慎獨是不讓這種衝突產生,「君子不欺於暗室」是不給自己攻擊自己的機會。
無法學會應付孤獨的人,注定不會得到好的交流。一個無法與自己相處的人,怎麼能好好跟別人交流呢?在他孤獨時產生的內心衝突,遲早會重現在與他人的交流中。
舉例來說,一個內心充滿衝突的人希望透過愛情來緩解,結果經常在愛情開始不久,衝突開始出現在所愛的人之間,最後導致兩敗俱傷。渴望友誼和愛情的人只有在能妥善處理孤獨後,才可能得到高品質的友誼和愛情。
我們可以說,孤獨其實就是與自己的關係,自己與自己交流。對於一個內心和諧的人來說,這種交流是很愉快的。內心和諧是指各種心理的力量沒有發生激烈的衝突。或者說,我們的看法、情緒和行為之間沒有出現互不相融的狀況。
對一個內心不和諧的人來說,孤獨可能是異常艱辛和痛苦的勞役,心理力量的戰爭把他折磨得疲憊不堪。那些不能忍受孤獨的人總是需要生活在熱鬧之中,實際上是在迴避孤獨導致的衝突。
適當、健康的孤獨會帶點淡淡的憂傷,有些人喜歡這種感覺,特別是情感豐富的天才和歷盡人間滄桑的智者。遺憾的是,有些人沉醉於高貴的憂傷,以至於他們無法再回到與人的交流中。使他們進入終極的孤獨,自殺成了他們最後的歸宿。
也許孤獨可以比喻為美酒,偶爾品嚐使人生更加美好,但如果經常大量地狂飲,美酒會變成傷害身體和心靈的毒藥。
02恐懼,來自我們的想像
妻子帶著四歲的女兒和同事一起去江灘公園玩,我在家做自己的事。傍晚開始下大雨,妻子打電話說她們被困在馬路對面的停車場,讓我送幾把傘去。
我想現在是夏天,從停車場走回家只需七、八分鐘,回家後也要換衣服和洗澡,淋雨應該沒什麼關係,就說:「淋雨回來吧,女兒肯定會高興的。」妻子知道我不是想偷懶,但其他人都不同意,只好送傘去。
我穿上拖鞋,拿了四把傘下樓。大馬路邊站滿了躲雨的人,他們看到一個男人手裡拿著四把傘,卻一把也不打開,不慌不忙地在大雨中走著。到了停車場,我把傘分給別人,抱著女兒就朝雨中走。
別人看到送傘的人反而淋雨有些過意不去。我說:「沒關係,就想淋淋雨。」豆大的雨滴打在臉上和身上有點疼,也有點冷。女兒剛開始有些驚慌,大叫:「把我的頭髮打濕了,把我的衣服打濕了。」我說:「別怕,淋雨就像洗澡玩水一樣好玩。」
哪有小孩不喜歡玩水的?片刻後她變得像我一樣鎮靜,在我身上像雨點一樣歡騰。街邊躲雨的人看到這一幕一定想:有傘不打的瘋子還讓小孩淋雨,真是害人啊。如果我跟他們說淋雨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可怕,洗澡也是要把身上打濕,他們會怎麼想?或許他們會同意我的看法,但真正願意淋雨往家走的人不會太多。
這個世界上真正值得恐懼的事其實很少,我們大多是被自己嚇著。舉例來說,有人害怕在公共場合講話,但對一千個人講話跟對一個人講話,在本質上是相同的。都是你一邊思考,一邊讓聲帶震動,讓聲波傳到別人耳朵裡,傳給一個人和傳給一千個人是一樣的。如果在公共場合講話搞砸了,最壞的結果也並不嚴重,既然如此,就不值得恐懼。
還有,考試跟平常做作業沒有什麼不同。不同僅在於作業做不好沒關係,但考試的結果與能否升學、家長老師的臉色是否難看相關。但不能升學、難看的臉色,也並非天塌地陷的大事。如果把考試當成平常做作業,至少不會因為恐懼而無法發揮平常的水平。
大多數的恐懼來自於我們的想像。例如在我們想像淋雨的後果比實際的結果更嚴重,所以很多人選擇站在街邊等著雨停。但站在街邊躲雨的人卻可以泡在游泳池裡數小時。這樣對比之下,是不是有些奇怪?
面對想像的恐懼,我們可能永遠都是失敗者。我們自己製造恐懼而且不斷被加工放大。想要對付恐懼,最好的辦法是拋開想像,看透事情的真實後果。
當真實的結果顯現時,我們可能會啞然失笑,覺得當初的害怕沒有道理。即便真實的結果可能很嚴重,但如果已經有所警覺,就可以想辦法對付。這比對付想像的後果要容易多了。
當夏雨再次來臨時,你是否也會去雨中走走,看看淋雨的後果是不是跟你想像的不同?
03成就感是對抗煩惱的良藥
女兒一歲左右已經能辨認出家裡幾個大的物品,如冰箱、微波爐。每次當她指認對那些物品時,我們都會用掌聲和歡呼聲來讚揚和鼓勵她,她也會因此高興得嘿嘿笑,甚至手舞足蹈。
她開始能扶著硬物慢慢走,然而學走路時摔跤、大哭也是必然的過程。每當此時,我和媽媽總會抱著她百般勸慰,但她總要哭上幾分鐘才能慢慢停止。
有一次,她又因為摔跤大哭,我抱起她後突然靈機一動,問她:「微波爐呢?」她立即停止哭泣,目光四處尋找,抬起手準確地指出微波爐的所在,同時發出聲音,好像在告訴我們「那裡、那裡」。
她從我的表情中得到肯定後得意地笑了,和著淚水的燦爛笑容讓我心疼無比,也驚喜無比,她是忍著痛完成任務的!而且摔倒後豈止是疼痛而已,肯定伴隨著恐懼、緊張、煩躁等負面情緒。但完成任務的成就感,不僅使她忍住疼痛,還可以使她的心情迅速變好。
我一向認為:疼痛和成就感相比,前者更為真實。因為人的存在會先以生物性為主,之後才會漸漸出現社會性。但女兒的表現卻證明這種看法不一定正確,一歲的孩子向我們展示更真實的人性。
這讓我想到戰場上的英雄們,明明受了重傷,還向敵人射出最後的子彈,或引爆最後的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對他們而言,完成任務的成就感不僅超越疼痛,而且超過生命本身。
軀體的疼痛可以靠成就感減輕,心靈的痛楚也是如此。勞作後的收穫除了物質以外,還有無法估量的精神收穫,後者可能更有價值。當我們煩惱時,做一點能快速獲得結果的易事,並享受其中的小小成就感,也許是對抗煩惱的一劑良藥。
有人說:「煩惱即人生。」如果人們可能使人生變得不那麼煩惱,用大大小小的成就果實,鋪滿從起點到終點的人生道路。對人而言,成就感可以比疼痛和負性情緒更真實。
04偷窺成癮源於安全感的缺失
前些日子,有幾本涉及隱私的書賣得非常好、閱者無數。一部名為《銀色獵物》(Silver)的好萊塢電影風靡全球,票房收入甚至破紀錄。內容討論到與隱私相關的議題,其賣點之好,原因也許比隱私本身更加有趣。
這部電影敘述一名偷窺者的故事:男主角名叫柴克,年齡約在二十五歲到三十歲之間,是一棟出租大廈的主人。他花費巨資在大廈的每一間房間的客廳、臥室,甚至廁所內祕密安裝攝影機鏡頭,他則坐在自己的房間裡,從數十個電視機螢幕將每個家庭發生的任何事盡收眼底。
雖然這是典型心理變態者的形象,但影片有兩個情節證明,證明偷窺是每個人都具有的愛好或是需求。
看起來不像喜歡偷窺他人隱私的女主角卡莉,當她用望遠鏡看見別棟屋裡一對夫妻的「寫實」鏡頭,竟興奮得驚叫,其他人也蜂擁而上搶著看這一幕。雖然此時有人高喊這樣不妥當,但在這種情形下,這個人的表現反倒顯得不正常。
另一段情節是當卡莉像柴克一樣,坐在數十個螢幕前目睹芸芸眾生的生活時,她的表情時而憂傷、時而喜悅、時而憤怒,但是她自始至終投入其中。
偷窺到的內容決定偷窺者動機的強弱,如果看到的全是吃飯聊天、洗臉刷牙等瑣事,偷窺的願望會大打折扣。只有能偷看到每個人都會做,但不會在別人面前做,甚至不會在別人面前談論的情節時,偷窺者才會樂此不疲。
偷窺的內容往往隨著時代而改變。據說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由於生活清貧,只有過年才有好東西吃,一些無事可做的老太太常常把目光聚焦在左鄰右舍的爐灶和餐桌之上。她們會或大或小聲地互相轉告:「李家又在煨湯」或「張家又在做燒雞」,語氣中混有羨慕、嫉妒、驚奇,甚至仇恨等情感。
但人對性的偷窺興趣,卻從來沒有減弱過。從人的需求層次來看,性的生理需求位於最底層,接著依序為安全、愛與歸屬感、尊重,最高層則為自我實現的需求。
越底層的需求,則越接近生物性的需求。人對性的需求是由生理決定,也是人類能夠繁衍至今的最直接原因。但是性不只是因為生理結構,時代和文化在性的問題上打下的烙印,比任何事物都鮮明、深刻。
偷窺也可能產生積極的社會效果。電影中因為柴克揭露男子調戲未成年妓女的行為,而阻止他的罪行。不論偷窺具有什麼樣的人性基礎,也不論能產生多少積極的社會效果,刻意的偷窺都是不被接受的。影片的最後,卡莉用手槍打碎所有電視螢幕,她在偷窺和保留隱私之間,果斷地選擇了後者。
柴克會成為病態偷窺者原因出於他的母親。他母親是一名肥皂劇演員,由於長期在外演出,很少有時間陪伴他。柴克後來愛上的兩名女人都很像他的母親,是他潛意識裡想找回缺少母愛的表現。
柴克認為他偷窺到的事情,是世界上最真實的肥皂劇,從這一面反映他對母親的關注。這些情節可以看出編劇和導演深受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影響。
從安全感的角度來理解偷窺的成因,偷窺者通常處於主動、安全的位置,而被偷窺者則處於被動、不安全的位置。柴克獲得安全感的手段就是偷窺,面對大樓的所有居民,他可以在心裡安全地說:「我知道你們的一切,而你們對我卻一無所知,我可以在任何時候利用這一點達到任何目的。你們都是我鏡頭下的臣民。」
現代精神分析理論認為:每個人一出生就與世界建立種主體與客體的關係,人第一個面對的客體是母親和母親的乳房。如果在成長的過程中太早與客體分開,在成年後會下意識、強迫性地尋找幼年失去的客體。對大多數的人來說,尋找客體會被限定在社會允許的範圍內,例如追求金錢、地位、權力,來替代童年喪失的客體。
但對柴克來說,他在超越社會規範的情形下,同時透過數十個電視螢幕與他人的家庭生活發生關聯,才感覺重新擁有童年時期的客體。人性太過複雜,心理變態的種類多不勝數,每一個人身上都存在這些種子,可能在適當的條件下發芽、生長。換句話說,沒有任何一種心理問題是某個人獨有的。
理解這一點,會使我們增加對他人的同情和愛,最重要的標準,是看一個人的行為是否符合時代的道德規範。我希望這些規範逐漸變得寬容,給人性更大的自由空間,同時也希望人為的悲劇,會隨著對人性瞭解的增多而減少。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