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現代性書寫:英國玄學派詩人喬治‧赫伯特詩歌研究(簡體書)
商品資訊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商品簡介
本書出版獲得2017年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專項資金一般項目“自我的現代性書寫――英國玄學派詩人喬治?赫伯特詩歌研究”(項目編號:17LZUJBWZY072)資助。
自我一直是西方哲學關注的焦點。在古希臘、羅馬文化中,自我一直處於邊沿的位置。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人們開始從傳統、習俗與教會的枷鎖中擺脫出來,無畏地向前發現自我、實現自我。這種自我意識的增強在文藝復興時期各個領域均有表現。自我是瞭解其他一切事物的根源;文學方面則出現了以探討自我為中心的文學作品,其中包括許多文人撰寫的日記、回憶錄、信件、遊記等自傳性作品與隨筆;而在繪畫方面,自畫像變得頗受歡迎。
本書研究玄學派詩人喬治?赫伯特在他著名的詩集《聖殿》中,將個人的情感投射在詩歌表現的舞臺上,憑藉神的在場來瞭解自我。具體為體現為:闡釋詩集《聖殿》所展現的自我對上帝態度的衍變過程,分析了赫伯特在詩歌創作過程,探討了詩人在《聖殿》中所體現的審美意識。
自我一直是西方哲學關注的焦點。在古希臘、羅馬文化中,自我一直處於邊沿的位置。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人們開始從傳統、習俗與教會的枷鎖中擺脫出來,無畏地向前發現自我、實現自我。這種自我意識的增強在文藝復興時期各個領域均有表現。自我是瞭解其他一切事物的根源;文學方面則出現了以探討自我為中心的文學作品,其中包括許多文人撰寫的日記、回憶錄、信件、遊記等自傳性作品與隨筆;而在繪畫方面,自畫像變得頗受歡迎。
本書研究玄學派詩人喬治?赫伯特在他著名的詩集《聖殿》中,將個人的情感投射在詩歌表現的舞臺上,憑藉神的在場來瞭解自我。具體為體現為:闡釋詩集《聖殿》所展現的自我對上帝態度的衍變過程,分析了赫伯特在詩歌創作過程,探討了詩人在《聖殿》中所體現的審美意識。
作者簡介
張敏,女,1982年生,英語語言文學博士,蘭州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主要從事英國十六、十七世紀詩歌、戲劇研究和英美現當代文學研究。發表文章:“George Herbert's Self- Projection as a Didactic Priest in The Temple”,“Voices of the Dramatic Persona: An Exploration of George Herbert's Self-Writing in The Temple”,《從人物塑造探索〈水泥花園〉的寓意》等;主持項目:2017年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專項資金一般項目“自我的現代性書寫――英國玄學派詩人喬治?赫伯特詩歌研究”(項目編號: 17LZUJBWZY072);2012年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一般項目“馬丁?艾米斯'黑色幽默'創作風格研究”(12LZUJBWYB032);參與項目:2007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十七世紀巴羅克文學研究”(項目編號:07BWW014),主要撰寫專著《英國16、17世紀巴羅克文學研究》(科學出版社)第四章《巴羅克文化語境中的身體敘述》。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