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減壓的思緒清理術:清理造成負擔的雜亂思緒,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核心價值和目標
商品資訊
系列名:綠蠹魚Read It
ISBN13:9789573286219
替代書名:Declutter Your Mind:How to Stop Worrying,Relieve Anxiety,and Eliminate Negative Thinking
出版社:遠流
作者:史蒂夫‧史考特; 貝瑞‧達文波特
譯者:溫澤元
出版日:2019/08/28
裝訂/頁數:平裝/256頁
規格:20.9cm*14.8cm*1.7cm (高/寬/厚)
版次:1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美國狂銷近10萬冊、譯為11種語言,現代人必備「心靈掃除」指南
★4大領域×18種心智整理策略,找回高效率心智!
雜亂的空間需要整理,
不受控制的思緒,自然也該斷捨離!
想要好好面對壓力無所不在的人生,首先要找回浪費在過度思考、焦慮上的時間與精力。
本書將帶領你學習整理、管理思緒的技巧,並提供可立即採取的相應策略。
如果你經常有以下情形,就可透過本書獲得幫助:
‧因為過度憂慮,失去珍貴的時間、專注力與精神
‧無法停止負面思考與強迫性思考
‧感到忙碌、壓力大得喘不過氣,彷彿失去自我
‧借助金錢、物質、工作、名聲、成功來填補空虛
‧被上司、伴侶或家人抱怨心不在焉,或是經常分心、煩躁
4大整理訣竅,為你的心靈與生活大掃除
整理思緒──重塑思維模式,在思考失控前加以阻止。
整理人生義務──找出自己的核心價值,讓日常行動跟重要事項相符。
整理人際關係──改變行為模式,斬斷對自己無益的負面關係。
整理周遭環境──給予心智更多餘裕,將時間花在重要的人事物上。
思維模式其實是一種「習慣」。
只要運用適當的技巧,任何人都能控制心智、過濾負面想法。
當你能夠整理心中雜亂的思緒,打開創造力與靈感,就能得到平靜、滿足的人生。
本書特色
◎實用性高的思維調整指南
◎將容易引起煩惱的課題劃分為四大領域,給予對應的極簡思緒整理技巧
◎提供具有科學根據、易於操作的建議
★4大領域×18種心智整理策略,找回高效率心智!
雜亂的空間需要整理,
不受控制的思緒,自然也該斷捨離!
想要好好面對壓力無所不在的人生,首先要找回浪費在過度思考、焦慮上的時間與精力。
本書將帶領你學習整理、管理思緒的技巧,並提供可立即採取的相應策略。
如果你經常有以下情形,就可透過本書獲得幫助:
‧因為過度憂慮,失去珍貴的時間、專注力與精神
‧無法停止負面思考與強迫性思考
‧感到忙碌、壓力大得喘不過氣,彷彿失去自我
‧借助金錢、物質、工作、名聲、成功來填補空虛
‧被上司、伴侶或家人抱怨心不在焉,或是經常分心、煩躁
4大整理訣竅,為你的心靈與生活大掃除
整理思緒──重塑思維模式,在思考失控前加以阻止。
整理人生義務──找出自己的核心價值,讓日常行動跟重要事項相符。
整理人際關係──改變行為模式,斬斷對自己無益的負面關係。
整理周遭環境──給予心智更多餘裕,將時間花在重要的人事物上。
思維模式其實是一種「習慣」。
只要運用適當的技巧,任何人都能控制心智、過濾負面想法。
當你能夠整理心中雜亂的思緒,打開創造力與靈感,就能得到平靜、滿足的人生。
本書特色
◎實用性高的思維調整指南
◎將容易引起煩惱的課題劃分為四大領域,給予對應的極簡思緒整理技巧
◎提供具有科學根據、易於操作的建議
作者簡介
史蒂夫‧史考特(S. J Scott)
史蒂夫經營名為「培養好習慣」(Develop Good Habits)的部落格,在著作中提供生活各領域的日常行動計畫建議,包含健康、健身、工作和人際關係等面向。史蒂夫的著作和其他個人成長類書籍不同,是將重點擺在採取行動上。你能在他的著作中讀到可立刻執行的行動,而非那些言過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卻不堪用的策略。
貝瑞‧達文波特(Barrie Davenport)
貝瑞是獲獎網站「活出自信,活出光彩」(Live Bold and Bloom)創辦人,此網站宗旨為協助他人發展成長。她是領有執照的個人成長教練,也負責編寫線上課程,幫助民眾利用有效實用的策略來突破舒適圈,打造更快樂、豐富成功的人生。此外,貝瑞也寫了數本勵志書籍,專門探討好習慣、生命熱情、建立自信、專注正念以及極簡等主題。
身為企業家、三個孩子的媽還有住家的屋主,貝瑞深知簡化、管理內在與外在生活能對人生帶來意義非凡的重大改變。透過這個方式才能消除壓力,盡情享受人生。
譯者簡介:
溫澤元
畢業於師大翻譯研究所,曾赴德國海德堡大學進修,現為專職譯者。
譯有《那天清晨他們來敲門》、《倒帶人生》、《漫遊十七世紀古英國》、《我必須獨自赴約》等書。
史蒂夫經營名為「培養好習慣」(Develop Good Habits)的部落格,在著作中提供生活各領域的日常行動計畫建議,包含健康、健身、工作和人際關係等面向。史蒂夫的著作和其他個人成長類書籍不同,是將重點擺在採取行動上。你能在他的著作中讀到可立刻執行的行動,而非那些言過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卻不堪用的策略。
貝瑞‧達文波特(Barrie Davenport)
貝瑞是獲獎網站「活出自信,活出光彩」(Live Bold and Bloom)創辦人,此網站宗旨為協助他人發展成長。她是領有執照的個人成長教練,也負責編寫線上課程,幫助民眾利用有效實用的策略來突破舒適圈,打造更快樂、豐富成功的人生。此外,貝瑞也寫了數本勵志書籍,專門探討好習慣、生命熱情、建立自信、專注正念以及極簡等主題。
身為企業家、三個孩子的媽還有住家的屋主,貝瑞深知簡化、管理內在與外在生活能對人生帶來意義非凡的重大改變。透過這個方式才能消除壓力,盡情享受人生。
譯者簡介:
溫澤元
畢業於師大翻譯研究所,曾赴德國海德堡大學進修,現為專職譯者。
譯有《那天清晨他們來敲門》、《倒帶人生》、《漫遊十七世紀古英國》、《我必須獨自赴約》等書。
序
引言 思維如何影響結果
想要擁有快樂人生,需要的其實不多,關鍵在於你的內心與思維。
──古羅馬哲學家皇帝馬可‧ 奧理略(Marcus Aurelius)
你是否曾被腦中的思緒搞得煩躁紊亂?每週的例行任務是否帶來壓力和焦慮,讓你喘不過氣?你是否曾想過,如果不用再擔心人生,那該有多好?
負面思維在所難免,但如果你常覺得自己快被這些思緒壓垮,或許就該仔細檢視自己到底在想什麼,以及思緒對心理健康造成何種影響。
內在獨白是與生俱來的心理要素。內在獨白時時刻刻、不分晝夜都存在於腦中,提醒我們記得添購生活用品,使我們因為錯過妹妹的生日感到羞愧,或是讓我們對報紙頭條的內容感到焦慮,例如政治新聞、環境議題、經濟現況等等。
這些思緒是人生的背景雜訊,就算我們沒注意到它們的存在,這些聲音也從未退場。現在,花幾秒鐘專心聆聽自己的思緒,試著停止腦中的聲音。其實挺不容易的,對吧?靜下心聆聽後,我們才會發現,就算自己不想,也沒有主動製造這些思緒,雜音還是接連浮現。
有些思緒毫無來由,而且一點用也沒有。例如:「我的手臂好癢。」「好像
快下雨了。」「我把鑰匙放哪?」
然而,也有不少思緒擾人安寧,甚至是相當負面。例如:「這傢伙是個混蛋。」「我把這個計畫搞砸了。」「剛剛不應該那樣對媽媽說話,我好後悔。」
不管是正面、中性還是負面的思緒,都會讓心智紊亂。這種感覺就像家裡堆放太多物品,空間雜亂無章。
遺憾的是,清理腦中紛亂的思緒不像清理家中的雜物那麼簡單,我們沒辦法把思緒「丟掉」,也不能期待這些思緒一去不回。這就像一場永無止境的打地鼠遊戲,打消負面思緒後,它們下一秒又立刻冒出頭。
為何會有負面思維?
想像看看,假如內心是間井然有序的房子,裡頭沒有多餘無用、令人勞心耗神、感到厭煩的物品,該有多麼清爽。如果腦中只有啟迪人心、令人振奮又感到安適的思維,會是什麼感覺呢?
不妨將心智想像成一片平靜無雲的藍天,而我們有權決定哪些物體能在空中盤旋飛翔。既然大家都渴望擁有這片純淨無雲的內心天空,那為什麼我們總是想這麼多,卻不從雜亂、非必要的思緒中,將正面、必要的訊息篩選出來?
腦中大約具有一千億個神經元,脊髓中則有十億個。神經元之間,總共約有一百兆個相連接的部位,這些部位稱為突觸,是負責處理訊息的細胞。
我們強大的腦部總是分秒不歇地處理、分析各式各樣的經驗與感受,思維就是這段過程的產物,並且構成了我們所認知的現實。
我們能夠控制、導引思緒,但有時候,思緒彷彿擁有自己的意志,反過來控制我們、引導我們的感受。我們都必須先經過思考的過程,才能解決問題、分析事物、做決定與策畫;不過,大腦積極運轉時,思緒偶爾就像狂野的猴子,拉著我們在負面情緒、擔憂、猶豫……等思緒構成的荊棘中穿梭。
永不止息的內在獨白,讓我們無法專注在身邊發生的事物,錯失了體驗生命
中珍貴時刻的良機,更破壞了當下的喜悅與幸福感。
令人不解的是,我們都以為自己要多多思考,或是想得更用力、深入,才能「了解」為何我們無法擁有理想中的滿足與快樂。我們試著尋找各種物品、人與經驗,以求抑制心中的渴望、舒緩抑鬱的情緒;不過,越將焦點擺在絕望的情緒上,我們就越感沮喪。我們望向未來,回顧過去,只為找到解答,但這些思緒卻令人焦躁、空虛不安。
其實,幾乎所有的負面思緒都跟過去或未來相關。就算渴望擺脫腦中那台永遠關不掉的錄音機,我們還是經常受困於悔恨與擔憂的思緒中,不斷循環。
我們不僅得跟這些思緒抗衡,還得應付擺脫不了這些思緒的無力感。只要這些負面思緒持續循環,心中的感受就會越來越糟。我們彷彿一分為二,其中一半負責思考,另一半負責批判:當其中一半開始思考時,另一半就會有所警覺,並批判這些思緒有多糟。
這種思考與批判並存的現象,讓我們感到痛苦。腦中有越多恐懼、罪惡或悔恨的思緒,壓力、焦慮、憂鬱與憤怒等感受就會更顯著。有時,因思緒而來的負面情緒讓我們無法動彈,這些情緒也剝奪我們心中的平靜與滿足感。
雖然這些思緒是讓人痛苦的元兇,但我們始終以為,自己對這些思緒無能為力。我們沒辦法不想這些事情,對吧?我們沒辦法任意將大腦關機,擺脫心中喋喋不休的聲音,以及隨之而來、令人無法好好享受人生的情緒。
在某些短暫的片刻,我們會意外感到平和與寧靜。不過,我們更常擅自幫自己開藥,用暴飲暴食、酒精、藥物、工作、性愛或運動等各種方式,來鎮壓心中嘈雜的聲音。可惜,這種平息雜音、減輕痛苦的方法往往都是治標不治本,過不了多久,那些思緒又會捲土重來,使我們再次掉入循環。
難道我們注定是「猴子思維」的受害者嗎?難道我們就得不斷跟思緒奮戰,被擔憂、悔恨及焦慮給擊垮?我們有沒有辦法讓心智更清明,擺脫負面與痛苦?
儘管我們無法讓心中的那棟房子永保乾淨整齊,但我們能影響思維,大幅提升生活品質與快樂程度。思考看似是個自動、無法掌控的行為,不過,許多思維模式其實都是習慣使然,甚至是未經思考的產物。
雖然我們跟思緒彷彿不可分割,但我們其實都有個「意識清醒的自我」,能夠刻意介入思考的過程,妥善管理思緒。事實上,我們比想像中更能控制思緒。只要學會如何控制心智,就能撥開未受控制、層層堆疊的念頭,迎接源源不絕的創造力與靈感,享受美妙人生。
透過各種正念練習以及實用的習慣,我們都能削減思緒的影響力,在心中騰出更多空間,享受內在的平和與快樂。屆時,我們就能釐清人生大小事的先後順序,分辨哪些事情是重要的,哪些則無關緊要,並且找到屬於自己的理想生活方式。
讓大腦放鬆、找回生活品質的思緒清理術
本書的目標很簡單,就是告訴大家,有哪些習慣、行動及心態,能夠整理心
中雜亂的思緒,讓大家更容易專注、更活在當下。
我們不會只是告訴讀者「要做哪些事情」。本書提供的行動建議不僅實用,
更具有科學根據。如果能按照我們的建議,規律練習,就能獲得實質、長遠的改變。
本書分為四大章節,每章的內容都相當豐富。讀者能夠運用本書提供的技巧,改善生活中壓力特別大或讓自己喘不過氣的領域。具體來說,本書涵蓋以下四大主題:
1.整理思緒
2.整理人生義務
3.整理人際關係
4.整理周遭環境
閱讀時,你會發現此書提供許多練習,能夠即刻對你的心態產生正面影響。
由於全書內容豐富,我們建議第一次先讀完整本書,再回頭找出人生中最需要改善的一個領域。換言之,你要找出一項能立即改變人生的「快速致勝點」。
我們是誰?
本書由貝瑞與史蒂夫共同撰寫而成。
貝瑞是獲獎網站「活出自信,活出光彩」(Live Bold and Bloom)創辦人,
此網站的宗旨為協助他人成長。她是領有執照的個人成長教練,也負責編寫線上課程,幫助大家運用有效、實用的策略來突破舒適圈,打造更快樂、豐富、成功的人生。此外,貝瑞也寫了數本勵志書籍,專門探討好習慣、生命熱情、建立自信、專注正念與極簡等主題。身為企業家、三個孩子的媽兼屋主,貝瑞深知,善加簡化並管理內外在的生活,能對人生帶來意義非凡的重大改變,消除壓力,盡情享受人生。
史蒂夫經營名為「培養好習慣」(Develop Good Habits)的部落格,寫了一
系列與生活習慣相關的著作。他的寫作理念是希望讓讀者知道,只要持續培養好習慣,就能擁有更棒的人生。
貝瑞和史蒂夫曾合寫兩本探討正念和簡單生活的書籍,分別為:《十分鐘
大掃除:輕鬆好習慣,打造極簡居家環境》(10-Minute Declutter: The Stress Free Habit for Simplifying Your Home)與《十分鐘數位大掃除:簡單好習慣,解決科技超載困擾》(10-Minute Digital Declutter: The Simple Habit to Eliminate Technology Overload)。這些著作不僅向大家分享如何管理物質財產小訣竅,更點出一項道理:除去人生的「雜音」,就能對心理健康帶來正面影響。
我們之所以決定寫這本書,以及採用書中提到的所有作法,都有各自的出發
點與理由。
貝瑞的故事……
過去幾年來,貝瑞的生活方式和人生優先順序起了重大的改變。貝瑞感到生活空虛,不時還得應付廣泛性焦慮。已是一名母親的她,開始追尋自己對於哪些事物懷抱熱忱,也努力讓「腦中的聲音」靜下來,不讓隨之而來的焦慮與痛苦繼續困擾她。
這段追尋之旅讓貝瑞展開一段全新職涯,她成為個人成長教練,撰寫自我成長部落格,也是老師與作家。她在工作與研究過程中經歷許多靈光乍現的時刻,不僅對正念練習、極簡理念有更深入的了解,也找到自己最想投入時間與精力耕耘的人生重要事項。
最近,她從擁擠繁忙的亞特蘭大搬到北卡羅來納州的阿什維爾,這個城鎮的生活步調較慢,讓她能夠將重心擺在健康生活上,也能盡情享受食物、人際互動、大自然和音樂。
她的新家規模比舊家小了許多,淘汰不少個人物品,服飾配件也比較精簡。她替自己的人際關係、生活體驗排出優先順序,認為有意義的工作遠比物質生活、金錢與名聲來得重要。在日常生活中,貝瑞試著透過冥想、運動以及徜徉在
大自然中,來維持生活的平衡,活在當下。
史蒂夫的故事……
多年來,史蒂夫的生活過得很簡單,然而到了二〇一五下半年,他的人生出現重大轉折。他不僅步入婚姻,還迎來小寶寶、買房子,並開展新事業。雖然這都是值得慶祝的好事,卻也替他的人生帶來更多壓力。
起初,史蒂夫被這些變化壓得喘不過氣,但他最後學會如何簡化腦中的思緒,專注於自己正在處理的事。現在,他跟老婆小孩相處時,都百分之百投入在當下;工作時,他也能在極具生產力的狀態中完成任務。
史蒂夫與貝瑞用來克服生活壓力的策略並不容易,不過,只要你願意每天執行,這些策略絕對實用有效。繼續讀下去,你就能學到這些消除壓力的方式。
你為何需要讀這本書?
這本書是寫給那些發現思緒不受控制,甚至因此降低了自身專注力、生產
力、快樂及內在平靜的人。
如果你有以下困擾,本書對你來說將會非常受用:
•常發現自己被焦慮、負面、缺乏生產力的思緒給綑綁。
•因為過度焦慮、擔憂,失去了珍貴的時間、專注力與精神。
•因為想停止負面與強迫性的思考,而感到沮喪、困擾。
•心理負擔過大,感受到龐大的壓力、不安、焦慮甚至憂鬱。
•發現自己試著透過金錢、物質、工作、成功或名聲,來填補心中的空虛或哀傷。
•總是感到忙碌、壓力大到喘不過氣,彷彿失去自我。
•發現自己借助酒精、藥物、其他能分散注意力的事物、慾望與衝動,來麻痺痛苦的思緒或情緒。
•考慮改變生活中各種事項的優先順序,學習管理、了解自己的思緒,不被思緒牽著走。
•上司、伴侶或家人會說你顯得心不在焉,似乎時常分心、心煩意亂或壓力太大。
•單純是想要一個更加平衡、冷靜平和的生活方式。
一言以蔽之:
如果你渴望擁有簡單平靜的精神生活,想找回浪費在過度思考、焦慮上的時間與精力,這本書絕對能幫到你。你不僅能從這本書中,學到整理、管理思緒的技巧,更能獲得可以立刻採取的相應策略。
本書內容豐富,接下來立刻進入正題,討論人為何會被思緒綑綁,而思緒具
體來說對我們又有何影響。
想要擁有快樂人生,需要的其實不多,關鍵在於你的內心與思維。
──古羅馬哲學家皇帝馬可‧ 奧理略(Marcus Aurelius)
你是否曾被腦中的思緒搞得煩躁紊亂?每週的例行任務是否帶來壓力和焦慮,讓你喘不過氣?你是否曾想過,如果不用再擔心人生,那該有多好?
負面思維在所難免,但如果你常覺得自己快被這些思緒壓垮,或許就該仔細檢視自己到底在想什麼,以及思緒對心理健康造成何種影響。
內在獨白是與生俱來的心理要素。內在獨白時時刻刻、不分晝夜都存在於腦中,提醒我們記得添購生活用品,使我們因為錯過妹妹的生日感到羞愧,或是讓我們對報紙頭條的內容感到焦慮,例如政治新聞、環境議題、經濟現況等等。
這些思緒是人生的背景雜訊,就算我們沒注意到它們的存在,這些聲音也從未退場。現在,花幾秒鐘專心聆聽自己的思緒,試著停止腦中的聲音。其實挺不容易的,對吧?靜下心聆聽後,我們才會發現,就算自己不想,也沒有主動製造這些思緒,雜音還是接連浮現。
有些思緒毫無來由,而且一點用也沒有。例如:「我的手臂好癢。」「好像
快下雨了。」「我把鑰匙放哪?」
然而,也有不少思緒擾人安寧,甚至是相當負面。例如:「這傢伙是個混蛋。」「我把這個計畫搞砸了。」「剛剛不應該那樣對媽媽說話,我好後悔。」
不管是正面、中性還是負面的思緒,都會讓心智紊亂。這種感覺就像家裡堆放太多物品,空間雜亂無章。
遺憾的是,清理腦中紛亂的思緒不像清理家中的雜物那麼簡單,我們沒辦法把思緒「丟掉」,也不能期待這些思緒一去不回。這就像一場永無止境的打地鼠遊戲,打消負面思緒後,它們下一秒又立刻冒出頭。
為何會有負面思維?
想像看看,假如內心是間井然有序的房子,裡頭沒有多餘無用、令人勞心耗神、感到厭煩的物品,該有多麼清爽。如果腦中只有啟迪人心、令人振奮又感到安適的思維,會是什麼感覺呢?
不妨將心智想像成一片平靜無雲的藍天,而我們有權決定哪些物體能在空中盤旋飛翔。既然大家都渴望擁有這片純淨無雲的內心天空,那為什麼我們總是想這麼多,卻不從雜亂、非必要的思緒中,將正面、必要的訊息篩選出來?
腦中大約具有一千億個神經元,脊髓中則有十億個。神經元之間,總共約有一百兆個相連接的部位,這些部位稱為突觸,是負責處理訊息的細胞。
我們強大的腦部總是分秒不歇地處理、分析各式各樣的經驗與感受,思維就是這段過程的產物,並且構成了我們所認知的現實。
我們能夠控制、導引思緒,但有時候,思緒彷彿擁有自己的意志,反過來控制我們、引導我們的感受。我們都必須先經過思考的過程,才能解決問題、分析事物、做決定與策畫;不過,大腦積極運轉時,思緒偶爾就像狂野的猴子,拉著我們在負面情緒、擔憂、猶豫……等思緒構成的荊棘中穿梭。
永不止息的內在獨白,讓我們無法專注在身邊發生的事物,錯失了體驗生命
中珍貴時刻的良機,更破壞了當下的喜悅與幸福感。
令人不解的是,我們都以為自己要多多思考,或是想得更用力、深入,才能「了解」為何我們無法擁有理想中的滿足與快樂。我們試著尋找各種物品、人與經驗,以求抑制心中的渴望、舒緩抑鬱的情緒;不過,越將焦點擺在絕望的情緒上,我們就越感沮喪。我們望向未來,回顧過去,只為找到解答,但這些思緒卻令人焦躁、空虛不安。
其實,幾乎所有的負面思緒都跟過去或未來相關。就算渴望擺脫腦中那台永遠關不掉的錄音機,我們還是經常受困於悔恨與擔憂的思緒中,不斷循環。
我們不僅得跟這些思緒抗衡,還得應付擺脫不了這些思緒的無力感。只要這些負面思緒持續循環,心中的感受就會越來越糟。我們彷彿一分為二,其中一半負責思考,另一半負責批判:當其中一半開始思考時,另一半就會有所警覺,並批判這些思緒有多糟。
這種思考與批判並存的現象,讓我們感到痛苦。腦中有越多恐懼、罪惡或悔恨的思緒,壓力、焦慮、憂鬱與憤怒等感受就會更顯著。有時,因思緒而來的負面情緒讓我們無法動彈,這些情緒也剝奪我們心中的平靜與滿足感。
雖然這些思緒是讓人痛苦的元兇,但我們始終以為,自己對這些思緒無能為力。我們沒辦法不想這些事情,對吧?我們沒辦法任意將大腦關機,擺脫心中喋喋不休的聲音,以及隨之而來、令人無法好好享受人生的情緒。
在某些短暫的片刻,我們會意外感到平和與寧靜。不過,我們更常擅自幫自己開藥,用暴飲暴食、酒精、藥物、工作、性愛或運動等各種方式,來鎮壓心中嘈雜的聲音。可惜,這種平息雜音、減輕痛苦的方法往往都是治標不治本,過不了多久,那些思緒又會捲土重來,使我們再次掉入循環。
難道我們注定是「猴子思維」的受害者嗎?難道我們就得不斷跟思緒奮戰,被擔憂、悔恨及焦慮給擊垮?我們有沒有辦法讓心智更清明,擺脫負面與痛苦?
儘管我們無法讓心中的那棟房子永保乾淨整齊,但我們能影響思維,大幅提升生活品質與快樂程度。思考看似是個自動、無法掌控的行為,不過,許多思維模式其實都是習慣使然,甚至是未經思考的產物。
雖然我們跟思緒彷彿不可分割,但我們其實都有個「意識清醒的自我」,能夠刻意介入思考的過程,妥善管理思緒。事實上,我們比想像中更能控制思緒。只要學會如何控制心智,就能撥開未受控制、層層堆疊的念頭,迎接源源不絕的創造力與靈感,享受美妙人生。
透過各種正念練習以及實用的習慣,我們都能削減思緒的影響力,在心中騰出更多空間,享受內在的平和與快樂。屆時,我們就能釐清人生大小事的先後順序,分辨哪些事情是重要的,哪些則無關緊要,並且找到屬於自己的理想生活方式。
讓大腦放鬆、找回生活品質的思緒清理術
本書的目標很簡單,就是告訴大家,有哪些習慣、行動及心態,能夠整理心
中雜亂的思緒,讓大家更容易專注、更活在當下。
我們不會只是告訴讀者「要做哪些事情」。本書提供的行動建議不僅實用,
更具有科學根據。如果能按照我們的建議,規律練習,就能獲得實質、長遠的改變。
本書分為四大章節,每章的內容都相當豐富。讀者能夠運用本書提供的技巧,改善生活中壓力特別大或讓自己喘不過氣的領域。具體來說,本書涵蓋以下四大主題:
1.整理思緒
2.整理人生義務
3.整理人際關係
4.整理周遭環境
閱讀時,你會發現此書提供許多練習,能夠即刻對你的心態產生正面影響。
由於全書內容豐富,我們建議第一次先讀完整本書,再回頭找出人生中最需要改善的一個領域。換言之,你要找出一項能立即改變人生的「快速致勝點」。
我們是誰?
本書由貝瑞與史蒂夫共同撰寫而成。
貝瑞是獲獎網站「活出自信,活出光彩」(Live Bold and Bloom)創辦人,
此網站的宗旨為協助他人成長。她是領有執照的個人成長教練,也負責編寫線上課程,幫助大家運用有效、實用的策略來突破舒適圈,打造更快樂、豐富、成功的人生。此外,貝瑞也寫了數本勵志書籍,專門探討好習慣、生命熱情、建立自信、專注正念與極簡等主題。身為企業家、三個孩子的媽兼屋主,貝瑞深知,善加簡化並管理內外在的生活,能對人生帶來意義非凡的重大改變,消除壓力,盡情享受人生。
史蒂夫經營名為「培養好習慣」(Develop Good Habits)的部落格,寫了一
系列與生活習慣相關的著作。他的寫作理念是希望讓讀者知道,只要持續培養好習慣,就能擁有更棒的人生。
貝瑞和史蒂夫曾合寫兩本探討正念和簡單生活的書籍,分別為:《十分鐘
大掃除:輕鬆好習慣,打造極簡居家環境》(10-Minute Declutter: The Stress Free Habit for Simplifying Your Home)與《十分鐘數位大掃除:簡單好習慣,解決科技超載困擾》(10-Minute Digital Declutter: The Simple Habit to Eliminate Technology Overload)。這些著作不僅向大家分享如何管理物質財產小訣竅,更點出一項道理:除去人生的「雜音」,就能對心理健康帶來正面影響。
我們之所以決定寫這本書,以及採用書中提到的所有作法,都有各自的出發
點與理由。
貝瑞的故事……
過去幾年來,貝瑞的生活方式和人生優先順序起了重大的改變。貝瑞感到生活空虛,不時還得應付廣泛性焦慮。已是一名母親的她,開始追尋自己對於哪些事物懷抱熱忱,也努力讓「腦中的聲音」靜下來,不讓隨之而來的焦慮與痛苦繼續困擾她。
這段追尋之旅讓貝瑞展開一段全新職涯,她成為個人成長教練,撰寫自我成長部落格,也是老師與作家。她在工作與研究過程中經歷許多靈光乍現的時刻,不僅對正念練習、極簡理念有更深入的了解,也找到自己最想投入時間與精力耕耘的人生重要事項。
最近,她從擁擠繁忙的亞特蘭大搬到北卡羅來納州的阿什維爾,這個城鎮的生活步調較慢,讓她能夠將重心擺在健康生活上,也能盡情享受食物、人際互動、大自然和音樂。
她的新家規模比舊家小了許多,淘汰不少個人物品,服飾配件也比較精簡。她替自己的人際關係、生活體驗排出優先順序,認為有意義的工作遠比物質生活、金錢與名聲來得重要。在日常生活中,貝瑞試著透過冥想、運動以及徜徉在
大自然中,來維持生活的平衡,活在當下。
史蒂夫的故事……
多年來,史蒂夫的生活過得很簡單,然而到了二〇一五下半年,他的人生出現重大轉折。他不僅步入婚姻,還迎來小寶寶、買房子,並開展新事業。雖然這都是值得慶祝的好事,卻也替他的人生帶來更多壓力。
起初,史蒂夫被這些變化壓得喘不過氣,但他最後學會如何簡化腦中的思緒,專注於自己正在處理的事。現在,他跟老婆小孩相處時,都百分之百投入在當下;工作時,他也能在極具生產力的狀態中完成任務。
史蒂夫與貝瑞用來克服生活壓力的策略並不容易,不過,只要你願意每天執行,這些策略絕對實用有效。繼續讀下去,你就能學到這些消除壓力的方式。
你為何需要讀這本書?
這本書是寫給那些發現思緒不受控制,甚至因此降低了自身專注力、生產
力、快樂及內在平靜的人。
如果你有以下困擾,本書對你來說將會非常受用:
•常發現自己被焦慮、負面、缺乏生產力的思緒給綑綁。
•因為過度焦慮、擔憂,失去了珍貴的時間、專注力與精神。
•因為想停止負面與強迫性的思考,而感到沮喪、困擾。
•心理負擔過大,感受到龐大的壓力、不安、焦慮甚至憂鬱。
•發現自己試著透過金錢、物質、工作、成功或名聲,來填補心中的空虛或哀傷。
•總是感到忙碌、壓力大到喘不過氣,彷彿失去自我。
•發現自己借助酒精、藥物、其他能分散注意力的事物、慾望與衝動,來麻痺痛苦的思緒或情緒。
•考慮改變生活中各種事項的優先順序,學習管理、了解自己的思緒,不被思緒牽著走。
•上司、伴侶或家人會說你顯得心不在焉,似乎時常分心、心煩意亂或壓力太大。
•單純是想要一個更加平衡、冷靜平和的生活方式。
一言以蔽之:
如果你渴望擁有簡單平靜的精神生活,想找回浪費在過度思考、焦慮上的時間與精力,這本書絕對能幫到你。你不僅能從這本書中,學到整理、管理思緒的技巧,更能獲得可以立刻採取的相應策略。
本書內容豐富,接下來立刻進入正題,討論人為何會被思緒綑綁,而思緒具
體來說對我們又有何影響。
目次
引言 思維如何影響結果
第一部 整理思緒
第二部 整理人生義務
第三部 整理人際關係
第四部 整理周遭環境
結論 關於整理思緒的最後重點提醒
附錄 定義核心價值的400個關鍵詞
關於作者
第一部 整理思緒
第二部 整理人生義務
第三部 整理人際關係
第四部 整理周遭環境
結論 關於整理思緒的最後重點提醒
附錄 定義核心價值的400個關鍵詞
關於作者
書摘/試閱
整理心智狀態習慣1
專注深呼吸
「感受如同雲一般在空中隨風來去。有意識的呼吸就像錨一樣,讓我感到安定。」──釋一行
雖然我們每天呼吸兩萬次,但我們可能壓根沒想過呼吸這件事。大腦會根據身體的需要,自動調節呼吸。爬樓梯或跑步時,我們根本不用刻意去想:「我現在要用力深呼吸,讓氧氣進入肌肉。」呼吸節奏就會自然加深、加快了。
大腦、血管、肌肉跟肺裡的感測器,會根據身體狀況來替我們調節呼吸,不過只要我們想要,隨時都能拿回主導權。我們能夠放慢呼吸的速度,變換呼吸的位置(胸腔或腹部),甚至能決定呼吸的深淺。
當我們被思緒搞得煩亂、壓力過大時,第一個徵兆就是呼吸節奏的改變。感到焦慮、憂鬱、匆忙或憤怒時,我們的呼吸會變快,甚至喘不過氣。當代的生活方式和工作型態,都讓人難以正確、深沉地呼吸。
貝瑞曾在《正念的寧靜》(Peace of Mindfulness)一書中提到:
很可惜,我們幾乎整天坐著,沒什麼需要深呼吸的機會。祖先為了狩獵、採集食物、農耕或從事其他體力活,常常需要深呼吸。我們因為長時間坐在桌前,或是窩在沙發上看電視,早已習慣用短促、淺層的方式來呼吸。
趕時間或匆忙時,我們的呼吸節奏會加快,變得較為急促。壓力大、感到焦慮或忙著解決問題時,我們的身體會感到緊繃,整個人向前傾,呈現頭部朝下、雙手抱胸、肌肉緊繃的狀態。
這些姿勢都把呼吸給限制住了。我們被壓力與憂慮籠罩時,那些移動胸腔、調節吸氣與肌肉緊繃程度的肌群彷彿變成一把鉗子,把呼吸道捏住,讓人難以呼氣,突然之間,我們就忘了要呼吸。
你或許很少留意自己的呼吸與姿勢,不過,只要對呼吸更有意識,就能讓身心達到更冷靜平和的狀態。
從現在開始注意呼吸,有意識地感受自己每天如何吸氣與吐氣。
練習專注深呼吸時,請謹記以下四點:
1.在家時,避免一直坐在桌子前方或窩在沙發上,站起身,讓肺有更多空間可吸入氧氣。試著去感覺身體有哪些部位感到緊繃,用心想像這些部位正在「吸氣」;呼吸時,感受這些部位逐漸放鬆。
2.避免用嘴巴呼吸,而是用鼻子呼吸。鼻子具有防衛機制,能避免不乾淨的物質或太過冰冷的空氣進入體內。此外,鼻子也能偵測可能對身體有害的有毒氣體。用嘴巴呼吸,反而可能讓細菌與病毒進入體內,所以還是用鼻子呼吸吧。
3.吸氣時,輕柔地將腹部向外擴張,邊吸氣邊想像用氣體填滿肚子。呼氣時,慢慢將氣吐出,腹部回歸原來的位置。
4.用心感受淺層呼吸(呼吸只停在胸腔)與腹式呼吸的差別(腹式呼吸也稱橫膈膜呼吸法)。後者能讓氣體進入肺葉下半部,讓氧氣交換更完全。藉由橫隔膜的活動,腹部呼吸也能按摩腹部區域的器官。
要擺脫負面思緒、提升對精神的掌控,其中一種方法,就是緩慢、深沉規律的呼吸。專注呼吸能刺激副交感神經系統,降低心跳速度,放鬆肌肉,讓頭腦冷
靜下來,使大腦恢復正常運作。
深呼吸能讓你感覺自己跟身體緊密連結,讓精神不再聚焦於擔憂上,並且讓腦中的內在獨白安靜下來。這種伴隨深呼吸而來的生理變化,就是「放鬆反應」。
放鬆反應一詞是由賀伯‧ 班森(Herbert Benson)博士所提出,他身兼教授、作家、心臟病專科醫生,也是哈佛身心醫學研究所的創辦人。他在著作《放鬆反應》(The Relaxation Response)中,分享多種放鬆技巧(其中包含橫隔膜呼吸法),用以治療各種與壓力相關的病症。
班森提到:「放鬆反應是一種深層休息的狀態,能改變生理與情緒對壓力的反應……相反的狀態,則是戰鬥或逃跑反應。」
除了推廣放鬆反應,研究也證實深呼吸對健康有許多益處。以下是用鼻子深呼吸的幾大益處:
•提升體內的一氧化氮含量,用鼻子呼吸時,鼻竇會產生一氧化氮分子,能夠大幅提升免疫力。
•能去除血液中的毒素、提升氧化作用,藉以改善血液品質。
•提升胃與消化系統的效率,協助消化與吸收。
•促進氧化作用,改善健康、提升神經系統的功能。
•加速循環,改善腹部器官與心臟功能。
•讓肺變得強壯有力,避免呼吸相關病症。
•減低心臟的工作量,也讓心臟變得更有效率、更強健,進而讓血壓下降,降低罹患心臟疾病的機率。
•多餘的氧氣能有效燃燒過剩脂肪,協助控制體重。
只要每天花幾分鐘練習腹式呼吸,就能養成一輩子的好習慣,清除雜亂的思緒、降低壓力,讓精神狀態與身體都放鬆下來。以上都是多年研究與試驗歸納出
來的結論。
貝瑞每天會深呼吸好幾次,例如趁工作休息的空檔練習,或是在就寢前深呼吸,讓身心準備好進入睡眠狀態。我們在任何時刻都能練習專注呼吸,尤其是在思考過度、壓力大或焦慮時,良好的呼吸方式更是不可或缺。就算一天只有專注呼吸短短幾分鐘,都能促進健康,讓內心更平靜。
不過,最好還是能安排特定的時間,規律練習專注呼吸。專注呼吸是冥想的基礎,我們馬上就會在下一章介紹冥想。如果能培養五到十分鐘的專注呼吸習慣,就能輕鬆地將這個習慣當作冥想練習的基礎與起點。
透過以下七步驟,進行每日深呼吸練習:
1.決定練習深呼吸的時間,最好排在每天固定會做的某件事之後,例如刷牙。早晨是練習深呼吸的理想時間,畢竟一日之計在於晨。不過,如果上班很忙碌,不妨找幾個空檔做深呼吸,當作休息。睡前也很適合練習深呼吸,能讓你提前進入休息狀態。
2.安排一個練習深呼吸的安靜空間,避免自己分心或受到打擾。關掉手機、電腦或其他可能擾人的設備。
3.將計時器設定在十分鐘。
4.將坐墊擺在地上,坐在上面,擺出冥想的姿勢,例如蓮花坐。也可以挺直脊椎坐在椅子上,雙腳平放於地面,雙手輕放大腿上。
5.用鼻子慢慢吸氣,直到肺部充盈空氣為止,在吸氣過程中將腹部往外推。
6.吸氣結束後,停頓,數到二。
7.緩慢、輕柔地將氣體完全呼出,讓腹部回到自然狀態。呼氣結束後停頓兩秒。
剛開始別一口氣吸太飽,吸氣時數四秒,停頓兩秒,然後再吐氣四秒。如果發現自己換氣過度,吸氣時請不要吸得太深。不斷練習後,肺活量自然會增加,
吸入更多空氣。
接下來介紹下一個正念練習,這個練習也需要配合專注呼吸,能夠讓你更平靜、心智更清明,提升內在的寧靜。
專注深呼吸
「感受如同雲一般在空中隨風來去。有意識的呼吸就像錨一樣,讓我感到安定。」──釋一行
雖然我們每天呼吸兩萬次,但我們可能壓根沒想過呼吸這件事。大腦會根據身體的需要,自動調節呼吸。爬樓梯或跑步時,我們根本不用刻意去想:「我現在要用力深呼吸,讓氧氣進入肌肉。」呼吸節奏就會自然加深、加快了。
大腦、血管、肌肉跟肺裡的感測器,會根據身體狀況來替我們調節呼吸,不過只要我們想要,隨時都能拿回主導權。我們能夠放慢呼吸的速度,變換呼吸的位置(胸腔或腹部),甚至能決定呼吸的深淺。
當我們被思緒搞得煩亂、壓力過大時,第一個徵兆就是呼吸節奏的改變。感到焦慮、憂鬱、匆忙或憤怒時,我們的呼吸會變快,甚至喘不過氣。當代的生活方式和工作型態,都讓人難以正確、深沉地呼吸。
貝瑞曾在《正念的寧靜》(Peace of Mindfulness)一書中提到:
很可惜,我們幾乎整天坐著,沒什麼需要深呼吸的機會。祖先為了狩獵、採集食物、農耕或從事其他體力活,常常需要深呼吸。我們因為長時間坐在桌前,或是窩在沙發上看電視,早已習慣用短促、淺層的方式來呼吸。
趕時間或匆忙時,我們的呼吸節奏會加快,變得較為急促。壓力大、感到焦慮或忙著解決問題時,我們的身體會感到緊繃,整個人向前傾,呈現頭部朝下、雙手抱胸、肌肉緊繃的狀態。
這些姿勢都把呼吸給限制住了。我們被壓力與憂慮籠罩時,那些移動胸腔、調節吸氣與肌肉緊繃程度的肌群彷彿變成一把鉗子,把呼吸道捏住,讓人難以呼氣,突然之間,我們就忘了要呼吸。
你或許很少留意自己的呼吸與姿勢,不過,只要對呼吸更有意識,就能讓身心達到更冷靜平和的狀態。
從現在開始注意呼吸,有意識地感受自己每天如何吸氣與吐氣。
練習專注深呼吸時,請謹記以下四點:
1.在家時,避免一直坐在桌子前方或窩在沙發上,站起身,讓肺有更多空間可吸入氧氣。試著去感覺身體有哪些部位感到緊繃,用心想像這些部位正在「吸氣」;呼吸時,感受這些部位逐漸放鬆。
2.避免用嘴巴呼吸,而是用鼻子呼吸。鼻子具有防衛機制,能避免不乾淨的物質或太過冰冷的空氣進入體內。此外,鼻子也能偵測可能對身體有害的有毒氣體。用嘴巴呼吸,反而可能讓細菌與病毒進入體內,所以還是用鼻子呼吸吧。
3.吸氣時,輕柔地將腹部向外擴張,邊吸氣邊想像用氣體填滿肚子。呼氣時,慢慢將氣吐出,腹部回歸原來的位置。
4.用心感受淺層呼吸(呼吸只停在胸腔)與腹式呼吸的差別(腹式呼吸也稱橫膈膜呼吸法)。後者能讓氣體進入肺葉下半部,讓氧氣交換更完全。藉由橫隔膜的活動,腹部呼吸也能按摩腹部區域的器官。
要擺脫負面思緒、提升對精神的掌控,其中一種方法,就是緩慢、深沉規律的呼吸。專注呼吸能刺激副交感神經系統,降低心跳速度,放鬆肌肉,讓頭腦冷
靜下來,使大腦恢復正常運作。
深呼吸能讓你感覺自己跟身體緊密連結,讓精神不再聚焦於擔憂上,並且讓腦中的內在獨白安靜下來。這種伴隨深呼吸而來的生理變化,就是「放鬆反應」。
放鬆反應一詞是由賀伯‧ 班森(Herbert Benson)博士所提出,他身兼教授、作家、心臟病專科醫生,也是哈佛身心醫學研究所的創辦人。他在著作《放鬆反應》(The Relaxation Response)中,分享多種放鬆技巧(其中包含橫隔膜呼吸法),用以治療各種與壓力相關的病症。
班森提到:「放鬆反應是一種深層休息的狀態,能改變生理與情緒對壓力的反應……相反的狀態,則是戰鬥或逃跑反應。」
除了推廣放鬆反應,研究也證實深呼吸對健康有許多益處。以下是用鼻子深呼吸的幾大益處:
•提升體內的一氧化氮含量,用鼻子呼吸時,鼻竇會產生一氧化氮分子,能夠大幅提升免疫力。
•能去除血液中的毒素、提升氧化作用,藉以改善血液品質。
•提升胃與消化系統的效率,協助消化與吸收。
•促進氧化作用,改善健康、提升神經系統的功能。
•加速循環,改善腹部器官與心臟功能。
•讓肺變得強壯有力,避免呼吸相關病症。
•減低心臟的工作量,也讓心臟變得更有效率、更強健,進而讓血壓下降,降低罹患心臟疾病的機率。
•多餘的氧氣能有效燃燒過剩脂肪,協助控制體重。
只要每天花幾分鐘練習腹式呼吸,就能養成一輩子的好習慣,清除雜亂的思緒、降低壓力,讓精神狀態與身體都放鬆下來。以上都是多年研究與試驗歸納出
來的結論。
貝瑞每天會深呼吸好幾次,例如趁工作休息的空檔練習,或是在就寢前深呼吸,讓身心準備好進入睡眠狀態。我們在任何時刻都能練習專注呼吸,尤其是在思考過度、壓力大或焦慮時,良好的呼吸方式更是不可或缺。就算一天只有專注呼吸短短幾分鐘,都能促進健康,讓內心更平靜。
不過,最好還是能安排特定的時間,規律練習專注呼吸。專注呼吸是冥想的基礎,我們馬上就會在下一章介紹冥想。如果能培養五到十分鐘的專注呼吸習慣,就能輕鬆地將這個習慣當作冥想練習的基礎與起點。
透過以下七步驟,進行每日深呼吸練習:
1.決定練習深呼吸的時間,最好排在每天固定會做的某件事之後,例如刷牙。早晨是練習深呼吸的理想時間,畢竟一日之計在於晨。不過,如果上班很忙碌,不妨找幾個空檔做深呼吸,當作休息。睡前也很適合練習深呼吸,能讓你提前進入休息狀態。
2.安排一個練習深呼吸的安靜空間,避免自己分心或受到打擾。關掉手機、電腦或其他可能擾人的設備。
3.將計時器設定在十分鐘。
4.將坐墊擺在地上,坐在上面,擺出冥想的姿勢,例如蓮花坐。也可以挺直脊椎坐在椅子上,雙腳平放於地面,雙手輕放大腿上。
5.用鼻子慢慢吸氣,直到肺部充盈空氣為止,在吸氣過程中將腹部往外推。
6.吸氣結束後,停頓,數到二。
7.緩慢、輕柔地將氣體完全呼出,讓腹部回到自然狀態。呼氣結束後停頓兩秒。
剛開始別一口氣吸太飽,吸氣時數四秒,停頓兩秒,然後再吐氣四秒。如果發現自己換氣過度,吸氣時請不要吸得太深。不斷練習後,肺活量自然會增加,
吸入更多空氣。
接下來介紹下一個正念練習,這個練習也需要配合專注呼吸,能夠讓你更平靜、心智更清明,提升內在的寧靜。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