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生平絮語:張存武回憶錄
滿額折
生平絮語:張存武回憶錄
生平絮語:張存武回憶錄
生平絮語:張存武回憶錄
生平絮語:張存武回憶錄
生平絮語:張存武回憶錄
生平絮語:張存武回憶錄
生平絮語:張存武回憶錄
生平絮語:張存武回憶錄
生平絮語:張存武回憶錄
生平絮語:張存武回憶錄
生平絮語:張存武回憶錄
生平絮語:張存武回憶錄
生平絮語:張存武回憶錄
生平絮語:張存武回憶錄
生平絮語:張存武回憶錄
生平絮語:張存武回憶錄
生平絮語:張存武回憶錄
生平絮語:張存武回憶錄
生平絮語:張存武回憶錄
生平絮語:張存武回憶錄
生平絮語:張存武回憶錄
生平絮語:張存武回憶錄
生平絮語:張存武回憶錄
生平絮語:張存武回憶錄
生平絮語:張存武回憶錄

生平絮語:張存武回憶錄

定  價:NT$ 390 元
優惠價:90351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9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自序】

我最初想寫的只是少年時期家鄉的生活經驗及見聞。有此經驗者少有記錄的能力,有能力者則或不知此種記錄之價值。讀臺大歷史系時,曾注意到記錄一年歲時節令的《荊楚歲時記》,加上臺灣大學芮逸夫先生的民族誌課程討論到許多民族風情,使我有時想起家鄉風習。
《山東文獻》創刊初期由陶英惠、張玉法及我輪流編輯,來稿中記述鄉土民風的文章,令我想起讀私塾時唸的《莊稼雜字》,那本五言、押韻、推廣農民識字的書。其時臺海兩岸尚未通郵,便請在加拿大教書的謝培智同學轉信給家中,將該書抄錄寄臺。我將之在《山東文獻》上刊出,並寫了篇考釋文字。此舉引起了旅臺山東老鄉的注意,有多篇考證箋釋文字寄來刊出。
我初中的時候從家中偷跑去當青年軍,輾轉華中、華南、臺灣各地,忙於生活及求學治學,無暇想家。但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服務期間,眼睛曾兩度患急性結膜炎,每次差不多兩個月不能看書,只好聽歌。蔡琴所唱的〈問白雲〉中的「故鄉望不見,知己常離分……千山你飄零,萬水你曾遊」,和著舊愁新怨的哀怨韻律觸動了我的思鄉情緒。夜裡有時取出中國分省地圖中的山東圖看看,略消鄉愁。
民國八十八年(一九九九)春,近史所同仁舉行茶會歡送我及其他三位退休同仁,我寫了篇〈退休茶話〉,略述生平,但重在來臺灣後的求學、研究及學術活動。民國九十年(二○○一)五月,國防部史政編譯局人員在青年軍官兵訪問計畫下,訪問我數次,做成一萬多字的記錄,是有關我從小到青年從軍,來臺入臺灣大學以前的生活回憶,但對少年農村生活說得不夠詳實,需要更仔細的描述,這就是首篇文字的來由。
後來收到蔣永敬、李雲漢、喬兆坤、盧毅君諸兄的回憶之作,使我覺得也可以寫寫從軍,輾轉於軍隊及學校之間,從浙江經湘、粵、海南到臺灣的生活,以及在臺大讀書、中央研究院作研究的經驗。九十七年(二○○八)起在諸好友的催促下,完成後邊一部份。感謝老友林淑慧小姐將這篇文字(本書第一至四章)打入電腦,以及小老弟吳政緯代為校對整理,不過還是我自己最能讀懂。

張存武 
中華民國一○七年(二○一八)三月十六日書籍簡介
1929年,作者張存武生於山東臨胊縣的郭家莊子。為了生計,家中織布開染坊、做月餅賣、開油坊軋油,件件都是苦力活,作者則幸運地有機會上私塾、學堂讀書。然而時局動盪,在蘆溝橋事變後,學堂不時因日軍掃蕩告停。1944年湘桂戰事緊急,中國戰區總司令蔣介石與盟軍合作,由美軍提供中國軍隊訓練以提高戰力,國民政府號召青年從軍,民間踴躍響應,最後共甄選十二萬多名的青年軍。
當時就讀昌樂中學的作者,堅決響應政府,暗自離家從軍去,成為青年軍「獨立步兵團」第六三一團的一員,自此離開北方的家鄉,輾轉華中、華南、海南,落腳臺灣。
1949年國民政府遷臺,張存武是1950年最後一批從海南島來台的,然因軍隊縮編,他轉而求學,考取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當時名師濟濟,作者得以親炙臺靜農、勞榦、李濟、凌純聲、薩孟武、廣祿、姚從吾、李宗侗等大師,從此走向學術研究之路。畢業後任職國立歷史博物館,爾後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任研究員,直至退休。
作者以中朝關係史、海外華人史研究享譽學界,並參與發起《思與言》雜誌,創辦中華民國韓國研究學會、中華民國海外華人協會。任職中研院近史所期間,先後訪問美國哈佛大學、韓國延世大學及日本東京大學,除國內學者外,還與韓國學者黃元九、李龍範、全海宗、金俊燁等人多所交流。
在本書的追憶中,作者細筆刻畫山東老家的風土民情,歷歷在目。那塊土地與人民的遭遇,苦難卻自有真實的生活況味,已嵌入作者生命深處。而來臺後的經歷雖看似平順,卻仍不時令人感受到那個年代緊張氛圍。舉凡韓戰時期慰勞投降的「反共義士」、戒嚴年代因一本研究稿《清末中共反美運動》(後因此更名為《光緒卅一年中美工約風潮》)而與魏廷朝、吳章詮被捕事件牽連、赴美交流時旁觀詹森總統因越戰面對美國的民意壓力等,都是時代巨輪的真切剪影。即使是人生大事,也如當時許多「芋仔番薯」結合一般,面臨來自本省岳家的阻力,最後有賴妻子的堅決,作者才成為幸福的臺南女婿。
透過本書,我們不僅窺見在臺灣這塊土地上,一位「中朝關係史家」是「怎麼煉成的;同時,回顧作者從山東輾轉落腳臺灣這段近百年的生命歷程,宛如也見證了這一世紀來動蕩的大時代寫真。

作者簡介

張存武,1929年生,筆名海浮子,山東省臨朐縣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畢業,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研究領域為中國近代史、中美關係史、中韓關係史、海外華人史。曾任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1958-1998)、中華民國韓國研究學會理事長、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理事長。著有《光緒卅一年中美工約風潮》、《清韓宗藩貿易》、《清代中韓關係論文集》等書。

目次

整理說明
自序/張存武

第一章 故鄉歲月

老少及姊妹們 
從私塾到學堂
務農及昌樂中學生活
鄰居素描
第二章 大江南北奔波
十萬青年十萬軍人
第三章 輾轉於學校及軍隊之間
嘉興青年軍中學
從杭州到臺北
第四章 落地東瀛生根臺灣
臺大七年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第一份正式工作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有個家了
哈佛大學訪問研究
回家的歷程
退休茶話
第五章 我的「韓國研究」行腳
楔子
初訪韓國
中華民國韓國研究學會的成立
初試啼聲:召開中韓關係史國際研討會
出版《韓國學報》
推動研究成果的出版
蓽路藍縷:募款經緯
「韓國研究」的國際交流
感懷與紀念
第六章 日本之行
第七章 海外華人研究
第八章 史學方法教研

著作目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51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