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旅館:開啟現代人自覺與思辨,全球資本主義革命的實踐場域
滿額折

旅館:開啟現代人自覺與思辨,全球資本主義革命的實踐場域

定  價:NT$ 460 元
優惠價:79363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旅館生活是短暫的生命片段――
具有移動與脫離現狀的本質,也表現出自由和擺脫約束的特徵;
使得每個房間都像一座巡迴馬戲團,一場非凡演出的舞台。

首次以社會經濟角度,描繪旅館在全球資本主義興起當下的階級動態;
深入探索旅館的社會、政治功能,以及權力與慾望的文化隱喻――
旅館是資本主義運作的一環,也是反抗全球化壓迫的場所!

當電影《大飯店》(Grand Hotel)裡的歐騰許拉格博士坐在吧台邊自問自答「你在大飯店裡幹什麼?」──在這間「走廊上有著一百扇門」而且「沒人曉得隔壁住了些什麼人」的旅館裡──當他自言自語地說,你在這兒「吃飯、睡覺、四處閒晃、到處調情,不時跳支舞」,此番告白發人深省。公領域和私領域在此般境界中混為一體,提供大量讓人自為與散心的迷魅幻想。

█如何定義旅館?它啟發現代人的生活自覺、滿足高速移動的「自我」;
 除了睡眠的實用功能,旅館也是營造各種人際關係的空間。

在這充斥著龐大企業集團、大型量販店、複雜運輸系統,與全球通訊網路的世代,旅館已被精心打造成奔向自由的象徵,成了一個「出門在外」時不虛此行的地點、一個代替居家的小宇宙,以及一個成人遊樂空間。旅館作為陌生人行經某些城鎮時的一種休息站,可以扮演家的角色,阻絕外界干擾,為疲憊不堪、尋找溫暖床鋪的陌生人提供庇護。對於個人而言,旅館能夠重新安排公共與私人空間,營造出邂逅與交流、獨隱與曝光時,新穎且風格獨具的儀式。

對一般人來說,旅館最實用的功能就是提供休息、睡眠;但有人也會為了其他理由而上旅館,這些人深信,除了睡個好覺以外,開間房間往往還有更多好處──滿足種種曖昧不明且難以啟齒的需要、念想,期盼及欲望。本書談到了旅人在旅館除了睡眠及棲身之外,還能享有些什麼,並探討為何人們找旅館的頻率愈來愈高;清楚闡釋旅館如何、以及為何能夠深深啟發人們身為現代人類的自覺,如何協助構成一種現代化且高度移動的自我。

書中旁徵博引一系列最新史料、素材和文化形式,勾勒出現代旅館的不尋常歷史──在這段歷史中,旅館的發展,就好比用途明顯不同的監獄或精神病院、住家或學校,同樣成為日益普遍且人所周知的機構,在現代體制中扮演重要角色。

█旅館的興起與全球化資本主義之間的關係為何?
 從社會、經濟層面剖析,旅館不只是文化符碼,也是權力與慾望的展演場。

本書著重描述旅館在現代文化中的社會和政治功能,強調旅館──鋼鐵與混凝土建造的結構體、充滿各式體驗的多元詮釋,以及多層次的文化隱喻──以許多互相交錯及相互矛盾的方式來捕捉並定義現代性、全球化、階級、性、種族與性別的經驗。書中分成四個單元,分別從不同角度檢視旅館這個文化符碼的意義。

第一單元【空間】:
分析旅館創造的各種特殊空間,透過公共及私人空間的切分,討論性、父權制,以及隨旅館衍生的私人空間之間的動態關係。

第二單元【時間】:
探討旅館如何以作為一個新的開始與最後結束之地而運作──將旅館視為「準診所」,一個提供療癒和休養生息、一種日常操勞中的暫時解脫、甚至是最後安息長眠之處。

第三單元【等級】:
沿著社會經濟線劃分空間的特殊方式,描繪在全球資本主義興起當下旅館的階級動態;一方面分析度假旅館,一方面探討廉價單人房旅館,以突顯旅館所賦予的雙重面向。

第四單元【感受】:
探究旅館對住客明確造成的特殊感受及影響,以及旅館如何同時作為「幸運」和「失落」的推手――旅館不只是一個依照社會經濟條件所選擇的棲身所在,也是形塑現代人另一個自我的場所。

這四種要素以文火慢慢熬煮出現代性的菁華,共同加持形成的力量,要大過個別部分累積的總和。旅館生活在其聚合之上浮現,成為現代自為的基石。而無論旅館有多少萬千樣貌,都難免屬於資本主義運作順暢的機器之一環,但或許也是反抗全球化無所不在的壓迫之場所。旅館永遠存在著一體兩面,它就像是同時存在權力和反抗、威權與自覺、主宰和顛覆的現場。

作者簡介

卡羅琳.菲爾德.萊凡德(Caroline Field Levander)
美國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副校長,負責推動該校「國際數位人文策略及學科發展計畫」,並擔任卡爾森講座(Carlson Professor)人文科學教授。二○一七年榮獲美國國會所遴選之「傅爾布萊特學者」(Fulbright Scholar),前往英國埃克塞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進行長期學術交流。萊凡德女士發表的文學評論經常出現在《頁岩》(Slate)、《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等雜誌,以及《紐約時報》。其他著作包括:《Where is American Literature?》、《Voices of the Nation》、《Cradle of Liberty》等。

馬修.普拉特.古特爾(Matthew Pratt Guterl)
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歷史學博士。長期研究美國歷史上的種族及國族議題,目前擔任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歷史學教授。著作包括《現代美國種族初探》(Seeing Race in Modern America)、《The Color of Race in America, 1900-1940》、《Race, Nation, and Empire in American History》、《Josephine Baker and the Rainbow Tribe》以及《American Mediterranean》系列書籍。
丁超
美國麻州大學碩士。美、加地區求學、工作、定居多年。曾任職企管顧問公司,現為自由譯者。譯有《酒的科學》、《簡明大歷史》、《裸眼看星空》等書,著有網路小說《民國童話》。

目次

.導論

Ⅰ_空間(SPACE)
1_公共(Public)
2_私密(Private)
Ⅱ_時間(TIME)
3_開始(Beginnings)
4_結局(Endings)
Ⅲ_等級(SCALE)
5_富有(Rich)
6_貧窮(Poor)
Ⅳ_感受(AFFECT)
7_幸運(Fortune)
8_失落(Failure)
Ⅴ_結語(CODA)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我們把旅館定位成全球資本主義的動態化身,是為了闡述在生命政治(biopolitical)下自我管理的不安年代中,一個足以重塑我們的現代空間已經產生;但我們並未將旅館簡單歸納為一個全然確定(all-determination)的結構。我們的許多努力,是仔細考察對旅館安排心滿意足、感到挫折,及蒙受啟發的住客經驗,設法重新對映到現代空間的生命政治。此外,我們也找尋旅館難以管控或約束個人「自為」(self-making,源自黑格爾論述)的微妙徵兆。或許旅館有助於疏解人們對於晚近資本主義的不滿,不可諱言的是,旅館仍是完全不思悔改的自由資本主義制度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旅館並非被動的場所,而其自身的力量反能帶來一種亦虛亦實的居住經驗。所以本書的中心目標就是鼓勵讀者思辨旅館在現代生活中的功用,進行廣泛而非狹隘的思辨,並包容那些和旅館對立的社會、情緒,與心理投入。在接下來的篇幅中,我們請求每位讀者重溫身處熟悉空間的經驗,重新思考創造這些空間背後的系統與建構,同時細細回味在這些空間裡所上演的自我再造(self-creation)行為──即便往往並非盡如人意。

對現今全球化世界深感興趣的任何人來說,本書應當無比顯眼:當世界上種種運動及交流日益普及,而自我的概念改頭換面、以國際主義者姿態現身,相對地,助長及壓抑此自我之完全實現循環的機構骨幹也跟著改變了。雖然旅館是種固定的結構體,是用磚塊、混凝土、鋼材建造──套句專業術語,是將基座深深打入某一特定地點的岩床,然而它所維持並賦予的生活──跨越整個社會經濟頻譜──竟又要用無常與混亂來下定義。

對法國哲學家傅柯(Foucault)而言,如此緊繃的機構,造就了監獄國家、醫療專制,和理性主體。但我們所提出的旅館,則是運用空間來擴大並精緻化擺明了嚮往移動及雲遊四方的自我的機構──這個自我將旅館想像成時時刻刻上演著生存與死亡、幸運與失落、開始與結束的絕妙情節──簡單地說,就是比「真實生活」更開闊、更顯著、更狂野、更清澈,且更具療癒效果的生活。在這充斥著龐大企業集團、大型量販店、複雜運輸系統,與全球通訊網路的世代,旅館已被精心打造成奔向自由的象徵,成了一個「出門在外」時不虛此行的地點、一個代替居家的小宇宙,以及一個成人遊樂空間。不過,在我們這項精心打造的成就背後,是有後果的。

◎歷史(Histories)

我們所關注的旅館生活是一項當代產物,儘管部分內容來自歷史,並形塑了本書的評論,但歷史基本上並不在我們直接討論的範圍內。不過假設現在旅館是具有延展性的物體──比方看似擁有無限可塑性與渴望取悅本質的現代性象徵符號──那便是時過境遷中發展出來的機能。德國哲學家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在啟蒙時代中的著作裡堅決主張:「參觀的權利……屬於(本就屬於)全體人類」,因此「好客」是能讓「世界上距離遙遠的各地」加入「彼此間平和關係」的必要條件。康德的移動式現代社會想法正好和現代旅館的發展別無二致──在這種社會裡,和平是可以實現的,方法是藉由引導旅行者、陌生人,和世界上的漫遊者形成緊密結合的靜態社群,以及透過各個好客中心將這類居無定所的人暫時集中到這些社群裡。

如同我們所認知的,正當現代化生活開始被定義為移動與無常,其所引發的直接效應,便是旅館如雨後春筍般在世界各地的都會中心冒出;就像桑多瓦─史特勞茨(A. K. Sandoval-Strausz)觀察到的,格外強而有力地符合美國人信仰的自由民主及被統治者之同意權。新聯邦政府的一位官員,為了新美國首都的準備工作,曾下令執行在波多馬克河(Potomac River)河岸興建全國第一家旅館的計劃;此外,為了因應旅行橫越日益廣大的國土時迫切的住宿需求,旅館建築也結合了有效的美式治理。喬治.華盛頓參加完在紐約市舉行的就職典禮後,隨即前往各大城市旅行,結果整個社會對於地方小酒館和旅店窮於應付新國家領導人的住宿需求而感到羞愧,就連華盛頓本人也發現在各地停留時常得住在臨時改為旅館的他人家中。

可是一旦荒野中的新政府,比相對發達且人口眾多的其他國家更重視一位廣受愛戴的首任總統及隨扈之臨時合宜住宿需求時,旅館在回應過程中的概念性轉變是相當亮眼驚人的。確實,美國民主與好客的這種不尋常結合,便大大歸因於一項被桑多瓦─史特勞茨描述為「尋求棲所的旅人已視為國際標準的建築和社會形態」的發明。到了一八二○年代,當人們視旅館為社會活力和經濟強度的指標時,有一位社會評論家觀察到:「一間好的旅館就意味著城鎮的繁榮,而居民熱心公益的城鎮一定有間好旅館。」一八二六年巴爾的摩(Baltimore)的城市旅館(City Hotel)、一八二七年華盛頓特區的國家旅館(National Hotel)、一八二七年波士頓崔蒙特旅館,以及一八二八年費城合眾國旅館(United States Hotel),上述旅館在各城市最富裕家族的財務支持下建造,奢華非凡,從而透露出美國城市的經濟發展潛力。當開拓者向西移動時,在較小城市與鄉鎮迅速搭建這類他們充分認同的旅館,也成為美國經濟和商業發展的主要特色。

在這些普遍被歸類為「公共宮殿」的奢華場所裡,成群結隊到旅館享用酒吧、餐廳、大廳和會客空間的民眾,吸引了外國遊客的目光,尤其旅館中如假包換的社會民主最是引人注意──其組成涵蓋了社會各個階級,從頂尖鉅富及家世良好人士,到投機者與冒險家,一應俱全。旅館創造的這種另類公共空間中,階級混淆、社交關係浮濫,一時間人聲鼎沸,受到地方刊物的廣泛報導──這些刊物的讀者範圍也正好涵蓋現代社會所有成員,不分地位、性別、年齡或職業。如同一八三六年《紐約鏡報》(New York Mirror)的作家所觀察,旅館公共空間可說是各行各業民眾進行各種社會互動的磁鐵──「帥哥、美女、商人、學者、詩人、編輯、華爾街經紀人、與情人見面的女士們,還有零售小販」,人人期待完成一樁買賣。

旅館不僅區隔公共空間,成為看似毫無關係的同好碰面的特定所在,也形成一個多重位置的網絡,連接散布在各大城市及地點的人群。美國出版的第一本有關旅館管理的著作《旅館業主、領班與管家指南》(Hotel Keepers, Head Waiters, and Housekeepers’ Guide,一八四八年),書中肯定了此一明確事實,並就如何確保每間旅館都能成功融入更大規模的旅館公共整體且成為其中一員,提出具體建議。這本書的作者唐寧斯.G.坎貝爾(Tunnis G. Campbell)強調旅館經營者與業主需要走遍全國,參訪其他城市的旅館,會晤其他旅館業者,並熟悉主要旅行路線──總而言之,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旅館在更大的公共移動網絡中所處的位置──以便順利接待因工作、休閒或兩者兼具而行旅於城市間、並在途中住進旅館的客人。

話說回來,即便當旅館絡繹不絕地出現在全國各地,提供美國民眾機動的會面場所,旅館也進一步精緻化並分隔其提供的公共空間,為菁英分子、從屬同一宗教或種族的團體開闢私人專屬區域。旅館在此富麗堂皇的尊容下,容易成為殖民主義特權的前鋒,而非康德在邁入現代之初所預想的那樣、充滿好客而締造和平的避風港──旅館對於特權的篩選錙銖必較,將跨越國族藩籬的社會正義拋諸腦後;天文數字的房價時常強化了全球飛來飛去的新國際菁英階級在旅館的社會與經濟地位,他們從一個地方旅行到另一個地方,連續消磨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從義大利沿海到法國蔚藍海岸(French Riviera),再到世界上最迷人的城市中心,把一間又一間的奢華旅館稱為家──他們無論在哪裡旅行,都享有特權,奢華旅館為世界上最有錢有勢的人創造了一個菁英獨享的前瞻網絡。

也因此,二十世紀中期的民權運動分子會把目標對準旅館,一點也不令人意外。他們認定旅館是充滿種族排斥的場所,他們攜帶「旅館房間專為疲憊(白人)旅客」的標語牌,抗議旅館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政策。這些抗議人士從旅館以人種為由拒絕提供服務,一路引申至旅館未遵循基督主導敘述(Christian master narrative)中庇護彌賽亞而犯下的根本錯誤。當時的他們,正為一場長達一世紀的奮鬥而抗爭,其主題就是旅館乃種族爭議的主要場所──這是從一八七五年參議員查爾斯.薩姆納(Charles Sumner)提出民權法案之後所展開的一場奮鬥。

薩姆納的法案於一八七○年在參議院首次提出,起初規範所有公民在大部分公共場所均應受到平等待遇,很快地,旅館便在薩姆納為該法案辯護、而其他人抵制時首當其衝。薩姆納找出客棧經營者奉行的普通法中所規範的,即客棧老闆不得拒絕對有能力付錢的人提供服務之條文;他以此為基礎,明確指出旅館和客棧同為一般通則必須適用的法律原型:「由於客棧不能將任何有付款能力且狀態良好的旅客拒於門外……因此劇院和其他公共娛樂場所必須等同看待。」薩姆納法案的反對者在辯詞中同樣援引旅館,宣稱旅館並非公共場所的原型,而是兼具公眾及私人事務──也就是旅館不僅是遵循法律規範運作的公共設施,也是其擁有者控制的私人空間。如此一來,旅館的性質變得難以釐清,事態演變中攙雜了公共及私人場所、服務與機會,也因而發揮了抵抗社會變革的作用。如同肯塔基州眾議員杜爾漢(Durham)所說,對政府而言,規定誰能、且應該進旅館,比規定「誰可進入某人的私宅」更沒意義。

當一八七五年的民權法案在參議院以三十五票對十八票、在眾議院以一百一十八票對九十四票而通過成為法律後,旅館立即變成戰場,上演著種族變革運動在公共與私人生活中發生的各種大小事。里奇蒙市(Richmond)的黑人公民進入交易所旅館(Exchange Hotel)要求服務,接著有位黑人部長在費城的賓漢屋(Bingham House)要求開間房間,遭到拒絕後,他便坐在旅館大廳,蒐集當晚在他之後所有白人客人都獲准進入旅館的證據──他在次日清晨把所有證據交給當地的美國律師。畢竟變革已成法律,維吉尼亞州的一些旅館在法案通過隔天直接關門大吉,有些則重新規劃,先是歇業、然後以私人民宿的形式重新開張。不論這些旅館是否繼續營業、或重新定位,或者成為地方反對者及抵抗勢力的角力場,它們都成了政治抗爭與動亂發生時的引爆點。

不過就在施行種族隔離的旅館關閉大廳時,仍有其他旅館應運而生,以滿足黑人旅客和外國旅人的需求。這或可說,是公共機構的需求已經大到無法摒棄。這些開放空間中名氣最大的,是特瑞莎旅館(Hotel Theresa),位於哈林區(Harlem)第七大道和第一百二十五街交叉路口繁忙的公共臨時舞台街角,距離阿波羅劇院(Apollo Theater)往下僅一個街區之遙。特瑞莎旅館興建於一九一三年,隨著鄰近地區轉變為以非裔美國人口為主,不久便廢除了種族隔離政策,人稱「哈林區的華爾道夫(Waldorf)」。有錢的客人若想親身體驗上城區多采多姿的夜生活,就會住到特瑞莎旅館,但如果不願意從後門進出,則只好投宿到其他實施「吉姆.克勞法」(Jim Crow laws)的旅館房間。此番尷尬局面一直要等到全世界的種族隔離高牆轟然倒塌,而位於往南大約六十個街區的正牌華爾道夫酒店可供任何人投宿時,才終於告一段落。到了一九七○年代,充滿傳奇的特瑞莎旅館變成一棟辦公大樓,如今城市裡已有數以千計歡迎黑人旅客的旅館接續其使命,或許他們的重要性都比不上特瑞莎旅館,但也總算結局圓滿。今天,這棟建築依然屹立,且成為紐約市的公共地標,目前提供給附近的哥倫比亞大學教師學院作為專案及辦公用途。

特瑞莎旅館的故事提醒我們,在過去兩個世紀裡,旅館這種偉大、久遠、不可思議,又豐富多彩的機構,已成為(比方說)廢除種族隔離的社會及政治變遷的領頭羊,也曾是一系列並無關聯性、但充滿激情的政治角力與談判的背景舞台。旅館作為一種準公共空間,是其他更私密、也因而較難接近之地的替代選擇。有人因此聯想到麥爾坎.X(Malcolm X)跟菲德羅.卡斯楚(Fidel Castro)在特瑞莎旅館享受的「哈林式款待」;或是約瑟芬.貝克(Josephine Baker)在洛杉磯的巴爾的摩旅館吃早餐時,被一名來自南方的白人金主搭訕,結果這名白人先是遭到逮捕,最後卻幾乎是追趕著警察到法院提出控訴;又或是切爾西旅館(Chelsea),這家旅館一度是運釀反文化運動的溫床,後來成為工會抗議不良工作環境的活動地點;此外還有阿爾貢金旅館(Algonquin),營造出紐約市十足鮮明的趣味元素,並把旅館定位為啟發創意的熱點;接著出現了「旅館產業工會」(UNITE HERE),將「全球凱悅集團」在世界各地連鎖酒店的所有服務生動員起來──而這同一個凱悅集團連鎖,如今其執行長因為支持美國加州禁止同性戀婚姻,引發抗議聲浪;民權運動示威的糾察線上舉起了標語牌,要求平等使用「公共」膳宿設施;一九六○年代柏克萊發生騷亂時,反戰分子、女權主義及黑人權利擁護者在皇宮喜來登飯店(Sheraton Palace)前舉行聯合抗議;一八六三年紐約徵兵所引發暴動的第一天,牛頭旅館(Bull’s Head)便被縱火焚毀;一九四五年夏天,聯合國最初版本的〈人權宣言〉在舊金山的費爾蒙旅館(Fairmont)起草。在以上提及、和其他無數的案例中,作為一個人潮中心的旅館,其高度渲染效果與便利性,及其難以避免的宿命,已注定成為抗爭、自覺運動,與歷史事件的現場。

(本文節錄自「導論」)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363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