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2/26年度盤點作業,門市店休一天,網路書店將暫停出貨,12/27將恢復正常營業,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陳墨賞析金庸
滿額折
陳墨賞析金庸
陳墨賞析金庸
陳墨賞析金庸
陳墨賞析金庸
陳墨賞析金庸
陳墨賞析金庸
陳墨賞析金庸
陳墨賞析金庸
陳墨賞析金庸
陳墨賞析金庸
陳墨賞析金庸
陳墨賞析金庸
陳墨賞析金庸

陳墨賞析金庸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60 元
優惠價
79284
庫存:1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8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
既有曲折離奇的熱鬧可看,亦有深度層次的門道可探!
金庸的武俠小說究竟妙在何處?
為何讓人甘願通宵達旦地讀之、評之、談之、論之?
金庸說:「我只是一個講故事人,我只求把故事講得生動熱鬧,自娛之餘,復以娛人……」
說不盡的金庸,道不完的武林軼事
數不盡的英雄俠客,訴不完的迴腸蕩氣
文學大家之所以稱之為大家
就在於他既不重複他人,而又不重複自己
金庸則正是這樣一個大家
天下第一英雄喬峰為什麼要求死?
不完美的韋小寶,卻是金庸最成功的史詩性作品
《笑傲江湖》其實是政治寓言小說
《連城訣》主角以查家長工親身經歷為原型
《雪山飛狐》以十多種角度描述百年秘密
金庸小說,遊戲而又有其味,胡說而又有其道。
有味有道,便非同一般。
金庸小說與眾不同之處,正在於它並非一味地追求奇和怪,而是自覺或不自覺地追求著內在的味與道。
從而做到了「好看」而又「耐看」。

內容奇絕、情節曲折、懸念迭出、起伏跌宕、結構巧妙、文字精美……
即使用盡了形容詞,依然無法形容出金庸小說的原貌
那種令人一看成痴的魔力,就是金學的魅力!
它的好處,正在於它既俗又雅,既通俗又深刻,既「熱鬧」而又有「門道」,既離奇又真實,既可滿足人們的娛樂要求,又可品味它豐富的美學與哲學意味,既是一種關於武俠與傳奇的「成人的童話」,又是一種關於人生與世界的深刻寓言。

【關於金庸】
金庸原名查良鏞,生於1924年,卒於2018年,享年94歲。與古龍、梁羽生合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劍客」。亦被譽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有「香江第一健筆」的稱號。他從1955年起陸續創作了無數本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屢屢被改編為電視劇、電影及電玩,對華人影視文化可謂貢獻重大,素有「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的稱讚。即使地位崇高,仍孜孜不倦,86歲時獲得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創劍橋大學八百年校史上的空前記錄。

作者簡介

陳墨,當代著名文學評論家,尤為金庸評論及武俠評論名家。活躍於兩岸三地,著有相關著作無數,包括《張藝謀電影論》、《刀光俠影蒙太奇――中國武俠電影論》、《半間齋影話――陳墨電影評論集》、《陳凱歌電影論》、《影壇舊蹤》、《流鶯春夢――費穆電影論》、《中國電影百年閃回》、《中國武俠電影史》、《中國電影十導演論》、《黃建新的電影世界――成人的遊戲》、《張藝謀的電影世界――青春的呼喊》(新版)、《陳凱歌的電影世界――少年的詩篇》(新版)等。以及金庸小說研究系列:《論劍之譜(上/下)武俠五大家品賞》、《修訂金庸(上/下)金庸小說新版評析》、《金庸筆下人物(上/下)》、《陳墨談金庸》、《細讀神鵰:問世間情為何物》、《〈碧血劍〉拍攝秘笈》、《武俠文宗:金庸小傳》、《新武俠五大家導讀》、《新武俠之趣》、《海外新武俠小說論》、《新武俠二十家》、《陳墨品金庸》等。

目次

引 言
一、《書劍恩仇錄》:開頭是錯,結尾還是錯
1、江湖與江山
2、武術與藝術
3、奇人與奇情
4、開頭是錯,結尾還是錯

二、《碧血劍》:亂世情仇亂世哀
1、歷史與傳奇熔於一爐
2、開頭結尾,歪打正著
3、「三國」情仇,大異《三國》
4、亂世情仇亂世哀

三、《雪山飛狐》:人間自有真情在
1、一日與百年
2、胡苗與范田
3、寶刀與死嬰
4、人間自有真情在

四、《飛狐外傳》:寶刀相見歡,柔情恨無常
1、俠士、英雄與人
2、行俠、報仇與人生
3、愛美、鍾情與冤孽

五、《射雕英雄傳》:為草莽英雄作「春秋」
1、射雕論劍 大漠華山
2、為國為民 俠之大者
3、開頭結尾 字裡行間

六、《神雕俠侶》:問世間,情是何物
1、風月無情說開篇
2、離合無常苦楊龍
3、問世間,情為何物

七、《倚天屠龍記》:從英雄神曲到人性傳奇
1、倚天與屠龍
2、英雄與凡人
3、功業與性情

八、《連城訣》:拔劍四顧心茫然
1、貪婪與人性
2、俠義與忠貞
3、拔劍四顧心茫然

九、《白馬嘯西風》:天鈴鳥依然在歌唱

十、《鴛鴦刀》:趣中有趣,曲裡藏曲
1、江湖諧趣圖
2、謎底俠士曲

十一、《天龍八部》:無人不冤,有情皆孽
1、段譽、蕭峰、虛竹
2、無人不冤,有情皆孽
3、大悲大憫,破孽化癡

十二、《笑傲江湖》:達非兼濟天下,窮難獨善其身
1、辟邪劍法與獨孤九劍
2、「笑傲江湖」與「一統江湖」
3、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

十三、《越女劍》:歷史情懷與人性悲歌

十四、《俠客行》:敘事迷宮與寓言世界
1、奇事
2、奇境
3、奇學
4、奇人
5、奇書

十五、《鹿鼎記》:非武非俠,亦史亦奇
1、非武非俠,亦史亦奇
2、從妓院走向宮廷
3、大皇帝與小流氓
4、「通吃伯」與「鹿鼎公」
5、「雜種」與「純種」
6、結語

書摘/試閱

《書劍恩仇錄》
開頭是錯,結尾還是錯

《書劍恩仇錄》寫於一九五五年,是金庸的第一部武俠小說。
然而在《書劍恩仇錄》發表之際,便見出其出手不凡被驚為天人,亦有人呼曰武俠小說世界的「真命天子」已然出世!
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書劍恩仇錄》自是算不上最佳之作,比之奠定他「武林至尊」地位的力作《射雕英雄傳》及《神雕俠侶》、《倚天屠龍記》等已有所不及,而比之其精心結構、爐火純青的《俠客行》、《天龍八部》、《鹿鼎記》等等則更是不及遠矣。然而無論如何,首創之功不可沒,這部金庸先生的開山立派之作之所以會引起讀者的一片驚呼,絕非幸致。書中藝業已頗有驚人之處,可以說是奠定了金庸小說金派功夫的內功與招式的基本路數。

一、江湖與江山

武俠小說自然與武功、俠義有關,多言江湖、綠林中事,而一般與江山或廟堂無涉。一般的武俠小說多半是敘述江湖綠林間的奇人俠士之間尋仇報冤、恩恩怨怨的故事。而金庸的小說則多不只此,言江湖中事,卻又多歷史背景,有江山之隱意。
《書劍恩仇錄》中書、劍之恩仇決非僅只是江湖人物世代人生之間私家的恩怨仇恨,而涉及到與江山廟堂有關的國恨家仇;民族恩怨在內。這雖非金庸之首創,但金庸之寫江湖又言江山卻已非一般的武俠小說可比,同時又非一般的歷史小說可比也。
《書劍恩仇錄》涉及到的主要歷史人物是滿清初盛時期的著名皇帝乾隆皇帝。這部小說的故事主幹是敘述以江南世家子弟陳家洛為首的「紅花會」群英的反清復明大業的經歷及陳家洛與乾隆皇帝私人之間的奇異關係與恩怨。因而,這部小說的一開頭便是「清乾隆十八年六月,陝西扶風延綏鎮總兵衙門內院……」看起來極似一部嚴謹的歷史小說。
金庸在這部書的《後記》中言道:「我是浙江海寧人。乾隆皇帝的傳說,從小就在故鄉聽到了的。小時候做童子軍,曾在海寧乾隆皇帝所造的石塘邊露營,半夜裡瞧著滾滾怒潮洶湧而來。因此第一部小說寫了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那是很自然的。……歷史學家孟森作過考據,認為乾隆是海寧陳家後人的傳說靠不住,香妃為皇太后害死的傳說也是假的。歷史學家當然不喜歡傳說,但寫小說的人喜歡。」——這在一定的程度上解釋了作者為什麼要在其武俠小說中加入歷史傳說的原因。
金庸在其他的地方又解釋道,他之所以要在武俠小說中常常加入歷史背景及歷史傳說,那是為了使武俠小說顯得真實可信。即「增加武俠小說的可信性」。這大約是更深一層的原因。確實,如前所說,在一部武俠小說中開頭便寫「乾隆十八年春」云云,叫人無法不信。至少是有真有假、半真半假、真假難辨、亦真亦假,叫人難以分辨。不管最後是否能分辨出哪兒是真哪兒是假,但那時作者的目的早已經如願達到。
這樣做,至少還有以下幾點好處:
首先,破除了歷史與傳奇之間的半是天然、半是人為的障礙,使得歷史背景與傳奇故事之間、歷史氛圍與傳奇情節之間達到一種奇妙的融合,從而自成一格。更重要的是,讓歷史人物與傳奇人物(即虛構人物)在一個更新的層面上——藝術與哲學的層面上——統一起來。即如法國大文豪維克多?雨果所言,歷史與傳奇的共同之處,正在於它們都是借暫時的人物來描寫永恆的人性。而既然歷史人物與傳奇人物都是一種「暫時的人」(符號),而作家寫作它們的目的,無非是借此來描寫「永恆的人性」,那麼,真實的人與虛構的人,即歷史人物與傳奇人物之間在這一層面上實際上並無任何差別。亦即,他們都實際上處於作家創造的同一藝術的假定情境之中。即以《書劍恩仇錄》中的乾隆皇帝與陳家洛二人之間關係而言,我們都知道乾隆皇帝乃是一位真實的歷史人物,而陳家洛則是作者虛構出來的傳奇人物;進而,乾隆皇帝並非像小說中所寫的那樣是一位漢人後裔,即並不是陳家洛的親哥哥,這並不能成為否定這部小說的依據與理由。相反,這恰恰正是這部書的真正的妙處,乾隆皇帝這位歷史人物與陳家洛這位傳奇人物在《書劍恩仇錄》中並無不同,他們都是金庸所創造的藝術假定情境中的一個藝術形象。在這裡,歷史與傳奇已合二而一了。歷史人物與傳奇人物亦已合二而一了,我們所能看到的乃是共同的與普通而永恆的人性的深刻的揭示。試想,乾隆皇帝倘若真的是陳家洛的哥哥,但卻又因機緣湊巧而當上了滿清的皇帝,他得知實情之後又會怎麼做?——結論是,他只能是、必然是像《書劍恩仇錄》中那樣做。其原因乃在人性及其民族性使然。
其次,金庸寫武俠小說,所不僅涉及的江湖,而且涉及的江山,亦可就地理這一點而言。《書劍恩仇錄》的吸引人處固然多多,其中亦有一點不可忽視,那就是從黃砂莽莽的回疆戈壁,到春風楊柳的秀麗江南,縱橫萬里,祖國江山如此闊大廣袤,不要說對孤懸海外的港台讀者與作者具有絕對的吸引力,且即使是國內大陸讀者讀到這種「江南書劍情」與「戈壁恩仇錄」的剛柔相濟、俠骨柔腸的文章,亦自必如癡如醉而感慨萬端。作者、作者筆下的人物以及廣大的讀者都需要這種萬里江山任我馳騁的廣闊舞台,方能顯出真正的英雄本色。設若金庸筆下的人物及其背景,也像其他的小說家那樣僅限於一己私仇家怨,從而侷限於一偏僻山村或一都市庭院,那便使其人物及其作品遜色太多,甚而會十足十地落入小道之中。
再次,大舞台、大氣勢,方能顯出金庸的大胸襟及其大手筆。說到底,歷史也好,地理也好,在武俠小說中只不過是一種背景,一種藝術與藝術家的舞台。然而金庸寫書亦如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大大益善。這就是說,把歷史故事引入武俠小說,把天山風光與江南秀色一同匯入武俠小說,這一般人皆可做到。這樣做並不難。然而,難就難在將它們寫得像金庸的《書劍恩仇錄》這樣的史詩般的大氣磅?。在某種意義上,《書劍恩仇錄》及金庸的其他一些作品,正是一些獨具一格的英雄史詩。而這正是這部作品及金庸小說的不凡之處。其他人再也學不來的。

二、武術與藝術


武俠小說自然是離不開武。離不開武功技擊、打鬥。而這一點又是武俠小說的熱鬧與好看之處。這一點,金庸的小說與其他人的武俠小說一樣。然而,從《書劍恩仇錄》中我們即可看到,金庸言武,不僅有熱鬧可看,而且竟然還有門道可看。金庸所描寫的武功,不僅好看而且還耐看。
金庸小說中的武功名稱與技擊動作自成一格,並成為他的小說的藝術整體的一個有機部分,不可分割。
金庸筆下的武術,固然不是實有其招或實有其派的武術圖譜與流派的照抄,即不是那些什麼「擒拿手」、「鷹爪功」、「查拳」、「潭腿」、「八封掌」、「太極拳」……等等真功夫。如果是這些真功夫,就不免太過死板太過呆滯,運用起來只怕就沒有那麼好看了。而另一方面,卻又不是如其他的武俠小說中的那些不著邊際、荒誕不經的劍仙之類的東西。可以說,金庸的功夫在實有與虛妄之間。固然不可把它當成拳經劍譜來照此練習,然而在其書中卻可以欣賞、思悟與品味。
金庸筆下的武功不僅是他的小說藝術的一個有機的部分,而且也成了審美藝術本身。且看:

三招一拆,旁觀眾人面面相覷,只見陳家洛擒拿手中夾著鷹瓜功,左手查拳,右手綿掌,攻出去是八卦掌,收回時已是太極拳,諸家雜陳,亂七八糟,旁觀者人人眼花繚亂。這時他拳勢手法已全然難以看清,至於是何門何派招數,更是分辨不出了。
原來這是天池怪俠袁士霄所創的獨門拳術「百花錯拳」。袁士霄少年時鑽研武學,頗有成就,後來遇到一件大失意事,性情激變,發願做前人所未做之事,打前人未打之拳,可是遍訪海內名家,或拜師,或偷拳,或挑鬥踢場而觀其招,或明搶暗奪而取其譜,將名家拳術幾乎學了個全。中年以後隱居天池,融通百家,別走蹊徑,創出了這套「百花錯拳」。這拳法不但無所不包,其妙處尤在一個「錯」宇。每一招均和各派祖傳正宗手法似是而非,一出手對方以為定是某招,舉手迎敵之際,才知打來的方位手法完全不同,其精微要旨在於「似是而非,出其不意」八字。旁人只道拳腳全打錯了,豈知正因為全部打錯,對方才防不勝防。須知既是武學高手,見聞必博,所學必精,於諸派武技胸中早有定見,不免「百花」易敵,「錯」宇難當。……

這樣一段,寫陳家洛打出了「百花錯拳」固是極為「好看」與「熱鬧」,更可貴的乃在於其「耐看」及其「門道」。這一段拳真可以說是一種藝術。一是在於其美,這千套拳法,居然叫做「百花錯拳」,拳而以「百花」名之,可見其兇猛陽剛之外又有一種自然芬芳,這是金庸創造的奇蹟。金庸小說中的武功,似這種使人產生美的聯想的拳法與劍法正是從這「百花錯拳」開始。二是在於它絕對新奇與首創。試想在所有的武術小說及其人物爭鬥中,打來打去都只是「太極拳」或是「八卦掌」不斷重複該是何等的乏味。而這一套「百花錯拳」一出則不禁使人耳目一新。在場的俠士英雄固是驚奇不已,讀者諸君亦恐怕同樣會感到大暢胸臆,痛快淋漓。對金大俠創出新招奇式自然格外感到敬佩之至。三是,也許最重要的還在於它之「有理」,其中不但美麗新奇,更難得的是值得讀者去品味與思索。有靈性者,自然會感到這「『百花』易敵,『錯』字難當」及「似是而非,出其不意」之中包含了高深的學問及哲學道理在內。而其中「須知既是武學高手,見聞必博,所學必精,於諸派武技胸中早有定見」云云,居然把這「定見」當成了敗因,則更使我們大為驚悟!
其實,最重要的或許還在於,這套「百花錯拳」乃與袁士霄及陳家洛這一對師徒的人生經歷、人物性格及其命運緊密相關。這「百花易敵,錯字難當」八字,亦正是這一對師徒的不幸命運與性格經歷的深刻寫照。此種拳術,非袁士霄不能創出,而非陳家洛不能熟練,其中道理,便在《書劍恩仇錄》一書關於袁士霄及陳家洛的人生經歷及其性格的敘述之中。
金庸小說中的武術招式及其名稱,多半是按照其人物的性格及命運而設置。如這部小說中的「綿裡針」陸菲青所長的功夫正是芙蓉金針及柔雲劍術。與「紅花會」中的「奔雷手」文泰來的力大沉雄、剛正大氣恰成映照。更不必說書中的阿凡提其人,因性格幽默機智,而其武術兵器亦使人覺得稀奇古怪……如此等等。可以說,各人的武術乃至兵刃都成了各人的性格的一部分。這才是金庸將武術作為藝術的高妙之著。
再看第十七回結尾處:

霍青桐忽然道:「那篇『莊子』說些什麼?」陳家洛道:「說一個屠夫殺牛的本事很好,他肩和手的伸縮,腳與膝的進退,刀割的聲音,無不因便施巧,合於音樂節拍,舉動就如跳舞一般。」香香公主拍手笑道:「那一定很好看。」霍青桐道:「臨敵時殺人也能這樣就好啦。」
陳家洛一聽,頓時呆了。「莊子」這部書他爛熟於胸,想到時已絲毫不覺新鮮,這時忽被一個從未讀過此書的人一提,真所謂茅塞頓開。「庖丁解牛」那一段中的章句,一字宇在心中流過:「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再想到:「行為遲,動刀甚微,滐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心想:「要是真能如此,我眼睛瞧也不瞧,刀子微微一動,就把張召重那奸賊殺了……」霍青桐姊妹見他突然出神,互相對望了幾眼,不知他在想什麼。
陳家洛忽道:「你們等我一下!」飛奔入內,隔了良久,仍不出來。兩人不放心了,一同進去,只見他喜容滿臉,在大殿上的骸骨旁手舞足蹈。

這是寫陳家洛悟出一套武功。而這套武功果然既如霍青桐所希望的那樣「臨敵殺人也能這樣」,而又如香香公主所期盼的「那一定很好看」(這一對姊妹一個會武,另一個則只會舞),即既是武術,又是藝術。非但如此,其中還大有哲學道理:這《莊子》中的哲學道理,這裡不必多言。值得一說的是,練「庖丁解牛掌」時的陳家洛與使「百花錯拳」時的陳家洛雖同為一人,但隨著經歷與閱歷的增長,其性格與境界卻已大不相同。不信你將描寫「百花錯拳」的那段文字與描寫「庖丁解牛掌」的這段文字相比較,便可見到其中的奧妙之所在。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284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