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生(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慕克的國族文化寓言經典)
商品資訊
系列名:帕慕克作品集
ISBN13:9789863447689
替代書名:Yeni Hayat(The New Life)
出版社:麥田
作者:帕慕克
譯者:蔡鵑如
出版日:2020/07/04
裝訂/頁數:平裝/336頁
規格:21cm*15cm*2.5cm (高/寬/厚)
重量:459克
商品簡介
一段崎嶇顛簸的精神漫遊史
一則大型國族文化寓言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慕克再現精湛技藝的魔幻寫實之作
問世當時刷新土耳其史上銷售最快紀錄
《華爾街日報》、《文學評論》、《衛報》、《紐約客》等重量媒體一致讚譽
帕慕克中文版自序、南方朔專文導讀
如果必須付出代價才能獲得新生,你是否願意承受一次又一次的毀滅?
▍內容簡介
關於一本書,關於讀書的人們,
關於東西文化碰撞的星火……
「某天,我讀了一本書,我的一生從此轉變。」
他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大學生,為了尋找書中許諾的美好世界,拋棄一切搭上公路巴士,開始追尋之旅。他愛上了深受那本書啟發的嘉娜,以為他們將前往同一個新世界。但是,他描繪的新人生裡雖有心愛的嘉娜,嘉娜想像的未來中,卻始終另有其人。
公車上總是播放美國電影,窗外一座座巨大的廣告看板迎面而來,上面滿是來自西方世界的商品。他見到讀了同一本書卻無比平靜的青年,也見到慘絕人寰的車禍、謀殺、死亡。不知不覺間,他成了一個「殺手」,但他所要追殺的究竟是什麼?他們所期待的天使,是否其實有著截然不同的面孔?慢慢的,他對於那本書帶來的啟發,以及他的新人生,也更加茫然……
我喜歡描述人們生活中此種互動的痕跡。在當中,我看見東方與西方尋求互相了解、互相爭戰,或是彼此融合妥協;我看見人們的靈魂在這兩種傳統的影響下受到撼動或改變。這讓我深受感動,就如同沉醉於愛情的初始、凝望著自然美景,或是浸淫於歷史的美好點滴。──帕慕克中文版自序
▍南方朔專文導讀:帕慕克最傑出的貢獻,在於「歷史重寫」
對當代土耳其首席作家帕慕克有概括性理解的人,都會注意到他最傑出的貢獻,乃是「歷史重寫」(palimpsest),這是一種將歷史小說的角度拉高的寫作方式……《新人生》充滿了東西文化相會的各種微言大義。它不是寫實小說,而是高度象徵性的後現代作品。因而它的寓意主要都透過概念的象徵來呈現。如「公路」表示解除神話的過程,「車禍」指文化的相撞,故事裡的「陰謀論」,則代表了文化的防衛和極端主義的源起……等。整部小說藉著那本書,已扼要地對文化上的謔狂、妄想、過度的亢奮,做了非常可笑的諷謔,從而也超越了各種是有「殺手」性格的文化極端主義心態。
▍精采引文:書與未知,都是危險而誘人的新世界……
那本躺在我桌上的書,散發的光芒反射在我臉上,但它似乎和屋內其他我熟悉的東西沒有兩樣。當我以歡喜及驚歎的心情接受眼前新世界中一個新人生的可能性,我明白,這本激烈改變自己人生的書,事實上非常平凡。我的心逐漸打開它的門與窗,踏入書中承諾的神奇新世界,而我似乎憶起了引導自己與它結緣的偶然機遇。然而,這份記憶不過就是一個粗淺的影像,甚至沒能在我的意識深處留下印記。隨著我繼續翻動書頁,某種程度的懼怕,某種念頭,加速在我腦中成形:書中揭露的新世界十分陌生、古怪,這個景象令我驚愕,為了避免自己深陷這個世界不可自拔,我急著想感受任何與「當下」有關的事物。
「我聽說你看過那本書。」他說:「對你而言,書裡寫了什麼?」 「一個新的人生。」 「你信這套嗎?」 「我信。」 他無血色的氣色,讓我對他經歷的一切感到恐懼。 「你聽我說,」他說道:「我也去追求那個新人生。我認為我可以找到那個世界。我總是搭巴士到達一個又一個城鎮,認為自己終將尋得那片樂土,找到那裡的人們,踏上那裡的街道。相信我,到頭來,除了死亡什麼都沒有。他們殺人毫不留情,甚至現在都在監視我們。」
▍各界讚譽
一本古怪、迷惑心神的小說。它看似追隨波赫士作品中謎團處處的文風,但卻又轉向討喜的抒情文體,令人聯想到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奎斯。
——《華爾街日報》
其中衝擊,堪與巴拉德的顛峰之作《超速性追緝》,以及赫塞的名著《流浪者之歌》媲美!一本特異、嚇人的小說。
——《文學評論》
猶如波赫士與電影《刺激驚爆點》的相遇,你可能也會深陷這本書,不可自拔。
——《衛報》
字裡行間充斥夢幻與神祕氣息,具挑戰性的結構,捉摸不定的故事主旨與人物,堪稱帕慕克最深奧的小說。雖然,從初版以來,它就是土耳其史上最暢銷的小說,但仍然有許多土耳其人,很難理解這本書的箇中含意。
——《紐約客》
帕慕克筆下的陰謀論,令人目眩神迷。
——《泰晤士報文學增刊》
▍延伸閱讀
◎我的名字叫紅(十週年紀念版)
◎白色城堡
◎新人生
◎黑色之書
◎雪
◎純真博物館
◎率性而多感的小說家:帕慕克哈佛文學講堂
◎別樣的色彩
◎紅髮女子
作者簡介
帕慕克Orham Pamuk
200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2010年諾曼‧米勒終身成就獎得主
出生於伊斯坦堡,就讀伊斯坦堡科技大學建築系,伊斯坦堡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曾客居紐約三年。自1974年開始創作生涯,至今從未間斷。
帕慕克在文學家庭中成長,祖父在凱莫爾時代建造國有鐵路累積的財富,讓他父親可以盡情沉浸在文學的天地間,成為土耳其的法文詩翻譯家。
生長於文化交融之地,令他不對任何問題預設立場,一如他的學習過程。他在七歲與二十一歲時,兩度考慮成為畫家,並試著模仿鄂圖曼伊斯蘭的細密畫。他曾經在紐約生活三年,只為了在如同伊斯坦堡一般文化交會的西方城市漫步街頭。
約翰.厄普戴克將他與普魯斯特相提並論,而他的歷史小說被認為與湯瑪斯.曼的小說一樣富含音樂性;書評家也常拿他與卡爾維諾、安貝托.艾可、尤瑟娜等傑出名家相評比。帕慕克也說自己非常喜歡尤瑟娜。尤瑟娜在其傑出散文中所呈現的調性與語言,都是帕慕克作品的特質。
帕慕克時時關注政治、文化、社會等議題,一如他筆下的小說人物。他尤其關心政治上的激進主義,例如二戰中亞美尼亞人大屠殺事件的真相究竟為何?庫德族問題是否有完美解答?九一一之後,他積極參與「西方的」與「伊斯蘭的」相關討論,嚴厲反對「黑白問題」的激化。
2006年,帕慕克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殊榮,得獎評語為:「在追尋故鄉的憂鬱靈魂中,發現文化衝突跟交疊的新表徵。」
蔡鵑如
左手揮棒球、右手舞禿筆、腳下盤足球的怪怪巨蟹座。譯有《濃情巧克力》等書。美國俄亥俄州大新聞研究所畢業,現任職於新聞界。
書摘/試閱
1
即使聽了相同的故事,每個人的體驗,也都大為不同。──諾瓦利斯
某天,我讀了一本書,我的一生從此改變。即使才展開第一頁,它的強烈衝擊仍深深打動了我。書本擱在書桌上,我就坐在桌前讀它,但察覺身體脫離了我的掌控,自己從座椅上抽離開來。儘管感覺自己已經分裂,我整個人仍完好如常。這本書不僅對我的靈魂起了作用,對我的各方面都產生影響。這股強大的力量從書頁中衝出一道強光,照亮了我的臉龐。那炙熱的白光,眩惑了我的思維,卻也令我的心智豁然開朗。身處此等亮光中,我或許得以重鑄自我,也可能迷失方向;在這道光線中,我已然領受到以往不曾察知的影子,並展開雙臂擁抱它。我坐在桌旁翻著書頁,不太明白自己所讀為何,但隨著書本一頁翻過一頁,讀著書上的文字,我的人生亦隨之改變。對於降臨在眼前的每一樁事物,我可以說毫無心理準備,覺得徬徨無助。因此,過了半晌,我本能地轉開臉,彷彿想保護自己,免得受書中澎湃而出的力量波及。我驚懼地發現,自己開始意識到,周遭的世界正經歷徹頭徹尾的轉變。一種從來不曾體會的孤寂突然降臨──彷彿我被困在一處人生地不熟、對當地語言及風土民情一無所知的鄉村。
縱然那份寂寥感令我備覺無助,但我更熱切地把全副精神集中在書上。除了那本書,世上沒有任何力量,能把該採取的步驟、該相信的真理或該觀察的事物,一一對我揭示;它更引領我,身處在新的國度中,我的人生道路之所從。我繼續讀下去,一張張翻著書頁,彷彿正在讀一本能夠指引我穿過陌生蠻荒之地的旅行指南。我感覺到自己像是在說,幫幫我吧,幫助我即使遭逢不幸,也能安全、毫髮無傷地找到新人生。但我知道,這個新的人生是建構在這本旅遊導引的字裡行間。我逐字讀著,試圖找到該走的路;但我同時也想像著,那讓我驚異、必然令我迷途的一層層驚奇。
那本躺在我桌上的書,散發的光芒反射在我臉上,但它似乎和屋內其他我熟悉的東西沒有兩樣。當我以歡喜及驚歎的心情接受眼前新世界中一個新人生的可能性,我明白,這本激烈改變自己人生的書,事實上非常平凡。我的心逐漸打開它的門與窗,踏入書中承諾的神奇新世界,而我似乎憶起了引導自己與它結緣的偶然機遇。然而,這份記憶不過就是一個粗淺的影像,甚至沒能在我的意識深處留下印記。隨著我繼續翻動書頁,某種程度的懼怕,某種念頭,加速在我腦中成形:書中揭露的新世界十分陌生、古怪,這個景象令我驚愕,為了避免自己深陷這個世界不可自拔,我急著想感受任何與「當下」有關的事物。
萬一我視線離開那本書向上望,看著我的房間、我的衣櫥、床鋪,或眼光掠向窗外,卻發現已不認識這個世界的時候,那該怎麼辦?恐懼占據了我的心房。
時間一分一秒隨著翻動的書頁流逝,遠方有火車經過。我聽見母親出門又回來;我傾聽這個城市日復一日的喧譁,聆聽街上賣優格小販鈴鐺的叮咚聲,還有汽車引擎聲,傾聽所有熟悉的聲音,彷彿認真聽著充滿異國風情的音調。一開始我以為外面下著傾盆大雨,但原來是女孩們在跳繩。我以為將開始放晴,雨水又啪嗒啪嗒打在我的窗上。我翻下一頁,再一頁,一頁頁讀下去;我看見光線從另一個人生的入口滲入;我看見自己所知與不知;我看見自己的人生,看見自己將來會走的人生道路……。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