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不厚黑也能成功的心理學
滿額折

不厚黑也能成功的心理學

定  價:NT$ 450 元
優惠價:85383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2元
庫存 > 10
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是直線
但是在人和人之間,最短的距離是曲線

明明很努力了,卻總是失敗?
說得口沫橫飛,別人卻當做耳邊風?

難道做人一定要「臉皮厚」、「心腸黑」才能生存嗎?
「古意人」注定被邊緣?

其實是因為你觸犯了這些「禁忌」!

什麼叫做情感帳戶?
沒有客人來訪的人,不會出人頭地?
想要辦成事情,就必須抓住人們心理,
本書帶你逐一勘破心理學中的祕訣,堅定自己的內心,邁向成功的道路!

【態度竟然不是最要緊的?】
很多人說:「態度決定命運。」認為有良好的態度才會去行動。
你相信嗎?先促使自己去行動,反而能培養出積極的心態!

【我們都很自我中心】
大庭廣眾之下跌倒,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
這其實是聚光燈效應在作祟?別人根本沒有那麼在意你?

【我不想要一個人】
你是否經常覺得臺灣人很愛「排隊」?
同樣的小吃攤,有些店家永遠大排長龍,有些店家卻門可羅雀。
也許,那是因為人們少了一份「安全感」……

【不要怕,悲觀使我更堅強】
有人說:「悲觀主義者的心理承受力反而比樂觀的人更強?」
一件事情,假設我們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
當產生的結果不如預期,我們不會感到特別難過;
當產生的結果超出期待,我們就會感到意外之喜。

【說話的藝術――讓出作主權,掌控選項權】
「這是我們最新推出的套餐,請您務必要嘗試看看!」
聽到這樣的話,許多人往往左耳進右耳出,甚至感到相當不耐煩。
「我想吃什麼,為什麼要由別人決定?」
此時,若給出A、B、C等多種選擇,供顧客決定,即使對方最終沒有買下主打商品,也落入了銷售員布下的「選項陷阱」……

【開頭和結尾最重要】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但在一些重要場合時,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因緊張而說錯話,
千萬不要破罐子破摔!
序列效應告訴你:第一印象和最後印象給人的感受最強烈,
即便中間出錯了,也要想辦法在最後關頭彌補。

【最後一件】
「你運氣很好!這款鞋子只有這麼一雙,賣完就沒有了!」
「我們八折優惠就到今天而已,之後就恢復原價了。」
人們都很在意東西「快沒有了」,從而掉進了「短缺效應」的套路……

【本書特色】
心理學不僅被廣泛地應用到生活領域,更被嫁接到社會的各個層面,作用於人們的思想行為。學好成功中的心理學,我們才能在生活和工作中真正地擁有一個正確的自我主觀意識;我們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事情、控制自己的情緒,更好地融於集體、更好地適應環境……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能有一個清晰的規劃,對自己的人生有明確定位和追求,才能加快成功的步伐。
本書側重以生動的故事點題,解釋抽象的概念。在數不勝數的故事中堅持優中擇優的原則,努力讓讀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在恍然大悟中感嘆:原來這都是心理學。

作者簡介

李恆,工程碩士,科技貿易職業學院教師,大學客座教授與特聘MBA講師,創意經濟研究會副秘書長。擁有近十五年的銷售、行銷和企業管理工作經驗,有著豐富的大學任教、企業管理和職業培訓經歷。主要研究領域為市場行銷與銷售管理、中層幹部管理技能、員工綜合素養等方面,在員工職場技能提升方面有獨到的見解和觀點,善於從心理學角度為學員解惑釋疑。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序

二十一世紀的社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呢?

也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在我看來,無情的競爭和壓力已經從四面八方襲來。只要你活著,就無法逃避。

你手中的「飯碗」還穩定嗎?

在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裡,公司的破產、倒閉、裁員等都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作為公司一員的你,可能隨時都面臨著被資遣的危險。

你不感到恐懼嗎?

面對未來,很多人不敢想像;面對明天,很多人一臉茫然。

你也許並不滿意自己的職位、自己的生活,可是當你發現,就連手中的這個職位和生活都無法獲得保障的時候,你還怎麼去奢談成功?

為什麼會這樣?

為什麼經歷了多年的社會打拚,你才得到這樣一個結果——朝不保夕,戰戰兢兢,沒有高薪,沒有休假,升遷無望,成功無門。

在我看來,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你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做事的方法不對。

常言道:想致富,找出路;想成功,找方法。

一個想成功的人,一定要用對方法。

舉一個例子,假設你在一家公司上班,那麼身為一名下屬,必須要和主管溝通。

溝通的時候要注意: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是直線,但是在人和人之間,最短的距離是曲線,因為有些話不能直接說。特別是在一些企業中,主管開會說出一個想法,他在說這個東西的時候,可能連自己都沒有想清楚,底下人也不會對他提出質疑,全部回家關上門自己揣摩。

再比如說,開會的時候,提建議給老闆時要注意:第一,不是最緊急、最重要的問題不要提;第二,有想法、但無具體實行辦法的問題不要提,因為沒有必要提出一個解決不了的問題,只提最緊急、最重要、有想法、也有具體實行辦法的問題。

為什麼?很簡單,老闆開會,一般要解決的是他認為亟需解決的問題,也就是說,老闆開會自有他的目的,假如你總是提了與開會議案背道而馳的問題,那不是亂上添亂嗎?再者,老闆是請你來協助他解決問題的,不是讓你提一大堆沒意義的問題或建議的。

類似的問題,在本書裡提到很多,剖析得也更加專業、深入。令我更高興的是,從心理學的角度談成功,確實能指引讀者一個新的方向。

一個人在走向成功的歷程中會遇到無數的問題,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你選擇做事的方式能不能讓對方滿意,決定了你最終能不能取得成功。

那麼,面對一件事情時,知道對方是怎麼想的、對方希望你怎麼做、你怎樣才能讓對方滿意就顯得非常重要了。而要做到、做好這一點,從心理學的角度去思考無疑是一條捷徑。

鑑於此,我們必須掌握相關的心理學知識,所以我鄭重向大家推薦本書。

書中選取了在追求事業成功和生活幸福的過程中較為常見的問題,從心理學的角度深入分析,並給出一些比較實用的解決方法。相信本書一定能夠在你追求成功的過程中,助你一臂之力。

李澤堯

目次

推薦序
前言
第一章 慣性思維 別讓慣性控制你
 什麼叫做慣性思維
 見怪不怪、常見不疑
 別讓慣性左右自己
 自我設限的悲哀
 要懂得打破常規
第二章 對比效應 變化的只是認知
 什麼叫做對比效應
 不要總是覺得鄰居家的草坪更綠
 在比較中脫穎而出
 一開始就告訴對方最壞的情況
 「折中選項」背後的祕密
第三章 浪潮效應 毛毛蟲為什麼會餓死
 什麼叫做浪潮效應
 毛毛蟲為什麼會餓死
 盲目從眾的危害性
 以多數人的意見為準則到底對不對
 誰才是最大的笨蛋
第四章 權威效應 關鍵是誰在說
 什麼叫做權威效應
 聽專家的到底對不對
 利用權威引導對方的態度和行為
 權威並不是上帝
第五章 競爭效應 互相牽制的螃蟹
 什麼叫做競爭效應
 容不得別人比自己強
 假如沒有競爭,老虎也會失去霸氣
 妒忌也可以為我所用
第六章 心理暗示 現象背後的祕密
 什麼叫做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之謎
 運用心靈的力量
 暗示愈含蓄,效果愈好
 騙術為什麼有人信
第七章 短缺效應 機會越少,價值越大
 什麼叫做短缺效應
 製造短缺的假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對方的行為
 限量購買的威力
 「物以稀為貴」,越少越好
第八章 喜好原則 「士為知己者死」
 什麼叫做喜好原則
 運用心理學的喜好原則,贏得對方的好感
 模仿對方的行為,贏得對方的好感
 關心對方最親近的人,更能贏得對方的好感
第九章 承諾原則 要懂得得寸進尺
 什麼叫做承諾原則
 做出承諾,就有言行一致的壓力
 承諾好,公開的承諾更好
 寫在紙上的東西有神奇的力量
第十章 序位效應 第一印象至關重要
 什麼叫做序位效應
 讓對方將不快改為好印象
 如何與對方一見如故
 一展笑顏,就勝過萬語千言
第十一章 情緒效應 要做心情的主人
 什麼叫做情緒效應
 負面情緒是健康的殺手
 不要因為外界因素影響情緒
 有時,自我安慰是必要的
 不要讓憤怒毀了你
 把煩惱拋在腦後
 勝利一定屬於有信心的人
第十二章 犯錯效應 露出瑕疵更能贏得好感
 什麼叫做犯錯效應
 沒有人喜歡和一個完美的人打交道
 要讓對方有種滿足感
 適當地示弱是件好事情
第十三章 聚光燈效應 每個人都以自我為中心
 什麼叫做聚光燈效應
 每個人都很自我
 善於傾聽是贏得好感的關鍵
 引導對方多說
第十四章 自尊理論 每個人的自尊都值得被尊重
 什麼叫做自尊理論
 不要讓對方覺得沒有面子
 懂得適可而止的道理
 給別人一個台階下
第十五章 作主原則 每個人都希望掌握一切
 什麼叫做作主原則
 讓對方覺得是自己在作主
 做決定的話,要對方說出來
第十六章 期望效應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夢想實現
 什麼叫做期望效應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
 能幫的時候一定幫
 不要打擊別人的積極性
第十七章 行動理論 行動可以扭轉態度
 什麼叫做行動理論
 行動起來,一切都會轉好
 將執行貫徹到底
 拒絕拖延,才能贏得成功
第十八章 情感帳戶 每個人都有一本存摺
 什麼叫做情感帳戶
 沒有客人來訪的人,不會出人頭地
 經常組織和參與一些聚餐、舞會等活動
 透過與別人交換人脈資源來拓展關係網路
 用心記住他人的名字
第十九章 綜效 每個人都渴望被認同
 什麼叫做綜效
 讚美必須出自真心
 虛心向對方請教,化被動為主動
 雪中送炭比錦上添花更暖人心
第二十章 互惠原則 每個人都不希望欠人情債
 什麼叫做互惠原則
 讓對方產生必須報答你的負債感
 相互信任,互相支持
 你為對方著想,對方就會為你著想
第二十一章 損失規避 人人都害怕失去
 什麼叫做損失規避
 失去一百和得到兩百的差異
 損失規避的現象和表現
 如何損失規避
第二十二章 登門效應 防不勝防的蠶食策略
 什麼叫做登門效應
 步步為贏,成功需要從一點一滴開始
 把大目標細化成小目標
 養成良好的習慣
第二十三章 定錨效應 起腳不遠處就是落腳點
 什麼叫做定錨效應
 適當地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經常慰勞一下自己
 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決定你的前途
第二十四章 自我求證 為什麼要信算命師的
 什麼叫做自我求證
 是信算命師的,還是信自己
 自我求證的祕密
 跳出自我求證的惡性循環
後記

書摘/試閱

第一章 慣性思維 別讓慣性控制你

什麼叫做慣性思維
見怪不怪、常見不疑
別讓慣性左右自己
自我設限的悲哀
要懂得打破常規

什麼叫做慣性思維

談到什麼是慣性思維,我們先來看一則有趣的小故事:

有一天,著名心算家阿伯特•卡米洛正在表演心算,忽然有人出了一道題:

「一輛載著兩百八十三名旅客的火車駛進車站,有八十七人下車,六十五人上車;下一站又下去四十九人,上來一百一十二人;再下一站又下去三十七人,上來九十六人;再下下一站又下去七十四人,上來六十九人,再下下下一站又下去十七人,上來二十三人……」

那人剛說完,心算大師便不屑地回答道:「很簡單!告訴你,車上一共還有……」

「不,」那人突然打斷他,「我是請您算出火車一共停靠了幾站。」

以心算聞名於世的阿伯特•卡米洛頓時呆住了,面色難堪,他沒想到這個人會問這麼簡單的加減法。

卡米洛的錯誤就是陷入了一種慣性思維。而這種現象在我們的工作、生活中都是很常見的,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慣性思維,不論在做事或說話時都呈現出一種慣性狀態。無論對待什麼事情,都會自然而然地順著過去的習慣思考,得出結論,付諸實踐。

在心理學上,我們把這種按照累積的思維活動、經驗教訓和已有的思維規律,在反覆使用中所形成的相對穩定的、定型化的思維路線和方式稱為慣性思維。

關於人們做事時的慣性思維,美國心理學家愛德華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

他在房間內放上三種顏色的氣球,紅色氣球的數量最多,黃色氣球為五個,綠色氣球為四個,然後請六十名受試者到房間內數出紅色氣球的數量,時間為二十秒。

他們出來後,心理學家詢問他們看到了幾個黃色氣球、綠色氣球,卻沒有詢問他們看到了幾個紅色氣球,由於他們只專注紅色氣球,沒有注意其他氣球,所以沒有一個人答對。

雖然這只是一個實驗,卻準確地證明了人們慣性思維心理的存在。

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如果你細心觀察,便會發現:當我們突然遇到一件事情時,都會自然而然地順著過去的習慣來思考和抉擇。

很多人可能會有疑問:為什麼慣性思維總會像影子一樣跟隨我們,並使我們的決策和行為呈現出一種慣性狀態?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這其實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這是我們心理反應的一種常態。

當我們在做某件事情或者表達某個觀點時,我們會認為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和經驗都是已經被證明為正確、完整的,至少是可供借鑑的,所以,當我們習慣性地依照自己以往的知識和經驗去思考問題的時候,會有一種安全感。另外,思維上也會有一種順暢、方便和快捷的感覺。

但是,我們必須注意到,當我們毫不猶豫地根據這些知識和經驗去行事的時候,結果卻常常事與願違。

因為慣性思維在帶給人們方便與快捷的同時,也束縛了人們的認知,使人們總是按照以往的思維思考問題、解決事情,導致人們不能更好地適應變化,致使命運的天平偏向失敗、荊棘、坎坷的一方。

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請大家思考一下這個問題:為什麼面對著同樣的環境,不同的人卻會取得截然不同的結果?

這樣的事情經常發生在我們身邊。

同時大學畢業、同時進入一家公司並從事相同工作的人,幾年之後,有的已經成為部門主管,有的還在原地踏步;同時到大都市打拚的年輕人,幾年之後,有些人已經在大都市買房,有些人返鄉創業,而有些人卻背起行囊,遠走他鄉。

其實,這與人們長期以來養成的對待問題、困難時的態度有著緊密的關係。

成功之人能夠適時調整自己的態度,認清順境和逆境中的不同,不停地打破慣性思維,進而在逆境中尋找便捷的方式;失敗之人習慣採取消極的思維方式與行為態度,面對順境時可能看不出差異,一旦遭遇逆境,便感到迷茫、不知所措,在徘徊中虛度光陰,有些人甚至還走了下坡路。

由此可知,把握好慣性思維對我們而言有多麼重要。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想保證良好的思維狀態,人們就需要認清慣性思維,勇於打破慣性思維,從自己現在的狀況出發,了解自身的處境。碰到如意的事情時,要克服自我膨脹的思維;碰到不如意的事情時,要克服恐懼負面的心理。多一分勇敢和堅定,我們就離成功更近一步了。

見怪不怪、常見不疑

在軍事、商業和生活中,人們常用「見怪不怪、常見不疑」的思維方式,利用對方的慣性思維取得突破,獲得成功。

人們常常利用對方的慣性思維心理,以重複的行動展現在對手面前。這種方式往往會影響對手下一步的預測,對手會認為我方還會繼續保持同樣的行為模式,遵循某一固定的模式。此時,如果我們突然改變行動,往往會達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在《三國演義》中,就有這樣一個很有趣的故事:

東漢末年,黃巾軍進攻北海。北海太守孔融被黃巾軍管亥圍困在都昌。孔融打算向平原太守劉備求救,但敵人圍兵重重,無法出城。這使得孔融一籌莫展。

此時,名士太史慈求見,請求突圍。他胸有成竹地對孔融說:「現在敵軍圍困嚴密,如果硬往外衝,那無異於羊入虎口,要想成功,須用奇計。我如今已想出了一條妙計,定可為您搬來救兵。現在軍情緊急,請您別再猶豫了。」孔融雖不願讓太史慈去冒險,但見他胸有成竹的樣子,便答應了他的請求。

第二天天剛亮,太史慈匆匆地吃完早飯,然後提了弓箭,扛起箭靶,騎上快馬,打開城門衝了出去。城外的敵軍見城中有人衝出來,以為是來挑戰的,便急忙調動人馬準備迎戰。誰知太史慈下了馬,來到城邊的一個壕塹裡,栽好靶,一個人不慌不忙地練起箭來。太史慈練了好一陣,然後扛起箭靶,進城去了。圍觀的人嘀咕了一陣子,起初都感到奇怪,便遠遠地站著不動,後來見他只是練箭而已,這才放心散去。

第二天,太史慈騎上馬,又扛著箭靶來到壕塹裡練箭。這一回,圍觀的敵兵不那麼警惕太史慈了。他們有的躺著不動,有的還圍上來閒看,相互間耳語一番,評論他的箭法如何如何。太史慈足足練了兩個時辰,最後又扛起箭靶,騎馬進城去了。

到了第三天,太史慈又扛著箭靶出城了。圍觀的人以為這個古怪的人物又出來練箭了,便不再理會他。誰知太史慈這次卻把箭靶一丟,揚鞭策馬,徑直衝向城外。

當圍城大軍清醒過來時,太史慈已經衝出重圍。他們氣急敗壞地派人追趕,太史慈卻早已跑得無影無蹤了。

太史慈來到平原郡,向劉備請求援軍。於是劉備派出精兵強將三千名,跟隨太史慈去解都昌之圍。圍城大軍得知劉備的援兵到來,再也無心攻城,四散退去了。

人們對於司空見慣的事情不會感到意外或者產生疑惑。故事中的太史慈正是利用了這一點,以不斷重複的行為來麻痺對手,成功地使對手陷入慣性思維的誤區,而後出其不意地行動,突破重圍。

在商業競爭上,同樣的計策也可以出其不意地打擊對手,就像處於弱勢的古爾德最後卻控制了西聯匯款一樣。

古爾德是美國商業市場老手。西元一八七八年,他投資一百萬美元(約新臺幣三千萬)成立了一家電報公司。

在此之前,西聯匯款一直獨占著電報市場的生意,因此古爾德的電報公司可以說直接威脅到了西聯匯款的利益。

面對威脅,西聯公司的董事決定不惜任何代價收購古爾德的公司。他們認為這麼一來就可以除掉這個惱人的競爭對手。

然而過了幾個月,古爾德又開了一家電報公司,再一次和西聯匯款展開了競爭。同樣的事情再度發生,西聯又出資買下了古爾德新開的公司。不久後,這樣的事情又發生了。可是這次西聯匯款卻吃驚地發現,西聯公司的經營權已經落入了古爾德手中。

西聯公司的董事以為古爾德的目的只是等著被高價收購,從中賺取利潤。其實古爾德是在轉移西聯的注意力,並透過西聯公司的收購行為在西聯內部安插自己的人馬。與此同時,古爾德搶在西聯公司之前高價購買了愛迪生的四重發報機專利,進而在故伎重演的掩護下,以內部蠶食和專利權作為要脅,一步步控制了西聯的經營權。

古爾德採取的是一種反覆模式的心理戰術,以重複的行動展現在對手面前,讓他們相信自己會繼續保持同樣的行為模式。這種模式掌控著西聯匯款的心理預測,他們認為古爾德的行為會遵循一個固定的模式,再開一家公司也只不過是在重複上一次的行動。正是這種觀念,使得他們落入古爾德設下的圈套而不自知。

可以看到,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競爭中,如果能很好地運用心理學的科學原理和方法,利用對手的心理活動規律,往往能使對方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心理暗示,落入另一方的心理圈套,以小的代價取得大的勝利,甚至兵不血刃,不戰而勝。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5 383
庫存 > 1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