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人生自在三部曲
我們的人生歷程中,總是時時充滿變數,挫折與磨難總是接踵而來,我們該如何才能擁有自在的人生?
人生最艱難的一課是懂得放下
人生最珍貴的瞬間是學會捨得
人生最重要的智慧是以退為進
學會放下、捨得、以退為進,讓我們一起擁抱美好未來。
作者簡介
中醫學碩士,健康雜誌專欄作家,除專業醫學背景外對於人生哲學、心靈導引亦頗有獨創見解,近年以《有一種境界叫捨得(全二冊)》、《有一種心態叫放下(全二冊)》二書成為華文出版界暢銷作家,讀者遍及兩岸、星馬及歐美日韓。
另著有《腦袋微整型:讓努力獲得更大收益》、《「察顏觀色」:從頭到腳你所不知道的健康警訊》、《你的身體會說話》、《幸福,從改變態度開始》、《愛の練習曲:與最親的人快樂相處》等暢銷作品。
李家曄、袁雪潔
中國北京師範大學文學學士,出版工作者,對於人生哲學具有獨到見解。近年因合著《有一種智慧叫以退為進》廣受好評而成為華文暢銷書作家,讀者遍及海內外華人圈。
序
【前言】
《有一種心態叫放下》
前言:幸福是鎖,放下是打開的鑰匙
放下,是一個心態的選擇,是一門心靈的學問,是一種泰然的處事之道。
伏爾泰說:「使人疲憊的不是遠方的高山,而是鞋裡的一粒沙子。」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想邁步遠行,就必須學會隨時倒出「鞋裡」的那粒「沙子」。這小小的「沙粒」就是那些需要放下的東西。放下之後,你會看到天空的蔚藍,感受到陽光的溫暖;你會聞到芳草的清香,聽到動人的音樂……,當你決定放下的那一刻,也許你就找回了自己、找回了快樂。有時候,我們得有一種豁達的、能放下的心態,有些事是根本不值得我們惦記的。面對人世紛雜、塵事庶務、名利地位、私心雜念、聲色犬馬……,該放下的就得放下,把什麼都抓在手裡,總會累的。古往今來,不少功成名就之人,或捐資濟世、或甘於淡泊,出入於世,都是勇於並捨得「放下」。在放下的同時,獲得的是意外的、雋永的、更高層次的幸福。放下使人格得以提升,使人性趨於完美。
人生歷程充滿了變數,一些你已經得到的,不見得永遠是你的,所以要學著用淡泊的心態去看待事物,而那些需淡泊看待的事物,也許就是你該放下的部分。學著放下,放下包袱去生活,才能感到輕鬆。快樂源於知足,知足源於放下,放下的愈多,就愈容易知足,知足而樂!
放下是一種人生哲學,是灑脫,是積極的人生態度。學會放下,也就學會了解脫,這有助於我們在人生前行的路上坦然面對一切,成為更大的贏家。
禪的最高境界,即「放下」。「放下」的禪理類同於「得與失」的智慧。失即是得,這雖是一種痛苦,但也是一種幸福。因為只有失去,空下的雙手,才能拾起新的幸福。過去的事情已然過去,繁華似錦也罷,一塌糊塗也罷,歸零是必然的。現實早已重啟,你還戀戀不捨,耿耿於懷,心裡放不下,又是何苦呢?該放下的就應該放下了。睡覺時照常睡覺、吃飯時照常吃飯,該怎麼生活就怎樣生活。
放下壓力,獲得輕鬆;放下煩惱,獲得快樂;放下自卑,獲得自信;放下懶惰,獲得充實;放下消極,獲得進取;放下抱怨,獲得舒心;放下猶豫,獲得瀟灑;放下狹隘,獲得自在……人生在世,有些東西是根本沒必要讓它存在的。只有懂得該放下時就放下,你才能夠騰出手來,抓住真正屬於你的快樂和幸福。
放下是一種睿智的表現,是一種生活智慧。絕對不是一種隨意捨棄的態度,一切隨緣,一切莫強求,它不僅可以帶給你幸福的生活,還會為你的人生增光添彩。
為什麼生活富裕了,壓力卻愈來愈大?收入增加了,快樂卻愈來愈少?愁苦隨著壓力的增長而增長……,當惱人的情緒來襲時,如何重拾愉快的心情?人為什麼有這麼多的愁苦?其根本原因就是人們沒有學會放下。無論你是富貴還是貧窮,身分高貴還是卑微,對幸福的渴望都是相同的。可是,人們總在幸福之前加上「追求」或「爭取」這個動詞,彷彿幸福是一面耀眼的金牌,必須經過一番競爭與奮鬥才能得到。這讓很多人認為,幸福是來自於自身之外的某樣東西。然而,當你得意地看著手中辛苦掙來的戰利品時,心裡卻隱約有一絲失落,因為你所期待的「幸福」,並未隨之而來。那是因為,你還沒有找到那把開啟幸福之鎖的鑰匙。
我們要想生存,就必須學會放下。放下那些看似最有利可圖卻不能令人再進步的東西,只有鼓起勇氣,不斷放下,才能攀登人生的另一高峰。為了熊掌,可以放下魚;為了事業的成功,可以放下消遣娛樂;為了純真的愛情,可以放下金錢;為了崇高的真理,可以放下利祿乃至生命……,要想有所成就,就要懂得保留生命中最有價值、最必要、最純粹的部分,放下不必要的牽掛與累贅,輕裝上陣。
《有一種境界叫捨得》
前言
「捨得」者,實無所「捨」,亦無所「得」。在得與失之間,要大膽地取捨,這是中華民族五千年古老智慧的精髓。
萬物循環往復,世事滄桑變幻,人生沉浮不定,均在捨得之中達到和諧統一。「捨」與「得」雖是反意,卻是一物的兩面,既對立又統一,是一個矛盾統一體。「捨」是放棄,卻成了成因,結出了「得」的成果,不捨者不得,得亦因捨而得。
世間,人們往往面臨多種選擇,取捨往往亂人心扉。對此,很多人眉頭緊鎖,給自己的心靈加了鏽跡斑斑的鐵鎖,於是生活的歡欣和幸福都被鎖住了。怎麼能夠解頤呢?正所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自古忠孝難兩全」,在面臨選擇時要看到事物的大體趨勢和重點,學會捨棄,而非一味索取。
「捨得」是一種人生態度。人不到一定境界,是不會明白「捨得」兩字的真正含義的。捨並不意味放棄,而在於將來更高層次的獲得。這不是一種消極的人生態度,恰好是一種可取的、清醒的人生觀。一個人只有知道自己能做什麼,才能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到真正的事業上,在「捨得」之中成就自己。
捨得不僅是生活的哲學,也是為人處世的藝術。人生一世,面對無限的誘惑與磨難,往往不得不在「捨得」面前徘徊彷徨。如果貪多求全,終將一無所獲。所以,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捨得」,只有聰明取捨,才能讓生活變得簡單,才能獲得真正重要的東西,就算是忍痛割愛也值得。王昭君捨棄了錦衣玉食的宮廷生活,踏上了黃沙漫天的西域之路,卻得到了天下的一度太平與後世的無限讚美;李白捨棄了富貴,卻留住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傲骨……,他們捨棄了功名、地位甚至是生命,得到的卻是更珍貴的人格的昇華。
如果捨棄不了,也許擁有就是沉重的包袱。捨得一些東西,珍惜已選擇的東西,身上輕一點,內心單純一點,我們可以跑得更快一點。明辨「捨得」之變,就能領略「捨得」之奧,使得心境平和通達,把有限的生命融入無限的大智慧中,在有限的時間內做最有效的事情,可以觀古今於須臾,扶四海於一瞬,成就一番偉業!
境界是發自於內心、無可取代的力量。「捨得」幾乎囊括了人生所有的真知妙諦。只要懂得捨與得,便能在生活、事業、人生中達到和諧統一。
本書從傳統哲學儒道入手,結合生活中的事例,涵蓋了情感、理財、職場、官場、處事諸多方面的內容,以獨特的視角闡明:「捨得,是一種大境界;是人生各個階段必須面對的挑戰;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應該掌握的生存藝術;是一堂人生的必修課」,並對捨與得進行評論,用通俗的評議剖析人性的弱點,闡述深刻的生活智慧,並總結出做人做事的成功法則,進而幫助讀者更開心地生活,更快速地成就事業。
《有一種智慧叫以退為進》
前 言:美滿人生就在進退之間
人生就像一塊布,生活就像一把剪刀,就在這一進一退之間,剪出完美人生。
進?退?是成敗之中值得斟酌的抉擇。
進是開創,是參與,是勃發,是親身經歷,是奮鬥和堅持,它需要激情和勇氣。
退是革新,是思考,是積蓄,是自我反省,是隱忍和謀略,它需要果敢和智慧。
進,讓你走得更遠;退,讓你站得更高。退,讓你豁然開朗,讓你沉著大氣;進,讓你穩步前進,讓你起航更長遠的生命歷程。
生活是一門哲學,其中最難掌握的恐怕就是這進退之間的尺度,處理一件簡單的事情就能反映自己的進退哲學觀,人生最難的抉擇也就是進退的取捨,需要我們細心品味其中的智慧。人生並不是任何時候都需要一直往前,更多時候需要靈活地轉個彎!
人的一生當中不知道要經歷多少進與退的抉擇,進需要有足夠的勇氣,退則需要更大的勇氣和更多的智慧。從道家的「無為而治」到儒家的中庸之道,歷代先哲都以他們實踐的智慧告誡我們:過猶不及,做事不可激進。然而面對生活和工作上的種種選擇,人們總是習慣貿然向前衝,逞匹夫之勇,卻不知有時更需要以退為進的韜略。
下過跳棋的人都知道,跳棋必須在沒有阻礙的情況下,借助「橋梁」才能走步,如果眼睛一味向前盯著,也許能走一兩步;但若能為更長遠的走法做打算,透過後退、左右迂迴,就能走更多步。下跳棋的感悟,淺顯的道理,我們的人生又何嘗不像在下盤跳棋呢?
勇敢地向前邁出一步,或許會收穫希望,但是你是否被這未知的希望所蠱惑,失去了理智的思考?只有懂得捨棄、後退,抗拒誘惑,積蓄力量,才能以無為的心態去追尋生命中真正的寶藏。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人生中,當前進的腳步受阻時,不妨稍做退卻,等待下一次更為成功的前進。以退為進,進退結合,才能把握生命,造就完美人生。
人生在世,不可能一直勇往直前,總得有停住腳步的時候。正如布袋和尚所言「退步原來是向前」,記住:後退並不可恥,也不是懦弱無能、處處忍讓,不是徘徊不前、任人宰割,不是為自己失敗開脫的藉口,而是邁向成功道路上最好的迂迴戰術!引擎後退,反而引發更大的動能;空氣壓縮後,反而更具爆破的威力;軍人作戰,有時迂迴繞道,轉彎前進,才能勝利……許多時候,我們要想成就一件事情,必須低頭匍匐前進,才能成功。因此,一個人在世界上要想為人處世,必須要能謙恭禮讓,一個人要想成功立業,必須要懂得以退為進。
面對種種困境和波折,我們應當如何應對?其實人生路上有很多不進則退的情況,這不過是一次歷練自己能力的過程。不要總是以一種消極的態度去面對困境,應該珍視這難得的機會,堅信「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讓自己在困難面前不失去繼續前進的鬥志。
其實,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都有著相同的規律和道理。總是需要我們用冷靜的心態去面對,方能解決得得體有序。有些人總抱怨「事與願違」,卻不知道有時真的是「退一步海闊天空」。以退為進的做事方法和思維模式,能使生活和工作中的很多事情變得容易許多,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生如潮,總有潮起潮落。處在浪尖的時候,要做好被浪濤沖走的準備;不要因為暫時處在低谷和困境中而灰心喪氣。我們需要明白,人生沒有永遠的低谷,正如沒有永遠的一帆風順一樣。現在處於谷底是為了將來有足夠的能力搏擊更高的天空,激起更美麗的浪花。
人生之路不會像百米跑道一樣筆直,只需要直線前進。當我們開始懂得把生活看成是一次馬拉松比賽的時候,會發現,有時走彎路甚至回轉也是在前進。生活中並不缺少敢闖敢拚的人,而是缺少懂得迂迴、善於調整行走方向的人。懂得以退為進,學會放棄未嘗不是一個好選擇。
前進的目標總是一個巨大的誘惑,人們往往在這巨大的誘惑面前失去清醒的心志,找不到更好的解決方法。懂得捨棄,能夠抗拒誘惑,才能以無為的心態去面對世間的成敗與得失,找到自己最恰當的生活定位。專注於一方的工作,成功終將到來。
人生追求的是圓滿自在,只知前進不懂後退的人,它的世界只有一半;懂得以退為進的人,人生才能完整。俗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小草在寒風凜冽的秋冬會凋零,是一種退讓,為的是在明年春曖花開的季節更好地繁衍、生長;蜥蜴受到攻擊時會斷尾,是一種退讓,為的是更好地活著,「山重水複疑無路」的時候,如果懂得以退為進,轉個彎、繞個路,自然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以退為進,是人生處世的最高哲理。
目次
《有一種心態叫放下》
第一章 為人處世,正確取捨:愈放下得愈多
1.要拿得起更要放得下
2.不要苛求百分之百的公平
3.算計別人就是算計自己
4.戰則敗,不戰則勝
5.不必凡事都爭個明白
6.放棄「理想主義」,構建和諧
7.摒棄猜疑,迎來友誼
8.讓他一牆又何妨
9.得饒人處且饒人
10.放下的處世之道
第二章 調節心理,放下包袱:愈放下愈輕鬆
1.凡事尋常看,排壓「心」舒暢
2.貪婪,讓你失去快樂
3.放下憂慮,迎來快樂
4.放下嫉妒,使自己的幸福完美
5.放下自卑,向成功邁進
6.放下怨恨,是對自己的寬容
7.放下自私,讓別人走進自己的天地
8.放下焦慮,讓心靈呼吸清新空氣
9.放下「過去的創傷」,救出「抑鬱」中的你
第三章 修身養性,心隨意動:愈放下境界愈高
1.放下,修身養性的最高境界
2.有一種養心方法叫放下
3.放下,也是一種美
4.多一物多一心,少一物少一念
5.凡事帶有幾分禪心,就會有所悟有所得
6.懂得放下,擁有一顆真正的平常心
7.放下雜念,享受人生
8.找到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
第四章 絢爛情感,淨化心靈:愈放下愈多姿
1.放下,給自己自由
2.緣分不可強求
3.該放就放,世間沒有完美
4.錯過了美麗也不必遺憾
5.放下舊觀念,找到真愛情
6.放下握不住的愛情
7.把失去的愛當成贏利
8.放下也是成全
第五章 競爭職場,智慧生涯:愈放下路愈寬
1.與對手過招,「放」為上
2.弦緊弓斷,學會放下
3.執著未必是好事
4.放下架子天地寬
5.無爭才能無禍
6.放下標準,用心去愛別人
7.放下一些無謂的忙碌
8.知識精英要放下「寵兒」心態
9.不能糾正的事,何不順其自然
10.欲望無止境,何不讓自己知足
11.利用「放棄」的力量,在工作中取得勝利
第六章 自主創業,輸贏自定:愈放下愈成功
1.放下—成就人生偉業
2.放下顧慮,向前、向前
3.管得住自己,才能成就大事業
4.鍥而不舍與鍥而舍之
5.最糟,也不過從頭再來
6.放下面子,堅持到底
7.創業的平衡之道—放下
8.放下空想,用行動說話
第七章 幸福生活,自我選擇:愈放下愈灑脫
1.只有善於放棄,才能暢快地生活
2.月有圓缺,人有得失
3.退一步海闊天空
4.放棄,另一種選擇
5.一失足未必成千古恨
6.放下包袱,品味生活
7.放下是一條解脫之道
8.失意時要懂得心寬
9.拋開煩惱,自在生活
10.難得糊塗,放下才聰明
11.活在當下,放下壞心情
第八章 快樂人生,燦爛晴空:愈放下愈快樂
1.人生之路始於「放下」
2.放下就能快樂
3.簡單即是快樂
4.笑看人生的輸贏得失
5.捨「小」顧「大」,放下的哲學
6.寬廣胸襟,無憂也無惱
7.人生的幸福便是放下
8.知足者常樂
9.放棄,讓自己活得灑脫
1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1.得之淡然,失之坦然
《有一種境界叫捨得》
前 言
第一章 庸人自擾,人生何必太計較
1.心胸開闊天地寬
2.埋葬過去,開闢未來
3.人生得失尋常事
4.山不過來,我就過去
5.轉個彎,生活依然美好
第二章 適時放棄,是人生的大智慧
1.將欲取之,必先予之
2.理想,始於另一種放棄
3.丟掉該放棄的
4.放棄,傷感但美麗
5.遠離欲望之火
6.錯誤屬於以前,人生始於現在
7.永遠不要放棄自己
8.好漢要吃眼前虧
第三章 進退有數,把握取捨的藝術
1.有德才有得
2.與其抱怨,不如努力
3.猶豫,留下永遠的遺憾
4.換個角度看得失
5.因小失大,得不償失
6.有所為有所不為
第四章 捨得之道,為人處世的聖經
1.好東西要捨得與別人分享
2.吃虧也是一門學問
3.面對誘惑,要學會拒絕
4.不要背著別人的眼光上陣
5.送人情不吝嗇,多為自己開條路
6.當斷則斷,要做到黑臉無情
7.能屈能伸謂之大丈夫
第五章 完美生活,捨得乃是引路人
1.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
2.患得患失,得不償失
3.追求「完美」要不得
4.快樂由自己選擇
5.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6.會「忍」才會有「成」
7.敢於冒險,抓住機遇
第六章 感悟捨得,品味人生
1.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2.執著,不是固執的代名詞
第七章 情感密碼,捨得是朵解語花
1.用真心換你心
2.婚姻是愛情的「天堂」
3.學會捨得,失戀也美好
4.真愛不以捨與得為準
5.有一種愛,叫做放手
第八章 智慧理財,捨得之間成大家
1.不做金錢的奴隸
2.鐵公雞千萬不可一毛不拔
3.看淡財富,幸福反而就在身邊
4.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5.勇於捨棄眼前的誘惑
第九章 職場衝浪,在捨得中尋平衡
1.累與不累,取決於自己的心態
2.捨得是永恆不變的生意經
3.得從額外的付出開始
4.捨得投入,職場的充電投資「經」
5.對員工捨得才會有回報
6.放下成見,化敵為友
7.學會淘汰自己
第十章 官場浮沉,博弈於取捨之間
1.放下架子天地寬
2.「出世」和「入世」,心態決定成敗
3.才華顯露,適可而止
4.適時退讓,加快前進
5.糊塗中顯大智慧
第十一章 捨得哲學,成功的黃金法則
1.拋棄心中的雜念
2.成功從零開始
3.不為名利,學以致用
4.不求急功,持之以恆
5.減少一點想要的
6.瀟灑拋磚,收穫玉之利
第十二章 領悟捨得,知足常樂享人生
1.淡泊名利,寧靜致遠
2.拿得起還要放得下
3.知足才能常樂
《有一種智慧叫以退為進》
前 言:美滿人生就在進退之間
第一章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比賽
1.知難而退,獨闢蹊徑
2.追求,只為對的
3.厚積薄發,成功在望
4.恢復原本的「狼性」
5.堅持唱完自己的歌
6.放慢速度,穩步前進
7.善謀者,乃成者
8.人生中漂亮的迴旋
9.行走的態度決定路的長度
10.把本職做到一百零一分
11.學會駕馭彎道
第二章 以退為進是一種超越自我的態度
1.後退、助跑,成功得三級跳
2.不要怕說「幫幫我」
3.換位思考,解決問題之契機
4.失意了,別沮喪
5.成功需要的是耐力
6.在示弱中等待機遇
7.降低自己的要求
8.退讓,只為更好地前進
9.小心抬腳,謹慎向前
10.婚姻有如一場博弈
11.不辯解,因為我沒錯
第三章 後退幾步溝壑易越
1.欲取之,先予之
2.大局著眼,眼光放遠
3.智取才能成功
4.高調做事,低調做人
5.明辨時勢,應時而為
6.你的價格,由你決定
7.外重者內拙
8.有進有退,方能靈活自如
9.合理方法,折出人生的高度
10.想樣樣精,結果樣樣差
第四章 以退為進是一種更勝一籌的策略
1.獎賞四顆糖
2.將目光鎖定在現在
3.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4.欲速則不達
5.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6.生活也是一場談判
7.給別人留個缺口
8.古董花瓶的障礙
9.善戰者,亦守亦能攻
10.低起點,高跳板
11.順水行舟,不與逆流相較量
12.捨小利才能逐大利
13.鷹立如眠,虎行似病
14.成功不是直行路
15.智慧藏在腦袋裡就好
16.退一步,海闊天空
第五章 把缺陷轉化成優勢
1.不幸,也是上帝的一種恩賜
2.失去是某種收穫
3.有點阿Q精神
4.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5.給自己一個合理的「定價」
6.做好哪怕是最卑微的事情
7.苦難,增加你生命的重量
8.生命如船,別怕風浪
9.堅持,堅持,再堅持
10.絕處逢生的智慧
11.成功先要自我定位
第六章 以退為進是一門等待時機的學問
1.勇於直視生活的苦難
2.芳香的背後
3.學習穩重之功
4.面對衝突,要做紳士
5.在夢想的舞臺上展翅高飛
6.苦難是成功的推手
7.有一天,你終將強大
8.用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
9.學會分解敵人力量
10.蘑菇管理法
11.面對失敗,也要感恩
12.看清前路再前進
13.「退一步」的智慧
14.「變」則通,通則明
15.大局著眼,小處著手
第七章 人在谷底心在天空
1.信念決定成敗
2.以逸待勞,養精蓄銳
3.萬丈高樓起於平地
4.「裝死」不等於怯懦
5.成功沒有想像的難
6.扮豬吃虎的妙招
7.重複做最簡單的事
8.學會退一步,才能擁抱更多
9.保持沉著冷靜的心態
10.停下來欣賞生命的美
第八章 以退為進是一種勇於承擔的表現
1.忽略困難,大膽往前走
2.試著掌握退一步的策略
3.苦難中將帶來纍纍碩果
4.磨刀不誤砍柴工
5.勇者的三條路
6.拿出你的溫柔和賢慧
7.上善若水,柔能克剛
8.給自己創造一個被發現的機會
9.說話多婉轉一分
10.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11.退是成功的資質
第九章 放開雙手擁有世界
1.魚和熊掌,如何取捨
2.簡單中的智慧
3.花開堪折直須折
4.忍一時,退一步
5.捨棄舊思維
6.掌控自己的生命
7.放不開手的結果
8.聰明反被聰明誤
9.當斷不斷定受其亂
10.斤斤計較失去更多
11.選擇遠方,就只顧風雨兼程
第十章 以退為進是一種圓滿人生的智慧
1.放開了雙手才能擁抱世界
2.莫道緣分遠,且惜眼前人
3.當機立斷地選擇放棄
4.不安於室,勇敢選擇
5.觀念改變命運
6.放棄的別樣景致
7.別給自己太多選擇
8.大捨有大得
9.好鋼只用在刀刃上
10.有一種智慧叫放棄
11.丟了芝麻,撿到西瓜
12.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
13.學會放棄,收穫成功
書摘/試閱
《有一種心態叫放下》
1.要拿得起更要放得下
人生在世,大致有如下幾種活法:拿得起放得下、拿得起放不下、拿不起放得下,拿不起放不下。唯獨拿得起又放得下,才能成就最完美的人生。——《拿得起放得下》
拿得起,放得下;堅持不一定就是勝利
拿得起,放得下;堅持不一定就是勝利,必要的時候放棄也是明智的選擇。人生在世,該堅持時要堅持,該放棄時就要放棄。
「堅持就是勝利」,在多數人的心裡已經成了亙古不變的箴言,但是人們卻忽略了正確的堅持才是勝利的前提,只有你所堅持的方向是正確的,你所走的道路是適合你的,你才能到達勝利的彼岸,否則,不但不會勝利,反而會離目標愈來愈遠。
有一位美國青年無意中發現了一則能將清水變汽油的廣告。這個青年特別喜歡研究,滿腦子都是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他渴望有一天能成為舉世矚目的發明家,全世界的人都能使用到他的發明創造。
所以,當他看到這則能將水變汽油的廣告時,馬上被勾起了興致。他買來了資料,把自己關在屋子裡,不接待串門的客人,拔掉電話線,關上手機,切斷一切與外界的聯繫。他說他需要絕對的安靜,需要絕對的專心,直到這項偉大的發明成功為止。
青年不分晝夜地、廢寢忘食地研究著,常常兩頓飯合成一頓吃。就連飯都是母親從門縫裡遞進去的,以免母親進來打擾他。善良的母親看見自己的兒子越來越瘦,終於忍不住了,趁兒子上廁所的時候,溜進他的臥室,看了他的研究資料。她還以為兒子的研究有多麼偉大,原來是研究如何將水變成汽油,這是不可能達成的事情。
母親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兒子陷入荒唐的泥潭無法自拔,於是就勸他說:「你要做的事情根本不符合自然規律,別再瞎忙了。」青年根本就聽不進去,他頭一昂,回答說:「只要堅持下去,我相信總會成功的,堅持就是勝利。」
三年,五年,十年……,轉眼間,青年已白髮蒼蒼,父母死了,沒有工作,他只能靠政府的救濟勉強度日。可是他依然「屢敗屢戰,屢戰屢敗」,繼續他的研究。
一天,一位多年不見的朋友來看他,看見了他的研究計畫,驚愕地說:「原來是你!幾十年前,我因為無聊貼了一份水變汽油的假廣告。後來有一個人向我郵購所有的資料,原來那個人就是你!」
聽完這一番話,青年瘋了,最後住進了精神病院。
堅持需要很大的勇氣,放棄需要更大的勇氣,當你發現自己走錯路時,就應該果斷地放棄。可是有的人往往沒有這種勇氣,或者說:已經走到這一步了、已經無法回頭了、已經沒有選擇了,只能夠這樣走下去了;或者說,這是老天爺要自己這樣做的,這是命中註定的。
什麼「無法回頭」、什麼「命中註定」,其實都是為自己缺乏勇氣面對現實而找的藉口,是害怕自己放棄之後,不但改變不了現在的困境,反而會陷入另一個更大的困境中。有這樣的擔憂可以理解,但你要知道,你已經在困境裡面了,如果不出來,你就永遠在裡面,而你一旦邁出了第一步,多一個選擇,就會多一份希望。
有時候,堅持不一定就是好的,而放棄不一定就是消極的。只有前進方向正確,才能離目的愈來愈近,如果方向不對,只會愈走愈遠。這時,只有不再堅持,選擇放棄,等確定方向再重新努力才是明智之舉。
放得下:處世的真諦
為什麼處在同樣的一個世界,有的人活得輕鬆灑脫,有的人卻活得沉重不堪?因為前者拿得起,放得下;而後者是拿得起,卻放不下。有人說:人生最好的狀態就是拿得起,放得下。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活得輕鬆而幸福。
人生之路是坎坷的,也許有時生活會逼迫你不得不交出權力、不得不放走機遇,甚至不得不拋棄愛情。因為,人生沒有完美,你不可能什麼都得到,所以,在生活中應該學會放棄。
而現實卻是,許多人不是拿不起來,而是放不下,人們不想丟掉手中的東西,卻又要拿起更多的東西。
那些苦苦挽留夕陽的人,是傻子;久久感傷春光的人,是蠢人。那些什麼也不願放棄的人,失去的東西往往也就愈多。
成功者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他們不計較一時的得失,知道要放棄,該放棄些什麼,如何放棄。放棄,你才能輕裝前進;放棄,你才能擺脫煩惱的糾纏,從而使整個身心沉浸在輕鬆悠閒的寧靜之中。
放棄不僅可以改變你的形象,使你顯得豁達豪爽,還會使你贏得眾人的信賴,讓你變得更加精明、更加能幹、更有力量。
只有放得下,才能把該拿起的東西更好地把握住,從而抓住最重要的東西。只有如此,人生才會有一個更好的結局。
朋友們,學會放棄吧!放棄失戀帶給你的痛苦、放棄屈辱留下的仇恨、放棄心中所有難言的負荷、放棄費盡精力的爭吵、放棄對權力的角逐、放棄對虛名的爭奪……,凡是次要的、枝節的、多餘的,該放棄的都要放棄。拿得起,難能可貴,然而,放得下才是人生處世之真諦。
智慧品人生
放棄不是懦弱,反而是一種勇氣,一種戰勝自我、超越自我的勇氣。你放棄了一個無法實現的理想,卻促成了一個新事物的誕生。你似乎是在放棄,其實那是另外一種堅持。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在堅持中放棄,在放棄中堅持。
2.不要苛求百分之百的公平
生活是不公平的,要去適應它。——比爾.蓋茲
百分之百的公平是不存在的
生活中,這樣的現象時常在我們的身邊發生:沒有能力的人身居高位,有能力的人懷才不遇;做事做得少或者不做事的人,拿的薪水要比做事多的人還要高;同樣的一件事情,你做好了,老闆不但不表揚還要雞蛋裡挑骨頭,而另外一個人把事情做砸了,卻得到老闆的誇獎和鼓勵……,諸如此類的事情,我們看了就生氣,會理直氣壯地說:「這簡直太不公平了!」
不公平,是一個讓很多人感到受傷的詞語,許多人都覺得自己在受著不公平的待遇。事實上,這個世界根本就沒有百分之百的公平,你愈是想尋求百分之百的公平,就愈會覺得別人對自己不公平。
阿章和小徐同一天進公司,且被安排在同一個部門。剛開始的時候,阿章和小徐沒有什麼兩樣。一星期上五天班,早上九點上班,下午六點下班,上下班打卡,遲到早退要扣薪水,有事不來要向人事部門請假……。
就在一個月後,阿章發現小徐變了,最大的變化就是經常不來上班。阿章一開始時以為小徐是有什麼事情而不來上班,也沒覺得怎樣。但有一次,在公司上以 Skype聯繫一筆業務的時候,他發現小徐也在線上。阿章出於好奇就問小徐:「你今天怎麼不來上班呢?有事嗎?不來上班要扣錢的。」小徐只是說自己有事並沒多說什麼。阿章出於好意問小徐要不要自己替他請假,小徐直截了當地告訴他不用,他不來上班從來就沒有請過假。
在發薪水的那一天,阿章留意了一下,發現給小徐的薪水和自己的一模一樣,也就是說這一個月小徐遲到、早退、不來上班沒有被扣一分錢薪水。
阿章開始納悶了,他想:難道是公司的制度有了變化?於是,他也學小徐,一週只來兩三天,其他的日子去做別的事情。到了月底發薪水的時候,阿章大吃一驚,自己的薪水被扣掉了一半!理由是,他有一半的時間沒來上班。阿章很生氣,他覺得太不公平了,於是氣呼呼地去找財務理論。財務讓他去找老闆理論,說自己也只是按規定辦事。
這時候,平時和阿章關係不錯的一個老員工偷偷地告訴他:「你別去找老闆了。你還不知道吧,小徐是他的外甥。」阿章聽了,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啊!幸虧沒去找老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從此以後,阿章再也不苛求所謂的公平了。
現實生活中,絕對的公平是不存在的,有時,一味地追求公平往往不會有好結果,你所知道的表象,不一定能成為你申訴的理由,所以,對此你不必憤憤不平。
不僅是職場,其他領域也是一樣,這個世界不是根據公平的原則創造的。老鷹吃蛇,蛇吃鼠,鼠又吃糧食……,只要看看大自然就可以明白,世界對於這些受到威脅的弱者來說永遠是不公平的,弱肉強食,優勝劣汰,沒有公平可言。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絕對的公平,只會導致心理嚴重失衡,使自己變得浮躁不安。何不放下這種追求絕對公平的心態,使自己的心靈得以解脫呢?放下,就是快樂。
生活是不公平的,要去適應它
比爾.蓋茲說:「生活是不公平的,要去適應它。」的確,生活上有太多的事情都充滿著不公平。就像選秀,你認為自己比其他人優秀,你的投票率會最高,但最後結果可能是評審都沒選中你,你肯定覺得比賽有黑幕、不公平,是他們使你喪失了一個能夠一夜成名的機會。
其實,這所謂的不公平無非是想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讚揚,是自己的虛榮心在作怪。只要自己努力過、參與過,享受過過程就夠了,所謂的結果只是錦上添花而已,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已經是勝利了。若是把冠軍給了你,激動一段時間之後,往後的日子也還是一樣要過,「生、老、病、死」都一樣要經歷。
不要執著於眼前的名和利,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享受這個過程的樂趣,不要只為了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而活。如果是那樣,你所做的每樣事情都將變成為別人而做,不是為自己而做了。
追求公平的心態阻礙著人的正常發展,只有放下這種無謂的追求,才能夠迎來和諧快樂的人生。所以,當你遇到讓你感到不公平的事情時,一定要妥善地處理:
一、不必事事苛求絕對的公平
世界上根本就沒有絕對的公平,因此不必事事都拿著一把公平的尺去衡量,否則就是自己與自己作對。
二、改變你衡量公平的標準
不公平只是你的主觀感覺,只要你從心底改變一下這個標準,就能夠消除這種發自心底的不公平感。這次沒升為主管,覺得很不公平,換一個角度,想想主管的名額有限,許多和自己條件一樣甚至強於自己的人也沒當上,也許你就不會那麼不開心了。
三、設法通過自己的奮鬥和努力來求得公平
人都需要得到別人的尊重與肯定,有些看似不公平的事正是自己不成熟的觀念與言行造成的,所以就要通過自己的奮鬥和努力來求得公平。
不要斤斤計較生活中的小事,不要耿耿於懷已經過去的事情,多把精力和時間放在創造新的價值上。這樣,也許就單件事情來說不一定公平,但從整體上來說就公平了。
智慧品人生
任何時候,公平都是相對而言的,衡量公平的標準也不是固定不變的,所謂的不公平只不過是進行比較後的主觀感覺,所以只要我們改變一下比較的標準,就能夠在心理上消除不公平感。
當你換個角度來看問題時,你會發覺自己得到的比失去的要多。不要苛求百分之百的公平,放下無謂的公平追求,你會發現人生其實還有更多有意義的事情在等著你去做!
《有一種境界叫捨得》
1.心胸開闊天地寬
將軍額上能跑馬,宰相肚裡能撐船。─王安石
從古到今,凡是成功的人士,他們都是胸懷大志、目光高遠、寬大為懷、不耽溺於獲取蠅頭小利的仁人志士,他們都知道一個道理:寬厚待人,容納非議,乃事業成功、家庭幸福美滿之道。他們是真正懂得「取捨」之道的人。那些鼠肚雞腸,競小爭微,對蠅頭小利也耿耿於懷的人,很難出人頭地。所以,一個人要想在社會上立足,想做出自己的一番事業,就必須有大海一樣的胸懷。
有一副名聯說:「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懷一笑,笑世界可笑之人。」古人還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這些話強調的都是為人處世要豁達大度,發生衝突時要懷抱開放之心態,寬以待人。
是的,一個人如果真正地擁有了比海洋和天空還要寬闊的胸懷,那他無論遇到什麼難題,都能想得通,都能正確地去對待和處理。以寬宏大度的態度去對待別人,是一種美德、一種風度、一種仁愛無私的境界。人生之路需要寬以待人,成功之路上更需寬以待人。
心胸開闊,煩惱自然少
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在生活之中,常常聽到這樣的聲音:我工作那麼努力,老闆卻給我那麼少的獎金;我為她付出了那麼多,她怎麼就不知道回報我一點呢;小王昨天說的那句話,是針對我的嗎?我有什麼地方對不起他嗎?……諸如此類的話,也許我們也曾經說過。
其實我們不是煩惱太多,而是胸懷不夠開闊。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總是抱怨自己過得不好,不如別人幸福,因此,他們總是處於一種不開心的狀態。其實,世界上幸福的人,不是擁有的太多,而是計較的很少。敞開你的胸懷,你會發現,原來世界這麼的美好!
一個人只有包容才能不斷壯大,才能吐故納新,生生不息。關於人的胸懷,有這麼一個故事:在印度有一位著名的哲學大師,在他的眾多弟子中,有一個弟子經常牢騷滿腹,怨天尤人,不是抱怨別人對他不好,就是抱怨飯菜不合味口。
哲學大師為了開導這個鼠肚雞腸、心胸狹窄的弟子,便吩咐他到市場買鹽。鹽買回來之後,大師又要這個每天都不快活的弟子抓一把鹽放進一杯水中,然後喝下去。
「味道如何?」大師問。這位弟子皺著眉頭說:「鹹得發苦。」大師又叫他再抓一把放進缸中,再叫他嚐嚐味道,弟子說:「有一點點鹹。」大師又吩咐他把剩下的鹽都撒進附近的湖裡,然後又叫他去嚐,這位弟子捧了一口湖水嚐了嚐,大師問道:「什麼味道?」「好像一點鹹味也沒有。」弟子答道。
哲學大師趁機教導這位弟子說:「生活中的不快和痛苦,就像這鹽的鹹味。我們所能感覺和體驗的程度取決於我們將它放在多大的容器裡,所以,當你開闊你的胸懷,就不會總被痛苦佔滿。」
是的,你的胸懷就是你生活中的容器。當你感覺命運對你不公的時候,當你慨嘆世態炎涼的時候,當你對生活感到不盡如人意的時候,當你工作中感到煩惱不順的時候,你就要放開自己的胸懷。在寬廣的胸懷裡,一切不快和痛苦都顯得那麼微不足道;在寬廣的胸懷裡,你將會活得快樂,過得幸福。
讓他三尺又何妨
在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之間難免會出現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放開胸懷,學會寬容,你就會贏得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贏得別人的尊重。寬廣的胸懷,如一條清澈的河流,能平息、化解人們心頭的火;寬廣的胸懷,就像柔和的風,能吹走人們心頭浮動的陰雲;寬廣的胸懷,更像萬里晴空中的陽光,能融化封凍在心裡的那條誤會的冰河。
在安徽的桐城有個「六尺巷」,遠近聞名。據《桐城縣誌略》記載:大清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禮部尚書張英世居桐城,其府第與吳宅為鄰。一次家人修建房子,因地基與鄰居發生爭執,家人為此上書告知張英,想通過他在朝中做官這一特權,得到地方官員的庇護,打贏這場官司。張英閱信後坦然一笑,揮筆寫了一封信,並附詩一首:「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有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後按其吩咐,主動讓地三尺,而鄰居吳氏也深受感動,退地三尺建宅置院。於是兩家的院牆之間有一條寬六尺的巷子,名為「六尺巷」。兩家禮讓之舉也被傳為美談。
這個化干戈為玉帛的故事流傳至今。為利益爭吵不休,可能導致無路可行,巷寬僅六尺,心路之寬卻無可量計。但是,現實生活中,多數人會為了一點小事而互相謾罵,甚至反目成仇、對簿公堂。如果他們對對方能多一點寬容,就不會針尖對麥芒,「干戈」也將化為「玉帛」,人與人之間就能和諧相處。
人們常說:「唯寬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載物。」在為人處世的過程中,只有心胸寬廣,才能寬容別人;也只有寬廣的胸懷,才能接納和容忍別人。當你和別人發生矛盾時,你不妨對自己說:「讓他三尺又何妨?」
容量大則福大,以寬大的胸懷包容對方,往往後福無窮。能真正懂得禮讓的人,人生的道路會越走越寬、越走越廣。
智慧品人生
你的胸懷越廣,包容的東西就越多,那麼你獲得的也就越多。留一步路寬,讓一份人前,學會「釋懷」方見天地寬。
2.埋葬過去,開闢未來
過去屬於死神,未來屬於自己。─雪萊
人生會不斷面臨新的開始,昨天過去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昨天,也許你擁有一段令人無比羨慕的成功,也許你品嘗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悲傷,或欣喜若狂,或愁雲滿面,你不必留戀也不必在意,因為成功也好,失敗也好,明天都會重新開始,要去重新開拓自己的人生。
昨天失敗了,不要緊,忘了它,總結失敗的教訓,繼續新的努力。即使昨天是成功的,那成績也只代表過去,明天依舊要重新開始。一個沉湎於過去的人,成功是永遠不會屬於他的。
過去不等於未來
在人的一生中,誰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一些麻煩和挫折。面對這些問題,每個人都會有一套自己的解決方法,有人會一個人看看書,聽聽音樂,或者乾脆出門散散心,然後第二天照常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中;也有人會沉浸在痛苦中無法自拔,並苦苦地追問答案。
其實,昨天並不能代表什麼,不管昨天有多長,也不管是受到挫折,還是取得輝煌,都只能代表過去。過去的成敗,已是過眼雲煙,未來要靠現在。過去成功了,不等於未來還會成功;過去失敗了,也不等於未來還會失敗。成敗都不是結果,它只是人生過程中的一個事件。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你從哪裡來,而是你要到哪裡去。不論過去怎麼不幸,如何平庸,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對未來必須充滿希望。只要對未來充滿希望,你現在就會充滿力量。
一個人不必為昨天的挫折失敗而頹喪氣餒、萎靡不振,也不必為昨天的勝利輝煌而沾沾自喜、狂妄自大。只有把昨天的挫折與輝煌都當做墊腳石,做好走向明天的準備,才能順利到達更美好的明天。
曾經有這樣一個青年,他原來生活奢侈,揮金如土。後來他意識到自己應該去過一種奮發向上的生活,便毅然告別那段紙醉金迷的日子。他勤奮寫作,筆耕不輟,終於成為舉世聞名的文學家。這個青年就是俄國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
中國古代也有這樣的例子,晉國大夫周處年少時粗暴無理,人們對他避而遠之,他很想改過自新,但又覺得年華已逝,前途迷茫,然而在朋友的幫助下,他痛改前非,最終成為一代名臣。
過去屬於死神,未來屬於自己。過去與未來永遠不能畫上等號,因為昨天的陽光燦爛不代表明天的陽光明媚;昨日的慘痛失敗並不代表明日之路艱難坎坷;昨天的光輝歷史不代表明日的卓越成就。所以,請把你的過去交給死神,把未來留給自己。讓過去成為歷史,才能展望美好的未來!
「過去不等於未來」的觀念,要求我們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看待成功。成功與目前的境況無關,過去的都過去了,關鍵是未來。過去決定了現在,但不能決定未來,只有現在的付出及正確選擇,才能讓我們未來的道路走得更順暢。
結束過去,開創未來
回首過去,不管是快樂還是傷心,已經煙消雲散,一切都變得無跡可尋。我們的生命在日復一日地循環中慢慢地成長和完善起來,不要讓昨天的記憶活在現實中,新的生活需要我們有新的感悟。我們必須在不同的生活階段有不同的領悟,才能充滿生機地去迎接生命中每個新的開始。
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烏鴉、海鷗和麻雀聽說大海是個廣闊的市場,有很大的發展前景,到那裡的人們都能賺到很多錢。為了能夠跨入富人的行列,牠們三個決定一起去闖蕩一番。
烏鴉想做服裝生意,於是進了各式各樣的衣服。海鷗想:「海上的人食物很單調,我就販賣罐頭吧,不會變質,肯定受歡迎。」麻雀也變賣了所有的家當,又四處奔波,東挪西借,湊到一筆本錢帶上了。於是,牠們懷著各自美好的夢想上船了。
但是,事情並沒有牠們想像中的那麼順利,牠們的美夢很快就破滅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驟雨把牠們的船打翻了。麻雀裝本錢的箱子,還有烏鴉和海鷗的貨物全都沉到了海底。唯一幸運的是,牠們三個都平平安安地回到了陸地上。
這一場風波對牠們的打擊非常大,牠們都不甘心夢想就這樣破滅了。烏鴉一直在想,說不定自己的衣服被海上的人撿到了穿在身上,於是派牠的親戚朋友站在路邊,有人路過就拉住不放,看看究竟是不是自己的衣服;麻雀垂頭喪氣,擔心遇到債主,白天就躲藏起來,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才謹慎地出來覓食;海鷗也心有不甘,整天在海上盤旋,琢磨著罐頭可能會沉到什麼地方,時不時潛下水去尋找。就這樣,牠們三個一直在尋找和躲避已經逝去的東西,卻沒有想過怎樣才能結束過去,重新開創未來。所以直到牠們老去,仍然一事無成。
智慧品人生
如果我們一直活在對過去的回憶裡,即使是快樂的回憶,也不可能對以後的成功有所幫助。生命不止,變化就不會止,世界在變,人們的看法在變,過去的日子永遠跟不上現在的步伐。過去的輝煌只停留在過去,而人應該不斷地進步,只有不斷進步才有可能創造一個輝煌的明天。
3.人生得失尋常事
我將於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的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徐志摩
生活中,得與失原本就是和諧而有韻律的,有小失才能有大得;有局部之失,才能有整體之得。大地奉獻了泥土和水分,草木才能有鮮花和果實;失去了春天的蔥綠,才得到豐碩的金秋;農民付出了汗水,土地才報以豐收;樹葉翩翩起舞,難道不是風的給予嗎?魚兒活蹦亂跳,難道不是水的給予嗎?人失去了青春歲月,才能走進成熟……。
人生在世,擁有和失去是常有的事情。有失必有得,有得必有失。在得到的同時,就必須付出失去的代價。失去,本是一種痛苦,但也是一種幸福,因為失去的同時也在獲得。得到,本是一種快樂,也是一種折磨,因為在得到的同時,你也會失去很多。
人生就是這樣,不斷地在得與失之間重複。只有能保持坦然平靜的心態、拋開得與失的束縛、遠離是與非的羈絆的人,才能活出精彩人生!
得中有失,失中有得
大千世界,得與失形影相隨:生命在一點一滴凝聚的同時,也在一分一秒地逝去。當我們擁有青春時,卻失去了無憂無慮的童年;當我們融入社會,學會了左右逢源時,卻失去了原有的純真和坦蕩;享受大都市的便捷生活時,卻失去了田園生活的悠閒;貪圖財、色、官時,卻失去了做人的正氣、道德和平常心。如果把人一生的得失全部收集,得為正數,失為負數,那麼兩者相加以後所得結果應該為零,這就是世間萬物均衡的道理。
有一個年輕人乘船去某個地方,船快到達目的地時,海上突然刮起了大風,船在巨大的風浪中沉了下去,幸運的是,他被風浪沖到了一座荒島上。每天,這個年輕人都坐在沙灘上翹首以待,希望有船來將他救出。第一天過去了,船沒有來,第二天過去了,船也沒有來,到了第三天,還是沒有船來,年輕人知道自己不能這樣苦等下去,為了能活下去,他弄來一些樹枝,給自己搭建了一個能躲避風雨的簡易的「家」。
一天,年輕人外出尋找食物時,忘了熄滅火源,大火頃刻間把他的「家」化為灰燼。年輕人眼睜睜地看著滾滾濃煙瀰漫在空中,悲痛交加,心中充滿了絕望,覺得自己再也活不下去了。第二天一大早,當他還在痛苦中煎熬時,風浪拍打船體的聲音驚醒了他─一艘大船正向他駛來,他被救了上來。「這麼長時間了都沒有人發現我,你們是怎麼知道我在這裡的?」他問救他上來的人員,「我們看見你燃放的煙火信號,就順著煙火把船開過來了。」年輕人聽後,簡直不敢相信,竟是那場大火救了他。
有人說:「如果你未曾經歷過悲傷,你就無法真正懂得快樂。」得失就是這樣的關係。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在這個世界,人類生而獲得,卻無處不失落,面對人生的種種得失,權衡並做出選擇時那種患得患失的滋味最令人難忘。
既然得失是人生尋常事,那麼,在得與失之間,就無須不停地徘徊,更不必苦苦地掙扎,應該用一種平常心來看待。清楚什麼是自己不可或缺的,什麼是對自己毫無意義的。然後,主動放棄那些可有可無、不觸及生命意義的東西,才能得到生命中最有價值、最必需、最純粹的東西。不懂「放棄」,不能主動「放棄」的人,終將自尋煩惱。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利,也沒有絕對的弊,得與失也是一樣的道理。不能捨棄別人都有的,便得不到別人沒有的。懂得生活的人失去的多,得到的更多。彌爾頓雙目失明後完成了最傑出的詩作;貝多芬雙耳失聰後創作出最傑出的樂章;帕格尼尼在沉默中用苦難的琴弦把曲子演奏到極致。這世界文化史上三大傑出人才,居然一個是瞎子,一個是聾子,一個是啞巴!他們之所以有那樣的成就,是因為他們有一顆平常心,能坦然面對生活中的得與失並化為動力。
命運向來是公正的,在這方面失去了,就會在另一方面得到補償。上帝關上一扇門,就會打開一扇窗。用賞識的眼光對待得與失,用良好的心態對待得與失,用長遠的眼光對待得與失,當你想明白了,想透澈了,你的心會非常透亮、輕鬆、快樂!
得與失,有時只有一線之隔,對於得失,你一定要認識分明。生活中,有的得不是想得就能得,有的失不是想失就可失;有的得是不能得的,有的失是不應失的。誰得到了不應得到的,就會失去應該擁有的。當貪婪者取得不義之財的同時,就失去了不應失去的廉正。因此,當得者得之,當失者失之。
坦然面對得失,得之,不要大喜,不可貪得無厭;失之,切勿大悲,不可失去精神。
正確看待得失,時常提醒自己,無論得到什麼,得到之後都有可能會失去,只有在得到時懂得加倍珍惜,失去的時候才不至於無所適從。世間萬物本來就是來去無常。我們所能做、所應做的只是在「得到」時珍惜它。
智慧品人生
人生之得,當以知識之得為得,當以智慧之得為得,當以美好的親情、愛情、友情之得為得,而擁有一顆真誠的心是獲得的根本。特別要記住的是,勿不勞而獲,勿貪得無厭。否則,你的生活就會失去和諧,你的人生就會失去韻律。無論得失,重要的是無愧於心,無愧於人,唯有如此,才可以把握得失平衡,少些因得失而帶來的困擾。
坦然面對得失,需要一顆平常之心,一顆淡然之心,一顆感恩之心,一顆博愛之心。能夠坦然面對得失,才會生活,才會快樂,才會幸福。
《有一種智慧叫以退為進》
第一章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比賽
1.知難而退,獨闢蹊徑
如果說知難而進是一種勇氣,知難而退是一種智慧,那絕處逢生、獨闢蹊徑就是另一種詮釋!機遇只會留給那些能夠發現它的人!
通往成功的路上,可能有很多障礙,競爭太殘酷,會讓你覺得總有一天自己會承受不住。那你是否想過,放棄這條擁擠的道路,去開拓一條屬於自己的康莊大道?
在服裝設計界有這樣一條規律:一種事物,若很快就被人們接受並開始盛行,那麼這種事物終將很快被淘汰。商品經濟的今天,幾乎所有的競爭都是如此,人們蜂擁闖入同一個領域,也就決定了這個領域的競爭將會異常殘酷!
十九世紀中期,在美國傳出加州有金礦的消息。一時間,大量的美國人帶著他們的黃金夢瘋狂地湧入加州。
二十歲的青年史蒂夫跟所有的淘金者一樣,也來到了加州,並開始他的淘金生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加州並沒有給他期盼的東西,更不能實現他的黃金夢想。因為來加州淘金的人太多、太多了。更糟的是,由於加州氣候乾燥,水源奇缺,許多淘金者不僅沒能如願以償地挖到黃金,而且還喪命於此。即使這樣,也沒能讓一心想要發財的淘金者清醒、覺悟,人們還是狂熱地湧入加州、不計代價地淘金。
史蒂夫與其他淘金者一樣,不僅沒有找到黃金,更差一點在飢渴中丟掉性命。一天,史蒂夫呆坐在那裡,望著水袋中的一點點水,心中充滿恐慌。這時,他聽到周圍的人對缺水怨聲載道。他靈機一動:為何不去賣水呢?
是啊,淘金的希望太渺茫了,還不如賣水呢!就是這種獨闢蹊徑的想法成全了他絕處逢生的希望。
史蒂夫拿起手中的工具。但這次,他不是繼續挖金礦,而是開始挖水井。經過幾天的努力,一股清澈的泉水從地下噴湧而出。他把水挑到山谷賣給那些飢渴的淘金者。當時很多人不理解他的做法,甚至嘲笑他胸無大志,千辛萬苦地來到加州只是賣水。但是史蒂夫堅定自己的信念,繼續著自己賣水這樁「胸無大志」的事情。
不久,越來越鼓的錢包證明了史蒂夫對淘金的放棄是正確的。雖然他沒能挖到黃金,但是卻得到了非常可觀的收入。最終的結果是大批的淘金者空手而歸,史蒂夫卻在短短的時間內賺到了六千美元。在當時這可是一個不小的數目。
能夠獨闢蹊徑是很多著名商人的共同特點。在《晉商興衰史》中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明代,鹽的運銷實行開中制。所謂開中,就是政府控制鹽的生產和專賣權,根據邊防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出榜招商。應榜商人必須把政府需要的實物輸送到邊防衛所,才能取得販鹽的專賣執照「鹽引」,然後憑「鹽引」到指定的鹽場支鹽,並在指定的地區內銷售。
當時,銷量最多的是兩淮鹽。凡兩淮鹽商,須輸納實物(糧食等)到甘肅、寧夏等邊防衛所,然後領取「鹽引」,憑「鹽引」在兩淮鹽場支鹽。大約一引可兌鹽兩百斤。但是,由於官僚顯貴、勢豪奸紳上下勾結,豪強占據,一般鹽商持引也不能在鹽場及時支到鹽,有時要等數年或十數年。加之,輸納實物到邊防衛所有時會遇到戰事,還要向各級官僚饋贈賄賂,這使兩淮鹽商的利益大受影響,以致虧賠不支,被迫退出鹽商界。
一名叫範世逵的商人分析了整個鹽界的形勢後,認為輸糧換引「奇貨可居」。於是他放棄了世代經營的農商業,開始進軍鹽業相關市場。他親赴關隴(今中國函谷關以西、隴山以東一帶)至皋蘭(今中國蘭州)一帶,往來於張掖、酒泉、姑臧(今中國甘肅武威)等地,瞭解地理交通。不過,他不去和鹽商競爭,而是在這一帶專門經營糧、草,或購進,或銷售,或囤積,與沿途經過的鹽商進行交易,生意做得很活絡,數年內獲利頗豐。
知難而退是一種智慧。因為很可能在你退後的那一剎那,偶然卻也必然會發現全新的機遇。
機遇總是留給那些能夠發現它的人。「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人生的路上滿是荊棘,你是否曾想過換一種思維去面對呢?那將是另外一種「披荊斬棘」的方式!放手一搏吧,相信你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智慧品人生
捨得,捨得,有捨才有得。拿出勇氣,捨棄眼前所有,獨闢蹊徑,說不定會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更為寬廣的道路。
2.追求,只為對的
不想要的東西沒有必要去追求,否則只會給自己帶來生活的累贅。
拋棄阻礙自己前進的累贅,追求,只為對的!
有一個人天天渴望機遇降臨,於是他一心專注於在大街上尋找機遇,對周圍的人和風景視而不見,對身邊的事充耳不聞。原本,機遇之神化作一位老人,想要給他介紹一份具有挑戰性,但收入非常可觀的工作,他卻嗤之以鼻,不屑一顧。二十年後,這人還在大街上尋找機遇,機遇之神再次化作老人,打算給他一筆錢合夥做生意,他還是不屑一顧地拒絕。就這樣,直到他六十歲的時候,仍舊在大街上尋找他所謂的「機遇」。
當機遇擺在你面前,你不懂得珍惜。等到失去,你所擁有的不過是「後悔」。雖然這只是個故事,但你不覺得它跟現實中的某些人身上發生的某些事很像嗎?
這只是一個比喻。所以,奉勸那些追逐希望的人們,不要等到疲於奔命一輩子之後,才發現自己依然一無所獲。有智慧的人懂得把握身邊的機會,更善於選擇那些對自己有利的機會。他們知道哪些是自己需要的,哪些是沒有意義的。
在墨西哥海岸邊,一名美國商人坐在小漁村的碼頭上,看到一個正打算靠岸的漁夫,他的船上裝有好幾尾大黃鰭鮪魚。美國商人對漁夫能抓到這麼高檔的魚先是恭維了一番,然後問他花了多少時間才能抓這麼多。
漁夫說:「一會兒工夫就抓到了。」商人再問:「你為什麼不待久一點,好多抓一些魚?」漁夫洋洋得意地說:「這些魚已經足夠我一家人生活所需啦!」商人又問:「那你一天剩下那麼多時間都在幹什麼呢?」
漁夫解釋:「我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抓幾條魚,回來後跟孩子們玩一玩,再跟老婆睡個午覺,黃昏時晃到村子裡喝點酒,跟哥兒們玩玩吉他,我的日子過得可充實呢!」
商人搖搖頭,笑道:「你應該每天多花一些時間去抓魚,到時候你就會有錢去買條大一點的船,捕更多的魚,再買更多的漁船。然後你就可以擁有一個漁船隊。到時候你就不必把魚賣給魚販,而是直接賣給加工廠或者自己開一家罐頭工廠。如此你就可以控制整個生產、加工處理和行銷環節。然後你可以離開這個小漁村,搬到墨西哥城,再搬到洛杉磯,最後到紐約,在那裡經營你不斷壯大的企業。」
漁夫問:「這要花多少時間呢?」
商人回答:「十五到二十年。」
漁夫問:「然後呢?」
「然後你就可以在家當皇帝啦!時機一到,你就可以宣布股票上市,把你的公司股份賣給投資大眾。到時候你就發啦,你可以幾億幾億地賺。」商人大笑著說。
「然後呢?」漁夫又問。
商人回答:「到那個時候你就能退休了。可以搬到海邊的小漁村居住,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隨便抓幾條魚,跟孩子們玩一玩,再跟老婆睡個午覺,黃昏時晃到村子裡喝點酒,跟哥兒們玩玩吉他!」
漁夫說:「哈哈,你說的不就是我現在擁有的嗎?」
不同生活的人,有著不同的追求。美國商人認為應該先創業,然後享受過程的纍纍碩果,而漁夫的簡單想法卻讓他不費吹灰之力就實現了美國商人終極的心願。不得不說兩者有著實質性的區別。但是,你能說清楚他們誰對誰錯嗎?追求,只為適合的,適合的就是對的!
智慧品人生
放棄安逸的生活,可以成就事業;放棄事業的成功,可以贏得快樂的生活。人生沒有定式,選好自己的路,就不要再觀望別人的路。遵照自己的願望行走,就是非同尋常。
3.厚積薄發,成功在望
成功,是長時間能量累積後的爆發。成功的人,是懂得蓄勢的高手!
人們總是喜歡問怎樣才能成功,怎樣才能得到收穫。殊不知,成功是一個慢慢累積的過程,沒有量的累積,何來質的變化?
有這樣一則寓言:
一隻熊在溪邊苦等了一天,終於捕到一條小魚。
小魚可憐兮兮地對熊說:「熊啊,我太小了,根本不夠你塞牙縫。放我回溪中吧,過幾年我就長成一條大魚,那時我才肥美,也能夠讓你飽餐一頓。」
熊並沒有上當,回答道:「你知道我為什麼能長得這麼高壯嗎?因為我不會為了一個大而無望的機會,而丟掉手上擁有的小利益。」
我們走向成功的過程亦如熊捕魚的過程,把握一點點的進步,才能一點點走向成功。不要幻想一夜成名,因為一夜成名的背後,更有「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的付出。若非要給成功總結出一條方法,那麼就是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好每一步。紀昌學箭的故事就說明了這個道理。
古時候,有個射箭能手名叫飛衛。他射箭的本領十分高超,百發百中,是遠近聞名的神射手。只要他一拉弓,野獸就伏在地上,飛鳥就掉落下來。
有個叫紀昌的青年,很想學得射箭的本領,就來到飛衛家拜他為師。飛衛剛開始並沒有傳授具體的射箭技巧,而是對紀昌說:「練射箭不能怕困難,首先要練好眼力,能夠盯著一個目標,眼睛一眨也不眨才行。你回去練吧,練好了再來見我。」
紀昌回到家裡,認真地練起了眼力。他躺在妻子的織布機下面,用眼睛盯著穿來穿去的梭子,一練就是一天。他就這樣日復一日地練了兩年,已經練到了就算是有人用針刺向他的眼睛,他也能做到眼都不眨的地步了。
紀昌高高興興地去見飛衛,告訴他自己的眼力已經練得差不多了,可以學習射箭的技術了。飛衛卻說:「還不夠,你還要繼續練眼力,直到能把小的東西看大了,然後再來見我。」
紀昌又回到家裡,用一根頭髮拴住一隻螞蟻,把它掛在窗口,每天站在窗前,緊緊地盯著那隻螞蟻。日復一日地看了三年,螞蟻換了無數隻,終於,他把螞蟻看得像是車輪那麼大。
紀昌又去找飛衛。飛衛點點頭說:「現在可以教你射箭的本領了。」
於是,飛衛開始教紀昌怎樣拉弓、怎樣放箭。紀昌又苦苦地練了幾年,終於成了一位百發百中的神射手。
練好眼力是學好射箭的基礎,但是作為射箭技術的基本功,眼力的訓練不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容易被人們忽視。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也是一樣,越是基礎的東西越不能馬上看到效果。所以,只有那些堅持不懈的人才能獲得成功。當你不經意間發現某人已經成功時,不要驚訝,他背後的艱辛付出,你又知道多少呢?
智慧品人生
與其費盡心思尋找成功的捷徑,不如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成功永遠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是一個漫長艱辛的過程,努力地做好每一件應該做的事情,總有一天,成功會來敲門。
4.恢復原本的「狼性」
清晨,又一匹年輕的狼站在懸崖長嚎破曉,即將踏上拼搏的道路。
因為不怕廝殺、不怕鮮血,所以牠們永遠是森林中的強者!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不經歷生活的磨礪就難迸發出人性中最堅強的火花,相信每個人都明白這樣的道理,但是真正能做到者有多少?或許你根本沒有意識,其實安逸的生活正在悄無聲息地消滅你的意志。這一點,你察覺到了嗎?
有這樣一則寓言:
龍蝦和寄居蟹都生活在海裡,但是牠們卻選擇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一個具有堅硬的外殼,而一個只能靠躲在別人的外殼下生活。
一天,牠們在深海中相遇,寄居蟹看見龍蝦正把自己的硬殼脫掉,露出嬌嫩的身軀。寄居蟹非常緊張地說:「龍蝦,你怎麼可以把唯一保護自己身軀的硬殼放棄呢?難道你不怕有大魚一口把你吃掉嗎?以你現在的情況來看,連急流也會把你沖到岩石上去,到時你不死才怪!」
龍蝦氣定神閒地回答:「謝謝你的關心,但是你不瞭解,我們龍蝦每次成長,都必須先脫掉舊殼,只有這樣,才能生長出更堅固的外殼。現在面對的危險,是為了在將來生長出更堅硬的外殼保護自己。」寄居蟹細心思量,自己整天只找可以避居的地方,活在別人的蔭護之下,如果哪一天不再有避居的地方,自己該怎麼辦?能自我保護嗎?
中國著名作家魯迅曾說過:「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容易被生活所累。」很多成大事的人,往往喜歡「自找苦吃」,給自己製造逆境,讓自己在磨煉中成長。而安逸的生活只能讓我們喪失鬥志,平庸地生活。
一位剛畢業的大學生順利地考進了公家機關,大家都認為這是一件很不錯的事情,別人都羨慕他有好運氣。但是工作一段時間後,他卻毅然離開了政府部門,投身商海。
很多人不解他為什麼要作這樣的決定。面對別人的不理解,他只是說:「我不想做一個失去野性的『狼』。」原來,二十二歲時,他大學畢業,按照原先的計畫順利地進了政府部門,每天一杯茶一張報紙地在單位混日子,他覺得這日子過得還不錯。有一回,他到鄉下探親,看到親友竟然把一頭狼像狗一樣養在家裡看家護院。他驚問其故。親友告訴他,這狼自幼就與狗一起馴養,久而久之,這狼連長相都有些像狗,更別提狼性了。
他當時看著那狼,想想自己,頓時有些心驚。沒多久,他就在別人一片惋惜聲中毅然辭職去了都市。雖然在商場的打拼中,他吃了不少苦頭,摔了不少跟頭,但是他一直堅信,是狼就應該在野外的環境中磨礪自己,不能讓自己的狼性被磨滅。經過一番艱難的打拼,現在他已經有了一家資產過億的公司,終於成為一隻在商場上威風凜凜的「狼」,盡顯其風采。
現在,很多大學畢業生都希望像這個人一樣,一開始就能夠得到一份安逸的工作,不想去接受挑戰,但這樣的職業又有多少?每年成千上萬的人擠破頭去考公務員,到頭來卻發現與自己的理想不符。真正的狼是在野外的風雨中成長起來的,如果堅信自己是「狼」,那就必須得面對職場上的風風雨雨,勇敢地闖蕩出屬於自己的事業。
智慧品人生
人生中任何風風雨雨都是對我們最好的磨煉。如果你想成為一隻威風凜凜的「狼」,就要學會接受任何風險的考驗,讓自己在風雨中磨煉狼性,以不辜負自己的狼性血統。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