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現代心靈:一部20世紀思想史,看懂人類思想脈絡如何形塑當今世界,未來又將去向何方(共二冊)
滿額折
現代心靈:一部20世紀思想史,看懂人類思想脈絡如何形塑當今世界,未來又將去向何方(共二冊)
現代心靈:一部20世紀思想史,看懂人類思想脈絡如何形塑當今世界,未來又將去向何方(共二冊)
現代心靈:一部20世紀思想史,看懂人類思想脈絡如何形塑當今世界,未來又將去向何方(共二冊)
現代心靈:一部20世紀思想史,看懂人類思想脈絡如何形塑當今世界,未來又將去向何方(共二冊)
現代心靈:一部20世紀思想史,看懂人類思想脈絡如何形塑當今世界,未來又將去向何方(共二冊)
現代心靈:一部20世紀思想史,看懂人類思想脈絡如何形塑當今世界,未來又將去向何方(共二冊)
現代心靈:一部20世紀思想史,看懂人類思想脈絡如何形塑當今世界,未來又將去向何方(共二冊)
現代心靈:一部20世紀思想史,看懂人類思想脈絡如何形塑當今世界,未來又將去向何方(共二冊)
現代心靈:一部20世紀思想史,看懂人類思想脈絡如何形塑當今世界,未來又將去向何方(共二冊)
現代心靈:一部20世紀思想史,看懂人類思想脈絡如何形塑當今世界,未來又將去向何方(共二冊)
現代心靈:一部20世紀思想史,看懂人類思想脈絡如何形塑當今世界,未來又將去向何方(共二冊)
現代心靈:一部20世紀思想史,看懂人類思想脈絡如何形塑當今世界,未來又將去向何方(共二冊)
現代心靈:一部20世紀思想史,看懂人類思想脈絡如何形塑當今世界,未來又將去向何方(共二冊)
現代心靈:一部20世紀思想史,看懂人類思想脈絡如何形塑當今世界,未來又將去向何方(共二冊)
現代心靈:一部20世紀思想史,看懂人類思想脈絡如何形塑當今世界,未來又將去向何方(共二冊)
現代心靈:一部20世紀思想史,看懂人類思想脈絡如何形塑當今世界,未來又將去向何方(共二冊)
現代心靈:一部20世紀思想史,看懂人類思想脈絡如何形塑當今世界,未來又將去向何方(共二冊)
現代心靈:一部20世紀思想史,看懂人類思想脈絡如何形塑當今世界,未來又將去向何方(共二冊)
現代心靈:一部20世紀思想史,看懂人類思想脈絡如何形塑當今世界,未來又將去向何方(共二冊)
現代心靈:一部20世紀思想史,看懂人類思想脈絡如何形塑當今世界,未來又將去向何方(共二冊)
現代心靈:一部20世紀思想史,看懂人類思想脈絡如何形塑當今世界,未來又將去向何方(共二冊)
現代心靈:一部20世紀思想史,看懂人類思想脈絡如何形塑當今世界,未來又將去向何方(共二冊)
現代心靈:一部20世紀思想史,看懂人類思想脈絡如何形塑當今世界,未來又將去向何方(共二冊)
現代心靈:一部20世紀思想史,看懂人類思想脈絡如何形塑當今世界,未來又將去向何方(共二冊)
現代心靈:一部20世紀思想史,看懂人類思想脈絡如何形塑當今世界,未來又將去向何方(共二冊)
現代心靈:一部20世紀思想史,看懂人類思想脈絡如何形塑當今世界,未來又將去向何方(共二冊)
現代心靈:一部20世紀思想史,看懂人類思想脈絡如何形塑當今世界,未來又將去向何方(共二冊)
現代心靈:一部20世紀思想史,看懂人類思想脈絡如何形塑當今世界,未來又將去向何方(共二冊)
現代心靈:一部20世紀思想史,看懂人類思想脈絡如何形塑當今世界,未來又將去向何方(共二冊)
現代心靈:一部20世紀思想史,看懂人類思想脈絡如何形塑當今世界,未來又將去向何方(共二冊)
現代心靈:一部20世紀思想史,看懂人類思想脈絡如何形塑當今世界,未來又將去向何方(共二冊)
現代心靈:一部20世紀思想史,看懂人類思想脈絡如何形塑當今世界,未來又將去向何方(共二冊)
現代心靈:一部20世紀思想史,看懂人類思想脈絡如何形塑當今世界,未來又將去向何方(共二冊)

現代心靈:一部20世紀思想史,看懂人類思想脈絡如何形塑當今世界,未來又將去向何方(共二冊)

商品資訊

定價
:NT$ 1080 元
優惠價
90972
庫存:1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29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21世紀的諸多疑問,在20世紀才找得到答案

★《星期日獨立報》年度好書★
現代思想史經典之作‧首度引進繁中版

社會學巨擘丹尼爾·貝爾推薦:彼得‧沃森以一己之力完成的百科全書,涵蓋了20世紀所有思想的歷史。

一部歷史,走過人類百年思辨之路――
跟隨佛洛伊德、凱恩斯、畢卡索、沙特、霍金……的腳蹤,
追索兩次大戰、共黨興衰、登陸月球、網路世界……的發端,
你會明瞭歷史怎麼轉彎,又是如何改寫現在、定調未來。

「人類如何抵達21世紀,未來又會去向何方?」20世紀這一百年已給了我們答案。20世紀是世局動盪、強權洗牌、文明飛躍的世紀,也是最貼近我們生活、一路引領我們走進這個世紀的關鍵年代:相對論、發現DNA、登陸月球、網路興起等科學發展;共產黨崛起、兩次大戰、美蘇冷戰對峙、歐盟建立等政治大事;現代主義、好萊塢電影、汽車普及等文化變遷;喬依斯、聶魯達、費茲傑羅、馬奎斯等文學大家;凱恩斯主義、精神分析、存在主義等思潮演化……20世紀看似多事之秋,實則蘊藏人類進步的原動力,也指引著未來的發展方向。
豐富多彩、令人目不暇給的20世紀,在思想史大家彼得‧沃森的筆下化為《現代心靈》這部百科全書式巨著。《現代心靈》聚焦於梳理了現代人類境況的觀念脈絡,包含從佛洛伊德到網路興起的全部知識發展歷程,可謂歷史領域的一大壯舉。沃森以綜觀全局的視野、精巧優美的筆法,將人類在20世紀的思想發展娓娓道來,以思想進化論的線索回顧20世紀,從潛意識、量子和基因等學科的基礎性發現,一路推進至網路、蟲洞、人擇原理等人類智慧的結晶。
本書不僅包含哲學、政治學、科學等傳統思想史範疇,更難得將藝術、文學、通識教育、工業設計等具代表性的人類心靈成就蒐羅其中,是堪稱最全面、最經典的一本現代史之作。
「理解過去、定位現在、前瞻未來」正是當下所亟需。《現代心靈》為讀者貫通歷史脈絡,據以理解與評估世界,並凝煉出屬於自己的觀點。
◎本書特色
1.面相最宏觀多元的現代史巨作,首度引進繁中版!
迄今最為系統、最宏觀的世界近現代史,包含哲學、政治學、科學、藝術、文學,無所不包,百年歷史上的事件、主題及思想家盡在其中。是一本百科全書式的非凡浩大之作。無論是想掌握整體視野,或是想深入理解各人物事件的讀者,都有啟發與收穫。
2.人類命運的轉捩點:一場歷時百年的人類智力冒險
思想是帶領人類在黑暗中前進的火炬。作者以宏大的格局,帶讀者俯瞰一遍百年來人類思想的演進、智慧的結晶與思潮發展的脈絡。理解塑造和改變了現代人類境況的偉大思想,能啟發我們對現在、對未來的思考與想像。它可以當作現代史的著作,也可作為理解現在、面向未來的思考之書。
3.文筆精妙,讀來不忍釋卷
篇幅達百萬言,作者有百科全書式的博聞廣識,也有提綱挈領的本領,又善於將故事說得鮮活,筆下閃現思想的靈光,引讀者沈浸其中。
◎專業推薦
丹尼爾‧貝爾(哈佛社會學家)╱弗蘭克‧麥克林恩(英國歷史學家、傳記作家)╱陳建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共同創辦人)╱海獅說(知名臉書部落客)╱蔡依橙(陪你看國際新聞創辦人)╱謝金魚(歷史作家)
「這是一部關於20世紀思想的巨作,展現出作者海量的驚人胃口和百科全書式的博學……沃森有著提綱挈領的本領,又是一位極具天賦的通識作家。」
――弗蘭克‧麥克林恩(英國歷史學家、傳記作家,著有廣受好評的《拿破崙傳》及《榮格傳》)
「囊括了無窮無盡的鮮活故事和天才思想,閃耀著20世紀無數發現的激動之情。彼得‧沃森以精準、優雅的筆鋒記錄下幾乎所有學科中重要思想家的閃光之處。正是通過他的筆觸,考古學、歷史和經濟學變得如詩歌、音樂和天體理論一般美妙動人。沃森旺盛的求知欲具有強大的感染力。他窮盡一切的胃口一定會感染讀者追尋更多的知識。」
――《泰晤士報》
「一部百科全書式的作品,呈現出那些令20世紀翻天覆地的思想家和行動者……本書不僅涉獵廣泛,而且沃森高超的敘事技巧也值得讚揚,他總是能夠讓這個龐大的故事順暢運行,從不會讓其中的精彩和亮點從他的筆尖滑落。」
――《文學評論》

作者簡介

姓名:彼得‧沃森Peter Watson
彼得‧沃森Peter Watson
英國知識史學者,曾任劍橋大學麥克唐納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新社會》雜誌副主編,為《泰晤士報》、《紐約時報》、《觀察家》等報紙撰寫過專欄,以恢弘思想史作品聞名於西方世界,著有《卡拉瓦喬的叛謀》(The Caravaggio Conspiracy,被英國BBC改編成劇本並獲艾美獎提名)《人類思想史前篇、後篇》(Ideas: A History from Fire to Freud)、《大轉折:百年科學匯流史,扭轉人類文明的關鍵融合》(Convergence: The Idea at the Heart of Science)等。

目次

推薦序
作者序
導言 思想規律進化論

第一部∣從佛洛伊德到維根斯坦――伊始的意義
第1章∣打破寧靜
第2章∣思想驛站
第3章∣達爾文的黑暗之心
第4章∣現代主義的少女
第5章∣美國的實用主義智慧
第6章∣E=mc2,⊃/≡/v C7H38O43
第7章∣血之階梯
第8章∣火山爆發
第9章∣反擊

第二部 從史賓格勒到《動物農莊》――文明及其不滿
第10章∣日蝕
第11章∣貪婪的荒原
第12章∣巴比特的米德爾敦
第13章∣英雄的黃昏
第14章∣進化之進化
第15章∣物理學的黃金年代
第16章∣文明及其不滿
第17章∣思想浩劫
第18章∣無用的慰藉
第19章∣希特勒的禮物
第20章∣巨人
第21章∣無路可退
第22章∣八月之光

第三部 從沙特到寧靜之海――人類新處境與偉大社會
第23章∣戰後零年的巴黎
第24章∣女兒與情人
第25章∣人類新處境
第26章∣經典的裂隙
第27章∣自然科學的力量
第28章∣心智的除魅
第29章∣轉向曼哈頓
第30章∣偉大社會中的平等、自由與正義
第31章∣長時段
第32章∣天與地

第四部∣從反主流文化到科索沃――由本然觀之,由各處觀之
第33章∣新感性
第34章∣遺傳學一覽
第35章∣法國專輯
第36章∣發財與行善
第37章∣壓制的代價
第38章∣地方性知識
第39章∣「人類歷史上最優秀的思想」
第40章∣帝國的回音
第41章∣文化戰爭
第42章∣深層秩序

結語∣實證時代
注釋

書摘/試閱

【摘錄1】第1章_打破寧靜

⊙揭開潛意識的面紗
一九○○年一月六日星期六,在二十世紀誕生還不到一個星期的時候,一篇書評出現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它將完全顛覆人類對自身的認知方式。從嚴格意義上說,書評中介紹的這本書在前一年的11月就已經在維也納和萊比錫出版了,但這篇書評誕生於一九○○年,而正是它讓大眾第一次聽說了這本書。這本書就是《夢的解析》,其作者是一位來自摩拉維亞的小鎮弗萊貝格的44歲猶太醫生,名叫西格蒙德‧佛洛伊德。佛洛伊德在家裡八個孩子中排行老大,表面上是個傳統的人。他篤信規則,嚴格守時,平時所穿的西服也都是由夫人親手挑選的英國面料裁剪而成。他年輕時自信滿滿,曾經打趣說:「我的裁縫給我打造的衣著面貌和我的教授給我打造的精神面貌同樣重要。」雖然佛洛伊德喜歡戶外且愛好登山,但他也是個抽起雪茄就沒完的老煙槍。他的弟子兼朋友漢斯‧薩克斯(Hanns Sachs)經常與他一起從事他最喜歡的休閒活動——採蘑菇。漢斯這樣回憶佛洛伊德:「他有著深陷的眼窩和銳利的眼神,以及在鬢角處尤為高聳的飽滿天庭。」但佛洛伊德最讓朋友和評論家關注的卻並非他的眼睛,而是從雙眼中流露的智慧光芒。如他的傳記作家喬瓦尼‧科斯蒂根(Giovanni Costigan)所說:「他的目光中存在難以捉摸的東西:一些理性的苦楚,少許的懷疑,還有憤慨的成分。」
佛洛伊德這複雜眼神的由來有著充分的緣由。雖然在個人生活習慣方面他可能是個傳統的人,《夢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卻是一部備受爭議的著作。而且在當時絕大多數的維也納人看來,這也是一部石破天驚之作。對外部世界而言,一九○○年的維也納,這座奧匈帝國的首都是一座典雅而古老的大都市。維也納大教堂哥德式的尖頂刺破天際,俯瞰著整個城市巴洛克式的屋頂和裝飾華麗的教堂。帝國的宮廷裡充斥著浮誇而陰鬱的迂腐氣息,皇帝本人也仍按照西班牙的傳統方式用膳,所有的銀器都要擺在餐盤的右側。這種宮廷的浮華氣息也是佛洛伊德厭惡維也納的一大原因。一八九八年,他寫道:「住在這裡真是一種煎熬,沒有任何克服困難的希望能在這種氛圍裡殘存下去。」他尤其厭惡奧地利的「八十世家」(eighty families),那些「世代相傳的傲慢,呆板的禮數規矩和出自其門下成群結隊的官員」。這些維也納貴族世家之間經過歷代通婚,實際上已經融合成一個龐大的家族。他們相互之間以「你」(不使用敬語「您」)相稱,甚至直接以綽號和昵稱戲謔,整天都在各自的派對和沙龍之中混日子。佛洛伊德厭惡的還不止這些。他還將「可惡的聖斯德望主教座堂的尖頂」(abominable steeple of St Stefan)看作教權主義壓迫勢力的象徵。他本人也並非音樂愛好者,因此對「輕佻」的約翰‧史特勞斯圓舞曲懷有鄙棄之意。基於所有這些,我們不難看出他為何如此厭惡這座他居住的城市。但憎恨並不一定是佛洛伊德對維也納的所有感情,也有證據表明他對這座城市也存有好感。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十一日,當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槍聲逐漸歸於平靜,他在備忘錄裡寫下了這樣的筆記:「奧匈帝國雖然不存在了,我卻不想搬到別處去。對我來說,移民是絕不可能的。我將和這帝國的碎片一起生活下去,假想它並未破碎一樣。」
但是,當時維也納日益滋長的反猶主義(anti-Semitism)是佛洛伊德無法迴避的問題,也是他對維也納生活懷有如此矛盾心態的一大原因。這種反猶情緒隨著維也納猶太人口的增長而逐漸高漲。一八七三到一九○○年間,城中猶太人的數量從七萬人增加到十四萬七千人,而伴隨左右的反猶主義已成氾濫之勢,據說有的患者甚至會把猶太醫生稱為「猶太豬玀」。反猶分子卡爾‧呂格爾(Karl Lueger)也當上了市長,而他曾經提議把所有猶太人統統塞進船艙然後沈入海底。
佛洛伊德總是對一絲一豪的反猶情緒都極度敏感,他至死都拒絕接受任何將他的作品翻譯成希伯來文或意第緒文(Yiddish)的版稅。他曾經告訴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他自認為是約書亞,「註定要探索精神病學的應許之地」。
維也納的精神生活之所以塑造了佛洛伊德的理論,還有鮮為人所知的另一個原因,也就是「治療虛無主義」(therapeutic nihilism)的學說。根據這種學說,社會的頑疾無藥可醫。雖然這種學說廣泛適用於哲學和社會理論領域(奧托‧寧魏寧格〔Otto Weininger,一八八○—一九○三〕和路德維希‧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都持有類似主張),但這一概念實際上最初是作為醫學院的一種科學理念誕生於維也納。因為從十九世紀初開始,人們就對疾病懷有迷戀的心態,認為疾病有其自身的發展過程,患者只能任由疾病走完這個過程,而周圍的人也只能對患者抱有深切的同情,並相應地忽略治療手段。這個傳統在佛洛伊德就讀醫學院的時候仍在盛行,但他旗幟鮮明地予以反對。對我們來說,佛洛伊德對治療的嘗試似乎只是充滿人文關懷的行為,但在當時,它為佛洛伊德理論的離經叛道添加了新的罪證。
佛洛伊德恰當地將《夢的解析》視為他最重要的成就。在這本書裡,佛洛伊德的人性理論的四大理論基石首次有了集中闡述:潛意識(the unconscious)、心理壓抑(repression)、嬰兒期性特質(infantile sexuality,導致戀母情結〔Oedipus complex〕)以及對心理的三重劃分(tripartite division):自我(ego),即自我意識;超我(superego),即廣義上的良知;以及本我(id),即潛意識的原始生物表達。從十九世紀八○年代中期以來的十五年間,佛洛伊德發展了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完善了治療技術。他自視為達爾文開創的生物學傳統的忠實繼承者。在獲得醫師資格後,佛洛伊德申請到一份獎學金,拜入讓—馬丁‧沙爾科(Jean-Martin Charcot)門下。沙爾科是一位巴黎醫師,他為患有無法治癒的神經失調的女性患者開辦了一家收容所。他的研究表明,催眠狀態下可以誘發歇斯底里症候群。數月之後,佛洛伊德從巴黎回到維也納,閱讀了一系列神經學著作(比如關於腦性麻痺和失語症等),並開始與另一位傑出的維也納醫生約瑟夫‧布羅伊爾(Josef Breuer,一八四二一八四二—一九二五)合作。布羅伊爾也是猶太人,當時他已是維也納最德高望重的醫生之一,治療過很多著名患者。他有兩項主要的科學發現:其一是發現了迷走神經在調節人體呼吸運動中的作用,其二是發現了內耳中的半規管具有控制身體平衡的功能。但布羅伊爾之於佛洛伊德乃至整個精神分析領域的重要性,在於他在一八八一年發現的「談話療法」(talking cure)。從一八八○年十二月開始的兩年間,布羅伊爾的病案簿中記錄著一個代號為「安娜‧O.」的病例。這位患者的真名叫貝爾塔‧帕彭海姆(Bertha Pappenheim,一八五九—一九三六),是一名生於維也納的猶太女孩,因歇斯底里症而求診於布羅伊爾醫生。安娜的父親因病去世,而她在照顧父親期間出現了一系列多變的身心症狀,表現為夢遊、癱瘓、人格分裂(時常表現為淘氣孩子的人格)及假性懷孕等。在治療過程中,布羅伊爾醫生發現,如果他允許安娜長時間地描述自己的症狀,那麼這些症狀都會暫時消失。實際上正是貝爾塔‧帕彭海姆首先把布羅伊爾的治療方法稱為「談話療法」,雖然她也把它叫作「掃煙囪」。布羅伊爾發現,在催眠狀態下,貝爾塔能記起在照顧病榻上的父親時自己是如何壓抑著自己的感情,而透過回憶這些「遺失」的感受,她能夠最終擺脫它們的夢魘。到一八八二年六月,帕彭海姆小姐的治療告一段落,療效評價為「完全治癒」(雖然我們知道她在治療結束後一個月內又住進了療養院)。
「安娜‧O.」的病例給佛洛伊德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一段時間,他試圖催眠患有歇斯底里的患者,但後來放棄了這種做法,取而代之的是「自由聯想」(free association):一種讓患者把想到的東西全部說出來的療法。正是在實施這種療法的過程中,他發現,在適當的情況下,許多人仍然能回憶起在其童年生活中所發生,卻早已遺忘的事件。佛洛伊德的結論是,雖然已經忘記,這些早期的事件仍然可以塑造人們的行為方式。於是潛意識和心理壓抑的概念就應運而生了。佛洛伊德也意識到,許多透過自由聯想的方式艱難地重見天日的早期記憶在本質上都是性。他進一步發現,許多「回憶事件」其實並沒有發生過,由此他發展了「戀母情結」的概念。換句話說,對佛洛伊德而言,患者表現出的不真實的性創傷和性錯亂都是一種心靈密碼,體現出人們內心深處的願望,也確定地表明人類嬰兒在生命的最初階段就有了性的意識。他說,在此期間,兒子被母親所吸引,並將父親視為競爭對手(戀母情結),女兒與父親之間亦然(戀父情結)。推而廣之,佛洛伊德認為,這種廣泛的動力貫穿了人的一生,並塑造了人的性格。
《夢的解析》甫一問世,卻未激起波瀾,早期銷售慘澹。初版印刷的六百冊在頭兩年間只賣出了二二八冊,實際上前六年裡一共也只賣出了三五一冊。更令佛洛伊德懊惱的是,這本書完全沒有引起維也納醫學界的關注。柏林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兒去,佛洛伊德曾同意在大學做一場關於夢境的講座,結果只有三個聽眾。一九○一年,在他正準備對哲學學會演講之前,有人遞來一張紙條,懇請他「在講到令人不快的東西時停下來預先警告,以便在場的女士可以離開」。他的許多同事都同情他的妻子,「這個可憐的女人,她丈夫曾經是一個聰明的科學家,現在卻變成相當令人厭惡的怪物」。
【摘錄2】第18章_無用的慰藉
⊙畢卡索的《格爾尼卡》
在瓜達拉哈拉戰役(即瑪律羅小說的部分故事背景)結束後一個月,一九三七年四月二十六日, 四十三架德國空軍的亨克爾式轟炸機襲擊了西班牙巴斯克地區的小鎮格爾尼卡(Guernica)。一架接一架的轟炸機在午後的陽光中飛臨小鎮上空,對這個古老而神聖之地毫無防禦的屋頂、教堂以及廣場進行掃射和轟炸。襲擊結束後,格爾尼卡的七千居民中有一千六百人遇害,七○%的城鎮被毀。這是一次令人震驚的暴行。在此之前,巴勃羅‧畢卡索已經接受了西班牙政府的委託,為將在一九三九年舉行的巴黎世界博覽會創作一幅油畫。在接受委託之後,他已經拖延了一段時間。他憎恨佛朗哥,並且在當年年初創作了一首充滿暴力意象的詩〈佛朗哥的夢想與謊言〉(Dream and Lie of Franco),旨在譏諷佛朗哥,並在詩中將佛朗哥描述為一條可憎的、幾乎不成人形的多毛蛞蝓。經過數月的猶豫之後,格爾尼卡遭受的空襲終於刺激他投入創作。在空襲發生後幾星期內他便拿起了畫筆,憑著心中燃燒的怒火,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內完成了這幅長二十五英尺、寬十一英尺的巨型油畫。畢卡索生平第一次允許觀眾觀摩他的創作過程。他的伴侶朵拉‧瑪爾(Dora Maar)一直在場,用相機記錄下這幅作品的進展;保羅‧艾呂雅也是這個觀摩小組的成員,他和克利斯蒂安‧澤爾沃斯(Christian Zervos)、安德烈‧瑪律羅、莫里斯‧雷納爾(Maurice Raynal)和讓‧卡蘇(Jean Cassou)一起,看著畢卡索卷起袖子創作,過程中他們時常談到哥雅( Goya),因為哥雅的作品曾記錄了拿破崙戰爭的恐怖。這幅畫作是畢卡索四十年藝術生涯的集大成之作,充滿深刻的內省和個人感悟,同時具有更加廣闊的意義。它表現了一場黑白噩夢中一同受到驚嚇的女人、公牛和馬。小說家克勞德‧羅伊(Claude Roy)當時還是一名法律系學生,他在巴黎世博會觀賞完《格爾尼卡》後,認為它是「來自另一顆星球的資訊。它蘊含的暴力讓我目瞪口呆,以一種我從未體驗過的焦慮讓我啞口無言」。赫伯特‧里德說:「藝術界很長時間都沒有里程碑了。一個時代必須有一種榮耀感。藝術家必須對他的族人有信念,必須對他出身的文化有信心。這種心態在現代社會中已經絕跡了。即使有所謂的紀念碑,也只會是那些消極意義的紀念碑,也就是幻滅、絕望和毀滅的紀念碑。我們時代最偉大的藝術家也不可能脫離這個窠臼。畢卡索的巨作就是一幅毀滅的紀念碑,是他極高天賦創作出來的憤怒和恐懼的呐喊。」
《格爾尼卡》超越了畢卡索所有的作品。畫面中有瘋狂、尖叫的女人;有在痛苦中嘶鳴、眼球膨脹、痛苦不堪的馬;還有邪惡的公牛。所有的意象都支離破碎,被戰爭和喪親之痛扭曲了容貌。它們全都是黑白的,馬的軀幹上還帶著報紙的痕跡。懷著深深的絕望,畢卡索暗示著即使他的紀念碑也可能並不比一張報紙的壽命更長久。正如羅伯特‧休斯所寫道的,《格爾尼卡》是最後一幅偉大的歷史繪畫。它也是最後一幅重要的政治題材繪畫作品,「意在改變大多數人思考和感受權力的方式」。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時,「戰爭畫家」的作用將因戰爭攝影的出現而遭到淘汰。在戰爭初期,一九四○年的秋天,畢卡索住在被德軍占領的巴黎,納粹調查了他的資產。他們搜查了他在銀行的保險櫃,將那裡存放的他的畫作清點造冊。然後他們搜查了他的公寓。一個軍官在一張桌子上發現了《格爾尼卡》的照片。他檢查了照片,說:「這是你幹的?」
「不,」畢卡索回答說,「是你們幹的。」
【摘錄3】第32章_天與地
◎登陸月球
「歷史性時刻」這個詞在二十一世紀已經被用濫了。但是如果說二十世紀除了戰爭以外還有什麼時刻可以稱之為真正的歷史性時刻,那麼那一刻一定有英國夏令時一九六九年七月二十一日週一上午三點五十六分二十秒。此時,尼爾‧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正走下「阿波羅11號」(Apollo 11)太空船「鷹號」(Eagle)著陸小艇的梯子,踏上月球表面,成為到達地球以外天體的第一人。在登上月球之後,他說了句日後聞名於世的話:「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為了完成休士頓指揮部的科學家交代的研究工作,他接著以更務實、更科學、資訊量更大的方式描述道:「月球表面纖細,呈粉末狀,我可以……用腳尖踢起鬆散的粉末。它像粉狀木炭一樣薄薄地黏在我的靴底和靴面上。我只能小步幅前行,大概一步為1/8英寸,但是我可以看到靴子走過的腳印和細小沙粒中留下的痕跡。……正如我們推測的一樣,走來走去並不困難。……實際上我們落在一個非常平坦的地方——這裡真的非常平坦。」如果說我們無法否認二十世紀上半葉最偉大的知識成就在於原子彈的設想和製造,那麼二十世紀下半葉的成就則更為多元化,包括對去氧核糖核酸(DNA)和電腦的研究。不過,太空旅行和登月無疑也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成就之一。
一九五七年,蘇聯人勢如破竹地搶在美國人之前發射了「史普尼克1號」,在這個領域占了先機,先後將第一隻動物、第一個人——一九六一年尤里‧加加林,和第一個女人——一九六三年范倫蒂娜‧泰勒斯可娃(Valentina Tereshkova),——送入太空。美國的反應只能用驚慌失措來形容。在豬玀灣災難(Bay of Pigs disaster,當時在美國受過軍事訓練的一千五百名古巴流亡者入侵古巴,但是結果要麼被殺要麼被俘)四天後,甘迺迪總統在白宮召集會議大發脾氣。他一邊怒罵著「必須做點什麼」,一邊向副總統詹森大聲嚷嚷,命令他仔細想想「我們有沒有機會打敗蘇聯?能不能在太空設立實驗室,能不能實施繞月旅行,能不能發射火箭登陸月球,或者能不能用火箭把人送上月球再安全返回?」美國人最終於一九六二年二月二十日將約翰‧葛倫(John Glenn)送入太空軌道(一九六一年五月,艾倫‧雪帕德〔Alan Shephard〕曾經做過十五分鐘的非軌道飛行)。後來美國人逐漸趕上,原因是甘迺迪支持阿波羅計畫,這個計畫的目標是在「這個十年結束之前」使載人太空船登上月球。自一九六三年(儘管美國一九五八年就建立了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即NASA)起,美國在接下來的十年間,每年太空研究花費高達五十億美元。資金數額之大也反映了這個專案的規模之大,內容之多,其中包括建造一艘比火車頭更大的性能可靠的太空船,設計並製造一座比驅逐艦還重的火箭,以及發明若干新材料。來自一百五十所大學和兩萬家公司的四十萬人參與了這個計畫。從對柯羅廖夫的介紹中,我們已經知道,火箭技術是太空項目的核心技術,最大的美國火箭「土星5號」重達二七○○噸,相當於三百五十輛倫敦公共汽車的重量。德國移民華納‧馮‧布朗設計了「土星5號」,它高三六四英尺,有兩百萬個工作零件,兩百五十萬個焊接點和四十一台引導用的獨立發動機,運載共計一一四○萬加侖的燃料——液態氮、氧、氫和氦,為了保持其液態,有些燃料的存儲溫度為攝氏零下二二一度。光氧氣的體積就相當於五十四只鐵路集裝箱。登月太空船有一個錐形指令艙,是飛船返回地球的唯一零件,因此,必須能夠承受重新進入大氣的極高(高速摩擦引起的)溫度。將冷凍燃料保持在足夠低的溫度是工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之一。最後,燃料箱設計得極其密封,如果儲存冰塊,可以保持九年不融化。為了製造指令艙的艙門,NASA需要發明一百五十種新工具。有些螺栓必須由兩人合力用一把五英尺長的扳手鎖到位。
沒有人真正了解太空環境會對太空人產生何種影響。10因此,NASA在心理選拔和訓練方面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太空人要學會忍耐和謹慎(始終留心避免碰到可能會劃破衣服的尖角),每天都要接受身體按摩。執行任務的全體隊員必須一起默契工作過一年以上。有意思的是,那幾年,美國和蘇聯對理想太空人的標準幾乎一致:年紀不能太大,四十歲以下,身材不能太高,不能超過一百八十公分;必須有工程學學位,有飛行員或試飛員資格。最後,他們還要承擔勘查月球的任務。不提殖民太空和礦物開採的遠景,人們自有充分的理由研究月球。由於缺乏大氣,月球在某種意義上處於原始狀態,一位科學家稱其是「無價之古董」,與宇宙(至少是太陽系)開始演變時的狀態大致相同。研究岩石有助於確定月球是如何形成的——它是否曾經是地球的一部分,還是太陽與小行星撞擊後與地球一起從太陽中崩裂出來,或是由熾熱的氣體冷卻後所形成的。美國和蘇聯的太陽探測器日益接近月球,發回來的圖片愈來愈清晰,甚至能分辨出五英尺大小的物體。起初他們選擇了五塊登陸區域,最後確定下一個名叫「寧靜海」的地方,它其實是一片沒有環形山的平原。
美國航太計畫遇到的最大災難發生於一九六七年,當時甘迺迪宇航中心的發射台有一架太空船不知怎麼開始燃燒,裡面的三個人燒死。由於蘇聯航太計畫高度保密,全世界永遠不會知道曾經有多少蘇聯太空人喪命,但是全球的無線電愛好者收到的遇險信號顯示,在一九六二至一九六七年間,至少有八名太空人遇到了麻煩。登月行動之前發生的最具戲劇性的事情要數一九六八年十二月「阿波羅8號」的繞月飛行,它將飛至從未有人見過的月球背後陰暗的一面,這就意味著全體隊員將有半小時與指揮部失去聯繫。如果火箭發動機「動力」過強,它可能會偏離航向,進入深空;如果過弱,它可能在遙遠的側面與月球撞擊,再也沒有消息。教宗送去了良好的祝願,很多蘇聯太空科學家同樣如此,含蓄地表示他們承認美國人此刻領先了。
平安夜上午九點五十分,「阿波羅8號」轉到了月球的背面。休士頓指揮部和全世界都在密切關注著。沈默持續了十分鐘、二十分鐘、三十分鐘。十點三十九分,傳來了弗蘭克‧博爾曼(Frank Borman)的聲音,他正在報告儀器上觀測到的各種資料。「阿波羅8號」的行動完全符合預定計畫,彼得‧費爾利(Peter Fairley)在回顧阿波羅計畫時,談到這一段時說,「阿波羅8號」在飛行二十五萬英里之後,安全抵達預定軌道,誤差僅為半英里。
接著就輪到「阿波羅11號」了。小愛德華‧「巴斯」‧艾德林(Edward ‘Buzz’ Aldrin Jr.)緊跟著尼爾‧阿姆斯壯來到了月球表面,他們放置了一塊紀念牌、一面美國國旗,種下了一些種子,並用特製工具採集了岩石樣本。然後「阿波羅11號」返回指令艙與麥可‧柯林斯(Michael Collins)會合,返回地球,降落在太平洋上的強斯頓島(Johnston Island)附近,繼而被接到美國總統的美國軍艦「大黃蜂號」(Hornet),理查‧尼克森(Richard Nixon)總統親自在船上迎接他們。人類安全返回地球,太空時代開始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972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