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2/26年度盤點作業,門市店休一天,網路書店將暫停出貨,12/27將恢復正常營業,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負能量經濟學:拋開又窮又忙的日常,提高幸福投資報酬率
滿額折

負能量經濟學:拋開又窮又忙的日常,提高幸福投資報酬率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20 元
優惠價
85272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省錢辛酸、花錢罪惡、沒錢吃土……
你的消費習慣已經開始鬼打牆了嗎?

懂一點負能量經濟學,
即使不能發大財,也能擁有小確幸!

▎連假經濟學:高消費、高人流、高血壓
許多旅遊業者會在連假前瘋狂打廣告,導致旅客蜂擁而至,
在景點「擠爆」、遊客「氣爆」的同時,也助長了企業的短期盈利行為!
看了這種畸形的商機,你還要選連假黃金週出遊嗎?

▎優惠券經濟學:你是賺到,還是根本被當「盤子」?
拿到優惠券的你進入店家,卻發現自己條件不足無法享受優惠?
這時你面臨了以下幾種狀況:
‧湊到優惠的金額→超預算消費
‧太多東西想買→因為無法抉擇就全買了
‧沒看到很想買的→不買感覺很可惜→最後還是買了
……看到這裡,你突破盲腸了嗎?

▎畢業生經濟學:讀了一堆空虛、寂寞、沒屁用
「公館大學高材生賣雞排」、「木柵大學畢業生月薪22k」……
諸如此類等新聞層出不窮,大學學歷真的只是一張寫了字的紙?
「市場要的,大學培養不出來;大學培養出來的,市場不需要」,
讓畢業經濟學教你:新鮮人(肝)的正確就業方式!

▎離職經濟學:哪來的勇氣確定「下一份會更好」?
你的離職理由是「薪水太低」、「沒有前途」嗎?
那下一間公司應該就是「薪水高很多」、「前景無限」吧?
但事實卻常常是:跳槽後薪水、發展空間都半斤八兩,甚至越跳越糟!
跳槽經濟學警告你:你是急著離職,還是急著到職場地獄投胎?

★掌握負能量經濟學,超速提高生活品質!
本書從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九大方面經濟現象出發,以經濟學的角度向讀者分析了一些最貼身、最實用的案例,讓讀者在輕鬆掌握經濟規律的同時,也能享受到閱讀的樂趣!

作者簡介

梁夢萍,80後職場女強人,上大學就開始打工自力更生,不再依靠家中提供財源,二十五歲開始自學投資理財,多年來始終對自己的人生擁有強大的自信與主見。平時除了工作,閒暇時喜歡寫寫書,分享自己的理財心路歷程及經濟商業相關知識。

才永發,理財類圖書新銳策劃人、私人理財顧問。曾出版《工薪階層理財經》、《中產階層理財經》、《可愛寶貝理財經》、《單身貴族理財經》、《恩愛夫妻理財經》、《老爸老媽理財經》等諸多財經類圖書。

前言
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經濟現象已經無孔不入的滲透到人們的每項活動當中,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與經濟學有著或大或小的聯繫,生活也早已離不開經濟學,可以說,人生處處皆經濟,生活時時皆經濟。
全書總共安排了九章內容,分別從TV經濟學、生活經濟學、消費經濟學、婚戀經濟學、住房經濟學、家庭經濟學、工作經濟學、社交經濟學、理財經濟學等九個不同的側面全面系統的講述了經濟學的基本理論知識以及在現實社會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本書中完全沒有令人費解的圖表,也沒有晦澀難懂的經濟學術語,而主要是以經濟學的基本結構作為全文開展的骨架,以生活中的鮮活事例為軀體,不僅從經濟學的邊際效用遞減、供求規律等一些最基本的經濟原理出發,詳細介紹了經濟學與個人、家庭、企業、社會、乃至於世界緊密相連的經濟學常識,為人們在經濟學與現實生活中構建了一座方便的橋梁。
而本書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在於,主要採用生活化的語言,將經濟學內在的深刻原理與奧妙之處娓娓道來,讓讀者在輕鬆與快樂中,迅速認識並了解經濟學的潛在內涵,以便讓廣大讀者完完全全的掌握經濟學原理,獲得更多的關於經濟學的知識,並且能夠自我培養,能夠學會像經濟學家那樣去思考,運用經濟學的視角與思維去觀察、分析生活中各式各樣的經濟現象,以便指導自己更睿智的面對與解決生活中的所有難題,從而更快的走向成功。

目次

第1章 TV中的經濟學:每天最關心的那些事
01 貨幣升值: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02 錢為什麼突然不值錢了
03 讓低碳成為生活方式
04 從此不怕「看病難,看病貴」
05 天價大蒜也瘋狂
06 油價漲跌誰主沉浮
07 不完美的限行抽籤
08 街頭巷尾討論的CPI

第2章 生活中的經濟學:懂點法則不吃虧
01 「吃」與「不吃」間的思量
02 穿的是名牌還是實惠
03 天價理髮是不是欺詐
04 你的手機收漫遊費嗎
05 火車票價誰說了算
06 塞車是誰的錯
07 花錢買罪受黃金週

第3章 消費經濟學:把錢用在「刀口」上
01 大超市的東西一定便宜嗎
02 「貨比三家」有必要
03 優惠券:占了便宜還是吃了大虧
04 運用消費者剩餘,學會殺價
05 為何東西越貴越好賣
06 打折店家的鬼把戲
07 該不該花「明天」的錢
08 免費體驗賺了你什麼

第4章 婚戀中的經濟學:你的幸福幾斤幾兩
01「剩女剩男」是怎麼剩的
02 戀愛中的經濟原理
03 理性選擇:門當戶對的婚姻
04 交易成本:異地戀
05 別把失戀埋心底
06 新婚燕爾,共奔「錢」程
07 花心經濟學
08 離婚,難言的痛

第5章 住房中的經濟學:怎麼舒服怎麼住
01 杜拜的泡沫不會破嗎
02 社會住宅:安得廣廈千萬間
03 房子比愛情價更高
04 打壓房價對誰有好處
05 房價不能承受之重
06 漲是苦,跌也是苦
07 巧用房貸,房奴變房主
08 買房還是租房

第6章 家庭中的經濟學:酸甜苦辣味俱全
01家庭理財面面觀
02 夫妻誰來做家事
03 富了卻離了
04 餐後打包,真節儉嗎?
05 便宜牛奶,會喝嗎?
06上大學,究竟值不值
07 誰代我上點名
08 啃老也是一種無奈

第7章 工作中的經濟學:讓自己的價值物有所值
01 大學生不如工人?
02 會哭的孩子有奶喝
03 漂亮是資本,賺錢更容易?
04 人力資本:你的價值有多高
05 跳槽有風險,離職有成本
06 不可替代就是王者 124
07 老闆重視的是「功」,不是「苦」
08 踏踏實實做好小事 129

第8章 社交中的經濟學:成本低,收益高
01 人脈小投資,可換來大報酬
02 說話只三分,收益百分之百
03 背靠大樹好乘涼
04 首因效應好,省時又省力
05 要點旺人氣,需先點旺自己
06 多個朋友,多條路
07 與人交往不能我行我素
08 人際交往的最高境界是互利

第9章 理財中的經濟學:雞蛋要分籃放
01 利率變動影響了誰
02 高風險下的安全帽────保險
03 其實你可以交更少的稅
04 投資要趕早,小錢要用好
05 富人更富,窮人更窮
06 捕捉低風險的賺錢機會──套利
07 投資不能「畫餅充飢」
08 炒股賭智慧而不是賭運氣

書摘/試閱

04 運用消費者剩餘,學會殺價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討價還價對於每一個消費者來說,並不少見。而且只要存在購物交易,無論所賣商品或大或小,都可能與經銷者進行一番殺價的過程,除了在超市購物。一般情況下,那些會殺價的消費者,可以說各式各樣的技巧都能用的恰如其分,他們要麼虛張聲勢,要麼聲東擊西,要麼評頭論足,要麼死纏硬磨。但是,他們的最終目的卻只有一個,那就希望自己能夠用自己認為最合理的價格購買到最稱心的商品。
但是,為什麼,消費者的殺價總會取得一定的效果,即使有時候不能按照消費者給出的價格進行交易,但是也能在店家標出的價格上有所減少或是降低。往往商品的價格與原價的差異關鍵取決於買賣雙方對於「消費者剩餘」的理解。很多時候,因為消費者預期也會因為使用殺價策略的不同發生變化。所以在殺價的時候一定要懂得如何巧妙的運用消費者剩餘理論。
那麼,何為「消費者剩餘」?這一理論是被著名的經濟學家馬歇爾提出來的,他所給出的解釋為:一個人對一物所付的價格,絕不會超過,而且也很少達到他寧願支付而不願得不到此物的價格。因此,他透過購買此物所得心理上的滿足,通常要超過他因付出此物的代價而放棄的滿足,所以,他就能從這種購買中得到一種滿足的剩餘。他願意付出但又不願得不到此物的價格,而超過他實際付出的價格的部分,是企業就是這種剩餘滿足的一種經濟衡量,這個部分也就被稱為「消費者剩餘」。
採用一種通俗的說法,「消費者剩餘」其實就是消費者為了購買一種自己選中的商品或一項滿意的服務而支付的價格減去實際支付後的價格剩餘部分。舉個簡單的例子說明一下:比如:在一家商場看到了一雙不錯的鞋子,它的標價是六百元,但是你非常希望自己能夠擁有這雙鞋子。在你的心裡也許你會覺得如果按照這樣的價位,自己很難接受,覺得有些不值。你希望三百元能夠買到,後來一經諮詢,店員說可以打六折,這樣一算,這雙鞋的價格就是三百六十元。雖然鞋子最終的價格要比自己心中願意支付的價格要高出六十元,但是與原價相比的話,卻足足少了兩百四十元,而這兩百四十元就是一種剩餘滿足的經濟衡量,被稱作是消費者剩餘。
明白了消費者剩餘理論後,今後在購物或者享受服務時,最起碼已經累積了一定的經濟原理,可以更輕鬆掌握殺價的技巧。當然,除了科學合理利用消費者剩餘殺價之外,接下來還將為大家支幾招省錢購物攻略。首先,出去購物時,穿戴最好不要太過華麗。一般那些全身上下富麗堂皇的富人購物,總會被一些厲害的店家緊緊抓住,這對殺價極為不利。因為富人的消費觀念總是強於普通消費者,對於高價位的商品接受起來要比一般的消費容易。
其次,在購物的過程中,千萬不要隨意表露出自己對商品的喜愛。如果消費者對所選商品喜形於色,一旦這種表情被店家捕捉到,那麼,這件商品的價格一定壓不下來。一般的殺價高手就是那些即使發現了物美價廉的商品,也不會露出表情,他還會繼續分散注意力,讓店家再拿些其他商品進行比較,然後再有意無意的無意的涉及真正想要購買的東西,在「可買可不買」的狀態中壓低價格,屢試不爽。
再次,購物時還可以試著以聲東擊西的方式殺價。在殺價的過程中,可以客觀的找出一些想購買商品的不足之處。這樣可以為店家營造一種似買非買的假象,以此爭取店家在價格方面的讓步。最後,可以採用故意掏「空」腰包的方式殺價。對於一種特別想購買的商品,心裡清楚大概什麼樣的價位可以買到,但是店家卻一口咬定自己的出價已經是最底線的折價,這時消費者完全可以用自己已經「掏空腰包」為藉口,與店家爭取最後的購買權。
在經濟領域,「消費者剩餘」有正數的可能,當然也會有負數的可能,而且這個參數是與「生產者剩餘」(商品的生產者出售一種商品得到的收入減去商品的成本所賺到的利潤)呈現出反比例的關係,這種此消彼漲的內在聯繫,清晰準確顯示出了「消費者剩餘」的減少部分的真實方向。所以運用消費者剩餘的經濟理論進行砍價殺價的話,不但是一種殺價技巧,同時也是一門生活藝術,值得廣大消費者探討。
細心的消費者可能會發現這樣一種奇怪的現象,就是一般在那些高檔商店或是精品屋裡打七折、八折之後千元購買到的商品,在外面普通的商場裡售價大概只有四五百元,一模一樣的商品,價格卻相差甚遠。因為店家的不同的經營成本加之各自不同的銷售方式,使得消費者很容易相信店家所製造的打折誘惑,從而,那些高家購物的消費者只是獲得了太多的消費者剩餘,暫時的心理滿足,卻付出了更多一些的代價。
還有一些經常去市場買水果的消費者,他們在長期的買賣中也總結出了一定的消費經驗。比如:來到市場,看到剛上市的荔枝,顆顆都是新鮮飽滿,這時很有可能激起原本不打算購買的消費者們強烈的購買欲望。但是,千萬不要被商販們看出你渴望的眼神,否則他們肯定會考慮以較高的價格賣給你,從而獲得更高的消費者剩餘。所以,當你詢問價格的時候,店家們也會在不自覺間故意抬高售價,一旦交易成功,消費者的剩餘就會直接轉化為水果攤販的利潤。
所以,人們常常去逛商場的時候,都會發現有各種各樣所謂的促銷、打折活動,其實,店家們也是利用消費者貪便宜的心理,賺取他們更多的消費者剩餘。因此,在購物時,一定先要明白哪些東西是自己需要的,應該購買?哪些暫時還用不到,只有做到了明明白白消費,才能夠買到經濟實惠、物有所值的商品。


 每天學點實用經濟學的筆記:
● 消費者剩餘的經濟原理告訴我們的就是如何在購物時維護自身利益,如何淡定的面對自己想買的商品,凡事都不要過度流露出自己非常喜歡這件商品,不妨讓自己表現的更無謂一些,甚至表現出對該商品的不滿,這樣,也許店家就不會肆意抬高價格了。
● 其實,生活中,每天都會有許多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不平等交易。實則都是店家想盡一切辦法將消費者的最大剩餘轉化為自己的利潤。消費者剩餘是一種心理上的滿足,而不是真的獲得了一筆額外的財富剩餘。
 05 為何東西越貴越好賣
有句俗語說得好「一分錢一分貨。」也許正是因為大家一直以來都秉承著這樣的購物理念,所以,在琳瑯滿目的商品世界,許多消費者總是擦亮眼睛努力尋找自己理想中的東西。一般情況下,在消費者認為:「越貴的東西,品質就一定不會差。」如果用經濟學理論分析的話,其中最主要包含的就是交易效用理論。
但是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許多人的消費決策總是會被一些無關緊要的參考因素所左右。比如:有消費者想要購買啤酒,他可能會考慮在酒店購買或者在小商店購買的區別,想要收藏古董時,可能更多考慮的是一件古董在古玩市場所處的位置,應該以什麼樣的價格存在?同樣的道理,就像大多數的消費者在購買其他商品一樣,很多時候都會被一些與商品本身價值存在關係不大的參考因素所影響。
尤其在世界有些地方,越貴的東西反而越好賣的現象尤為突出。例如:兩百多元的一瓶礦泉水,四百元一碗的拉麵,四百多元一盒的香菸,三千多元的一斤的牛肉,兩萬多元的打火機,三萬多元的一款錢包,似多元的一款手錶,二十多萬元的一部手機,幾千幾億的一輛汽車等等高價商品。據說,都賣得相當好,而且還曾出現過因為供不應求而引起許多消費者抱怨的情況。許多想買到這些昂貴商品的消費者還必須提前一個月預定,有的甚至需要提前半年多的時間預定,其實這些也都算不了什麼,最為關鍵卻是,即使在你提前半年的時間預定的商品,到了半年之後未必就能讓你拿到現貨,很有可能還只是一個概念或者宣傳。
究竟這是怎麼了?為什麼在我們世界,這樣的現象反而越演越烈?越昂貴的東西越被廣大的消費者所認可,所接受?
之前曾在網路上看到過一段採訪記錄,是某集團副總裁說的一段經典話語:「什麼是頂端產品,怎樣成為頂端產品,最重要的是看價格,你的價格貴,你就是頂端產品,公司之所以這麼成功,最關鍵的因素是產品價格策略,它貴啊,它是最貴的牛奶,消費者就會認為最貴的牛奶一定是品質最好的牛奶,品質最好的牛奶才最有營養的,送人才最有面子。」
運用科學的經濟思維思考這段話,它不僅符合了廣大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同時也道出了一定的商業祕密。在資訊嚴重不對稱的狀況下,消費者首先可能會透過產品的價格進行產品品質好壞的判定以及對於產品品味的高低、時尚程度的大小進行自我的一種經濟衡量。價格高的,一般都會認為是比較有等級的好品質,而價格低了,完全相反。這也就是很多人所「信奉」的消費理念。
因為很多人繼承了從很早以前就流傳下來的「好面子」的習慣,所以,一旦有點錢的時候,首先一定會透過物質的消費來彰顯自己的榮耀與地位。當大家都開始變得富裕起來的時候,也許就會有那些更為富裕的人,面子上有些掛不住了,他們可能會需要購買更加昂貴的產品或是服務來區別與普通大眾的不同。所以,往往看起來價格比較離譜的商品,反而銷量會變的出奇的好,這也許就是愛面子的人的心理。
由此可見,各種行業與產品其實大都可以走「貴」的路線,因為只有貴的商品,才能開發出更大的市場,以便贏得更多的消費者。下面這個小故事,就足以證明越是昂貴的東西越有市場。
在孤兒院長大的小男孩德比,常常悲觀的問孤兒院院長:像我這樣沒人要的孩子,活著還有意義嗎?院長溫和笑了笑,沒有任何回答。一天,他交給德比一塊石頭,並讓他拿著這塊普通的石頭上集市去賣,如果有人要買,千萬不能真賣。最後還特別叮囑德比:「無論別人給多少錢,也一定不能賣。」
於是,第二天德比拿著石頭,蹲坐在集市的一個角落,他卻驚喜的發現有不少人圍了上來,並且對他的石頭表現出興趣,而且給出的價格也是越來越高,但是德比記住了院長的話,並沒有賣掉自己帶去的石頭,後來,德比回去之後把這件事情告訴了院長,院長笑了笑,並讓德比再把石頭拿到黃金市場上去賣。德比聽了院長的話,之後在黃金市場上,有人竟然給出了比昨天還要高的價格。第三天,院長讓德比把石頭再次拿到珠寶市場上去展示,結果,石頭的身價在原來的基礎上還翻了十倍,更由於男孩無論如何都不賣,竟被傳揚為稀世珍寶。
原本只是一塊普普通通的石頭,但是在不同的市場上卻有著太大的價格差異,而且市場所謂的規格越高,石頭的價格也跟著急速上漲。同等品牌的商品,但是因為本身所處的位置不一樣,就會出現出現的價格,這種現象可以說是很普遍的。
其實上面關於石頭的故事中,隱藏著一定的經濟道理,很多時候並不是消費者願不願意買的問題,而是銷售者敢不敢抬高價錢的問題。這其實也是店家經營的一種非常重要的經濟原理,只要產品的品質有保證,即使價格超過產品本身所具有的銷售價格,也一定會受到廣大消費者的歡迎。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消費能力顯著增強,更多的消費者也逐漸從單純的購買產品以獲取使用價值轉變為不斷追求商品的品質享受,以便得到更多的物質滿足,過度到追求精神上的滿足,追求一種表面上的虛榮心。


 每天學點實用經濟學的筆記:
● 目前,為何奢侈品消費一直呈現逆成長的趨勢?這也是許多專業人士研究的問題,有專業人士分析:因為本來所受到的國際金融危機衝擊較小,此外還與昂貴的奢侈品本身的保值功能存在著密切關係。
● 現在被廣大消費者所認可「越貴的東西就越好」的消費理念,導致了通膨預期不斷推動了更大的購買需求。當所謂的通膨預期不斷增大的時候,一些處於「金字塔頂端」的消費者為了資金避險或者保值增值,就逐漸加入到了大額投資的隊伍,因此,也就出現了許多品質較好、品質較優的商品。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5 272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