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NT$ 680 元優惠價
:90 折 612 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8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特色
★海內外兩岸三地共60位專家學者,於錢穆逝世30週年,重探錢穆之思想、學術與行誼序
【編者序】
錢穆先生(1895-1990)為國學大師、史學家、教育家、思想家,研究範圍甚廣,涉及學術思想史、宗教史、文化史、文學、史學等等。錢先生出生於中國江蘇無錫,嘗任教北京大學。早年著《先秦諸子繫年》、《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抗日戰爭期間完成《國史大綱》。及至1949年後,先生南下香港及遠赴臺灣,晚年更多在今天的東吳大學旁之素書樓講學,成為推動北學南移的重要力量。先生的《國史大綱》、《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嘗為香港、澳門、臺灣三地高等院校的教科書,及高中公開考試擬題的重要參考書,啟迪一個時代的學生,使彼等對中國歷史及中國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其中尤以《國史大綱》以下一語所承載之信念:「有一種溫情與敬意」,既引領青年學者提升其治中國史的情懷,又成為今天治史者的座右銘。另一方面,錢穆先生的學術著作雖在1949年前已在中國流行,及後更在既有學術風氣下,隨先生《國史大綱》、《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朱子新學案》、《中國文化史》等多本著作,分別成為中國高等院校的重要參考書,先生治史風尚得以進一步流行海峽兩岸四地。甚至,隨先生的著作及其學生任教東南亞及美國等地,更使先生治學精神得以傳往彼邦。由是可見,錢先生治學思想及精神廣被海內外華文文化界。
2020年為錢穆先生的冥壽125週年紀念,也是錢先生逝世30週年的重要紀念年分。本書的三位編者,早於2019年9月已構思針對錢先生之思想、行誼,編輯一部論文集,希望藉百年後「重訪」先生的思想及行誼,以為今天治學的借鑑,遂邀請海內外相關學者專家不吝惠賜鴻文。編者為求符合現今學術界之相關規範,並提升論文之水準,嘗把各論文送予三位評審者評審。其相關建議,乃承蒙學者專家惠予接納並作出適度修改。編者必須在此致上十二萬分之謝意與敬意,否則本論文集恐未必可以出版!
本論文集主要研究、闡述以下課題:錢先生的治學思想及治學特色、錢先生的行誼、先生與時人論學、先生行事及治學引起一個時代的論爭、海內外地區學人傳承先生治學的精神面貌等等的課題。
論文集得以順利出版,尤應感謝林浩琛先生、梁唯實先生、劉子文先生、楊子熹先生、李嘉明小姐、吳佰乘先生、顧乾玥先生、卓家俊先生、張靜儀小姐、盧錫俊先生、顧敏妤小姐對全書各篇文章進行校對及統一註釋的工作。編者更要感謝秀威出版社編輯蔡登山先生、鄭伊庭小姐、杜國維先生、陳彥儒先生及其團隊協助排版、多次細心校對。沒有以上各位的支持及付出心力,本書必不能順利出版。
最後,更重要的是,本書三位編者衷心感謝惠賜文稿的各位專家學者。沒有您鼎力支持、惠賜大作,本論文集根本不可能問世。在新冠病毒猖獗肆虐期間,您埋首疾書,「雖千萬病毒,吾往矣」的精神,「敬佩」二字豈足以詮表吾等三人私衷之萬一哉!
2020年為紀念錢穆先生的重要年分,據悉兩岸四地已有不少學術機構擬舉辦紀念先生的學術研討會,惜疫情未寧,不少研討會被迫延期或取消。本論文集的出版,或得以稍微彌補此缺憾歟?是為序。
編者
李帆、黃兆強、區志堅 謹識
2020年8月25日書籍簡介
錢穆(1895-1990)為國學大師、史學家、教育家、思想家,研究範圍涉及學術思想史、史學通論、宗教史、文化史、文學等領域。出生於江蘇無錫,曾任教北京大學等校。早年著《先秦諸子繫年》、《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抗日戰爭期間完成《國史大綱》。1949年後,南下香港及遠赴臺灣,大力推動北學南移,晚年更多在今日東吳大學旁之素書樓講學。
其中《國史大綱》、《中國歷代政治得失》為香港、澳門、臺灣大學的教科書;而中國在改革開放後,也將錢穆的多部著作,列為大學重要參考書。其治學風尚除了在兩岸三地流行外,隨著錢穆著作及學生任教東南亞及美國等地,他的思想及精神也被傳播至海外,並受海內外華文學術、文化界所接納。
2020年為錢穆先生冥壽125週年,也是逝世30週年的重要紀念年份。本書編者針對錢穆之思想、學術、行誼,編輯成一本論文集,希望透過百年後「重訪」錢穆,審視今日的治學風氣。
★海內外兩岸三地共60位專家學者,於錢穆逝世30週年,重探錢穆之思想、學術與行誼序
【編者序】
錢穆先生(1895-1990)為國學大師、史學家、教育家、思想家,研究範圍甚廣,涉及學術思想史、宗教史、文化史、文學、史學等等。錢先生出生於中國江蘇無錫,嘗任教北京大學。早年著《先秦諸子繫年》、《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抗日戰爭期間完成《國史大綱》。及至1949年後,先生南下香港及遠赴臺灣,晚年更多在今天的東吳大學旁之素書樓講學,成為推動北學南移的重要力量。先生的《國史大綱》、《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嘗為香港、澳門、臺灣三地高等院校的教科書,及高中公開考試擬題的重要參考書,啟迪一個時代的學生,使彼等對中國歷史及中國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其中尤以《國史大綱》以下一語所承載之信念:「有一種溫情與敬意」,既引領青年學者提升其治中國史的情懷,又成為今天治史者的座右銘。另一方面,錢穆先生的學術著作雖在1949年前已在中國流行,及後更在既有學術風氣下,隨先生《國史大綱》、《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朱子新學案》、《中國文化史》等多本著作,分別成為中國高等院校的重要參考書,先生治史風尚得以進一步流行海峽兩岸四地。甚至,隨先生的著作及其學生任教東南亞及美國等地,更使先生治學精神得以傳往彼邦。由是可見,錢先生治學思想及精神廣被海內外華文文化界。
2020年為錢穆先生的冥壽125週年紀念,也是錢先生逝世30週年的重要紀念年分。本書的三位編者,早於2019年9月已構思針對錢先生之思想、行誼,編輯一部論文集,希望藉百年後「重訪」先生的思想及行誼,以為今天治學的借鑑,遂邀請海內外相關學者專家不吝惠賜鴻文。編者為求符合現今學術界之相關規範,並提升論文之水準,嘗把各論文送予三位評審者評審。其相關建議,乃承蒙學者專家惠予接納並作出適度修改。編者必須在此致上十二萬分之謝意與敬意,否則本論文集恐未必可以出版!
本論文集主要研究、闡述以下課題:錢先生的治學思想及治學特色、錢先生的行誼、先生與時人論學、先生行事及治學引起一個時代的論爭、海內外地區學人傳承先生治學的精神面貌等等的課題。
論文集得以順利出版,尤應感謝林浩琛先生、梁唯實先生、劉子文先生、楊子熹先生、李嘉明小姐、吳佰乘先生、顧乾玥先生、卓家俊先生、張靜儀小姐、盧錫俊先生、顧敏妤小姐對全書各篇文章進行校對及統一註釋的工作。編者更要感謝秀威出版社編輯蔡登山先生、鄭伊庭小姐、杜國維先生、陳彥儒先生及其團隊協助排版、多次細心校對。沒有以上各位的支持及付出心力,本書必不能順利出版。
最後,更重要的是,本書三位編者衷心感謝惠賜文稿的各位專家學者。沒有您鼎力支持、惠賜大作,本論文集根本不可能問世。在新冠病毒猖獗肆虐期間,您埋首疾書,「雖千萬病毒,吾往矣」的精神,「敬佩」二字豈足以詮表吾等三人私衷之萬一哉!
2020年為紀念錢穆先生的重要年分,據悉兩岸四地已有不少學術機構擬舉辦紀念先生的學術研討會,惜疫情未寧,不少研討會被迫延期或取消。本論文集的出版,或得以稍微彌補此缺憾歟?是為序。
編者
李帆、黃兆強、區志堅 謹識
2020年8月25日書籍簡介
錢穆(1895-1990)為國學大師、史學家、教育家、思想家,研究範圍涉及學術思想史、史學通論、宗教史、文化史、文學等領域。出生於江蘇無錫,曾任教北京大學等校。早年著《先秦諸子繫年》、《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抗日戰爭期間完成《國史大綱》。1949年後,南下香港及遠赴臺灣,大力推動北學南移,晚年更多在今日東吳大學旁之素書樓講學。
其中《國史大綱》、《中國歷代政治得失》為香港、澳門、臺灣大學的教科書;而中國在改革開放後,也將錢穆的多部著作,列為大學重要參考書。其治學風尚除了在兩岸三地流行外,隨著錢穆著作及學生任教東南亞及美國等地,他的思想及精神也被傳播至海外,並受海內外華文學術、文化界所接納。
2020年為錢穆先生冥壽125週年,也是逝世30週年的重要紀念年份。本書編者針對錢穆之思想、學術、行誼,編輯成一本論文集,希望透過百年後「重訪」錢穆,審視今日的治學風氣。
作者簡介
主編介紹
李帆
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後。現為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學院副院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屆學科評議組(中國史組)成員、國家社科基金學科規劃評審委員等。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學術,思想史的研究與教學工作。代表性學術著作有:《劉師培與中西學術》、《章太炎、劉師培、梁啟超清學史著述之研究》、《古今中西交匯處的近代學術》、《清代理學史(中卷)》等,在海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中、英、日文論文百餘篇。
黃兆強
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新亞研究所及法國巴黎大學。負笈法國期間,博士論文導師則為國際漢學界泰斗謝和耐教授(J. GERNET)。1987-2020年間任教於東吳大學歷史學系。現為香港新亞研究所榮譽教授、臺灣東吳大學名譽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明清學術史、史學史、現代新儒家研究。撰著之專書計有:《章學誠研究述評 1920-1985》(2015年)、《政治中當然有道德問題──徐復觀政治思想管窺》(2016年)等。主編者計有:《錢穆先生思想行誼研究論文集》、《錢穆研究暨當代人文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學南移》等。
區志堅
現任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為多間中學中國歷史科及通識科專題研習學術顧問。合編有:《古蹟與文化保存:中日及臺港的研究》、《五四百周年》、《知識與認同:現代學者論歷史教育及教科書》、《禪武文化》、《節慶與傳播:七夕文化》、The Perspective of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 及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等,也編著多本關於當代中國、今日香港、中國歷史課題的教科書,在中港臺、日本、韓國及澳洲等地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及書評,專著《明理愛光:杜葉錫恩教育思想及實踐》、《龍總顯威:九龍總商會歷史》等,主要從事近現代中國思想文化史,香港歷史等教研工作。
李帆
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後。現為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學院副院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屆學科評議組(中國史組)成員、國家社科基金學科規劃評審委員等。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學術,思想史的研究與教學工作。代表性學術著作有:《劉師培與中西學術》、《章太炎、劉師培、梁啟超清學史著述之研究》、《古今中西交匯處的近代學術》、《清代理學史(中卷)》等,在海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中、英、日文論文百餘篇。
黃兆強
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新亞研究所及法國巴黎大學。負笈法國期間,博士論文導師則為國際漢學界泰斗謝和耐教授(J. GERNET)。1987-2020年間任教於東吳大學歷史學系。現為香港新亞研究所榮譽教授、臺灣東吳大學名譽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明清學術史、史學史、現代新儒家研究。撰著之專書計有:《章學誠研究述評 1920-1985》(2015年)、《政治中當然有道德問題──徐復觀政治思想管窺》(2016年)等。主編者計有:《錢穆先生思想行誼研究論文集》、《錢穆研究暨當代人文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學南移》等。
區志堅
現任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為多間中學中國歷史科及通識科專題研習學術顧問。合編有:《古蹟與文化保存:中日及臺港的研究》、《五四百周年》、《知識與認同:現代學者論歷史教育及教科書》、《禪武文化》、《節慶與傳播:七夕文化》、The Perspective of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 及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等,也編著多本關於當代中國、今日香港、中國歷史課題的教科書,在中港臺、日本、韓國及澳洲等地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及書評,專著《明理愛光:杜葉錫恩教育思想及實踐》、《龍總顯威:九龍總商會歷史》等,主要從事近現代中國思想文化史,香港歷史等教研工作。
目次
編者序
第三十章 「打鬼」與「招魂」──胡適錢穆的共識和分歧/周質平
第三十一章 錢穆與馮友蘭/陳勇
第三十二章 臺灣學術期刊近十年錢穆研究概述(2010-2020)/曾苡
第三十三章 錢穆先生旅居香港論著目錄稿(1949-1967)/孫廣海
第三十四章 錢穆旅港期間著作探微(1949-1967)/彭家強
第三十五章 錢穆與香港大學的因緣/許振興
Chapter 36 The Re-adoption of Asianism in Postwar Hong Kong and Japan, 1945-57: A Comparison between Ch’ien Mu and Ōta Kōzō/Lee Pui Tak
第三十七章 時與變──戰後香港的私專教育事業/陳學然
第三十八章 錢穆、唐君毅對新亞校訓「誠明」的釋義/何仁富
第三十九章 師鐸──錢穆(1895-1990)與孫國棟(1922-2013)/李金強
第四十章 錢穆與港澳地區的中學歷史教育/鄭潤培
第四十一章 余英時的學術傳承初探──以余先生居港向錢穆求學(1950-1955)為中心/郭泳希、張奔勝
第四十二章 錢穆《時事新報.學燈》發文考/瞿駿
第四十三章 從錢賓四之〈道與器〉看「道器體用」概念對當代中國的意義/賴志成
第四十四章 錢賓四先生的史學思想及其學術貢獻/桂齊遜
第四十五章 論錢穆先生對章學誠的學問淵源的分析/馮少斌
第四十六章 不朽經典──在傳統學術基礎上誕生的《國史大綱》/吳展良 282
Chapter 47 Envisioning a Nation by Narrating the Past : A Reading of Qian Mu’s Guoshi daqang/Tze-ki Hon
第四十八章 需要一種新的國史―錢穆與《國史大綱》/王健文
第四十九章 從述學文體角度論錢穆先生《國史大綱》/李科
第五十章 論《國史大綱》與政體演變/楊永漢
第五十一章 與錢穆先生《中國文化史導論》有關的幾則材料補正/王東、蘇曉涵
第五十二章 《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與中國近代教育史的重構/左松濤
第五十三章 中國文化史書寫再認識──以錢穆的《中國文化史導論》為中心/侯杰、吳慧
第五十四章 錢穆與西南聯大―戴景賢教授訪問記/戴景賢、徐蓓
第五十五章 有始有終:錢賓四先生在中國文化大學講學──修課筆記/韓桂華
第五十六章 閒情壘鬱且吟詩──從錢穆詩作看其「安心」觀念/陳煒舜
第三十章 「打鬼」與「招魂」──胡適錢穆的共識和分歧/周質平
第三十一章 錢穆與馮友蘭/陳勇
第三十二章 臺灣學術期刊近十年錢穆研究概述(2010-2020)/曾苡
第三十三章 錢穆先生旅居香港論著目錄稿(1949-1967)/孫廣海
第三十四章 錢穆旅港期間著作探微(1949-1967)/彭家強
第三十五章 錢穆與香港大學的因緣/許振興
Chapter 36 The Re-adoption of Asianism in Postwar Hong Kong and Japan, 1945-57: A Comparison between Ch’ien Mu and Ōta Kōzō/Lee Pui Tak
第三十七章 時與變──戰後香港的私專教育事業/陳學然
第三十八章 錢穆、唐君毅對新亞校訓「誠明」的釋義/何仁富
第三十九章 師鐸──錢穆(1895-1990)與孫國棟(1922-2013)/李金強
第四十章 錢穆與港澳地區的中學歷史教育/鄭潤培
第四十一章 余英時的學術傳承初探──以余先生居港向錢穆求學(1950-1955)為中心/郭泳希、張奔勝
第四十二章 錢穆《時事新報.學燈》發文考/瞿駿
第四十三章 從錢賓四之〈道與器〉看「道器體用」概念對當代中國的意義/賴志成
第四十四章 錢賓四先生的史學思想及其學術貢獻/桂齊遜
第四十五章 論錢穆先生對章學誠的學問淵源的分析/馮少斌
第四十六章 不朽經典──在傳統學術基礎上誕生的《國史大綱》/吳展良 282
Chapter 47 Envisioning a Nation by Narrating the Past : A Reading of Qian Mu’s Guoshi daqang/Tze-ki Hon
第四十八章 需要一種新的國史―錢穆與《國史大綱》/王健文
第四十九章 從述學文體角度論錢穆先生《國史大綱》/李科
第五十章 論《國史大綱》與政體演變/楊永漢
第五十一章 與錢穆先生《中國文化史導論》有關的幾則材料補正/王東、蘇曉涵
第五十二章 《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與中國近代教育史的重構/左松濤
第五十三章 中國文化史書寫再認識──以錢穆的《中國文化史導論》為中心/侯杰、吳慧
第五十四章 錢穆與西南聯大―戴景賢教授訪問記/戴景賢、徐蓓
第五十五章 有始有終:錢賓四先生在中國文化大學講學──修課筆記/韓桂華
第五十六章 閒情壘鬱且吟詩──從錢穆詩作看其「安心」觀念/陳煒舜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