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能力恐龍百科:認識地表最大、最快、最酷的史前動物
商品資訊
ISBN13:9789860693409
替代書名:Super Dinosaur Encyclopedia: The Biggest, Fastest, Coolest Prehistoric Creatures
出版社:大石文化
作者:克里斯‧巴克
譯者:涂瑋瑛
出版日:2021/09/28
裝訂/頁數:精裝/192頁
規格:27.7cm*22cm*1.5cm (高/寬/厚)
重量:932克
適讀年齡:小學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全球百科權威DK編輯團隊帶領讀者進入驚奇的上古時代,揭開恐龍的神秘面紗。
・最讓人喜愛的恐龍百科,DK《超能力百科》系列新作,亞馬遜讀者全體五星評價!
・高品質的照片與電腦繪圖,搭配一目了然的資訊,精準解析恐龍的前世今生。
・展示恐龍最令人驚嘆的特徵,運用從未見過的圖片、難以置信的數據,讓大小恐龍迷都讚嘆的恐龍圖鑑
深入認識比公車還大的蛇頸龍、跑得比馬還快的恐龍、牙齒和匕首一樣長的大貓!透過栩栩如生的電腦合成圖像,跟各種不可思議的史前動物面對面!除了驚人的影像,《超能力恐龍百科》還充滿了各式各樣令人咋舌的事實。你知道霸王龍的咬合力道是史上所有陸棲動物中最強的嗎?你知道怪異的阿馬加龍脖子上長著60公分長的棘刺嗎?你知道切齒魚龍的眼睛直徑有25公分嗎?透過化石特徵和最新的科學技術,了解古生物學家如何一點一滴地拼湊出恐龍的樣貌與生活方式。你若想成為恐龍專家,本書就是最精采、最豐富的指南。
・最讓人喜愛的恐龍百科,DK《超能力百科》系列新作,亞馬遜讀者全體五星評價!
・高品質的照片與電腦繪圖,搭配一目了然的資訊,精準解析恐龍的前世今生。
・展示恐龍最令人驚嘆的特徵,運用從未見過的圖片、難以置信的數據,讓大小恐龍迷都讚嘆的恐龍圖鑑
深入認識比公車還大的蛇頸龍、跑得比馬還快的恐龍、牙齒和匕首一樣長的大貓!透過栩栩如生的電腦合成圖像,跟各種不可思議的史前動物面對面!除了驚人的影像,《超能力恐龍百科》還充滿了各式各樣令人咋舌的事實。你知道霸王龍的咬合力道是史上所有陸棲動物中最強的嗎?你知道怪異的阿馬加龍脖子上長著60公分長的棘刺嗎?你知道切齒魚龍的眼睛直徑有25公分嗎?透過化石特徵和最新的科學技術,了解古生物學家如何一點一滴地拼湊出恐龍的樣貌與生活方式。你若想成為恐龍專家,本書就是最精采、最豐富的指南。
作者簡介
克里斯・巴克是古生物學家,擁有古生物學學士與研究碩士學位,曾為多家出版社編寫兒童的恐龍參考書。
目次
目錄
古生物學是什麼?6
地球生物史 8
恐龍是什麼?10
恐龍的種類 12
化石是怎麼形成的?14
恐龍之前 16
房角石 18
雷蠍 20
節胸蜈蚣 22
異齒獸 26
鋸齒螈 28
恐龍時代 30
黑瑞龍 32
異齒龍 34
稜背龍 38
切齒魚龍 40
利茲魚 42
巴洛龍 44
耀龍 48
劍龍 50
扁鰭魚龍 52
上龍 54
阿馬加龍 56
南翼龍 58
棘龍 62
霸王龍 64
達科塔盜龍 66
重爪龍 68
鐮刀龍 72
霸王龍 74
白熊龍 76
似鳥龍 78
牛龍 82
山東龍 84
豪勇龍 86
愛德蒙頓龍 88
副棘龍 90
無齒翼龍 92
三角龍 94
泰坦角龍 98
鸚鵡嘴龍 100
包頭龍 102
厚頭龍 104
亞伯達泳龍 108
風神翼龍 110
哈特茲哥翼龍 112
鼠齒獸 114
恐鱷 116
阿根廷龍 118
恐龍之後 122
泰坦巨蟒 124
雷嘯鳥 126
耳齒鯊 128
包氏乳齒象 132
猛獁象 134
巨角鹿 138
偽齒鳥 140
劍齒虎 142
驚人的科學 144
大滅絕 146
始祖鳥 148
小盜龍 150
似駝龍 152
伶盜龍與原角龍 154
狹鰭龍 156
劍鼻魚與喙嘴翼龍 158
葬火龍母親 160
恐龍足跡 164
霸王龍「蘇」 166
鸚鵡嘴龍幼崽 170
達爾文猴 172
北方盾龍 174
剛孵化的雛鳥 176
掃描頭骨 180
糞化石 182
化石發現 184
名詞解釋 186
索引 188
古生物學是什麼?6
地球生物史 8
恐龍是什麼?10
恐龍的種類 12
化石是怎麼形成的?14
恐龍之前 16
房角石 18
雷蠍 20
節胸蜈蚣 22
異齒獸 26
鋸齒螈 28
恐龍時代 30
黑瑞龍 32
異齒龍 34
稜背龍 38
切齒魚龍 40
利茲魚 42
巴洛龍 44
耀龍 48
劍龍 50
扁鰭魚龍 52
上龍 54
阿馬加龍 56
南翼龍 58
棘龍 62
霸王龍 64
達科塔盜龍 66
重爪龍 68
鐮刀龍 72
霸王龍 74
白熊龍 76
似鳥龍 78
牛龍 82
山東龍 84
豪勇龍 86
愛德蒙頓龍 88
副棘龍 90
無齒翼龍 92
三角龍 94
泰坦角龍 98
鸚鵡嘴龍 100
包頭龍 102
厚頭龍 104
亞伯達泳龍 108
風神翼龍 110
哈特茲哥翼龍 112
鼠齒獸 114
恐鱷 116
阿根廷龍 118
恐龍之後 122
泰坦巨蟒 124
雷嘯鳥 126
耳齒鯊 128
包氏乳齒象 132
猛獁象 134
巨角鹿 138
偽齒鳥 140
劍齒虎 142
驚人的科學 144
大滅絕 146
始祖鳥 148
小盜龍 150
似駝龍 152
伶盜龍與原角龍 154
狹鰭龍 156
劍鼻魚與喙嘴翼龍 158
葬火龍母親 160
恐龍足跡 164
霸王龍「蘇」 166
鸚鵡嘴龍幼崽 170
達爾文猴 172
北方盾龍 174
剛孵化的雛鳥 176
掃描頭骨 180
糞化石 182
化石發現 184
名詞解釋 186
索引 188
書摘/試閱
【內文試閱】
古生物學是什麼?
古生物學(paleontology)是研究史前生物的學科。它結合了幾個領域,包括地質學(研究岩石)、生物學(研究生物)、化學(研究物質的基礎單位),來協助我們把從化石和周遭岩石收集的證據拼湊在一起。這種證據通常是不完整的,因為許多重要細節在化石化的過程中都沒有保留下來。為了彌補這些資訊中的斷層,古生物學家會研究類似物種的化石以及現代動物,來幫助他們建構出史前生物的形象,並了解這些生物在過去的可能生活方式。
解讀化石
科學家發現的新資訊常常能夠改變他們對史前動物的理解。舉例來說,草食動物禽龍的化石上有一根尖尖的骨頭,長久以來都被認為是禽龍鼻子的一部分。但後來的研究發現,這根尖尖的骨頭其實是禽龍拇指的一部分。當這樣的新證據出現時,古生物學家就必須不斷重新思考他們對史前生物的理解。
被掩埋的骨頭
挖掘化石可能會很辛苦。成群結隊的挖掘人員有時必須忍受嚴酷的環境,例如灼熱的高溫或寒冷的風。在這趟由大平原恐龍博物館與美國蒙大拿州恐龍營地主持的化石狩獵之旅中,專家正在岩石上仔細清理碎石,讓一隻大型恐龍的骨頭露出地面。
博物館裡的重建工作
有些化石遺骸太稀有或太脆弱,無法在博物館裡展示。技術高超的技術人員會用比較輕的材料製作這些化石的鑄模標本,然後用這些鑄模標本來重建恐龍,就像一幅超大的立體拼圖,並以金屬框架支撐。這些模型(例如右圖這個)會放在博物館向大眾展示,而真正的化石則被安全地儲藏在幕後,用於進一步研究。
了解證據
挖出化石並重建它們供科學家研究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牽涉到好幾個棘手的階段。高明的專家會運用不同的工具與技術,把化石所能提供的線索拼湊起來。
地球生物史
地球大約形成於45億年前。雖然地球演化出生命的最早時間還有爭議,但許多科學家認為,最初的生命形式可能是大約40億年前海洋形成之後不久出現的。這些生物是稱為原核生物(prokaryote)的微小單細胞生物。幾十億年後,更複雜的生物開始演化出來,而這些生物又演化成我們如今看到的動物、植物及真菌。雖然地球上曾經存在過的生命形式有99%都已經滅絕了,但所有已知的生命形式──不論是化石還是如今存活的生物──都有一個可以追溯到洪荒之初的共同祖先。
本書涵蓋的時代
古生代(Paleozoic)(恐龍之前)
這個時代演化出各式各樣的生物,包括魚類和兩棲類,也誕生了第一批爬蟲類以及現代哺乳類的原始親戚。古生代是本書介紹的時代中最漫長的,終結於一場災難性的大滅絕,有96%的物種都被摧毀。
中生代(Mesozoic)(恐龍時代)
恐龍是在中生代首度出現的,這個時代分成三個不同的時期。
三疊紀(Triassic Period)
最初的恐龍是小而敏捷的動物。牠們與許多體型更大的動物共存,直到三疊紀尾聲,一場滅絕事件消滅了其他大多數生命形式,讓恐龍得以成為陸地上的霸主。
侏羅紀(Jurassic Period)
恐龍在侏羅紀稱霸陸地,並演化出許多龐大又恐怖的形態。這個時期也出現第一批鳥類和一些早期哺乳類。
白堊紀(Cretaceous Period)
恐龍在這個時期蓬勃發展,演化出許多不同的物種,而開花植物也出現了。在這個時期的尾聲,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讓大部分恐龍從地表消失,哺乳類因而開始崛起。
新生代(Cenozoic)(恐龍之後)
在這個時期,鳥類是唯一從終結白堊紀的滅絕事件中倖存下來的恐龍。牠們稱霸天空,而哺乳類則在陸地上欣欣向榮。早期的人類也踏出了第一步。
古生物學是什麼?
古生物學(paleontology)是研究史前生物的學科。它結合了幾個領域,包括地質學(研究岩石)、生物學(研究生物)、化學(研究物質的基礎單位),來協助我們把從化石和周遭岩石收集的證據拼湊在一起。這種證據通常是不完整的,因為許多重要細節在化石化的過程中都沒有保留下來。為了彌補這些資訊中的斷層,古生物學家會研究類似物種的化石以及現代動物,來幫助他們建構出史前生物的形象,並了解這些生物在過去的可能生活方式。
解讀化石
科學家發現的新資訊常常能夠改變他們對史前動物的理解。舉例來說,草食動物禽龍的化石上有一根尖尖的骨頭,長久以來都被認為是禽龍鼻子的一部分。但後來的研究發現,這根尖尖的骨頭其實是禽龍拇指的一部分。當這樣的新證據出現時,古生物學家就必須不斷重新思考他們對史前生物的理解。
被掩埋的骨頭
挖掘化石可能會很辛苦。成群結隊的挖掘人員有時必須忍受嚴酷的環境,例如灼熱的高溫或寒冷的風。在這趟由大平原恐龍博物館與美國蒙大拿州恐龍營地主持的化石狩獵之旅中,專家正在岩石上仔細清理碎石,讓一隻大型恐龍的骨頭露出地面。
博物館裡的重建工作
有些化石遺骸太稀有或太脆弱,無法在博物館裡展示。技術高超的技術人員會用比較輕的材料製作這些化石的鑄模標本,然後用這些鑄模標本來重建恐龍,就像一幅超大的立體拼圖,並以金屬框架支撐。這些模型(例如右圖這個)會放在博物館向大眾展示,而真正的化石則被安全地儲藏在幕後,用於進一步研究。
了解證據
挖出化石並重建它們供科學家研究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牽涉到好幾個棘手的階段。高明的專家會運用不同的工具與技術,把化石所能提供的線索拼湊起來。
地球生物史
地球大約形成於45億年前。雖然地球演化出生命的最早時間還有爭議,但許多科學家認為,最初的生命形式可能是大約40億年前海洋形成之後不久出現的。這些生物是稱為原核生物(prokaryote)的微小單細胞生物。幾十億年後,更複雜的生物開始演化出來,而這些生物又演化成我們如今看到的動物、植物及真菌。雖然地球上曾經存在過的生命形式有99%都已經滅絕了,但所有已知的生命形式──不論是化石還是如今存活的生物──都有一個可以追溯到洪荒之初的共同祖先。
本書涵蓋的時代
古生代(Paleozoic)(恐龍之前)
這個時代演化出各式各樣的生物,包括魚類和兩棲類,也誕生了第一批爬蟲類以及現代哺乳類的原始親戚。古生代是本書介紹的時代中最漫長的,終結於一場災難性的大滅絕,有96%的物種都被摧毀。
中生代(Mesozoic)(恐龍時代)
恐龍是在中生代首度出現的,這個時代分成三個不同的時期。
三疊紀(Triassic Period)
最初的恐龍是小而敏捷的動物。牠們與許多體型更大的動物共存,直到三疊紀尾聲,一場滅絕事件消滅了其他大多數生命形式,讓恐龍得以成為陸地上的霸主。
侏羅紀(Jurassic Period)
恐龍在侏羅紀稱霸陸地,並演化出許多龐大又恐怖的形態。這個時期也出現第一批鳥類和一些早期哺乳類。
白堊紀(Cretaceous Period)
恐龍在這個時期蓬勃發展,演化出許多不同的物種,而開花植物也出現了。在這個時期的尾聲,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讓大部分恐龍從地表消失,哺乳類因而開始崛起。
新生代(Cenozoic)(恐龍之後)
在這個時期,鳥類是唯一從終結白堊紀的滅絕事件中倖存下來的恐龍。牠們稱霸天空,而哺乳類則在陸地上欣欣向榮。早期的人類也踏出了第一步。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