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從基層官吏,成長為朝野欽敬的封疆大吏──他是于成龍
家裡沒茶葉,就摘總督署槐樹樹葉泡茶,整棵大槐樹全被摘禿
冬天穿粗布,太冷加棉襖,一品大員的後衙生活,就是這樣過
送禮不准!宴請不准!端午節聚會,沒人敢送粽子給總督大人
他的清廉故事、判案故事、捕盜故事,至今流傳不絕⋯⋯
▎做足情面,私事鐵面
一位有事相求的老朋友到于成龍家作客,于成龍熱情招待。喝完酒,兩人免不了促膝談心。但朋友一旦把話題往私事上引,于成龍就馬上嚴肅起來,不是說「上帝臨汝」,就是說「天監在茲」,老天爺在上面看著,閻羅王在下面管著,還有什麼因果報應、天理良心⋯⋯最終,朋友想拜託的私事都沒機會說出來,臨走時,于成龍東挪西借,湊了幾兩銀子給朋友帶走。
▎六日剿匪,和尚也參戰
黃岡縣忽然爆發了以方公孝為首的逃僕叛亂。于成龍立即籌備防守和進攻。這場平叛戰鬥,前後只用了六天,而且沒有動用官軍。根據記載,于成龍這次剿匪的陣容十分強大,全是當地的士紳和鄉勇,甚至連廟裡的和尚都參戰了,于成龍的威望由此可見一斑。
▎集資贖人,官署成育幼院
對於被擄掠為奴婢的平民百姓,于成龍採取了募捐集資的辦法。他號召當地的官紳富戶,湊集銀子到兵營裡贖人,再利用自己的按察使身分,和將士們討價還價,盡量降低價格,用有限的銀子多贖一些人。于成龍贖回的奴婢有上千人,他還發放路費,遣送他們回家。有很多被擄掠的兒童,贖回來後沒有親友來認領,又沒有能力回家,于成龍便暫時把他們收養在自己的官署中,每湊夠一船的人數,于成龍就送走一批,陸續地把孩子們都送了回家。
▎手握名冊,以盜治盜
于成龍剛到黃州,面對複雜的盜案一時無從下手。他便招募一批有盜匪背景的人做差役。其中有個盜匪首領湯卷,明面上幫助捕盜,私下仍為非作歹。一次,湯卷喝醉被搜出一本名冊。名冊中詳細記載了黃州所有盜匪的姓名、居住地址。有了名冊,辦案方便多了。有一天,于成龍出城辦事,經過郊外某個村子,就對村裡人說:「你們村,某某是大盜,某某是小偷,共有十八個罪犯。但他們最近比較守法,沒有犯案,所以這次先饒了。一旦犯案,立即打死。」說完便揚長而去。這話在村裡傳開,那幾個罪犯都被嚇得逃跑了。
★本書特色:本書詳細記述了于成龍艱難曲折的傳奇人生。二十多年的官場生涯中,他布衣蔬食,淡薄自甘,經常賑災濟貧。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于成龍的人格精神、清廉事蹟仍有著相當重要的教育意義。
作者簡介
序
于成龍,字北溟,號於山,明末清初山西永寧州人,出生於富裕的鄉紳家庭。于成龍明崇禎十二年中「副榜貢生」,清順治十八年進入官場,歷任廣西羅城知縣、四川合州知州、湖廣黃州府同知、湖廣武昌知府、湖廣黃州知府、湖廣下江防道、福建按察使、福建布政使、直隸巡撫、兩江總督。他為官以清廉正直、精明幹練、勇於任事著稱,平生三次在官員政績考核中被舉為「卓異」,又被譽為「天下廉吏第一」。不僅造福任所的一方百姓,同時帶動當時的官場風氣,影響造就了一大批清官廉吏,為康熙盛世的吏治建設做出了貢獻。
于成龍出生在明朝末期,前半生經歷豐富,飽嘗憂患。曾經少年得志,早早地中了秀才,考上「副榜貢生」,又曾經鄉試不第,痛感挫折。經受過辛勤的農耕生活,又在災荒戰亂中備嘗艱辛。明亡清興的大變革時代,讓于成龍經歷了重大考驗,也讓他在痛苦中思索新的人生之路。于成龍在初仕羅城的赴任途中曾向朋友宣稱:「此行絕不以溫飽為志,誓不昧『天理良心』四字。」從此,「天理良心」成為他終生奉行的從政理念,言出必踐,始終如一。他後半生的官場之路,也充滿了磨難和考驗。廣西羅城和四川合州都是當時最艱苦的地區,于成龍在煎熬中撐了過來,創造了不凡的政績,獲得了良好的聲譽。湖廣、福建、直隸、兩江都是當時的繁劇之地,有盜匪、有災荒、有戰亂,還有複雜險惡的官場鬥爭。于成龍一步一步地走了過來,撐了過來,從一名普通的基層官吏,逐漸成長為位高權重、朝野欽敬的封疆大吏。最後積勞成疾,鞠躬盡瘁,為自己的一生畫上了輝煌的句號。
于成龍是中國傳統文化培養出來的士人,不僅熟讀儒家經史,流覽佛典道藏,於詩詞小說也廣泛涉獵,知識豐富,才智過人。他又是憂患時代磨練出來的官員,飽經離亂風雨,心憂天下蒼生,以做官從政的手段,致力於恢復太平盛世。
在羅城時期,他編制保甲,緝捕盜匪,改革鹽務,修復城池,創建學宮、養濟院,醫治了羅城的戰爭創傷,迅速恢復了經濟民生。
在合州時期,他革除弊政,招徠流民,增加戶口,開墾荒田,讓這個寂無人煙的荒州,逐漸恢復了繁榮。
在黃州時期,他抓捕盜匪,維持治安,賑濟災民,辦學興教。後來又剿撫叛亂,辦理軍需,恢復經濟,穩定社會,在烽火擾攘的三藩叛亂時期保障了一方百姓的安寧。
在福建時期,他整治了官場秩序,平反了大量冤獄,釋放了數千名無辜百姓,解救了數百名戰時奴婢和兒童,免除了數萬名百姓的不合理差役。解冤救苦,功德無量。
在直隸和兩江時期,他作為地方長官,革火耗、禁奢靡,做了大量的興利除弊事務,造福無數黎民百姓。同時還為朝廷和百姓選拔推薦了一批德才兼備的賢良官吏,為開創康熙盛世做出了貢獻。
于成龍一生忠君、報國、勤政、愛民,信奉「為政以德」、「仁者愛人」的儒家思想,又堅信因果報應、行善積福的佛道觀念,總結出獨特的「天理良心」格言。在二十多年的官場生涯中,于成龍過著一種類似出家修行的清苦生活,布衣蔬食,淡泊自甘。平生的物質享受,大概只有每晚的一壺老酒而已。他從不貪取一絲半縷的不義之財,反而經常捐出俸銀,用於賑災濟貧、興學育人等慈善公益事務。每當入不敷出、捉襟見肘之時,他便典當衣物騾馬,以糠粥青菜勉強度日。這樣的人古近少有,堪稱「天下第一廉吏」。
于成龍不貪圖財利,也不留戀功名,經常在詩作中流露出急流勇退的情緒,也多次付諸行動,向上級和皇帝上書,要求辭官歸隱。但是在特殊的戰亂時代,他的請求一直沒有得到批准,只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于成龍是一位堅持原則、不唯上只唯實、性情剛烈的人,敢和上級頂嘴吵架;又是一位嚴肅認真的人,對不正之風絕不姑息。另外,他是一位精明多智的人,面對繁雜的政務,總能想到有條有理的解決辦法;是一位勇於擔當的人,在好幾次危急關頭,都敢於挺身而出,破格辦事;于成龍是一位寬厚仁慈的人,對屬下的小失誤能夠包容原諒,而對百姓的疾苦,則經常傷心地淚流滿面;是一位顧全大局、講究體統的人,面對政敵的攻訐,他只是反躬自省、引咎自責,絕不為自己的官位和名聲而爭辯反擊、激化矛盾。他也是一位浪漫風趣的人,面對風花雪月、名勝景觀,喜歡吟幾句詩,填幾闋詞,頗有文人士大夫的風雅情調;而在不開心的時候,他也經常用詩詞發幾句牢騷,釋放自己的情緒。
于成龍身材高大,鬚髮茂密,面如重棗,目光如電,長相十分威武。特別是在晚年的時候,「白鬚偉貌」是他的標準形象。下屬官員和平民百姓對他十分敬畏,也十分愛戴。當時及後世的許多知識分子、正直官吏,都以于成龍為學習的榜樣,對他頂禮膜拜,稱譽有加。于成龍的清廉故事、判案故事、捕盜故事,也是民間文化的熱門題材,至今流傳不絕。在二十一世紀的新時代,于成龍的人格精神、清廉事蹟仍然有著相當重要的借鑒教育意義。
目次
第一章 平生功名是貢生
永寧大族
來堡分支
積善之家
少年風貌
學習趣聞
山寺讀書
鄉試副榜
副榜恩貢
依親讀書
第二章 天理良心誓不昧
氣節問題
鄉試失利
候補知縣
吏部掣籤
典田賣屋
慷慨發誓
第三章 千難萬險赴羅城
中途患病
入活地獄
僕從盡散
第四章 治理羅城有方略
羅城簡介
知縣職責
平易近人
亂世重典
越境剿匪
復興羅城
不收「火耗」
第五章 判案故事多異趣
械鬥殺人
胥吏害民
豪家私刑
寡婦受欺
婉姑婚姻
青選代婚
月餅糾紛
糞汙新衣
第六章 結交大吏展宏才
窮官進省
結交大吏
知無不言
鹽務問題
分析利弊
功德無量
第七章 初舉卓異成名吏
詩酒自娛
廷翼探父
初舉「卓異」
第八章 連升三級到合州
邊俸逾期
「眇者」送行
合州知州
祭祀事務
規劃銅梁
查採楠木
清廉風範
第九章 黃州同知如青天
黃州同知
盜匪名冊
多方治盜
楊二鬍子
為「鬼」申冤
第十章 半鴨于公最清廉
克己賑災
「糠粥」佳話
「半鴨」故事
鐵面情面
崇賢興教
入覲探親
二舉「卓異」
第十一章 造橋失職被罷官
三藩之亂
署理武昌
能吏風範
收復蒲圻
造橋失職
第十二章 單騎招撫劉君孚
東山叛亂
定計招撫
勸諭百姓
單騎招撫
叛亂初平
平白受氣
剿滅頑敵
第十三章 文官上陣亦英雄
大亂再起
定計反擊
上陣苦戰
肅清殘敵
歷史評價
戰後招撫
第十四章 賦詩赤壁定民心
戰後災異
以靜制動
遙祭慈母
第十五章 萬民相送離荊楚
江夏盜案
離任交接
惜別良友
告別湖廣
第十六章 大義解救蒼生苦
福建戰亂
平反冤獄
簡訟省刑
整頓官場
解救奴婢
三舉「卓異」
求罷莝夫
平抑米價
清廉風範
第十七章 巡撫直隸推新政
請求陛見
直隸新政
請禁訐告
破格賑災
齋戒求雨
入宮陛見
隆重賞賜
請假葬母
舉薦賢才
光宗耀祖
第十八章 兩江改革起波瀾
上任故事
大盜魚殼
兩江特點
暫停舉劾
「小于成龍」
鎮江知府
江蘇藩司
清廉風範
御史參劾
內幕分析
低調回奏
梧桐樹下
降級處分
第十九章 好教拂袖紫霞端
奉命巡海
三請退休
廷元應試
端坐而逝
官民痛悼
皇帝表彰
念念不忘
第二十章 清風化雨滋後人
各地紀念
著作整理
傳記資料
清代評價
當代影響
參考文獻
附錄一 于成龍年表
附錄二 于成龍傳
書摘/試閱
第一章 平生功名是貢生
清朝康熙年間的「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出生於明朝萬曆四十五年(西元一六一七年),家鄉在山西汾州府永寧州來堡村(今呂梁市方山縣來堡村)。父親于時煌,母親田氏,哥哥叫于化龍。
于時煌,別號龍溪,是一位普通的鄉間讀書人。因家境富裕,科舉無望,捐了一個從九品的名譽官職,名叫「鴻臚寺序班」。他並不需要去上任,只在家鄉居住,讀書課子,管理家業。于成龍可以說是出身於富裕的鄉紳人家。
于時煌對兩個兒子期望很高。「于」與「魚」同音,他取「鯉魚躍龍門」的寓意,希望一個兒子「化龍」,一個兒子「成龍」。而且,每條「龍」都給一個「大海」,于化龍字「南溟」,于成龍字「北溟」。
永寧大族
永寧州位於山西的呂梁山區,原來叫石州。明朝中期外族入侵,石州曾經失陷。有官員認為「石」與「失」同音,討個吉利,就改州名為「永寧」。其管轄範圍大致包括現在的離石區、方山縣以及周邊一些地區。
于成龍次子于廷勱的《墓誌銘》中說:「于氏世為州右族。」所謂「右族」,是指大家族。不僅指人口眾多,也指家大業大勢力大。因為年代太久,歷經戰亂和變遷,永寧于氏早就沒有完整的家譜。現存的幾種家譜,互相又無法連貫。現在能查到的于氏最早的先祖叫于伯達。他是「石州白霜里人」,在今山西省柳林縣境內。于伯達是一名普通百姓,家裡有地,也讀過書,但沒有科舉做官。他的兒子叫于建中,孫子叫于仕賢,也都是普通百姓。于仕賢生了個兒子叫于淵,家族這才開始興旺發達。
于淵,字德深,讀書有成,進學做了秀才、貢生。貢生有做官的資格,于淵初任河南永寧縣(今河南省洛寧縣)縣丞,因為政績突出,被河南巡撫舉薦提拔為永寧縣知縣,後來又調任盧氏縣知縣。他在河南任職幾十年,做了大量的善政,深受百姓愛戴,但一直沒有升官的機會。于淵家裡人丁興旺,他生了四個兒子、兩個女兒,又有十一個孫子、八個孫女。于淵在世的時候,還見到了三個曾孫。
于淵的第四個兒子叫于坦,他是永寧于氏家族裡唯一憑科舉當上高官的人物。也正是他,為于氏家族帶來了一次大興旺。于坦在明朝景泰年間,先中了庚午科舉人,四年後又中了甲戌科進士。出仕後,最初做的是行人,掌管傳旨、冊封、撫諭等事。後升官為工部員外郎,是正六品的官員。之後他的官運一直不錯,到了明孝宗弘治年間,已經官至「大中丞」。所謂「大中丞」,一般指「都察院副都御史」,比照的是古代的「御史中丞」,正三品,是負責監察的朝廷重臣。但朝廷特派到各地的「巡撫」,一般都有一個「副都御史」的兼銜,也可以稱為「大中丞」。根據《永寧州志》記載,于坦當的是「巡撫」,但具體在哪裡做巡撫現已不可考。有記載說,于坦為官多年,累積了豐厚的家資,晚年退休後回到故鄉買宅置地,過起了富翁的日子。
陳廷敬撰寫的《于清端公傳》中說,于成龍「先世仕明者諱坦,有聲,弘治朝官至大中丞」,明確指出于成龍是于坦的後代。
來堡分支
清朝康熙年間修訂的《于氏宗譜》卷五中說,于成龍這一支的始祖是于素。于素是于坦的什麼人,記載是不清楚的。根據《盧氏縣令于君墓表》,于淵的八個孫子名字都帶玉字邊,這裡頭沒有于素。三個曾孫沒有記載名字,不知道有沒有于素?或者于素還要再低一兩輩?
于素是于成龍的高祖,這個譜系是很清楚的。于素生四子,第四子為于恩。于恩又生四子,第三子為于采。于采生四子,長子為于時煌。于時煌生二子,長子為于化龍,次子便是本書主角于成龍。據某些記載,于成龍還有個弟弟叫于變龍,很可能未成年就夭折了。
不知具體什麼原因,于素一家離開了「白霜里」祖籍,遷到了位於今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境內北武當山下的來堡村。于素,被家族後人稱為「來堡始祖」,他們這一支,正式成了來堡村人。
來堡村位於北武當山下。這座山原名龍王山,唐朝時就是道教的聖地,山頂建有玄天大殿。明朝萬歷年間,汾州府的慶成王非常崇拜真武大帝,花費重金修葺了玄天大殿,又把登山道路砌成了石階。從那時候起,龍王山就正式被稱為北武當山、真武山,香火十分旺盛。
積善之家
永寧的于氏家族,一向有讀書上進的傳統,但科舉考試的成績,卻顯得不如人意。成績最好的是于坦,中了舉人和進士。排在第二的便是于成龍,但只中了個鄉試副榜,連舉人都未中。清朝乾隆年間有位于世榮中了舉人,算是超過于成龍,遜於于坦。其他的有一批貢生:于淵、于珫、于化龍、于廷翼、于廷勱、于瀚、于大梁、于大栴、于大檀、于大楫。另外有一批是生員,靠捐納官:于璽、于廷宣、于廷元、于汪、于大梴、于飛鳳。于準雖然官至巡撫,但他是沾了祖父于成龍的光,走的是「官廕生」的途徑。
以上這些資料,都採自清朝光緒年間編撰的《永寧州志》,可信度是比較高的。這種現象說明:永寧于氏家族財力雄厚,能有一批人靠捐納做官;家族讀書風氣濃厚,秀才多,貢生多,但和以八股文為主要考試內容的科舉制度不太合拍,舉人、進士非常少。于成龍後來在《家訓》中說:
族人不知讀書之樂,僥倖博一青衫,自以為萬事皆足。至於科第一節,皆諉之於闔郡風水。不知發過先達,盡係讀書之人。豈風水之說,獨不應於我輩乎?願我家子弟破除積習,做童生,下一番苦功望進學;做秀才,下一番苦功望中舉。
從這段話可以了解到,于氏族人往往滿足於做秀才和貢生,把中不了舉人進士的原因,歸結為永寧州風水不佳。
于氏家族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和寺廟宮觀關係密切。于淵在河南做官時,就曾修建廟宇;于坦曾經是永寧安國寺的「大護法」;于采、于時煌、于成龍、于廷翼、于準等幾代人,也多次積極捐款,修建佛教道教的廟宇,永寧安國寺幾乎成了他們于氏的家廟。現在,研究于氏家族的情況,各處寺廟裡的碑文和遺跡也是一個重要的資料來源。
在捐資建廟的同時,于氏家族也熱衷於修橋補路、恤孤撫貧、賑濟災荒等公益事業。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這種信仰宗教、重視功德、熱心公益的家族風氣,無疑對本書主角于成龍的思想形成和人生道路,有著重要的影響。
少年風貌
于成龍幼年的時候,母親田氏就去世了。不久,父親于時煌續娶李氏。李氏深明大義,對于成龍兄弟二人慈愛有加,如同親生,于成龍和繼母的感情也比較深。熊賜履在《于公成龍墓誌銘》中,曾經寫到于成龍青少年時期的風貌:
公生而莊毅,異於凡兒。稍長,須髯如戟,即顰笑不苟,見者憚而敬之。性善吃辛苦,諸人所不能堪者,一處之恬如。為學務敦實,行不屑屑辭章之末……
再結合其他記載可知,于成龍的相貌特點是:身材魁梧,臉色發紅,鼻梁高挺,鬍鬚茂密,雙目明亮,非常威武,不像是個文人,倒像是名武將,和《三國演義》中關羽的模樣有幾分相似。到晚年後,因為操勞過度,鬚髮皆白,又被人描述為「白鬚偉貌」、「白鬚偉軀」。
于成龍十八歲左右結婚,娶妻邢氏。他一生只娶了邢氏一位妻子,沒有納妾。二十歲時生長子于廷翼,後來又生了次子于廷勱和幼子于廷元,一共三個兒子。女兒的情況則沒有記載。
學習趣聞
于成龍少年時代的讀書學習,主要是由父親于時煌教導的。後世流傳了他的幾則學習趣事,很好地反映出于成龍不平凡的心胸和才氣。
第一件事,于時煌要求于成龍兄弟大量讀書,經史子集各種書都要讀。終於有一天,于成龍讀夠了,不耐煩了,他把書一合,大聲對父親說:「經史子集千本萬卷,無非四字而已!」
于時煌吃了一驚,連忙問道:「是哪四個字?」于成龍一本正經地說:「仁義禮智!」于時煌本來是要責罰于成龍的,聽他說了這四個字,反倒沒了脾氣,嘆服不已。
于成龍所說的「仁義禮智」四個字,全面地講,應該是「仁義禮智信」五個字,也就是儒家提倡的「五常」。經史子集包含極廣,除了正統的儒家思想,還有諸子百家的內容,絕非「五常」所能概括。于成龍這麼說,反映出他的價值取向。
第二件事,于成龍有一次讀李白的詩作《嘲魯儒》:魯叟談五經,白髮死章句。問以經濟策,茫如墜煙霧。⋯⋯讀完後,他不由感慨萬千,拍案而起,說:
學者要識得道理,從頭做去,誦詠呻吟,有何用哉?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于成龍不喜歡做純粹的學者才子,而想致力於實際生活中的學問,注重提高實際工作能力,要能辦大事才行。這種想法,和于成龍日後做官的處世風格,是十分一致的。
第三件事,于成龍曾經研習程朱理學,最後也總結了簡單的四個字「天理良心」。程朱理學的內容是十分複雜的,一代一代的理學家們刻苦學習研究,探索實踐,不斷發展,尚不能窮其究竟。于成龍能把這些高深學問歸納為「天理良心」四個字,則反映出他以簡馭繁的性格特點。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