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疑雲10:武學奇才
商品資訊
系列名:現代系列-奇小說(5)
ISBN13:9786267025451
出版社:風雲時代
作者:水的龍翔
出版日:2022/06/09
裝訂/頁數:平裝/320頁
規格:21cm*15cm*1.7cm (高/寬/厚)
重量:410克
版次:1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三國人才濟濟,名將更是多不勝數,在一代戰神呂布死後,號稱是當代武學奇才的究竟是何人?關羽、張遼?還是太史慈?關羽在戰勝呂布之後,出神入化的刀法為他贏得「美髯刀王」的稱號,這個美譽將會被誰打破呢?而高飛的幾個兒子之中,又是誰能得其真傳,將來足以繼承衣缽呢?三國在經過了高飛的一番重整之後,天下大勢又將呈現何種變化?
※東漢末年黃巾賊肆虐,民不聊生,唐亮意外穿越,化身為小兵高飛,他的亂入,改變了他的人生,也撼動了三國的布局,從此三國鼎立的局面,因為他,呈現了詭譎驚疑的態勢。
※時勢造英雄,在三國這個萬眾矚目的舞臺上,今日的盟友也許正是明日的敵人,各方皆是蠢蠢欲動,未來的三國局勢將會如何發展?誰又能奪得入主中原的門票?在群豪中獨占鰲頭,成為最後的霸主?
※網路最多讀者推薦,百萬點擊最強軍事小說!龍人推薦,必屬好書!
※欲知前情如何,可參考《三國奇變》一起閱讀,了解高飛是如何逆向操作,以遼東作為他的基地,運用自己靈活的生意頭腦,加上現代人擁有的科技知識,打下一片江山,成為燕王的精彩經過。
東方鐵騎橫掃大陸 帝王霸氣所向披靡
三國局勢,波譎雲詭!
三國大戲,群英齊聚!
三國亂世,英雄備出!
三國風雲,締造傳奇!
大江東去,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三國周郎赤壁。
亂世出英雄,英雄爭三國!
在時代的浪潮中,誰能奪冠而出?
在多變的局勢中,誰能轉敗為勝?
在如畫的江山中,誰能贏得天下?
在眾多的英雄中,誰能嶄露頭角?
話說龍生九子,各有不同,雖然生在帝王家,早已註定了此生與常人不同,然而資質才華的高低不同,也代表了他們未來的不同命運。高飛的五個兒子和五個女兒之中,二皇子高麟天資聰穎,是個武癡,在武學上從小就展露了特別的天分,高飛見宮內已無人可以教授他武藝,決定送他去五虎大將軍的軍營中好好磨鍊,更要他隱姓改名,不許洩露身分,在這樣的魔鬼訓練下,他真的能成為武學奇才嗎?為了選拔人才,高飛也舉行了文、武科的科舉,最後得到武狀元的又是何人?
◎【三國趣聞】:「三國第一毒士」賈詡竟是狐狸轉世的?──賈詡號稱三國第一毒士,乃西涼武威人氏,在民間神話中,他本是西方的一隻藍狐,修行萬年,菩提道人化作老者遨遊世間時,遇到了修道的藍狐,遂將藍狐收為弟子,傳授功法。東漢末年,菩提道人安排藍狐轉世為賈詡,憑著一雙洞察人心,看破人性的慧眼,跟隨董卓、郭汜、張繡等人,到最後投靠曹操,又為曹丕脅迫漢帝禪讓帝位,所使的計策,無不被稱為毒計,堪稱一代謀士。
※東漢末年黃巾賊肆虐,民不聊生,唐亮意外穿越,化身為小兵高飛,他的亂入,改變了他的人生,也撼動了三國的布局,從此三國鼎立的局面,因為他,呈現了詭譎驚疑的態勢。
※時勢造英雄,在三國這個萬眾矚目的舞臺上,今日的盟友也許正是明日的敵人,各方皆是蠢蠢欲動,未來的三國局勢將會如何發展?誰又能奪得入主中原的門票?在群豪中獨占鰲頭,成為最後的霸主?
※網路最多讀者推薦,百萬點擊最強軍事小說!龍人推薦,必屬好書!
※欲知前情如何,可參考《三國奇變》一起閱讀,了解高飛是如何逆向操作,以遼東作為他的基地,運用自己靈活的生意頭腦,加上現代人擁有的科技知識,打下一片江山,成為燕王的精彩經過。
東方鐵騎橫掃大陸 帝王霸氣所向披靡
三國局勢,波譎雲詭!
三國大戲,群英齊聚!
三國亂世,英雄備出!
三國風雲,締造傳奇!
大江東去,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三國周郎赤壁。
亂世出英雄,英雄爭三國!
在時代的浪潮中,誰能奪冠而出?
在多變的局勢中,誰能轉敗為勝?
在如畫的江山中,誰能贏得天下?
在眾多的英雄中,誰能嶄露頭角?
話說龍生九子,各有不同,雖然生在帝王家,早已註定了此生與常人不同,然而資質才華的高低不同,也代表了他們未來的不同命運。高飛的五個兒子和五個女兒之中,二皇子高麟天資聰穎,是個武癡,在武學上從小就展露了特別的天分,高飛見宮內已無人可以教授他武藝,決定送他去五虎大將軍的軍營中好好磨鍊,更要他隱姓改名,不許洩露身分,在這樣的魔鬼訓練下,他真的能成為武學奇才嗎?為了選拔人才,高飛也舉行了文、武科的科舉,最後得到武狀元的又是何人?
◎【三國趣聞】:「三國第一毒士」賈詡竟是狐狸轉世的?──賈詡號稱三國第一毒士,乃西涼武威人氏,在民間神話中,他本是西方的一隻藍狐,修行萬年,菩提道人化作老者遨遊世間時,遇到了修道的藍狐,遂將藍狐收為弟子,傳授功法。東漢末年,菩提道人安排藍狐轉世為賈詡,憑著一雙洞察人心,看破人性的慧眼,跟隨董卓、郭汜、張繡等人,到最後投靠曹操,又為曹丕脅迫漢帝禪讓帝位,所使的計策,無不被稱為毒計,堪稱一代謀士。
作者簡介
水的龍翔,華文網路界著名高手,1985年出生在中原大地上,喜愛讀金庸的武俠小說,高中時開始嘗試寫長篇小說,居然一鳴驚人,成為行走在現實邊緣和文字光影中的少年。大學畢業後,用「水的龍翔」為筆名,毅然投入網路寫手的行列,目前仍筆耕不輟,作品多以中國歷史為背景,特別是蜀漢及三國時代,代表作有《三國奇變》、《蜀漢演義》、《晉時歸》、《無量山舊事》等,深受讀者喜愛。
目次
第一章 再生逆鱗
第二章 血債血償
第三章 花錢消災
第四章 激將法
第五章 地獄幽靈
第六章 墊腳石
第七章 遷都洛陽
第八章 武學奇才
第九章 兵家大忌
第十章 一較高下
第二章 血債血償
第三章 花錢消災
第四章 激將法
第五章 地獄幽靈
第六章 墊腳石
第七章 遷都洛陽
第八章 武學奇才
第九章 兵家大忌
第十章 一較高下
書摘/試閱
高飛等人從霸陵城安全退出來之後,前面的百姓擋住了道路,不得已之下,高飛等人全部騎馬從官道兩邊行走,並且告知百姓找地方躲避追兵。
由於坍塌的城門成功阻滯了追兵一個多時辰,所以高飛等人越過那撥難民潮,一路向潼關方向而去。
途徑華陰縣城時,祝公平回了趟家,帶走祝家莊內的金銀細軟,並且帶了一些米糧,將多餘的米糧就地發放給當地的窮苦民眾,希望他們能夠阻止一下後面的追兵。
一路向東,奔馳一個晝夜,於第二天中午的時候遇到從潼關方向趕來的兵將。
一員虎將提著一柄鎏金大斧,頭戴鋼盔,身披鋼甲,胯下騎著一匹青栗色戰馬,左邊的臉頰上有著一塊青灰色的胎記,正是華夏國右車騎將軍徐晃。
徐晃身後跟隨著兩員戰將,一個是面黑如炭、滿臉虯髯的周倉;一個是一臉冷峻、留著絡腮鬍的高林,三人的身後跟著數百名騎兵,華夏國的大旗迎風飄展,後面是一眼望不到邊的步兵,捲起一陣陣灰塵。
兩下相見,徐晃急忙勒住馬匹,下令停止前進,他和周倉、高林翻身下馬,向前迎住高飛,跪地道:「臣等救駕來遲,請陛下責罰!」
高飛一馬當先,看到徐晃、周倉、高林等人出現,登時驚奇道:「你們攻克了潼關?」
徐晃搖搖頭,說道:「啟稟陛下,是馬岱主動撤軍,放我們入關的,並且親自將潼關交給了我軍。」
「馬岱?他人呢?」
「已經帶著軍隊撤去了,不知所蹤。」
高飛想了想,覺得司馬懿的計策確實奏效了,馬超果然按照司馬懿給的計策行事。他急忙對徐晃、周倉、高林三個人喊道:「你們都起來,這次帶了多少兵馬?」
「騎兵一千,步兵四千,一共五千人,另外趙將軍也已經從洛陽出兵支援,一萬援軍明日即可趕到。」徐晃站起來回道。
高飛興奮地道:「太好了,傳令下去,全軍兩地散開,埋伏在山道兩旁,準備伏擊追兵。」
一聲令下,徐晃當即下令埋伏,四千步兵分別埋伏在兩邊的山道上,徐晃帶著一千騎兵向西奔馳了將近五里,才到了一處可以埋伏的稍大點的林子,人銜枚、馬裹足,一邊安撫馬匹,一邊砍下一些樹木放在道路兩旁,借助樹木的枝葉擋住他們。
高飛則讓祝公平、劉宇,護送司馬懿以及劉宇的家人,還有從秦國一路跟隨來的隨從向潼關方向而去,他和祝公道、卞喜留了下來,埋伏在山林當中。
一個多時辰後,夏侯淵、曹仁帶著追兵追至,看到前面狹窄彎曲的山路,便命大軍停下,掃視了一下整個山路,在那裡猶豫不決。
「子孝,高飛就二百多人,還擔心他埋伏嗎?」夏侯淵見曹仁如此謹慎,問道。
「此地離潼關太近,而且地勢凶險,易於埋伏,如果華夏軍攻克了潼關,大軍與高飛會合,要是埋伏在這裡,那我們去了,就是有去無回了,我只是擔心中了埋伏而已。」曹仁分析道。
夏侯淵點點頭,覺得曹仁說的有理。
他們兩個都是擅於用兵的大將,深得曹操的信任和青睞,此時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注視著山道上的一舉一動。
這時,從隊伍的後面來了兩三個渠帥,看見曹仁、夏侯淵停滯不前,便喝問道:「你們為什麼不前進,在這裡瞎看什麼呢?」
曹仁道:「前方道路凶險,恐有埋伏。」
「區區二百來人,即使埋伏又能如何?你們這些膽小鬼,都給我閃開,看我們羌人的厲害!」渠帥呵斥道。
夏侯淵聽後,心中極為不爽,白了那渠帥一眼,拉著曹仁退到一邊,小聲說道:「燒當羌氣焰囂張,不如讓他們在前面,我們在後面觀戰,如果真的有埋伏,這些羌人死了也一了百了,如果沒有埋伏,我們再向前衝。」
曹仁深表贊同,當即和部下讓開一條道路,任由那幾名渠帥帶領著部下,一路高呼著為羌王報仇的口號,浩浩蕩蕩的衝了過去。
高飛伏在一塊岩石的後面,看到羌人為前部,已經深入彎曲的山道兩里多,而且後面的羌人騎兵也陸陸續續的進來了,便告訴傳令兵,讓傳令兵以旗語的方式通知埋伏在山道兩邊的周倉和高林,讓他們延緩行動,等待新的命令。
又過了一會兒,羌人即將駛出這段最狹窄的山道時,高飛看準時機,一聲令下,埋伏著的四千士兵紛紛將早已準備好的滾石擂木拋到山道上,砸死砸傷了不少騎兵,又取出了連弩,予以射擊。
密集般的弩箭在這種場合下發揮出了其巨大的威力,將在埋伏圈內的五千多羌騎全部射殺,一個都沒跑掉。
曹仁、夏侯淵一看到羌人受到埋伏,便帶著剩餘的一千多羌騎開始撤退,剛退到一半,徐晃提著一把鎏金大斧帶著五百騎兵便擋住了去路。
「徐某等候你們多時了!」徐晃將鎏金大斧橫在胸前,看到曹仁、夏侯淵時,眼中冒出了精光。
曹仁、夏侯淵對視一眼,同時喊道:「殺出去!」
二將拍馬舞動著手中的兵器,一起向著徐晃衝了過去,身後士兵緊緊跟隨。
未等他們衝到,埋伏在道路兩邊的另外五百騎兵紛紛用手中的連弩射出了弩箭,成百上千的弩箭飛舞出去,登時射死一片羌騎。
夏侯淵挺著長槍,曹仁舞著大刀,帶著身後的幾十騎親隨,在後面是驚慌失措的羌騎,一古腦的朝徐晃這邊衝了過去。
「讓開!」
夏侯淵大叫一聲,收起一槍便刺了出去,直取徐晃喉頭。
曹仁也是「哇呀呀」的大叫著,拍馬舞刀,眼看逼近徐晃,一刀便當空劈了下去。
徐晃舉起鎏金大斧,先是撥開了夏侯淵的長槍,緊接著又架住曹仁的大刀,然後「呀」的一聲大喝,鬍鬚倒張,臉上青筋蹦起,本來就因為那塊青灰色的胎記而顯得有點另類的徐晃,此時面目更加的猙獰,猶如一頭野鬼。
「呼呼呼!」
徐晃架開曹仁的大刀,大斧順勢劈出,一人力敵夏侯淵、曹仁兩位大將,絲毫不膽怯,反而將大斧耍得虎虎生風,威猛異常。
曹仁、夏侯淵急著逃走,無心戀戰,但見徐晃大斧擋住去路,兩人對視一眼,突然向反方向奔馳,邁上山坡,見到士兵前來拒敵,胡亂揮動了幾下,逼開前來拒敵的人,直接逃走了。
徐晃見部下準備追逐,當即喊道:「窮寇莫追!」
於是,部下騎兵放棄追逐,配合徐晃形成合圍之勢,和那一千多被包圍著的羌騎展開了廝殺。
日落西山,暮色四合,山道中灑滿了鮮血,染紅了這片大地,山道中屍橫遍野,斷裂的肢體隨處可見,綿延六里,六千多羌騎盡皆喪命在此山谷之中。
天色將黑,高飛、祝公道、卞喜、周倉、高林等人全部來到徐晃這邊,知道夏侯淵、曹仁走脫後,當即合兵一處,趁著這股勢頭,定下了連夜奔襲的策略,並且讓卞喜通知趙雲加快行軍。
有了兵和將,高飛不再退卻,開始反攻,準備憑藉著這點兵力,出其不意,趁機奪下長安城。
高飛引徐晃、祝公道帶領一千輕騎在前奔馳,讓周倉、高林帶領步兵緊隨其後,卞喜做嚮導,連夜向西挺進。
徐晃引一百名騎兵在前方開道,祝公道護衛著高飛引著九百名輕騎兵緊隨徐晃後面,一夜狂奔,經過華陰、鄭縣、新豐三縣,重新抵達霸陵。
天色微明,高飛等人抵達霸陵東城門前,看到東城門的道路被堵住了,心想定然是夏侯淵、曹仁所為,便讓人去搬開堵住道路的巨石。
正搬運間,忽然聽到正南方向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馬超帶著馬岱和一撥馬步軍護衛著四輛馬車而來。
高飛和馬超一經照面,都是驚詫不已,高飛看到馬超血透戰甲,面色憔悴,一身的疲憊樣子,而馬岱也是差不多,身後的馬步軍更是疲憊不堪,像是剛從死亡線上逃出來的一樣。
馬超看到高飛面色蒼白,兩眼發黑,像是許久沒有休息。可是身邊的人卻精力旺盛,不禁奇怪。
短暫的對視後,高飛、馬超策馬向前,走到兩軍的正中間。
「太子殿下別來無恙?」高飛首先開口問道。
「陛下別來無恙?」馬超反問。
兩人誰也沒有回答,對視良久之後,哈哈大笑了起來。
高飛和馬超的大笑,讓兩邊的人都很納悶,紛紛將目光集中在他們身上。
「你可願意和我一起回華夏?」高飛打破兩人間的平靜。
馬超想了一會兒,回頭看看身後的家眷以及慘敗而歸的士卒,心中極為難受。他本來帶著部下要經子午谷去漢中的,可是中途遇到伏擊,拼死才殺出了重圍,被迫又退回了霸陵。
此時,高飛盛意拳拳的邀請他去華夏,其中的意思,他自然明白。只是他還沒有想好,難道自己辛辛苦苦的努力就要在今天徹底瓦解了嗎?他的皇帝大夢一去不返,國仇家恨壓在他的雙肩上,那種沉重的負擔,讓他差點喘不過氣來。
高飛見馬超正在猶豫中,便進一步地說道:「孟起,你忘了你的國仇家恨了嗎?如果你願意,我們現在就可以一路攻到長安,去找背叛你的人報仇!」
馬超聽到「報仇」兩個字,心中一怔,頓時抬起頭望著高飛,見高飛的雙眸中射出炙熱的目光,那目光足以使得每個人的熱血燃燒起來。
他再次看了一眼自己的家眷,最後說道:「好!」翻身跳下馬背來,將地火玄盧槍插在地上,單膝下跪,抱著雙拳,向高飛道:
「馬超願意從此以後歸順大皇帝陛下麾下,從此以後,甘願聽從大皇帝陛下的調遣,我為馬前卒,願替大皇帝陛下掃清一切障礙!」
高飛聽到馬超這句回答,當下欣喜若狂,急忙翻身下馬,親自將馬超扶了起來,開心地說道:「孟起快快請起,朕得孟起,如虎添翼,他日平定天下,指日可待!」
官道上傳來隆隆的馬蹄聲,趙雲身披鎧甲,帶著一撥騎兵奔馳而來,身後更是長長的隊伍,一眼望不到頭。
趙雲見高飛握著馬超的手,已經心知肚明,當即策馬快速來到高飛的身邊,翻身下馬,跪地拜道:「臣救駕來遲,還請陛下責罰!」
高飛急忙扶起趙雲,重重地在趙雲的肩膀上拍了拍,指著馬超說道:「子龍,朕從此以後,又多了一員虎將,你們也並不陌生,之前是敵對,從今以後要多親近親近!」
「亡國之臣馬孟起,見過虎威大將軍!」馬超率先放下身架,朝趙雲拜道。
趙雲也很客套地回了一禮,說道:「久聞馬將軍大名,如雷貫耳,今日能同殿為臣,實在是三生有幸!」
兩個人互相客套完畢,高飛當即問道:「子龍,你帶來了多少騎兵?」
「三千騎兵,七千步兵,步兵隨後趕到,沿途遇到周倉、高林,便將步兵合兵一處,現在正超這邊趕來。」趙雲說道。
高飛點點頭,對馬超說道:「朕現在要去攻打長安,你可願隨行?」
馬超當即抱拳道:「求之不得!」
高飛聽後,笑了起來,讓人加緊搬開路障。
過了一會兒,周倉、高林、滇吾、烏力登帶著一萬多步兵都趕了到了,小小的霸陵城東門前的空地上被堵得水泄不通。
由於坍塌的城門成功阻滯了追兵一個多時辰,所以高飛等人越過那撥難民潮,一路向潼關方向而去。
途徑華陰縣城時,祝公平回了趟家,帶走祝家莊內的金銀細軟,並且帶了一些米糧,將多餘的米糧就地發放給當地的窮苦民眾,希望他們能夠阻止一下後面的追兵。
一路向東,奔馳一個晝夜,於第二天中午的時候遇到從潼關方向趕來的兵將。
一員虎將提著一柄鎏金大斧,頭戴鋼盔,身披鋼甲,胯下騎著一匹青栗色戰馬,左邊的臉頰上有著一塊青灰色的胎記,正是華夏國右車騎將軍徐晃。
徐晃身後跟隨著兩員戰將,一個是面黑如炭、滿臉虯髯的周倉;一個是一臉冷峻、留著絡腮鬍的高林,三人的身後跟著數百名騎兵,華夏國的大旗迎風飄展,後面是一眼望不到邊的步兵,捲起一陣陣灰塵。
兩下相見,徐晃急忙勒住馬匹,下令停止前進,他和周倉、高林翻身下馬,向前迎住高飛,跪地道:「臣等救駕來遲,請陛下責罰!」
高飛一馬當先,看到徐晃、周倉、高林等人出現,登時驚奇道:「你們攻克了潼關?」
徐晃搖搖頭,說道:「啟稟陛下,是馬岱主動撤軍,放我們入關的,並且親自將潼關交給了我軍。」
「馬岱?他人呢?」
「已經帶著軍隊撤去了,不知所蹤。」
高飛想了想,覺得司馬懿的計策確實奏效了,馬超果然按照司馬懿給的計策行事。他急忙對徐晃、周倉、高林三個人喊道:「你們都起來,這次帶了多少兵馬?」
「騎兵一千,步兵四千,一共五千人,另外趙將軍也已經從洛陽出兵支援,一萬援軍明日即可趕到。」徐晃站起來回道。
高飛興奮地道:「太好了,傳令下去,全軍兩地散開,埋伏在山道兩旁,準備伏擊追兵。」
一聲令下,徐晃當即下令埋伏,四千步兵分別埋伏在兩邊的山道上,徐晃帶著一千騎兵向西奔馳了將近五里,才到了一處可以埋伏的稍大點的林子,人銜枚、馬裹足,一邊安撫馬匹,一邊砍下一些樹木放在道路兩旁,借助樹木的枝葉擋住他們。
高飛則讓祝公平、劉宇,護送司馬懿以及劉宇的家人,還有從秦國一路跟隨來的隨從向潼關方向而去,他和祝公道、卞喜留了下來,埋伏在山林當中。
一個多時辰後,夏侯淵、曹仁帶著追兵追至,看到前面狹窄彎曲的山路,便命大軍停下,掃視了一下整個山路,在那裡猶豫不決。
「子孝,高飛就二百多人,還擔心他埋伏嗎?」夏侯淵見曹仁如此謹慎,問道。
「此地離潼關太近,而且地勢凶險,易於埋伏,如果華夏軍攻克了潼關,大軍與高飛會合,要是埋伏在這裡,那我們去了,就是有去無回了,我只是擔心中了埋伏而已。」曹仁分析道。
夏侯淵點點頭,覺得曹仁說的有理。
他們兩個都是擅於用兵的大將,深得曹操的信任和青睞,此時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注視著山道上的一舉一動。
這時,從隊伍的後面來了兩三個渠帥,看見曹仁、夏侯淵停滯不前,便喝問道:「你們為什麼不前進,在這裡瞎看什麼呢?」
曹仁道:「前方道路凶險,恐有埋伏。」
「區區二百來人,即使埋伏又能如何?你們這些膽小鬼,都給我閃開,看我們羌人的厲害!」渠帥呵斥道。
夏侯淵聽後,心中極為不爽,白了那渠帥一眼,拉著曹仁退到一邊,小聲說道:「燒當羌氣焰囂張,不如讓他們在前面,我們在後面觀戰,如果真的有埋伏,這些羌人死了也一了百了,如果沒有埋伏,我們再向前衝。」
曹仁深表贊同,當即和部下讓開一條道路,任由那幾名渠帥帶領著部下,一路高呼著為羌王報仇的口號,浩浩蕩蕩的衝了過去。
高飛伏在一塊岩石的後面,看到羌人為前部,已經深入彎曲的山道兩里多,而且後面的羌人騎兵也陸陸續續的進來了,便告訴傳令兵,讓傳令兵以旗語的方式通知埋伏在山道兩邊的周倉和高林,讓他們延緩行動,等待新的命令。
又過了一會兒,羌人即將駛出這段最狹窄的山道時,高飛看準時機,一聲令下,埋伏著的四千士兵紛紛將早已準備好的滾石擂木拋到山道上,砸死砸傷了不少騎兵,又取出了連弩,予以射擊。
密集般的弩箭在這種場合下發揮出了其巨大的威力,將在埋伏圈內的五千多羌騎全部射殺,一個都沒跑掉。
曹仁、夏侯淵一看到羌人受到埋伏,便帶著剩餘的一千多羌騎開始撤退,剛退到一半,徐晃提著一把鎏金大斧帶著五百騎兵便擋住了去路。
「徐某等候你們多時了!」徐晃將鎏金大斧橫在胸前,看到曹仁、夏侯淵時,眼中冒出了精光。
曹仁、夏侯淵對視一眼,同時喊道:「殺出去!」
二將拍馬舞動著手中的兵器,一起向著徐晃衝了過去,身後士兵緊緊跟隨。
未等他們衝到,埋伏在道路兩邊的另外五百騎兵紛紛用手中的連弩射出了弩箭,成百上千的弩箭飛舞出去,登時射死一片羌騎。
夏侯淵挺著長槍,曹仁舞著大刀,帶著身後的幾十騎親隨,在後面是驚慌失措的羌騎,一古腦的朝徐晃這邊衝了過去。
「讓開!」
夏侯淵大叫一聲,收起一槍便刺了出去,直取徐晃喉頭。
曹仁也是「哇呀呀」的大叫著,拍馬舞刀,眼看逼近徐晃,一刀便當空劈了下去。
徐晃舉起鎏金大斧,先是撥開了夏侯淵的長槍,緊接著又架住曹仁的大刀,然後「呀」的一聲大喝,鬍鬚倒張,臉上青筋蹦起,本來就因為那塊青灰色的胎記而顯得有點另類的徐晃,此時面目更加的猙獰,猶如一頭野鬼。
「呼呼呼!」
徐晃架開曹仁的大刀,大斧順勢劈出,一人力敵夏侯淵、曹仁兩位大將,絲毫不膽怯,反而將大斧耍得虎虎生風,威猛異常。
曹仁、夏侯淵急著逃走,無心戀戰,但見徐晃大斧擋住去路,兩人對視一眼,突然向反方向奔馳,邁上山坡,見到士兵前來拒敵,胡亂揮動了幾下,逼開前來拒敵的人,直接逃走了。
徐晃見部下準備追逐,當即喊道:「窮寇莫追!」
於是,部下騎兵放棄追逐,配合徐晃形成合圍之勢,和那一千多被包圍著的羌騎展開了廝殺。
日落西山,暮色四合,山道中灑滿了鮮血,染紅了這片大地,山道中屍橫遍野,斷裂的肢體隨處可見,綿延六里,六千多羌騎盡皆喪命在此山谷之中。
天色將黑,高飛、祝公道、卞喜、周倉、高林等人全部來到徐晃這邊,知道夏侯淵、曹仁走脫後,當即合兵一處,趁著這股勢頭,定下了連夜奔襲的策略,並且讓卞喜通知趙雲加快行軍。
有了兵和將,高飛不再退卻,開始反攻,準備憑藉著這點兵力,出其不意,趁機奪下長安城。
高飛引徐晃、祝公道帶領一千輕騎在前奔馳,讓周倉、高林帶領步兵緊隨其後,卞喜做嚮導,連夜向西挺進。
徐晃引一百名騎兵在前方開道,祝公道護衛著高飛引著九百名輕騎兵緊隨徐晃後面,一夜狂奔,經過華陰、鄭縣、新豐三縣,重新抵達霸陵。
天色微明,高飛等人抵達霸陵東城門前,看到東城門的道路被堵住了,心想定然是夏侯淵、曹仁所為,便讓人去搬開堵住道路的巨石。
正搬運間,忽然聽到正南方向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馬超帶著馬岱和一撥馬步軍護衛著四輛馬車而來。
高飛和馬超一經照面,都是驚詫不已,高飛看到馬超血透戰甲,面色憔悴,一身的疲憊樣子,而馬岱也是差不多,身後的馬步軍更是疲憊不堪,像是剛從死亡線上逃出來的一樣。
馬超看到高飛面色蒼白,兩眼發黑,像是許久沒有休息。可是身邊的人卻精力旺盛,不禁奇怪。
短暫的對視後,高飛、馬超策馬向前,走到兩軍的正中間。
「太子殿下別來無恙?」高飛首先開口問道。
「陛下別來無恙?」馬超反問。
兩人誰也沒有回答,對視良久之後,哈哈大笑了起來。
高飛和馬超的大笑,讓兩邊的人都很納悶,紛紛將目光集中在他們身上。
「你可願意和我一起回華夏?」高飛打破兩人間的平靜。
馬超想了一會兒,回頭看看身後的家眷以及慘敗而歸的士卒,心中極為難受。他本來帶著部下要經子午谷去漢中的,可是中途遇到伏擊,拼死才殺出了重圍,被迫又退回了霸陵。
此時,高飛盛意拳拳的邀請他去華夏,其中的意思,他自然明白。只是他還沒有想好,難道自己辛辛苦苦的努力就要在今天徹底瓦解了嗎?他的皇帝大夢一去不返,國仇家恨壓在他的雙肩上,那種沉重的負擔,讓他差點喘不過氣來。
高飛見馬超正在猶豫中,便進一步地說道:「孟起,你忘了你的國仇家恨了嗎?如果你願意,我們現在就可以一路攻到長安,去找背叛你的人報仇!」
馬超聽到「報仇」兩個字,心中一怔,頓時抬起頭望著高飛,見高飛的雙眸中射出炙熱的目光,那目光足以使得每個人的熱血燃燒起來。
他再次看了一眼自己的家眷,最後說道:「好!」翻身跳下馬背來,將地火玄盧槍插在地上,單膝下跪,抱著雙拳,向高飛道:
「馬超願意從此以後歸順大皇帝陛下麾下,從此以後,甘願聽從大皇帝陛下的調遣,我為馬前卒,願替大皇帝陛下掃清一切障礙!」
高飛聽到馬超這句回答,當下欣喜若狂,急忙翻身下馬,親自將馬超扶了起來,開心地說道:「孟起快快請起,朕得孟起,如虎添翼,他日平定天下,指日可待!」
官道上傳來隆隆的馬蹄聲,趙雲身披鎧甲,帶著一撥騎兵奔馳而來,身後更是長長的隊伍,一眼望不到頭。
趙雲見高飛握著馬超的手,已經心知肚明,當即策馬快速來到高飛的身邊,翻身下馬,跪地拜道:「臣救駕來遲,還請陛下責罰!」
高飛急忙扶起趙雲,重重地在趙雲的肩膀上拍了拍,指著馬超說道:「子龍,朕從此以後,又多了一員虎將,你們也並不陌生,之前是敵對,從今以後要多親近親近!」
「亡國之臣馬孟起,見過虎威大將軍!」馬超率先放下身架,朝趙雲拜道。
趙雲也很客套地回了一禮,說道:「久聞馬將軍大名,如雷貫耳,今日能同殿為臣,實在是三生有幸!」
兩個人互相客套完畢,高飛當即問道:「子龍,你帶來了多少騎兵?」
「三千騎兵,七千步兵,步兵隨後趕到,沿途遇到周倉、高林,便將步兵合兵一處,現在正超這邊趕來。」趙雲說道。
高飛點點頭,對馬超說道:「朕現在要去攻打長安,你可願隨行?」
馬超當即抱拳道:「求之不得!」
高飛聽後,笑了起來,讓人加緊搬開路障。
過了一會兒,周倉、高林、滇吾、烏力登帶著一萬多步兵都趕了到了,小小的霸陵城東門前的空地上被堵得水泄不通。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