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孩子見到陌生人緊張不說話?
常因為一點兒小事就不高興、發脾氣?
過於在意別人的看法,有完美主義傾向?
總是拒絕新事物、新嘗試?
很難融入小夥伴?
…………
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表現,其實來自同一根源——童年焦慮。童年焦慮並不是一小部分孩子身上才特有的標籤,而是所有的孩子在面對恐懼、壓力、挑戰時,都會出現的本能狀態:緊張、擔心、害羞、煩躁……
科恩博士總結數十年臨床兒童心理治療經驗,給出了一套專業、可行、有效的解決方案,幫助孩子擺脫童年焦慮的困擾。
1.瞭解孩子焦慮時大腦的工作狀態,並説明孩子重塑“大腦安全系統”。
2.瞭解孩子焦慮時身體各部分的反應,幫孩子察覺並主動放鬆緊張的身體。
3.既不強迫孩子咬緊牙關來對抗恐懼,也不任由孩子一味放棄而逃避挑戰,而是在情緒的“臨界點”上,充分接納孩子後,輕輕地推動孩子繼續向前。
遊戲是孩子的語言,它不僅能讓父母清楚地聽懂孩子的心聲,更能讓孩子成功接收到父母的接納、信任以及支援。
作者簡介
勞倫斯·科恩博士(Lawrence J.Cohen,Ph.D.)
美國杜克大學心理學博士,臨床心理學專家,專長為兒童遊戲、遊戲治療和親子教育。常年開辦面對父母、教師、早教專業人員的遊戲力工作坊,在工作中處理各種兒童、家庭、婚姻等問題,讓他深刻認識到人與人之間聯結的重要性,也致力於將這些經驗加以領悟並推廣。
科恩博士還定期為曾獲得美國教育出版學會金燈獎的《小尼克家庭雜誌》和《波士頓環球報》撰寫專欄,並為父母、老師及托育專業人員規劃遊戲式教養的相關研習活動。
譯者:李巖
遊戲力工作室、熱養育家庭支持創始人。十多年來從事兒童情緒發展的研究和實踐,為許多幼稚園、小學和早教機構的教師進行了理論培訓和操作指導,同時針對父母和家庭開展了大量養育講座、工作坊及一對一的諮詢。
其他略。
名人/編輯推薦
★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丹尼爾·西格爾、邁克爾·湯普森、帕蒂·蕙芙樂,《出版人週刊》《新英格蘭心理學家》等傾情推薦。
★ 美國臨床心理學專家、《遊戲力》作者勞倫斯·科恩博士數十年實踐經驗之作。
★ 大量真實事例和方法,再次展現了遊戲的魔力。
擔心和焦慮就像看不見的風暴,正在襲擊越來越多的孩子。這時候孩子需要的不僅僅是接納和等待,他還需要我們主動伸出援手。
★ 拯救童年焦慮,培養具備強大適應力的孩子。輕推孩子,戰勝自我,重建自信,持續向前。
成年人總認為,“童年”就應該滿是快樂和幸福。然而我們搞錯了(或者忘記了),真正的童年是各種元素的混合,不僅有好奇、興奮和幻想,而且還有恐懼、憤怒和悲傷。
無論是壁櫥裡的怪物,還是來自新環境、學校或體育運動的恐懼,焦慮對孩子來說都是特別具有挑戰性和令人抓狂的。由於焦慮有它自己的“思想”,父母們用邏輯和安慰安慰孩子通常會失敗,而這又讓父母們越來越不知道如何幫助孩子。為此,勞倫斯·科恩博士在本書中提供了一套系統工具和許多簡單有效的方法策略,指導父母幫孩子走出退縮和童年焦慮。
序
(實踐案例)
在與女兒相伴相處的路上,我總是在需要答案的路口,遇見《遊戲力》。
開始讀《遊戲力》的時候也剛開始做媽媽,讀到“每個寶寶生來都帶著一隻空杯子,而父母的責任就是要不斷往這個杯子裡填滿愛與親密”,深以為然。“蓄杯”的概念,成為我得到過的最好育兒指導,指引我接納孩子,持續傳遞愛和建立安全感。
一向認為,在“接納”這個部分我做得不錯。女兒生性內向、敏感、慢熱。我從不強迫她與人打招呼;我厚著臉皮,在舞蹈教室的地板上坐了一個月,直到她能夠一個人上課;幼稚園或者興趣班的演出,我陪她經歷過不止一次的臨陣脫逃……但是,隨著她漸漸長大,有時候會覺得,僅僅是接納,似乎並不夠。
比如,她要求:“我只去上舞蹈課,但是我不參加演出。”可是,在看其他小朋友演出的時候,我分明看見她眼睛裡的熱切。再比如,幼稚園裡,她也想回答問題,但總是因為猶豫而被別人搶了先,或者因為聲音小乾脆被老師忽略,我覺得她也時有失落。
我還能夠給女兒更多的幫助嗎?她的人生還那麼長,我應該一直陪她“做觀眾”,還是偶爾也該推她去“演出”?
在這個糾結的當口,我又讀到《輕推》。光是副標題就令我雀躍。於是,一邊讀書,一邊重新整理我與女兒相處的方式和方法,比如:
* 女兒心中,是安然享受自己的謹慎內向,還是也藏著對新體驗的嚮往?
* 我的“接納”,是不是也時而成為“不願意改變”的藉口?
* 在很多個“前進OR後退”的臨界點上,推她向前會讓她更恐懼還是能幫她重獲勇氣?容她後退算是接納還是逃避?
* 怎樣的“推”才不會喪失愛意?如何“陪”也同時傳遞力量?
在焦慮已經成為一種時代病的今天,“童年焦慮”是個更大,也更有現實意義的題目。當孩子的世界從家庭延展到幼稚園、學校和社會;當他需要處理的關係從親子擴大到朋友、同學、師生,以及不同圈子裡的其他孩子和成人;當他接收到的信息,不管他是否願意,都從四面八方撲來……
不同的孩子會有不同的反應。也許慌張,也許憤怒,也許轉身躲起來,也許假裝無所謂但其實內心深藏著恐懼……更別說,我們這些大人,也時時在與各種焦慮和不安全感糾結纏鬥。這樣的時候,或許都希望被一隻手輕輕地拉起來,都希望能聽見一個聲音說――“我知道你感受,來,我陪著你往前走。”
我覺得,在《遊戲力》學到了如何做一個充滿愛和安全感的懷抱,《輕推》則帶我繼續往前,修煉成為孩子需要的那只手和那個聲音。
而且,其實我們也能成為帶領自己的那只手和那個聲音。
——鐘煜
作者序
歡迎加入有驚無險、刺激好玩的旅程
八年級時有一次科學課,我需要自己擬定實驗課題。
當時我媽媽是一所幼稚園的園長。每年春天,幼稚園都會組織孩子們進行孵小雞的活動,而我則在晚上和週末負責照看雞蛋和雛雞。那時,我姐姐珍妮正在進修心理學課程(你一定會說:看來你們家都是幹這一行的)。她給我講了她的導師正在研究的課題——動物的僵固行為(很多時候就是“裝死”)。這是很多動物的一種本能,包括小雞在內,它們在極度恐懼而又無力反抗或逃走的時候,就會裝死。也許它們本能地知道,老鷹絕對不會吃死動物。
我的實驗課題因此有了著落。
小雞們出生幾天後,我把它們一隻一隻地輕輕捧起,死死地盯著它的小眼睛,就像老鷹盯上獵物的樣子。等我把它放下時,小雞嚇得僵在地上不動了,開始裝死。大約1 分鐘後,它蹦起來,又開始四下走動。這就是從害怕到復蘇的一次迴圈。
在第二步實驗中,我同時嚇唬兩隻小雞,結果它們一起裝死,大約持續了5 分鐘。也就是說,它倆一起裝死的時間,比第一步實驗中單獨裝死的時間要長得多。接下來第三步,我在嚇唬一隻小雞的同時,讓另外一隻在旁邊閒逛,結果被嚇的這只小雞僅僅在地上躺幾秒鐘就蹦了起來。
我的結論如下:受驚的小雞會觀察第二隻小雞在幹什麼,以此來判斷環境是否安全。如果第二隻小雞正在歡快地四處溜達,那麼前一隻小雞就像接收到了安全信號:第二隻小雞沒有害怕,而且也沒被吃掉,所以一定沒危險,我也可以站起來了。如果第二隻小雞也在裝死,那麼前一隻小雞可能就會想:雖然我自己沒看見老鷹,但是第二隻小雞肯定看見了,所以它不起來,那麼我最好也老實躺著別動。我姐姐的導師加洛普博士發現,小雞們在鏡子前面裝死的時間最久,因為它以為鏡子裡是另一隻被嚇壞的小雞。
在剛剛開始從事家庭諮詢和治療的時候,我曾一度理解不了的是,為什麼對於有些父母而言,安撫緊張的孩子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在這個問題上,“第二隻小雞”的實驗給了我啟示。普通孩子在輕度緊張時,只需要父母勸慰幾句就行了,即父母起到了“沒有害怕的第二隻小雞”的作用。而對於那些很容易高度緊張(即焦慮)的孩子,他們不僅聽不進勸慰,
有時勸慰反而會讓他們更加不安。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的父母同樣也很緊張。當孩子環顧四周時,他們看見了緊張的父母—“嚇壞了的第二隻小雞”,這讓他們更加堅信這個世界是個險象環生的地方。
即便父母沒事,焦慮的孩子也經常無法察覺到旁人的放鬆狀態。這是因為焦慮會讓人們戴上“有色眼鏡”,看到的都是世界上的危險。他們就像在鏡子前裝死的小雞那樣,一直能看到嚇壞了的第二隻小雞。不管父母緊張與否,焦慮的孩子常常深陷這種感受而無法自拔。
假如孩子比較容易緊張,那麼我建議父母在孩子緊張時,別再重複以前那些無休無止的說教和勸慰。畢竟,鎮定的第二隻小雞之所以能安撫嚇呆的小雞,用的並不是擺邏輯、講道理的方式,更不是行為矯正!在孩子害怕的時候,我常把自己當作“第二隻小雞”。我會對孩子說:“看看我的眼睛吧,我眼睛裡有沒有‘害怕’?”這種方式能讓孩子從僵固的狀態中擺脫出來,説明他找回安全感。這要比“沒什麼可怕”之類的勸慰管用多了。
除了介紹應對童年焦慮的方法之外,本書還會探討如何重新設置“安全系統”。這裡所說的“安全系統”,是指大腦在面對危險時的反應,以及從緊張到恢復平靜的過程。安全系統能挽救我們的性命。緊張情緒就像一個“警報器”,如果它不工作,我們過馬路前就不知道要左右查看,身處險境也不會逃跑、躲避或者反抗。然而,過度的緊張則會導致安全系統紊亂。焦慮的孩子會有一個過於敏感的警報器,即便眼前沒有危險,一個念頭也會使他警報大作:
萬一閃電擊中房子……
我當初要是多複習幾遍該多好……
別人肯定會嘲笑我……
萬一誰都不理我,那可怎麼辦……
正常的安全系統,必須具有“解除警報”的功能。火警之後,人們怎麼才能知道何時可以安全回到房間裡呢?焦慮的孩子在警報器過度敏感的同時,解除警報的機制卻運轉不良。他們似乎對任何安全的信號都渾然不覺,即便第二隻小雞早就爬起來滿地啄米了。寡言少語、心事重重、強迫性行為、沒完沒了的擔心,都是無法解除警報、一直警報大作的表現。
焦慮的孩子身邊沒有“第二隻小雞”來提供有效的安慰,或者自身缺乏一套運轉正常的安全系統,於是他們只好逃避。他們不僅逃避危險,也逃避任何能讓他們聯想到危險的事物。焦慮的孩子面臨一個矛盾:他們竭盡全力地逃避緊張的感覺,然而不幸的是,從長遠看,逃避的結果只會增加緊張。因此,本書的主題之一,就是如何避免逃避。
我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說起高度緊張和焦慮,我個人深有體會,因為我自己從小就是個容易緊張的人。有一件事讓我忽然意識到,並不是所有人都像我那樣緊張兮兮地看世界。必須承認的是,發生那件事的時候,我已經是個成年人了(真夠難為情的)。那天我在高速路上開車,前面那輛車的排氣管突然
目次
譯者序
前言 歡迎加入有驚無險、刺激好玩的旅程
第1章 童年焦慮與大腦安全系統
焦慮面面觀
▶ 伴隨著笑聲、戲水聲和交談聲,每個孩子群裡總有那麼一兩個,正以某種方式掙扎在焦慮情緒中。
緊張的好處
▶ 適度的緊張情緒,能驅使我們避開危險,積極行動……
焦慮引發的痛苦
▶ “ 我真的、真的很擔心, 我心裡緊張死了……”
焦慮的生理表現
▶ 我們會出現胃部抽緊、手腳冰涼、皮膚濕冷等症狀,我們還會說話吃力、語無倫次,或丟三落四。
焦慮的連鎖反應
▶ 焦慮最終會干擾孩子的學習和社交生活,因為他內心充滿了各種擔心害怕,因此他無暇顧及其他。
安全系統:察覺危險、拉響警報、理性評估、解除警報
▶ 安全系統的每個環節都至關重要。
緊張的根源
▶ 人類是群居動物,大自然才會做出如此安排。每個群體中固然需要有探險者,但也需要有謹慎者……
重置安全系統
▶ 在遊戲裡,孩子一次又一次地演練解除警報的角色,這個過程為現實帶來了神奇的效果:他們內在的解除警報的能力也增強了。
緊張和焦慮,其實始終伴隨著孩子
▶ 理解焦慮對身體、情緒、思想以及行為的影響,我們就一定能幫助孩子克服焦慮。
第2章 共心共情,養育自信
“憂天小雞”的麻煩
▶ 孩子內在的“報警器”和憂天小雞十分類似,他還無法分辨真實的危險和想像中的威脅。僅僅是頭腦中的想像就會引爆緊張情緒……
共情:不可或缺的第一要素
▶ 共情,可以是認真而貼心的響應,也可以是一個有趣的遊戲。
第二步:用我們的鎮定與信心感染孩子
▶ 在大腦中按下“暫停”鍵,告訴自己:現在並沒有危險,擔心不過是被孩子的情緒傳染了。
“第二隻小雞”的進階學習
▶ 可以引導孩子把注意力放在解決辦法上:“嗯,我也覺得不妙。我想到一個辦法,你聽聽怎麼樣……”
恰到好處的勸慰
▶ 秒勸解原則:如果勸解在 秒內沒有發生作用,就放棄它,再想別的辦法。
養育有能力解決問題的自信的孩子
▶ 當孩子向我們講述他的不愉快經歷時,我們需要懷著共情之心去傾聽,但之後不要忘了問:“接下來你打算怎麼辦呢?”
新版“憂天小雞”
▶ 我還想告訴你:我真佩服你。你看,剛開始你那麼害怕,可是你還能讓自己冷靜下來,去想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3章 放鬆與打鬧遊戲
關注身體的感受
▶ 一個可怕的念頭就足以改變血液的供應走向,使大部分血液流向負責對抗或逃跑的肌肉群, 結果手腳會因為血流減少而變涼。
重要工具:恐懼測量計
▶ 孩子的語言能力還不能把內心感受準確地表述出來……“測量計”是一個非常好的媒介,可以説明你和孩子有效地討論緊張、擔心和害怕。
放鬆
▶ 有意識的甩手運動會給你帶來放鬆的感覺。
呼吸:接受與改變的練習
▶ 讓呼吸變得深一些、慢一些,或者用鼻子吸氣,用嘴呼氣……
身體各處的緊張反應
▶ 胃痛與頭痛是童年焦慮的常見症狀,有些孩子緊張起來的時候,說話聲音會非常小,甚至根本說不出話來。
打鬧遊戲:戰勝童年焦慮的“旗艦”
▶ “ 抓不到我”是個有趣的打鬧遊戲,這個遊戲不僅可以讓孩子信心大增,還能幫你和孩子建立親密聯結。
放下抵觸,盡情放鬆
▶ 同孩子一起放鬆,可以有效地疏解孩子的抵觸情緒。這樣做還有個好處,因為你自己可能也需要放鬆。
平靜的身體,平靜的心
▶ 為了減輕焦慮給身體帶來的痛苦,我們需要向孩子提供大量的愛與擁抱,增加愉快的肢體接觸遊戲,幫助孩子練習調整呼吸,以及其他放鬆技巧。
其他的身體放鬆技巧
▶ 如“吹滅蠟燭”“雙手配合呼吸”“傳遞太陽能”等。
第4章 臨界點——進與退的抉擇
前進,還是後退?
▶ 在“情緒失控”和“咬緊牙關”狀態裡的孩子需要更多安撫和疏解,而“極力逃避”的孩子則需要我們輕推一把。
蕩秋千:從“劇烈”到“緩和”
▶ 先稍微感受一下恐懼,短暫的休息後,你就有能力去面對更多一點兒的恐懼。
臨界點旁的陪伴
▶ “ 我能感覺到你在發抖。是啊,這是挺可怕的。我會一直握住你的手,等你準備好了,咱們再一起過去。”
“停走停”遊戲
▶ 我足夠緩慢地向她靠近,讓她在臨界點上有足夠的時間面對恐懼,而恐懼感也始終在她的可控範圍之內。
想像中的臨界點
▶ 在想像世界中被重置的安全系統,將會在真實生活中煥然一新。
“我不想說這件事!”
▶ 緊張時我們需要把話說出來,但緊張又會阻攔我們開口。
“我想說說這件事”
▶ 他們滔滔不絕,卻總是避開重點,在一個無關緊要的問題上繞圈,而不去真正面對恐懼。
少說、多玩
▶ 小男孩鮑裡自從把自己想像成偵探之後,就發現了“焦慮”的詭計:“在我晚上就要睡著時,‘焦慮’這傢伙就偷偷溜進來,不讓我睡覺。”
安全感的內化
▶ 內在的安全感在被愛的感受中誕生,在溫暖安寧的懷抱中生長,並在恐懼面前經歷考驗。
第5章 情緒的釋放與克制
“斯波克醫生”與“斯波克先生”
▶ 哪個斯波克的觀點才是正確的?
情緒的燃燒
▶ 火焰的比喻非常適合焦慮的孩子,因為他們在情緒激動時,常常會覺得自己就像是熱鍋上的螞蟻。
歡迎所有的情緒
▶ “ 感覺就像是打包出售的整件商品,你不可能從中挑走你想要的部分,並拒絕或回避那些令你痛苦的部分,除非你喪失了某些天性。”
焦慮和不受歡迎的情緒
▶ 如果我們拒絕自己的感受,那它們就會被堵在中途而進退兩難。這可能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在緊張的時候,總是覺得胸部、腹部和喉嚨“堵”得慌的原因。
呵欠連連—用健康的方式釋放情緒
▶ 對待情緒,不一定非要採取什麼行動,只要直接去感受它,然後用眼淚、笑聲、戰慄或者呵欠,把它從身體裡釋放出去就可以。
情緒超載
▶ 孩子的情緒容易迅速飆升的原因,往往是他在之前沒有察覺到情緒正在積累。
第6章 挑戰焦慮性思維
挑戰焦慮性思維:必要準備
▶ 不要掉入爭辯的陷阱,更不要試圖贏得這場辯論,否則不管我們多麼正確,最後的輸家一定是我們。
挑戰焦慮性思維:遊戲
▶ “ 來,我們跳個滑稽舞,唱首搞笑歌,把緊張通通趕跑吧!”
挑戰焦慮性思維:當下
▶ “ 我們來看看你的想法和眼前的情況有什麼不同。”不要把你眼中的當下強加給孩子,因為那樣只會引發反感和抗拒。讓孩子自己看清當下的事實。
挑戰焦慮性思維:啟動更多腦區
▶ 困在焦慮狀態的孩子只有“緊張”這一條路徑異常活躍,而所有其他的神經路徑幾乎都被抑制了。
挑戰焦慮性思維:先歡迎,後扭轉
▶ 起初他強迫自己不要去想可怕的東西,但那根本沒有用。後來他發現,只要改裝一下自己想像的東西,就會讓原本可怕的畫面變得不那麼可怕。
第7章 9種常見的童年焦慮
依戀與分離
▶ 每個孩子先天都帶有一套本能的依戀系統,其主要功能就是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身邊有人陪伴。
社交焦慮
▶ 社交焦慮的核心,往往是懼怕被批評、被忽視、被排斥或被嘲諷。
床下的怪物
▶ 他可能並不知道自己內心恐懼的根源,因此就選擇了一些聽起來很嚇人的東西,比如床下的怪物。
生活中的危險
▶ 從孩子手中接過警戒任務,讓他知道你會很認真地守護他,這樣他就可以從中解脫出來。
創傷性恐懼
▶ “ 傾聽,傾聽,再傾聽。我一遍又一遍地聽她述說對那件事情的感受。”
刻板
▶ 盡可能讓一切“鬆開”。和孩子一起唱歌跳舞,在地上滾作一團,怪聲怪氣地說話或者模仿動物叫……
過度取悅他人
▶ 過度友善的人看上去似乎並不焦慮,或者他自認為並不焦慮—只要他能讓每一個人都開心。
生死大事
▶ 孩子會用他最熟悉的方式(遊戲)去理解他最困惑的事情(如死亡與悲哀)。
煩惱湯
▶ 不要針對“煩惱湯”裡每一種具體的原料與孩子發生爭執。你永遠說服不了他。
第8章 重拾快樂
聯結與信任
▶ 平時對待孩子的方式,決定了他的“內在聲音”,也就是他看待自己的方式。
遊戲與快樂
▶ 即便是最嚴肅的問題,也可能有充滿笑聲的解決方案。
為人父母,誰不擔心
▶ 不妨試試那個老辦法:先假裝從容,或許最終會真的從容起來。
遊戲力——應對孩子的焦慮和恐懼
▶ 一次只針對一個方面想辦法,先讓問題得到緩解,再找機會深入解決。
抗焦慮筆記本
▶ 有的孩子喜歡給它起個更個性化的名字,比如“壓力粉碎機”。
十大原則
▶ 這些原則既有助於解決孩子的焦慮,也有助於減少父母在養育過程中的擔憂。
鳴謝
書摘/試閱
“我不想說這件事!”
當父母提起有關害怕或緊張的話題時,焦慮的孩子常常會大喊:“我不想說這件事!”這是因為在孩子看來,極力躲避是避免情緒崩潰的唯一辦法。還有一個可能的原因,就是在提起這類話題時,我們自己也非常焦慮,因此孩子不想承受更多的緊張。我們急於跟孩子對話,是因為在成人的認識中,“把話說出來”是緩解緊張的最佳途徑之一。
神經學家、心理治療師路易士·科佐裡諾曾說,心理創傷的患者只有講出內心的故事,才能真正康復,但是焦慮感常常會干擾甚至阻止他的講述。講述內心的故事的確會拉響警報, 但也唯有這樣, 才能最終將警報徹底關閉。科佐裡諾解釋說,內心的故事涉及大腦中多條不同的神經路徑,而把故事講出來,無論它是大是小,就會減輕它對我們的糾纏。
緊張時我們需要把話說出來,但緊張又會阻攔我們開口。解決這個矛盾的關鍵,又是“臨界點”。也就是說,在“避而不談”和“因過度談論而情緒崩潰”之間,存在一個臨界點。而遊戲,可以幫助孩子找到這個臨界點。下面的故事中,一名成人就是用遊戲的方式讓孩子獲得了安全感,進而開口講出內心的創傷。
6 歲的安德列是我朋友的兒子,他有一次從樹上摔下來,導致頭部嚴重受傷。後來他的身體雖然康復了,但性格卻變得膽小退縮起來。他的父母想盡了辦法也沒能讓他說出那段恐怖的經歷。3 周前,我去他家串門。其他孩子一遍一遍地從沙發上跳下來,而安德列只是在一旁看著,儘管我們已經把周圍安排得足夠安全。
我靈機一動,說:“天哪!我不敢看,太危險了!萬一有人摔掉了耳朵,或者像這樣把舌頭摔出來,那可怎麼辦?”我邊說邊伸出舌頭做了一個鬼臉。大家都被逗得哈哈大笑。我又問:“有人知道摔破頭是怎麼回事嗎?”安德列立即嚴肅起來,說道:“我知道!”我馬上響應:“哦,真的嗎?我也認識一個男孩摔破過頭。”接著我就編了一個滑稽的故事,一半是我所知道的安德列的遭遇,另一半則是搞笑成分。所有的孩子都大笑不止,尤其是安德列的笑聲最大。當我杜撰那個男孩對著醫生大叫,不讓醫生傷害自己時,安德列瞪大了眼睛。之後安德列開口講出了他在醫院經歷的可怕事情,以及他認為媽媽當時動作不夠快,以至於沒接住他,等等。自從可以敞開心扉談論這件事之後,他就不再像以前那樣憂心忡忡了。
挑戰焦慮性思維:必要準備
消除“萬一”心理和其他焦慮性思維的根本對策,就是揪出這些想法中不合理的地方,進而挑戰它們,最終踏踏實實地生活在“此時”和“此地”的現實世界中,而不是充滿擔心的想像裡。然而,焦慮性思維會激烈地對抗你的挑戰。
你是否曾經幻想過,大人的邏輯分析可以讓孩子焦慮的念頭立刻消失得無影無蹤?“世界上根本沒有什麼怪物。”“好的,媽媽,那我就不害怕了。晚安!”多麼美好的對話啊!可惜,這只是一個幻想。
邏輯分析無法讓焦慮消失。焦慮性思維對理智具有超強的抗擊能力。因此,我們需要事先進行周密的計畫,首先要有策略地避免引起抗拒,進而才能更有效地挑戰焦慮:
• 首先共情,接納孩子的感受。孩子只有在確認你能理解他的感受之後,才有可能聽得進去你對焦慮想法的挑戰。
• 挑戰絕不等於爭辯。你一旦開始爭辯,所有的挑戰都會變得無效,不管你實際上有多麼“正確”。
• 自己內心生出的挑戰,遠比外部強加的質疑更有效。所以,要想方設法引導孩子自己提出質疑,而不是一味灌輸大人的想法。
• 挑戰孩子的“萬一”心理之前,先反思我們自己是否曾經有過類似的狀態。
例如,如果孩子問:“萬一你死了怎麼辦?”你不要一上來就反駁:“我不會死的!”“別傻了!”“想那些也太早了點兒吧!”相比之下,共情是一個好得多的開場:“那真是太可怕了!”或者“你能把這麼可怕的想法說出來,真是不容易!”
一位朋友分享了她是如何將“共情”擺在第一位的:“昨晚我正在和朋友通電話。我本以為翠西早已睡著了,但沒想到她跑下樓來,說:‘媽媽,我突然覺得特別害怕,可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的朋友在電話裡聽到翠西的話,說:‘哎,小孩子都是這樣,睡覺前總是這不好那不對的。’可我不這樣認為,因此我儘快結束了電話,然後把翠西摟在懷裡。她依然說不出是怎麼回事,但我對她說:‘媽媽很高興,你不但發現了自己在害怕,而且還跑來告訴媽媽,這樣做特別好。’5 分鐘後,她就睡著了。”
這位媽媽雖然不知道女兒在怕什麼,但她仍然選擇了“不輕視感受”。
她的信念是,情緒只要產生, 就是正當的, 儘管女兒自己也說不清為什麼通常父母很容易對自己猜不透或者“平白無故”的情緒不屑一顧,而對於聽上去“微不足道”或者“幼稚可笑”的恐懼就更加滿不在乎,比如在孩子擔心“萬一老師突然變成了狼人怎麼辦”這類問題時。
我們必須理解的是,所有恐懼和焦慮的背後,一定都藏著更深層的信息,例如害怕被拋棄和缺乏安全感。孩子之所以總在表面上對雞毛蒜皮的事情過於認真,是因為他們無法用語言描述更深層的感受。
因此,只要發現孩子的警報被拉響,我們就要立刻與之共情,而不是等到我們認為警報“應該”啟動的時候才去這樣做。孩子的警報一旦啟動,我們就首先要幫他解除警報,重置安全系統,無論觸發警報的是真實的危險還是想像的威脅。如果我們對孩子說“根本沒什麼可害怕的啊”,那麼他會直接遮罩這句話,因為對他而言,害怕是真實而切身的存在。這時,執意與孩子爭辯,讓孩子為自己的恐懼和焦慮感到羞愧,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同樣,如果我們說“別擔心,不會發生那種事的”,孩子也會遮罩我們的話。對他們來說,由於腦海中的恐怖畫面生動逼真,因此可怕的事情就相當於“正在發生”。在孩子的認識中,如果爸爸媽媽說“不可能發生”,那麼一定是爸爸媽媽自己沒搞清楚。因此這個時候,不如用好奇心去迎合孩子的天性:“嗯,我們一起來仔細看看,你說的事情是不是真的發生了。”
焦慮的孩子一般都非常善辯。他們的爭辯不一定合理, 但卻強而有力,而且可以不停地來回重複。所以,我們不要掉入爭辯的陷阱,更不要試圖贏得這場辯論,否則不管我們多麼正確,最後的輸家一定是我們,因為處於焦慮狀態的大腦會誓死捍衛自己的想法。這也是為什麼“我沒有擔心”(冷靜的第二隻小雞所傳遞出來的信號),效果要好於“你的擔心沒有道理”的爭辯。孩子的擔心一定是“有道理”的,只不過我們不懂罷了。
提出問題,也可以避免無休止的爭辯:“爸爸比平時晚了,除了因為遇到了麻煩,還可能有什麼其他的原因嗎?”表示好奇,同樣具有對抗焦慮的作用:“我特別想知道,這些可怕的想法,今天是怎麼偷偷溜到這裡來的?”“我想看看,你會怎麼對付那些難纏的念頭?”“我在想,把它說出來或者做深呼吸,會不會幫你放鬆一點兒?”
孩子的焦慮性思維不可能被外部力量所改變,有效的挑戰必須發自內心。假設你的孩子因為要去參加足球訓練而非常緊張,他一點兒也不想去。你說:“昨天你還很喜歡呢!”他不理睬你的話,於是你生氣了,又接著說:“昨天你明明很喜歡啊!”這回,他也生氣了。問題出在哪裡呢?儘管“他昨天喜歡踢球”是事實,但這絲毫無助於緩解他“今天的緊張”。但是,假如挑戰是他自己提出的,那麼結果可能會大為不同。所以你可以嘗試通過提出問題,啟發他自己提出挑戰:“昨天你是用什麼辦法,讓訓練變得有意思的?”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