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老實服務:從實驗教育到司法改革,在不同「地方」看見不同「創生」,捍衛「真義信仰」的價值!
滿額折
老實服務:從實驗教育到司法改革,在不同「地方」看見不同「創生」,捍衛「真義信仰」的價值!
老實服務:從實驗教育到司法改革,在不同「地方」看見不同「創生」,捍衛「真義信仰」的價值!
老實服務:從實驗教育到司法改革,在不同「地方」看見不同「創生」,捍衛「真義信仰」的價值!
老實服務:從實驗教育到司法改革,在不同「地方」看見不同「創生」,捍衛「真義信仰」的價值!
老實服務:從實驗教育到司法改革,在不同「地方」看見不同「創生」,捍衛「真義信仰」的價值!
老實服務:從實驗教育到司法改革,在不同「地方」看見不同「創生」,捍衛「真義信仰」的價值!
老實服務:從實驗教育到司法改革,在不同「地方」看見不同「創生」,捍衛「真義信仰」的價值!
老實服務:從實驗教育到司法改革,在不同「地方」看見不同「創生」,捍衛「真義信仰」的價值!
老實服務:從實驗教育到司法改革,在不同「地方」看見不同「創生」,捍衛「真義信仰」的價值!
老實服務:從實驗教育到司法改革,在不同「地方」看見不同「創生」,捍衛「真義信仰」的價值!
老實服務:從實驗教育到司法改革,在不同「地方」看見不同「創生」,捍衛「真義信仰」的價值!
老實服務:從實驗教育到司法改革,在不同「地方」看見不同「創生」,捍衛「真義信仰」的價值!
老實服務:從實驗教育到司法改革,在不同「地方」看見不同「創生」,捍衛「真義信仰」的價值!
老實服務:從實驗教育到司法改革,在不同「地方」看見不同「創生」,捍衛「真義信仰」的價值!
老實服務:從實驗教育到司法改革,在不同「地方」看見不同「創生」,捍衛「真義信仰」的價值!
老實服務:從實驗教育到司法改革,在不同「地方」看見不同「創生」,捍衛「真義信仰」的價值!
老實服務:從實驗教育到司法改革,在不同「地方」看見不同「創生」,捍衛「真義信仰」的價值!

老實服務:從實驗教育到司法改革,在不同「地方」看見不同「創生」,捍衛「真義信仰」的價值!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30 元
優惠價
90297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8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什麼是「老實服務」?
就是一心守護對自己來說「真正代表正義」
或「具有真正意義」的信仰,
靠硬底子工夫「戇戇仔做」,
即便必須與整個體制正面交鋒也義無反顧!
*********************
台灣參與式預算「首席」實踐家陳儀君
用八篇鬥士的故事,闡述八種老實服務的精神
看他們如何在成就志業的同時,也成就自我與他人的生命!

●耗時一年半,首次跨領域、跨黨派,發現/蒐集/分享老實服務的初心與實踐
●平凡中見不平凡,他們如何在教育、醫學、政治、司法、農業、社運各個領域,展現不同的生命高度
●這群鬥士猶如在不同的「地方」奮勇「創生」──創造臺灣永續的勃勃生機

為什麼我們現在需要「老實服務」?
淨空法師常說「老實唸佛」,那是宗教境界,貴在「老實」二字,乍聽簡單,卻不易做到。「老實服務」猶如「老實唸佛」的入世操作手冊,重在不忮不求,只誠心實意堅守自己的使命、信服自己的真義信仰,不論現況多艱鉅、終點多遙遠,始終心甘情願走在那條路上,一步一腳印。

所以,對個人,「老實」是不自欺;對社會,是不欺人;對國家,是盡義務;對天地,是守本分。特別是現今面對疫情、戰爭、天災不停延燒的動盪世紀,我們更需要來自不同角落、身處各行各業誠懇踏實的「老實人」,在自己崗位上捐棄個人利害「老實服務」。也許「老實人」不是最偉大,也或許平實得猶如你我,卻是真正能發揮安定社會最強韌、最恆久、也最重要的力量。

一如本書中記錄分享8位「老實服務」的人物故事、8本呼應人物的延伸閱讀:
■矢志從體制外教育衝擊體制內教育的鄭同僚教授,寧用「30年樹校」成功不必在我的革命情懷,從根與本上播撒教育改革的希望種子,他認為第一步便是要做到「找老師要像迎媽祖般隆重」。
■喧騰一時的「白米炸彈客」楊儒門,從捍衛「糧食主權」的戰鬥,終歸選擇「過社會的日子」,秉持著友善土地、友善農民、友善消費者的理想,在台灣東北角墾拓下冬天經濟的春天。
■在人生試煉場重重摔了一跤,許崇修一天內摔掉了3,000萬元和自信心,不死的他終於展開與人生的和解,並在接下「實物銀行」陪伴弱勢族群的每一哩路上,一步步「重修」了自己的人生。
■各自開展在地「參與式預算」的兩位議員洪佳君與陳薇仲:在洪佳君小而美的參與式預算中有滿出來的愛,所以為追求身障學生的「運動平權」,游泳教練們可以毫不遲疑,一遍遍徒手撈掉浮在池水上的糞便;從選區25個里長全數反對,到「全宇宙都來幫她與社會溝通」的陳薇仲,則把參與式預算畫成一個起點:大力鼓吹公民討論、公民參與,最終,公民就會成為改變社會的力量。
■舊時「全村就是全家」的農村文化,在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的勾勒下,一筆一劃再次重現。從九十歲的阿公阿嬤到小小孩透過一起吃飯、一起勞動、一起運動,「創生」在龍潭村被賦予了新的意義。
■「公平正義」像是刻在林達檢察官的基因裡,從不公平的體制到「不會從地球上消失」的毒品,哪裡有「魔鬼」他就「劍」指哪裡,堅持察官是國家機器裡重要的制衡力量,所以義無反顧「做就對了」!
■在「人生武林」練功,不管是診間裡的諶醫師或是在心口司的諶司長,諶立中都懷抱「俠」的思維:不論是遇見佛性、或是用生命導引病患、被諮詢的砲火釘在議會上,他都隨喜,他都歡喜做甘願受。

「老實人」們在各自腳下的那片「土地」上追尋不同的「永續」,這,正是「老實服務」最珍貴與最美好的價值!


誠意推薦(依姓氏筆畫)──
王政忠 《老師,你會不會回來》作者
林騰蛟 教育部常務次長
侯友宜 新北市市長
陳木城 野菜學校創辦人
簡文哲 微星科技協理
蘇慕容 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執行長

★「看了《老實服務》一書,心中對儀君議員的感佩油然而生,內容廣度、深度、高度兼具,很喜歡書中對於「老實」二字的詮釋,儀君能在如此多元的政治生態圈中,還保有這份斥子之心,誠屬難能可貴。
也相信透過八個實際案例的分享,,肯定能使更多人共鳴與觸動。儀君是一位有夢想且有行動力執行的卓越領導者,透過實際行動發揮超級影響力,真的很棒!」──微星科技協理 簡文哲

作者簡介

陳儀君
美國西北大學企管碩士、台大政治系公共行政組畢;現任新北市議員,台灣第一位真正落實「參與式預算」的民意代表。
2015年,以新店達觀里「參與式預算」的成功,為台灣民主史上寫下嶄新的一頁。
2015至今,促使台灣「參與式預算」遍地開花,2019年「參與式民主」更正式被納入高中「公民與社會」的教材。
從《公民自習簿》走到《老實服務》,期許自我以踏實的心意成就一份永續的志業;在成就自我生命的同時,更成就他人。
主要經歷:
第1、2、3屆新北市議員
德音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新北市警察志工協進會理事長
新北市體育總會排舞委員會主委
新北市有機運銷合作社執行長

陳翠蘭
逾二十年出版、媒體歷練,從財經管理線總編輯,轉任專業內容寫作/協作、產學專書寫作教練、金融期刊供稿人、小說創作,未來希望投入社會教育。

【自序】
作者序 為什麼我要說「老實服務」 陳儀君
從政以來,我經常陷入思考,什麼是「公民」?是滿十八歲的國民就自動歸類為「公民」嗎?還是每四年願意出來蓋個章、投個票的,就算符合「公民」的標準?因為「公民」是我服務的對象,是和我一起建設地方的夥伴,更是協助我達成志業的重要推手。為了記錄這個思考,我在二○一九年出版了我的第一本書,《公民自習簿》。

這麼多年下來,我得出一個或許不那麼為普世價值所接受的定義:只要是祝願期待這個社會、這個國家、這個地球能夠更好的人,便可以稱為「公民」;只不過,這個定義總感覺缺少了些行動的方向與執行力。直到我看見聯合國提出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令我格外振奮,因為SDGs恰恰好補足了我對「公民」定義的缺口;有期盼世界更好的出發心,又能以有效方向的行動來落實初心。兩者結合,幾乎可以說是「公民」最清晰的定義。剩下的,就是我們該怎麼去實踐的課題了。

也要老實念佛,也要老實服務
講「永續發展」,似乎讓人感覺高調了些,有的人甚至感覺煩膩。但若是大家願意認真面對,預估到了二○六○年,台灣的冬季恐將因為氣候變遷而從此消失,我們還能堅持,這不過是頂高冷的「大帽子」嗎?

是呀,乍一看,若果真要按照SDGs所訂定的十七項目標(Goals)、一百六十九項細項目標(Targets) 、兩百三十個參考指標,作為行動的最高指導原則,對我們一般汲汲營營的微小個人,或許太過複雜艱難了。不過我們也別忘記,如同《禮記.中庸》所說的,「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縱然面對再遠再大的目標,其實都必須從自己的心志、身體、家庭、社區,如漣漪般一圈一圈向外建築能力、跨越障礙,進而征服挑戰。心態,才是最關鍵的出發。

其實早在對此有所認識之前,我和周遭的朋友,早已經把淨空法師常說的「老實唸佛」,悄悄改成了「老實服務」。我們私心裡相信,這將會是個人在工作或在生活上最好的修持功課。所以我們也變得像淨空法師般,經常把「老實服務」掛在嘴邊,一方面作為自我惕勵的符碼,一方面也作為彼此加油打氣的暗語。

老實的人總是「戇戇仔做」
第一次聽到「老實服務」,是出自心口司司長諶立中大師兄之口。我想,大師兄之所以會將形而上的「老實唸佛」,轉個向度扭轉到形而下的「老實服務」,必定是因為他體察到,不論是政治場、職場、各種名利場,甚至只要是人集聚的組織或團體,唯有「老實服務」才是最真實、最沒有負擔、也是最能達到成效的生活/工作態度。

任何場域,特別是政治場,很多人都以看秀的心情待之:大秀小秀、明秀暗秀、文秀武秀……秀裡乾坤難辨誰才是真心實意。這,是很標準的「老實服務」的反面教材,同時也是一般人對政治敬而遠之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過對我來說,「老實服務」其實是很簡單樸素的心思,就是遇事不論大小、不論有解無解,我都誠心實意地陪伴大家一起走過,一起告個段落。擔任議員的角色,我們經常會遇見許多上服務處尋求協助的民眾,問題能不能獲得具體解決、意志能不能如願伸張,很多時候也要看機緣。若當真無法圓滿完結,但凡過程中有了真心實意的陪伴,受到挫折、委屈或者不公的心靈,沿途才有了可以依靠的臂膀與牽引的雙手,至少不至感到孤獨憤懣,願意對未來抱持盼望。

這,也是我之所以可以在二○一五年,首台灣之先,落實「參與式預算」,並在試辦期創下全球從未有過的三四‧九五%投票率的原因。只不過所有的當下,其實並沒有那麼清楚的理路讓我看明白,這段歷程中深埋在底層的意涵,以及背後最主要的動力是什麼。要等經過了多年的醞釀沉澱,這樣的思維與認識才逐漸浮現,這也才逐漸明白了,當初自認為的「憨憨仔做」,原來正是「老實服務」的核心精神。

歡迎加入「老實服務陣線聯盟」
為了能與更多朋友娓娓分享這個發現,於是我有了出版第二本書的心願。就某個層面來說,第二本書《老實服務》,彷彿是我前一本書《公民自習簿》的前傳,想要回過頭來爬梳整理出,為什麼有些人寧願這麼做,而有些人卻選擇那麼做,在願與不願、可與不可之間,我們真正的想望又是什麼?特別是在疫情、戰爭(經濟/軍事)狂襲蔓延,民生備感困頓,而政治紛擾無一寧日的現今,「老實服務」的精神與實踐,益加顯得彌足珍貴。

該如何表述「老實服務」,而不流於空泛或口號?於是我試著從身旁認識的、發掘的、相信的人物故事開始說起,不論她/他們是來自政治、教育、醫學、司法、農業、社運、或是社福。透過這個過程我們驚喜地發現,竟無意間證實了,即便你我只是天地間一個小小的個人,不論是面對十七項SDGs中的「優質教育」、「和平、正義與建全的司法」、「消除貧窮」、「良好的健康和社會福祉」或是「永續城市與社區」等等,只要我們願意在自己的崗位上,抱持「老實服務」的堅定信仰與執行力,便永遠有機會在那條路上,開創出或大或小的新局、推動或近或遠的變革;即便目前尚未安抵終點,也必然是在抵達目的地的路上。

像是,堅信「找老師要像迎媽祖般隆重」,才有可能實踐教育改革的鄭同僚老師;勇於「打擊魔鬼追求公平正義」,在司法叢林衝鋒陷陣的林達檢察官;寧願以「一起吃飯、一起勞動、一起運動」,柔性深耕地方運動的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就算兩手空空,只能「追著垃圾車跑的憤青」陳薇仲議員,說什麼都想把選民拉進民主的試練場……

有趣的是,這個陣容與組合,其實原非刻意企劃安排的。我們花了一多年的時間,走走停停,有什麼發現與認識,就說什麼故事,成果竟意外地與SDGs若合符節。或許,這正好應證了大師兄所說的,人的抉擇,其實是早受到「曖曖內含的某些初發心」影響的結果。那麼接下來,就讓這群「老實服務陣線聯盟」的夥伴,用他們也許跌宕多姿、也許豪情干雲的生命故事,演繹「老實服務」的精采與感動。
走,讓我們先看故事去吧!

目次

目錄
作者序 為什麼我要說「老實服務」 陳儀君
推薦導讀 臺灣,你還好嗎? 陳木城
01找老師要像迎媽祖般隆重──實驗教育教傳教士鄭同僚
∕延伸閱讀∕《奧地利小型偏鄉學校的潛力和挑戰》
02選擇要過社會的日子──248農學市集創辦人楊儒門
∕延伸閱讀∕《對了,就來賣葉子!》
03一起吃飯、一起勞動、一起運動──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陳望達
∕延伸閱讀∕《解剖孤獨》
04在預算中看見相互守望的愛──新北市議員洪佳君
∕延伸閱讀∕《小,是我故意的》
05經營實物銀行「重修」人生── 警察志工暖心站團長 許崇修
∕延伸閱讀∕《窮人的銀行家》
06追著垃圾車跑的憤青──基隆市議員陳薇仲
∕延伸閱讀∕《是設計,讓城市更快樂》
07一個精神科醫師的武林──衛福部心口司司長諶立中
∕延伸閱讀∕《隱谷路》
08打擊魔鬼追求公平正義──台北地檢署檢察官林達
∕延伸閱讀∕《毒家企業》

後記 老實服務的人都在SDGs 陳儀君

 

書摘/試閱

【內文試閱】
01 找老師要像迎媽祖般隆重──實驗教育教傳教士鄭同僚

不經接觸我們無法想像,這問題甚至可能愈是都會地區愈嚴重──
很多縣市竟然只用了30分鐘不到的時間,就跑完遴選一名校長/教師的整個流程;
大約15分鐘試教、扣除考官說明後只剩8分鐘左右的實質口試時間,
憑幾個問題,就決定未來30年,要把我們的孩子交給怎樣的老師教育。
這種遴選教育工作者的方式,堪比「蒙眼射飛鏢選股」還要神奇,
但令人捏把冷汗的是,精準度真的可以讓人安心嗎?
這個體制粗暴的程度,別說對於隆重的「形」根本蕩然無存,
恐怕連隆重的「心」,都未曾真正出現過。

教育是我問政的主軸之一,這麼說來,我和台灣實驗教育先驅之一的鄭同僚教授,是不是在某個層面也應該可以算得上是「同僚」?那麼在此,我便以「同僚」老師相稱,猜想老師應該不會反對才是。
自從2003年,接下實驗教育典範學校「種籽親子學苑」(烏來鄉信賢種籽親子實驗國民小學)的計畫主持人以來,同僚老師就再沒有從實驗教育這條路上回過頭。他曾在媒體上表示:「看到很多孩子其實還未上大學、還未進社會,已經身受其害……我甚至覺得要連夜地做、每天做,也快來不及,因為要改變習於慣性的人心,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一種說不清楚的「快樂」
同僚老師舉自己兒子小時的故事為例。在他接下種籽學苑計畫主持人的那年,兒子剛好準備小一升小二,考慮使命,同時也依循自己的信念,他試探性地詢問兒子,「要不要來讀種籽?」兒子其實很糾結,但還是給老爸個面子,參加了暑期試讀。
時間一晃眼就過,開學在即,小一生在面臨最後抉擇時,突然崩潰大哭:「我年紀這麼小,為什麼要我作這個決定!」孩子為什麼感覺艱難?因為他發現,上種籽學苑的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更快樂,但又難以割捨原校剛認識的一群好同學。幾經掙紮,孩子最後仍然選擇成為種籽的小二生。
同僚老師相信,在有選擇空間的情況下,每個孩子都會為自己作出相同的決定。那種體驗對孩子來說有點像是,再也不必把拿到手的壓歲錢上繳給父母「保管」,可以用自己名字去開個戶頭把錢攢起來,爽快!或全憑自己好惡決定錢要怎麼花就怎麼花,痛快!
那種「快樂」,就是一般人容易誤以為,實驗教育是因為「自由無拘而產生的情緒快樂」,事實上卻是「因學習專注而產生的腦內快樂」。情緒快樂與腦內快樂,對於小一生來說,確實很難分辨得清楚。

15分鐘誕生一名新校長!
身為台灣少數橫跨體制內和體制外教育工作的同僚老師,除了是政大教育系副教授,同時也是「政大台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的計畫主持人,更是各級政府教育單位推動實驗教育的肱骨之力、諸多實驗教育機構的重要諮詢導師。所以想討什麼教育的「藥單」,找他就對了。
然而,想對現今教育體制祭出任何治本手段,要想傷筋動骨的難度都很高,更需要長期抗戰。不過同僚老師認為,短期最能治標的「痛點」,可就非「教師、校長遴選制度」莫屬了。「局外人或許無法想像,我們很多縣市只用了短短15分鐘的試教、8分鐘左右的實質口試(扣除解說時間),就跑完一名教師應試者的遴選流程;而且這現象甚至可能愈都會愈嚴重。」
想要在實質口試的8分鐘左右時間,憑幾個問題篩選出正確的人才,堪比「蒙眼射飛鏢選股」還要神奇,但令人捏把冷汗的是,精準度真的可以讓人放心嗎?「若非應試者有特異功能,便是遴選委員有讀心術,再不然,就是這個體制根本過於粗暴。」
同僚老師念茲在茲「找老師要像迎媽祖般隆重」,但現實中「迎媽祖」僅有23分鐘左右的時間,該要如何「隆重」?別說隆重的「形」蕩然無存,恐怕連隆重的「心」,都未曾真正出現過。
遠的不說,光拿一般民間企業的徵人過程來看,至少都比這個教育工作者的遴選流程,複雜嚴謹10倍以上:不但會有筆試、初試、複試,多數新人進入企業組織後,還有3個月的觀察試用期,讓公司與員工可以互評,最後才決定雙方是不是都「各得其所」。經常身處教師/校長遴選魔幻現場的同僚老師,每每總禁不住要反覆詰問:「難道我們就這樣,真的就這樣,輕易便決定了,要把下一代交給哪些人來教育?」
通過遴選的教育工作者,不論良莠,進入體系一待可能就至少30年,如果沒在一開始就把好關,事後再想靠規範矯正補救,根本力不從心。同僚老師認為,遴選問題其實並不難解,只須下定決心,例如把經費增為10倍,整個遴選過程拉長10倍,單單靠這樣,便足以把一個人適任或不適任的特質也給「放大」10倍;若再加上遴選流程刻意安排些情境設計、角色扮演,並輔以閱人高手從旁觀察,由找對人開始下手,要在短期內為體制教育「止血」,並非緣木求魚。
別看企業界重商,很多閱人無數的老闆級高手,只要發出英雄帖,請他們站出來用慧眼為台灣的下一代找尋好老師、好校長,就算連車馬費都沒有,絕大多數也會欣然前往。這一點,同僚老師非常有信心,「因為所有人都認同這件事情太重要了。」

父母要學會收起單向的愛
當我們談到近期幾則有關教育的新聞時,像是建國中學陳美儒老師新書中的「化學跟母親比起來算得了什麼?」以及上海14歲女學生跳樓,留下來生別再見的「千字控訴文」時,同僚老師垂首沉思了一下,然後緩緩道出一句佛家語「無明」(煩惱)。這是人生課題,無所不在,已經超越教育。甚至有那麼一瞬,我突然湧上一股深深的感觸,所有的教改,恐怕還遠不及父母親的一個念轉來得重大、深刻!
我們不要忘記,學校教育能給的畢竟有限,六年、三年學業結束後,孩子還是要往人生的下一個階段前進。事實上,家庭教育的影響才是最關鍵、最深遠的,重要性至少占了七成。就算把孩子送到自由開放的實驗學校,但如果父母「每天用控制高壓的方式對待孩子,卻期望孩子自主學習,這是不可能的。」這就好比闢了小徑卻鎖上門,孩子照樣走投無路。
實驗教育一直以來,便是在孩子投石問路的沿途,不斷打開一扇又一扇的門。其實最一開始,實驗教育與「實驗」無關,而是叫「理念教育」,是為了避免因名稱與體制教育之間造成比較心理,才採用了現在這種乍聽之下好似有點過渡意味的說法。「你們看喔,不論是華德福、蒙特梭利等等實驗教育所採行的理念或方法,都行之有百年左右的時間了;而我們的108課綱才三、四年的資歷,」同僚老師笑著問:「你們說,誰才是真正的『實驗』?」
實驗教育最核心的思維是,一要抗拒把學校當成工廠,透過固定流程,一味追求提升原料的同質性,同質性愈高流程操作愈簡易;二是不要把學生當容器,只求用進度填滿,而不問孩子學到了什麼。同僚老師便非常欣賞諾瓦實驗中學所採行的「主題式教學」,他們曾經設計一套「少年島主」的教學主題,讓身為島主的孩子們,自己去想方設法,該如何為一座孤島建設經濟與農業。為了成為稱職的島主,孩子們會在挖空心思規畫島國大藍圖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缺少了哪些知識與技能,然後主動向老師開出「學習清單」。
「我想學這個、我想學那個……」是孩子因為自己有興趣且又清楚的目標而「討來的學習」,會不自主積極嗎?學校、父母如果懂得如何創造這種「飢餓行銷」,教育才能有真正解除緊張關係的一天。

30年樹校,成功不必在我!
雖然同僚老師把很大心力放在體制外的實驗教育,仍然同意,體制教育畢竟影響範圍更大、人數更多,更加沒有理由放棄。而體制外實驗教育的各種大膽創新,正是提供體制教育變革最好的示範、養分與刺激。也許短時間我們看不到具體成果,但若拉長時間來看,「只要實驗教育努力不懈,為體制教育引進競爭的機制,再加上開放教師甄選資格,30年後,台灣體制教育必定會有所不同,這是實驗教育對整體社會所能提供的更重要價值。」
我們都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同僚老師則是投入「三十年樹校」,讓我對他有了更深的崇敬。他看重的、他追尋的都不是眼前的戰果,他願意埋下一顆30年的種籽,不催芽、不揠苗,成功不必在我。很多人稱同僚老師為「台灣實驗教育先驅」,但我看見的他更像是「體制教育的鬥士」。
目前確實有愈來愈多公辦實驗教育學校出現,但其中仍有不小比例的辦學動機,要不為了求生存、要不就是礙於長官指示,辦起來總有股逼不得已的況味,造成很多課程的設計其實仍舊掙脫不了課綱的規範,只是「換湯不換藥」的特色課程,也許一週騰出2至4個小時,安排一些小主題,像是認識在地產業、在地作物、在地建築等等。
同僚老師特別強調,課綱沒有不好,那是一種集成社會共識的代表。問題在於,課綱往往變成書商的「商業藍圖」,教課書、參考書、光碟、教案、試卷、題解,一應具全;連給各別學生的學期評語,也已經「模組」化,真的只要「點」評就可以。行之有年之後,「慣老師們」逐漸去技術化,早已喪失走出課綱的能力。

教育革新須以「突破性感染」為手段
特別是,在部分媒體創造出來的地方政績指標「教育力」的推波助瀾之下,經常讓公辦的實驗教育淪為地方競爭的「業績」之一,造成某個時期猶如蛋塔效應,突然冒出一堆實驗國小。這樣的改變,不是真革新。
那究竟體制教育該怎麼變革?「突破性感染」!
這當然與疫情無關,而是指,首先必須找到一個勇於任事的鄉鎮打頭陣作先鋒,大膽「突破」體制內像「打了疫苗」百毒不侵的思想慣性、行為慣性、人際慣性等等,勇敢跨出框架去探索、去設立創新教學的標竿。一旦新教育受到普遍認同,被「感染」而見賢思齊的學校,大家便有跡可循,甚至觸類旁通,而紛紛從桎梏中解放。同僚老師他們當初在推動高中優質化時,靠的也是這種「病毒行銷」的心法。(發現了嗎?教育變革竟意外地與行銷學非常合拍!)
我們當然歡迎有愈來愈多教育工作者,因為認同「適性教育」,而自發性地朝實驗教育的方向前進。事實上,2014年通過的《實驗教育三法》,最終目的仍在追求實驗教育的普化。不過就算目前學校體制不完全支持,套句同僚老師說的,「把教室門一關,任何老師都有空間來實踐自己的實驗教育,」只要通過清楚的溝通,相信也一定可以獲得學生共鳴、家長按讚。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97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