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2/26年度盤點作業,門市店休一天,網路書店將暫停出貨,12/27將恢復正常營業,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女孩,陪妳聊聊心裡的傷:12道關係練習題,化解人際、情緒、家庭的煩惱,活得更自由
滿額折
女孩,陪妳聊聊心裡的傷:12道關係練習題,化解人際、情緒、家庭的煩惱,活得更自由
女孩,陪妳聊聊心裡的傷:12道關係練習題,化解人際、情緒、家庭的煩惱,活得更自由
女孩,陪妳聊聊心裡的傷:12道關係練習題,化解人際、情緒、家庭的煩惱,活得更自由
女孩,陪妳聊聊心裡的傷:12道關係練習題,化解人際、情緒、家庭的煩惱,活得更自由
女孩,陪妳聊聊心裡的傷:12道關係練習題,化解人際、情緒、家庭的煩惱,活得更自由
女孩,陪妳聊聊心裡的傷:12道關係練習題,化解人際、情緒、家庭的煩惱,活得更自由
女孩,陪妳聊聊心裡的傷:12道關係練習題,化解人際、情緒、家庭的煩惱,活得更自由
女孩,陪妳聊聊心裡的傷:12道關係練習題,化解人際、情緒、家庭的煩惱,活得更自由
女孩,陪妳聊聊心裡的傷:12道關係練習題,化解人際、情緒、家庭的煩惱,活得更自由
女孩,陪妳聊聊心裡的傷:12道關係練習題,化解人際、情緒、家庭的煩惱,活得更自由
女孩,陪妳聊聊心裡的傷:12道關係練習題,化解人際、情緒、家庭的煩惱,活得更自由
女孩,陪妳聊聊心裡的傷:12道關係練習題,化解人際、情緒、家庭的煩惱,活得更自由
女孩,陪妳聊聊心裡的傷:12道關係練習題,化解人際、情緒、家庭的煩惱,活得更自由
女孩,陪妳聊聊心裡的傷:12道關係練習題,化解人際、情緒、家庭的煩惱,活得更自由
女孩,陪妳聊聊心裡的傷:12道關係練習題,化解人際、情緒、家庭的煩惱,活得更自由
女孩,陪妳聊聊心裡的傷:12道關係練習題,化解人際、情緒、家庭的煩惱,活得更自由
女孩,陪妳聊聊心裡的傷:12道關係練習題,化解人際、情緒、家庭的煩惱,活得更自由
女孩,陪妳聊聊心裡的傷:12道關係練習題,化解人際、情緒、家庭的煩惱,活得更自由
女孩,陪妳聊聊心裡的傷:12道關係練習題,化解人際、情緒、家庭的煩惱,活得更自由
女孩,陪妳聊聊心裡的傷:12道關係練習題,化解人際、情緒、家庭的煩惱,活得更自由
女孩,陪妳聊聊心裡的傷:12道關係練習題,化解人際、情緒、家庭的煩惱,活得更自由
女孩,陪妳聊聊心裡的傷:12道關係練習題,化解人際、情緒、家庭的煩惱,活得更自由
女孩,陪妳聊聊心裡的傷:12道關係練習題,化解人際、情緒、家庭的煩惱,活得更自由
女孩,陪妳聊聊心裡的傷:12道關係練習題,化解人際、情緒、家庭的煩惱,活得更自由
女孩,陪妳聊聊心裡的傷:12道關係練習題,化解人際、情緒、家庭的煩惱,活得更自由
女孩,陪妳聊聊心裡的傷:12道關係練習題,化解人際、情緒、家庭的煩惱,活得更自由
女孩,陪妳聊聊心裡的傷:12道關係練習題,化解人際、情緒、家庭的煩惱,活得更自由
女孩,陪妳聊聊心裡的傷:12道關係練習題,化解人際、情緒、家庭的煩惱,活得更自由
女孩,陪妳聊聊心裡的傷:12道關係練習題,化解人際、情緒、家庭的煩惱,活得更自由
女孩,陪妳聊聊心裡的傷:12道關係練習題,化解人際、情緒、家庭的煩惱,活得更自由
女孩,陪妳聊聊心裡的傷:12道關係練習題,化解人際、情緒、家庭的煩惱,活得更自由
女孩,陪妳聊聊心裡的傷:12道關係練習題,化解人際、情緒、家庭的煩惱,活得更自由
女孩,陪妳聊聊心裡的傷:12道關係練習題,化解人際、情緒、家庭的煩惱,活得更自由

女孩,陪妳聊聊心裡的傷:12道關係練習題,化解人際、情緒、家庭的煩惱,活得更自由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50 元
優惠價
90315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9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年齡歧視、厭女情結、自我犧牲、害怕衝突、不懂得拒絕⋯⋯
當情緒勒索、矛盾心累成了難解日常,
怎麼做,才能維持關係的適當距離、活出全新的自己?
精神科醫師給「好女孩」的生存建言,
破解人際關係、戀愛、職場、親情、性別、情緒等12道心理枷鎖!

「唉,我最近很羨慕你沒有結婚,但是,不結婚的話年紀大了會有點淒涼,對吧?」
「你爸和你姊又給我惹麻煩,媽媽我真的很傷心。如果沒有你的話,這些話我又能跟誰說呢?」
「想過好社會生活的話,那種程度應該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啊,你不覺得自己過度敏感了嗎?」

這本書,寫給每一位深陷「情緒勒索&性別歧視」漩渦,不斷懷疑、指責自己的女性。

◎20、30、40歲女性必讀的心理學!破解12道社會、心理枷鎖,活得更自由!
為了當個好學生、好員工、好朋友、好女兒⋯⋯你總是全力以赴、毫不鬆懈,卻導致過於迎合他人、吞忍情緒,被接踵而來的「代辦事項」、「人生清單」、「家人壓力」、「社會氛圍」⋯⋯弄得喘不過氣嗎?我們經歷著傳統觀念與現代意識的掙扎,糾結著想按照父母的期望成長,又想活出自己的樣子,不停在「世俗價值」與「自我意識」中衝撞,傷痕累累。

・枷鎖1:人生活得像「交作業」一樣,不停被社會期望追著跑。
・枷鎖2:和職場上司理念不合,合作起來很痛苦。
・枷鎖3:朋友結婚以後,一邊大肆抱怨婚姻生活,一邊要你趕快找個人定下來。
・枷鎖4:總是害怕衝突,不懂得如何拒絕別人。
・枷鎖5:年歲漸長,和原本親密的朋友漸漸出現隔閡。
・枷鎖6:想符合家人的期望,因此陷入「好女兒情結」。
・枷鎖7:媽媽總以傳統思維干涉女兒的人生,任意傾倒負面情緒。
・枷鎖8:日常生活充斥的刻板印象、歧視與壓力讓人倍感不適。
・枷鎖9:當「理想我」與「現實我」有所差距,無止境地自我反省、懲罰。
・枷鎖10:不管有沒有打扮、是否重視外貌,都會面臨他人對你指手畫腳。
・枷鎖11:和另一半關係產生矛盾,竭盡全力也無法解決。
・枷鎖12:對於家庭、生活中的性別歧視與不平等耿耿於懷。

精神科醫師潘有花長期專攻女性議題,十多年來在診療室接觸超過一千名的來談者,傾聽各種年輕世代的煩惱與故事,她彙整了大多數女性會遇到的12道枷鎖,搭配臨床上接觸的多樣案例,剖析社會賦予女性的傳統形象與個人對自我價值的追求,為煩惱的女性提供省思與突破的方向。

◎當個好女孩實在太累了!來點不乖練習,在自己和世界之間,尋得剛剛好的平衡

◆維持單身不可以嗎?非生育不可嗎?有一種勇氣,是決心不再懷疑自己
・不一概接受社會視為美德的特質,適時拋出疑問。
・人生只有一次,沒有既定行程!學會不將事情視為理所當然,由自己寫出嶄新的生活樣貌。
・「我其實一直在勉強自己!」、「有必要忍受嗎?」⋯⋯當強烈產生這種想法時,就開始嘗試一些改變吧!

◆當媽媽的時代與女兒的時代相遇
・我們不是非得滿足家人的期待不可,請在心理層面上形成「自我界線」,自我保護。
・即使得不到父母的關愛與慰藉,你也不會因此變得一文不值。

◆想從好人情結中解放,請填滿你的「拒絕額度」
・別掉入「只要我忍過去就好」的陷阱!給自己一段隨意識流動,探查自我真心的時間。
・拒絕並不是為了趕走身邊重要的人,而是為了讓彼此的關係維持在健康狀態。
・將「放棄」當作新的起跑線!將處境、情緒分六階段思考,找出適合自己的答案。

◆和另一半、朋友的關係有了變化⋯⋯
・在自己感到舒心以前,把關係冷卻一段時間不是壞事。
・因為兩難的處境感到痛苦時,在心裡設置「臨時置物櫃」,接納模糊狀態,讓自己稍微獲得喘息。
・以「為了保護自己,我什麼事都做得到」為前提,用相同標準看待彼此的情緒,建立平等關係。

針對女孩生命裡最常碰到的難題,精神科醫師提供相關心理知識與溫暖的建言,讓你在變動的時代中,有智慧地調整人際、親子、戀愛等關係,讓「好女孩」也能勇敢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

【共感推薦】
Skimmy╱作家 & YouTuber
少女老王╱作家
史庭瑋╱心起點創辦人
李郁琳╱臨床心理師、作家
成裕美╱《虧我一直把你當朋友》作者
金秀顯╱《不勉強自己,把日子過成喜歡的樣子》作者
劉千嫚╱專業主持人、Podcaster
盧美妏╱人生設計心理諮商所共同創辦人、諮商心理師
(依首字筆畫排序)

「別人的聲音總是影響著你嗎?你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呢?精神健康醫學科醫師分享十二種女性常見的關係枷鎖,讓你擺脫重男輕女、性別歧視、情緒勒索、社會期待、自我犧牲,真正活出自己最想要的樣子!」──史庭瑋╱心起點創辦人

「東方社會的女性,一直被賦予著要按著腳本走的人生。但,這樣的期待,隨著時代的轉變及女性意識的抬頭,開始受到衝撞及質疑。作者依其多年臨床經驗,帶著女性看到生活中的諸多盲點,她鼓勵自我提問並從中找到個人能接受的答案。因為,生命,就是一連串的叩問,答案,則要自己找尋。」──李郁琳╱臨床心理師、作家

「女孩們,別讓社會期待綁架了妳的價值!本書從貼近日常的情境切入,探索現代女性面臨的12道內心枷鎖,帶領讀者思索、看見自己擁有的選擇與力量。願女孩們在閱讀此書後,都能踩著自在的節奏,迎向自信的生活。」──劉千嫚╱專業主持人、Podcaster

「身為女孩,很不容易。小時候應該乖巧懂事,長大一點應該認真學習,畢業了應該找份穩定工作,談戀愛應該溫柔討好,年齡到了應該結婚生子,有了孩子應該要照顧家庭。這個被別人喜歡的自己,慢慢覆蓋了真實的自己。妳的能力越來越好,自己卻越來越不重要。試著從這本書開始,突破關係限制,活出真實自我,當個自由的女孩。」──盧美妏╱人生設計心理諮商所共同創辦人、諮商心理師

「專攻女性研究的精神健康醫學科專任醫師,從履歷開始就讓人感到興味盎然。這本書橫跨社會與個人,解析因關係問題而感到糾結的女性們的心情,敘事條理分明,結論鏗鏘有力。此外,本書提供的不是需要拿出勇氣才能實行的解決方案,而是眼下可以著手進行的事,傳達了日常生活所需的心態調整等實質性的建議。如果心情複雜到難以言喻,希望你能在這本書中找到解方。」──金秀顯╱《不勉強自己,把日子過成喜歡的樣子》作者

「作者不把看似平常的事情視為理所當然,毫無保留地提出縝密、周詳的建議,這樣的真心令人感動。希望讀者們能夠藉此找出20、30女性們經歷的各種心理問題的原因,並且好好傾聽一次她們心碎的聲音。在平等與歧視爭論不休的現今社會,我想把這本書推薦給所有身處漩渦之中的人。」──成裕美╱《虧我一直把你當朋友》作者


【本書特色】
1. 以客觀視角分析女性遭遇的困境,並從專業角度提出心理調適的具體方法。
2. 案例敘述詳盡,涵蓋面向多元,不只侷限在婚姻、家庭、育兒等,亦談論到職場上司及同儕間的人際關係,符合現代年輕女性的需求。
3.以實際案例鋪陳,從女性在日常生活中面臨的問題切入,再從社會觀點與自我價值實現兩個角度做分析,提出的建議相當實用。

作者簡介

潘有花(반유화)

精神健康醫學科專任醫師。畢業於梨花女子大學醫學院,並於其附屬醫院進行實習。十二年來接觸超過一千名的來談者,體會到社會環境及兩性議題對女性所經歷的各種創傷造成極大影響。為了更深入理解這項課題,她進一步專攻女性研究,於首爾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跨學科女性研究取得了碩士學位。
目前在光化門附近的醫院,以精神分析型的治療為主進行診療,幫助來談者親近自我、善加理解自己等,執行多樣化的診療項目。在與此相關的韓國國立現代美術館「2019年度作家獎」展示會上,她更與裝置藝術家朴惠秀(音譯)共同參與了以個人情感為主題進行的「對話劇場:我.們」,並提供「你的『我們』是誰」這部作品相關協助。
在集結了多年臨床經驗的著作《女孩,陪你聊聊心裡的傷》中,囊括了許多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產生內心矛盾的根本原因,並全面透析其癥結點,盼望女性能夠堅強地守護自己的人生。

張召儀

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系畢業,偶然跌進一張由韓文織成的網。後赴首爾進修,鍛鍊體力也激盪腦力,於韓國成均館大學成均語學院結業。

曾於出版社擔任編輯,享受融解文字的樂趣;現為韓文譯者,細細敲打一格格寂靜。

jaynechang1110@gmail.com

◎對女性必須經歷之事感到心累的你
世界似乎變化得非常快速,但有些時候,卻又覺得它前進的速度無比緩慢。在我們的周遭,充斥著各式各樣的人:一邊傾訴著婚姻生活有多辛苦,一邊暗地裡輕視未婚的朋友、表現出自卑情結的戀人、把女兒當作情緒垃圾桶的媽媽、雖是女兒傻瓜卻不做家事的爸爸、默許厭女議題的上司……《女孩,陪你聊聊心裡的傷》正是寫給至今仍活在這樣世界裡的女性。這本書,涵蓋了女性與家人之間的矛盾,以及女性與職場同事、戀人或朋友可能遭遇的問題,甚至是隨著年齡增長對外貌的煩惱及婚姻等,十二個主題皆與女性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
我帶著和每一位讀者面對面分享的心情,提筆寫成了這本書。更想將《女孩,陪你聊聊心裡的傷》推薦給那些在人際關係或外在世界中感到不舒服,苦惱到最後卻反過來質疑自己「又沒有多完美」的人。
有時候,我們會反覆咀嚼自身的言行:「我算什麼啊?怎麼可以不分青紅皂白地發脾氣?」或是質問自己:「為什麼在那種情況下卻像傻瓜一樣,半句話也說不出來?」這就像大人有時不管前因後果,一味地責罵孩子「動手打人就有用嗎?」、「你為什麼呆站著挨打呢?」一樣,我們很容易對自己陷入懷疑與指責。
希望這本書,能夠將那樣的疑心轉化為對自我的好奇與理解,幫助每位讀者活出完整的自我。另外,倘若本書可以為大家提供一點實用的線索:應該如何看待世界、要以什麼樣的心態生活等,我將感到無比滿足。
為了更徹底理解每一位到院求診的患者,我必須致力探索個人和世界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樣的矛盾、人們承受了哪些痛苦,而這些痛苦又具有什麼樣的意義。學習女性主義正是我努力的其中一個環節,對我產生了極大助益,而這本書,也是在我努力之下的另一項成果。
在進修的過程中,我發現精神醫學(特別是精神分析)和女性學有著重要的共同點,那就是「不將事情視為理所當然」的態度。在精神分析學的領域裡,不會以「人生就是如此」來當作結論,也不會一概接受社會視為美德的特質,而是會不斷地拋出疑問,探究人們為何有那樣的想法或行動。例如「為什麼有些人可以爽快地給予他人協助,但自己卻無法向他人請求幫忙?」、「為什麼有些人會因為自己過得比父母好而覺得內疚?」等等。
在女性學方面,則是對社會上覺得順理成章的事提出質疑:家庭真的是我們的避風港嗎?在小吃店裡為什麼稱呼店員為「阿姨」,卻沒有「叔叔」這樣的叫法?此外,為什麼男性申請育嬰假,會被視為一種冒險的行為呢?
雖然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非常艱辛,但在這樣的過程裡,能夠理解的事物會逐漸增多,也會慢慢懂得如何加以應對。倘若可以不斷地對自我提問,然後找到自己能夠接受的答案,最終必能正確地理解自我並喚起共鳴。我支持正在經歷相同過程的你,也希望這本書能為大家帶來些許的力量。

目次

Prologue 對女性必須經歷之事感到心累的你

第一部 有一種勇氣,是決心不再懷疑自己
CHAPTER 01. 非結婚不可嗎?
如果人生活得像「交作業」一樣
人生沒有所謂的既定行程

CHAPTER 02. 對職場上司感到失望
從立體而非平面的角度觀察
不要糾結於他人的真實想法

CHAPTER 03. 和朋友話不投機
和朋友疏遠的真正原因
維持關係的適當距離

CHAPTER 04. 不懂得如何拒絕
害怕衝突的人們
我有我的情緒,你有你的感情

CHAPTER 05. 對朋友感到陌生
彆扭也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感受
在人際關係中需要「臨時置物櫃」的理由

CHAPTER 06. 想從好人情結中解放
如果家人對我造成了傷害
陷入「好人」的尷尬處境
填滿我的「拒絕額度」

第二部 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尋找屬於我的溫度
CHAPTER 07. 對母親懷抱著複雜的情感
沒有無條件的關係,即使對方是母親
當媽媽的時代與女兒的時代相遇
自己所能做的事

CHAPTER 08. 日常生活變得憤懣不安
即使回不到過去也無所謂
忠於自身情感的方法

CHAPTER 09. 我的身體裡有很多不同的聲音
變成蝸牛的理由
延續自己的想法
不要鉅細靡遺地解釋
安撫超我

CHAPTER 10. 打扮時總必須察言觀色
對打扮的雙重思考
從穿束衣到掙脫束衣運動
迎接混亂
調適羞恥心的方法

CHAPTER 11. 男友對我的成就感到嫉妒
決定關係的各種條件
尊重自己的心情

CHAPTER 12. 對像朋友一樣的爸爸總是感到不滿
我真的是滿腹牢騷嗎?
性別平等是現在的基本價值嗎?

參考資料

書摘/試閱

輯一
有一種勇氣,
是決心不再懷疑自己

──
希望你能謹記:
無論要不要結婚,
其他人永遠不會為你的人生負責。
──

Chapter 01. 非結婚不可嗎?

純熙是責任感很強的類型,而且討厭聽到別人叨念,所以無論處於何種情況,她對份內之事都會全力以赴,就算身體感到嚴重不適也毫不鬆懈。從升上大學到就業,至今為止,她的人生從來沒有偏離過社會認知的軌道。那些令人感到心動的旅行、上班的第一天或是戀愛等,對純熙來說,都只是在某個年齡必須完成的人生清單。沒有所謂「自己想做的事」,密密麻麻的「必辦事項」填滿了她的生活,而每道年齡關卡就像是截止日一般。
純熙在畢業前便找好了職場,目前正逐漸累積經驗中。雖然教授和系上的助教曾告訴她不必著急,之後一定會有更好的職位,但她認為一定要在畢業前找到工作才能安心。比起追求遠大的目標,她更執著於按照自己理想的時間表順勢而為。
在這樣的生活下,今年的純熙已年滿三十,因為「結婚」問題,從新年的第一天開始她就持續地感到不安。就像至今為止處理過的許多事情一樣,現在「結婚」這個任務已經近在眼前,她卻猶豫著到底要不要按照時間表來履行。因為她以往都沒有讓父母失望過,所以他們也漸漸表現出焦慮,並追問純熙對結婚之事的看法,或者打算介紹朋友的子女給她。純熙忍不住對父母這樣的行為發脾氣,同時又感到愧疚,經常遊走在這兩種情緒之間。
「對我來說,結婚就像是一種束縛。至今為止,所有的事情我都可以獨力完成,唯獨結婚這件事不是一個人就可以辦到的。結婚以後,我好像就必須對配偶和他的家人們負責,他們對身為女人的我必定有某種期待……每當想到這些,內心就開始覺得鬱悶。之前談戀愛時也曾討論到結婚的事,每次我都害怕『萬一對方也期待我成為賢妻良母的話怎麼辦』,最後總是無疾而終。」
純熙對一般婚禮的進行方式也頗有微詞。
「去參加朋友的婚禮時,新娘大多都是溫柔、優雅地坐在候客室,然後挽著父親的手一起進場。穿著無法行動自如的華麗婚紗,一定要有人從後面幫忙提著裙襬⋯⋯每當看到那樣的場面,就讓我覺得快要窒息。」
不曉得純熙是不想步上父母的後塵,還是沒有信心像父母那般生活。
「直到長大成人之後,我才知道自己是在不錯的環境下長大的。爸爸每天加班賺取足夠的生活費,而媽媽則是全職主婦,從來沒有一餐是敷衍了事的。我們會一起四處旅行,冬天的話就去滑雪,小時候還持續學了鋼琴和小提琴……我到現在才明白,自己在成長過程中享受的一切是多大的恩惠。」
因此,她擔心自己在結婚、生產後,能否讓孩子也享受到自己過去所擁有的優渥與豐饒。
「在如今這個時代,我沒有把握讓孩子在同等的環境下成長,就像過去父母為我做的一樣。雖然父母都說因為我們而感到幸福,可是兩位都犧牲了自己,一路上毫不停歇地往前奔,看起來非常辛苦。我可以像媽媽一樣只在家裡專心照顧孩子嗎?我也想出去上班,但是否必須和前輩們一樣,要以分秒為單位來分配時間,像超人一般生活?那真的是我期盼的人生嗎?如果家務和養育孩子都變成我一個人的責任怎麼辦?有可能遇到願意當全職家庭主夫,或者即使有工作,也願意和我平均分攤家事的另一半嗎?」
在任何事上都不落人後的純熙,如今卻要向他人解釋自己為什麼未婚,這樣的情況讓她覺得陌生,更有股不知從何而來的抗拒。
「我好像一直被追趕著生活。我以為別人做到的事,自己也要在一定的年齡區間內完成,否則就會淪為失敗者。『考上哪間大學啦?』、『馬上就要畢業了,去找工作面試了嗎?』⋯⋯每次被問到這些問題時,我都不想多加解釋。現在,慢慢地會被問到『打算何時結婚?』,等到步入婚姻之後,又會被問『什麼時候要生小孩』吧?」
對於老後的生活,純熙也產生了極大的不安。
「如果不結婚的話,實在很難想像今後的生活要怎麼過,周邊沒有什麼可以參考的對象。已經結婚的前輩們看起來也不是那麼幸福,雖然仍有樂在其中的人,但那種幸福和我追求的未來似乎相差甚遠。」

◆如果人生活得像「交作業」一樣

不按時間表完成人生課題就會感到不安的純熙,在滿三十歲之後,開始為自己未來的生活與婚姻深陷苦惱,這樣的情況真是令人感到萬幸。或許是內心不斷在發出警訊:「如果今後還是採用過去那種態度,一定會在生活中感到後悔!最好趁現在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緒。」不過,就算純熙按照一直以來的生活模式行動,人生也不是馬上就會走到絕境;若日後回想起來覺得傷心和後悔,只要再去規劃、思索符合自身情況的最佳選擇即可。然而,愈早察覺到自己的問題所在,於心理和物質方面付出的代價就會隨之降低。
「慎重」是好的,這樣的態度,與迴避做決定或毫無對策地拖延大不相同。如果想避免打著「慎重」的旗幟,實際上卻屢屢迴避,就一定要經歷深切探究自我內心的過程。但願純熙所接收到的警訊,能夠成為她勇於面對自己的契機。

★成果與腳本的陷阱

社會的變化跟不上個人的改變,因此,如果從個人開始產生了某種變化,在社會上最初會被命名為「○○現象」。提到延後就業或未在適婚年齡結婚,有時會覺得好像是偏離了特定標準。這種時候,不要認為是「自己出了問題」,隨著時間流逝,自然就會發現當時的「與眾不同」,已經不知不覺成為「平凡無奇的日常」。
「N拋世代」這個詞曾流行過一段時間,而「拋棄」這個概念的前提,是建立在「所有人都理所當然會嚮往某些事物」之上。透過這個詞,許多人開始在社會上尋找年輕人放棄一切的理由。當然,這樣的過程並沒有錯,不過,我們有必要去細分年輕人放棄就業、戀愛、結婚與生育的原因,是基於社會或經濟方面的問題,還是不再將這些視為人生義務。
強調「成長期到二十歲就結束了」的時代已經過去,隨著壽命延長,人們需要學習的時間漸漸增加,穩定進入勞動市場的年齡也比以前晚了許多。因此,人類的心理發展階段亦產生了變化。近來,二十多歲的年紀被稱為「成年萌發期」(emerging adulthood),不是像以前一樣滿二十歲就馬上要履行成人的職責,而是正在經歷「成為真正大人」的過程。
即使上了年紀,我們仍然會持續地成長。也許和過去相比,現在的我們速度看起來有些慢,然而,在當今的社會脈絡底下,這樣的步調其實相當自然。如果因為在意周圍人的視線,懷著急躁的心情完成人生課題,未來可能會花更多的精力在後悔和修補之上。
在父母影響下成長的純熙,人生好像一路都只在追求「成果與腳本」。所謂的成果,指的是就業、結婚、生育計畫等;而腳本則是社會對某個年齡層與性別所賦予的生活模式與角色。
過去人們經常會這樣開玩笑:女人的年齡就像是耶誕節的蛋糕一樣,二十四歲時價值達到巔峰,二十六歲時身價就瞬間跌到一半以下。性別歧視再加上年齡歧視,從這句話就足以窺見當時的社會氛圍。那時候,很多人受到這些形容詞影響,集體地感到不安。因為閱歷的增長雖然在個人身上,但決定各年齡層的職責、角色與感受性的主體卻是社會。社會向大眾灌輸了各階段應有的框架,因此,個人很難自行決定符合自身年齡的身分、角色或情感。
後來,逐漸有人基於個人的理由或想法而跳脫框架,但是就結果來看,並沒有因此而引發多大的問題。希望大家都可以知曉,即使我們越過了社會既定的分界,也不會發生什麼特別的事。
雖然社會一開始會將越線視為問題,但隨著時間流逝,就會像船過水無痕一般地默然接受。現在如果還有人把女性的年齡比喻成耶誕節蛋糕,就會被認為是過時且落後的人。因此,但願你能不被社會的視線蒙蔽,無論處於哪個年齡層,都放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吧!為了接納真實的自己,這是不可或缺的第一階段。

◆人生沒有所謂的既定行程

在規劃人生時,首先必須掌握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內心存有欲望,但因為困難重重而放棄,或是打從心底就不想做那件事──要明確地區分以上兩者並不容易。然而,如果希望自己未來的人生能過得比現在更好,就必須在釐清個人思緒上不斷努力。
雖然生活中仍有不少制約,但和過去比起來,自由相對增加許多。在不算遙遠的過去,與其說「結婚」是一種個人選擇,其實更像是為了脫離經濟貧困,或是避免被社會貼上標籤,無論如何都必須經歷的一道關口。不過,就像純熙所煩惱的一樣,在現今這個時代,已經可以自由選擇要不要步入婚姻,而之所以有如此轉變,就在於不斷有人嘗試越過社會所訂立的界線。但願我們能好好守護這份奠基於前人的勇氣與努力之上,像幼苗一般逐漸萌芽的「自由」。
如果想掌握自己要的究竟是什麼,就必須進行所謂的「細分化」。這個世界通常會把個人要做的事情「包套」,但我們沒有必要就此全盤接受。舉例來說,當內心產生排斥結婚的想法時,因為當中蘊含了多層意義,很難判斷自己具體喜歡哪些部分、討厭哪些地方,所以很可能為此陷入混亂。
是討厭和某個人一起生活,還是不想簽訂難以輕易撤回的契約?是抗拒建立被稱為「家庭」的經濟、心靈共同體,還是排斥肩上的責任感增加?是不希望依賴著某人生活,還是討厭有人打算依靠自己?或是討厭社會上賦予已婚女性的角色,像是不平等的家事分工、子女教養和身為媳婦的義務等,又或者是根本沒有生兒育女的想法。
像這樣,把「結婚」一詞細分成好幾個部分單獨思考,就能愈來愈清楚自己想要和害怕的東西。在過去那個時代,婚後必須做的事幾乎是被規範好的,但如今已漸漸有了協商、調整的空間,女性可以選擇自己願意做的事,並拒絕那些打從心底抗拒的部分。
職業、人際關係、休閒活動、組建家庭等也逐漸往此方向邁進,例如因個人興趣而加入某社團時,不必再勉強自己參加慶功宴等聚會來增進情誼。由於社會變化的速度較慢,難以立刻反映出個人需求,在做這些選擇時經常會遭遇各種阻礙,希望大家都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堅持。
首先,純熙確認了自己有「想要和某人組成穩定家庭的願望」──懷有類似夢想的人,其實遠比想像中來得多。至於要用什麼方式組建家庭、想生兒育女但缺乏自信,或是根本不想生育等,未來純熙仍有不少需要苦惱的部分。

★寫出屬於自己的腳本

在觀察自己想要什麼、討厭什麼,或是能忍受到何種程度時,並非一定要把所有事情都暫緩下來,然後只專注於思考之上。在面臨重大決定時,可以一邊審視自己的價值觀,一邊嘗試組合出新的生活樣貌。當然,在決定人生方向時,由自己寫出新的腳本,會比從既有的劇本中做選擇更具冒險性。然而,近來人們的選擇與可能性逐漸變得多元,也有愈來愈多人站出來作表率,展現自己的人生新途,希望大家也能跟著加把勁。或許他們展示的道路並不完美,但光是知道還有這種生活方式存在,就足以讓人獲得莫大的勇氣。
近來透過網路可以很輕易地獲取資訊,人們也各自在網路社群平台(SNS)上展現自己的生活。因此,我推薦大家藉由眾多的情報,間接體驗各種不同的生活方式。這些歷程,不僅可以幫助減輕內心的不安,也能見證到某些人具體實現自己懷抱的夢想雛形,從中發掘更多的可能性。現今的時代可稱為「過渡期」,雖然過去的觀念依舊深深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但也並非毫無應對之策。
與意氣相投的朋友們見面,也會對規劃未來有所幫助。通常以學校、職場、居住地為中心所認識的朋友們,有很高的機率會帶有類似的特質,如此一來,我們很容易認為身邊之人的生活方式,就是所謂的正確解答。因此,不妨試著脫離原本的朋友圈,主動參與各式聚會、讀書會等,積極策劃自己的未來!
除此之外,為自己尋找榜樣亦是不錯的方法。不一定要是偉人傳記中的人物,也不用從頭到腳都模仿對方,只要擷取對自己實用且有益的部分即可。正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他人的經驗,更可以反過來當作自身的借鏡。
針對「家庭」的定義,近來不斷有人拋出新的討論。除了傳統認知的家庭,還有選擇和親近的朋友們比鄰而居,或者由自己組成一人家庭的情況。而在此我想特別叮囑的是,無論那樣的型態能否被稱之為「家庭」、彼此的連結是緊密還是鬆散,又或者有沒有實際住在一起⋯⋯與某人維持著情感紐帶,是人生相當重要的一環。
在思考人生新腳本的過程裡,你是否會因為不想讓他人失望而陷入苦惱呢?總的來說,這種時候最好盡快讓對方死心。包括家人在內,一直以來你對周邊人而言都是善良、乖巧的角色,以致於很難突然放手讓對方的期待落空。不過,請你一定要記住:在自己覺得為時已晚的時候,其實就是所謂的「最佳時機」。
「選擇」總是困難的。因為必須放棄另外一條路上的風景,所以後悔和留戀定會隨之而來。為了減少心中遺憾,我們的方法別無其他──只能在選定的道路上編織更多美景,讓自己不再回首曾經放棄的那個選項。

★你正為了要不要結婚而煩惱嗎?

如果,你正握著「婚姻」這張入場券而陷入思忖,切記要懂得衡量婚後可能獲得的利益和損失,並深度思考自己與未來配偶絕對不可能放棄的部分為何。此外,更重要的是,確立彼此在婚後能互相分享經濟或心理方面的觀點。
倘若不曉得自己想要什麼、哪些事情難以忍受,日後就很有可能過著連自己最渴望的事物都無法享受的婚姻。希望你能試著想像一下:在眾人認定的適當年齡結婚,滿足他人覺得重要的十項條件,但婚姻裡卻缺少了「自己最重視的條件」時,那樣的生活究竟會是什麼樣子。
希望你能謹記:無論要不要結婚,其他人永遠不會為你的人生負責,每天與配偶一起度日的人是你。也請你再次思考,自己的決定是不是為了獲得父母或周邊之人的認可?或者只是為了滿足他們的要求?假如日後感到後悔,一切也只能歸因於自己的選擇,屆時只會覺得更加委屈而已。渴求獲得認可、不想讓他人失望,或是為了某人才結婚的心態,勢必會誘發所謂的「補償心理」,因此,希望你的決定能完完全全是為了自己。
如果選擇步入婚姻,就必須保持理性與清晰的思路,一旦鬆懈下來,就很有可能被迫接納冠上「結婚」名義的一連串腳本。從某些層面來看,種種情況或許會比走上不結婚的全新道路要更加艱難。因為就在你恍惚、閃神的瞬間,很可能就被推上輸送帶,送往自己根本不想去的地方。
在寫全新的腳本時,每當面臨新的情況,就會花很多時間進行沉思,因此可以根據自身的意願來做出抉擇。但是,如果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走入婚姻,很可能會輕率地認為「船到橋頭自然直」、「我應該不會過上那樣的生活」,最後徒然留下悔恨:「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是從哪裡開始變成這樣的呢?」
配偶單方面堅持自己的價值觀,而且毫無討論餘地,在知曉對方生活環境的前提下,卻依舊認為「他人很好」、「總之會順利的」,這些想法很快就會招來後患。
如果已經決定邁入婚姻,在這裡我想提醒大家一定要確認幾件事。首先,請檢視一下對方不是「容許」我的價值觀,而是可以和我站在同一陣線上的人。此外,還必須仔細想想,在兩人所組成的隊伍裡,對方能否不再牽涉到其他成員(父母、朋友、其他不知名的人等)。換句話說,就是要確認對方身為成年人,是否能優先重視新組成的家庭紐帶關係,以及是否能與過去的養育者適當地分離開來。
而實際上比起檢視對方,我們應該也要先向自己拋出這些疑問。大家是不是也覺得比起配偶,自己跟父母更為親近呢?是不是也只想要求對方按照我的意願、還有我父母的意思行動呢?
此外,你認為自己追求的生活方向和價值觀(即使多少會有些辛苦),到頭來能讓新組的家庭變得更加幸福嗎?針對最後這個提問,各位必須能明快地回答出「YES」才行。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15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