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自然》期刊等各大科學媒體盛讚!
Amazon讀者4.5顆星高度好評!
焦傳金(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黃俊儒(科學新聞解剖室創辦人),聯手推薦!
「絕對狂野的旅程……生氣勃勃且有趣。(黏黏滑滑)是2020年極好的一本大眾科普書籍,獻給所有對我們與世界互動有興趣的人:無論是老是少,是一般人或專業科學家。」――《自然》期刊
緊貼表面?滑動鬆開?表面之間的互動,展現它們彼此的愛恨情仇。
表面原子的互動參與了世界每一刻的日常:我們抓起東西,便利貼貼在牆上,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等。就讓表面科學揭露無處不在的祕密,並讓我們加以應用。
就讓本書告訴你,它們相愛相殺的祕密如何在我們日常發生。只要你懂表面,表面就會幫你:
◎瞬間膠其實不是因「乾掉」而凝固黏著,而是因為吸收水氣,還能用在你的傷口
◎鐵弗龍不沾黏還很滑,是因為鐵弗龍分子只喜歡彼此
◎壁虎的腳趾結構不只幫助牠們附著在天花板,也被用在太空機器人抓取東西
◎高爾夫球的表面凹洞,原來能降低空氣阻力,讓球飛更遠
本書特色
1.從太空船到地震,原來摩擦力與表面科學都參與其中!
表面科學是日常的一部份,我們拿東西、走路、黏東西、鐵弗龍不沾等都參與其中,但就連飛機、太空船、貨輪、賽車、球類運動乃至地底的地震,其實全都有摩擦力與表面科學的參與。就讓本書帶你大開眼界。
2.各領域專家的訪談精華總結!
作者羅麗・溫克里斯訪談各公司與各領域專家,不僅得知他們如何應用摩擦力與表面科學,更以流暢具故事性的文筆讓我們一眼明瞭。就讓作者帶你探訪各專家,來一趟摩擦與表面之旅吧。
Amazon讀者4.5顆星高度好評!
焦傳金(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黃俊儒(科學新聞解剖室創辦人),聯手推薦!
「絕對狂野的旅程……生氣勃勃且有趣。(黏黏滑滑)是2020年極好的一本大眾科普書籍,獻給所有對我們與世界互動有興趣的人:無論是老是少,是一般人或專業科學家。」――《自然》期刊
緊貼表面?滑動鬆開?表面之間的互動,展現它們彼此的愛恨情仇。
表面原子的互動參與了世界每一刻的日常:我們抓起東西,便利貼貼在牆上,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等。就讓表面科學揭露無處不在的祕密,並讓我們加以應用。
就讓本書告訴你,它們相愛相殺的祕密如何在我們日常發生。只要你懂表面,表面就會幫你:
◎瞬間膠其實不是因「乾掉」而凝固黏著,而是因為吸收水氣,還能用在你的傷口
◎鐵弗龍不沾黏還很滑,是因為鐵弗龍分子只喜歡彼此
◎壁虎的腳趾結構不只幫助牠們附著在天花板,也被用在太空機器人抓取東西
◎高爾夫球的表面凹洞,原來能降低空氣阻力,讓球飛更遠
本書特色
1.從太空船到地震,原來摩擦力與表面科學都參與其中!
表面科學是日常的一部份,我們拿東西、走路、黏東西、鐵弗龍不沾等都參與其中,但就連飛機、太空船、貨輪、賽車、球類運動乃至地底的地震,其實全都有摩擦力與表面科學的參與。就讓本書帶你大開眼界。
2.各領域專家的訪談精華總結!
作者羅麗・溫克里斯訪談各公司與各領域專家,不僅得知他們如何應用摩擦力與表面科學,更以流暢具故事性的文筆讓我們一眼明瞭。就讓作者帶你探訪各專家,來一趟摩擦與表面之旅吧。
作者簡介
羅麗.溫克里斯 (Laurie Winkless)
愛爾蘭籍,從物理學家轉職為科普作家,目前居住於紐西蘭。長期致力於科普,喜歡在不同形式的媒介談論科學。
畢業後成為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的研究科學家,專精於功能性材料研究。離開實驗室後,曾與科學組織、工程公司、大學與太空人一同合作。
文章曾刊登於《富比世》、《連線》(Wired)、《君子雜誌》(Esquire)與《經濟學人》等著名媒體。第一本著作《科學與城市》(Science and the City)在2016年由布倫斯伯里西格瑪(Bloomsbury Sigma)出版。之後於2021年出版本書原文版,對摩擦與表面科學進行探索。
愛爾蘭籍,從物理學家轉職為科普作家,目前居住於紐西蘭。長期致力於科普,喜歡在不同形式的媒介談論科學。
畢業後成為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的研究科學家,專精於功能性材料研究。離開實驗室後,曾與科學組織、工程公司、大學與太空人一同合作。
文章曾刊登於《富比世》、《連線》(Wired)、《君子雜誌》(Esquire)與《經濟學人》等著名媒體。第一本著作《科學與城市》(Science and the City)在2016年由布倫斯伯里西格瑪(Bloomsbury Sigma)出版。之後於2021年出版本書原文版,對摩擦與表面科學進行探索。
名人/編輯推薦
名人推薦
焦傳金(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黃俊儒(科學新聞解剖室創辦人)
Amazon讀者好評:
-我是機械貿易的檢查員,機械表面質地是最容易被誤解的專業之一。整體來說,這本書吸引我的目光,因為我正在尋求專家對此主題的看法。從油漆到動物及機械加工的表面,本書細節令人經驗,描述的相關應用相當有趣。相當有趣,容易閱讀,文筆優美。
-本書不僅提供良好有趣的表面科學綜觀(範圍之廣令人訝異),並且賦予我們一個窗口,讓我們思索日常生活中經歷、聽聞的事物如何運作。本書整體行文風格令人著迷,並且表現出對這主題的明顯熱情。
焦傳金(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黃俊儒(科學新聞解剖室創辦人)
Amazon讀者好評:
-我是機械貿易的檢查員,機械表面質地是最容易被誤解的專業之一。整體來說,這本書吸引我的目光,因為我正在尋求專家對此主題的看法。從油漆到動物及機械加工的表面,本書細節令人經驗,描述的相關應用相當有趣。相當有趣,容易閱讀,文筆優美。
-本書不僅提供良好有趣的表面科學綜觀(範圍之廣令人訝異),並且賦予我們一個窗口,讓我們思索日常生活中經歷、聽聞的事物如何運作。本書整體行文風格令人著迷,並且表現出對這主題的明顯熱情。
序
作者序
網路上有一張隨處可見的流程圖,喜歡自己動手修繕和組裝物品的人應該都很熟悉。這張流程圖的最上方是一句問句,「這東西會動嗎?」底下則提供了兩個選擇:如果想要固定物品,請選大力膠布,如果想要讓物品滑順好轉,請選WD-40®。這兩樣產品長久以來都被視為家庭必備好物。也是任何工作坊的必備工具;它們因為萬用而成了家家戶戶的常備用品。兩者我都非常喜歡。
幾年前,當這本書的初步構想在我腦海中嘎嘎作響時,我對這些產品有了一些領悟。因為其中之一是緊貼表面,另一個則是在物體之間滑動來鬆開它們,兩者經常被視為相反;彷彿各據「黏-滑量表」的兩端。真實世界中並沒有這樣的量表存在――不管是日常生活還是在實驗室的受控環境。那是因為「黏」和「滑」這兩個字很模稜兩可,當然也不確切處於對立的兩端。雖然它們廣為大家使用,但是在不同情況下,對不同的人而言,它們都代表不同的意義。依情況而異,它們一個可能讓人聯想到口香糖、大力膠布和糖漿的畫面,而另一個則會聯想到冰雪路面、WD-40和濕磁磚。
「黏」和「滑」這兩個字也不像堅硬和導熱性那樣,是真正的材料性質。它們沒有大家都同意的科學定義,也沒有確切的指標可以用來量化或比較。明明每天日常生活都會用到這兩個字,但卻沒有科學文獻支持,這樣的反差正是我決定把這本書取名《黏黏滑滑》的原因之一*。
註解:*原因就是這樣,而且我剛好覺得這是個很不賴的標題。
據我看,這組熟悉的詞彙可以找到新用途,應用於各式各樣有趣的作用中:特別是發生在表面上和表面之間所有怪奇又美好的事物。兩件物體接觸時會發生很多科學變化;無論是空氣流經彎曲的表面、兩塊金屬貼著彼此互相滑動,或膠水塗抹到木板上。雖然黏性無法測量或定義,但是有許多相關特性可以測量,且有一整個研究領域都致力於定義它們。
摩擦學(tribology)就是其中之一†。有時候會稱為「摩擦與滑動」的科學,主要焦點在於兩個移動的表面如何相互作用。雖然乍看之下似乎有點小眾,但我們之後會發現,這樣的相互作用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且解釋了冰川在充滿岩石的地形中的移動方式,以及你電腦硬碟發出的運轉聲。無論專攻哪個研究領域,所有摩擦學家皆著迷於摩擦力,也就是與表面平行的阻力,無論是讓靜止物體保持在原處〔靜摩擦(static friction)〕,或是讓移動的物體慢下來〔動摩擦(kinetic friction)〕的力量。
註解:†摩擦學這個名詞源自希臘文――「tribos」,意思是「我摩擦」
透過測量材料之間的摩擦力,並將之融入幾十年來不斷發展和更新的數學模型中,摩擦學家可對表面產生有深度且高明的見解。如此一來,他們就能找到方法控制作用於表面的摩擦力。所有有相連零件的系統,不管是經過工程設計或生物與生俱來,在設計時都會考慮到摩擦力。有時候目標是要盡量提高摩擦力;提供元件之間的抓力或牽引力,就算是在極端條件下。其他時候摩擦力則被視為勁敵,因為會導致物品真的磨到靜止為止。不管是哪種情況,我們都無法忽略摩擦力,正因如此,摩擦力是本書的核心,貫穿全書每個章節。
從很多方面來說,摩擦學都不是一門新興科學。人類已探索和控制表面的相互作用近千年之久,比我們發展出用來描述摩擦力所需的算式或工具還久遠得多。在傑胡提霍特普(Djehutihotep)的陵墓就有個著名的例子。他是有權有勢的首都首長,四千年前居住在上埃及(Upper Egypt)。這座陵墓裝飾得富麗堂皇的牆上,有一幅現稱為《巨像的運輸(Transport of the Colossus)》的壁畫。這幅畫像的內容是一副木橇上載著一座巨大的石像,由一群工人拖行。在石像腳邊站著一個人,直接把水倒在木橇前方,起初被解讀為純粹只是一種儀式行為。工程師日後看著這幅畫,思量其中是否有更深的含意。這個液體有可能也是早期的潤滑劑嗎?為了要讓沉重的木橇比較容易在沙地上滑行嗎?
2014年,由丹尼爾.波恩(Daniel Bonn)教授帶領的團隊開始尋找這個疑問的解答。實驗設計相當簡單――他們裝載一塊載了砝碼的木橇,沿著混合了不同水量的沙堆樣本拖行,測量使用的力量。他們最感興趣的衡量標準是摩擦係數μ(coefficient of friction,μ發音為「mu」,類似華語「謬」)。這個比值大量用於摩擦學研究(一般來說,還有工程學與科學)中,因其能讓你大概明白兩種材料表面的作用強度*。此數值愈近零,表面愈容易開始滑動。所以,鋼放在冰塊上的μ值會比木頭放在冰塊上還低一點(μ分別為0.03與0.05),而在乾燥柏油上的橡膠的摩擦作用,則比兩者都高18~30倍(μ=0.9)。這也說明了輪胎有助於汽車停留在路面上的部分原因;我們在第五章會再詳述。藉由測量在愈來愈濕的沙地上拖行的木橇之摩擦係數,波恩就能直接確認倒水對沙子「滑度」的影響。
註解:*更具體地說,μ是兩個表面之間抵抗活動的摩擦力以及正向力(normal force,表面對其上方物體所施加的「支撐」力或壓力)之間的比例。如同動摩擦和靜摩擦,μ依表面是靜止或活動也會有不同的數值。我們在這本書中會經常提到μ。
所有乾燥沙體的摩擦力都偏高,基本μ值為0.55。波恩把此歸咎於「木橇前方的沙堆早在它真的開始移動之前就形成了」。當他增加含水量,沙堆的體積就減少,μ值也是。某些情況下,單純透過加水,木橇與沙之間的摩擦力即可下降40%。但是一旦沙子含水量超過約5%,摩擦力就會再次開始攀升,導致木橇較難拉動。研究人員推斷,要在沙漠中的沙子上運送物品,可加入理想的水量以助滑動。其背後機制對於曾用水桶裝水和倒水來堆成沙堡的人來說應該很熟悉。如果內部的沙是乾的,水就能不受限地流動和擴散。相反的,濕沙則會保持其形狀,這要歸功於砂粒之間形成「水橋」。如果你混合的比例剛剛好,水會團結這些材料,形成平滑、堅硬的表面,可滑動上方的重物。回到2014年,波恩向《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提到,如果把這個潤滑機制放大到巨大石碑那樣的規模,就代表「相較於乾沙,埃及人在濕沙上只需要用上一半的人力就能拉動物品……而埃及人很可能對這個有用的訣竅心知肚明。」
水的應用讓潤滑的世界大幅往前邁進。如今市面上有上千款市售潤滑劑可供選用,主要的基本原料是礦物油(也就是石油)。這些產品有共通目的:減少表面之間移動的摩擦力,無論是廉價割草機的內部或高科技的火星車(Martian Rover)。這些用來減少摩擦力的合成物有龐大的全球市場,2020年市值超過1500億美元(相當於1070億英鎊)。我們會在第九章介紹一些目前最先進的固態潤滑劑。水依然偶爾會影響潤滑,尤其是在像山崩這樣的地質作用,以及第六章和第七章會提到的地震與冰。但是水多半會像其他液體般對表面產生摩擦力;它會拖住物體,減慢它們的移動速度。這些特定的阻力可透過流體力學(也就是液體與氣體移動的科學)理解,且影響範圍廣泛。我們在第四章中還會提到,所有球體和飛機的飛行都會受周遭氣體控制。而如果你是游泳者,第三章會揭露水中前行需要什麼,你將認識一些把水推離表面而降低其影響的水下科技。
不過,還有很多內容出於各種不同的原因無法囊括於本書中。例如,我一開始原本打算用一章的篇幅討論表面科學在醫學的應用,從經由特殊設計微粒給藥的標靶藥物,到設計出有利細胞黏附和生長的植入物。有鑑於我在撰寫本書時(2021年一月),新冠肺炎大流行仍透過可經由空氣和表面傳播的病毒影響全球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這樣的疏忽令人遺憾。但事實是,我的時間和篇幅都不夠,無法再擴及需要大量時間與篇幅的主題。其他章節則僅僅改變了焦點。第二章原本是要探討動物使用表面科學領航和控制周圍環境的許多方法。蜘蛛、海膽和鯊魚都是原本可能入選的生物。結果那一章現在只著重於一種動物――壁虎。在蒐集這隻爬行動物相關資料的過程中,我被牠圈粉了:我深深著迷於牠的攀爬能力背後蘊藏的驚人機制,以及受牠啟發的眾多科技。還有其他來自自然界的範例散佈於全書其他段落。在第八章,我採用了物理學家對觸覺的觀點,及其在人類社會中扮演的角色。最後,或也許該說最初,第一章是所有黏合力相關事物的入門,包括說明一些我經常被詢問的黏滑物品真正的運作原理。
《黏黏滑滑》一書的核心與材料及材料影響其表面的力量有關。無論如何,我從2007年開始便在工作上投入這個主題。那是我第一次參與運用微結構表面(patterned surface)控制摩擦力與液體流動的研究專題,別的先不提,這個專題讓我開始研究防潑水(water-repellent)材料。後來,當我撰寫《科學與城市》(Science and the City)一書時,這些表面的相互作用不斷浮上我的心頭,從葉子在鐵路上的滑度,到輪胎的抓地力。相較於我們對摩擦力的認知與理解,它對現代世界的重要性似乎大得荒唐。那就是《黏黏滑滑》一書的概念真正紮根的時刻。我開始用「發生在表面的事情」觀點看待萬物之後,就一發不可收拾。本書於焉誕生。
《黏黏滑滑》這本書不是要徹底探究所有已知的表面相互作用;也不是想成為一本物理學教科書、摩擦力的數學專著,或深入探究市面上效果最好的膠水。如果您追求的是那種程度的知識,那麼我很樂意與您分享許多其他參考資料*。相反地,我在本書集結了自己最愛的範例,想讓各位讀者明白,作用於材料外表的力量如何實際和象徵性地影響我們的周遭世界。這些力量的含意會穿越科學的各領域,因此,我們的旅程將經歷一些出乎意料的轉折。我想(或者該說我希望?)這本書對所有人而言都有其意義。
註解:*本書最後的延伸閱讀附錄有列出重點參考資料。前往我的個人網站可以找到所有參考資料(若有相關連結便會附上)。
在探究這些主題時,我有幸可以與科學界和社會上一些了不起的人物交流;他們都是各自領域的專家,卻願意慷慨撥冗與我對談,並分享他們的知識。要說「我欠他們一份情」太過輕描淡寫。我很期待各位讀者可以與這些專家相遇。
那麼,現在就請您滑到舒適的角落,燒一壺水,聽我說一些有趣的故事吧。
網路上有一張隨處可見的流程圖,喜歡自己動手修繕和組裝物品的人應該都很熟悉。這張流程圖的最上方是一句問句,「這東西會動嗎?」底下則提供了兩個選擇:如果想要固定物品,請選大力膠布,如果想要讓物品滑順好轉,請選WD-40®。這兩樣產品長久以來都被視為家庭必備好物。也是任何工作坊的必備工具;它們因為萬用而成了家家戶戶的常備用品。兩者我都非常喜歡。
幾年前,當這本書的初步構想在我腦海中嘎嘎作響時,我對這些產品有了一些領悟。因為其中之一是緊貼表面,另一個則是在物體之間滑動來鬆開它們,兩者經常被視為相反;彷彿各據「黏-滑量表」的兩端。真實世界中並沒有這樣的量表存在――不管是日常生活還是在實驗室的受控環境。那是因為「黏」和「滑」這兩個字很模稜兩可,當然也不確切處於對立的兩端。雖然它們廣為大家使用,但是在不同情況下,對不同的人而言,它們都代表不同的意義。依情況而異,它們一個可能讓人聯想到口香糖、大力膠布和糖漿的畫面,而另一個則會聯想到冰雪路面、WD-40和濕磁磚。
「黏」和「滑」這兩個字也不像堅硬和導熱性那樣,是真正的材料性質。它們沒有大家都同意的科學定義,也沒有確切的指標可以用來量化或比較。明明每天日常生活都會用到這兩個字,但卻沒有科學文獻支持,這樣的反差正是我決定把這本書取名《黏黏滑滑》的原因之一*。
註解:*原因就是這樣,而且我剛好覺得這是個很不賴的標題。
據我看,這組熟悉的詞彙可以找到新用途,應用於各式各樣有趣的作用中:特別是發生在表面上和表面之間所有怪奇又美好的事物。兩件物體接觸時會發生很多科學變化;無論是空氣流經彎曲的表面、兩塊金屬貼著彼此互相滑動,或膠水塗抹到木板上。雖然黏性無法測量或定義,但是有許多相關特性可以測量,且有一整個研究領域都致力於定義它們。
摩擦學(tribology)就是其中之一†。有時候會稱為「摩擦與滑動」的科學,主要焦點在於兩個移動的表面如何相互作用。雖然乍看之下似乎有點小眾,但我們之後會發現,這樣的相互作用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且解釋了冰川在充滿岩石的地形中的移動方式,以及你電腦硬碟發出的運轉聲。無論專攻哪個研究領域,所有摩擦學家皆著迷於摩擦力,也就是與表面平行的阻力,無論是讓靜止物體保持在原處〔靜摩擦(static friction)〕,或是讓移動的物體慢下來〔動摩擦(kinetic friction)〕的力量。
註解:†摩擦學這個名詞源自希臘文――「tribos」,意思是「我摩擦」
透過測量材料之間的摩擦力,並將之融入幾十年來不斷發展和更新的數學模型中,摩擦學家可對表面產生有深度且高明的見解。如此一來,他們就能找到方法控制作用於表面的摩擦力。所有有相連零件的系統,不管是經過工程設計或生物與生俱來,在設計時都會考慮到摩擦力。有時候目標是要盡量提高摩擦力;提供元件之間的抓力或牽引力,就算是在極端條件下。其他時候摩擦力則被視為勁敵,因為會導致物品真的磨到靜止為止。不管是哪種情況,我們都無法忽略摩擦力,正因如此,摩擦力是本書的核心,貫穿全書每個章節。
從很多方面來說,摩擦學都不是一門新興科學。人類已探索和控制表面的相互作用近千年之久,比我們發展出用來描述摩擦力所需的算式或工具還久遠得多。在傑胡提霍特普(Djehutihotep)的陵墓就有個著名的例子。他是有權有勢的首都首長,四千年前居住在上埃及(Upper Egypt)。這座陵墓裝飾得富麗堂皇的牆上,有一幅現稱為《巨像的運輸(Transport of the Colossus)》的壁畫。這幅畫像的內容是一副木橇上載著一座巨大的石像,由一群工人拖行。在石像腳邊站著一個人,直接把水倒在木橇前方,起初被解讀為純粹只是一種儀式行為。工程師日後看著這幅畫,思量其中是否有更深的含意。這個液體有可能也是早期的潤滑劑嗎?為了要讓沉重的木橇比較容易在沙地上滑行嗎?
2014年,由丹尼爾.波恩(Daniel Bonn)教授帶領的團隊開始尋找這個疑問的解答。實驗設計相當簡單――他們裝載一塊載了砝碼的木橇,沿著混合了不同水量的沙堆樣本拖行,測量使用的力量。他們最感興趣的衡量標準是摩擦係數μ(coefficient of friction,μ發音為「mu」,類似華語「謬」)。這個比值大量用於摩擦學研究(一般來說,還有工程學與科學)中,因其能讓你大概明白兩種材料表面的作用強度*。此數值愈近零,表面愈容易開始滑動。所以,鋼放在冰塊上的μ值會比木頭放在冰塊上還低一點(μ分別為0.03與0.05),而在乾燥柏油上的橡膠的摩擦作用,則比兩者都高18~30倍(μ=0.9)。這也說明了輪胎有助於汽車停留在路面上的部分原因;我們在第五章會再詳述。藉由測量在愈來愈濕的沙地上拖行的木橇之摩擦係數,波恩就能直接確認倒水對沙子「滑度」的影響。
註解:*更具體地說,μ是兩個表面之間抵抗活動的摩擦力以及正向力(normal force,表面對其上方物體所施加的「支撐」力或壓力)之間的比例。如同動摩擦和靜摩擦,μ依表面是靜止或活動也會有不同的數值。我們在這本書中會經常提到μ。
所有乾燥沙體的摩擦力都偏高,基本μ值為0.55。波恩把此歸咎於「木橇前方的沙堆早在它真的開始移動之前就形成了」。當他增加含水量,沙堆的體積就減少,μ值也是。某些情況下,單純透過加水,木橇與沙之間的摩擦力即可下降40%。但是一旦沙子含水量超過約5%,摩擦力就會再次開始攀升,導致木橇較難拉動。研究人員推斷,要在沙漠中的沙子上運送物品,可加入理想的水量以助滑動。其背後機制對於曾用水桶裝水和倒水來堆成沙堡的人來說應該很熟悉。如果內部的沙是乾的,水就能不受限地流動和擴散。相反的,濕沙則會保持其形狀,這要歸功於砂粒之間形成「水橋」。如果你混合的比例剛剛好,水會團結這些材料,形成平滑、堅硬的表面,可滑動上方的重物。回到2014年,波恩向《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提到,如果把這個潤滑機制放大到巨大石碑那樣的規模,就代表「相較於乾沙,埃及人在濕沙上只需要用上一半的人力就能拉動物品……而埃及人很可能對這個有用的訣竅心知肚明。」
水的應用讓潤滑的世界大幅往前邁進。如今市面上有上千款市售潤滑劑可供選用,主要的基本原料是礦物油(也就是石油)。這些產品有共通目的:減少表面之間移動的摩擦力,無論是廉價割草機的內部或高科技的火星車(Martian Rover)。這些用來減少摩擦力的合成物有龐大的全球市場,2020年市值超過1500億美元(相當於1070億英鎊)。我們會在第九章介紹一些目前最先進的固態潤滑劑。水依然偶爾會影響潤滑,尤其是在像山崩這樣的地質作用,以及第六章和第七章會提到的地震與冰。但是水多半會像其他液體般對表面產生摩擦力;它會拖住物體,減慢它們的移動速度。這些特定的阻力可透過流體力學(也就是液體與氣體移動的科學)理解,且影響範圍廣泛。我們在第四章中還會提到,所有球體和飛機的飛行都會受周遭氣體控制。而如果你是游泳者,第三章會揭露水中前行需要什麼,你將認識一些把水推離表面而降低其影響的水下科技。
不過,還有很多內容出於各種不同的原因無法囊括於本書中。例如,我一開始原本打算用一章的篇幅討論表面科學在醫學的應用,從經由特殊設計微粒給藥的標靶藥物,到設計出有利細胞黏附和生長的植入物。有鑑於我在撰寫本書時(2021年一月),新冠肺炎大流行仍透過可經由空氣和表面傳播的病毒影響全球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這樣的疏忽令人遺憾。但事實是,我的時間和篇幅都不夠,無法再擴及需要大量時間與篇幅的主題。其他章節則僅僅改變了焦點。第二章原本是要探討動物使用表面科學領航和控制周圍環境的許多方法。蜘蛛、海膽和鯊魚都是原本可能入選的生物。結果那一章現在只著重於一種動物――壁虎。在蒐集這隻爬行動物相關資料的過程中,我被牠圈粉了:我深深著迷於牠的攀爬能力背後蘊藏的驚人機制,以及受牠啟發的眾多科技。還有其他來自自然界的範例散佈於全書其他段落。在第八章,我採用了物理學家對觸覺的觀點,及其在人類社會中扮演的角色。最後,或也許該說最初,第一章是所有黏合力相關事物的入門,包括說明一些我經常被詢問的黏滑物品真正的運作原理。
《黏黏滑滑》一書的核心與材料及材料影響其表面的力量有關。無論如何,我從2007年開始便在工作上投入這個主題。那是我第一次參與運用微結構表面(patterned surface)控制摩擦力與液體流動的研究專題,別的先不提,這個專題讓我開始研究防潑水(water-repellent)材料。後來,當我撰寫《科學與城市》(Science and the City)一書時,這些表面的相互作用不斷浮上我的心頭,從葉子在鐵路上的滑度,到輪胎的抓地力。相較於我們對摩擦力的認知與理解,它對現代世界的重要性似乎大得荒唐。那就是《黏黏滑滑》一書的概念真正紮根的時刻。我開始用「發生在表面的事情」觀點看待萬物之後,就一發不可收拾。本書於焉誕生。
《黏黏滑滑》這本書不是要徹底探究所有已知的表面相互作用;也不是想成為一本物理學教科書、摩擦力的數學專著,或深入探究市面上效果最好的膠水。如果您追求的是那種程度的知識,那麼我很樂意與您分享許多其他參考資料*。相反地,我在本書集結了自己最愛的範例,想讓各位讀者明白,作用於材料外表的力量如何實際和象徵性地影響我們的周遭世界。這些力量的含意會穿越科學的各領域,因此,我們的旅程將經歷一些出乎意料的轉折。我想(或者該說我希望?)這本書對所有人而言都有其意義。
註解:*本書最後的延伸閱讀附錄有列出重點參考資料。前往我的個人網站可以找到所有參考資料(若有相關連結便會附上)。
在探究這些主題時,我有幸可以與科學界和社會上一些了不起的人物交流;他們都是各自領域的專家,卻願意慷慨撥冗與我對談,並分享他們的知識。要說「我欠他們一份情」太過輕描淡寫。我很期待各位讀者可以與這些專家相遇。
那麼,現在就請您滑到舒適的角落,燒一壺水,聽我說一些有趣的故事吧。
目次
序 Hello
第一章、黏還是不黏 To Stick or Not to Stick
第二章、壁虎的爬牆功 A Gecko’s Grip
第三章、游泳去 Gone Swimming
第四章、翱翔天際 Flying High
第五章、上路出發 Hit The Road
第六章、搖晃的群島 These Shaky Isles
第七章、破冰 Break the Ice
第八章、觸摸的力量 The Human Touch
第九章、緊密接觸 Close Contact
延伸閱讀
致謝
第一章、黏還是不黏 To Stick or Not to Stick
第二章、壁虎的爬牆功 A Gecko’s Grip
第三章、游泳去 Gone Swimming
第四章、翱翔天際 Flying High
第五章、上路出發 Hit The Road
第六章、搖晃的群島 These Shaky Isles
第七章、破冰 Break the Ice
第八章、觸摸的力量 The Human Touch
第九章、緊密接觸 Close Contact
延伸閱讀
致謝
書摘/試閱
第一章、黏還是不黏 To Stick or Not to Stick
偏遠的澳洲西北部似乎不像是探討表面科學的書會開啟篇章的地點。但是如果我們想要探究人類與所有黏性物體的連結,沒有地方能贏過這裡。金伯利地區(Kimberley)幅員遼闊,以陡峭峽谷和潔淨水源等驚心動魄的地景聞名,面積是愛爾蘭的五倍,但當地人口不到37000人*。此地區也老得無以言名,至少18億年前就生成了,大部分地區從那時候起就因大地構造作用力(tectonic forces)而與世隔絕。其土壤顏色多變,從亮黃色到無數的紅色系土壤,偶爾還會出現深如黑的紫色。
註解:*這相當於每平方公里有零.零八人。澳洲全體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三.二人
此地區的日落色調由是岩石中不同形式的鐵氫氧化物造成,鐵、氧和氫原子每次結合都會生成不同的色調。整體來說,這些物質稱為赭石(ochre),是人類的第一個顏料。千年來,金伯利地區的原住民會熟練地使用赭石製作標記:用來分享故事、祭祀他們的祖先,以及映現他們的生活經歷。現在的藝術家會在帆布或木頭上作畫,但是他們的作品與最早的藝術形式,也就是岩石藝術,有無法切割的連結。而金伯利就是世界上一些最傑出和最古老藝術的發源地。
其中最有名的可以說是圭央(Gwion,此為澳洲原住民語言詞彙)風格的圖案。這些圖案出現在北金伯利,它們被形容成「主要是細膩繪製的人物,穿著精心製作的儀式服裝,包括長型頭飾,且伴隨著物質文化,包括迴力鏢和矛」。儘管它們蘊含著無比的文化價值,但許多圭央遺址都已遭毀損或破壞,主要是因為開發的關係。文化遺產保護立法的漏洞備受指責,亞馬吉馬爾帕原住民公司(Yamatji Marlpa Aboriginal Corporation)的西蒙.霍金斯就稱目前的保護法是「古早過時的……笑話」。因此我們可以理解金伯利人對於分享祖先智慧抱持的慎重態度。而在四位恩加林因族(Ngarinyin)人長老撰寫的《圭央圭央:秘密通道》(Gwion Gwion: dulwan mamaa)這本書當中,就把圭央岩畫藝術形容成「保護人類……血緣……律法的秘密」。
不過近幾年來,許多原住民社群開始尋求西方科學家的幫助,以釐清這項藝術的起源與發展。澳洲的岩畫藝術是出了名難以追溯,因其使用的鐵基顏料不含碳,而碳是放射性碳定年法(radiocarbon dating)的必備元素。但是一項在2020年發表的研究使用了有新意的方法。墨爾本大學(University of Melbourne)科學家與傳統土地所有人(Traditional Owner)團體合作,研究十四處(故意)未公開遺址的圭央藝術作品。在每處遺址,他們都從用來作畫的漆料下方或上方的蜂巢採集少許樣本。研究人員對這些蜂巢殘餘物進行碳定年法後,得以推算出各個藝術作品的年代區間。他們推斷他們研究的大部分圭央圖案,「年代區間相對較窄,約落在11500至12700年以前。」
雖然這幅岩畫很古老,但遠不是澳洲最古老的案例。該頭銜目前是由2012年在北領地(Northern Territory)周恩族(Jawoyn)區域發現的樣本所擁有。有一小塊石英岩上畫著深灰色的線條,並知道它是更大幅畫作的一小部分,可追溯至28000年前。還有大量其他考古證據顯示人類已在這類遺跡居住了更久的時間*。但這主題已經能直接寫成一本專書。我自己則是對赭石驚人的持久力感到驚艷。這種顏料――塗在牆上的時間比埃及最古老金字塔完工還早23000年――為什麼可以保存這麼久?它與現今高科技、分子控制的顏料之間有什麼關聯性?
註解:*有一份考古學研究,是針對從金伯利地區東北方一處大型沉積景觀明吉瓦拉(Minjiwarra)挖掘到的工具,該研究推斷此地區已連續有原住民族群居住了五萬年之久。
我有幸獲准訪談加百列.諾迪亞(Gabriel Nodea),他是深獲各方推崇的藝術家,也非常瞭解蓋賈人(Gija people)的相關文化。加百列作畫時會融合傳統與現代材料。他會如祖先般研磨鮮明色系的岩石製成粉狀顏料。但是黏結劑(binder)――凝聚所有顏料,並有助於其附著於表面的液體――他則是使用PVA膠與水調和。他的畫作很持久,可以在帆布上留存數十年,但是他說:「在石壁上就無法保存這麼久。我無法告訴你他們到底怎麼辦到的;我們手上只有非常難以說清楚一切的線索。我只知道他們是運用他們的視野和他們的頭腦,從不同的角度觀看萬物。他們一定擁有一些秘密配方,因為只有水和赭石是行不通的。」
「研究人員已花很長一段時間試圖辨別出岩畫使用的黏結劑,」馬賽拉.史考特(Marcelle Scott)博士說,他是格林威德文物保護中心(Grimwade Centre for Cultural Materials Conservation)的研究員,也是諾迪亞的同事。「主要難題是取得的材料數量稀少。另一件事則是藝術品與岩石表面之間的化學相似性,這很可能造就其適應力。」史考特在他從墨爾本打來的電話中告訴我,後者可引申出一些有趣的結論:「當人們在樣本中看到氧化鐵時,很容易會說那是『血』;大多時候,那其實是赭石造成的。」原住民藝術有時會使用血――2001年過世的知名蓋賈藝術家傑克.布瑞頓(Jack Britten),正是因把赭石與桉樹樹汁混合少量袋鼠血而聞名。但我直到目前所能找到的資料顯示,澳洲傳統岩畫上尚未有任何有證據確鑿的存在跡象, 大多數其他可能的材料也是一樣。世界上其他遺跡的部分秘方則已被發現;例如,我們已在南非桑人(San)岩畫所使用的漆料中發現蘆葦植物的微量樹汁。但是我們從這些古老畫作獲得的化學資訊大多來自分析它們的顏料。有一份研究特別針對圭央岩畫使用的獨特桑椹顏料。研究人員使用攜帶式X光螢光分析赭石的少量樣本,指出其鮮豔的顏色是來自黃鉀鐵礬(jarosite)――一種含鉀與硫酸鹽的礦物質。其他研究已進行各式各樣的分析,包括辨別出巧妙偽裝的歷史破壞,以及精確指出開採特定赭石的特定採石場。
赭石顏料曾經(現在依然)是「土地的一部分」這件事,在2011年特別明顯,當時東金伯利有一處小社區有慘痛的經歷。沃蒙藝術中心(Warmun Art Centre)在全世界當代本地藝術擁有特殊地位已超過五十年的時間。此處為蓋賈人所擁有和管理,培養出一些澳洲最富盛名的藝術家,是文化知識與藝術品重要的存放處。所以當洪水侵襲該地區,重創藝術中心及其周圍的住宅,產生的衝擊相當深遠。「畫作散佈各處;有些遠到我們得騎機車才能找到,」蓋賈藝術家羅薩琳.帕克(Roseleen Park)當時告訴《雪梨晨鋒報》(Sydney Morning Herald)。「畫作掛在樹上、山坡上,被倒鉤的電線纏住。我大約救回一百多幅。」時任藝術中心理事長的諾迪亞說,他最首要的感受就是什麼都沒了:「看到我們的畫作被沖走和毀損實在太心痛了。全澳洲所有的藝術作品對我們的人民都非常重要――這些作品讓我們與自己的文化及背後豐富的故事產生連結,進而與國家有連結,將這些東西串連在一起。」
受損的作品中,有些是由史考特及其在墨爾本大學的同事負責管理。「沃蒙社區收藏品(Warmun Community Collection)因已逝藝術家的作品而聞名,具有重大的國家地位,所以我們可以負責保存管理深感榮幸。」但她說,他們面臨的難題相當龐大。「好幾百件這樣的作品在土中結塊,許多作品還發霉了。」保存管理團隊也必須想辦法應付各種不同的基板――從木頭和帆布乃至水泥板之類的東西。此外,如我們在接下來的內容所見,漆料黏合於表面的效果端看其黏附的材料以及使用的黏合劑。史考特最後說,有塗漆的表面經證實極度持久。「與不同類型的表面打交道是我們工作的一部分,但我很擔心我們是否有能力清除泥土――事實上是濕赭石――而不損害下方的畫作。但是沃蒙藝術家真的很瞭解自己的素材。有了他們的幫助,我們得以比我原先所想的清得更乾淨。」2013年,精心修復的藝術作品被歸還給沃蒙,現在收藏在藝術中心附近特地興建的架高儲存機構中。
與這些當代作品不同,千年來裝飾金伯利地區牆壁和洞穴的藝術無法脫離大自然的破壞力。而那些破壞力有時候可能極為嚴重。該地區的濕季炎熱又潮溼,悶得讓人受不了,乾季則以豔陽和夜霜著稱。這些古老岩畫在劇烈的氣候變化下還能倖存至今,相當不尋常。但是結果發現,正是其中一種天氣型態幫忙保存了這些岩畫。
沙漠岩漆(desert varnish)是又黑又薄(大於0.2公釐*)的塗層,會在各種裸露的岩石表面形成。雖然它最常出現在乾燥、乾旱地區,但是從冰島到夏威夷其實隨處都有,且往往富含鎂和氧化鐵,與其所包覆的岩石內會有的化合物相似。這層塗層與岩石底層之間的差異在於矽石與鋁的濃度偏高,並含有許多其他氧化劑。這些礦物質會使之變成硬質玻璃質表面來保護岩石,而根據科學家的說法,它們能移動到岩石表面唯一的方法是靠風。風吹過沙漠時會夾帶沙塵的微粒,經常會將之沉積在岩石表面。但是這些微粒碰到岩石表面後如何停留在岩石上,依然有點神祕。有人推測其中牽涉到真菌小孢子的某種生物機制,如同矽石碰到水時會發生的化學崩解。但我們的確知道一件事,沙漠岩漆形成的速度會隨時間和地點而異。有一份澳洲研究發現證據,顯示至少一萬年前有一段「大上漆」時期,接著出現好幾層厚度不同的明顯分層。
註解:*這相當於200微米(μm),與兩張影印紙疊在一起的厚度差不多。
根據史考特的看法,像這樣的過程可說明為何有些岩畫可留存這麼久的時間。「天氣當然是因素之一,但是其影響取決於事件發生的時間,相對於畫作的年齡。作品完成後立刻進入特別潮溼的紀元會摧毀作品,但是乾燥的紀元可能會形成保護層。」不過即使沙漠岩漆形成,它也並非密封。鹽霧(salt spray)和火經證實皆會摧毀岩畫,有些區域的破壞速度比形成速度還快。目前還不清楚它們可能會對澳洲珍貴的岩畫遺跡造成哪些長期影響。再加上其他的因素,例如氣候變遷、採礦作業以及人口成長,看起來的確前景堪憂。
我看著眼前那塊突出的石頭時,一邊思索所有問題,那塊石頭上重疊了好幾層手印和圖案――一大片的橘色、白色和紅色,這正是這個地方地名的由來。距離雪梨(Sydney)往西一小時車程的紅手洞(Red Hands Cave),被視為藍山(Blue Mountains)原住民藝術的最佳範例之一。這些肖像可能已經在這面牆上一千六百年了,是由年輕男孩在他們手上噴了赭石所製作而成,在手上噴赭石代表他們開始進入成年期。我看不到任何沙漠岩漆的跡象,但是顏料依然鮮明。我緩緩向前移動,把我的鼻子貼在防止該遺跡遭受破壞的金屬圍欄上,迫切地想再靠近一點。有好幾分鐘的時間,我只聽到桉樹(gum tree)沙沙作響的聲音。當我沿著小路折返,經過其他遊客身邊,聽到有個細微的聲音說著「爸爸,我們可以在我床邊的牆上蓋一些手印,一定會很酷!」父親很快地回應:「也許吧,寶貝,但是不要期望它們可以像這些岩畫一樣保存很久。」
偏遠的澳洲西北部似乎不像是探討表面科學的書會開啟篇章的地點。但是如果我們想要探究人類與所有黏性物體的連結,沒有地方能贏過這裡。金伯利地區(Kimberley)幅員遼闊,以陡峭峽谷和潔淨水源等驚心動魄的地景聞名,面積是愛爾蘭的五倍,但當地人口不到37000人*。此地區也老得無以言名,至少18億年前就生成了,大部分地區從那時候起就因大地構造作用力(tectonic forces)而與世隔絕。其土壤顏色多變,從亮黃色到無數的紅色系土壤,偶爾還會出現深如黑的紫色。
註解:*這相當於每平方公里有零.零八人。澳洲全體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三.二人
此地區的日落色調由是岩石中不同形式的鐵氫氧化物造成,鐵、氧和氫原子每次結合都會生成不同的色調。整體來說,這些物質稱為赭石(ochre),是人類的第一個顏料。千年來,金伯利地區的原住民會熟練地使用赭石製作標記:用來分享故事、祭祀他們的祖先,以及映現他們的生活經歷。現在的藝術家會在帆布或木頭上作畫,但是他們的作品與最早的藝術形式,也就是岩石藝術,有無法切割的連結。而金伯利就是世界上一些最傑出和最古老藝術的發源地。
其中最有名的可以說是圭央(Gwion,此為澳洲原住民語言詞彙)風格的圖案。這些圖案出現在北金伯利,它們被形容成「主要是細膩繪製的人物,穿著精心製作的儀式服裝,包括長型頭飾,且伴隨著物質文化,包括迴力鏢和矛」。儘管它們蘊含著無比的文化價值,但許多圭央遺址都已遭毀損或破壞,主要是因為開發的關係。文化遺產保護立法的漏洞備受指責,亞馬吉馬爾帕原住民公司(Yamatji Marlpa Aboriginal Corporation)的西蒙.霍金斯就稱目前的保護法是「古早過時的……笑話」。因此我們可以理解金伯利人對於分享祖先智慧抱持的慎重態度。而在四位恩加林因族(Ngarinyin)人長老撰寫的《圭央圭央:秘密通道》(Gwion Gwion: dulwan mamaa)這本書當中,就把圭央岩畫藝術形容成「保護人類……血緣……律法的秘密」。
不過近幾年來,許多原住民社群開始尋求西方科學家的幫助,以釐清這項藝術的起源與發展。澳洲的岩畫藝術是出了名難以追溯,因其使用的鐵基顏料不含碳,而碳是放射性碳定年法(radiocarbon dating)的必備元素。但是一項在2020年發表的研究使用了有新意的方法。墨爾本大學(University of Melbourne)科學家與傳統土地所有人(Traditional Owner)團體合作,研究十四處(故意)未公開遺址的圭央藝術作品。在每處遺址,他們都從用來作畫的漆料下方或上方的蜂巢採集少許樣本。研究人員對這些蜂巢殘餘物進行碳定年法後,得以推算出各個藝術作品的年代區間。他們推斷他們研究的大部分圭央圖案,「年代區間相對較窄,約落在11500至12700年以前。」
雖然這幅岩畫很古老,但遠不是澳洲最古老的案例。該頭銜目前是由2012年在北領地(Northern Territory)周恩族(Jawoyn)區域發現的樣本所擁有。有一小塊石英岩上畫著深灰色的線條,並知道它是更大幅畫作的一小部分,可追溯至28000年前。還有大量其他考古證據顯示人類已在這類遺跡居住了更久的時間*。但這主題已經能直接寫成一本專書。我自己則是對赭石驚人的持久力感到驚艷。這種顏料――塗在牆上的時間比埃及最古老金字塔完工還早23000年――為什麼可以保存這麼久?它與現今高科技、分子控制的顏料之間有什麼關聯性?
註解:*有一份考古學研究,是針對從金伯利地區東北方一處大型沉積景觀明吉瓦拉(Minjiwarra)挖掘到的工具,該研究推斷此地區已連續有原住民族群居住了五萬年之久。
我有幸獲准訪談加百列.諾迪亞(Gabriel Nodea),他是深獲各方推崇的藝術家,也非常瞭解蓋賈人(Gija people)的相關文化。加百列作畫時會融合傳統與現代材料。他會如祖先般研磨鮮明色系的岩石製成粉狀顏料。但是黏結劑(binder)――凝聚所有顏料,並有助於其附著於表面的液體――他則是使用PVA膠與水調和。他的畫作很持久,可以在帆布上留存數十年,但是他說:「在石壁上就無法保存這麼久。我無法告訴你他們到底怎麼辦到的;我們手上只有非常難以說清楚一切的線索。我只知道他們是運用他們的視野和他們的頭腦,從不同的角度觀看萬物。他們一定擁有一些秘密配方,因為只有水和赭石是行不通的。」
「研究人員已花很長一段時間試圖辨別出岩畫使用的黏結劑,」馬賽拉.史考特(Marcelle Scott)博士說,他是格林威德文物保護中心(Grimwade Centre for Cultural Materials Conservation)的研究員,也是諾迪亞的同事。「主要難題是取得的材料數量稀少。另一件事則是藝術品與岩石表面之間的化學相似性,這很可能造就其適應力。」史考特在他從墨爾本打來的電話中告訴我,後者可引申出一些有趣的結論:「當人們在樣本中看到氧化鐵時,很容易會說那是『血』;大多時候,那其實是赭石造成的。」原住民藝術有時會使用血――2001年過世的知名蓋賈藝術家傑克.布瑞頓(Jack Britten),正是因把赭石與桉樹樹汁混合少量袋鼠血而聞名。但我直到目前所能找到的資料顯示,澳洲傳統岩畫上尚未有任何有證據確鑿的存在跡象, 大多數其他可能的材料也是一樣。世界上其他遺跡的部分秘方則已被發現;例如,我們已在南非桑人(San)岩畫所使用的漆料中發現蘆葦植物的微量樹汁。但是我們從這些古老畫作獲得的化學資訊大多來自分析它們的顏料。有一份研究特別針對圭央岩畫使用的獨特桑椹顏料。研究人員使用攜帶式X光螢光分析赭石的少量樣本,指出其鮮豔的顏色是來自黃鉀鐵礬(jarosite)――一種含鉀與硫酸鹽的礦物質。其他研究已進行各式各樣的分析,包括辨別出巧妙偽裝的歷史破壞,以及精確指出開採特定赭石的特定採石場。
赭石顏料曾經(現在依然)是「土地的一部分」這件事,在2011年特別明顯,當時東金伯利有一處小社區有慘痛的經歷。沃蒙藝術中心(Warmun Art Centre)在全世界當代本地藝術擁有特殊地位已超過五十年的時間。此處為蓋賈人所擁有和管理,培養出一些澳洲最富盛名的藝術家,是文化知識與藝術品重要的存放處。所以當洪水侵襲該地區,重創藝術中心及其周圍的住宅,產生的衝擊相當深遠。「畫作散佈各處;有些遠到我們得騎機車才能找到,」蓋賈藝術家羅薩琳.帕克(Roseleen Park)當時告訴《雪梨晨鋒報》(Sydney Morning Herald)。「畫作掛在樹上、山坡上,被倒鉤的電線纏住。我大約救回一百多幅。」時任藝術中心理事長的諾迪亞說,他最首要的感受就是什麼都沒了:「看到我們的畫作被沖走和毀損實在太心痛了。全澳洲所有的藝術作品對我們的人民都非常重要――這些作品讓我們與自己的文化及背後豐富的故事產生連結,進而與國家有連結,將這些東西串連在一起。」
受損的作品中,有些是由史考特及其在墨爾本大學的同事負責管理。「沃蒙社區收藏品(Warmun Community Collection)因已逝藝術家的作品而聞名,具有重大的國家地位,所以我們可以負責保存管理深感榮幸。」但她說,他們面臨的難題相當龐大。「好幾百件這樣的作品在土中結塊,許多作品還發霉了。」保存管理團隊也必須想辦法應付各種不同的基板――從木頭和帆布乃至水泥板之類的東西。此外,如我們在接下來的內容所見,漆料黏合於表面的效果端看其黏附的材料以及使用的黏合劑。史考特最後說,有塗漆的表面經證實極度持久。「與不同類型的表面打交道是我們工作的一部分,但我很擔心我們是否有能力清除泥土――事實上是濕赭石――而不損害下方的畫作。但是沃蒙藝術家真的很瞭解自己的素材。有了他們的幫助,我們得以比我原先所想的清得更乾淨。」2013年,精心修復的藝術作品被歸還給沃蒙,現在收藏在藝術中心附近特地興建的架高儲存機構中。
與這些當代作品不同,千年來裝飾金伯利地區牆壁和洞穴的藝術無法脫離大自然的破壞力。而那些破壞力有時候可能極為嚴重。該地區的濕季炎熱又潮溼,悶得讓人受不了,乾季則以豔陽和夜霜著稱。這些古老岩畫在劇烈的氣候變化下還能倖存至今,相當不尋常。但是結果發現,正是其中一種天氣型態幫忙保存了這些岩畫。
沙漠岩漆(desert varnish)是又黑又薄(大於0.2公釐*)的塗層,會在各種裸露的岩石表面形成。雖然它最常出現在乾燥、乾旱地區,但是從冰島到夏威夷其實隨處都有,且往往富含鎂和氧化鐵,與其所包覆的岩石內會有的化合物相似。這層塗層與岩石底層之間的差異在於矽石與鋁的濃度偏高,並含有許多其他氧化劑。這些礦物質會使之變成硬質玻璃質表面來保護岩石,而根據科學家的說法,它們能移動到岩石表面唯一的方法是靠風。風吹過沙漠時會夾帶沙塵的微粒,經常會將之沉積在岩石表面。但是這些微粒碰到岩石表面後如何停留在岩石上,依然有點神祕。有人推測其中牽涉到真菌小孢子的某種生物機制,如同矽石碰到水時會發生的化學崩解。但我們的確知道一件事,沙漠岩漆形成的速度會隨時間和地點而異。有一份澳洲研究發現證據,顯示至少一萬年前有一段「大上漆」時期,接著出現好幾層厚度不同的明顯分層。
註解:*這相當於200微米(μm),與兩張影印紙疊在一起的厚度差不多。
根據史考特的看法,像這樣的過程可說明為何有些岩畫可留存這麼久的時間。「天氣當然是因素之一,但是其影響取決於事件發生的時間,相對於畫作的年齡。作品完成後立刻進入特別潮溼的紀元會摧毀作品,但是乾燥的紀元可能會形成保護層。」不過即使沙漠岩漆形成,它也並非密封。鹽霧(salt spray)和火經證實皆會摧毀岩畫,有些區域的破壞速度比形成速度還快。目前還不清楚它們可能會對澳洲珍貴的岩畫遺跡造成哪些長期影響。再加上其他的因素,例如氣候變遷、採礦作業以及人口成長,看起來的確前景堪憂。
我看著眼前那塊突出的石頭時,一邊思索所有問題,那塊石頭上重疊了好幾層手印和圖案――一大片的橘色、白色和紅色,這正是這個地方地名的由來。距離雪梨(Sydney)往西一小時車程的紅手洞(Red Hands Cave),被視為藍山(Blue Mountains)原住民藝術的最佳範例之一。這些肖像可能已經在這面牆上一千六百年了,是由年輕男孩在他們手上噴了赭石所製作而成,在手上噴赭石代表他們開始進入成年期。我看不到任何沙漠岩漆的跡象,但是顏料依然鮮明。我緩緩向前移動,把我的鼻子貼在防止該遺跡遭受破壞的金屬圍欄上,迫切地想再靠近一點。有好幾分鐘的時間,我只聽到桉樹(gum tree)沙沙作響的聲音。當我沿著小路折返,經過其他遊客身邊,聽到有個細微的聲音說著「爸爸,我們可以在我床邊的牆上蓋一些手印,一定會很酷!」父親很快地回應:「也許吧,寶貝,但是不要期望它們可以像這些岩畫一樣保存很久。」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