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層時代
商品資訊
系列名:跨世紀大師彼得.杜拉克全集
ISBN13:9786269567348
替代書名:The Age of Discontinuity: Guidelines to Our Changing Society
出版社:博雅
作者:彼得‧杜拉克
譯者:陳琇玲;許晉福
出版日:2022/12/02
裝訂/頁數:軟精裝/576頁
規格:21cm*14.8cm*3cm (高/寬/厚)
版次:1
定價
:NT$ 620 元優惠價
:90 折 558 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6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切中時勢,彼得‧杜拉克當時觀察到的社會變化,至今仍舊餘波盪漾。
──英國管理大師 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
彼得‧杜拉克從不企圖做預測,然而聰明的讀者卻會發現,彼得‧杜拉克還是這樣做了──因為他所提出的看法和分析,絕對禁得起時間考驗。
──逢甲大學人言講座教授、中華企業倫理教育促進會理事長 許士軍
看完本書,讀者會發現,五十多年前作者所寫,儼然就是當今的世界。
──前經濟部長 尹啟銘
本書具備廣大的視野,替未來幾十年的政治和經濟現實,做出了既實用又振奮人心的研究。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這是一本足以啟發企業、個人,思考前所未有新事物的絕妙好書。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在未來幾十年內,每隔幾年就會有一個以新技術為主的主要產業出現。我們在世界經濟領域面臨重大改變。整個世界已經變成「一個市場」,一個「全球購物中心」。社會生活與經濟生活的政治矩陣正迅速改變。知識已成為重要資本、成本中心、關鍵經濟資源。
本書的主題對社會情勢討論有限,但卻以全面觀點檢視經濟、政治、社會、技術、學習
與知識領域。不過,本書也附帶涉及個人經驗、藝術、人類屬靈生活等重要領域。
本書不是在預測趨勢,而是仔細研究斷層;不是在預測明日,而是檢視今天;不問:「未來會怎樣?」而問:「為了開創未來,我們現在必須解決什麼?」
──英國管理大師 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
彼得‧杜拉克從不企圖做預測,然而聰明的讀者卻會發現,彼得‧杜拉克還是這樣做了──因為他所提出的看法和分析,絕對禁得起時間考驗。
──逢甲大學人言講座教授、中華企業倫理教育促進會理事長 許士軍
看完本書,讀者會發現,五十多年前作者所寫,儼然就是當今的世界。
──前經濟部長 尹啟銘
本書具備廣大的視野,替未來幾十年的政治和經濟現實,做出了既實用又振奮人心的研究。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這是一本足以啟發企業、個人,思考前所未有新事物的絕妙好書。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在未來幾十年內,每隔幾年就會有一個以新技術為主的主要產業出現。我們在世界經濟領域面臨重大改變。整個世界已經變成「一個市場」,一個「全球購物中心」。社會生活與經濟生活的政治矩陣正迅速改變。知識已成為重要資本、成本中心、關鍵經濟資源。
本書的主題對社會情勢討論有限,但卻以全面觀點檢視經濟、政治、社會、技術、學習
與知識領域。不過,本書也附帶涉及個人經驗、藝術、人類屬靈生活等重要領域。
本書不是在預測趨勢,而是仔細研究斷層;不是在預測明日,而是檢視今天;不問:「未來會怎樣?」而問:「為了開創未來,我們現在必須解決什麼?」
作者簡介
彼得‧杜拉克
彼得‧杜拉克生長於一個文化環境優越的家庭,薰陶於猶太–基督教信仰傳統。1937 年移居美國,2002 年6 月20 日榮獲美國「總統自由勳章」。
杜拉克一生好學、敏思、善察、能析;筆耕不輟,以逾40 部著作享譽世界;治學精進、不拘框條,觸類旁通、不落窠臼。他早年學金融,1931 年獲法蘭克福大學法學博士。經濟學上,他尊敬凱因斯(John M. Keynes 1883-1946),但跟隨熊彼得(Joseph A. Schumpeter 1883-1950)。政治學上,他主張多元化和去中心化,對極權主義持嚴肅的批判態度。他對存在主義哲學與生存神學,特別是齊克果(S. Kierkegaard 1813-1855)的思想研究,造詣頗深。
杜拉克自稱為「旁觀者」,始終持守立場清醒、思維冷靜、人格獨立、思想自由以及責任意識。做為「社會生態學家」,他具有明心慧眼、洞察力強,為世人的社會與組織守望的美德、正直與良知,勇於在批判中追求創新。他創立了「現代管理學」,主張管理的理論創新與實踐探索、走「知信行」合一之路,因此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和「管理大師中的大師」。
杜拉克在世近一個世紀。他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見證從科學技術變革到思想理念革新的過程;目睹從工業時代進入智識(知識)時代、資訊時代的變化;親歷從資本主義社會發展到後現代知識型社會的變遷;對所有經歷的變化以及21 世紀的人類發展,他都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今天,我們能夠深切感知到他的貢獻永不止於20 世紀,對未來世界的發展與變化,杜拉克的思想必定會產生更加積極且深遠的影響。
彼得‧杜拉克生長於一個文化環境優越的家庭,薰陶於猶太–基督教信仰傳統。1937 年移居美國,2002 年6 月20 日榮獲美國「總統自由勳章」。
杜拉克一生好學、敏思、善察、能析;筆耕不輟,以逾40 部著作享譽世界;治學精進、不拘框條,觸類旁通、不落窠臼。他早年學金融,1931 年獲法蘭克福大學法學博士。經濟學上,他尊敬凱因斯(John M. Keynes 1883-1946),但跟隨熊彼得(Joseph A. Schumpeter 1883-1950)。政治學上,他主張多元化和去中心化,對極權主義持嚴肅的批判態度。他對存在主義哲學與生存神學,特別是齊克果(S. Kierkegaard 1813-1855)的思想研究,造詣頗深。
杜拉克自稱為「旁觀者」,始終持守立場清醒、思維冷靜、人格獨立、思想自由以及責任意識。做為「社會生態學家」,他具有明心慧眼、洞察力強,為世人的社會與組織守望的美德、正直與良知,勇於在批判中追求創新。他創立了「現代管理學」,主張管理的理論創新與實踐探索、走「知信行」合一之路,因此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和「管理大師中的大師」。
杜拉克在世近一個世紀。他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見證從科學技術變革到思想理念革新的過程;目睹從工業時代進入智識(知識)時代、資訊時代的變化;親歷從資本主義社會發展到後現代知識型社會的變遷;對所有經歷的變化以及21 世紀的人類發展,他都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今天,我們能夠深切感知到他的貢獻永不止於20 世紀,對未來世界的發展與變化,杜拉克的思想必定會產生更加積極且深遠的影響。
序
【導讀】
這本《斷層時代》是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1969年的著作,當時他已60歲,學富五車,對世界趨勢的演變業經長期的觀察,能夠掌握世局變動的脈絡。四十多年前讀這本大作時,個人缺乏作者所具有的豐富知識、歷練為底子,讀起來猶如囫圇吞棗,難以掌握其精髓。而今重讀此書,印證五十多年來世局的變遷,不得不佩服杜拉克的高瞻遠矚,對變局的澄明透徹。
所謂斷層或不連續(discontinuity),並非如字面所呈現的像斷崖式的轉折,而是如本書1983年版杜拉克的序所言:是試著確認正在發生或已經發生的根本改變,把潛藏在社會及文化現實中的重大改變稱為「不連續」,不連續是先前根基改變所導致的結果。因此,本書的核心除了陳述各層面表象的改變,更在探討驅動這些表象改變的根基要素的變化。
本書在結構上大致以四個領域的不連續作為「經」,包括:新科技及新產業、國家經濟走向世界經濟、新多元主義社會制度的出現、知識成為新資本與擁有知識者成為新權力中心的影響;另以這四大領域的本質、結構、認知、涵義、價值觀、機會及優先順序等為「緯」,以全面觀點檢視各領域發生的不連續的演變。
在探討新技術與新產業方面,杜拉克承襲了經濟學大師熊彼得創造性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的理論,主張創新是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動力,企業家是創新的推手,創造性破壞或不連續是創新的內涵和結果;嗣後1997 年克里斯坦森在其《創新者的兩難》(The Innovator’s Dilemma)提出破壞性創新(destructive innovation),補強了創新造成不連續的理論。在本書中,杜拉克進一步提出了相對於傳統管理型組織的創新型組織的概念,以及因應創新和技術變革時代政府應有的新經濟政策。
從1980 年代至今,約40 年的時間我們看到資通信方面已從電腦時代歷經網路時代、移動時代、物聯網時代,正進入人工智能時代,科技創新突破帶來新的應用,也帶動許多新興產業的發展,徹底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使全球經濟在各種逆流中仍能維持前進的動能,這應是杜拉克所預料到但無法想像的劇烈的變化。
經濟領域方面,本書從國家經濟談到國際經濟再談到世界經濟,實際上是在陳述全球化時代的演進和來臨,但在那時代全球化尚是一個待萌芽的概念。杜拉克藉著全球購物中心、全球貨幣與信用、創投與開發銀行、跨國企業、跨國人才等組成要素,鋪陳出全球經濟的架構基礎。證諸往後世貿組織(WTO)及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帶動、資訊科技與運輸科技、產品與生產技術等新興科技的快速發展,加速全球化的腳步,帶來全球經濟的時代,都是循著作者所說的軌跡在前進。依據調查,日本企業2000 年營收71.4%來自國內,到了2018 年卻只剩40.7%;換言之,日本企業營收已從倚靠國內轉為海外收入,這就是全球化帶來的轉變。
另外,全球化促使發展中國家,甚至開發落後國家加入全球發展的行列,印證了作者「提升窮人生產力」才能帶動經濟成長的主張,不得不佩服杜拉克對世局掌握之清楚。
在這部分杜拉克提出了:「讓窮人有生產力」、「經濟理論需要依據知識創造生產力的假定來重新架構」等重要的理論,主張要將技術創新整合到經濟的理論和政策,認為經濟學除了有均衡理論還要有一套經濟動力的理論。
第三個領域社會的不連續方面,其核心是非企業新多元主義的組織社會的出現,探討組織本身、個人與組織、政府與組織的課題,中心思想包括:各種不同組織要為其社會責任創造績效、組織目標和個人需要之間的平衡、政府和組織之間的角色分別為「治理」和「做事」等。為了因應新多元主義組織社會的形成,作者提出應有新的政治理論、社會理論和組織理論,促使多元組織的運作與執行能以績效作為目標。
本書中所提出的問題目前仍普遍存在於各國家,例如杜拉克認為大而無當的政府是無能的、全身是病,組織應再私有化,政府的角色是「治理」,「做事」則交給企業和社會的自治團體;機構多樣性,各自發揮所長,各自管理,做好自己的工作。以台灣為例,台灣農田水利會原為民間團體,2018 年卻被修法改成公務機關,2020 年被納入農委會,過了兩年農民抱怨水閘沒人管、水路沒錢修、任意停灌休耕,效率變差,這是本書早就提出的問題。
知識是本書探討的第四個不連續的領域,也是最核心的部分,前面三個領域的不連續其實都以知識作為根基要素的變化、以知識為依歸。作者從經濟、工作、社會、教育與政治等各層面探討知識時代的課題、危機與解決方案。例如在經濟理論方面,作者認為需要依據新的假定來重新架構,除了勞動力與資本之外,應架構在知識創造生產力上,工作、產業和管理等亦然。如以今日的經濟來看,全球的經濟、貿易已逐步建構在知識產業,2010 年全球有關知識產權跨國授權費、報酬金的貿易收入已達2,450 億美元,2020 年更成長到3,910 億美元。
而在書的最後,杜拉克語重心長地提出:我們四周出現各種不連續,最重大的就是知識在地位和權力上的改變;如何把知識應用到工作,讓知識成為工作和績效的基礎,知識分子必須負起責任,此將決定知識的未來。由於杜拉克在「知識」領域持續的探索,知識、知識工作者、知識時代等名詞成了人人耳熟能詳的名詞。
五十多年過去了,這本書並沒有過去,不連續的要素仍在社會的各層面竄動,只是範圍更廣、層面更深,即如作者在1983年再版序中所提到的人口結構和人口動態,創造出新的機會和新的問題,因此補充了人口方面不連續的內涵。看完本書,讀者會發現,五十多年前作者所寫,儼然就是當今的世界。
尹啟銘(本文作者為前經濟部長、前經建會主任委員,
現任「兩岸企業家峰會祕書長」)
這本《斷層時代》是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1969年的著作,當時他已60歲,學富五車,對世界趨勢的演變業經長期的觀察,能夠掌握世局變動的脈絡。四十多年前讀這本大作時,個人缺乏作者所具有的豐富知識、歷練為底子,讀起來猶如囫圇吞棗,難以掌握其精髓。而今重讀此書,印證五十多年來世局的變遷,不得不佩服杜拉克的高瞻遠矚,對變局的澄明透徹。
所謂斷層或不連續(discontinuity),並非如字面所呈現的像斷崖式的轉折,而是如本書1983年版杜拉克的序所言:是試著確認正在發生或已經發生的根本改變,把潛藏在社會及文化現實中的重大改變稱為「不連續」,不連續是先前根基改變所導致的結果。因此,本書的核心除了陳述各層面表象的改變,更在探討驅動這些表象改變的根基要素的變化。
本書在結構上大致以四個領域的不連續作為「經」,包括:新科技及新產業、國家經濟走向世界經濟、新多元主義社會制度的出現、知識成為新資本與擁有知識者成為新權力中心的影響;另以這四大領域的本質、結構、認知、涵義、價值觀、機會及優先順序等為「緯」,以全面觀點檢視各領域發生的不連續的演變。
在探討新技術與新產業方面,杜拉克承襲了經濟學大師熊彼得創造性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的理論,主張創新是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動力,企業家是創新的推手,創造性破壞或不連續是創新的內涵和結果;嗣後1997 年克里斯坦森在其《創新者的兩難》(The Innovator’s Dilemma)提出破壞性創新(destructive innovation),補強了創新造成不連續的理論。在本書中,杜拉克進一步提出了相對於傳統管理型組織的創新型組織的概念,以及因應創新和技術變革時代政府應有的新經濟政策。
從1980 年代至今,約40 年的時間我們看到資通信方面已從電腦時代歷經網路時代、移動時代、物聯網時代,正進入人工智能時代,科技創新突破帶來新的應用,也帶動許多新興產業的發展,徹底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使全球經濟在各種逆流中仍能維持前進的動能,這應是杜拉克所預料到但無法想像的劇烈的變化。
經濟領域方面,本書從國家經濟談到國際經濟再談到世界經濟,實際上是在陳述全球化時代的演進和來臨,但在那時代全球化尚是一個待萌芽的概念。杜拉克藉著全球購物中心、全球貨幣與信用、創投與開發銀行、跨國企業、跨國人才等組成要素,鋪陳出全球經濟的架構基礎。證諸往後世貿組織(WTO)及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帶動、資訊科技與運輸科技、產品與生產技術等新興科技的快速發展,加速全球化的腳步,帶來全球經濟的時代,都是循著作者所說的軌跡在前進。依據調查,日本企業2000 年營收71.4%來自國內,到了2018 年卻只剩40.7%;換言之,日本企業營收已從倚靠國內轉為海外收入,這就是全球化帶來的轉變。
另外,全球化促使發展中國家,甚至開發落後國家加入全球發展的行列,印證了作者「提升窮人生產力」才能帶動經濟成長的主張,不得不佩服杜拉克對世局掌握之清楚。
在這部分杜拉克提出了:「讓窮人有生產力」、「經濟理論需要依據知識創造生產力的假定來重新架構」等重要的理論,主張要將技術創新整合到經濟的理論和政策,認為經濟學除了有均衡理論還要有一套經濟動力的理論。
第三個領域社會的不連續方面,其核心是非企業新多元主義的組織社會的出現,探討組織本身、個人與組織、政府與組織的課題,中心思想包括:各種不同組織要為其社會責任創造績效、組織目標和個人需要之間的平衡、政府和組織之間的角色分別為「治理」和「做事」等。為了因應新多元主義組織社會的形成,作者提出應有新的政治理論、社會理論和組織理論,促使多元組織的運作與執行能以績效作為目標。
本書中所提出的問題目前仍普遍存在於各國家,例如杜拉克認為大而無當的政府是無能的、全身是病,組織應再私有化,政府的角色是「治理」,「做事」則交給企業和社會的自治團體;機構多樣性,各自發揮所長,各自管理,做好自己的工作。以台灣為例,台灣農田水利會原為民間團體,2018 年卻被修法改成公務機關,2020 年被納入農委會,過了兩年農民抱怨水閘沒人管、水路沒錢修、任意停灌休耕,效率變差,這是本書早就提出的問題。
知識是本書探討的第四個不連續的領域,也是最核心的部分,前面三個領域的不連續其實都以知識作為根基要素的變化、以知識為依歸。作者從經濟、工作、社會、教育與政治等各層面探討知識時代的課題、危機與解決方案。例如在經濟理論方面,作者認為需要依據新的假定來重新架構,除了勞動力與資本之外,應架構在知識創造生產力上,工作、產業和管理等亦然。如以今日的經濟來看,全球的經濟、貿易已逐步建構在知識產業,2010 年全球有關知識產權跨國授權費、報酬金的貿易收入已達2,450 億美元,2020 年更成長到3,910 億美元。
而在書的最後,杜拉克語重心長地提出:我們四周出現各種不連續,最重大的就是知識在地位和權力上的改變;如何把知識應用到工作,讓知識成為工作和績效的基礎,知識分子必須負起責任,此將決定知識的未來。由於杜拉克在「知識」領域持續的探索,知識、知識工作者、知識時代等名詞成了人人耳熟能詳的名詞。
五十多年過去了,這本書並沒有過去,不連續的要素仍在社會的各層面竄動,只是範圍更廣、層面更深,即如作者在1983年再版序中所提到的人口結構和人口動態,創造出新的機會和新的問題,因此補充了人口方面不連續的內涵。看完本書,讀者會發現,五十多年前作者所寫,儼然就是當今的世界。
尹啟銘(本文作者為前經濟部長、前經建會主任委員,
現任「兩岸企業家峰會祕書長」)
目次
總序 向一位跨世紀的大師致敬
總序 功能正常的社會和博雅管理
導讀
1992年版序
1983年版序
原序
第一部 知識技術
第1章 連續性的終結
第2章 新產業及其動力
第3章 新企業家
第4章 新經濟政策
第二部 從國際經濟到世界經濟
第5章 全球購物中心
第6章 讓窮人有生產力
第7章 超越「新經濟學」
第三部 組織型社會
第8章 新多元主義
第9章 向組織理論邁進
第10章 政府的弊病
第11章 個人如何生存?
第四部 知識社會
第12章 知識經濟
第13章 知識社會中的工作與工作者
第14章 成功把學校慣壞了嗎?
第15章 新學習與新教學
第16章 知識政治
第17章 知識有未來嗎?
結語
總序 功能正常的社會和博雅管理
導讀
1992年版序
1983年版序
原序
第一部 知識技術
第1章 連續性的終結
第2章 新產業及其動力
第3章 新企業家
第4章 新經濟政策
第二部 從國際經濟到世界經濟
第5章 全球購物中心
第6章 讓窮人有生產力
第7章 超越「新經濟學」
第三部 組織型社會
第8章 新多元主義
第9章 向組織理論邁進
第10章 政府的弊病
第11章 個人如何生存?
第四部 知識社會
第12章 知識經濟
第13章 知識社會中的工作與工作者
第14章 成功把學校慣壞了嗎?
第15章 新學習與新教學
第16章 知識政治
第17章 知識有未來嗎?
結語
書摘/試閱
【內文試閱】
|第1 章| 連續性的終結
如果知道1968 年和1913 年的經濟事實與數據,卻不知其間發生的事,是不會察覺到20 世紀發生了兩次世界大戰,俄國與中國革命、希特勒政權這些劇變的;這些事件似乎在統計上並未留下任何痕跡。過去20 年,整個工業世界發生驚人的經濟擴張,大致上只是彌補兩次世界大戰間30 年的經濟不景氣。而且,這項擴張主要局限在1913 年已邁入「先進」工業國的國家,或許僅限於那些至少進步迅速的國家。
大家都同意,我們的時代是一個重大變革的時代;不論在政治和科學、世界觀和習俗方面,還是在藝術和戰爭方面都一樣。但大多數人認為發生最重大改變的領域是,過去半個世紀以來,出現了一個令人稱奇、幾乎可說空前未有的連續性:在經濟方面。
過去20 年來,經濟擴張的速度一直相當快,但大多只出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就已經具備「大企業」的產業。經濟擴張主要是依賴1913 年就根深柢固的技術,充分利用半世紀前完成的發明。就技術層面上來說,過去50 年是在兌現維多利亞時代的祖父母給我們的承諾,而不是《週日增刊》雜誌所談論的革命性變革年代。
想像一下,一位優秀經濟學家於1914 年7 月,也就是在八月炮火(guns of August)摧毀維多利亞時代的世界前陷入沉睡,經過五十多年後甦醒,本著身為經濟學家的專業,他馬上取得了最新經濟報告和數據。這位做了「李伯大夢」的經濟學家將震驚不已:不是因為經濟情況已大幅改變,而是在這50 年內,經濟情況的改變竟然比任何經濟學家(優秀經濟學家就更別提了)預期的還少得多。
這些數據顯示,如果1914 年前已發展30 年的趨勢繼續下去,後續50 年基本上沒有改變,那麼到1960 年代中期,所有經濟先進國家都能達到目前已達到的生產水準及所得水準。蘇聯可能是其中一個重要的例外,該國當前的生產和所得水準可能遠遠低於根據1914 年前的增長率應該達到的水準。個中緣由當然顯而易見。就在農業開始進行技術改革之際,蘇聯共產黨卻對農業採取強硬做法,以政治束縛之。結果,1913 年曾是世界最大糧食出口國之一的俄國,現在幾乎快無法餵飽自己的人民。然而,蘇聯仍有接近一半人口務農;但若蘇聯的農業生產力按照1900 ~ 1913 年間的成長率成長,根本只需現在的一半人力就夠了。
其他在1913 年達到現今所謂經濟發展「起飛點」的所有國家,包括美國、西歐及中歐等國、日本,目前只是大致符合1885 ~ 1913 年長期成長趨勢的預測:也就是說,經濟成長跟1913 年時並無二致。英國的情況也差不多,在1913 年時該國的經濟成長已經趨緩。
更驚人的是,我們這位跟不上時代的經濟學家會發現,世界經濟地理在結構上根本沒有改變。目前各單一地區的主要產業勢力,在1913 年時早已步上產業領袖之路。此後,就沒有其他新國家加入重要工業國之列。巴西至少在其主要領域,可能正接近、但也尚未邁入工業國之列。事實上,只有舊工業地區的擴張地帶,如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亞等地已成長至高度工業水準,不過這些國家大都只能算是附屬經濟體。
在1913 年前的半個世紀中,世界經濟地圖就跟15 世紀及16 世紀那些地理大發現時代的改變一樣迅速徹底。在1860 ~1870 年間,美國和德意志都已嶄露頭角,成為新的工業強權,
也迅速超越以往第一工業大國:英國。20 年後,俄國、日本及現今的捷克斯洛伐克與奧地利也已站上檯面,北義大利則緊追在後。即使對日本這樣的非西方國家來說,當時看似簡單又不費力的經濟發展,從第一次世界大戰起已變得既艱困又難以達成。此事實不僅是我們這個年代與維多利亞時代及愛德華七世時代之間的基本經濟對比,也是目前政治上面臨的最大威脅:唯有1913 年工業社會內部的階級戰爭威脅可以比擬。
如果這位大夢初醒的經濟學家回歸產業結構與技術層面,就會發現情況同樣熟悉(這一點也讓人意想不到)。當然,他會發現許多不熟悉的產品,包括電氣設備、電視、噴射飛機、抗生素、電腦等。不過從經濟結構和成長的觀點來看,目前還是以與1913年相同的產業為重心,且幾乎是使用1913年時相同的技術。
過去20 年來,農業一直是已開發國家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來源。在這些國家(蘇聯及其歐陸附屬國除外)中,農業一直比製造業的生產力成長得更迅速。不過,農業的技術改革早在1913 年以前就已開始。大多數「新」農業技術,包括曳引機、肥料、改良種子和品種早已行之有年。現在「優秀」農場的水準,只不過是達到1913 年「模範農場」的生產力和產出而已。
除了農業外,鋼鐵業則是新近經濟擴張的第二大動力。
從1946 年起,世界鋼鐵產能已成長了五倍,其中以蘇聯和日本為主要生產國。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鋼鐵產量就已成為經濟力量的代名詞。從第二次世界大戰起興建的所有煉鋼廠,幾乎都沿用1860 年代的製程,但這些製程在50 年前早就被視為即將過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開始發展的汽車業,可能是目前經濟擴張的第三大動力。福特在1913 年生產了25 萬部T 型車,超過蘇聯此前任何一年的汽車產量。而且,目前各地市場的汽車特性,都是1913 年時即已商業化的特性。……
|第1 章| 連續性的終結
如果知道1968 年和1913 年的經濟事實與數據,卻不知其間發生的事,是不會察覺到20 世紀發生了兩次世界大戰,俄國與中國革命、希特勒政權這些劇變的;這些事件似乎在統計上並未留下任何痕跡。過去20 年,整個工業世界發生驚人的經濟擴張,大致上只是彌補兩次世界大戰間30 年的經濟不景氣。而且,這項擴張主要局限在1913 年已邁入「先進」工業國的國家,或許僅限於那些至少進步迅速的國家。
大家都同意,我們的時代是一個重大變革的時代;不論在政治和科學、世界觀和習俗方面,還是在藝術和戰爭方面都一樣。但大多數人認為發生最重大改變的領域是,過去半個世紀以來,出現了一個令人稱奇、幾乎可說空前未有的連續性:在經濟方面。
過去20 年來,經濟擴張的速度一直相當快,但大多只出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就已經具備「大企業」的產業。經濟擴張主要是依賴1913 年就根深柢固的技術,充分利用半世紀前完成的發明。就技術層面上來說,過去50 年是在兌現維多利亞時代的祖父母給我們的承諾,而不是《週日增刊》雜誌所談論的革命性變革年代。
想像一下,一位優秀經濟學家於1914 年7 月,也就是在八月炮火(guns of August)摧毀維多利亞時代的世界前陷入沉睡,經過五十多年後甦醒,本著身為經濟學家的專業,他馬上取得了最新經濟報告和數據。這位做了「李伯大夢」的經濟學家將震驚不已:不是因為經濟情況已大幅改變,而是在這50 年內,經濟情況的改變竟然比任何經濟學家(優秀經濟學家就更別提了)預期的還少得多。
這些數據顯示,如果1914 年前已發展30 年的趨勢繼續下去,後續50 年基本上沒有改變,那麼到1960 年代中期,所有經濟先進國家都能達到目前已達到的生產水準及所得水準。蘇聯可能是其中一個重要的例外,該國當前的生產和所得水準可能遠遠低於根據1914 年前的增長率應該達到的水準。個中緣由當然顯而易見。就在農業開始進行技術改革之際,蘇聯共產黨卻對農業採取強硬做法,以政治束縛之。結果,1913 年曾是世界最大糧食出口國之一的俄國,現在幾乎快無法餵飽自己的人民。然而,蘇聯仍有接近一半人口務農;但若蘇聯的農業生產力按照1900 ~ 1913 年間的成長率成長,根本只需現在的一半人力就夠了。
其他在1913 年達到現今所謂經濟發展「起飛點」的所有國家,包括美國、西歐及中歐等國、日本,目前只是大致符合1885 ~ 1913 年長期成長趨勢的預測:也就是說,經濟成長跟1913 年時並無二致。英國的情況也差不多,在1913 年時該國的經濟成長已經趨緩。
更驚人的是,我們這位跟不上時代的經濟學家會發現,世界經濟地理在結構上根本沒有改變。目前各單一地區的主要產業勢力,在1913 年時早已步上產業領袖之路。此後,就沒有其他新國家加入重要工業國之列。巴西至少在其主要領域,可能正接近、但也尚未邁入工業國之列。事實上,只有舊工業地區的擴張地帶,如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亞等地已成長至高度工業水準,不過這些國家大都只能算是附屬經濟體。
在1913 年前的半個世紀中,世界經濟地圖就跟15 世紀及16 世紀那些地理大發現時代的改變一樣迅速徹底。在1860 ~1870 年間,美國和德意志都已嶄露頭角,成為新的工業強權,
也迅速超越以往第一工業大國:英國。20 年後,俄國、日本及現今的捷克斯洛伐克與奧地利也已站上檯面,北義大利則緊追在後。即使對日本這樣的非西方國家來說,當時看似簡單又不費力的經濟發展,從第一次世界大戰起已變得既艱困又難以達成。此事實不僅是我們這個年代與維多利亞時代及愛德華七世時代之間的基本經濟對比,也是目前政治上面臨的最大威脅:唯有1913 年工業社會內部的階級戰爭威脅可以比擬。
如果這位大夢初醒的經濟學家回歸產業結構與技術層面,就會發現情況同樣熟悉(這一點也讓人意想不到)。當然,他會發現許多不熟悉的產品,包括電氣設備、電視、噴射飛機、抗生素、電腦等。不過從經濟結構和成長的觀點來看,目前還是以與1913年相同的產業為重心,且幾乎是使用1913年時相同的技術。
過去20 年來,農業一直是已開發國家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來源。在這些國家(蘇聯及其歐陸附屬國除外)中,農業一直比製造業的生產力成長得更迅速。不過,農業的技術改革早在1913 年以前就已開始。大多數「新」農業技術,包括曳引機、肥料、改良種子和品種早已行之有年。現在「優秀」農場的水準,只不過是達到1913 年「模範農場」的生產力和產出而已。
除了農業外,鋼鐵業則是新近經濟擴張的第二大動力。
從1946 年起,世界鋼鐵產能已成長了五倍,其中以蘇聯和日本為主要生產國。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鋼鐵產量就已成為經濟力量的代名詞。從第二次世界大戰起興建的所有煉鋼廠,幾乎都沿用1860 年代的製程,但這些製程在50 年前早就被視為即將過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開始發展的汽車業,可能是目前經濟擴張的第三大動力。福特在1913 年生產了25 萬部T 型車,超過蘇聯此前任何一年的汽車產量。而且,目前各地市場的汽車特性,都是1913 年時即已商業化的特性。……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