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本書選錄了胡佛院士從 1976 年到 2018 年間有關政治變遷、民主轉型與現代化的一系列論述。
這段時間正是台灣政治發展逐步由威權轉向民主體制,又因認同撕裂及憲政秩序的毀喪而重傷民主法治。
胡先生認為選舉是民主政治的一種手段,而非民主本身;無法遵循中華民國憲法精神與規範的民主,並非真民主,而民粹式政治亦非真民主。
本書所選入的 60 篇文章涵蓋了政治革新與現代化、民主的法治與制度、民主文化與教育、政黨政治以及對民主發展的反思等主題。
胡先生並對台灣族群撕裂、憲政崩壞、民主原則與制衡體系的破損、社會的失序與公共精神的缺失等現象,有深刻的分析。
作者簡介
胡佛先生(1929-2018)為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畢業,美國愛摩瑞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主修憲法學及政府學。
胡先生一生從事教學及學術工作,研究領域包括憲法學、政治文化、政治參與、選舉行為及政治變遷等。
胡先生曾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第一屆傑出研究獎,出任國立台灣大學第一屆連震東法政講座教授,
第一屆國立台灣大學講座教授、教育部國家講座教授,並獲頒國立台灣大學名譽法學博士。
序
【代序】
目次
2 選舉本諸理性,譁眾取寵不好 ⋯⋯⋯⋯⋯⋯⋯⋯⋯⋯⋯⋯⋯⋯
3 從這次選舉談今後民主政治的發展 ⋯⋯⋯⋯⋯⋯⋯⋯⋯⋯⋯⋯
4 政治參與 ⋯⋯⋯⋯⋯⋯⋯⋯⋯⋯⋯⋯⋯⋯⋯⋯⋯⋯⋯⋯⋯⋯⋯
5 如何藉這次選舉形成國會新貌 ⋯⋯⋯⋯⋯⋯⋯⋯⋯⋯⋯⋯⋯⋯
6 對「公費選舉罷免法草案」的平議 ⋯⋯⋯⋯⋯⋯⋯⋯⋯⋯⋯⋯⋯
7 如何建設民主與法治的政治 ⋯⋯⋯⋯⋯⋯⋯⋯⋯⋯⋯⋯⋯⋯⋯
8 選舉罷免法要更好 ⋯⋯⋯⋯⋯⋯⋯⋯⋯⋯⋯⋯⋯⋯⋯⋯⋯⋯⋯
9 增額選舉之檢討與建議 ⋯⋯⋯⋯⋯⋯⋯⋯⋯⋯⋯⋯⋯⋯⋯⋯⋯
10 增額國代和立委選舉得失 ⋯⋯⋯⋯⋯⋯⋯⋯⋯⋯⋯⋯⋯⋯⋯⋯
11 「憲法保障」與「罪刑法定」 ⋯⋯⋯⋯⋯⋯⋯⋯⋯⋯⋯⋯⋯⋯
12 增額監察委員選舉之檢討 ⋯⋯⋯⋯⋯⋯⋯⋯⋯⋯⋯⋯⋯⋯⋯⋯
13 談提高選舉層次 ⋯⋯⋯⋯⋯⋯⋯⋯⋯⋯⋯⋯⋯⋯⋯⋯⋯⋯⋯⋯
14 民主的選舉,神聖的投票 ⋯⋯⋯⋯⋯⋯⋯⋯⋯⋯⋯⋯⋯⋯⋯⋯
15 學者專家談這次選舉的得失 ⋯⋯⋯⋯⋯⋯⋯⋯⋯⋯⋯⋯⋯⋯⋯
16 高瞻遠矚向前走! ⋯⋯⋯⋯⋯⋯⋯⋯⋯⋯⋯⋯⋯⋯⋯⋯⋯⋯⋯
17 論修訂選舉罷免法的五項原則 ⋯⋯⋯⋯⋯⋯⋯⋯⋯⋯⋯⋯⋯⋯
18 鄉鎮的自治與專制 ⋯⋯⋯⋯⋯⋯⋯⋯⋯⋯⋯⋯⋯⋯⋯⋯⋯⋯⋯
19 基層選舉應該停辦嗎? ⋯⋯⋯⋯⋯⋯⋯⋯⋯⋯⋯⋯⋯⋯⋯⋯⋯
20 台省民政廳長必須擔負政治責任 ⋯⋯⋯⋯⋯⋯⋯⋯⋯⋯⋯⋯⋯
21 選罷法如何修正才合理? ⋯⋯⋯⋯⋯⋯⋯⋯⋯⋯⋯⋯⋯⋯⋯⋯
22 從退席杯葛事件談黨內外和諧相處之道 ⋯⋯⋯⋯⋯⋯⋯⋯⋯⋯
23 民主與選舉 ⋯⋯⋯⋯⋯⋯⋯⋯⋯⋯⋯⋯⋯⋯⋯⋯⋯⋯⋯⋯⋯⋯
24 談選舉巡迴監察員制度 ⋯⋯⋯⋯⋯⋯⋯⋯⋯⋯⋯⋯⋯⋯⋯⋯⋯
25 讓選舉成為提昇民主文化的歷程 ⋯⋯⋯⋯⋯⋯⋯⋯⋯⋯⋯⋯⋯
26 增額立委改選之檢討 ⋯⋯⋯⋯⋯⋯⋯⋯⋯⋯⋯⋯⋯⋯⋯⋯⋯⋯
27 從此次選舉看台灣如何走上民主之路 ⋯⋯⋯⋯⋯⋯⋯⋯⋯⋯⋯
28 政治建設的首要在基層 ⋯⋯⋯⋯⋯⋯⋯⋯⋯⋯⋯⋯⋯⋯⋯⋯⋯
29 對執政黨提名作業的建言 ⋯⋯⋯⋯⋯⋯⋯⋯⋯⋯⋯⋯⋯⋯⋯⋯
30 選舉的開幕與落幕 ⋯⋯⋯⋯⋯⋯⋯⋯⋯⋯⋯⋯⋯⋯⋯⋯⋯⋯⋯
31 選舉的民主指標 ⋯⋯⋯⋯⋯⋯⋯⋯⋯⋯⋯⋯⋯⋯⋯⋯⋯⋯⋯⋯
32 選舉的話題 ⋯⋯⋯⋯⋯⋯⋯⋯⋯⋯⋯⋯⋯⋯⋯⋯⋯⋯⋯⋯⋯⋯
33 選舉與政治發展 ⋯⋯⋯⋯⋯⋯⋯⋯⋯⋯⋯⋯⋯⋯⋯⋯⋯⋯⋯⋯
34 面對新挑戰,重振監察權 ⋯⋯⋯⋯⋯⋯⋯⋯⋯⋯⋯⋯⋯⋯⋯⋯
35 選舉漩力與政治發展 ⋯⋯⋯⋯⋯⋯⋯⋯⋯⋯⋯⋯⋯⋯⋯⋯⋯⋯
36 如何提昇代議政治品質 ⋯⋯⋯⋯⋯⋯⋯⋯⋯⋯⋯⋯⋯⋯⋯⋯⋯
37 政黨與選舉 ⋯⋯⋯⋯⋯⋯⋯⋯⋯⋯⋯⋯⋯⋯⋯⋯⋯⋯⋯⋯⋯⋯
38 事務官應守中立 ⋯⋯⋯⋯⋯⋯⋯⋯⋯⋯⋯⋯⋯⋯⋯⋯⋯⋯⋯⋯
39 選舉的歷史考驗 ⋯⋯⋯⋯⋯⋯⋯⋯⋯⋯⋯⋯⋯⋯⋯⋯⋯⋯⋯⋯
40 民主與選舉之間 ⋯⋯⋯⋯⋯⋯⋯⋯⋯⋯⋯⋯⋯⋯⋯⋯⋯⋯⋯⋯
41 論選舉權的特質與責任倫理 ⋯⋯⋯⋯⋯⋯⋯⋯⋯⋯⋯⋯⋯⋯⋯
42 選舉在變遷社會中的作用 ⋯⋯⋯⋯⋯⋯⋯⋯⋯⋯⋯⋯⋯⋯⋯⋯
43 年底大選與民主化的課題 ⋯⋯⋯⋯⋯⋯⋯⋯⋯⋯⋯⋯⋯⋯⋯⋯
44 制度的妥協 ⋯⋯⋯⋯⋯⋯⋯⋯⋯⋯⋯⋯⋯⋯⋯⋯⋯⋯⋯⋯⋯⋯
45 正副總統大選帶來的省思 ⋯⋯⋯⋯⋯⋯⋯⋯⋯⋯⋯⋯⋯⋯⋯⋯
46 國代選舉檢討與修憲前途 ⋯⋯⋯⋯⋯⋯⋯⋯⋯⋯⋯⋯⋯⋯⋯⋯
47 金權政治與台灣賄選文化的關係 ⋯⋯⋯⋯⋯⋯⋯⋯⋯⋯⋯⋯⋯
48 工程弊案不太影響選情 ⋯⋯⋯⋯⋯⋯⋯⋯⋯⋯⋯⋯⋯⋯⋯⋯⋯
49 讓民眾了解選票神聖 ⋯⋯⋯⋯⋯⋯⋯⋯⋯⋯⋯⋯⋯⋯⋯⋯⋯⋯
50 選戰激情・訴求模糊 ⋯⋯⋯⋯⋯⋯⋯⋯⋯⋯⋯⋯⋯⋯⋯⋯⋯⋯
51 民主化有進展 國家認同省籍問題仍嚴重 ⋯⋯⋯⋯⋯⋯⋯⋯⋯
52 這是一場什麼樣的選舉? ⋯⋯⋯⋯⋯⋯⋯⋯⋯⋯⋯⋯⋯⋯⋯⋯
53 選舉現象及其影響 ⋯⋯⋯⋯⋯⋯⋯⋯⋯⋯⋯⋯⋯⋯⋯⋯⋯⋯⋯
54 從大選過程與結果看台灣政治生態及發展 ⋯⋯⋯⋯⋯⋯⋯⋯⋯
55 政治新版圖浮現、民主發展更上層樓 ⋯⋯⋯⋯⋯⋯⋯⋯⋯⋯⋯
56 化解族群裂痕應有全盤性作法 ⋯⋯⋯⋯⋯⋯⋯⋯⋯⋯⋯⋯⋯⋯
57 有容乃大落實憲政開創嶄新政局 ⋯⋯⋯⋯⋯⋯⋯⋯⋯⋯⋯⋯⋯
58 變天之後強地方、弱中央的抗衡? ⋯⋯⋯⋯⋯⋯⋯⋯⋯⋯⋯⋯
59 三合一選舉與跨世紀政治版圖重組 ⋯⋯⋯⋯⋯⋯⋯⋯⋯⋯⋯⋯
60 選舉與台灣的民主 ⋯⋯⋯⋯⋯⋯⋯⋯⋯⋯⋯⋯⋯⋯⋯⋯⋯⋯⋯
61 五次修憲種下國民黨敗因 李登輝難辭其咎 ⋯⋯⋯⋯⋯⋯⋯⋯
62 新世紀新政治:大選2000意義與前瞻 ⋯⋯⋯⋯⋯⋯⋯⋯⋯⋯⋯
63 大家一起上民主課 ⋯⋯⋯⋯⋯⋯⋯⋯⋯⋯⋯⋯⋯⋯⋯⋯⋯⋯⋯
64 當國消民長・泛藍泛綠版圖未變 ⋯⋯⋯⋯⋯⋯⋯⋯⋯⋯⋯⋯⋯
65 選票顯現基本盤學者鼎談2002選舉 ⋯⋯⋯⋯⋯⋯⋯⋯⋯⋯⋯⋯
66 綠敞開心胸納才・藍大膽說出理念 ⋯⋯⋯⋯⋯⋯⋯⋯⋯⋯⋯⋯
67 組閣下個引爆點・修憲明年主戰場 ⋯⋯⋯⋯⋯⋯⋯⋯⋯⋯⋯⋯
68 藍投藍綠投綠・基本盤不變 ⋯⋯⋯⋯⋯⋯⋯⋯⋯⋯⋯⋯⋯⋯⋯
69 是一黨主政不是一黨獨大 ⋯⋯⋯⋯⋯⋯⋯⋯⋯⋯⋯⋯⋯⋯⋯⋯
70 當務之急在兩岸和族群 ⋯⋯⋯⋯⋯⋯⋯⋯⋯⋯⋯⋯⋯⋯⋯⋯⋯
台灣歷屆選舉一覽表
書摘/試閱
《胡佛政論集(二):政治參與與選舉》收錄了政治參與與選舉行為分析的相關文章。
胡佛院士在民國八十七年(1998)出版的《政治學的科學探究(三):政治參與與選舉行為》一書對政治參與及選民投票行為與取向等提出理論架構,
並從 70 年代中開始,進行長期實證驗證。他也曾多次接受媒體採訪並參加選舉制度、選情預測及選後分析座談會。
我們參考上述專書所納入的文章種類,選錄了從民國六十一年(1972)到民國九十七年(2008)的 70 篇刊登於報章雜誌的專文、專訪、座談的發言整理,以及演講摘要。
胡先生在 2008 總統選舉後較少發表與選舉直接有關的文章,而多著重於對認同/統獨與時政的評論。以下是我們對文章選錄的扼要說明:
1. 本書選錄的第一類文章主要為胡先生闡釋政治參與與選舉的意義。1979 年選舉罷免法草案提出之前他即一再強調:
公平、公正、合理的選舉過程,其意義更重於選舉結果,因選舉過程本身就是民主教育,政治參與更是人民的基本權利。
他鼓勵選民應以理性、嚴肅的態度,分析、判斷、選擇候選人。他並提出參與的六個層次,以及政治參與對個人及政府的影響。
在當時的威權政治氛圍下,他仍提出「用民主的方法進行革命」,回歸憲法與法治制度,並建構一個合憲的國會(可見第 1–5 篇文章)。
此外,我們收錄了多篇民主政治變遷的綜論性文章。譬如在〈選舉漩力與政治發展〉一文中,他提出「社會漩力理論」,
認為「選舉的參與好像一股水流的漩渦,把社會、經濟、政治及文化都漩了進去,相互激盪、影響,造成加速整體社會與政治的變遷」(譬如第 35、42 篇文章)。
2. 我們納入的第二類文章為選舉罷免法的討論,此包括對 1979 年「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草案」所提出的逐項評論與建言(可見第 6、8 篇文章)。
此後,選舉罷免法經多番修訂,胡先生則持續根據憲法所保障的人權與民權,對這些修正案作出析述(譬如第 17、21、24 篇等文章)。
3. 第三類文章為特定選舉的分析與評論。胡先生除了分析「選舉漩力機能」對政黨、候選人、競選規範、規則與訴求、選民結構等的影響,
更進而對選舉所產生的結構性影響與變化作出研析,包括選舉對民主價值與政治社會化所產生的影響、對經濟及社會資源投入與分配的影響等。
他並警示台獨人士將選舉做為台獨政治革命的工具,造成「國民黨是選政府,而民進黨則是在選國家」的作法,將使民主化的努力付之東流,而缺乏國家認同的選舉更非民主的選舉。
(統獨議題可參見《胡佛政論集(三):國族認同與統獨》)。因此,我們應以中華民國憲法為基礎,建立中華民國/中華民族認同的共識,
在公平的選舉制度下,讓選舉在社會與政治變遷中發揮正面、積極的作用。
另外,胡先生經常在選舉前後數日接受多次採訪,並參加數個選舉分析的座談會。對歷屆全國性的選舉,我們盡量納入完整評論。
以第二次增額國代及第三次立委增額選舉為例,我們收錄了中國時報社舉辦的〈增額選舉之檢討與建議〉座談會(可見第 9 篇文章)
以及聯合報社所舉辦的〈增額國代和立委選舉得失〉座談會(可見第 10 篇文章)。〈「憲法保障」與「罪刑法定」〉則是對此二次座談紀錄的釋疑(可見第 11 篇文章),
也一併完整收錄。為方便閱讀,我們將歷屆選舉時間加註於文內,並另表列於本書,以供參考。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