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NT$ 520 元優惠價
:79 折 411 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香水香膏小case,上百種調香,全都自己來?
琴箏齊奏還不夠,加點打擊樂器,擺宴就像在夜店!
養馬也有大學問!出書、鑄像,甚至為了搶寶馬而打仗?
幾千年前的人,幾千年前的盛世榮景,
一本書帶你一窺中國傳統文化的絕代風華!
【洗加剪加燙?你想都不要想!】
中國歷來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損傷」,也就是說,華夏民族從生下來開始,就沒有剪過頭髮(受了刑罰的除外)。那麼,如何處理這些頭髮,就成了一個包含著重大文化因素的問題。
如孔子感嘆:「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古代各民族在處理頭髮的方式上往往都有明顯的民族特色。頭髮的樣式也就成了區分各民族的一種特徵。因此在古代,不只不能隨意剃頭、編髮,連束髮用的飾物,都相當講究。
【千百兩銀子換來的玉印攏係假?】
珍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中的一方「緁伃妾娋」漢代繆篆玉印,相傳為趙飛燕所有。千百年來,這方玉印屢次易主,文人騷客莫不以擁有此印為榮,彷彿曾握有傳奇美女的遺物就等於擁有過美女本人,玉印的價格也就隨著朝代更迭而翻倍上漲。
然而,這真的是趙飛燕的玉印嗎?
清代大儒孫詒讓曾經說:「至王晉卿屬之飛燕,近人又或疑為鉤弋,咸臆定無徵。」一句「臆定無徵」說出了近千年來收藏家們的致命傷。
【竹林七賢,還是竹林七「閒」?】
在世人的心目中,「竹林七賢」在當時代表著從魏晉時期開始的一種文人風骨。從魏、晉以後到宋、齊之間,曾經有相當多的士人仿效與追求這種精神風貌。
實際上,魏、晉以後人物仿效的,往往只是「竹林七賢」的皮相。葛洪《抱朴子》一書中曾批評道:「或亂項科頭,或裸袒蹲夷,或濯腳於稠眾,或溲便於人前,或停客而獨食,或行酒而止所親。此蓋左衽之所為,非諸夏之快事也。」
儘管「竹林七賢」確實是魏晉時期封建軍事獨裁政治下的特殊產物,但不可否認的,那種禮義廉恥喪失殆盡、紀綱名教蕩然無存的社會氛圍,才是導致西晉滅亡、南北朝戰亂動盪的根本原因。
本書特色:
本書收錄的是作者在考古研究工作和專論著作之外零碎寫就的一些雜文,其中有關於文史、文物考古的隨筆雜談,也有應邀做的專題講座文稿,還有書評小品。透過生動明快的文筆,帶領讀者輕鬆遍覽中華文化的雅致與美好。
琴箏齊奏還不夠,加點打擊樂器,擺宴就像在夜店!
養馬也有大學問!出書、鑄像,甚至為了搶寶馬而打仗?
幾千年前的人,幾千年前的盛世榮景,
一本書帶你一窺中國傳統文化的絕代風華!
【洗加剪加燙?你想都不要想!】
中國歷來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損傷」,也就是說,華夏民族從生下來開始,就沒有剪過頭髮(受了刑罰的除外)。那麼,如何處理這些頭髮,就成了一個包含著重大文化因素的問題。
如孔子感嘆:「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古代各民族在處理頭髮的方式上往往都有明顯的民族特色。頭髮的樣式也就成了區分各民族的一種特徵。因此在古代,不只不能隨意剃頭、編髮,連束髮用的飾物,都相當講究。
【千百兩銀子換來的玉印攏係假?】
珍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中的一方「緁伃妾娋」漢代繆篆玉印,相傳為趙飛燕所有。千百年來,這方玉印屢次易主,文人騷客莫不以擁有此印為榮,彷彿曾握有傳奇美女的遺物就等於擁有過美女本人,玉印的價格也就隨著朝代更迭而翻倍上漲。
然而,這真的是趙飛燕的玉印嗎?
清代大儒孫詒讓曾經說:「至王晉卿屬之飛燕,近人又或疑為鉤弋,咸臆定無徵。」一句「臆定無徵」說出了近千年來收藏家們的致命傷。
【竹林七賢,還是竹林七「閒」?】
在世人的心目中,「竹林七賢」在當時代表著從魏晉時期開始的一種文人風骨。從魏、晉以後到宋、齊之間,曾經有相當多的士人仿效與追求這種精神風貌。
實際上,魏、晉以後人物仿效的,往往只是「竹林七賢」的皮相。葛洪《抱朴子》一書中曾批評道:「或亂項科頭,或裸袒蹲夷,或濯腳於稠眾,或溲便於人前,或停客而獨食,或行酒而止所親。此蓋左衽之所為,非諸夏之快事也。」
儘管「竹林七賢」確實是魏晉時期封建軍事獨裁政治下的特殊產物,但不可否認的,那種禮義廉恥喪失殆盡、紀綱名教蕩然無存的社會氛圍,才是導致西晉滅亡、南北朝戰亂動盪的根本原因。
本書特色:
本書收錄的是作者在考古研究工作和專論著作之外零碎寫就的一些雜文,其中有關於文史、文物考古的隨筆雜談,也有應邀做的專題講座文稿,還有書評小品。透過生動明快的文筆,帶領讀者輕鬆遍覽中華文化的雅致與美好。
作者簡介
趙超,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社會科學院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漢唐考古學、中國古代銘刻學與中國古代文化史。著有《中國古代石刻概論》等多部關於石刻研究的專書。
序
關於治學(代序)
前兩年,我的小書《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集校》出版以後,呈送一冊給楊泓先生。楊先生對我說:「今後再也沒有人做這種學問了。」誠哉斯言。當前時世,走前儒考證之路恐怕是難以立身了。如今卻承蒙各位讀者青眼,讓我寫寫自己治學的體會,不勝惶恐。真的,不勝惶恐。一想到自己走的這條小路明知沒有人會再走,卻還去指給別人,就覺得有誤人子弟之嫌。何況面對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卻要勸人皓首窮經,「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大概誰也不會去聽的。只是歷來不善拂人美意,在這「學術界充斥空泛、虛假、浮躁之風」(據某報評論)的今天,卻有出版方能致力於介紹治學之道,實在令我感佩不已,不寫太對不起人家。但是自己思量,念了幾十年書,還是似通非通,所謂「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都不見」,怎麼敢談治學呢?細想多年來埋首故紙舊物,爬了上百萬字的格子,其中體會最深的,還是當年指導教授孫貫文先生再三叮囑過的幾句話,就便在這裡寫出來,既算是自己的一點體會,也是對先生的一點紀念。
清儒有言:「讀天下書未遍,不可妄加雌黃。」孫先生常一字一頓地對我強調這句話。當然,讀遍天下書這條件現在說來太高,當代資訊爆炸,幾人能讀遍天下書呢?我們平常進的圖書館書庫裡,那書已幾乎令人無法讀遍了。而那些著名的大圖書館館藏會嚇死人。國外的圖書館和我們不同,不可以隨便進入書庫,帶給人的震懾就更大。記得我第一次走進大英圖書館時,看到那鋪天蓋地的幾層樓高的書架上滿滿的圖書,真是有一種人都要被淹沒了的感覺。按清儒之誡,今天的人大多該緘口不言了,可是偏偏還要說,而且是越說越敢說,妄加雌黃的事情就越來越多。我體會到,孫先生是以此告誡我寫文章、提觀點要慎重,沒有對要研究的問題全面了解之前,不要急著發議論、下結論。老一輩學者研究一個問題,往往要多年蒐集資料,了解相關研究情況,反覆考察,深思熟慮後才發言,寥寥幾語,就能振聾發聵,成不移之說。與強不知以為知,以其昏昏,卻欲使人昭昭之徒,高下豈止千里?說來慚愧,自己迫於生計,有時也是匆忙成文,掌握的資料恐怕未必全面。實在對不起先生的諄諄教誨。
古往今來,真心做學問的人,總會追求得到一些自己獨特的見解,做出一點超越前人的成績,對於別人的說法,也不會簡單地全部沿用,而要透過自己的思索與評判。即使達不到,也不會因循守舊,人云亦云,甚至抄人家的書,用人家的話。天下文章一大抄,下筆千言,空無一物的,有沒有味道,想來大家都體會得出。更何況抄襲已經是涉及學術道德的大事了呢?這句話還可以延伸到研究的選題上去。已經被人家研究爛了的題目,除非能別出蹊徑,有所創新,否則還是不要再炒為妙。
孫先生說過:「不與別人爭題目,搶熱門,要會用舊題目作新文章。這就像廚師做菜,好廚師能用同樣的原料做出上百種不同的菜來。不好的廚師就只會糟蹋材料。」我知道這是針對當時爭新題目的風氣而言,豈知而後此風越來越盛。靠把持新題目先聲奪人,為爭題目不擇手段,借助傳播媒體大肆炒作……層出不窮。考古文物界在這一點上尤其明顯。但是往往熱鬧一時,過後就無人再問津了,相關研究究竟深入到什麼程度?解決了多少問題?恐怕沒有多少人再去注意。我自知不善爭搶,孫先生的話,於我心有戚戚焉。至於對別人是否適用,不敢擔保。
多年來,這幾句話一直記憶猶新,甚至連孫先生當時說話的神情都歷歷在目。話雖簡單,做起來卻極難。自己也未能完全做到,只好「雖不能至,而心嚮往之」。後來悟到,先生就是在講做學問只是一個「實」字,老實、真實、踏實。這就不僅是做學問,而是做人的真諦了。我總覺得這是老一輩知識分子的彌高彌堅之處。學問與人格人品是完全一致的。不像當今學術界,有的人學問漂亮,人品卻不那麼漂亮;有的人學問不漂亮,人品更不漂亮,甚至公然謊話連篇,虛偽成性。可能是世界變了,學問已經成為謀生之工具,而非天下之公器了吧。
由此就又想到,這些話說給別人聽是否合適。「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我在中小學讀書時,最流行的一句話就是:「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那在崎嶇小路上不畏攀登的人,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現在很少聽到人說這句話了。白雲蒼狗,大約如今是大道入雲端了。有專車可坐的,或者買得起賓士、BMW的,可以直驅頂點。上小路去攀登的,也許只有專好這一口的登山運動員了。沒有人再做笨學問,幸甚。至於學術,幸乎?抑不幸乎?「君其問諸水濱」。
前兩年,我的小書《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集校》出版以後,呈送一冊給楊泓先生。楊先生對我說:「今後再也沒有人做這種學問了。」誠哉斯言。當前時世,走前儒考證之路恐怕是難以立身了。如今卻承蒙各位讀者青眼,讓我寫寫自己治學的體會,不勝惶恐。真的,不勝惶恐。一想到自己走的這條小路明知沒有人會再走,卻還去指給別人,就覺得有誤人子弟之嫌。何況面對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卻要勸人皓首窮經,「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大概誰也不會去聽的。只是歷來不善拂人美意,在這「學術界充斥空泛、虛假、浮躁之風」(據某報評論)的今天,卻有出版方能致力於介紹治學之道,實在令我感佩不已,不寫太對不起人家。但是自己思量,念了幾十年書,還是似通非通,所謂「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都不見」,怎麼敢談治學呢?細想多年來埋首故紙舊物,爬了上百萬字的格子,其中體會最深的,還是當年指導教授孫貫文先生再三叮囑過的幾句話,就便在這裡寫出來,既算是自己的一點體會,也是對先生的一點紀念。
清儒有言:「讀天下書未遍,不可妄加雌黃。」孫先生常一字一頓地對我強調這句話。當然,讀遍天下書這條件現在說來太高,當代資訊爆炸,幾人能讀遍天下書呢?我們平常進的圖書館書庫裡,那書已幾乎令人無法讀遍了。而那些著名的大圖書館館藏會嚇死人。國外的圖書館和我們不同,不可以隨便進入書庫,帶給人的震懾就更大。記得我第一次走進大英圖書館時,看到那鋪天蓋地的幾層樓高的書架上滿滿的圖書,真是有一種人都要被淹沒了的感覺。按清儒之誡,今天的人大多該緘口不言了,可是偏偏還要說,而且是越說越敢說,妄加雌黃的事情就越來越多。我體會到,孫先生是以此告誡我寫文章、提觀點要慎重,沒有對要研究的問題全面了解之前,不要急著發議論、下結論。老一輩學者研究一個問題,往往要多年蒐集資料,了解相關研究情況,反覆考察,深思熟慮後才發言,寥寥幾語,就能振聾發聵,成不移之說。與強不知以為知,以其昏昏,卻欲使人昭昭之徒,高下豈止千里?說來慚愧,自己迫於生計,有時也是匆忙成文,掌握的資料恐怕未必全面。實在對不起先生的諄諄教誨。
古往今來,真心做學問的人,總會追求得到一些自己獨特的見解,做出一點超越前人的成績,對於別人的說法,也不會簡單地全部沿用,而要透過自己的思索與評判。即使達不到,也不會因循守舊,人云亦云,甚至抄人家的書,用人家的話。天下文章一大抄,下筆千言,空無一物的,有沒有味道,想來大家都體會得出。更何況抄襲已經是涉及學術道德的大事了呢?這句話還可以延伸到研究的選題上去。已經被人家研究爛了的題目,除非能別出蹊徑,有所創新,否則還是不要再炒為妙。
孫先生說過:「不與別人爭題目,搶熱門,要會用舊題目作新文章。這就像廚師做菜,好廚師能用同樣的原料做出上百種不同的菜來。不好的廚師就只會糟蹋材料。」我知道這是針對當時爭新題目的風氣而言,豈知而後此風越來越盛。靠把持新題目先聲奪人,為爭題目不擇手段,借助傳播媒體大肆炒作……層出不窮。考古文物界在這一點上尤其明顯。但是往往熱鬧一時,過後就無人再問津了,相關研究究竟深入到什麼程度?解決了多少問題?恐怕沒有多少人再去注意。我自知不善爭搶,孫先生的話,於我心有戚戚焉。至於對別人是否適用,不敢擔保。
多年來,這幾句話一直記憶猶新,甚至連孫先生當時說話的神情都歷歷在目。話雖簡單,做起來卻極難。自己也未能完全做到,只好「雖不能至,而心嚮往之」。後來悟到,先生就是在講做學問只是一個「實」字,老實、真實、踏實。這就不僅是做學問,而是做人的真諦了。我總覺得這是老一輩知識分子的彌高彌堅之處。學問與人格人品是完全一致的。不像當今學術界,有的人學問漂亮,人品卻不那麼漂亮;有的人學問不漂亮,人品更不漂亮,甚至公然謊話連篇,虛偽成性。可能是世界變了,學問已經成為謀生之工具,而非天下之公器了吧。
由此就又想到,這些話說給別人聽是否合適。「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我在中小學讀書時,最流行的一句話就是:「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那在崎嶇小路上不畏攀登的人,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現在很少聽到人說這句話了。白雲蒼狗,大約如今是大道入雲端了。有專車可坐的,或者買得起賓士、BMW的,可以直驅頂點。上小路去攀登的,也許只有專好這一口的登山運動員了。沒有人再做笨學問,幸甚。至於學術,幸乎?抑不幸乎?「君其問諸水濱」。
目次
代序―關於治學
冠、幘、編髮、扁髻與其他
《香譜》與古代焚香之風
古代文物中見到的古代冶鑄
埋在地下的宇宙―漢畫像石墓和壁畫墓的布局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東漢肥致碑與方士的騙術
漢唐墓葬中的鬼怪形象及其他
漢代畫像石與北朝造像
《相馬經》與漢代人們眼中的駿馬
共命鳥與比翼鳥
巴蜀漢碑及漢代儒學
漢代文字的演變及其書寫類型
明尼阿波利斯藝術博物館收藏的北朝造像
從南京出土的南朝竹林七賢壁畫談起
〈客使圖〉上的唐朝官員
用夏變夷―談中國文化對唐代金銀器形制變化的作用
色色龜茲轟錄續
關於韓愈的兩則墓誌
五花散作雲滿身―看唐代考古文物中的馬
「二十四孝」在何時形成
寶豐香山寺〈大悲觀音菩薩傳碑〉
妙善傳說與觀世音造像的演化
大肚能容
《孝子傳》的兩件日本古抄本
中國考古發現中的古代簡牘與石刻
漫步於石刻叢林
中國石刻學的奠基之作―介紹《語石》和《語石異同評》
從考古文物談服飾文化和禮儀―演講逐字稿
厚積薄發,開風氣之先―讀張政烺先生的石刻論著
周紹良先生與唐代墓誌的整理研究
我所認識的杜德橋
訪英隨感
後記
冠、幘、編髮、扁髻與其他
《香譜》與古代焚香之風
古代文物中見到的古代冶鑄
埋在地下的宇宙―漢畫像石墓和壁畫墓的布局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東漢肥致碑與方士的騙術
漢唐墓葬中的鬼怪形象及其他
漢代畫像石與北朝造像
《相馬經》與漢代人們眼中的駿馬
共命鳥與比翼鳥
巴蜀漢碑及漢代儒學
漢代文字的演變及其書寫類型
明尼阿波利斯藝術博物館收藏的北朝造像
從南京出土的南朝竹林七賢壁畫談起
〈客使圖〉上的唐朝官員
用夏變夷―談中國文化對唐代金銀器形制變化的作用
色色龜茲轟錄續
關於韓愈的兩則墓誌
五花散作雲滿身―看唐代考古文物中的馬
「二十四孝」在何時形成
寶豐香山寺〈大悲觀音菩薩傳碑〉
妙善傳說與觀世音造像的演化
大肚能容
《孝子傳》的兩件日本古抄本
中國考古發現中的古代簡牘與石刻
漫步於石刻叢林
中國石刻學的奠基之作―介紹《語石》和《語石異同評》
從考古文物談服飾文化和禮儀―演講逐字稿
厚積薄發,開風氣之先―讀張政烺先生的石刻論著
周紹良先生與唐代墓誌的整理研究
我所認識的杜德橋
訪英隨感
後記
書摘/試閱
東漢肥致碑與方士的騙術
1990年代初,河南省偃師縣出土了一件十分罕見的漢代小型碑刻――肥致碑。
據《文物》1992年第9期〈偃師縣南蔡莊鄉漢肥致墓發掘簡報〉介紹:這座碑出土於一個已經遭到破壞的漢代磚室墓中。這座墓的規模較大,包括墓道、甬道、前室、後室以及南北兩個側室。肥致碑設立在南側室的北部,高98公分,寬48公分,碑下有長方形的碑座。碑座前面刻出三個並排的圓盤,每個圓盤中刻了一個耳杯,象徵祭祀的供品。碑陽上面用整齊秀麗的隸書書寫了一篇具有神奇色彩的銘文。而這篇銘文與這座石碑又帶給人們一系列的問題與疑惑。這裡,我們不妨先從頭到尾讀一下這篇銘文,再共同探討幾個相關的問題。或許它能對了解東漢社會的方術流行狀況有些啟發。
碑額處刻寫有:「孝章皇帝,孝和皇帝。」旁邊的暈紋間刻有:「孝章皇帝太歲在丙子崩,孝和皇帝太歲在己丑崩。」下面的碑文為:
河南梁東安樂肥君之碑
漢故掖庭待詔君諱致字萇華,梁縣人也。其少體自然之姿,長有殊俗之操,常隱居養老。君常舍之棗樹上,三年不下,與道逍遙。行成名立,聲布海內。群土欽仰,來集如雲。時有赤氣著鐘連天,及公卿百遼(僚)以下無能消者。詔聞梁棗樹上有道人,遣使者以禮聘君。君忠以衛上,翔然來臻,應時發算,除去災變。拜掖庭待詔,賜錢千萬。君讓不受詔。以十一月中旬上思生葵。君卻入室,須臾之頃,抱兩束葵出。上問君於何所得之。對曰:從蜀郡太守取之。即驛馬問郡。郡上報曰:以十一月十五日平旦,赤車使者來發生葵兩束。君神明之驗,譏徹玄妙,出窈入冥,變化難識。行數萬里,不移日時,浮游八極,休息仙庭。君師魏郡張吳,齊晏子,海上黃淵,赤松子,與為友生。號曰真人,世無及者。功臣五大夫雒陽東鄉許幼仙事肥君,恭敬蒸蒸,解止幼舍。幼從君得度世而去。幼子男建,字孝萇,心慈性孝,常思想神靈。建寧二年太歲在己酉五月十五日丙午直建孝萇為君設便坐,朝暮舉門恂恂,不敢解(懈)殆(怠)。敬進肥君餟(啜)順,四時所有。神仙退泰,穆若潛龍。雖欲拜見,道徑無從。謹立斯石,以暢虔恭,表述前列(烈),啟勸童蒙。其辭曰:赫赫休哉,故神君皇,又有鴻稱,升遐見紀。子孫企予,慕仰靡恃,故刊茲石,達情理,願時彷彿,賜其嘉祉。
土仙者,大伍公。見西王母崑崙之虛,受仙道。大伍公從弟子五人:田傴、全□[雲?]中、宋直忌、公畢先風、許先生,皆食石脂仙而去。
眾多研究者都認為這件石刻是早期的墓誌。這樣,就等於說東漢中期已經有了定型的墓誌。從而將中國古代墓誌產生的時間大大提前了。然而我們如果深入考察一下碑文,結合發掘情況分析,就可以看出這不是墓誌,而是一件類似神座的祭祀用碑。
首先,我們知道,墓誌應該是用來表示墓主身分的。這裡立碑人是肥致弟子許幼的兒子許建,他建造這座墓應該是為埋葬他的父親許幼。墓主是許幼,這座碑卻全部是敘述肥致的生平事蹟,自然就不是為象徵墓主所做,也就不存在著作為墓誌的根本作用。
其次,碑立於墓中南側室。按照漢代多室墓的一般情況,墓主應該安放在後室或主室中。側室象徵著墓主在世時宅院的旁屋,用作客房、廚房、儲藏室、妾侍及僕從的住室等。碑文中也明確說出:「孝萇為君設便坐。」《漢書.張禹傳》「禹見之於便坐」注云:「便坐,謂非正寢,在於旁側,可以延賓也。」很明顯,許建正是把肥致的神位置放在墓中表示接待賓客的側室中,即「設便坐」,表示他父親對仙師的敬重,也表現他們對神仙的崇敬,希望得到仙人的保佑。這件碑與其說是墓碑,不如說是功德碑更為恰當。雖然墓中各側室都出土了人骨,顯示這是一座多人合葬墓。但在沒有更多的證據說明肥致確實埋葬在這座墓中以前,我們不能輕易認定這座墓中埋有肥致以及他的多個弟子,也就不能輕易認定這座碑是早期的墓誌。
如果僅僅讀到這篇銘文,會覺得這位肥致的故事就像《神仙傳》、《搜神記》、《後漢書.方術傳》、《風俗通》乃至唐代的《酉陽雜俎》、《北夢瑣言》等許許多多漢唐之間記錄神仙怪異的筆記小說一樣,充滿向壁虛構,純屬子虛烏有。但是,記載這些虛妄故事的石碑卻是被當時的人虔誠地豎立在自己父親的墓中,作為神仙師傅供養著。這就使得我們應該把這種對神仙方士的信仰作為當時社會上的一種流行習尚來看待了。
古代皇帝篤信神仙,時時不忘祈求長生不老,所以上方士們的當永遠也上不完。而且往往越是有些成就的皇帝越是求仙心切,耗資無算。戰國時的諸侯們都不用提了。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求仙問道,就能把國家搞得民不聊生。用血汗白骨堆起來的萬里長城,不就是方士們杜撰的一紙仙符「亡秦者胡也」引出來的嗎?
所以,我們看到太史公在《史記.漢武帝本紀》中十分清楚地揭露那些方士的騙人把戲,指責漢武帝迷信神仙、誤國誤民時,不能不為他的超凡見識而驚嘆。
可惜的是,真理往往只掌握在少數人手裡。那麼社會上的大多數人,還是會追隨著統治者的好惡去篤信神仙。這樣一來,東西兩漢的神仙方士故事怎麼炒怎麼有人聽。肥致故事中的所謂神蹟,總讓我們覺得眼熟,其實不過是把歷來傳說的神仙故事加加工罷了。
那麼,我們就來看看肥致利用的前人神仙故事。
先說「棗」。「棗」與神仙結下緣分的時間可不短了。《史記.漢武帝本紀》中,首先來騙漢武帝的方士李少君就對漢武帝言之鑿鑿地說:「臣嘗游海上,見安期生,食臣棗,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萊中,合則見人,不合則隱。」於是,漢代關於神仙的傳說中,接二連三地出現了棗的記載。
漢代十分常見的一種銅鏡銘文格式就是:「某氏作鏡真大好,上有仙人永不老,渴飲玉泉飢食棗。」例如在《中國古代銅鏡圖典》中記錄的江蘇揚州出土的一件神獸鏡銘是:「王氏作鏡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飲玉泉飢食棗。」
晉代人寫的《拾遺記》中記載周穆王西遊時說:「西王母……又進洞淵紅花,嵰州甜雪,昆流素蓮,陰歧黑棗……黑棗者,其樹百尋,實長二尺,核細而柔,百年一熟。」
《太平廣記》卷五〈沈羲〉:記載沈羲見到老君。「老君身形略長一丈,被髮文衣,身體有光耀。須臾,數玉女持金桉玉杯,來賜羲曰:『此是仙丹,飲者不死,夫妻各一杯,壽萬歲。』乃告言。飲服畢,拜而勿謝。服藥後,賜棗兩枚,大如雞子。」
《太平廣記》卷十〈李意期〉:「飲少酒,食脯及棗栗。」根據下文中「劉玄德欲伐蜀,報關羽之死,使迎意期」的記載,可以知道李意期也是東漢末年的方士。
《太平廣記》卷十二〈董奉〉:「奉不食他物,唯啖脯棗。」以上均出自《神仙傳》。
甚至連棗核也有著神效。《後漢書.方術傳.郝盂節傳》:「盂節能含棗核,不食可至五年十年……曹操使領諸方士焉。」
從文獻到漢代的日用實物,都表現了棗與漢代神仙方士的密切關係。這些例子是不是可以證明這樣一點:在漢代人們的觀念中棗就是神仙日常的食品,要成仙得道必須要得到仙棗。這種觀念在中國古代社會中長期流傳下去,直至明代吳承恩的《西遊記》中還是在各路神仙的飲宴上擺滿了棗,連豬八戒還要一見到壽星就追著他要棗吃。所以,這位肥致先生乾脆就住到棗樹上去。這可是顯示自己有道術的最佳方法了。
「赤氣著鐘連天」,是肥致進入宮廷的根本。也是古代皇帝與方士們極為注重的望氣方技。這種占卜在當時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古籍中記載,秦始皇聽方士說東南有天子氣,就到南方巡遊厭勝。漢武帝得知長安獄中有天子氣,便下令殺死獄中的全部犯人。《史記.天官書》中記載:「凡望雲氣,仰而望之,三四百里。平望,在桑榆上,千餘二千里。登高而望之,下屬地者三千里。雲氣有獸居上者,勝。自華以南,氣下黑上赤。嵩高、三河之郊,氣正赤。恆山之北,氣下黑上青。勃、碣、海、岱之間,氣皆黑。江淮之間,氣皆白。」以下還詳細記載了各種顏色和形狀的雲氣所象徵的吉凶禍福等望氣方法。可見連司馬遷這樣偉大的學者對望氣之說也是頗為相信的。
赤氣在古代的占卜中大多是不吉利的,往往與兵亂有關。早在西漢初年的占卜書中,就有這樣的記載。例如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帛書《天文氣象雜占》中便畫了種種雲氣的圖形,並且寫道:「赤虹冬出,主□□不利人主。」「赤雲如此,麗月,有兵。」「有雲赤,入日月軍(暈)中,盡赤,必得而地之。」「有赤雲如雉,屬日,不出三月,邦有兵。」(見《馬王堆漢墓帛書》)
《靈臺祕苑》卷四談到吉凶雲氣時,說:「赤氣浸浸血光,流血之象。赤氣如火影見者,臣叛不過三朔。赤氣如龍蛇在山頭住,又如夜光者,臣離其君,國不安,民流亡也。赤氣覆日如血色,大旱,民饑千里。」
由此可見,有了赤氣出現,的確是足以震動朝廷,動搖天下的了。能夠消除赤氣的方士,不說是再造天下,起碼也是救國救民的聖賢吧。「拜掖庭待詔,賜錢千萬」那只是一點小菜罷了。至於赤氣是怎麼出現的,又是怎麼除去的,是不是肥致搞的鬼把戲,不見詳細記載,不好揣測。起碼望氣云云是源於先秦方士的傳統,該是不會錯的。
1990年代初,河南省偃師縣出土了一件十分罕見的漢代小型碑刻――肥致碑。
據《文物》1992年第9期〈偃師縣南蔡莊鄉漢肥致墓發掘簡報〉介紹:這座碑出土於一個已經遭到破壞的漢代磚室墓中。這座墓的規模較大,包括墓道、甬道、前室、後室以及南北兩個側室。肥致碑設立在南側室的北部,高98公分,寬48公分,碑下有長方形的碑座。碑座前面刻出三個並排的圓盤,每個圓盤中刻了一個耳杯,象徵祭祀的供品。碑陽上面用整齊秀麗的隸書書寫了一篇具有神奇色彩的銘文。而這篇銘文與這座石碑又帶給人們一系列的問題與疑惑。這裡,我們不妨先從頭到尾讀一下這篇銘文,再共同探討幾個相關的問題。或許它能對了解東漢社會的方術流行狀況有些啟發。
碑額處刻寫有:「孝章皇帝,孝和皇帝。」旁邊的暈紋間刻有:「孝章皇帝太歲在丙子崩,孝和皇帝太歲在己丑崩。」下面的碑文為:
河南梁東安樂肥君之碑
漢故掖庭待詔君諱致字萇華,梁縣人也。其少體自然之姿,長有殊俗之操,常隱居養老。君常舍之棗樹上,三年不下,與道逍遙。行成名立,聲布海內。群土欽仰,來集如雲。時有赤氣著鐘連天,及公卿百遼(僚)以下無能消者。詔聞梁棗樹上有道人,遣使者以禮聘君。君忠以衛上,翔然來臻,應時發算,除去災變。拜掖庭待詔,賜錢千萬。君讓不受詔。以十一月中旬上思生葵。君卻入室,須臾之頃,抱兩束葵出。上問君於何所得之。對曰:從蜀郡太守取之。即驛馬問郡。郡上報曰:以十一月十五日平旦,赤車使者來發生葵兩束。君神明之驗,譏徹玄妙,出窈入冥,變化難識。行數萬里,不移日時,浮游八極,休息仙庭。君師魏郡張吳,齊晏子,海上黃淵,赤松子,與為友生。號曰真人,世無及者。功臣五大夫雒陽東鄉許幼仙事肥君,恭敬蒸蒸,解止幼舍。幼從君得度世而去。幼子男建,字孝萇,心慈性孝,常思想神靈。建寧二年太歲在己酉五月十五日丙午直建孝萇為君設便坐,朝暮舉門恂恂,不敢解(懈)殆(怠)。敬進肥君餟(啜)順,四時所有。神仙退泰,穆若潛龍。雖欲拜見,道徑無從。謹立斯石,以暢虔恭,表述前列(烈),啟勸童蒙。其辭曰:赫赫休哉,故神君皇,又有鴻稱,升遐見紀。子孫企予,慕仰靡恃,故刊茲石,達情理,願時彷彿,賜其嘉祉。
土仙者,大伍公。見西王母崑崙之虛,受仙道。大伍公從弟子五人:田傴、全□[雲?]中、宋直忌、公畢先風、許先生,皆食石脂仙而去。
眾多研究者都認為這件石刻是早期的墓誌。這樣,就等於說東漢中期已經有了定型的墓誌。從而將中國古代墓誌產生的時間大大提前了。然而我們如果深入考察一下碑文,結合發掘情況分析,就可以看出這不是墓誌,而是一件類似神座的祭祀用碑。
首先,我們知道,墓誌應該是用來表示墓主身分的。這裡立碑人是肥致弟子許幼的兒子許建,他建造這座墓應該是為埋葬他的父親許幼。墓主是許幼,這座碑卻全部是敘述肥致的生平事蹟,自然就不是為象徵墓主所做,也就不存在著作為墓誌的根本作用。
其次,碑立於墓中南側室。按照漢代多室墓的一般情況,墓主應該安放在後室或主室中。側室象徵著墓主在世時宅院的旁屋,用作客房、廚房、儲藏室、妾侍及僕從的住室等。碑文中也明確說出:「孝萇為君設便坐。」《漢書.張禹傳》「禹見之於便坐」注云:「便坐,謂非正寢,在於旁側,可以延賓也。」很明顯,許建正是把肥致的神位置放在墓中表示接待賓客的側室中,即「設便坐」,表示他父親對仙師的敬重,也表現他們對神仙的崇敬,希望得到仙人的保佑。這件碑與其說是墓碑,不如說是功德碑更為恰當。雖然墓中各側室都出土了人骨,顯示這是一座多人合葬墓。但在沒有更多的證據說明肥致確實埋葬在這座墓中以前,我們不能輕易認定這座墓中埋有肥致以及他的多個弟子,也就不能輕易認定這座碑是早期的墓誌。
如果僅僅讀到這篇銘文,會覺得這位肥致的故事就像《神仙傳》、《搜神記》、《後漢書.方術傳》、《風俗通》乃至唐代的《酉陽雜俎》、《北夢瑣言》等許許多多漢唐之間記錄神仙怪異的筆記小說一樣,充滿向壁虛構,純屬子虛烏有。但是,記載這些虛妄故事的石碑卻是被當時的人虔誠地豎立在自己父親的墓中,作為神仙師傅供養著。這就使得我們應該把這種對神仙方士的信仰作為當時社會上的一種流行習尚來看待了。
古代皇帝篤信神仙,時時不忘祈求長生不老,所以上方士們的當永遠也上不完。而且往往越是有些成就的皇帝越是求仙心切,耗資無算。戰國時的諸侯們都不用提了。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求仙問道,就能把國家搞得民不聊生。用血汗白骨堆起來的萬里長城,不就是方士們杜撰的一紙仙符「亡秦者胡也」引出來的嗎?
所以,我們看到太史公在《史記.漢武帝本紀》中十分清楚地揭露那些方士的騙人把戲,指責漢武帝迷信神仙、誤國誤民時,不能不為他的超凡見識而驚嘆。
可惜的是,真理往往只掌握在少數人手裡。那麼社會上的大多數人,還是會追隨著統治者的好惡去篤信神仙。這樣一來,東西兩漢的神仙方士故事怎麼炒怎麼有人聽。肥致故事中的所謂神蹟,總讓我們覺得眼熟,其實不過是把歷來傳說的神仙故事加加工罷了。
那麼,我們就來看看肥致利用的前人神仙故事。
先說「棗」。「棗」與神仙結下緣分的時間可不短了。《史記.漢武帝本紀》中,首先來騙漢武帝的方士李少君就對漢武帝言之鑿鑿地說:「臣嘗游海上,見安期生,食臣棗,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萊中,合則見人,不合則隱。」於是,漢代關於神仙的傳說中,接二連三地出現了棗的記載。
漢代十分常見的一種銅鏡銘文格式就是:「某氏作鏡真大好,上有仙人永不老,渴飲玉泉飢食棗。」例如在《中國古代銅鏡圖典》中記錄的江蘇揚州出土的一件神獸鏡銘是:「王氏作鏡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飲玉泉飢食棗。」
晉代人寫的《拾遺記》中記載周穆王西遊時說:「西王母……又進洞淵紅花,嵰州甜雪,昆流素蓮,陰歧黑棗……黑棗者,其樹百尋,實長二尺,核細而柔,百年一熟。」
《太平廣記》卷五〈沈羲〉:記載沈羲見到老君。「老君身形略長一丈,被髮文衣,身體有光耀。須臾,數玉女持金桉玉杯,來賜羲曰:『此是仙丹,飲者不死,夫妻各一杯,壽萬歲。』乃告言。飲服畢,拜而勿謝。服藥後,賜棗兩枚,大如雞子。」
《太平廣記》卷十〈李意期〉:「飲少酒,食脯及棗栗。」根據下文中「劉玄德欲伐蜀,報關羽之死,使迎意期」的記載,可以知道李意期也是東漢末年的方士。
《太平廣記》卷十二〈董奉〉:「奉不食他物,唯啖脯棗。」以上均出自《神仙傳》。
甚至連棗核也有著神效。《後漢書.方術傳.郝盂節傳》:「盂節能含棗核,不食可至五年十年……曹操使領諸方士焉。」
從文獻到漢代的日用實物,都表現了棗與漢代神仙方士的密切關係。這些例子是不是可以證明這樣一點:在漢代人們的觀念中棗就是神仙日常的食品,要成仙得道必須要得到仙棗。這種觀念在中國古代社會中長期流傳下去,直至明代吳承恩的《西遊記》中還是在各路神仙的飲宴上擺滿了棗,連豬八戒還要一見到壽星就追著他要棗吃。所以,這位肥致先生乾脆就住到棗樹上去。這可是顯示自己有道術的最佳方法了。
「赤氣著鐘連天」,是肥致進入宮廷的根本。也是古代皇帝與方士們極為注重的望氣方技。這種占卜在當時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古籍中記載,秦始皇聽方士說東南有天子氣,就到南方巡遊厭勝。漢武帝得知長安獄中有天子氣,便下令殺死獄中的全部犯人。《史記.天官書》中記載:「凡望雲氣,仰而望之,三四百里。平望,在桑榆上,千餘二千里。登高而望之,下屬地者三千里。雲氣有獸居上者,勝。自華以南,氣下黑上赤。嵩高、三河之郊,氣正赤。恆山之北,氣下黑上青。勃、碣、海、岱之間,氣皆黑。江淮之間,氣皆白。」以下還詳細記載了各種顏色和形狀的雲氣所象徵的吉凶禍福等望氣方法。可見連司馬遷這樣偉大的學者對望氣之說也是頗為相信的。
赤氣在古代的占卜中大多是不吉利的,往往與兵亂有關。早在西漢初年的占卜書中,就有這樣的記載。例如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帛書《天文氣象雜占》中便畫了種種雲氣的圖形,並且寫道:「赤虹冬出,主□□不利人主。」「赤雲如此,麗月,有兵。」「有雲赤,入日月軍(暈)中,盡赤,必得而地之。」「有赤雲如雉,屬日,不出三月,邦有兵。」(見《馬王堆漢墓帛書》)
《靈臺祕苑》卷四談到吉凶雲氣時,說:「赤氣浸浸血光,流血之象。赤氣如火影見者,臣叛不過三朔。赤氣如龍蛇在山頭住,又如夜光者,臣離其君,國不安,民流亡也。赤氣覆日如血色,大旱,民饑千里。」
由此可見,有了赤氣出現,的確是足以震動朝廷,動搖天下的了。能夠消除赤氣的方士,不說是再造天下,起碼也是救國救民的聖賢吧。「拜掖庭待詔,賜錢千萬」那只是一點小菜罷了。至於赤氣是怎麼出現的,又是怎麼除去的,是不是肥致搞的鬼把戲,不見詳細記載,不好揣測。起碼望氣云云是源於先秦方士的傳統,該是不會錯的。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