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美少女的精神分析:從心理學、動漫媒體及日式空間看陽具少女的誕生與御宅族心理
商品資訊
系列名:Psychotherapy
ISBN13:9789863572787
替代書名:戦闘美少女の精神分析
出版社:心靈工坊文化
作者:齋藤環
譯者:林詠純
出版日:2023/02/08
裝訂/頁數:平裝/312頁
規格:21cm*14.8cm*1.7cm (高/寬/厚)
版次:1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 開啟御宅族與ACG領域研究的開山之作,ACG研究者必讀!
♥ 日本最懂阿宅的精神科醫師,以深度心理學探究御宅族文化和戰鬥美少女角色,是心理助人工作者了解動漫/御宅族群最佳途徑!
我要代替月亮懲罰你!――月野兔(「美少女戰士」主角)
從「新世紀福音戰士」到「美少女戰士」,日本動漫中有一支特別的譜系:戰鬥美少女。她們就像一般少女一樣可愛,卻手拿武器、或擁有神奇天賦,在故事中為了守護所愛之人,或為了完成使命,與強敵戰鬥。
混和了陰柔的純潔美麗和陽剛的勇猛無畏,戰鬥美少女與歐美動漫中肌肉發達的「女戰士」截然不同,卻風靡世界,形成獨樹一幟的次文化現象。
「日本最懂阿宅的精神科醫師」齋藤環,是資深漫畫愛好者,也是研究日本青少年次文化的心理學者第一人。他在本書中分析「戰鬥美少女」類型角色,多年來在次文化領域、動漫圈、心理學領域中享有重要地位。
齋藤環以拉岡派精神分析觀點、動漫的媒體特性、日本式空間等的角度,分析所謂的「御宅族」文化、爬梳為何日本會出現這一獨特的文化現象。這是否為日本人青少年獨特的精神病理?戰鬥美少女是在哪種獨特的空間生成的?她們為何被稱為「陽具女孩」?愛著陽具女孩的男孩們,內心世界又是怎樣的?
「為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美好而戰」;而美好,其更精確的內在理路所指是:御宅族的精神空間世界。――梁世佑(U-ACG 創辦人,本書推薦人)
本書想要談的,就是關於動漫族群「慾望」的話題,且這個慾望不是普通的慾望,是對於動漫文本中「虛構客體」的慾望,是專屬於動漫族群的特殊慾望,進而反觀自身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慾望結構」,就是本書的骨幹。――魏與晟(諮商心理師,本書審閱者)
我絕對不會試圖說服御宅族「回歸現實」,因為他們比任何人都更「了解現實」。無論那看起來多麼像是「不適應」,愛著陽具女孩都依然是為了適應現實生活而生的戰略。――齋藤環(本書作者)
宅界×學界熱血推薦──
梁世佑∣U-ACG 創辦人
吳毓瑩∣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
郝柏瑋∣諮商心理師
陳宏儒∣諮商心理師
鄭印君∣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系主任、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劉定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劉揚銘∣自由作家
♥ 日本最懂阿宅的精神科醫師,以深度心理學探究御宅族文化和戰鬥美少女角色,是心理助人工作者了解動漫/御宅族群最佳途徑!
我要代替月亮懲罰你!――月野兔(「美少女戰士」主角)
從「新世紀福音戰士」到「美少女戰士」,日本動漫中有一支特別的譜系:戰鬥美少女。她們就像一般少女一樣可愛,卻手拿武器、或擁有神奇天賦,在故事中為了守護所愛之人,或為了完成使命,與強敵戰鬥。
混和了陰柔的純潔美麗和陽剛的勇猛無畏,戰鬥美少女與歐美動漫中肌肉發達的「女戰士」截然不同,卻風靡世界,形成獨樹一幟的次文化現象。
「日本最懂阿宅的精神科醫師」齋藤環,是資深漫畫愛好者,也是研究日本青少年次文化的心理學者第一人。他在本書中分析「戰鬥美少女」類型角色,多年來在次文化領域、動漫圈、心理學領域中享有重要地位。
齋藤環以拉岡派精神分析觀點、動漫的媒體特性、日本式空間等的角度,分析所謂的「御宅族」文化、爬梳為何日本會出現這一獨特的文化現象。這是否為日本人青少年獨特的精神病理?戰鬥美少女是在哪種獨特的空間生成的?她們為何被稱為「陽具女孩」?愛著陽具女孩的男孩們,內心世界又是怎樣的?
「為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美好而戰」;而美好,其更精確的內在理路所指是:御宅族的精神空間世界。――梁世佑(U-ACG 創辦人,本書推薦人)
本書想要談的,就是關於動漫族群「慾望」的話題,且這個慾望不是普通的慾望,是對於動漫文本中「虛構客體」的慾望,是專屬於動漫族群的特殊慾望,進而反觀自身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慾望結構」,就是本書的骨幹。――魏與晟(諮商心理師,本書審閱者)
我絕對不會試圖說服御宅族「回歸現實」,因為他們比任何人都更「了解現實」。無論那看起來多麼像是「不適應」,愛著陽具女孩都依然是為了適應現實生活而生的戰略。――齋藤環(本書作者)
宅界×學界熱血推薦──
梁世佑∣U-ACG 創辦人
吳毓瑩∣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
郝柏瑋∣諮商心理師
陳宏儒∣諮商心理師
鄭印君∣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系主任、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劉定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劉揚銘∣自由作家
作者簡介
齋藤環
1961年出生於岩手縣,筑波大學醫學博士,為日本著名的精神科醫師、文化評論家、漫畫評論家。專精於青春期、青年期的精神病理與精神病誌學,並對青少年次文化有獨到的觀察與評論。目前為筑波大學醫學醫療系社會精神保健學教授,曾獲日本病跡學會賞、角川財團學藝賞。
著書超過三十本,有《文脈病:Lacan / Bateson Maturana》、《戰鬥美少女的精神分析》、《為什麼繭居族是可以治療的?》、《弒母情結:互相控制與依存的母女戰爭》、《心理學化的社會:為什麼我們追求創傷與療癒?》、《Yankee化的日本》等書。可說是日本心理界中研究青少年病理、次文化的第一人。其著作《繭居青春:從拒學到社會退縮的探討與治療》堪稱日本探討青少年拒學症的經典著作。
1961年出生於岩手縣,筑波大學醫學博士,為日本著名的精神科醫師、文化評論家、漫畫評論家。專精於青春期、青年期的精神病理與精神病誌學,並對青少年次文化有獨到的觀察與評論。目前為筑波大學醫學醫療系社會精神保健學教授,曾獲日本病跡學會賞、角川財團學藝賞。
著書超過三十本,有《文脈病:Lacan / Bateson Maturana》、《戰鬥美少女的精神分析》、《為什麼繭居族是可以治療的?》、《弒母情結:互相控制與依存的母女戰爭》、《心理學化的社會:為什麼我們追求創傷與療癒?》、《Yankee化的日本》等書。可說是日本心理界中研究青少年病理、次文化的第一人。其著作《繭居青春:從拒學到社會退縮的探討與治療》堪稱日本探討青少年拒學症的經典著作。
序
【推薦序】
【推薦序一】
齋藤環的戰鬥、美與少女
梁世佑(U-ACG 創辦人)
1961年出生於岩手縣的齋藤環認為經常自詡(事實上也是)為日本最懂阿宅的精神科醫生。他的《戰鬥美少女的精神分析》被漫畫評論家竹熊健太郎(1960-)認為是第一本「從精神病學角度出發的御宅族理論」,細緻地探討了日本戰鬥美少女的脈絡。
什麼是「戰鬥美少女」?這個詞彙可以拆解成三個部分:「戰鬥」、「美」和「少女」。少女指的是年紀不大的年輕女性,而且特指涉世未深、沒有太多社會或戀愛經驗的「處女」;而「美」則代表這群少女外貌姣好或心靈純潔,至少是具備可以吸引人、讓人喜愛想要呵護的生理特徵。最後,放在前面作為修飾的「戰鬥」則體現了「美少女」的責任或存在意義:為了戰鬥。她們戰鬥是為了守護什麼或是完成什麼使命或責任。
戰鬥美少女的存在使命,或許可以用一句話ACG界的術語來概括:「為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美好而戰」;而美好,其更精確的內在理路所指的是:御宅族的精神空間世界。
齋藤在本書中指出「戰鬥美少女」是只屬於日本的一種特定語彙範疇,與歐美影視中的亞馬遜女戰士或女性超級英雄截然不同;她們身上大多是沒有任何肌肉的、也沒有任何上過戰場的傷痕,戰鬥服裝幾乎一塵不染且完全不適合戰鬥,所以齋藤創造了「Phallic Girl」概念,也就是擁有陽具的少女來解釋戰鬥美少女。這個詞彙源自精神分析中的「陽具母親」(phallic mother);而相較於「母親」的生育性,更凸顯於「少女」從內到外都處於純潔無垢的狀態中。
此處所謂的「陽具」,並不是實際存在於身體的器官,而是一種在想像空間中的強烈對比性。例如在今天常見的艦娘武器擬人化作品,如《艦隊收藏》、《碧藍航線》或是《少女前線》、《NIKKE》,這些沒有肌肉的細瘦少女身上不都背負著難以想像的巨大武器和彈藥嗎?理應被好好呵護、躲在後方的柔弱女性竟然要扛起大型武器,代替男性去上前線作戰,這一巨大的兩極對比給予消費者反差的快感和興奮。齋藤吸收了佛洛伊德的陽具崇拜(penis envy)理論,並從拉岡(Jacques-Marie-Émile Lacan)等人的精神分析理論中歸結出戰鬥美少女乃是適應高度資訊化的御宅族所建構出來的想像共同體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東浩紀為本書的文庫本寫完序後,後來出版了《動物化的後現代:御宅族如何影響日本社會》(動物化するポストモダン)這本今天幾乎所有研究 ACG 的人都會引用的經典書籍。十年前我們在國立交通大學主辦的 ACG 研討會中邀請東浩紀來臺灣演講,並出版該書的繁體版本時,他也提到了這個問題。因為東浩紀所提出的「資料庫消費」可說是把御宅族慾望和喜好做進一步的拆解。
如果齋藤所謂的「戰鬥美少女」是一種御宅族的慾望體現,那東浩紀的資料庫則是可以認為每一項慾望都可以再被細分為「萌點」。每一位受歡迎的動漫角色,不管是服裝、髮色、語癖、個性或是身上特定的裝飾品,都可以被重新組合和調整。如此一來,則觀眾消費的是故事、劇本還是可拼貼的資料庫?而東浩紀與大塚英治等人的討論,則是近代日本動漫研究和產業化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如果從這一角度來說,則本書可說是日本學界探討御宅族究竟是什麼、這一群體是如何產生?又對日本社會有何影響的的一個起點。
最後,本書畢竟是二十年前的作品。許多論述的環境已與今日截然不同。例如本書對於御宅族的定義基本上是男性,忽視了女性消費者和繭居族的多樣性別性,更難以注意到後來BL、美少年作品或是各種同性愛作品的興起,這點本田透或荷宮和子等人均有許多補充和討論。更重要的是,那是個網路不如今天如此普及,更沒有隨時可看、可刪、可上傳、可評論的智慧攜帶裝置的時代,所以 2023年的今天,透過近二十年來大量動漫戰鬥美少作品的觀賞和回顧,更讓我們重新思索本書的論點和時代精神,我想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
【審閱序一】
一起建構動漫閱聽人主體
魏與晟(諮商心理師)
也許是因為與日本有歷史上的淵源,臺灣動漫文化從很早期就開始發展,也讓很多人從小時候就開始接觸到動漫畫,並深受影響,進而產生終身的志趣。自從動漫文化引進臺灣以來,已經走過好長一段路,有許多前輩透過翻譯、教學、舉辦活動,讓這個次文化變得越來越唾手可得。最早可能要歸功於傻呼嚕同盟的幾位教授,他們創造了ACG這個詞彙來統稱這個文化圈中的所有人,而後開始有各式各樣的學者、教授、學生因自己的興趣而投入這個領域。臺灣的動漫文化能夠如此蓬勃發展且被普遍接受,都必須歸功於這些人在背後燃燒著自己的熱情,默默努力耕耘。
從研究動漫畫,到更多一層後設的角度來研究喜歡動漫畫的「人」,就更有賴於這個文化圈紮實的基礎,才能夠有更多的空間跳出來想想關於「自己」的問題。「御宅族」這個詞彙是源自於日本的外來語,指的是那些愛看動漫、對動漫有所研究、投身於動漫文化圈的人。臺灣早期前輩也對這個詞有所考究(典故在此就不細談),導致動漫圈內人也多少會有以此自稱並做出認同的人,覺得自己就是御宅族並引以為傲。當然動漫圈中還有各式各樣的子類別,例如腐女、偶像宅等等,然而作為本書的引言,我並不想要討論嚴峻的分類與定義,僅試圖以此代稱各類動漫愛好者。
約三十年前,「宮崎勤事件」震撼了整個日本社會(一個名為宮崎勤的男性連續綁架與殺害四名女童,警方在他家中搜出大量幼童系性愛、虐待漫畫等書刊影帶)。由於社會普遍認為御宅族族群也對未成年少女抱持著性慾,所以在輿論上與此事件連結在一起,讓御宅族們承受莫大的壓力,同時也衝擊當時的動漫產業。之後許多評論家,像是有著「御宅王」稱號的岡田斗司夫等人,就開始為御宅族平反,在他的著作《御宅學入門》中,提倡御宅族是對資訊處理特化過的人類,試圖洗刷喜歡動漫的人都是性犯罪預備軍的印象。也許由於日本文化有像是有「村八分」這樣的傳統在,階級與歧視較為嚴重,再加上動漫文化無可避免與性或暴力靠得太近,也加重了日本人對於動漫愛好者的歧視心態。
反觀臺灣,對御宅族的定義就比較模糊。由於日本動漫文化是外來文化,臺灣的動漫愛好者在一開始並沒有這麼明確的認同感。大眾媒體中,比較常聽到的是「宅男」這個詞,並開始與「交不到女朋友的人」、「魯蛇」、「不擅長打扮自己」等等的概念混為一談,失去了其「動漫愛好者」的特性。但也相對的,臺灣的這些宅男們並沒有承受像日本社會這麼嚴重的歧視眼光。但無論在哪個國度,只要牽扯到虛構與現實的話題,就會發生衝突,這是普世皆然的經驗,像是被長輩念說整天畫畫沒出息、不應該沉溺在虛構的創作上,而應該要專心於現實的課業等等論述,都可能是喜歡動漫的人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共同經驗。
然而時代變遷很快,現在已經幾乎是人人看動漫的年代,自然也沒有什麼太誇張的歧視問題。看動漫已經不再是宅圈獨佔的特色,對於宅宅的刻板印象也開始變得模糊,在這種宅跟一般人界線模糊的狀態中,反而可以回歸「對動漫的喜好」這個初衷。
臺灣動漫次文化圈已經趨於成熟,大家會好奇這個圈子裡所發生的經驗與現象,並試著找理論來解釋。然而在圈子中,常見以社會學、行銷學、文學來解讀御宅族各式各樣的面向,卻鮮少用深度心理學的角度切入過。也許是念心理學的人都「不夠宅」,或是動漫文化就如同其它媒體學科一樣,太容易從文本的角度進行分析,而忽略了「閱聽人」這個主體。動漫族群對於自身的興趣是非常龐大的,甚至可以說,觀看動漫本身就是在找尋某種自我認同,相信大家都有經驗,跟朋友聊起自己喜歡的動漫時那種興奮的狀態,就彷彿是想把自己的某個部分推銷給別人似的。大家會想、會談、會好奇,但似乎又當作理所當然,不敢大動干戈。也許是依然有些刻板印象存在,導致在反思自身上有所防衛,又或者是對動漫的態度依然在「單純的嗜好」與「御宅族認同」間擺盪,而沒有空間去深思這個問題。
一個文化要能談論自身,才能真正興盛起來。要做到這點,可以先從想想「動漫是如何影響自己」開始。這個影響未必是像興趣或生涯這種外在層面的事情,而更是各種價值觀、慾望、幻想組織等內在的事情。很多人都會說,哪部動漫是陪著我長大的,這其實不光是喜好問題,而有更多發展層面的意義。舉例來說,男孩在性啟蒙期看了一部具有性暗示的漫畫,或一個女孩子(當然在這邊未必是指生理性別)在青春期遇到了BL漫畫、在小學時迷上四驅車、在國中時愛上《灌籃高手》、因為《美少女戰士》而開始學化妝、因為《聖鬥士星矢》而開始畫同人誌等等。對御宅族來說,動漫是在真正意義上影響了自身的心性發展,切切實實地改變了生命的基調。佛洛伊德提出心性發展理論與其它發展理論不同,著重在討論人心中能量灌注對象的問題。在理論中,他認為人會把能量(力比多)灌注在不同的事物上,進而演變成不同的症狀與心智結構,而動漫族群正是個投注大量能量在動漫產業中的族群,而塑造出了一套獨特的人格與文化。
這本書援引了許多拉岡學派的艱澀知識,又有著屬於日本特有的脈絡氛圍,並不是一本容易讀懂的書。但我希望以本書做為一個契機,讓國內動漫愛好者們,可以開啟一條反思自身的道路,對動漫是如何影響自己內在心智感到興趣,並由此建構出一套獨一無二的認同,讓這個充滿熱情的主體能夠被看見。
【審閱序二】
戰鬥美少女的後日談
王慈襄(諮商心理師)
身為一個從小到大由戰鬥美少女們陪伴長大,又是深度ACG愛好者的我,很榮幸也非常感謝能夠共同審閱與研究《戰鬥美少女的精神分析》,跟著戰鬥美少女一起在文字中「戰鬥」!
在審閱的過程中,為了要思考如何傳達語境與意義,將其變成有效的語言達成順利的交流,在文字間需反覆咀嚼且甚至有時還需發揮創意,盡可能地將語意微妙之處「可視化」,揣摩作者以及讀者的心境。從討論中所獲得的回饋比自己想像的多很多,也讓我們有空間發想許多關於ACG圈、御宅族群的思考,這也使我回憶起了自身在御宅文化當中的經驗。整個歷程就像是互相對話的過程、也像極了在心理工作中的思考方式。
而此書的內容雖然稱戰鬥美少女的精神分析,但實際上涵蓋的內容相當廣泛,不僅探討戰鬥美少女如何生成及其發展史,更觸及日本二次元文化與歐美文化的差異,從二次元文化討論現實與虛構,也探討動漫這個載體的表現手法有何特別之處,最後運用拉岡精神分析角度看待戰鬥美少女,可說內容非常豐富,是探討御宅族群體心理的重要書籍。
該書所探討的對象不僅是日本,也包含了全球後現代文化、御宅族群心理等現象。臺灣因地理位置接近日本,以及與其的歷史淵源,不斷受到日本文化媒體無形中的影響,讓現代的臺灣兒童、青少年能接觸到Vtuber、ACG、遊戲、cosplay、同人、偶像文化、歌い手、vocaloid、BL/GL……等新事物,形成許多網路現象與圈內用語。希望這本書也能協助讀者,在工作上更細緻地以精神分析的觀點來看待這些現象與內在動力,不再只是以單一面看待真實與虛擬這件事情。
該書出版於二〇〇〇年四月,雖然已經過了二十幾年的時間,在這多媒體、網路發達的年代,御宅群體種類變得族繁不及備載,但此書仍在研究御宅族上具有指標性,相信能夠讓我們對宅群體與二次元有更多的思考空間。尤其在與青少年工作時,此書能讓我們有機會以動漫作為溝通的手段,多一個管道來了解對方的語言與心智狀態,也多一個思考的面向,來看看動漫這個載體與心理治療工作之間的關係。
期許本書能夠成為一座橋樑,使動漫愛好者在閱讀過程中能與自己的經驗做連結,同時也能試著以精神分析的角度研究御宅族文化。另一方面也期待心理工作者能在讀過這本書後更了解御宅文化,與其所帶來的文化現象、內在心理意義,用多層次與多觀點來看待後現代媒體、二次元與網路現象,並運用至我們的臨床工作中。
【導讀】
專屬於動漫族群的心理學
精神分析與動漫文化
市面上有許多理論在評論、剖析動漫文化圈各式各樣的現象,但令我納悶的是,國內從來沒有與精神分析相關的論述。之所以會這麼說,是因為我認為精神分析是最適合用來解釋動漫族群的理論,其理論也與各式各樣的動漫文本、群體現象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或多或少聽過精神分析,只是未必理解其理論,精神分析也有各式各樣的支派,像是本書的作者齋藤環就是受拉岡學派訓練。在有限的篇幅中很難對精神分析做完整的論述,我只想提幾個精神分析理論的特色,來說明它為什麼與動漫族群關係密切。古典精神分析是從性驅力相關的理論出發,而後一直很誠懇地探究著人類最深刻的經驗,從對性的感覺到創傷對人的影響,不斷地在建構人類內在心智的樣貌。與其他心理學派不同,精神分析不避諱談一些平常不太會談的事情,甚至覺得這些事情才是最重要的經驗,例如性與攻擊、慾望與矛盾等等,而這些東西,不正是動漫中屢見不鮮的內容嗎?舉例來說,動漫文化圈所謂的XX「控」,「控」這個字其實就是精神分析理論中「情結」(complex)發音的縮寫(也就是說「母控」就是伊底帕斯情結),從中可見兩者關聯緊密。
基本上,動漫文化的兩大主題就是性與攻擊(雖然這樣講有點簡略,當然也不乏有探討更深遠意義的作品),但若把性與攻擊的元素抽掉,動漫產業肯定會黯然失色。大家可以想像不色情的《出包王女》,沒有打鬥場面的《海賊王》,會是多麼地乏味。然而動漫與色情產業不同,動漫文化是一種建立在各式各樣慾望「幻想」上的「創作」,並從中探尋自身有所共鳴的經驗,這樣基於人類原始經驗的作品,帶給了我們其他種媒體無法辦到的衝擊,也傳遞了屬於這個文化圈特有的體驗。
本書想要談的,就是建立在這之上,關於動漫族群「慾望」的話題,且這個慾望不是普通的慾望,是對於動漫文本中「虛構客體」的慾望,是專屬於動漫族群的特殊慾望,進而反觀自身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慾望結構」,就是本書的骨幹。雖然許多人開始用心理學理論來解釋動漫文本或閱聽人的心理狀態,但有趣的是這些理論都避開慾望的話題,也許是認為慾望這個問題太難談、或太敏感,或是有某種複雜的防衛在裡面,但這麼做就如同把動漫去性化一般,最重要的那一塊被閹割掉了。如今我們從精神分析的角度重新出發,卯足全力地「凝視」著動漫/我們自身的慾望。
個案研究――精神分析的看家本領
在佛洛伊德的文集中,常常透過評論單一個案,來推演出人類的特殊心理結構。像是他曾評論達文西在畫室中照顧許多美少年的舉動,是「企圖在他們身上看到母親眼中的自己」,推導出了自戀(narcissistic)相關的理論;又在患有思覺失調症的法官史瑞伯的自傳中,剖析他精神病式幻想的背後,其實是「同性戀原慾」在作祟。佛洛伊德的這些推論放在現今當然具有爭議,但用這種方式思考特殊案例以及內在心智之間的關係,對精神醫學界,以及後世試圖探索人類內在心智世界,有著極大的啟發。
本書作者齋藤環醫師依循佛洛伊德的老路,企圖用特殊的案例來推演御宅族這個特殊族群的心智狀態;書中一共舉了兩個案例,一位是非主流藝術家(通常是指精神疾病患者的素人藝術家)達格,而另一位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動畫導演宮崎駿。在達格的案例中,齋藤環分析了他一系列的畫作《薇薇安女孩與她們的百年戰爭》(聽起來有點像輕小說的名字),畫作中描繪了長有陽具的天真少女們,與殘酷世界進行慘絕人寰抗爭的史詩故事。從分析中,齋藤環找到了「戰鬥美少女」與「陽具女孩」這個標誌,並與流行動漫中的角色做對比,企圖推導出達格與御宅族在心智結構上的共通性。而在宮崎駿的案例上,齋藤環試著評論他對《白蛇傳》這部動畫的態度,來描繪一個明明愛上動漫角色(白娘子)卻又害怕承認的心態,從中建構出一套御宅族愛戀「虛構客體」的「創傷模型」。
當然這並不是在說御宅族都是精神病患,就如同佛洛伊德分析史瑞伯並不是在說所有人都是同性戀,而是藉由這些案例,指出人類心智中有這麼一個普遍的面向,而這個面向居然能在動漫文化中用如此明顯的方式體現出來,我認為這也正是動漫難能可貴之處――精闢地道出人類的經驗。
虛構與現實
由於御宅族或動漫愛好者,已經太習慣於閱聽動畫漫畫這類的媒體,把虛構客體當作慾望對象這件事情被視作理所當然,而不會覺得奇怪。作者齋藤環醫師就質問:為什麼會對虛構的事物產生性慾?這記當頭棒喝才讓我們真正開始認真思考這件事情,真是既奇怪又有趣。動漫媒體呈現的完全是視覺訊息,與真實性與慾望的感受有著天壤之別。真實的關係中包含著許多元素,像是觸覺、味覺、體感、對方的心智狀態等等,與動漫中虛構的慾望幾乎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對動漫不熟悉的朋友也曾向我表示,無法理解為什麼有人能對二次元的角色產生慾望;反觀動漫圈的朋友也會打趣的說,自己對三次元的異性完全沒有興趣。
若動漫是個「虛構的慾望客體」,那麼動漫族群就是愛上了這些「虛構客體」的人,把絕大多數的精力都投注在虛構的事物上。虛構與現實,是動漫愛好者的基本命題,在這個次文化圈子的人,曾幾度被別人說過,不要再沉溺於那些虛構的事情中?然而,一般人所論述虛構與現實這樣的二分法真的成立嗎?在精神分析的傳統中,就指出了「精神現實」這個詞彙,藉此區別外在現實與內在現實,所以對精神分析而言,虛構與現實的界線本來就很模糊。在齋藤環的論述中,他援引了拉岡對於現實的看法,承自於許多歐陸哲學,認為人類經驗的本質其實是靠著表徵與概念在運作,所以我們所謂的現實也不是真的現實,它同樣屬於某種幻想結構,僅是比較貼近日常生活而已(事實上日常現實的崩解這類的劇情在動漫文本中非常常見)。
然而討論到虛構的世界或妄想的世界,會讓人很容易聯想到一個診斷――精神分裂症(現在稱思覺失調症)。難道說御宅族都是潛在的思覺失調症患者嗎?答案當然不是(但思覺失調症患者也可以是動漫愛好者),就作者的說法,兩者有本質上的差異,思覺失調症患者是被困在的內在現實的世界中,而動漫愛好者則是對於虛構的世界具有「親和性」,並能夠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現實」。以這個假設為基礎,讓我們拋開現實與虛構二分法的包袱,接受虛構的慾望客體,並來探討愛上這個虛構客體的、屬於動漫族群的心智――慾望結構到底長什麼樣子。
精神官能症與性倒錯――動漫族群的慾望結構
齋藤環試著用精神官能症與性倒錯之間的辯駁,來解釋御宅族的內在心智結構,然而我想大家應該對這兩個詞彙相當陌生。所謂的精神官能症,指的是佛洛伊德指出的一系列人面對內在矛盾而起的心智機制,其核心就是伊底帕斯情結,也就是在三角關係中產生的閹割焦慮。雖然很難以三言兩語解釋清楚,但大家可以想像成是人在面對與性有關的感受時,會產生一系列複雜的內在機制,來處理這種感受,若處理不好,可能就會演變成問題行為或是症狀,像是歇斯底里症、強迫症都屬於這個範疇。而精神官能症的反面即是性倒錯,意味著性的感受完全沒被內在機制處理就直接顯現出來,像是特定的戀物癖、暴露狂等等。當然這些是相當古典的定義,隨著時代演進、臨床知識不斷累積,精神官能症與性倒錯也各自有不同的意涵出現。精神官能症在現今已變成「正常人」的代名詞,伊底帕斯的感受則是每個健康的人都會經歷過的體驗;而性倒錯也不再指涉特定的變態行為,而是指每個人都會有的,各式各樣的情慾結構,像是有些人貪戀權力、有些人沉迷美色,或是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些不願溝通的小祕密。
御宅族的活動常常與性倒錯的概念連在一起,這是什麼意思?perversion這個詞在中文被翻成「性變態」或「性倒錯」,總有種汙名化的味道,但若我們純粹從能量觀來看,這個詞的意思僅是講「原本應該被灌注在性行為的能量,被轉為灌注在其他地方」,其實是相當中性的詞彙,而且這樣的描述也還算精確。這種狀態在動漫文化圈中應是見怪不怪的現象,無論是cosplay、同人創作、推偶像等等,哪個不是把所有的慾望能量都灌注其中的產物?若說每個人都有性倒錯的部分,一般人或是隱藏,變成一種祕密生活、或是用病態的方式表達,造成他人困擾。然而動漫文化圈可說是建立在性倒錯上的文明,是個用虛構慾望搭起的國度,在這個國度中虛構的慾望是共享的文化圈,大家可以從中恣意地遊戲、創造、找到寄託,這是極其特殊且珍貴的現象。
在古典的論述中,精神官能症與性倒錯似乎是對立的存在,然而對於齋藤環而言,他援引拉岡的理論,認為性倒錯並不是精神官能症的反面,而僅是與精神官能症不同的結構,其複雜程度不亞於精神官能症。從這個觀點來看,動漫這種充斥著性倒錯氛圍的文化圈中,還是能找到屬於動漫族群的精神官能症結構。就他的說法,這個精神官能症結構就是「戰鬥美少女」――一種把虛構的慾望陽具化的象徵,藉由追尋戰鬥美少女,御宅族在動漫中過著屬於自己的精神官能症生活。
御宅族的理路與未來
也許安上這些精神分析術語會讓某些讀者感到反感,認為自己被貼上標籤,但我希望呼籲大家把這些理論視為一種好奇與興趣。齋藤環對於動漫族群的剖析未必正確,因為任何的精神分析理論與假設,也都會隨著時代不斷地產生變革;人對於內在的探索是無止境的工作,每個年代都會有不同的風景。我很好奇佛洛伊德若像是《羅馬浴場》的主角一樣穿越到現在的同人誌會場,會有怎樣的心情?他一定會大呼驚奇說:哇!原來性有這麼多可能性!
動漫文化圈也不斷在變化中,例如齋藤環在書中指出歐美人不太能接受虛構的事物(尤其對性),但現在動漫文化席捲全球,這樣的論述已不適用。十年前戰鬥美少女們可能還奔馳在動漫的戰場上,現在也慢慢式微,少女們不用戰鬥就能夠獲得高人氣(例如一起露營);就如同齋藤環在書中所指出,御宅族為了要因應媒體環境的改變,慾望的客體也會不斷變化。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是要追求一套確定的答案,而是對這快速進步、不斷變化的動漫文化圈,持續保持好奇心,同時也慢慢認識自己,建構出一套屬於自己的御宅族心理學。
【後記】
我在一九九三年的秋天收到一封邀請函,裡面寫著世田谷美術館將舉辦以「非主流藝術家」為主題的展覽。至今仍不清楚為何我這般的一介民間醫師會收邀參觀這場以「平行視角」為號召的展覽。或許是因為我碰巧是精神科醫師,也是日本病誌學(pathography)學會的一員吧?根據日記,我實際前往參觀的日期是十月十七日,我記得那是個非常晴朗的週日。
我很期待在病誌學領域早已相當出名的普林佐倫收藏品,然而等著我的卻是完全意料之外的創作者,這次的邂逅完全像是一場意外。亨利.達格這名聽都沒聽過的創作者所描繪的畫作,從與「藝術」不同的面向突然出現,意外地打動了我。我實際接觸達格的真跡只有兩次,除了這次之外,另一次是大約三年後,一九九七年一月於銀座的藝術空間舉辦的個展。儘管如此,我至今依然對達格懷抱著不合理的憧憬。我對這名連一本完整的畫冊都沒有的畫家一直都懷著某種既像是愛慕也像是鄉愁的情緒。或許是一種對正統敬而遠之,卻容易受擺在邊緣角落的作品吸引的脆弱感性,迫使我做出選擇。這的確是部份原因,但也不只如此,若要說我為了親自證明這點而開始撰寫本書也不為過。
就如同本文中多次提到的,因為某人指出了達格的作品與《美少女戰士》的相似,讓我想到了「戰鬥美少女」這個符號的特異性。於是在一九九四年九月,我由此開始構思本書的主題。編給一般讀者看的精神醫學雜誌《La Luna》(現已停刊)的創刊號,邀請我寫一篇「主題不限的評論」,我當時所寫的就是〈亨利.達格與陽具女孩〉這篇短文。後來也在現在同樣已經停刊的青土社雜誌《Imago》寫了一篇稍長的評論〈陽具女孩跨越國境〉。這篇文章收錄於前著《文脈病──拉岡/貝特森/馬圖拉納》(青土社,一九九八年),但其結論與本書完全相反,調性反倒是呼籲大家對於幼齡化的媒體空間有所警覺。雖然有些部份現在讀起來使我不禁苦笑,但總之我也只能安慰自己:「畢竟過了這麼長的時間。」
這是我執筆的常態,又或者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文章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完成,因此「邊寫邊想」便無可避免。我原本也打算對「御宅族」採取略為批判的筆調,但最後本書卻大幅轉向「擁護御宅族」。我在執筆的過程中遇到了好幾名御宅族,隨著採訪的進行我發現了自己的誤解。尤其是具體得知御宅族的慾望狀態,以及在幻想與日常模式兩者之間的切換,這成為對我而言非常有意義的體驗。如果我堅持對御宅族採取批判的態度,或許最後就寫不出這本書吧?
我最大的誤解就是毫無根據地深信「即使我沒有自稱為御宅族,依然能夠對他們產生十二分的共鳴」。就算缺乏完整地看完動畫系列的經驗,但只要有從書本或網路上取得的資訊,我也能像個御宅族一樣談論動畫吧?這當然只是錯覺。這樣的共鳴能力,在最重要的部分完全沒有發揮作用。舉例來說,我至今仍無論如何都抓不到「萌」的感覺,也不由自主地對動畫畫風與聲優的演出感到不對勁。當然,我只要彷彿刻意採取從外部觀察「御宅族共同體」的角度,除了保持距離之外,缺乏共鳴的部分也非常有利,但我這種資質上的缺乏卻需要靠著許多友人來彌補。我很感謝我的年輕友人,即花咲貴志等人,他們告訴我包含自己性生活在內的寶貴見證,以及給我許多有益的建議,並提供許多幫助。
我也來多少寫些帶點祕辛的內容吧!本書說起來是個流浪的企劃。《Imago》的評論刊出來之後,某位編輯建議我不妨寫成單行本,我接受了他的提議,這成為一切的開端。我接受這個提議時雖然興致勃勃,但當時我除了臨床的工作之外,手上還有兩本書的企劃。三本書同時進行這樣的拙劣安排,果然是文筆素人才會做的事情,稿子也一拖再拖。或許因為實在拖太久了,導致那位編輯覺得我應該寫不出來了吧?於是他逐漸失去了音訊。不過此刻回想起來,企劃在當時被暫時束之高閣或許是一種幸運。
後來,太田出版的編輯杉浦直行先生,對我這個帶著遺憾丟到一旁的點子表示興趣。他也是我寫第一本書《文脈病》時深入參與的好夥伴,因此是我個人最信任的編輯。我受到他的鼓勵,終於開始修改寫了約一半的原稿。但杉浦也在編輯作業途中因個人因素而辭去工作。基於杉浦的考量,這個企劃由太田出版的內藤裕治編輯接手,這是本書第二次交棒。內藤一邊進行《批評空間》這項辛苦的編輯工作,一邊仔細地幫我確認原稿。動畫與漫畫似乎不是他的守備範圍,因此他或許被逼得相當痛苦。他有時會在我寫到快要不知所云時提醒我,或者訂正我的誤解,對於缺乏說服力的解釋也會確實提出反駁。如果沒有他的參與,本書想必會變得相當單方面的自我滿足吧。儘管本書延宕許久而難產,但內藤編輯直到最後都以接生者的身分從旁協助,從未放棄,因此我要向他獻上最大的感謝。
撰稿長期化其實還有其他好處,其一就是有機會認識為本書裝幀的藝術家村上隆先生。他為了將御宅族文化移植入現代美術的脈絡,極為戰略性地不斷推出許多精彩的作品。村上先生的製作概念之一「超扁平」,正是我在本書試著以「日本式空間」描述的表象空間。不過我直到最近才得知這個概念,因此無法在本書中引用。除此之外,村上先生時時重視著「脈絡」也是令人開心的共同點(畢竟我的前著是《脈絡病》)。所以我完全沒有猶豫地,將裝幀全權委託給村上先生。我從以前就一直希望本書除了論述之外,也能散發出少女的誘惑,但遺憾的是,我的文筆尚未到達充滿性魅力的程度,所以我就將本書性感的部分全權託付給了村上先生。結果誠如各位所見,本書成了一部很棒的「作品」。此外本書也是藝術家村上隆第一本全面裝幀的作品,就這層意義而言也是一個里程碑。即使內容比不上裝幀,身為村上迷的我依然甘之如飴。非常感謝村上隆先生的厚意。
二〇〇〇年二月八日寫於市川市行德
齋藤環
【文庫版後記】
本書引起了連作者都意料不到的迴響,就這點而言真的是一本幸福的書籍。關於出版後的迴響,以及之後的發展,就如同東浩紀(1971-)編著的《網狀言論F改》中所述,在此就不再重複,但我依然覺得本書中所提及的「御宅族的性」等一系列的問題,確實有交棒給下一個世代之感。東浩紀也為本書寫了充實的解說,我想在此銘謝。
現在回想起來,本書如果出版得再晚一點就會不合時宜。尤其二〇〇〇之後,御宅族文化的動向因為急速發展的「萌泡沫化」,無論是質的擴散還是量的擴散都達到極致,已經逐漸變成個人無法描述其全貌的對象。尤其我缺乏關於美少女遊戲方面的知識,完全沒有自信能夠確實跟上近年來瞬息萬變的動向。就這層意義而言,本書也是幸運的。
除了《網狀言論F改》之外,有幾份參考文獻希望對本書感興趣的讀者務必拿起來看看,以下為各位介紹:
.東浩紀著,褚炫初譯《動物化的後現代:御宅族如何影響日本社會》大藝出版(如果要我列出一本最近的正統御宅族論,我會推薦本書)
.野火雄大《大人不願意理解──野火雄大評論集》日本評論社(野火ノビタ『大人は判ってくれない--野火ノビタ批評集成』)(就我所知,本書是評論「YAOI」的最高傑作。裡面也收錄了與我的對談)
.約翰.M.麥葛瑞戈著,小出由紀子譯《亨利.達格──在非現實的王國》作品社(日本第一本正統的畫集。在海外也看不到如此充實的作品)
.國際交流基金《御宅族:人格=空間=都市威尼斯雙年展第9屆國際建築展──日本館附贈展出模型的目錄》幻冬社(おたく:人格=空間=都市ブェネチア・ビエンナーレ第9回国際建築展-日本館 出展フィギュア付カタログ)(裡面刊登了我的作品「御宅族的房間」)
.森川嘉一郎《趣都的誕生萌之都市秋葉原》幻冬社(趣都の誕生 萌える都市アキハバラ)(雙年展日本館的策展人森川嘉一郎的處女作)
.東清彥《笑園漫畫大王(1)~(4)》東立(這是缺乏御宅族基因的我對「萌」開竅的第一部漫畫。單就漫畫作品而言也非常出色)
.木尾士目《現視研(1)~(7)》東立(最真實描寫現代「御宅族」生態的漫畫作品)
此外,負責編輯本書的內藤裕治先生,於二〇〇二年五月十九日,因為癌性腹膜炎,僅僅三十八歲就英年早逝。在此除了要再次感謝他之外,也希望能將本書供奉於內藤先生的墓前。
二〇〇六年四月
齋藤環
【解說】
培養出《動物化的後現代》的姊姊
東浩紀(哲學家、評論家、國際大學全球溝通中心副所長)
在這幾年,關於御宅族與動畫的狀況有了劇烈的改變。宮崎駿獲頒奧斯卡獎、村上隆席捲美術界、威尼斯雙年展中舉辦了御宅族展、「萌」變成了流行語、輕小說熱潮的來襲,內容產業的動向幾乎日復一日地佔據經濟新聞的版面。去年秋天,《Eureka》雜誌陸續策劃了動漫評論特輯。現在即使說自己在研究御宅族與動畫,也不會讓人心生疑惑。
但是在二〇〇〇年四月,齋藤環先生的《戰鬥美少女的精神分析》單行本出版時,狀況卻完全不同。當時秋葉原只不過是平凡的電子街,也沒有人在討論軟實力。關於動畫與遊戲的文章,多數不是出自業界寫手的紀實報導,就是為粉絲撰寫的設定資料,又或者是過於深度的解讀,幾乎沒有人嘗試以學問的一貫性為目標來進行研究。美少女遊戲與輕小說並未普及到一般人,網路也不像現在這樣具備另類批判場域的作用(雖然從一九九〇年代就有人開設個人網頁,但狀況與部落格或社群媒體全盛期的現在相去甚遠)。而且當時距離一九九五年的《新世紀福音戰士》已經過了五年,這五年來都沒有足以與之匹敵的衝擊,就一般人的眼光來看,御宅族的存在感逐漸變得稀薄。換句話說,嘗試以社會的觀點討論御宅族,在當時是先當罕見的事情。第一線的精神科醫師在這樣的環境當中,出版了這本正統且從內在討論御宅族的想像力與性的書籍,堪稱是一大事件。
我想現在的年輕讀者很難看見這樣的狀況,因此容我再次重新強調。現在的日本,在社會學與次文化的分析交錯之時就產生了新的批判,並開始獲得讀者的支持。這種新型態的言論雖然與一九八〇年代風的後現代主義不同,但也與一九九〇年代的現實導向相異,無論在歐洲與美國都沒有相對應的潮流。這樣的言論空間,具體來說由筆者的《動物化的後現代:御宅族如何影響日本社會》(動物化するポストモダン)(二〇〇一)、森川嘉一郎(1971-)的《趣都的誕生》(趣都の誕生)(二〇〇三)、北田曉大(1971-)的《嗤笑日本的「民族主義」》(嗤う日本の「ナショナリズム」)(二〇〇五)、伊藤剛(1967-)的《手塚已死》(テヅカ・イズ・デッド)(二〇〇五)、稻葉振一郎(1963-)的《現代的冷卻》(モダンのクールダウン)(二〇〇六)等著作群構成,並在無數部落格的環繞下成長。多數拿起這本文庫版的讀者在閱讀本書時,或許會從這些「新的評論」來回溯其內容。這麼做雖然沒有錯,順序卻反了過來。實際上這本《戰鬥美少女的精神分析》,才是為我們準備了這個空間的先驅著作。
而先驅也代表雜亂。本書其實含有許多雜音與矛盾。舉例來說,本書一方面以「歇斯底里的症狀在由視覺媒介的虛構空間中的鏡像反轉」,普遍地說明戰鬥美少女的出現,但另一方面,又將其視為日本獨特的文化現象給予特殊定位。這兩種立場之間找不到妥協點,實際也在本書中演奏出不和諧的音調。話說回來,從亨利.達格的作品分析到拉岡派精神分析理論,甚至連御宅族的自白都塞進去的結構,實在過於雜亂且使主題發散。然而與其將這些弱點視為不成熟的議論,還不如將其當成是作者的熱情與苦於產出新典範的表現。即使出版至今已經過了六年,仍有許多尚未發展的線索與想法在本書中沉睡。希望讀者務必再靠著自己的雙手發掘其可能性。
話說回來,寫下這些解說的筆者自已,也是因為《戰鬥美少女的精神分析》的出版而受到決定性影響的人之一。
筆者第一次見到齋藤先生是一九九九年的事情。齋藤先生的年齡雖然與筆者相差將近十歲,然而同為在現代思想與御宅族間穿梭的人,筆者對他懷抱著相當高度的親近感。實際上我們也從事著共同的工作。話雖如此,當時無論是齋藤先生還是筆者,都尚未撰寫以御宅族本身為主題的書籍。如果這樣的狀況持續,筆者或許至今仍是個御宅族失格的半吊子評論家(或者評論家失格的半吊子御宅族),僅滿足於以現代思想的語言探討動畫與遊戲。
然而本書的出版給予了筆者重新檢視自己立場的好機會。因為筆者在讀了本書之後,感覺到其實整本書帶有嚴重的不協調感(儘管能被細節的論述說服)。這時筆者才第一次迫切地認為,必須將自己為什麼會思考、又為什麼有必要思考關於御宅族的事情,確實地化為語言,而後寫前述那本《動物化的後現代》。
齋藤先生明顯帶給這本書極大的影響,且已經超越參考的地步。舉例來說,這本書盡量避免解釋作品,比起視覺表象(image)更關注於消費形態,並試圖透過社會學的觀點解開御宅族之謎。這所有的風格都與《戰鬥美少女的精神分析》形成對照。《動物化的後現代》可說是如同《戰鬥美少女的精神分析》的弟弟一般而生的著作。
那麼《戰鬥美少女的精神分析》為什麼帶給當時的筆者如此強烈的不協調感呢?這種感覺與分析御宅族時,「性」的觀點有多大的效力、與之相關的精神分析手法又有多高的適用程度等疑問有關。齋藤先生認為御宅族的分析必須從「性」開始,但筆者卻不這麼覺得,這就是爭議點之所在。
基於篇幅因素,在此無法深入介紹其內容,但齋藤先生與筆者交換的意見四處可見,因此讀者輕易就能找到我們的爭辯。
如果讀者有興趣,建議可以先閱讀在筆者網站上進行的電子郵件討論〈關於《戰鬥美少女的精神分析》的網狀書評〉,除了齋藤先生與筆者之外,也邀請了竹熊健太郎先生、伊藤剛先生、永山薰先生加入討論。討論記錄至今仍公開於網路上(http://www.hajou.org/),很容易就能找到並閱讀。這樣堪與一本書匹敵的活躍討論,除了上述的爭辯之外,想必也為解讀本書提供了多元的觀點。小谷真理女士在不久之後也加入這場討論,並將討論內容集結成評論集《網狀言論F改》(二〇〇三)。
就如同存在著爭辯一事所顯示的,齋藤先生與筆者,無論是對於御宅族的基礎理解、具體的作品評價還是精神分析的解釋等,都抱持著許多相異的意見。齋藤先生在《戰鬥美少女的精神分析》出版後,也持續致力於撰寫有關漫畫與動畫的評論,其成果可以在《博士的奇妙青春期》(博士の奇妙な青春期)(二〇〇三)、《解離的流行技巧》(解離のポップ・スキル)(二〇〇四)、《附身框架》(フレーム憑き)(二〇〇四)等評論集中找到。齋藤先生的寫作手法逐漸向電影評論或漫畫評論般的表象分析靠攏,而筆者則將興趣轉移到故事與遊戲在結構上的關係,我們兩人逐漸走向不同的道路。儘管如此,從更寬廣的視野來看,齋藤先生與筆者從一九九九年相識至今,可說是一路走來都共同為了追求更豐富、更多元的御宅族世界分析典範而持續奮鬥。
如果沒有《戰鬥美少女的精神分析》這位「姊姊」的出現,《動物化的後現代》絕對不可能寫成現在的形式。就這點而言,儘管在個別觀點上有若干不同的意見,筆者仍一直將齋藤先生視為建立二〇〇〇年代「新形態評論」的盟友(雖然這些話由年齡較低的筆者來說或許有點失禮),而筆者相信他也有同樣的感覺。期待從拿起這本文庫版的各位當中,能夠誕生繼承我們嘗試的新世代評論家。
【推薦序一】
齋藤環的戰鬥、美與少女
梁世佑(U-ACG 創辦人)
1961年出生於岩手縣的齋藤環認為經常自詡(事實上也是)為日本最懂阿宅的精神科醫生。他的《戰鬥美少女的精神分析》被漫畫評論家竹熊健太郎(1960-)認為是第一本「從精神病學角度出發的御宅族理論」,細緻地探討了日本戰鬥美少女的脈絡。
什麼是「戰鬥美少女」?這個詞彙可以拆解成三個部分:「戰鬥」、「美」和「少女」。少女指的是年紀不大的年輕女性,而且特指涉世未深、沒有太多社會或戀愛經驗的「處女」;而「美」則代表這群少女外貌姣好或心靈純潔,至少是具備可以吸引人、讓人喜愛想要呵護的生理特徵。最後,放在前面作為修飾的「戰鬥」則體現了「美少女」的責任或存在意義:為了戰鬥。她們戰鬥是為了守護什麼或是完成什麼使命或責任。
戰鬥美少女的存在使命,或許可以用一句話ACG界的術語來概括:「為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美好而戰」;而美好,其更精確的內在理路所指的是:御宅族的精神空間世界。
齋藤在本書中指出「戰鬥美少女」是只屬於日本的一種特定語彙範疇,與歐美影視中的亞馬遜女戰士或女性超級英雄截然不同;她們身上大多是沒有任何肌肉的、也沒有任何上過戰場的傷痕,戰鬥服裝幾乎一塵不染且完全不適合戰鬥,所以齋藤創造了「Phallic Girl」概念,也就是擁有陽具的少女來解釋戰鬥美少女。這個詞彙源自精神分析中的「陽具母親」(phallic mother);而相較於「母親」的生育性,更凸顯於「少女」從內到外都處於純潔無垢的狀態中。
此處所謂的「陽具」,並不是實際存在於身體的器官,而是一種在想像空間中的強烈對比性。例如在今天常見的艦娘武器擬人化作品,如《艦隊收藏》、《碧藍航線》或是《少女前線》、《NIKKE》,這些沒有肌肉的細瘦少女身上不都背負著難以想像的巨大武器和彈藥嗎?理應被好好呵護、躲在後方的柔弱女性竟然要扛起大型武器,代替男性去上前線作戰,這一巨大的兩極對比給予消費者反差的快感和興奮。齋藤吸收了佛洛伊德的陽具崇拜(penis envy)理論,並從拉岡(Jacques-Marie-Émile Lacan)等人的精神分析理論中歸結出戰鬥美少女乃是適應高度資訊化的御宅族所建構出來的想像共同體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東浩紀為本書的文庫本寫完序後,後來出版了《動物化的後現代:御宅族如何影響日本社會》(動物化するポストモダン)這本今天幾乎所有研究 ACG 的人都會引用的經典書籍。十年前我們在國立交通大學主辦的 ACG 研討會中邀請東浩紀來臺灣演講,並出版該書的繁體版本時,他也提到了這個問題。因為東浩紀所提出的「資料庫消費」可說是把御宅族慾望和喜好做進一步的拆解。
如果齋藤所謂的「戰鬥美少女」是一種御宅族的慾望體現,那東浩紀的資料庫則是可以認為每一項慾望都可以再被細分為「萌點」。每一位受歡迎的動漫角色,不管是服裝、髮色、語癖、個性或是身上特定的裝飾品,都可以被重新組合和調整。如此一來,則觀眾消費的是故事、劇本還是可拼貼的資料庫?而東浩紀與大塚英治等人的討論,則是近代日本動漫研究和產業化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如果從這一角度來說,則本書可說是日本學界探討御宅族究竟是什麼、這一群體是如何產生?又對日本社會有何影響的的一個起點。
最後,本書畢竟是二十年前的作品。許多論述的環境已與今日截然不同。例如本書對於御宅族的定義基本上是男性,忽視了女性消費者和繭居族的多樣性別性,更難以注意到後來BL、美少年作品或是各種同性愛作品的興起,這點本田透或荷宮和子等人均有許多補充和討論。更重要的是,那是個網路不如今天如此普及,更沒有隨時可看、可刪、可上傳、可評論的智慧攜帶裝置的時代,所以 2023年的今天,透過近二十年來大量動漫戰鬥美少作品的觀賞和回顧,更讓我們重新思索本書的論點和時代精神,我想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
【審閱序一】
一起建構動漫閱聽人主體
魏與晟(諮商心理師)
也許是因為與日本有歷史上的淵源,臺灣動漫文化從很早期就開始發展,也讓很多人從小時候就開始接觸到動漫畫,並深受影響,進而產生終身的志趣。自從動漫文化引進臺灣以來,已經走過好長一段路,有許多前輩透過翻譯、教學、舉辦活動,讓這個次文化變得越來越唾手可得。最早可能要歸功於傻呼嚕同盟的幾位教授,他們創造了ACG這個詞彙來統稱這個文化圈中的所有人,而後開始有各式各樣的學者、教授、學生因自己的興趣而投入這個領域。臺灣的動漫文化能夠如此蓬勃發展且被普遍接受,都必須歸功於這些人在背後燃燒著自己的熱情,默默努力耕耘。
從研究動漫畫,到更多一層後設的角度來研究喜歡動漫畫的「人」,就更有賴於這個文化圈紮實的基礎,才能夠有更多的空間跳出來想想關於「自己」的問題。「御宅族」這個詞彙是源自於日本的外來語,指的是那些愛看動漫、對動漫有所研究、投身於動漫文化圈的人。臺灣早期前輩也對這個詞有所考究(典故在此就不細談),導致動漫圈內人也多少會有以此自稱並做出認同的人,覺得自己就是御宅族並引以為傲。當然動漫圈中還有各式各樣的子類別,例如腐女、偶像宅等等,然而作為本書的引言,我並不想要討論嚴峻的分類與定義,僅試圖以此代稱各類動漫愛好者。
約三十年前,「宮崎勤事件」震撼了整個日本社會(一個名為宮崎勤的男性連續綁架與殺害四名女童,警方在他家中搜出大量幼童系性愛、虐待漫畫等書刊影帶)。由於社會普遍認為御宅族族群也對未成年少女抱持著性慾,所以在輿論上與此事件連結在一起,讓御宅族們承受莫大的壓力,同時也衝擊當時的動漫產業。之後許多評論家,像是有著「御宅王」稱號的岡田斗司夫等人,就開始為御宅族平反,在他的著作《御宅學入門》中,提倡御宅族是對資訊處理特化過的人類,試圖洗刷喜歡動漫的人都是性犯罪預備軍的印象。也許由於日本文化有像是有「村八分」這樣的傳統在,階級與歧視較為嚴重,再加上動漫文化無可避免與性或暴力靠得太近,也加重了日本人對於動漫愛好者的歧視心態。
反觀臺灣,對御宅族的定義就比較模糊。由於日本動漫文化是外來文化,臺灣的動漫愛好者在一開始並沒有這麼明確的認同感。大眾媒體中,比較常聽到的是「宅男」這個詞,並開始與「交不到女朋友的人」、「魯蛇」、「不擅長打扮自己」等等的概念混為一談,失去了其「動漫愛好者」的特性。但也相對的,臺灣的這些宅男們並沒有承受像日本社會這麼嚴重的歧視眼光。但無論在哪個國度,只要牽扯到虛構與現實的話題,就會發生衝突,這是普世皆然的經驗,像是被長輩念說整天畫畫沒出息、不應該沉溺在虛構的創作上,而應該要專心於現實的課業等等論述,都可能是喜歡動漫的人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共同經驗。
然而時代變遷很快,現在已經幾乎是人人看動漫的年代,自然也沒有什麼太誇張的歧視問題。看動漫已經不再是宅圈獨佔的特色,對於宅宅的刻板印象也開始變得模糊,在這種宅跟一般人界線模糊的狀態中,反而可以回歸「對動漫的喜好」這個初衷。
臺灣動漫次文化圈已經趨於成熟,大家會好奇這個圈子裡所發生的經驗與現象,並試著找理論來解釋。然而在圈子中,常見以社會學、行銷學、文學來解讀御宅族各式各樣的面向,卻鮮少用深度心理學的角度切入過。也許是念心理學的人都「不夠宅」,或是動漫文化就如同其它媒體學科一樣,太容易從文本的角度進行分析,而忽略了「閱聽人」這個主體。動漫族群對於自身的興趣是非常龐大的,甚至可以說,觀看動漫本身就是在找尋某種自我認同,相信大家都有經驗,跟朋友聊起自己喜歡的動漫時那種興奮的狀態,就彷彿是想把自己的某個部分推銷給別人似的。大家會想、會談、會好奇,但似乎又當作理所當然,不敢大動干戈。也許是依然有些刻板印象存在,導致在反思自身上有所防衛,又或者是對動漫的態度依然在「單純的嗜好」與「御宅族認同」間擺盪,而沒有空間去深思這個問題。
一個文化要能談論自身,才能真正興盛起來。要做到這點,可以先從想想「動漫是如何影響自己」開始。這個影響未必是像興趣或生涯這種外在層面的事情,而更是各種價值觀、慾望、幻想組織等內在的事情。很多人都會說,哪部動漫是陪著我長大的,這其實不光是喜好問題,而有更多發展層面的意義。舉例來說,男孩在性啟蒙期看了一部具有性暗示的漫畫,或一個女孩子(當然在這邊未必是指生理性別)在青春期遇到了BL漫畫、在小學時迷上四驅車、在國中時愛上《灌籃高手》、因為《美少女戰士》而開始學化妝、因為《聖鬥士星矢》而開始畫同人誌等等。對御宅族來說,動漫是在真正意義上影響了自身的心性發展,切切實實地改變了生命的基調。佛洛伊德提出心性發展理論與其它發展理論不同,著重在討論人心中能量灌注對象的問題。在理論中,他認為人會把能量(力比多)灌注在不同的事物上,進而演變成不同的症狀與心智結構,而動漫族群正是個投注大量能量在動漫產業中的族群,而塑造出了一套獨特的人格與文化。
這本書援引了許多拉岡學派的艱澀知識,又有著屬於日本特有的脈絡氛圍,並不是一本容易讀懂的書。但我希望以本書做為一個契機,讓國內動漫愛好者們,可以開啟一條反思自身的道路,對動漫是如何影響自己內在心智感到興趣,並由此建構出一套獨一無二的認同,讓這個充滿熱情的主體能夠被看見。
【審閱序二】
戰鬥美少女的後日談
王慈襄(諮商心理師)
身為一個從小到大由戰鬥美少女們陪伴長大,又是深度ACG愛好者的我,很榮幸也非常感謝能夠共同審閱與研究《戰鬥美少女的精神分析》,跟著戰鬥美少女一起在文字中「戰鬥」!
在審閱的過程中,為了要思考如何傳達語境與意義,將其變成有效的語言達成順利的交流,在文字間需反覆咀嚼且甚至有時還需發揮創意,盡可能地將語意微妙之處「可視化」,揣摩作者以及讀者的心境。從討論中所獲得的回饋比自己想像的多很多,也讓我們有空間發想許多關於ACG圈、御宅族群的思考,這也使我回憶起了自身在御宅文化當中的經驗。整個歷程就像是互相對話的過程、也像極了在心理工作中的思考方式。
而此書的內容雖然稱戰鬥美少女的精神分析,但實際上涵蓋的內容相當廣泛,不僅探討戰鬥美少女如何生成及其發展史,更觸及日本二次元文化與歐美文化的差異,從二次元文化討論現實與虛構,也探討動漫這個載體的表現手法有何特別之處,最後運用拉岡精神分析角度看待戰鬥美少女,可說內容非常豐富,是探討御宅族群體心理的重要書籍。
該書所探討的對象不僅是日本,也包含了全球後現代文化、御宅族群心理等現象。臺灣因地理位置接近日本,以及與其的歷史淵源,不斷受到日本文化媒體無形中的影響,讓現代的臺灣兒童、青少年能接觸到Vtuber、ACG、遊戲、cosplay、同人、偶像文化、歌い手、vocaloid、BL/GL……等新事物,形成許多網路現象與圈內用語。希望這本書也能協助讀者,在工作上更細緻地以精神分析的觀點來看待這些現象與內在動力,不再只是以單一面看待真實與虛擬這件事情。
該書出版於二〇〇〇年四月,雖然已經過了二十幾年的時間,在這多媒體、網路發達的年代,御宅群體種類變得族繁不及備載,但此書仍在研究御宅族上具有指標性,相信能夠讓我們對宅群體與二次元有更多的思考空間。尤其在與青少年工作時,此書能讓我們有機會以動漫作為溝通的手段,多一個管道來了解對方的語言與心智狀態,也多一個思考的面向,來看看動漫這個載體與心理治療工作之間的關係。
期許本書能夠成為一座橋樑,使動漫愛好者在閱讀過程中能與自己的經驗做連結,同時也能試著以精神分析的角度研究御宅族文化。另一方面也期待心理工作者能在讀過這本書後更了解御宅文化,與其所帶來的文化現象、內在心理意義,用多層次與多觀點來看待後現代媒體、二次元與網路現象,並運用至我們的臨床工作中。
【導讀】
專屬於動漫族群的心理學
精神分析與動漫文化
市面上有許多理論在評論、剖析動漫文化圈各式各樣的現象,但令我納悶的是,國內從來沒有與精神分析相關的論述。之所以會這麼說,是因為我認為精神分析是最適合用來解釋動漫族群的理論,其理論也與各式各樣的動漫文本、群體現象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或多或少聽過精神分析,只是未必理解其理論,精神分析也有各式各樣的支派,像是本書的作者齋藤環就是受拉岡學派訓練。在有限的篇幅中很難對精神分析做完整的論述,我只想提幾個精神分析理論的特色,來說明它為什麼與動漫族群關係密切。古典精神分析是從性驅力相關的理論出發,而後一直很誠懇地探究著人類最深刻的經驗,從對性的感覺到創傷對人的影響,不斷地在建構人類內在心智的樣貌。與其他心理學派不同,精神分析不避諱談一些平常不太會談的事情,甚至覺得這些事情才是最重要的經驗,例如性與攻擊、慾望與矛盾等等,而這些東西,不正是動漫中屢見不鮮的內容嗎?舉例來說,動漫文化圈所謂的XX「控」,「控」這個字其實就是精神分析理論中「情結」(complex)發音的縮寫(也就是說「母控」就是伊底帕斯情結),從中可見兩者關聯緊密。
基本上,動漫文化的兩大主題就是性與攻擊(雖然這樣講有點簡略,當然也不乏有探討更深遠意義的作品),但若把性與攻擊的元素抽掉,動漫產業肯定會黯然失色。大家可以想像不色情的《出包王女》,沒有打鬥場面的《海賊王》,會是多麼地乏味。然而動漫與色情產業不同,動漫文化是一種建立在各式各樣慾望「幻想」上的「創作」,並從中探尋自身有所共鳴的經驗,這樣基於人類原始經驗的作品,帶給了我們其他種媒體無法辦到的衝擊,也傳遞了屬於這個文化圈特有的體驗。
本書想要談的,就是建立在這之上,關於動漫族群「慾望」的話題,且這個慾望不是普通的慾望,是對於動漫文本中「虛構客體」的慾望,是專屬於動漫族群的特殊慾望,進而反觀自身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慾望結構」,就是本書的骨幹。雖然許多人開始用心理學理論來解釋動漫文本或閱聽人的心理狀態,但有趣的是這些理論都避開慾望的話題,也許是認為慾望這個問題太難談、或太敏感,或是有某種複雜的防衛在裡面,但這麼做就如同把動漫去性化一般,最重要的那一塊被閹割掉了。如今我們從精神分析的角度重新出發,卯足全力地「凝視」著動漫/我們自身的慾望。
個案研究――精神分析的看家本領
在佛洛伊德的文集中,常常透過評論單一個案,來推演出人類的特殊心理結構。像是他曾評論達文西在畫室中照顧許多美少年的舉動,是「企圖在他們身上看到母親眼中的自己」,推導出了自戀(narcissistic)相關的理論;又在患有思覺失調症的法官史瑞伯的自傳中,剖析他精神病式幻想的背後,其實是「同性戀原慾」在作祟。佛洛伊德的這些推論放在現今當然具有爭議,但用這種方式思考特殊案例以及內在心智之間的關係,對精神醫學界,以及後世試圖探索人類內在心智世界,有著極大的啟發。
本書作者齋藤環醫師依循佛洛伊德的老路,企圖用特殊的案例來推演御宅族這個特殊族群的心智狀態;書中一共舉了兩個案例,一位是非主流藝術家(通常是指精神疾病患者的素人藝術家)達格,而另一位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動畫導演宮崎駿。在達格的案例中,齋藤環分析了他一系列的畫作《薇薇安女孩與她們的百年戰爭》(聽起來有點像輕小說的名字),畫作中描繪了長有陽具的天真少女們,與殘酷世界進行慘絕人寰抗爭的史詩故事。從分析中,齋藤環找到了「戰鬥美少女」與「陽具女孩」這個標誌,並與流行動漫中的角色做對比,企圖推導出達格與御宅族在心智結構上的共通性。而在宮崎駿的案例上,齋藤環試著評論他對《白蛇傳》這部動畫的態度,來描繪一個明明愛上動漫角色(白娘子)卻又害怕承認的心態,從中建構出一套御宅族愛戀「虛構客體」的「創傷模型」。
當然這並不是在說御宅族都是精神病患,就如同佛洛伊德分析史瑞伯並不是在說所有人都是同性戀,而是藉由這些案例,指出人類心智中有這麼一個普遍的面向,而這個面向居然能在動漫文化中用如此明顯的方式體現出來,我認為這也正是動漫難能可貴之處――精闢地道出人類的經驗。
虛構與現實
由於御宅族或動漫愛好者,已經太習慣於閱聽動畫漫畫這類的媒體,把虛構客體當作慾望對象這件事情被視作理所當然,而不會覺得奇怪。作者齋藤環醫師就質問:為什麼會對虛構的事物產生性慾?這記當頭棒喝才讓我們真正開始認真思考這件事情,真是既奇怪又有趣。動漫媒體呈現的完全是視覺訊息,與真實性與慾望的感受有著天壤之別。真實的關係中包含著許多元素,像是觸覺、味覺、體感、對方的心智狀態等等,與動漫中虛構的慾望幾乎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對動漫不熟悉的朋友也曾向我表示,無法理解為什麼有人能對二次元的角色產生慾望;反觀動漫圈的朋友也會打趣的說,自己對三次元的異性完全沒有興趣。
若動漫是個「虛構的慾望客體」,那麼動漫族群就是愛上了這些「虛構客體」的人,把絕大多數的精力都投注在虛構的事物上。虛構與現實,是動漫愛好者的基本命題,在這個次文化圈子的人,曾幾度被別人說過,不要再沉溺於那些虛構的事情中?然而,一般人所論述虛構與現實這樣的二分法真的成立嗎?在精神分析的傳統中,就指出了「精神現實」這個詞彙,藉此區別外在現實與內在現實,所以對精神分析而言,虛構與現實的界線本來就很模糊。在齋藤環的論述中,他援引了拉岡對於現實的看法,承自於許多歐陸哲學,認為人類經驗的本質其實是靠著表徵與概念在運作,所以我們所謂的現實也不是真的現實,它同樣屬於某種幻想結構,僅是比較貼近日常生活而已(事實上日常現實的崩解這類的劇情在動漫文本中非常常見)。
然而討論到虛構的世界或妄想的世界,會讓人很容易聯想到一個診斷――精神分裂症(現在稱思覺失調症)。難道說御宅族都是潛在的思覺失調症患者嗎?答案當然不是(但思覺失調症患者也可以是動漫愛好者),就作者的說法,兩者有本質上的差異,思覺失調症患者是被困在的內在現實的世界中,而動漫愛好者則是對於虛構的世界具有「親和性」,並能夠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現實」。以這個假設為基礎,讓我們拋開現實與虛構二分法的包袱,接受虛構的慾望客體,並來探討愛上這個虛構客體的、屬於動漫族群的心智――慾望結構到底長什麼樣子。
精神官能症與性倒錯――動漫族群的慾望結構
齋藤環試著用精神官能症與性倒錯之間的辯駁,來解釋御宅族的內在心智結構,然而我想大家應該對這兩個詞彙相當陌生。所謂的精神官能症,指的是佛洛伊德指出的一系列人面對內在矛盾而起的心智機制,其核心就是伊底帕斯情結,也就是在三角關係中產生的閹割焦慮。雖然很難以三言兩語解釋清楚,但大家可以想像成是人在面對與性有關的感受時,會產生一系列複雜的內在機制,來處理這種感受,若處理不好,可能就會演變成問題行為或是症狀,像是歇斯底里症、強迫症都屬於這個範疇。而精神官能症的反面即是性倒錯,意味著性的感受完全沒被內在機制處理就直接顯現出來,像是特定的戀物癖、暴露狂等等。當然這些是相當古典的定義,隨著時代演進、臨床知識不斷累積,精神官能症與性倒錯也各自有不同的意涵出現。精神官能症在現今已變成「正常人」的代名詞,伊底帕斯的感受則是每個健康的人都會經歷過的體驗;而性倒錯也不再指涉特定的變態行為,而是指每個人都會有的,各式各樣的情慾結構,像是有些人貪戀權力、有些人沉迷美色,或是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些不願溝通的小祕密。
御宅族的活動常常與性倒錯的概念連在一起,這是什麼意思?perversion這個詞在中文被翻成「性變態」或「性倒錯」,總有種汙名化的味道,但若我們純粹從能量觀來看,這個詞的意思僅是講「原本應該被灌注在性行為的能量,被轉為灌注在其他地方」,其實是相當中性的詞彙,而且這樣的描述也還算精確。這種狀態在動漫文化圈中應是見怪不怪的現象,無論是cosplay、同人創作、推偶像等等,哪個不是把所有的慾望能量都灌注其中的產物?若說每個人都有性倒錯的部分,一般人或是隱藏,變成一種祕密生活、或是用病態的方式表達,造成他人困擾。然而動漫文化圈可說是建立在性倒錯上的文明,是個用虛構慾望搭起的國度,在這個國度中虛構的慾望是共享的文化圈,大家可以從中恣意地遊戲、創造、找到寄託,這是極其特殊且珍貴的現象。
在古典的論述中,精神官能症與性倒錯似乎是對立的存在,然而對於齋藤環而言,他援引拉岡的理論,認為性倒錯並不是精神官能症的反面,而僅是與精神官能症不同的結構,其複雜程度不亞於精神官能症。從這個觀點來看,動漫這種充斥著性倒錯氛圍的文化圈中,還是能找到屬於動漫族群的精神官能症結構。就他的說法,這個精神官能症結構就是「戰鬥美少女」――一種把虛構的慾望陽具化的象徵,藉由追尋戰鬥美少女,御宅族在動漫中過著屬於自己的精神官能症生活。
御宅族的理路與未來
也許安上這些精神分析術語會讓某些讀者感到反感,認為自己被貼上標籤,但我希望呼籲大家把這些理論視為一種好奇與興趣。齋藤環對於動漫族群的剖析未必正確,因為任何的精神分析理論與假設,也都會隨著時代不斷地產生變革;人對於內在的探索是無止境的工作,每個年代都會有不同的風景。我很好奇佛洛伊德若像是《羅馬浴場》的主角一樣穿越到現在的同人誌會場,會有怎樣的心情?他一定會大呼驚奇說:哇!原來性有這麼多可能性!
動漫文化圈也不斷在變化中,例如齋藤環在書中指出歐美人不太能接受虛構的事物(尤其對性),但現在動漫文化席捲全球,這樣的論述已不適用。十年前戰鬥美少女們可能還奔馳在動漫的戰場上,現在也慢慢式微,少女們不用戰鬥就能夠獲得高人氣(例如一起露營);就如同齋藤環在書中所指出,御宅族為了要因應媒體環境的改變,慾望的客體也會不斷變化。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是要追求一套確定的答案,而是對這快速進步、不斷變化的動漫文化圈,持續保持好奇心,同時也慢慢認識自己,建構出一套屬於自己的御宅族心理學。
【後記】
我在一九九三年的秋天收到一封邀請函,裡面寫著世田谷美術館將舉辦以「非主流藝術家」為主題的展覽。至今仍不清楚為何我這般的一介民間醫師會收邀參觀這場以「平行視角」為號召的展覽。或許是因為我碰巧是精神科醫師,也是日本病誌學(pathography)學會的一員吧?根據日記,我實際前往參觀的日期是十月十七日,我記得那是個非常晴朗的週日。
我很期待在病誌學領域早已相當出名的普林佐倫收藏品,然而等著我的卻是完全意料之外的創作者,這次的邂逅完全像是一場意外。亨利.達格這名聽都沒聽過的創作者所描繪的畫作,從與「藝術」不同的面向突然出現,意外地打動了我。我實際接觸達格的真跡只有兩次,除了這次之外,另一次是大約三年後,一九九七年一月於銀座的藝術空間舉辦的個展。儘管如此,我至今依然對達格懷抱著不合理的憧憬。我對這名連一本完整的畫冊都沒有的畫家一直都懷著某種既像是愛慕也像是鄉愁的情緒。或許是一種對正統敬而遠之,卻容易受擺在邊緣角落的作品吸引的脆弱感性,迫使我做出選擇。這的確是部份原因,但也不只如此,若要說我為了親自證明這點而開始撰寫本書也不為過。
就如同本文中多次提到的,因為某人指出了達格的作品與《美少女戰士》的相似,讓我想到了「戰鬥美少女」這個符號的特異性。於是在一九九四年九月,我由此開始構思本書的主題。編給一般讀者看的精神醫學雜誌《La Luna》(現已停刊)的創刊號,邀請我寫一篇「主題不限的評論」,我當時所寫的就是〈亨利.達格與陽具女孩〉這篇短文。後來也在現在同樣已經停刊的青土社雜誌《Imago》寫了一篇稍長的評論〈陽具女孩跨越國境〉。這篇文章收錄於前著《文脈病──拉岡/貝特森/馬圖拉納》(青土社,一九九八年),但其結論與本書完全相反,調性反倒是呼籲大家對於幼齡化的媒體空間有所警覺。雖然有些部份現在讀起來使我不禁苦笑,但總之我也只能安慰自己:「畢竟過了這麼長的時間。」
這是我執筆的常態,又或者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文章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完成,因此「邊寫邊想」便無可避免。我原本也打算對「御宅族」採取略為批判的筆調,但最後本書卻大幅轉向「擁護御宅族」。我在執筆的過程中遇到了好幾名御宅族,隨著採訪的進行我發現了自己的誤解。尤其是具體得知御宅族的慾望狀態,以及在幻想與日常模式兩者之間的切換,這成為對我而言非常有意義的體驗。如果我堅持對御宅族採取批判的態度,或許最後就寫不出這本書吧?
我最大的誤解就是毫無根據地深信「即使我沒有自稱為御宅族,依然能夠對他們產生十二分的共鳴」。就算缺乏完整地看完動畫系列的經驗,但只要有從書本或網路上取得的資訊,我也能像個御宅族一樣談論動畫吧?這當然只是錯覺。這樣的共鳴能力,在最重要的部分完全沒有發揮作用。舉例來說,我至今仍無論如何都抓不到「萌」的感覺,也不由自主地對動畫畫風與聲優的演出感到不對勁。當然,我只要彷彿刻意採取從外部觀察「御宅族共同體」的角度,除了保持距離之外,缺乏共鳴的部分也非常有利,但我這種資質上的缺乏卻需要靠著許多友人來彌補。我很感謝我的年輕友人,即花咲貴志等人,他們告訴我包含自己性生活在內的寶貴見證,以及給我許多有益的建議,並提供許多幫助。
我也來多少寫些帶點祕辛的內容吧!本書說起來是個流浪的企劃。《Imago》的評論刊出來之後,某位編輯建議我不妨寫成單行本,我接受了他的提議,這成為一切的開端。我接受這個提議時雖然興致勃勃,但當時我除了臨床的工作之外,手上還有兩本書的企劃。三本書同時進行這樣的拙劣安排,果然是文筆素人才會做的事情,稿子也一拖再拖。或許因為實在拖太久了,導致那位編輯覺得我應該寫不出來了吧?於是他逐漸失去了音訊。不過此刻回想起來,企劃在當時被暫時束之高閣或許是一種幸運。
後來,太田出版的編輯杉浦直行先生,對我這個帶著遺憾丟到一旁的點子表示興趣。他也是我寫第一本書《文脈病》時深入參與的好夥伴,因此是我個人最信任的編輯。我受到他的鼓勵,終於開始修改寫了約一半的原稿。但杉浦也在編輯作業途中因個人因素而辭去工作。基於杉浦的考量,這個企劃由太田出版的內藤裕治編輯接手,這是本書第二次交棒。內藤一邊進行《批評空間》這項辛苦的編輯工作,一邊仔細地幫我確認原稿。動畫與漫畫似乎不是他的守備範圍,因此他或許被逼得相當痛苦。他有時會在我寫到快要不知所云時提醒我,或者訂正我的誤解,對於缺乏說服力的解釋也會確實提出反駁。如果沒有他的參與,本書想必會變得相當單方面的自我滿足吧。儘管本書延宕許久而難產,但內藤編輯直到最後都以接生者的身分從旁協助,從未放棄,因此我要向他獻上最大的感謝。
撰稿長期化其實還有其他好處,其一就是有機會認識為本書裝幀的藝術家村上隆先生。他為了將御宅族文化移植入現代美術的脈絡,極為戰略性地不斷推出許多精彩的作品。村上先生的製作概念之一「超扁平」,正是我在本書試著以「日本式空間」描述的表象空間。不過我直到最近才得知這個概念,因此無法在本書中引用。除此之外,村上先生時時重視著「脈絡」也是令人開心的共同點(畢竟我的前著是《脈絡病》)。所以我完全沒有猶豫地,將裝幀全權委託給村上先生。我從以前就一直希望本書除了論述之外,也能散發出少女的誘惑,但遺憾的是,我的文筆尚未到達充滿性魅力的程度,所以我就將本書性感的部分全權託付給了村上先生。結果誠如各位所見,本書成了一部很棒的「作品」。此外本書也是藝術家村上隆第一本全面裝幀的作品,就這層意義而言也是一個里程碑。即使內容比不上裝幀,身為村上迷的我依然甘之如飴。非常感謝村上隆先生的厚意。
二〇〇〇年二月八日寫於市川市行德
齋藤環
【文庫版後記】
本書引起了連作者都意料不到的迴響,就這點而言真的是一本幸福的書籍。關於出版後的迴響,以及之後的發展,就如同東浩紀(1971-)編著的《網狀言論F改》中所述,在此就不再重複,但我依然覺得本書中所提及的「御宅族的性」等一系列的問題,確實有交棒給下一個世代之感。東浩紀也為本書寫了充實的解說,我想在此銘謝。
現在回想起來,本書如果出版得再晚一點就會不合時宜。尤其二〇〇〇之後,御宅族文化的動向因為急速發展的「萌泡沫化」,無論是質的擴散還是量的擴散都達到極致,已經逐漸變成個人無法描述其全貌的對象。尤其我缺乏關於美少女遊戲方面的知識,完全沒有自信能夠確實跟上近年來瞬息萬變的動向。就這層意義而言,本書也是幸運的。
除了《網狀言論F改》之外,有幾份參考文獻希望對本書感興趣的讀者務必拿起來看看,以下為各位介紹:
.東浩紀著,褚炫初譯《動物化的後現代:御宅族如何影響日本社會》大藝出版(如果要我列出一本最近的正統御宅族論,我會推薦本書)
.野火雄大《大人不願意理解──野火雄大評論集》日本評論社(野火ノビタ『大人は判ってくれない--野火ノビタ批評集成』)(就我所知,本書是評論「YAOI」的最高傑作。裡面也收錄了與我的對談)
.約翰.M.麥葛瑞戈著,小出由紀子譯《亨利.達格──在非現實的王國》作品社(日本第一本正統的畫集。在海外也看不到如此充實的作品)
.國際交流基金《御宅族:人格=空間=都市威尼斯雙年展第9屆國際建築展──日本館附贈展出模型的目錄》幻冬社(おたく:人格=空間=都市ブェネチア・ビエンナーレ第9回国際建築展-日本館 出展フィギュア付カタログ)(裡面刊登了我的作品「御宅族的房間」)
.森川嘉一郎《趣都的誕生萌之都市秋葉原》幻冬社(趣都の誕生 萌える都市アキハバラ)(雙年展日本館的策展人森川嘉一郎的處女作)
.東清彥《笑園漫畫大王(1)~(4)》東立(這是缺乏御宅族基因的我對「萌」開竅的第一部漫畫。單就漫畫作品而言也非常出色)
.木尾士目《現視研(1)~(7)》東立(最真實描寫現代「御宅族」生態的漫畫作品)
此外,負責編輯本書的內藤裕治先生,於二〇〇二年五月十九日,因為癌性腹膜炎,僅僅三十八歲就英年早逝。在此除了要再次感謝他之外,也希望能將本書供奉於內藤先生的墓前。
二〇〇六年四月
齋藤環
【解說】
培養出《動物化的後現代》的姊姊
東浩紀(哲學家、評論家、國際大學全球溝通中心副所長)
在這幾年,關於御宅族與動畫的狀況有了劇烈的改變。宮崎駿獲頒奧斯卡獎、村上隆席捲美術界、威尼斯雙年展中舉辦了御宅族展、「萌」變成了流行語、輕小說熱潮的來襲,內容產業的動向幾乎日復一日地佔據經濟新聞的版面。去年秋天,《Eureka》雜誌陸續策劃了動漫評論特輯。現在即使說自己在研究御宅族與動畫,也不會讓人心生疑惑。
但是在二〇〇〇年四月,齋藤環先生的《戰鬥美少女的精神分析》單行本出版時,狀況卻完全不同。當時秋葉原只不過是平凡的電子街,也沒有人在討論軟實力。關於動畫與遊戲的文章,多數不是出自業界寫手的紀實報導,就是為粉絲撰寫的設定資料,又或者是過於深度的解讀,幾乎沒有人嘗試以學問的一貫性為目標來進行研究。美少女遊戲與輕小說並未普及到一般人,網路也不像現在這樣具備另類批判場域的作用(雖然從一九九〇年代就有人開設個人網頁,但狀況與部落格或社群媒體全盛期的現在相去甚遠)。而且當時距離一九九五年的《新世紀福音戰士》已經過了五年,這五年來都沒有足以與之匹敵的衝擊,就一般人的眼光來看,御宅族的存在感逐漸變得稀薄。換句話說,嘗試以社會的觀點討論御宅族,在當時是先當罕見的事情。第一線的精神科醫師在這樣的環境當中,出版了這本正統且從內在討論御宅族的想像力與性的書籍,堪稱是一大事件。
我想現在的年輕讀者很難看見這樣的狀況,因此容我再次重新強調。現在的日本,在社會學與次文化的分析交錯之時就產生了新的批判,並開始獲得讀者的支持。這種新型態的言論雖然與一九八〇年代風的後現代主義不同,但也與一九九〇年代的現實導向相異,無論在歐洲與美國都沒有相對應的潮流。這樣的言論空間,具體來說由筆者的《動物化的後現代:御宅族如何影響日本社會》(動物化するポストモダン)(二〇〇一)、森川嘉一郎(1971-)的《趣都的誕生》(趣都の誕生)(二〇〇三)、北田曉大(1971-)的《嗤笑日本的「民族主義」》(嗤う日本の「ナショナリズム」)(二〇〇五)、伊藤剛(1967-)的《手塚已死》(テヅカ・イズ・デッド)(二〇〇五)、稻葉振一郎(1963-)的《現代的冷卻》(モダンのクールダウン)(二〇〇六)等著作群構成,並在無數部落格的環繞下成長。多數拿起這本文庫版的讀者在閱讀本書時,或許會從這些「新的評論」來回溯其內容。這麼做雖然沒有錯,順序卻反了過來。實際上這本《戰鬥美少女的精神分析》,才是為我們準備了這個空間的先驅著作。
而先驅也代表雜亂。本書其實含有許多雜音與矛盾。舉例來說,本書一方面以「歇斯底里的症狀在由視覺媒介的虛構空間中的鏡像反轉」,普遍地說明戰鬥美少女的出現,但另一方面,又將其視為日本獨特的文化現象給予特殊定位。這兩種立場之間找不到妥協點,實際也在本書中演奏出不和諧的音調。話說回來,從亨利.達格的作品分析到拉岡派精神分析理論,甚至連御宅族的自白都塞進去的結構,實在過於雜亂且使主題發散。然而與其將這些弱點視為不成熟的議論,還不如將其當成是作者的熱情與苦於產出新典範的表現。即使出版至今已經過了六年,仍有許多尚未發展的線索與想法在本書中沉睡。希望讀者務必再靠著自己的雙手發掘其可能性。
話說回來,寫下這些解說的筆者自已,也是因為《戰鬥美少女的精神分析》的出版而受到決定性影響的人之一。
筆者第一次見到齋藤先生是一九九九年的事情。齋藤先生的年齡雖然與筆者相差將近十歲,然而同為在現代思想與御宅族間穿梭的人,筆者對他懷抱著相當高度的親近感。實際上我們也從事著共同的工作。話雖如此,當時無論是齋藤先生還是筆者,都尚未撰寫以御宅族本身為主題的書籍。如果這樣的狀況持續,筆者或許至今仍是個御宅族失格的半吊子評論家(或者評論家失格的半吊子御宅族),僅滿足於以現代思想的語言探討動畫與遊戲。
然而本書的出版給予了筆者重新檢視自己立場的好機會。因為筆者在讀了本書之後,感覺到其實整本書帶有嚴重的不協調感(儘管能被細節的論述說服)。這時筆者才第一次迫切地認為,必須將自己為什麼會思考、又為什麼有必要思考關於御宅族的事情,確實地化為語言,而後寫前述那本《動物化的後現代》。
齋藤先生明顯帶給這本書極大的影響,且已經超越參考的地步。舉例來說,這本書盡量避免解釋作品,比起視覺表象(image)更關注於消費形態,並試圖透過社會學的觀點解開御宅族之謎。這所有的風格都與《戰鬥美少女的精神分析》形成對照。《動物化的後現代》可說是如同《戰鬥美少女的精神分析》的弟弟一般而生的著作。
那麼《戰鬥美少女的精神分析》為什麼帶給當時的筆者如此強烈的不協調感呢?這種感覺與分析御宅族時,「性」的觀點有多大的效力、與之相關的精神分析手法又有多高的適用程度等疑問有關。齋藤先生認為御宅族的分析必須從「性」開始,但筆者卻不這麼覺得,這就是爭議點之所在。
基於篇幅因素,在此無法深入介紹其內容,但齋藤先生與筆者交換的意見四處可見,因此讀者輕易就能找到我們的爭辯。
如果讀者有興趣,建議可以先閱讀在筆者網站上進行的電子郵件討論〈關於《戰鬥美少女的精神分析》的網狀書評〉,除了齋藤先生與筆者之外,也邀請了竹熊健太郎先生、伊藤剛先生、永山薰先生加入討論。討論記錄至今仍公開於網路上(http://www.hajou.org/),很容易就能找到並閱讀。這樣堪與一本書匹敵的活躍討論,除了上述的爭辯之外,想必也為解讀本書提供了多元的觀點。小谷真理女士在不久之後也加入這場討論,並將討論內容集結成評論集《網狀言論F改》(二〇〇三)。
就如同存在著爭辯一事所顯示的,齋藤先生與筆者,無論是對於御宅族的基礎理解、具體的作品評價還是精神分析的解釋等,都抱持著許多相異的意見。齋藤先生在《戰鬥美少女的精神分析》出版後,也持續致力於撰寫有關漫畫與動畫的評論,其成果可以在《博士的奇妙青春期》(博士の奇妙な青春期)(二〇〇三)、《解離的流行技巧》(解離のポップ・スキル)(二〇〇四)、《附身框架》(フレーム憑き)(二〇〇四)等評論集中找到。齋藤先生的寫作手法逐漸向電影評論或漫畫評論般的表象分析靠攏,而筆者則將興趣轉移到故事與遊戲在結構上的關係,我們兩人逐漸走向不同的道路。儘管如此,從更寬廣的視野來看,齋藤先生與筆者從一九九九年相識至今,可說是一路走來都共同為了追求更豐富、更多元的御宅族世界分析典範而持續奮鬥。
如果沒有《戰鬥美少女的精神分析》這位「姊姊」的出現,《動物化的後現代》絕對不可能寫成現在的形式。就這點而言,儘管在個別觀點上有若干不同的意見,筆者仍一直將齋藤先生視為建立二〇〇〇年代「新形態評論」的盟友(雖然這些話由年齡較低的筆者來說或許有點失禮),而筆者相信他也有同樣的感覺。期待從拿起這本文庫版的各位當中,能夠誕生繼承我們嘗試的新世代評論家。
目次
【推薦序一】齋藤環的戰鬥、美與少女 / 梁世佑
【推薦序二】汝何所欲?――漫畫動漫中現身的戰鬥美少女與御宅慾望 / 郝柏瑋
【推薦序三】集體文化現象的研究典範 / 陳宏儒
【推薦語】
【審閱序一】一起建構動漫閱聽人主體 / 魏與晟
【審閱序二】戰鬥美少女的後日談 / 王慈襄
【導讀】 專屬於動漫族群的心理學 / 魏與晟
【前言】
第一章 「御宅族」的精神病理
「御宅族」指的是誰?
御宅族論的變遷
御宅族與愛好者
「擁有」的問題
什麼是虛構
御宅族與虛構
多重定向
御宅族的精神病理
「性」的問題
第二章 來自「御宅族」的信
第三章 海外戰鬥美少女的狀況
海外的御宅調查
歐美圈的戰鬥美少女
日本動畫與女性主義
動畫與倒錯,或者與性
戰鬥美少女與文化背景
蒙古人種情結?
第四章 亨利.達格的奇妙王國
非主流
生活史
發現
在非現實的王國
達格的技法
是病理還是倒錯──從「繭居」的觀點分析
第五章 戰鬥美少女的體系發展
戰鬥美少女的現在
宮崎駿的《白蛇傳》體驗
戰鬥美少女簡史
海外主要的戰鬥美少女
第六章 陽具女孩的生成
生成空間的特異性
漫畫/動畫的「無時間性」
齊唱的同步空間
多重人格空間
高度脈絡性
互為主體性中介或是媒體論
「虛構」VS「現實」
歇斯底里的陽具女孩
回歸達格
媒體與性
【後記】
【文庫版後記】
【年表】
【解說】 培養出《動物化的後現代》的姊姊 /東浩紀
【附錄】 從榮格觀點理解《戰鬥美少女的精神分析》/ 陳宏儒
【推薦序二】汝何所欲?――漫畫動漫中現身的戰鬥美少女與御宅慾望 / 郝柏瑋
【推薦序三】集體文化現象的研究典範 / 陳宏儒
【推薦語】
【審閱序一】一起建構動漫閱聽人主體 / 魏與晟
【審閱序二】戰鬥美少女的後日談 / 王慈襄
【導讀】 專屬於動漫族群的心理學 / 魏與晟
【前言】
第一章 「御宅族」的精神病理
「御宅族」指的是誰?
御宅族論的變遷
御宅族與愛好者
「擁有」的問題
什麼是虛構
御宅族與虛構
多重定向
御宅族的精神病理
「性」的問題
第二章 來自「御宅族」的信
第三章 海外戰鬥美少女的狀況
海外的御宅調查
歐美圈的戰鬥美少女
日本動畫與女性主義
動畫與倒錯,或者與性
戰鬥美少女與文化背景
蒙古人種情結?
第四章 亨利.達格的奇妙王國
非主流
生活史
發現
在非現實的王國
達格的技法
是病理還是倒錯──從「繭居」的觀點分析
第五章 戰鬥美少女的體系發展
戰鬥美少女的現在
宮崎駿的《白蛇傳》體驗
戰鬥美少女簡史
海外主要的戰鬥美少女
第六章 陽具女孩的生成
生成空間的特異性
漫畫/動畫的「無時間性」
齊唱的同步空間
多重人格空間
高度脈絡性
互為主體性中介或是媒體論
「虛構」VS「現實」
歇斯底里的陽具女孩
回歸達格
媒體與性
【後記】
【文庫版後記】
【年表】
【解說】 培養出《動物化的後現代》的姊姊 /東浩紀
【附錄】 從榮格觀點理解《戰鬥美少女的精神分析》/ 陳宏儒
書摘/試閱
【內文試閱】
第一章 「御宅族」的精神病理
「御宅族」指的是誰?
從本書的主題切入,就免不了關於「御宅族」的探討。只要他們仍是消費「戰鬥美少女」最多的族群,這就無可避免。御宅族在什麼時候想些什麼、追求什麼又如何追求?回過頭來探討「御宅族的精神病理」難道不是「假問題」嗎?因為在問這個問題時,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不是嗎?
御宅族指的是那些,緊握著動畫或怪獸之類幼稚的過渡客體(transitional object),即便長大了也不願放開的不成熟的人。他們只不過是避免因為接觸現實而受傷,所以逃到虛構的世界裡。這些人害怕成熟的人際關係,尤其是性關係,只對虛構對象產生情慾。以精神醫學來說就是「分裂氣質」──以上我試著羅列了所有想得到的,關於御宅族的刻板印象。只不過「刻板印象」不代表就一定是錯的。問題在於這些印象「即使正確,也沒什麼意義」。這樣的說詞,可說是完全忽視了御宅族這個群體有趣的特性。
御宅族這個奇妙且獨特的族群,是透過近代媒體環境與日本人類似青春期的心理狀態,彼此交互而誕生出來的。而就我所知,關於「御宅族這個族群」的考察至今仍不夠充分。我在本章將從精神科醫師的立場,或者有時脫離這樣的立場,試著針對「御宅族的精神病理」進行探討。
當然,「御宅族的精神病理」這樣的表現,不代表身為御宅族就是病理現象。這種表達就如同「青春期的精神病理」,或者「女高中生的精神病理」等,是對於假定某個團體其共同具備之特殊心理狀態的暫定名稱。這也是為了不使用「心理」或「精神結構」等語彙的權宜之計。我知道很難理解,乾脆換個更精確的說法,這裡所謂的「精神病理」,指的就是御宅族這個主體企圖透過媒體這個中介物來探討背後的經驗。所以說,問題依然指向「媒體」。
我刻意不將御宅族本身單純視為病態,相反地也不會自稱為「御宅族」(御宅族不會以此自稱),以此為前提探討「御宅族的精神病理」。這是為了以一個對等的角度來看御宅族這個群體是如何適應,困難又是什麼。
著手之初,也必須提到討論御宅族的特殊困境。「御宅族文化」至今恐怕仍處在未成熟的階段(站在可期待其「成熟」的立場)。正因為尚在生成途中,以超然的立場去探討,會遇到原則上的困難。因此討論御宅族的方法極其有限。看是要將自己定義為御宅族,採取徹底認同的戰略,換句話說就是刻意從不批判的角度來探討(這是御宅作家、自稱御宅之王的岡田斗司夫的立場);或是讓自已站在對立面,以厭惡感及排斥的邏輯與之對抗。這兩種角度都是自戀的變形,並且經常只是御宅族在自說自話。首先我們必須知道,目前對御宅族的討論,僅有這兩種角度。
不過,我的目標是第三種途徑,那就是成為「『御宅族』的御宅族」。換句話說,就是喜愛「御宅族」這種文化本身的御宅族。這或許更接近岡田斗司夫所標榜的立場,但他定義自己屬於特攝.模型的御宅族。如果硬要說的話,我也曾是特攝.怪獸的粉絲,但以前曾經喜愛的哥吉拉,現在也完全失去興趣(不是因為我長大了,而是因為哥吉拉退流行了)。而多數的美少女動畫,我也完全不覺得「萌」。雖然沒有漫畫我應該活不下去,但因為不喜歡動畫類作品的畫風與對白,所以幾乎不看。對我來說,就連宮崎駿的動畫,都已經瀕臨我對「動畫表現」容許度的極限。儘管如此,御宅族的言行舉止卻讓我移不開目光。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我自從研究所畢業之後,就置身於身邊必有幾名重度御宅族的環境。如果只是從旁觀察,他們的言行舉止饒富趣味。一方面我很開心自己能夠直接觀察他們,但另一方面,也不否定有時會因為他們以社會人士的標準而言怎麼看都不成熟的言行而感到困擾。不過大致來說,我認為自己依然能夠與他們維持友好的關係。是的!「他們」當然跟我一樣全部都是精神科醫師。就我來看,應該很少有其他職業的「御宅族比例」像精神科醫師這麼高。譬如一九九七年《新世紀福音戰士》(エヴァンゲリオン・ブーム)掀起熱潮時,就我所知,某醫療機構就針對這部動畫展開非常熱烈的討論,不過話題至此已然偏離,就不深入多談了。
這麼說來,我到底算是站在什麼樣的立場?現在還找不到適當的回答。畢竟精神分析的前提,就是自我分析的不可能性(也就是為什麼需要接受分析的訓練)。我也停止無謂的自問自答,試著以一名精神科醫師敘述所看見的,特殊的共同風景。
御宅族論的變遷
首先必須從「描述御宅族」開始。
雖說是描述,卻也不是那麼嚴謹,只是一個暫定的規範,用來說明御宅族在本書中所指稱的是什麼樣的人。但如果可能的話,我希望透過這樣的描述,更加鮮明地看清楚御宅族這個族群的領域。
「御宅族」這個全球通用的名詞,至今已經擁有各種不同的意義,這點相當特殊。之所以會這樣,就得好好追溯這個流行語的來源,這必須歸功於現代媒體的特殊性。首先來快速回顧一下:
一九八三年時,作家中森明夫(1960-)在雜誌《漫畫Burikko》的文章中,揶揄地稱呼他們為「御宅族」(otaku),此語取自動畫迷稱呼彼此的第二人稱(譯按:即「お宅」,讀作「otaku」)。這個名詞雖然含有某種歧視性,但當初只在次文化業界內流傳。附帶一提,我第一次知道這個名詞的存在,是透過作家佐藤克之(1963-)一九八五年在雜誌《寶島》上的專欄。
不過,隨著一九八九年的女童連續殺人事件,「御宅族」這個名詞一下子廣為流傳,並且隨著普及而誕生了幾種變形。譬如「御宅族群」(otakuzoku)或「宅男」(otakki)等等。於是「御宅族」從暫時性的流行語,充分演變為日常口語。
接著到了九〇年代,「otaku」這個名詞,以穩健增加的海外「動畫(日本動畫)迷」等族群為中心輸出,在歐美甚至被視為與「壽司」(sushi)、「卡拉OK」(karaoke)等同樣普及的「外來語」。在網路上搜尋包含「otaku」這個詞的網站,能夠得到將近七萬筆的結果。當然,其中大多數是動畫迷個人製作的網站,但也不止於此,包含哈佛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等菁英學校在內,許多大學都有動畫社團,各個社團都設置了網站。此外他們還製作了AM-PLUS這個雖然受到批評,但品質相當高的網路雜誌,換句話說,「otaku」這個詞開始和「動畫」(anime)一樣,擁有一定程度的普及性。
儘管如此普及,或者正因為如此普及,「御宅族」這個名詞所涵蓋的輪廓依然相當模糊,至今仍經常被當成「愛好者」(mania)的同義詞使用。此外,在「宮崎勤事件(譯按:即前述之女童連續殺人事件)」之後,這個詞彙也帶有負面的印象,用來指稱「繭居在家、不善與人交際且個性陰沉(或是危險)的人」。就這點來看,也讓人覺得曾一度成為流行語的「根暗」(nekura,個性陰沉的人),已經被「御宅族」取代。舉例來說,媒體間曾存在「宅八郎」現象,據說該現象的策劃者,就是發明「御宅族」這個名詞的中森明夫。宅八郎既是「愛好者」,也採取將上述之負面形象誇張地包裝在自己身上的策略。不過看似只有這個負面的部分逐漸浮上檯面。就印象而言,或許可以非常粗略地將御宅族分成正面、開放的「鐵道.動畫派」,以及負面、封閉的「電波派」。不過兩者之間也有著相當高的重疊性。
那麼,必須在某種程度上收斂「御宅族」這個難以定義的名詞,不然很難往下討論。
雖然中森明夫作為命名者,似乎有意以他自己的立場將動畫迷的獨特氣質區別開來,但並未嘗試明確的定義。然而在命名後不久,卻被當時的漫畫編輯大塚英志(1958-)指出這個詞彙的「歧視性」,並且逐漸演變為論戰。他們以宮崎勤事件為契機「和解」的始末也耐人尋味,但在此不提。無論如何,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御宅族」的命名可謂天才之舉,這樣簡單的一個詞彙,就凝聚了從本質到表層的一切。「御宅族」一詞的模糊性之中具備了本質性的抽象特徵與多重意義。就這層意義而言,這個詞彙近似於精神分析師土居健郎(1920-)為了理解日本人的人格結構所使用的知名關鍵詞:「依寵」(甘え〔amae〕)。這兩個詞彙雖然都是日常用語,卻也重新被賦予了新的意義。儘管很難定義這些詞彙,卻也讓這個詞所代表的內容帶來決定性的印象。當然,我不覺得有方法能完整地描述御宅族,但在此我將根據一些抽象與形容,或多或少讓御宅族的形象更為清晰。這是我唯一的目標。
就現階段來看,身在「御宅族現場」的第一人,岡田斗司夫正因為是御宅王,所以能夠賦予這個名詞明確的定義。在此試著引用他的著作《御宅學入門》。
「御宅的定義」為以下三點。
定義一:具備進化的視覺。
定義二:具備高度的訊息處理能力。
定義三:孜孜不倦的上進心與自我表現欲。
據岡田斗司夫表示,「御宅」這個詞彙,原本發源自慶應義塾大學幼稚舍出身的科幻迷。剛開始即使用「御宅」稱呼第一次見面的人也不會失禮,但隨著錄影機普及,御宅族人口急速增加,現在已經幾乎不再這樣用。換句話說,現役的御宅不太喜歡「御宅」這樣的稱呼。至於原因,可參考岡田斗司夫提出了御宅特徵中的其中兩點:「過度關注與談論自己(但並非是稱讚自己)」,以及「極端厭惡被他人歸類」。
「御宅」是跨領域的。這點與堅持單一領域的「愛好者」不同。換句話說,他們不僅是止於某種動畫的粉絲,興趣範圍更橫跨特攝、電影、漫畫等多個領域。
一般認為,成為真正的御宅,必須具備「粹之眼」、「匠之眼」與「通之眼」。不過,這些雖然是御宅的「充分條件」,卻不是「必要條件」。真要說起來,這三項已經是屬於「菁英御宅」的條件了,並非所有御宅都能滿足。我在這裡想要提出的疑問,不如說是所有御宅都符合的「御宅的必要條件」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這個條件又是什麼呢?
在此指出一個耐人尋味的事實,即必須脫離御宅族,才能承認自己是「御宅族」。岡田斗司夫已經是「御宅王」,因此所處的位置與御宅族本身有著微妙的差異。他的地位看起來像是「御宅界的發言人」,而這個事實果然暗示了御宅界的封閉性嗎?「承認自己是御宅族」就會脫離了御宅族的身分。「承認導致脫離」這種狀況,不就是御宅族難以定義的原因之一嗎?岡田斗司夫的著作是有趣的現場記錄,同時具備高度的參考性,這點也很難得。但很可惜,他並未完全脫離御宅族的身分。故意不去看御宅族病理性的一面,這或許是他的策略,但這麼做就只能給人看到特定的面向。舉例來說,對於「性」(sexuality)這一個屬於御宅族本質的問題,岡田斗司夫卻沒有充分探討。不過這點也是許多御宅族論述容易遺漏的面向,並非岡田斗司夫一個人的問題。
於宮崎勤事件中全面展開御宅族擁護論的評論家大塚英志,在《虛擬現實評論》中,發表了耐人尋味的調查結果:
「御宅族的異性朋友比一般人更多,而且朋友也多。相當善於社交。」
「御宅族整體而言相當富有,很多都是工程師或醫師。」
「收入中,投資於娛樂的占比很高。」
「看電視的時間異常地短。」
「興趣廣泛。」
「討厭『玩物喪志』這個詞彙。」
當然,這個結果想必帶有擁護御宅族的偏見,但其中也指出了一些相當意外的部分,是一份相當耐人尋味的資料。看來在很多時候,與其冒失地嘗試定義御宅族,如這般從現象的層級建立大致的印象似乎更有意義。
此外,一般認為男性在御宅族當中占了壓倒性的多數,但也有一說指出,COMIKE(定期舉辦的「同人誌販售會」〔Comic Market〕,其規模能吸引數十萬名粉絲,以動漫同人誌等的買賣活動為主)的參加者中,女性占了約七成。即使並非所有人都是這裡所說的「御宅族」,但或許也必須充分考慮到這一現象。
精神醫學方面認為,會成為御宅族的主要是具有分裂氣質者(編按:指具有類分裂人格者),看似符合這般描述的案例似乎也不少,但這種說法並無法被普遍接受。畢竟御宅王岡田斗司夫從體型來看,屬於典型的循環氣質者(善於社交、待人隨和,但可發現其情緒在躁鬱之間變動,據說多數體型肥胖。)(編按:相對於分裂氣質)。關於這點,岡田斗司夫本人也透過日記與文章發表過自己於躁鬱之間擺盪的情緒。而且在我看來,就連「宅八郎」也不屬於分裂氣質⋯⋯不過閒話就到此為止吧!
社會學家大澤真幸(1958-)在「御宅論」中,嘗試了就我所知最縝密的描述。他將御宅族現象最大限度地抽象化後,得到如下的結論:
對御宅族而言,規定自我認同的兩種他者──超越性他者與內在他者――極度接近。
他更進一步將這段話轉換成精神分析式的說法──「自我理想(ego-ideal)與理想自我(ideal-ego)的彼此接近」。在此加上若干解說。透過超越性他者建立的是自我理想,也就是「那個想要成為的自己」。譬如透過想進好的大學、想從事知性且高收入的職業等社會價值觀所建立的自我形象;至於透過內在他者建立的則是理想自我的維度,這是指先將社會的價值判斷擺一邊,總而言之就是「自己很棒」、「轉生也要成為自己」這種自戀式的自我形象。
若要說對大澤真幸的定義有什麼不滿,那就是以精神科醫師的習慣,若只看「超越性他者與內在他者極度接近的人」這段描述,首先會聯想到的,與其說是御宅族,還不如說是精神病患者。因為這段描述把御宅族的精神病理講得過於嚴重,「御宅族」一詞本應能夠概括描述從病理現象到健全嗜好的範疇,若照大澤真幸這樣講就過於偏頗了。
話雖如此,他的著眼點也為御宅族帶來新的觀點,帶來了分析性解釋的一種可能性,就這點來看意義尤為重大,但依然存有不同的意見。我們正常人與御宅族,其實都是精神官能症者,完全沒有心理結構上的差異。因此「自我理想與理想自我彼此接近」這個說法,儘管可視為部分正確的比喻,但卻必須視為錯誤的結構分析。再者,大澤真幸在這個部分的表達,也恐怕會被誤解為,比起「內在性」更讚揚「超越性」;比起「理想自我」更讚揚「自我理想」。這麼一來,最後恐怕會成為強化「御宅族必須接受現實長大成人」、「接受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吧」等老生常談的口號。
儘管我無法全盤接受大澤真幸所指出的內容,但我是否能夠以自己的方式推翻呢?這是前面也提過的「主體中介物」(mediation)的問題。舉例來說,就連「成長」與「成熟」,都被視為這種主體的中介物之一。「理想自我」就是透過「成長」這項中介物轉換成「自我理想」,並且定型下來。若說有什麼將御宅族與我們區隔開的話,絕對是這個中介作用吧!
如果要有所根據地在某種程度上推翻大澤真幸所指出的觀點,那想必就是御宅族身上的中介作用相對較弱這點吧?由於媒合作用弱,所以理想自我並未充分變換、定型成為自我理想,因此看起來兩者相當接近――但真是如此嗎?
我不這麼認為。至少中介作用的強弱這種過於單純的結論,依然無法否定掉前述的口號化。為了闡述中介作用的差異,我們必須繞一大圈遠路才行。現在先停留在提出疑問的狀態,只能先預告此番強調的「中介作用」,將成為與媒體理論的伏筆。
第一章 「御宅族」的精神病理
「御宅族」指的是誰?
從本書的主題切入,就免不了關於「御宅族」的探討。只要他們仍是消費「戰鬥美少女」最多的族群,這就無可避免。御宅族在什麼時候想些什麼、追求什麼又如何追求?回過頭來探討「御宅族的精神病理」難道不是「假問題」嗎?因為在問這個問題時,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不是嗎?
御宅族指的是那些,緊握著動畫或怪獸之類幼稚的過渡客體(transitional object),即便長大了也不願放開的不成熟的人。他們只不過是避免因為接觸現實而受傷,所以逃到虛構的世界裡。這些人害怕成熟的人際關係,尤其是性關係,只對虛構對象產生情慾。以精神醫學來說就是「分裂氣質」──以上我試著羅列了所有想得到的,關於御宅族的刻板印象。只不過「刻板印象」不代表就一定是錯的。問題在於這些印象「即使正確,也沒什麼意義」。這樣的說詞,可說是完全忽視了御宅族這個群體有趣的特性。
御宅族這個奇妙且獨特的族群,是透過近代媒體環境與日本人類似青春期的心理狀態,彼此交互而誕生出來的。而就我所知,關於「御宅族這個族群」的考察至今仍不夠充分。我在本章將從精神科醫師的立場,或者有時脫離這樣的立場,試著針對「御宅族的精神病理」進行探討。
當然,「御宅族的精神病理」這樣的表現,不代表身為御宅族就是病理現象。這種表達就如同「青春期的精神病理」,或者「女高中生的精神病理」等,是對於假定某個團體其共同具備之特殊心理狀態的暫定名稱。這也是為了不使用「心理」或「精神結構」等語彙的權宜之計。我知道很難理解,乾脆換個更精確的說法,這裡所謂的「精神病理」,指的就是御宅族這個主體企圖透過媒體這個中介物來探討背後的經驗。所以說,問題依然指向「媒體」。
我刻意不將御宅族本身單純視為病態,相反地也不會自稱為「御宅族」(御宅族不會以此自稱),以此為前提探討「御宅族的精神病理」。這是為了以一個對等的角度來看御宅族這個群體是如何適應,困難又是什麼。
著手之初,也必須提到討論御宅族的特殊困境。「御宅族文化」至今恐怕仍處在未成熟的階段(站在可期待其「成熟」的立場)。正因為尚在生成途中,以超然的立場去探討,會遇到原則上的困難。因此討論御宅族的方法極其有限。看是要將自己定義為御宅族,採取徹底認同的戰略,換句話說就是刻意從不批判的角度來探討(這是御宅作家、自稱御宅之王的岡田斗司夫的立場);或是讓自已站在對立面,以厭惡感及排斥的邏輯與之對抗。這兩種角度都是自戀的變形,並且經常只是御宅族在自說自話。首先我們必須知道,目前對御宅族的討論,僅有這兩種角度。
不過,我的目標是第三種途徑,那就是成為「『御宅族』的御宅族」。換句話說,就是喜愛「御宅族」這種文化本身的御宅族。這或許更接近岡田斗司夫所標榜的立場,但他定義自己屬於特攝.模型的御宅族。如果硬要說的話,我也曾是特攝.怪獸的粉絲,但以前曾經喜愛的哥吉拉,現在也完全失去興趣(不是因為我長大了,而是因為哥吉拉退流行了)。而多數的美少女動畫,我也完全不覺得「萌」。雖然沒有漫畫我應該活不下去,但因為不喜歡動畫類作品的畫風與對白,所以幾乎不看。對我來說,就連宮崎駿的動畫,都已經瀕臨我對「動畫表現」容許度的極限。儘管如此,御宅族的言行舉止卻讓我移不開目光。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我自從研究所畢業之後,就置身於身邊必有幾名重度御宅族的環境。如果只是從旁觀察,他們的言行舉止饒富趣味。一方面我很開心自己能夠直接觀察他們,但另一方面,也不否定有時會因為他們以社會人士的標準而言怎麼看都不成熟的言行而感到困擾。不過大致來說,我認為自己依然能夠與他們維持友好的關係。是的!「他們」當然跟我一樣全部都是精神科醫師。就我來看,應該很少有其他職業的「御宅族比例」像精神科醫師這麼高。譬如一九九七年《新世紀福音戰士》(エヴァンゲリオン・ブーム)掀起熱潮時,就我所知,某醫療機構就針對這部動畫展開非常熱烈的討論,不過話題至此已然偏離,就不深入多談了。
這麼說來,我到底算是站在什麼樣的立場?現在還找不到適當的回答。畢竟精神分析的前提,就是自我分析的不可能性(也就是為什麼需要接受分析的訓練)。我也停止無謂的自問自答,試著以一名精神科醫師敘述所看見的,特殊的共同風景。
御宅族論的變遷
首先必須從「描述御宅族」開始。
雖說是描述,卻也不是那麼嚴謹,只是一個暫定的規範,用來說明御宅族在本書中所指稱的是什麼樣的人。但如果可能的話,我希望透過這樣的描述,更加鮮明地看清楚御宅族這個族群的領域。
「御宅族」這個全球通用的名詞,至今已經擁有各種不同的意義,這點相當特殊。之所以會這樣,就得好好追溯這個流行語的來源,這必須歸功於現代媒體的特殊性。首先來快速回顧一下:
一九八三年時,作家中森明夫(1960-)在雜誌《漫畫Burikko》的文章中,揶揄地稱呼他們為「御宅族」(otaku),此語取自動畫迷稱呼彼此的第二人稱(譯按:即「お宅」,讀作「otaku」)。這個名詞雖然含有某種歧視性,但當初只在次文化業界內流傳。附帶一提,我第一次知道這個名詞的存在,是透過作家佐藤克之(1963-)一九八五年在雜誌《寶島》上的專欄。
不過,隨著一九八九年的女童連續殺人事件,「御宅族」這個名詞一下子廣為流傳,並且隨著普及而誕生了幾種變形。譬如「御宅族群」(otakuzoku)或「宅男」(otakki)等等。於是「御宅族」從暫時性的流行語,充分演變為日常口語。
接著到了九〇年代,「otaku」這個名詞,以穩健增加的海外「動畫(日本動畫)迷」等族群為中心輸出,在歐美甚至被視為與「壽司」(sushi)、「卡拉OK」(karaoke)等同樣普及的「外來語」。在網路上搜尋包含「otaku」這個詞的網站,能夠得到將近七萬筆的結果。當然,其中大多數是動畫迷個人製作的網站,但也不止於此,包含哈佛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等菁英學校在內,許多大學都有動畫社團,各個社團都設置了網站。此外他們還製作了AM-PLUS這個雖然受到批評,但品質相當高的網路雜誌,換句話說,「otaku」這個詞開始和「動畫」(anime)一樣,擁有一定程度的普及性。
儘管如此普及,或者正因為如此普及,「御宅族」這個名詞所涵蓋的輪廓依然相當模糊,至今仍經常被當成「愛好者」(mania)的同義詞使用。此外,在「宮崎勤事件(譯按:即前述之女童連續殺人事件)」之後,這個詞彙也帶有負面的印象,用來指稱「繭居在家、不善與人交際且個性陰沉(或是危險)的人」。就這點來看,也讓人覺得曾一度成為流行語的「根暗」(nekura,個性陰沉的人),已經被「御宅族」取代。舉例來說,媒體間曾存在「宅八郎」現象,據說該現象的策劃者,就是發明「御宅族」這個名詞的中森明夫。宅八郎既是「愛好者」,也採取將上述之負面形象誇張地包裝在自己身上的策略。不過看似只有這個負面的部分逐漸浮上檯面。就印象而言,或許可以非常粗略地將御宅族分成正面、開放的「鐵道.動畫派」,以及負面、封閉的「電波派」。不過兩者之間也有著相當高的重疊性。
那麼,必須在某種程度上收斂「御宅族」這個難以定義的名詞,不然很難往下討論。
雖然中森明夫作為命名者,似乎有意以他自己的立場將動畫迷的獨特氣質區別開來,但並未嘗試明確的定義。然而在命名後不久,卻被當時的漫畫編輯大塚英志(1958-)指出這個詞彙的「歧視性」,並且逐漸演變為論戰。他們以宮崎勤事件為契機「和解」的始末也耐人尋味,但在此不提。無論如何,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御宅族」的命名可謂天才之舉,這樣簡單的一個詞彙,就凝聚了從本質到表層的一切。「御宅族」一詞的模糊性之中具備了本質性的抽象特徵與多重意義。就這層意義而言,這個詞彙近似於精神分析師土居健郎(1920-)為了理解日本人的人格結構所使用的知名關鍵詞:「依寵」(甘え〔amae〕)。這兩個詞彙雖然都是日常用語,卻也重新被賦予了新的意義。儘管很難定義這些詞彙,卻也讓這個詞所代表的內容帶來決定性的印象。當然,我不覺得有方法能完整地描述御宅族,但在此我將根據一些抽象與形容,或多或少讓御宅族的形象更為清晰。這是我唯一的目標。
就現階段來看,身在「御宅族現場」的第一人,岡田斗司夫正因為是御宅王,所以能夠賦予這個名詞明確的定義。在此試著引用他的著作《御宅學入門》。
「御宅的定義」為以下三點。
定義一:具備進化的視覺。
定義二:具備高度的訊息處理能力。
定義三:孜孜不倦的上進心與自我表現欲。
據岡田斗司夫表示,「御宅」這個詞彙,原本發源自慶應義塾大學幼稚舍出身的科幻迷。剛開始即使用「御宅」稱呼第一次見面的人也不會失禮,但隨著錄影機普及,御宅族人口急速增加,現在已經幾乎不再這樣用。換句話說,現役的御宅不太喜歡「御宅」這樣的稱呼。至於原因,可參考岡田斗司夫提出了御宅特徵中的其中兩點:「過度關注與談論自己(但並非是稱讚自己)」,以及「極端厭惡被他人歸類」。
「御宅」是跨領域的。這點與堅持單一領域的「愛好者」不同。換句話說,他們不僅是止於某種動畫的粉絲,興趣範圍更橫跨特攝、電影、漫畫等多個領域。
一般認為,成為真正的御宅,必須具備「粹之眼」、「匠之眼」與「通之眼」。不過,這些雖然是御宅的「充分條件」,卻不是「必要條件」。真要說起來,這三項已經是屬於「菁英御宅」的條件了,並非所有御宅都能滿足。我在這裡想要提出的疑問,不如說是所有御宅都符合的「御宅的必要條件」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這個條件又是什麼呢?
在此指出一個耐人尋味的事實,即必須脫離御宅族,才能承認自己是「御宅族」。岡田斗司夫已經是「御宅王」,因此所處的位置與御宅族本身有著微妙的差異。他的地位看起來像是「御宅界的發言人」,而這個事實果然暗示了御宅界的封閉性嗎?「承認自己是御宅族」就會脫離了御宅族的身分。「承認導致脫離」這種狀況,不就是御宅族難以定義的原因之一嗎?岡田斗司夫的著作是有趣的現場記錄,同時具備高度的參考性,這點也很難得。但很可惜,他並未完全脫離御宅族的身分。故意不去看御宅族病理性的一面,這或許是他的策略,但這麼做就只能給人看到特定的面向。舉例來說,對於「性」(sexuality)這一個屬於御宅族本質的問題,岡田斗司夫卻沒有充分探討。不過這點也是許多御宅族論述容易遺漏的面向,並非岡田斗司夫一個人的問題。
於宮崎勤事件中全面展開御宅族擁護論的評論家大塚英志,在《虛擬現實評論》中,發表了耐人尋味的調查結果:
「御宅族的異性朋友比一般人更多,而且朋友也多。相當善於社交。」
「御宅族整體而言相當富有,很多都是工程師或醫師。」
「收入中,投資於娛樂的占比很高。」
「看電視的時間異常地短。」
「興趣廣泛。」
「討厭『玩物喪志』這個詞彙。」
當然,這個結果想必帶有擁護御宅族的偏見,但其中也指出了一些相當意外的部分,是一份相當耐人尋味的資料。看來在很多時候,與其冒失地嘗試定義御宅族,如這般從現象的層級建立大致的印象似乎更有意義。
此外,一般認為男性在御宅族當中占了壓倒性的多數,但也有一說指出,COMIKE(定期舉辦的「同人誌販售會」〔Comic Market〕,其規模能吸引數十萬名粉絲,以動漫同人誌等的買賣活動為主)的參加者中,女性占了約七成。即使並非所有人都是這裡所說的「御宅族」,但或許也必須充分考慮到這一現象。
精神醫學方面認為,會成為御宅族的主要是具有分裂氣質者(編按:指具有類分裂人格者),看似符合這般描述的案例似乎也不少,但這種說法並無法被普遍接受。畢竟御宅王岡田斗司夫從體型來看,屬於典型的循環氣質者(善於社交、待人隨和,但可發現其情緒在躁鬱之間變動,據說多數體型肥胖。)(編按:相對於分裂氣質)。關於這點,岡田斗司夫本人也透過日記與文章發表過自己於躁鬱之間擺盪的情緒。而且在我看來,就連「宅八郎」也不屬於分裂氣質⋯⋯不過閒話就到此為止吧!
社會學家大澤真幸(1958-)在「御宅論」中,嘗試了就我所知最縝密的描述。他將御宅族現象最大限度地抽象化後,得到如下的結論:
對御宅族而言,規定自我認同的兩種他者──超越性他者與內在他者――極度接近。
他更進一步將這段話轉換成精神分析式的說法──「自我理想(ego-ideal)與理想自我(ideal-ego)的彼此接近」。在此加上若干解說。透過超越性他者建立的是自我理想,也就是「那個想要成為的自己」。譬如透過想進好的大學、想從事知性且高收入的職業等社會價值觀所建立的自我形象;至於透過內在他者建立的則是理想自我的維度,這是指先將社會的價值判斷擺一邊,總而言之就是「自己很棒」、「轉生也要成為自己」這種自戀式的自我形象。
若要說對大澤真幸的定義有什麼不滿,那就是以精神科醫師的習慣,若只看「超越性他者與內在他者極度接近的人」這段描述,首先會聯想到的,與其說是御宅族,還不如說是精神病患者。因為這段描述把御宅族的精神病理講得過於嚴重,「御宅族」一詞本應能夠概括描述從病理現象到健全嗜好的範疇,若照大澤真幸這樣講就過於偏頗了。
話雖如此,他的著眼點也為御宅族帶來新的觀點,帶來了分析性解釋的一種可能性,就這點來看意義尤為重大,但依然存有不同的意見。我們正常人與御宅族,其實都是精神官能症者,完全沒有心理結構上的差異。因此「自我理想與理想自我彼此接近」這個說法,儘管可視為部分正確的比喻,但卻必須視為錯誤的結構分析。再者,大澤真幸在這個部分的表達,也恐怕會被誤解為,比起「內在性」更讚揚「超越性」;比起「理想自我」更讚揚「自我理想」。這麼一來,最後恐怕會成為強化「御宅族必須接受現實長大成人」、「接受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吧」等老生常談的口號。
儘管我無法全盤接受大澤真幸所指出的內容,但我是否能夠以自己的方式推翻呢?這是前面也提過的「主體中介物」(mediation)的問題。舉例來說,就連「成長」與「成熟」,都被視為這種主體的中介物之一。「理想自我」就是透過「成長」這項中介物轉換成「自我理想」,並且定型下來。若說有什麼將御宅族與我們區隔開的話,絕對是這個中介作用吧!
如果要有所根據地在某種程度上推翻大澤真幸所指出的觀點,那想必就是御宅族身上的中介作用相對較弱這點吧?由於媒合作用弱,所以理想自我並未充分變換、定型成為自我理想,因此看起來兩者相當接近――但真是如此嗎?
我不這麼認為。至少中介作用的強弱這種過於單純的結論,依然無法否定掉前述的口號化。為了闡述中介作用的差異,我們必須繞一大圈遠路才行。現在先停留在提出疑問的狀態,只能先預告此番強調的「中介作用」,將成為與媒體理論的伏筆。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