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與死亡的67場對話:劍橋大學教授本森日記選,還原出震懾人心的死之體驗
滿額折

與死亡的67場對話:劍橋大學教授本森日記選,還原出震懾人心的死之體驗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99 元
優惠價
79236
庫存:2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7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死亡」是生命的終點,也是任何人不得違逆的結局,
人們對「死」的話題諱莫如深,往往不知道該以什麼心態面對。

本書精選亞瑟.本森近七十篇談論「死亡」的日記,
以樸實真切、坦率沉著的文筆,向讀者描述作者眼中的死亡,
這裡沒有深奧的哲學、難解的思想,更沒有矯情無用的雞湯
――只有平凡人面臨死亡威脅的真實表現。

《心靈樂園》――本森暢談人生與人性
《永夜微光,黑夜爐火》――治療躁鬱症的心路歷程
《來自阿普頓的五十一封問候》――本森文學思想與教育理念
★☆★☆★☆本森勵志隨筆集、思想書信集好評販售中

【對葬禮的建議:隆重輝煌還是簡約低調?】
本森讀幼稚園的時候,曾無意中撞見送葬隊伍,
低迷詭譎的氣氛和家屬蒼白哀戚的面龐,著實嚇了年幼的他一大跳。
「那個場景就像令人作嘔的惡夢一樣,困擾了我好幾個星期。」
本森認為,這樣的習俗是粗俗野蠻的,尤其是對孩子而言。
連對自己的出生都一知半解,又怎麼能那樣赤裸地直視死亡呢?

當人們看著僵硬扭曲的屍體時,心頭湧現的是滿滿的悲哀與迷茫。
「我們本應該升入天堂,這樣的習俗卻拖著我們走向泥土;讓我們的情感在破舊的泥土周圍徘徊,直到我們以無言的恐懼和無意識的厭惡從那裡離開。」

本森期許喪禮是簡單美好的儀式,而非強迫人們記憶死亡本身,
並且要能使心靈受到感召,轉向思索生命與未來生活的祕密。
「我們愛的是生命和精神,思想和心靈,而不是死者逐漸腐朽的軀體。」

【對逝者的評價:論人死後被「抹去」的個性】
中國傳統上云:「死者為大」,在西方也有相似習俗。
「當逝者進入光的世界,我們會原諒他們的過失。」
一個人不論生前事蹟為何,在過世後彷彿一筆勾消,
我們往往把死亡的事實擺放在這個人真實的性格和作為之前。

「為什麼我們會認為,人死後就要被剝奪自己的個人特質?」
「如果我想到,我認識且愛著的那些人,甚至我認識且我不喜歡的那些人,倘若他們的個性會在死亡之時被抹平,這會讓我感到極大的失望。」

本森點出,他當然希望天堂能少點人性之惡,
但天堂更不需要那種被精心包裝過的虛假的聖潔。
「如果精神能被完整地保存下來,人類的本質區別――比隱藏在境遇、教育或者環境裡更深切的區別――也會被保存。」

【對苦痛的態度:用樂觀去「逃避」解決不了問題】
本森直言,整日陷溺於心神不安的幻想中確實無濟於事,
但當一個人已經遭受苦難了,要對方裝作沒這回事更是可笑。
「假如你無法避免苦難,假如你不得不面對這些麻煩,試圖相信苦難不在那裡解決不了問題,唯一的希望是冷靜地注視,努力看出可以解除痛苦的光明跡象。」

〔本書特色〕
本書為劍橋大學教授亞瑟.本森日記選,共67篇,全文圍繞著一個主題――「死亡」。任何人生於這個世界上,終有一天要承受死亡的恐懼,本書並非要與讀者深入探討死亡的意義,而是記錄作者在面臨死亡威脅時的真實想法,其文筆坦率冷靜,絲毫不掩飾其困惑苦楚的情緒,但也未以悲觀消極的精神逃避現實,願讀者能有所啟發。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亞瑟.本森(Arthur Benson,1862~1925),英國著名的散文家、詩人、作家,劍橋大學莫德林學院的第28屆院長。曾就讀於伊頓公學和劍橋大學國王學院,並在伊頓公學和劍橋大學的莫德林學院講授英國文學,先後出任格雷欣學校校長和莫德林學院院長。雖然身患躁鬱症,本森仍是一位傑出的學者和多產作家,詩歌和散文著述頗豐。他在人生最後的20年間每天堅持寫日記,總字數高達400萬,為世人留下了一筆豐厚的思想遺產。

譯者簡介

邢錫範,專職譯者。

導言

有幸讀到這本書的部分讀者也許會挑出書中的毛病。其實,這本書論述的是世間最悲傷、最黑暗、最莊嚴、最不可避免、最令人恐懼的事實――死亡;任何出生在這個奇特世界上的人,無論偉大的或渺小的、高貴的或低賤的、聰明的或愚笨的,對我們來說,死亡都是具有重大意義的恐怖之事。本書並沒有對死亡這個主題作出完整的、廣泛的、富有哲理的論述,不過是記錄了我在突然遭遇死亡威脅時的真實想法,而在日常生活裡,我一直過著平凡的日子,沒有更深刻地培養自己的智慧、信仰和情懷,只是盡我所能來解說這個主題。很多人根本沒有機會回顧這樣的經歷,對他們來說,沒等他們來得及弄明白死亡意味著什麼,就已經撒手人寰了。另外一些人,在死亡陰影的籠罩下,不忍心或者沒有心情把自己的感受講出來;還有一些人,如果可能的話,他們也許願意說一說,可是他們的寫作能力欠佳,難以表達清楚自己的想法。我只能說,似乎是我的本性讓我覺得有責任來盡可能坦率地講一講自己這段非凡的經歷;本書不是為那些好奇之人或好推測之人而寫,也不是為那些無憂無慮的人或冷漠的人而寫;有些人,他們總覺得他們的生活籠罩著巨大的陰影;還有一些人,他們意識到,無論他們是否願意,自己都正在一天天靠近誰也避免不了的,誰都會感到恐懼的死亡,而這也許非常不情願,非常悲哀。我的這本書就是為他們寫的。是啊,人生最後的冒險將把我們與我們所熟悉的、所珍愛的事物分開,把我們與我們所知道的愛和光分開,甚至,也許還會把我們與我們自身分開。

近年來,科學研究的成果讓我們比父輩們更多地了解了過去和現在,但是科學卻並沒有告訴我們未來的我們是什麼樣子。如此一來,正因為科學可以探索人們所能知道的,這實際上已經加劇了人們對未知事物和未勘察事物的憂慮和恐懼。

由此來看,似乎我們對上帝和上帝的意圖了解得越多,我們就越不理解上帝;事實上,有一天,我們的孩子也許會依據更為豐富的知識回顧我們這一代人的生活,對我們的生活方式感到疑惑,因為我們的認知是不確定的,我們的信仰也在減弱;但是我寧願相信,上帝會根據我們的需求和所遭受的痛苦去平衡我們的信念和勇氣。如果說這本書所講的事物有點價值,那要歸因於這樣一個事實,即作者盡其所能,真誠坦率而又冷靜地直視自己的經歷,沒有掩飾自己的困惑、苦楚和恐懼;而且,與此同時,作者也沒有試圖以一種不忠實的精神和沮喪的情緒為陪伴自己走向黑水河畔的希望、本能和慰藉進行辯護。

1906年9月3日

目次

導言
作者的說明
6月16日
6月18日
6月19日
6月20日
6月21日
6月25日
6月28日
6月29日
7月2日、3日和4日
7月7日和8日
7月10日
7月12日和13日
7月14日
7月15日
7月16日和17日
7月18日
7月19日
7月21日和22日
7月24日
7月25日
7月27日
7月29日
7月31日
8月1日
8月4日
8月5日
8月6日和7日
8月8日
8月9日
8月10日
8月11日
8月13日
8月14日
8月16日和17日
8月18日
8月19日
8月20日
8月21日
8月22日
8月24日
8月25日和26日
8月27日
8月28日
8月29日
8月30日
8月31日
9月1日和2日
9月3日
9月4日
9月6日
9月7日
9月9日
9月10日
9月11日
9月12日
9月13日
9月15日
9月18日
9月21日
9月22日
9月24日
9月25日
9月28日
10月3日
10月7日
10月12日
10月14日

書摘/試閱

8月20日

多麼奇怪啊,不是嗎?傳統觀念和自由聯想使我們害怕死亡,這其中的一部分是恐懼的一部分,由此產生的恐怖心理是空洞的和徒勞的――對僵硬遺體的最後告別,葬禮的場面,讓人產生可怕聯想的棺材形狀,棺木的下葬,死亡的徽章――看不見的,咧嘴的頭蓋骨,破裂的骨頭,離開的靈魂至少與這些東西沒有任何關聯;然而,一想到哪一天我們同樣也必須忍受這樣醜陋的儀式,我們就充滿沮喪,我們就會讓自己驚恐得很。回顧往事,我至今記得多年以前,我在生活當中頭一次見到這些事情的場景。那時我還是一個上幼稚園的孩子;我們跟隨老師散步時,看到幾輛四輪馬車排成肅穆的一列,靈車按照那個時候的習俗裝飾著兩排不停抖動的黑色羽毛,停在一幢房子的門口――正當我們打門前走過,一些人笨拙地將油光錚亮的棺材從樓上抬下來,然後推上靈車,那場面真的挺恐怖。那裡聚集著一小群臉色蒼白、脫帽肅立的人,他們凝視著靈柩。喪失妻子的那個男人出現在門口,臉上充滿悲傷。接著,送葬的隊伍在親屬和僱用的送葬人的簇擁下緩緩出發。對一個小孩子的想像力來說,這是根本想像不出來的、最可怕的場面。馬頭上的頂飾和靈車上的黑色羽毛全都飄動起來,就像是一夥幽靈在進行精神交流,黑色的四輪大馬車,蒼白的臉色和凝重的目光,捂在眼睛上的手帕――難怪那個場景就像令人作嘔的惡夢一樣,困擾了我好幾個星期。

這些儀式和習俗完全是粗俗、野蠻的,我們應當把這些東西從我們的生活當中驅逐出去。尤其是對孩子,如果處在易受影響的青少年時期,這樣的舉動是令人厭惡的殘酷行為。在孩子面前,死亡的祕密至少應當像出生的祕密一樣,用什麼託辭遮掩一下。一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那是私密的事情。直到在歡樂的時刻,有人領著孩子去看自己新出生的弟弟或妹妹,他在此之前幾乎不會想到自己期待的是什麼,要麼以為是天使送來的,要麼以為是從花園樹叢裡撿來的。同樣,死亡的神祕也應當以適當的方式加以遮掩。遺體應當隱祕地從屋子裡抬出,然後埋葬,讓逝者入土為安,周圍不要有圍觀的群眾。遺體已經有了可怕的、悲哀的變形,如同僵硬的白蠟像,可是吩咐人們最後看一眼逝者、跟隨遺體前往墓地的習俗從野蠻時代起就一直殘存下來,這就讓我們深思悲哀的死亡事件,深思衰變和腐爛。這不是一種真實的或溫柔的反應。當我們本應該升入天堂,這樣的習俗卻拖著我們走向泥土;讓我們的情感在破舊的泥土周圍徘徊,直到我們以無言的恐懼和無意識的厭惡從那裡離開。我倒希望這樣的葬禮盡可能辦得私密一些;只有在遺體入土後我才會感覺到典禮的莊嚴。那麼,我就希望盡可能美好地舉辦個儀式,凡是能使人回想起死亡的任何步驟都要廢除掉,讓心靈受到召喚,轉向思索生命和未來生活的祕密。假如我能讓自己滿意,我真的希望在我停止呼吸之時立即被人抬走,直接下葬,不需要什麼棺木,不需要什麼裝飾。我們愛的是生命和精神,思想和心靈,而不是死者逐漸腐朽的軀體。

有些嚴厲的、冷酷無情的人,他們也許會說,比較好的做法是,應該讓年輕人和不懂事的人看見死亡的時候,對死亡的意識留下深刻的印象。啊,只有病態的想像力才會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活潑的、思想健康的孩子看到這個情景會感到好奇,但很快就會忘掉。敏感的孩子則會受到死亡陰影的困擾。世界上讓我們感到痛苦和悲傷的事情已經足夠多的了,我們沒有餘力用自己製造的可怕的恐怖儀式來哀悼逝者。遺體停放在陰暗的房子裡,讓人感到壓抑,加重了人們的心理負擔,像是一種虛偽的、病態的陰影;其結果是,正當我們應該盡可能由衷地、溫和地表達悲傷之情的時候,正當我們應該盡量自然地、平靜地談論和思念我們失去的親人的時候,我們卻全神貫注於一大堆令人沮喪的情況,一大堆令人焦慮的安排,一大堆瑣碎的操心事。所有這一切並不是真實的和健康的悲痛,而是一種以死亡為主題的情緒,一種難以理解的恐怖。無論我們做什麼都不能減輕死亡的負擔,只能用舞臺服飾來裝扮這件事,以令人驚愕的、類似於默劇演員的表演來烘托葬禮的氣氛,這當然與基督徒的希望和快樂完全不符。無論我們的想像力還是我們的理性都出了毛病;我們以虛假的同情對待可憐的遺體,似乎我們是在為死者舉行儀式,為死者歌功頌德,而在死者活著的時候,我們卻常常拒絕說這樣的話。我們不是在竭盡全力地讓自己和其他人意識到,這不再是他,只是一件破舊的衣裳,回歸大地,用泥土覆蓋,而我們在葬禮上的表現,似乎是表明這個可憐的軀體比以往更具有這個人的本色;我們能夠看出,他穿上了合適的壽衣,靜靜地躺在那裡。然而,長期殘存下來的本能是如此深深地紮根於我們大多數人的心裡,所以儘管違背著我們的理性和看法,我們往往也會覺得,如果因場面恐怖而抵制朋友莊嚴的葬禮,怎麼說呢,逝者也許會在地下發出無言的怨恨;反之,幾乎沒有哪個男人或女人,如果他們可以的話,會拒絕參加自己朋友悲慘的葬禮。因此,即使是一個比普通人更仁慈、更有勇氣的人也應該留下遺言,聲明自己的葬禮應該簡單迅速進行;當他死了的時候,要即刻把他埋入土裡,這樣我們就會覺得有理由妥當地安排所有其他的事情。

這種習俗,根深蒂固於人類思想之中,我們很難指望會很快有什麼改變;但是我們也許至少可以下定決心不讓孩子看到恐怖的場面,不讓他們蒙受精神上的刺激,讓孩子們感覺到死亡就像出生一樣,只是件神祕的事,一個人離開或者來到這個世界都很神祕,而不是讓他們過早地熟悉所有與墳墓有關的悲哀事件。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236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