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NT$ 320 元優惠價
:79 折 253 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7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鬼谷子》、《尉繚子》、《黃石公三略》、
《守城錄》、《陣紀》、《兵機要訣》、《武編》……
邀敵奇襲、將帥選拔、遊說諸侯、火攻總說,
為將×治國×勝敵之道,一本書匯集古人的軍事智慧!
◎《六韜》──宋代頒定的「武經」!
《文韜》討論治國用人的政治策略;《武韜》論述如何用兵的軍事策略;《龍韜》闡述軍隊的獎懲、將帥的選拔、祕密通訊、偵伺敵軍的方法等;《虎韜》主要討論各種特殊天候、地形的進攻和防禦戰術,並記述古代武器裝備的種類、配置、作用和布陣原則等;《豹韜》主要講述森林、山地、河流、險隘地區作戰和防敵突襲、夜襲的戰術;《犬韜》主要論述擊敵時機、練兵方法以及步、車、騎兵的合作與各自戰法。
◎《將苑》──「臥龍」諸葛亮所著?
《將苑》是中國古代論述為將之道的兵書。書中博採《孫子》、《吳子》、《尉繚子》、《六韜》、《三略》、《左傳》等兵書史籍中的論兵妙語,分門別類加以闡述,概括了古代為將之道的各個方面。它集中了古代將帥選拔、修養的精華,雖然不免打著封建階級的印記,但其中許多思想至今仍有一定的借鑑價值。
◎《太白陰經》──蒙上神祕色彩的兵書?
《太白陰經》本來是一部「記行師用兵之事」的兵書,但因李筌以陰陽數術之說、後人編造出的「神話」,加之書的後半部分輯錄了大量醫卜星相、奇門遁甲之類的內容,使這部兵書進一步神祕化。揭去它身上的迷彩,就會發現它是一部全面反映唐以前軍事知識的綜合性兵書。
◎《神器譜》──明代火器研製家論火繩槍!
《神器譜》是專論火繩槍製造與使用的專著,由明趙士楨所撰。它並非火器製造技術和工藝的單純彙集,而是在深入研究明廷在南北兩個方向軍事鬥爭策略需要的基礎上,根據不同的作戰對象、作戰地域,指導火器研製和使用的理論集粹。
◎《西法神機》──明末軍事技術家論西洋火炮!
《西法神機》是明末關於西洋火炮製造與使用的一部理論專著。由明代孫元化撰,書中所說的西洋大砲,主要是指十六至十七世紀歐洲的英國、荷蘭、義大利等一些國家製造的早期加農炮。
本書特色:至古以來,為爭奪土地、稱霸為王、展示國力等原因,大大小小的戰爭或侵略頻起不斷。兵書便是為了有系統地記錄作戰理論和方法而寫成的軍事著作。本書羅列先秦至明清的三十部兵書,介紹各部兵書的作者、成書年代、收錄篇目、主要內容和防禦思想,清楚地展示兵器與軍事思想的演化過程。
《守城錄》、《陣紀》、《兵機要訣》、《武編》……
邀敵奇襲、將帥選拔、遊說諸侯、火攻總說,
為將×治國×勝敵之道,一本書匯集古人的軍事智慧!
◎《六韜》──宋代頒定的「武經」!
《文韜》討論治國用人的政治策略;《武韜》論述如何用兵的軍事策略;《龍韜》闡述軍隊的獎懲、將帥的選拔、祕密通訊、偵伺敵軍的方法等;《虎韜》主要討論各種特殊天候、地形的進攻和防禦戰術,並記述古代武器裝備的種類、配置、作用和布陣原則等;《豹韜》主要講述森林、山地、河流、險隘地區作戰和防敵突襲、夜襲的戰術;《犬韜》主要論述擊敵時機、練兵方法以及步、車、騎兵的合作與各自戰法。
◎《將苑》──「臥龍」諸葛亮所著?
《將苑》是中國古代論述為將之道的兵書。書中博採《孫子》、《吳子》、《尉繚子》、《六韜》、《三略》、《左傳》等兵書史籍中的論兵妙語,分門別類加以闡述,概括了古代為將之道的各個方面。它集中了古代將帥選拔、修養的精華,雖然不免打著封建階級的印記,但其中許多思想至今仍有一定的借鑑價值。
◎《太白陰經》──蒙上神祕色彩的兵書?
《太白陰經》本來是一部「記行師用兵之事」的兵書,但因李筌以陰陽數術之說、後人編造出的「神話」,加之書的後半部分輯錄了大量醫卜星相、奇門遁甲之類的內容,使這部兵書進一步神祕化。揭去它身上的迷彩,就會發現它是一部全面反映唐以前軍事知識的綜合性兵書。
◎《神器譜》──明代火器研製家論火繩槍!
《神器譜》是專論火繩槍製造與使用的專著,由明趙士楨所撰。它並非火器製造技術和工藝的單純彙集,而是在深入研究明廷在南北兩個方向軍事鬥爭策略需要的基礎上,根據不同的作戰對象、作戰地域,指導火器研製和使用的理論集粹。
◎《西法神機》──明末軍事技術家論西洋火炮!
《西法神機》是明末關於西洋火炮製造與使用的一部理論專著。由明代孫元化撰,書中所說的西洋大砲,主要是指十六至十七世紀歐洲的英國、荷蘭、義大利等一些國家製造的早期加農炮。
本書特色:至古以來,為爭奪土地、稱霸為王、展示國力等原因,大大小小的戰爭或侵略頻起不斷。兵書便是為了有系統地記錄作戰理論和方法而寫成的軍事著作。本書羅列先秦至明清的三十部兵書,介紹各部兵書的作者、成書年代、收錄篇目、主要內容和防禦思想,清楚地展示兵器與軍事思想的演化過程。
作者簡介
岳展騫,一名內外反差有點大的男子,重訓ing,平時興趣是訂閱Netflix追劇與鑽研中國思想史,本體在文藝青年與健身狂魔之間隨意切換。著有《軍師,我想好好活》。
林之滿,專職編者。
蕭楓,專職編者。
林之滿,專職編者。
蕭楓,專職編者。
目次
一、先秦兵書
《六韜》
《陰符經》
《鬼谷子》
《孫子兵法》
《吳子》
《司馬法》
《尉繚子》
二、秦漢三國兵書
《黃石公三略》
《將苑》
三、唐宋兵書
《李衛公問對》
《太白陰經》
《李靖兵法》
《百戰奇法》
《武經總要》
《虎鈐經》
《守城錄》
四、明清兵書
《陣紀》
《兵法百戰經》
《三十六計》
《兵機要訣》
《火龍經》
《草廬經略》
《兵》
《武編》
《神器譜》
《西法神機》
《兵經百篇》
《兵謀與兵法》
《防守集成》
《兵學新書》
《六韜》
《陰符經》
《鬼谷子》
《孫子兵法》
《吳子》
《司馬法》
《尉繚子》
二、秦漢三國兵書
《黃石公三略》
《將苑》
三、唐宋兵書
《李衛公問對》
《太白陰經》
《李靖兵法》
《百戰奇法》
《武經總要》
《虎鈐經》
《守城錄》
四、明清兵書
《陣紀》
《兵法百戰經》
《三十六計》
《兵機要訣》
《火龍經》
《草廬經略》
《兵》
《武編》
《神器譜》
《西法神機》
《兵經百篇》
《兵謀與兵法》
《防守集成》
《兵學新書》
書摘/試閱
《六韜》
《六韜》是中國古代著名兵書,宋代頒定的「武經」之一,舊題周呂尚撰。呂尚,字子牙,原姓姜,周人稱之為師尚父或太公望,為周初軍事家、謀略家。然而,「古未嘗有著述之事也」。就是說周初尚無出現個人著述,所以《隋書‧經籍志》題「周文王師呂望撰」,顯係託名。它的真正作者已不可詳考。但是,根據《漢書‧藝文志》將其列於道家類,「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和其內容「規模闊大,本末兼該」而又多史實記述等方面推測,它很可能出自後世史官們的手筆。
關於《六韜》的成書時間
由於原書作者姓氏失傳,對於它是不是一部先秦兵書乃至具體成書時間也就引起了後人的種種猜測。自北宋何去非首先提出對《六韜》懷疑之後,南宋葉適遂判其為偽書。此後,宋明以來的學者群起而應之,南宋的黃震、明代的宋濂、胡應麟、焦肱、張萱、清代的姚際恆、姚鼐、近代的梁啟超、現代的黃雲眉等均斷定《六韜》為偽書。究竟偽在何時,也有不同意見:一為周末說,「《六韜》言騎戰,其書當出於周末」;二為楚漢說,「今所傳《六韜》、《三略》,乃楚漢間好事者所補」;三為漢以後說,《六韜》為「漢以後人偽撰」;四為魏晉說,「考《漢志》有《六搜》,初不云出太公,蓋其書亡於東京之末,魏晉下談兵之士,掇拾剩餘為此,即《隋志》《六韜》也」。
一九七〇年代初分別在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和河北定縣漢墓南北兩地出土了竹簡本《六韜》和《太公》。據專家們考證,這兩座漢墓的埋葬時間,前者至遲在漢文帝即位之前(前一七九年),亦可能在秦楚之際(前二〇九至前二〇三年);後者斷為漢宣帝王鳳三年(前五五年)。很顯然,簡書書寫年代應在埋葬之先,而成書年代又必定在書寫年代之前;既然埋葬年代為漢初或秦漢之際,那麼上述所謂秦漢以後偽撰的說法不攻自破,《六韜》為先秦兵書便確定無疑了。具體成書於先秦的哪個時期,這是漢簡所沒有解決的。近年發表了一些考據文章,主要有兩種意見:一是春秋說,認為《六韜》「著作的時代大抵在社會變革的春秋時代」;一是戰國說。比較看來,戰國說較合情理,其理由是:
(一)《六韜》開始雜取儒、道、法、墨等家的思想,這種各家思想開始走向融合和統一的趨勢,只會發生在戰國以後,不可能在春秋之前。
(二)《六韜‧武韜‧兵道十六》引有「黃帝曰」,黃帝的傳說最早出現於《左傳》、《國語》、《逸周書》,這三部古籍均為戰國時作品,儘管所依據的《六韜》資料可能會早一點,但黃帝的傳說流行卻在戰國尤其是戰國中期以後。所以,引用黃帝之言的書只能在戰國以後。
(三)《六韜》中比較詳細地記述了騎兵部隊的編制、騎士的選拔和騎戰戰法,其最高戰術單位是二百騎,車騎比例是一比六或一比十,主要任務是邀敵、追擊、奇襲和騷擾敵人等。這些情況既不是春秋時期的情況,也不可能是漢以後的情況,因為漢時騎兵已躍居於諸兵種的首位,韓信破趙時用騎兵二千名;文帝時一次出征動用騎兵十萬名,車騎比例達一比一百。所以說《六韜》反映的騎戰只能是戰國時的情況。
(四)《六韜》中的「避正殿」、「將相分職」、「萬乘之主」、「百萬之眾」等內容都反映了戰國時代的特點。
關於《六韜》的著錄
以往一般認為《漢志》無《六韜》,《隋志》始著錄;或謂《漢志‧儒家類》之《周史六搜》即今本《六韜》,這是不正確的。《漢志》著錄有《六韜》,但無《六韜》之名,它包含於道家類《太公二百三十七篇》之中,即其中的《兵八十五篇》。《漢志‧兵書類‧兵權謀》下的注釋說「省伊尹、太公、管子、孫卿子、鵑冠子、蘇子、蒯通、陸賈、淮南王,二百五十九篇;出司馬法入禮也。」這就是說,太公的論兵著述已著錄於《太公二百三十七篇》之中,兵書類省略不錄。《六韜》係道家之流所為,內容亦多言道,《漢志》將其歸人道家類是理所當然的。《太公兵八十五篇》何時以《六韜》之名行世?有人據《莊子》中「從說之則以《金版六搜》」斷為戰國時已有《六韜》之名行世,看來證據不足。《史記》稱《太公兵法》,《漢志》稱《兵》,兩地出土的漢簡均有篇題名稱,而均未見《六韜》之名。現在所能見到的較早記載《六韜》之名的文獻是《後漢書》和《三國志》,其中有:「《太公六韜》有天子將兵事,可以威厭四方。」「善誦《太公六韜》。」「宜急讀《孫子》、《六韜》、《左傳》、《國語》及三史。」由此推知東漢以後《六韜》之名才開始流行,到唐魏徵等編《隋志》時首次在書目中著錄為《太公六韜》,後世相沿至今。
關於《六韜》的篇目
《漢志》著錄《兵八十五篇》,今本即宋代刪定的「武經」本《六韜》共六十篇,二者相差十五篇。現在所能看到的兩種漢簡本和唐寫本殘卷中的篇題和內容,即有與今本相同的,也有不同的。不同的篇題,如漢簡中的《葆啟》、《治國之道第六》、《以禮義為國第十》、《國有八禁第三十》,唐寫本中的《利人》、《趨舍》、禮義》、《大失》、《動應》等。這些與今本不同的篇章內容當是六十篇之外的十五篇內容,或者為流傳過程中失傳,或者為宋朝廷頒定「武經」時刪掉。
今本《六韜》共六卷六十篇:
《文韜》:
文師第一、盈虛第二、國務第三、大禮第四、明傳第五、六守第六、守土第七、守國第八、上賢第九、舉賢第十、賞罰第十一。
《武韜》:
發啟第十二、文啟第十三、文伐第十四、順啟第十五、兵道第十六、三疑第十七。
《龍韜》:
王翼第十八、論將第十九、選將第二十、主將第二十一、將威第二十二、勵軍第二十三、陰符第二十四、陰書第二十五、軍勢第二十六、奇兵第二十七、五音第二十八、兵徵第二十九、農器第三十。
《虎韜》:
軍用第三十一、三陣第三十二、疾戰第三十三、必出第三十四、軍略第三十五、臨境第三十六、動靜第三十七、金鼓第三十八、絕道第三十九、略地第四十、火戰第四十一、壘虛第四十二。
《豹韜》:
林戰第四十三、突戰第四十四、敵強第四十五、敵武第四十六、烏雲山兵第四十七、烏雲澤兵第四十八、少眾第四十九、分險第五十。
《犬韜》:
分闔第五十一、武鋒第五十二、練士第五十三、教戰第五十四、均兵第五十五、武車士第五十六、武騎士第五十七、戰車第五十八、戰騎第五十九、戰步第六十。
《六韜》的價值
《六韜》「規模闊大,本末兼該」,內容非常豐富。《文韜》主要討論了治國用人的政治策略;《武韜》著重論述了如何用兵的軍事策略;《龍韜》闡述了軍隊的組織、獎懲、將帥的選拔和修養、軍事祕密通訊、奇兵的運用、偵伺敵軍的方法以及兵農合一的思想;《虎韜》主要討論了各種特殊天候、地形及其他不利條件情況下的進攻和防禦戰術,並記述了古代武器裝備的種類、形制、配置、作用和一般布陣原則;《豹韜》主要講述森林、山地、河流、險隘地區作戰和防敵突襲、夜襲以及遭遇戰的戰術。《犬韜》主要論述了軍隊的指揮調動,擊敵時機,練兵方法,步、車、騎兵的組織、協同和各自的戰法。
《六韜》繼承了它以前的兵家的優秀思想,又兼採諸子之長,所以思想內容很豐富。在政治策略思想方面主張「同天下」、「天下同利」,反覆強調「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同天下之利者則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則失天下」;「重民」、「利民」,認為天下是屬於民眾的,因此「取天下」必須得到民眾的擁護,強調「國之大務」在於「愛民」,要使「萬民富樂而無飢寒之色」;「善於不爭」,「削心約志」,其實質是輕徭薄賦,要求君主清靜寡慾、不與民爭利,「無取民者,民利之」,最後達到「取民」的目的;「上賢下不肖」,認為「上賢下不肖」是治國之要道,具體闡述了舉賢的標準和方法,明確指出了不能重用的十三種奸人,即「六賊七害」;「賞罰必信」,認為「凡用賞者貴信,用罰者貴必」,提出了「殺貴大,賞貴小」的重要原則。
《六韜》是中國古代著名兵書,宋代頒定的「武經」之一,舊題周呂尚撰。呂尚,字子牙,原姓姜,周人稱之為師尚父或太公望,為周初軍事家、謀略家。然而,「古未嘗有著述之事也」。就是說周初尚無出現個人著述,所以《隋書‧經籍志》題「周文王師呂望撰」,顯係託名。它的真正作者已不可詳考。但是,根據《漢書‧藝文志》將其列於道家類,「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和其內容「規模闊大,本末兼該」而又多史實記述等方面推測,它很可能出自後世史官們的手筆。
關於《六韜》的成書時間
由於原書作者姓氏失傳,對於它是不是一部先秦兵書乃至具體成書時間也就引起了後人的種種猜測。自北宋何去非首先提出對《六韜》懷疑之後,南宋葉適遂判其為偽書。此後,宋明以來的學者群起而應之,南宋的黃震、明代的宋濂、胡應麟、焦肱、張萱、清代的姚際恆、姚鼐、近代的梁啟超、現代的黃雲眉等均斷定《六韜》為偽書。究竟偽在何時,也有不同意見:一為周末說,「《六韜》言騎戰,其書當出於周末」;二為楚漢說,「今所傳《六韜》、《三略》,乃楚漢間好事者所補」;三為漢以後說,《六韜》為「漢以後人偽撰」;四為魏晉說,「考《漢志》有《六搜》,初不云出太公,蓋其書亡於東京之末,魏晉下談兵之士,掇拾剩餘為此,即《隋志》《六韜》也」。
一九七〇年代初分別在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和河北定縣漢墓南北兩地出土了竹簡本《六韜》和《太公》。據專家們考證,這兩座漢墓的埋葬時間,前者至遲在漢文帝即位之前(前一七九年),亦可能在秦楚之際(前二〇九至前二〇三年);後者斷為漢宣帝王鳳三年(前五五年)。很顯然,簡書書寫年代應在埋葬之先,而成書年代又必定在書寫年代之前;既然埋葬年代為漢初或秦漢之際,那麼上述所謂秦漢以後偽撰的說法不攻自破,《六韜》為先秦兵書便確定無疑了。具體成書於先秦的哪個時期,這是漢簡所沒有解決的。近年發表了一些考據文章,主要有兩種意見:一是春秋說,認為《六韜》「著作的時代大抵在社會變革的春秋時代」;一是戰國說。比較看來,戰國說較合情理,其理由是:
(一)《六韜》開始雜取儒、道、法、墨等家的思想,這種各家思想開始走向融合和統一的趨勢,只會發生在戰國以後,不可能在春秋之前。
(二)《六韜‧武韜‧兵道十六》引有「黃帝曰」,黃帝的傳說最早出現於《左傳》、《國語》、《逸周書》,這三部古籍均為戰國時作品,儘管所依據的《六韜》資料可能會早一點,但黃帝的傳說流行卻在戰國尤其是戰國中期以後。所以,引用黃帝之言的書只能在戰國以後。
(三)《六韜》中比較詳細地記述了騎兵部隊的編制、騎士的選拔和騎戰戰法,其最高戰術單位是二百騎,車騎比例是一比六或一比十,主要任務是邀敵、追擊、奇襲和騷擾敵人等。這些情況既不是春秋時期的情況,也不可能是漢以後的情況,因為漢時騎兵已躍居於諸兵種的首位,韓信破趙時用騎兵二千名;文帝時一次出征動用騎兵十萬名,車騎比例達一比一百。所以說《六韜》反映的騎戰只能是戰國時的情況。
(四)《六韜》中的「避正殿」、「將相分職」、「萬乘之主」、「百萬之眾」等內容都反映了戰國時代的特點。
關於《六韜》的著錄
以往一般認為《漢志》無《六韜》,《隋志》始著錄;或謂《漢志‧儒家類》之《周史六搜》即今本《六韜》,這是不正確的。《漢志》著錄有《六韜》,但無《六韜》之名,它包含於道家類《太公二百三十七篇》之中,即其中的《兵八十五篇》。《漢志‧兵書類‧兵權謀》下的注釋說「省伊尹、太公、管子、孫卿子、鵑冠子、蘇子、蒯通、陸賈、淮南王,二百五十九篇;出司馬法入禮也。」這就是說,太公的論兵著述已著錄於《太公二百三十七篇》之中,兵書類省略不錄。《六韜》係道家之流所為,內容亦多言道,《漢志》將其歸人道家類是理所當然的。《太公兵八十五篇》何時以《六韜》之名行世?有人據《莊子》中「從說之則以《金版六搜》」斷為戰國時已有《六韜》之名行世,看來證據不足。《史記》稱《太公兵法》,《漢志》稱《兵》,兩地出土的漢簡均有篇題名稱,而均未見《六韜》之名。現在所能見到的較早記載《六韜》之名的文獻是《後漢書》和《三國志》,其中有:「《太公六韜》有天子將兵事,可以威厭四方。」「善誦《太公六韜》。」「宜急讀《孫子》、《六韜》、《左傳》、《國語》及三史。」由此推知東漢以後《六韜》之名才開始流行,到唐魏徵等編《隋志》時首次在書目中著錄為《太公六韜》,後世相沿至今。
關於《六韜》的篇目
《漢志》著錄《兵八十五篇》,今本即宋代刪定的「武經」本《六韜》共六十篇,二者相差十五篇。現在所能看到的兩種漢簡本和唐寫本殘卷中的篇題和內容,即有與今本相同的,也有不同的。不同的篇題,如漢簡中的《葆啟》、《治國之道第六》、《以禮義為國第十》、《國有八禁第三十》,唐寫本中的《利人》、《趨舍》、禮義》、《大失》、《動應》等。這些與今本不同的篇章內容當是六十篇之外的十五篇內容,或者為流傳過程中失傳,或者為宋朝廷頒定「武經」時刪掉。
今本《六韜》共六卷六十篇:
《文韜》:
文師第一、盈虛第二、國務第三、大禮第四、明傳第五、六守第六、守土第七、守國第八、上賢第九、舉賢第十、賞罰第十一。
《武韜》:
發啟第十二、文啟第十三、文伐第十四、順啟第十五、兵道第十六、三疑第十七。
《龍韜》:
王翼第十八、論將第十九、選將第二十、主將第二十一、將威第二十二、勵軍第二十三、陰符第二十四、陰書第二十五、軍勢第二十六、奇兵第二十七、五音第二十八、兵徵第二十九、農器第三十。
《虎韜》:
軍用第三十一、三陣第三十二、疾戰第三十三、必出第三十四、軍略第三十五、臨境第三十六、動靜第三十七、金鼓第三十八、絕道第三十九、略地第四十、火戰第四十一、壘虛第四十二。
《豹韜》:
林戰第四十三、突戰第四十四、敵強第四十五、敵武第四十六、烏雲山兵第四十七、烏雲澤兵第四十八、少眾第四十九、分險第五十。
《犬韜》:
分闔第五十一、武鋒第五十二、練士第五十三、教戰第五十四、均兵第五十五、武車士第五十六、武騎士第五十七、戰車第五十八、戰騎第五十九、戰步第六十。
《六韜》的價值
《六韜》「規模闊大,本末兼該」,內容非常豐富。《文韜》主要討論了治國用人的政治策略;《武韜》著重論述了如何用兵的軍事策略;《龍韜》闡述了軍隊的組織、獎懲、將帥的選拔和修養、軍事祕密通訊、奇兵的運用、偵伺敵軍的方法以及兵農合一的思想;《虎韜》主要討論了各種特殊天候、地形及其他不利條件情況下的進攻和防禦戰術,並記述了古代武器裝備的種類、形制、配置、作用和一般布陣原則;《豹韜》主要講述森林、山地、河流、險隘地區作戰和防敵突襲、夜襲以及遭遇戰的戰術。《犬韜》主要論述了軍隊的指揮調動,擊敵時機,練兵方法,步、車、騎兵的組織、協同和各自的戰法。
《六韜》繼承了它以前的兵家的優秀思想,又兼採諸子之長,所以思想內容很豐富。在政治策略思想方面主張「同天下」、「天下同利」,反覆強調「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同天下之利者則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則失天下」;「重民」、「利民」,認為天下是屬於民眾的,因此「取天下」必須得到民眾的擁護,強調「國之大務」在於「愛民」,要使「萬民富樂而無飢寒之色」;「善於不爭」,「削心約志」,其實質是輕徭薄賦,要求君主清靜寡慾、不與民爭利,「無取民者,民利之」,最後達到「取民」的目的;「上賢下不肖」,認為「上賢下不肖」是治國之要道,具體闡述了舉賢的標準和方法,明確指出了不能重用的十三種奸人,即「六賊七害」;「賞罰必信」,認為「凡用賞者貴信,用罰者貴必」,提出了「殺貴大,賞貴小」的重要原則。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