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2023台灣經濟發展藍皮書:結構分析與國際比較
滿額折
2023台灣經濟發展藍皮書:結構分析與國際比較
2023台灣經濟發展藍皮書:結構分析與國際比較
2023台灣經濟發展藍皮書:結構分析與國際比較
2023台灣經濟發展藍皮書:結構分析與國際比較
2023台灣經濟發展藍皮書:結構分析與國際比較
2023台灣經濟發展藍皮書:結構分析與國際比較
2023台灣經濟發展藍皮書:結構分析與國際比較
2023台灣經濟發展藍皮書:結構分析與國際比較
2023台灣經濟發展藍皮書:結構分析與國際比較
2023台灣經濟發展藍皮書:結構分析與國際比較
2023台灣經濟發展藍皮書:結構分析與國際比較
2023台灣經濟發展藍皮書:結構分析與國際比較
2023台灣經濟發展藍皮書:結構分析與國際比較
2023台灣經濟發展藍皮書:結構分析與國際比較
2023台灣經濟發展藍皮書:結構分析與國際比較
2023台灣經濟發展藍皮書:結構分析與國際比較
2023台灣經濟發展藍皮書:結構分析與國際比較
2023台灣經濟發展藍皮書:結構分析與國際比較
2023台灣經濟發展藍皮書:結構分析與國際比較
2023台灣經濟發展藍皮書:結構分析與國際比較
2023台灣經濟發展藍皮書:結構分析與國際比較
2023台灣經濟發展藍皮書:結構分析與國際比較
2023台灣經濟發展藍皮書:結構分析與國際比較
2023台灣經濟發展藍皮書:結構分析與國際比較
2023台灣經濟發展藍皮書:結構分析與國際比較

2023台灣經濟發展藍皮書:結構分析與國際比較

商品資訊

定價
:NT$ 560 元
優惠價
90504
庫存:4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5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未來的臺灣,面對什麼樣的挑戰?
⓪ 2035年的勞動力將比2022年減少164萬人!
⓪ 服務業競爭力與出口亟需提升,才有助於經濟與實質薪資成長!
⓪ ICT產業獨大,必須同步振興其它產業,方能提高經濟成長動能,促進經濟均衡發展!

作者觀察過去三十多年臺灣經濟發展經驗,從經濟成長、人均所得、產業結構、經濟成長的貢獻因素、需求面的GDP各支出項目(消費、投資、財政、國際貿易)、供應面的主要生產要素(資本、人口、生產力、研發與企業)、各產業(農業、工業、服務業、製造業、ICT產業及各行業)與國際經濟變數(國際貨品及服務貿易、國際直接與金融投資、國際人才及移工流動)等面向,深度剖析經濟結構,並且運用計量分析GDP各支出項目與各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
此外,本書也進行歷年(從1990年到2022年)、跨年代(1990年代、2000年代、2010年代)、跨政府(李登輝政府、陳水扁政府、馬英九政府與蔡英文政府)與跨國際(世界、已開發國家、開發中國家、高所得國家、中低所得國家、東亞四小龍與世界主要經濟體)的經濟發展成果比較,並且運用國家發展委員會對臺灣及主要國家人口趨勢的估算,提供跨時間、跨政府與跨國際的時空座標,並佐以國際經濟情勢變遷與國際組織研究報告,呈現臺灣經濟發展現況全貌與時空定位。

結合縱向歷時分析與橫向國際比較,以最客觀的統計數據,最堅實的專業研究,為臺灣開一帖經濟發展的處方箋!

作者簡介

童振源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國際事務碩士與博士,前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所長(2013-2015)與特聘教授(2011-2020),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優秀年輕學者獎(2008)與政治大學學術研究特優獎(2012),主要學術專長為國際政治經濟、中國經濟發展及預測市場等領域。曾任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06-2008)、行政院發言人(2016)、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2016-2017)、中華民國駐泰大使(2017-2020)、僑務委員會委員長(2020-2023)。

王國臣
現為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大陸經濟)研究所助研究員。先後取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學位、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學位,並曾任職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學術專長為中國大陸與世界經濟、人民幣匯率與貨幣金融、國際政治經濟,以及量化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已相繼發表在China & World Economy、《中國大陸研究》,以及《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等諸多國內外指標期刊。

〈序言〉

從1950年代至1990年代,臺灣人民勤奮打拚、刻苦耐勞、不畏艱難,共同努力締造東亞經濟奇蹟:高經濟成長、低所得差距與高人力資本。1980-1990年代,臺灣錢淹腳目、人人充滿希望與機會,正是臺灣經濟繁榮昌盛的寫照。
不過,進入2000年後,臺灣經濟發展出現嚴峻挑戰,經濟增長持續減緩與薪資停滯不前,讓很多人對臺灣經濟失去信心。過去七年,臺灣經濟成長逐漸回溫,特別在疫情三年時期,更是突飛猛進。2022年10月,國際貨幣基金會估算,2022年臺灣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超過韓國與日本,終於讓民眾對臺灣經濟再度充滿期待。
相較於李登輝總統、陳水扁總統與馬英九總統執政的時期,蔡英文總統執政的七年,臺灣經濟表現得如何?哪些因素造成經濟成長速度變化?相較於世界各國的發展成果,臺灣經濟表現得如何?面對未來,臺灣經濟發展會面對哪些重大挑戰?面對未來經濟發展挑戰,政府應該如何帶領全國民眾再造經濟巔峰?
本書觀察過去三十多年臺灣經濟發展經驗,從經濟成長、人均所得、產業結構、經濟成長的貢獻因素、需求面的GDP各支出項目(消費、投資、財政、國際貿易)、供應面的主要生產要素(資本、人口、生產力、研發與企業)、各產業(農業、工業、服務業、製造業、ICT產業及各行業)與國際經濟變數(國際貨品及服務貿易、國際直接與金融投資、國際人才及移工流動)剖析經濟結構,並且運用計量分析GDP各支出項目與各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
此外,本書也進行歷年(從1990年到2022年)、跨年代(1990年代、2000年代、2010年代)、跨政府(李登輝政府、陳水扁政府、馬英九政府與蔡英文政府)與跨國際(世界、已開發國家、開發中國家、高所得國家、中低所得國家、東亞四小龍與世界主要經濟體)的經濟發展成果比較,並且運用國家發展委員會對臺灣及主要國家人口趨勢的估算,希望提供跨時間、跨政府與跨國際的時空座標,並佐以國際經濟情勢變遷與國際組織研究報告,讓讀者通盤瞭解臺灣經濟發展現況全貌與時空定位。
統計資料來源主要有三:一是臺灣各部會,含括主計總處、內政部、財政部、經濟部、勞動部、國家發展委員會、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以及中央銀行。二是國際組織,包括國際貨幣基金會(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世界銀行(World Bank)、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ILO),以及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三是國際重要智庫,包括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 IMD)與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
受限於時間與專業能力,我們無法分析與回答所有臺灣經濟發展的問題,特別是有幾個重要議題仍在國內熱烈爭辯或正在推動政策當中,包括能源、水資源、土地運用與淨零排放。當然,這些議題對經濟發展都非常重要、深刻影響臺灣的未來。如果未來有機會,我們會繼續努力分析這些議題。
非常感謝多位好朋友對初稿提供指教與建議,包括臺灣金融研訓院黃崇哲院長、商業發展研究院許添財董事長、中國生產力中心張寶誠總經理、國家實驗研究院王永和前院長、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簡錦漢前所長、臺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周吳添董事長、臺灣經濟研究院張建一院長、中華經濟研究院王健全副院長與劉孟俊所長、臺北科技大學陳春山教授、達盈管理顧問公司方頌仁董事長及睿騰管理顧問公司王安亞總經理。他們從不同專業與實務經驗提供評論意見,讓我們更務實理解臺灣經濟發展趨勢;但若本書有任何疏漏之處都是作者能力不足所致,敬請讀者指正。
衷心期盼這本書能提供政府、在海內外打拚奮鬥的臺灣企業家及民眾參考,瞭解臺灣未來經濟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共同打造臺灣經濟發展永續繁榮昌盛!

童振源、王國臣 謹誌 2023年4月5日

目次

序言╱童振源、王國臣

CHAPTER 1 經濟成長
 歷年經濟成長
 人均所得演變
 歷年實質月薪
 所得分配
 以產業區分
 GDP各支出項目對臺灣經濟成長的貢獻
 各產業對臺灣經濟成長的貢獻
 計量分析
 小結

CHAPTER 2 消費
 歷年消費
 消費者物價
 小結

CHAPTER 3 投資
 歷年投資
 依產業分
 小結

CHAPTER 4 財政
 歷年財政收支
 小結

CHAPTER 5 國際貿易
 歷年貨品貿易
 歷年服務貿易
 小結

CHAPTER 6 資本與國際投資
 儲蓄率與存貸差
 僑外商對臺灣投資
 臺灣對外直接投資
 國際投資
 小結

CHAPTER 7 人口與國際移動
 人口變遷
 勞動力就業狀況
 未來人口趨勢
 國際移動之專業人才
 國際移動之低階技術勞動力
 小結

CHAPTER 8 生產要素、生產力與研發
 經濟增長動能
 各產業研發經費
 小結

CHAPTER 9 企業規模與競爭力
 企業規模
 銷售額與出口
 小結

CHAPTER 10 結論與建議
 經濟發展經驗
 當前經濟發展挑戰
 經濟改革與創新戰略的十項思考建議

附錄
 附表1 國內生產毛額與人均國內生產毛額(1970-2022)
 附表2 每人每月實質總薪資(1980-2022)
 附表3 各產業產值及占GDP比率(1990-2022)
 附表4 各產業占GDP比率(1990-2022)
 附表5 消費者物價指數與增長率(1990-2022)
 附表6 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1990-2022)
 附表7 固定資本形成毛額(1990-2022)
 附表8 各產業投資率(1990-2021)
 附表9 財政(1990-2021)
 附表10 貨品貿易(1990-2022)
 附表11 服務貿易(1990-2022)
 附表12 儲蓄率與存貸差(2000-2022)
 附表13 臺灣工業對外直接投資(2000-2022)
 附表14 臺灣服務業對外直接投資(2000-2022)
 附表15 臺灣國際投資(1990-2022)
 附表16 人口變遷與總生育率(1991-2022)
 附表17 勞動力與就業人口(1990-2022)
 附表18 各產業就業比率(2000-2022)
 附表19 臺灣人才外流統計(2004-2022)
 附表20 國際移工統計(2008-2022)
 附表21 總人口與總生育率中推估(2019-2070)
 附表22 工作年齡人口、老年人口與扶養比中推估(2019-2070)
 附表23 工業及服務業多因素生產力指數(2001-2020)
 附表24 資訊通信科技(ICT)產業研發經費(2012-2021)
 附表25 企業研發經費-依員工數區分(2012-2021)
 附表26 中小企業與大企業競爭力比較(2021年)
 附表27 中小企業的銷售額與出口額比較(2012-2021)

書摘/試閱

(以下節錄自本書〈第一章 經濟成長〉)

1970年代臺灣經濟成長率平均10.9%,1980年代為8.5%,1990年代為6.6%,2000年以後經濟成長動能便急速下降。2000-2007年為4.9%,2008-2015年為3.0%,最近7年經濟成長動能略微回升,2016-2022年的年均經濟成長率爬升回3.4%。
2000年以後臺灣經濟成長速度減緩,人均GDP也隨之減緩,到最近幾年才恢復成長動能。1990-1999年人均GDP年均成長率為6.3%,2000-2007年為3.4%,2008-2015年為3.3%,2016-2022年為5.5%。2022年人均GDP增加到32,811美元,從2003年以來第一次超越韓國人均GDP。
然而,過去22年臺灣實質薪資成長非常有限,服務業是實質薪資長期停滯成長的主因。2006-2015年年均實質薪資成長率處於低迷的0.2%,低於歐盟、北美及亞太主要經濟體。最近幾年實質薪資略為快速成長,主要受益於工業實質薪資成長,且2021年工業的實質薪資從1980以來首次超越服務業。2016-2022年年均實質薪資成長率加速成長到1.1%,已領先歐盟、北美、拉美與加勒比海、非洲、香港及泰國。
儘管經濟成長與人均所得增長有變化,臺灣的所得分配基本穩定,1990年代吉尼係數年均為0.317,2000-2022年均維持在0.34。相較於已開發國家英國及美國、發展中國家的中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與越南,臺灣是一個所得分配較平均的國家。
過去32年臺灣的產業結構產生四大變化:
第一,農業占臺灣GDP的比率從1990年的4.0%到2022年只剩下1.4%。
第二,工業占比則從1990年的39.3%急速衰退到2001年的28.9%,2022年逆轉增加到37.7%,臺灣經濟經歷「去工業化」與「再工業化」。
第三,ICT產業急速擴張,1990年占比只有5.7%,2021年則擴張到21.1%。
第四,服務業占比從1990年的56.9%急速擴張到2001年的歷史高峰69.2%;2022年逆轉到只有60.6%,幾乎回到1993的60.2%。
從GDP各支出項目對經濟成長率的貢獻分析,臺灣經濟成長率從1990年代的6.6%下滑到2016-2022年的3.4%,消費貢獻率從1990年代的59.1%下滑到2016-2022年的21.6%,消費貢獻率巨幅下降是經濟成長率減緩的顯著因素。最近7年經濟成長率從2008-2015年的3.0%微幅升高到2016-2022年的3.4%,投資顯著增加是關鍵因素,貢獻率從9.3%快速增長到41.9%。
實證結果支持上述觀察。根據ARCH模型分析,投資貢獻率每增加1個百分點,則下季經濟成長率將提升0.394個百分點,消費貢獻率每增加1個百分點,則下季經濟成長率將提升0.205個百分點,且達到統計顯著關係(p
再者,過去32年臺灣經濟成長率變化主要因素有二:服務業衰退的負面影響與ICT產業增長的正面貢獻;尤其服務業衰退是2000年以後經濟成長率減緩的最關鍵因素。此外,2016-2022年,ICT產業僅占GDP比重的18.5%,遠低於服務業的61.3%,但是ICT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47.8%)已經超越服務業(44.9%)。
實證結果證實上述觀察。根據ARCH模型分析,工業貢獻率每增加1個百分點,則下季經濟成長率將提升0.780個百分點,服務業貢獻率每增加1個百分點,則下季經濟成長率將提升0.382個百分點,且達到統計顯著關係(p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504
庫存:4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