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大謬誤:科學剖析一般人對溝通方式的大誤解,並提出失敗原因與解決之道
商品資訊
系列名:勁草叢書
ISBN13:9786263204379
替代書名:世界の科学研究から導き出した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の大誤解
出版社:晨星
作者:堀田秀吾
譯者:涂紋凰
出版日:2023/06/12
裝訂/頁數:平裝/224頁
規格:21cm*14.8cm*1.2cm (高/寬/厚)
版次:1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科學研究告訴你,我們日常生活如何犯下溝通的錯誤,以及如何避免!
本書作者是專門研究法律語言學的溝通專家,利用語言學・心理學・腦科學・統計學等工具,用專業指出我們對溝通方式的常見誤解及解決之道。
人是社會群聚動物,天生會連結彼此。根據科學研究結果顯示,溝通技巧好、社交性高的人,相對來說朋友也會比較多,較容易獲得旁人的援助,也就更能在弱肉強食的現實社會中存活下來。
本書提出33種不同的狀況,先提出一般人的迷思,以相關科學研究案例佐證,進而提出相對應的解決方法。
X大誤解:遠端視訊能解決所有事情
O事實上:見面再聊能傳達親切感與小細節
X大誤解:即使對方道歉也不一定要原諒
O事實上:至少表面上原諒,能避免再被攻擊
X大誤解:嚴格斥責對方才能讓他成長
O事實上:人被罵之後,處理能力會下降61%
本書特色
1、突破你的溝通盲點,更容易與人溝通相處。
我們日常與人互動時,有時會想維護自己的自尊,或使用對自己比較方便的溝通方式,卻沒辦法達到良好的效果。有時即便知道一些原則也不一定會使用,就讓作者點出常見的溝通錯誤,看如何改善!
2、明治大學教授用專業研究來告訴你有效溝通的作法。
本書的溝通建議都是奠基於專業科學研究,作者也是相關領域專家,可以確保書內建議的有效性,就在日常中試試看吧!
本書作者是專門研究法律語言學的溝通專家,利用語言學・心理學・腦科學・統計學等工具,用專業指出我們對溝通方式的常見誤解及解決之道。
人是社會群聚動物,天生會連結彼此。根據科學研究結果顯示,溝通技巧好、社交性高的人,相對來說朋友也會比較多,較容易獲得旁人的援助,也就更能在弱肉強食的現實社會中存活下來。
本書提出33種不同的狀況,先提出一般人的迷思,以相關科學研究案例佐證,進而提出相對應的解決方法。
X大誤解:遠端視訊能解決所有事情
O事實上:見面再聊能傳達親切感與小細節
X大誤解:即使對方道歉也不一定要原諒
O事實上:至少表面上原諒,能避免再被攻擊
X大誤解:嚴格斥責對方才能讓他成長
O事實上:人被罵之後,處理能力會下降61%
本書特色
1、突破你的溝通盲點,更容易與人溝通相處。
我們日常與人互動時,有時會想維護自己的自尊,或使用對自己比較方便的溝通方式,卻沒辦法達到良好的效果。有時即便知道一些原則也不一定會使用,就讓作者點出常見的溝通錯誤,看如何改善!
2、明治大學教授用專業研究來告訴你有效溝通的作法。
本書的溝通建議都是奠基於專業科學研究,作者也是相關領域專家,可以確保書內建議的有效性,就在日常中試試看吧!
作者簡介
堀田秀吾
明治大學教授。語言學博士。芝加哥大學博士課程修畢、約克大學奧斯古德大廳法學院博士課程修畢。
以語言及溝通交流為主題,融合語言學、法學、社會心理學、腦科學等多元領域展開研究。主要著作為《用科學找回活力的方法》(暫譯,文響社)、《「不想想太多」的思考指南》(暫譯,Sanctuary Books)及《從科學學會自我管理》(暫譯,Discover 21)。
明治大學教授。語言學博士。芝加哥大學博士課程修畢、約克大學奧斯古德大廳法學院博士課程修畢。
以語言及溝通交流為主題,融合語言學、法學、社會心理學、腦科學等多元領域展開研究。主要著作為《用科學找回活力的方法》(暫譯,文響社)、《「不想想太多」的思考指南》(暫譯,Sanctuary Books)及《從科學學會自我管理》(暫譯,Discover 21)。
序
前言
幸福、收入、溝通能力三者之間的關係
人類是社會性動物,與他人往來是天生的本能。所謂的社會,就是在人與人往來之下形成的,而人與人往來的方式就是溝通。本書不只會談「溝通」的方法,也會提及人際關係和待人處事等整體內容。溝通能力強的人,夥伴當然會比較多。除此之外,也有研究指出「善於社交的人比較容易獲得他人幫助」。
不需我多說,大家也知道,容易獲得幫助的人,以生物的角度來看,在生存競爭中取勝的機會比較大。一個人無法完成的事情,只要獲得旁人的協助,往往都可以成功。
這就是為什麼溝通能力強的人,身邊會有很多朋友,人生經驗也比較豐富
詳細內容我會在本文說明,不過在這裡我可以先說結論。現在已經有研究證實認為自己「很幸運」的人――也就是自稱幸運兒的人,都具有「外向、不神經質、喜歡與人往來」的特質。
簡而言之,就是「溝通能力強的人,也容易成為幸運兒」。
接著是佔據人生多數時間、成果會大幅影響收入的「工作」,也很需要溝通能力。根據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的《應屆畢業生聘用問卷調查報告》指出,企業方在「選才時,特別重視的要點」第一名就是「溝通能力」,而且這一點獲得82.4%壓倒性的支持,溝通能力(最新調查資料截至2018年為止)已經連續十六年都位居第一。這項數據充分顯示整個社會有多麼重視溝通能力。
看到這些資料,認為自己「有溝通障礙」的人或許會覺得很困擾。
不過,溝通能力並非天生,而是可以靠後天培養的。
在下堀田秀吾是在法律界分析溝通語言的「法律語言學」研究者。
所謂的法律語言學,是在審判或搜查過程中,發現語言證據有問題時,使用語言學、心理學、腦科學、統計學等分析方法,從專業的角度協助分析語言的學術領域。
說話者出於什麼意圖發言,聽者又是如何解讀?人是用什麼樣的組織架構在理解語言?為什麼會產生誤會?語言為什麼會對人心造成影響?從語言當中可以看出哪些事實?我是用科學方式來分析各種「語言」相關現象的專家。
雖然我是分析語言的專家,但並不是使用語言的專家,所以也不是什麼溝通達人。我其實和大家一樣,都經歷過多次失敗,有時候也會自我厭惡,在這種狀態下不斷鑽研溝通技巧。不過,我可以提供溝通專家才能看透的失敗原因以及解決方案。
我把工作、交友關係、戀愛、騷擾行為等一般生活會面臨的溝通場景中,可能會產生的誤解都收在本書內。
期望本書的內容,可以透過和各位一起抽絲剝繭,了解溝通上的誤解,幫助大家緩解和他人溝通時的困難,提升感受到幸福的機會。請您務必讀到最後。
幸福、收入、溝通能力三者之間的關係
人類是社會性動物,與他人往來是天生的本能。所謂的社會,就是在人與人往來之下形成的,而人與人往來的方式就是溝通。本書不只會談「溝通」的方法,也會提及人際關係和待人處事等整體內容。溝通能力強的人,夥伴當然會比較多。除此之外,也有研究指出「善於社交的人比較容易獲得他人幫助」。
不需我多說,大家也知道,容易獲得幫助的人,以生物的角度來看,在生存競爭中取勝的機會比較大。一個人無法完成的事情,只要獲得旁人的協助,往往都可以成功。
這就是為什麼溝通能力強的人,身邊會有很多朋友,人生經驗也比較豐富
詳細內容我會在本文說明,不過在這裡我可以先說結論。現在已經有研究證實認為自己「很幸運」的人――也就是自稱幸運兒的人,都具有「外向、不神經質、喜歡與人往來」的特質。
簡而言之,就是「溝通能力強的人,也容易成為幸運兒」。
接著是佔據人生多數時間、成果會大幅影響收入的「工作」,也很需要溝通能力。根據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的《應屆畢業生聘用問卷調查報告》指出,企業方在「選才時,特別重視的要點」第一名就是「溝通能力」,而且這一點獲得82.4%壓倒性的支持,溝通能力(最新調查資料截至2018年為止)已經連續十六年都位居第一。這項數據充分顯示整個社會有多麼重視溝通能力。
看到這些資料,認為自己「有溝通障礙」的人或許會覺得很困擾。
不過,溝通能力並非天生,而是可以靠後天培養的。
在下堀田秀吾是在法律界分析溝通語言的「法律語言學」研究者。
所謂的法律語言學,是在審判或搜查過程中,發現語言證據有問題時,使用語言學、心理學、腦科學、統計學等分析方法,從專業的角度協助分析語言的學術領域。
說話者出於什麼意圖發言,聽者又是如何解讀?人是用什麼樣的組織架構在理解語言?為什麼會產生誤會?語言為什麼會對人心造成影響?從語言當中可以看出哪些事實?我是用科學方式來分析各種「語言」相關現象的專家。
雖然我是分析語言的專家,但並不是使用語言的專家,所以也不是什麼溝通達人。我其實和大家一樣,都經歷過多次失敗,有時候也會自我厭惡,在這種狀態下不斷鑽研溝通技巧。不過,我可以提供溝通專家才能看透的失敗原因以及解決方案。
我把工作、交友關係、戀愛、騷擾行為等一般生活會面臨的溝通場景中,可能會產生的誤解都收在本書內。
期望本書的內容,可以透過和各位一起抽絲剝繭,了解溝通上的誤解,幫助大家緩解和他人溝通時的困難,提升感受到幸福的機會。請您務必讀到最後。
目次
前言 幸福、收入、溝通能力三者之間的關係
第1章 去蕪存菁只會降低創造力
大誤解:第一次見面就聊私事太失禮了――主動提起自己的私事能加深彼此的關係[佛羅里達大學 喬拉德]
大誤解:全部都靠遠端聯絡就夠了――「總之見面再聊」有其意義[德國耶拿大學 安布拉斯等人]
大誤解:高層只會打高爾夫和應酬,根本沒在工作――吃飯的場合才會有大筆資金流動[葛瑞格利‧拉茲蘭「午餐技巧」]
大誤解:應該要削減溝通成本――閒聊、天馬行空是好點子的寶庫[微軟公司與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共同研究]
第2章 「溫柔對待自己和他人」就是人生順遂的秘訣
大誤解:減少出勤日會降低生產力――週休三天可以提升工作表現和創造力[奧克蘭理工大學 哈爾等人]
大誤解:即便對方道歉,只要自己不願意就可以不用原諒――即使是做表面功夫也要原諒對方,否則會被再度攻擊[美國三一大學 華萊士]
大誤解:一定要嚴格訓斥,對方才會成長――被罵之後人類的處理能力會降低61%[喬治城大學 波拉斯、佛羅里達大學 艾瑞茲]
大誤解:工作一定要認真嚴肅――笑著工作能提升工作表現[倫敦大學 賽爾、密西根大學 弗雷德里克森等人]
大誤解:被挑釁的時候最好回擊,以免被看扁――用「第三人稱」控制情緒,無視對方的挑釁[密西根州立大學 莫澤等人]
大誤解:對長輩一定要說敬語――「情感上的輕鬆語調」可以去除上司的威嚴[明治大學 堀田]
第3章 「說話方式」和「外表」不見得佔九成重要
大誤解:看外表就可以大概了解一個人――外表的批判不值得信任[美國東北大學 卡爾尼等人]
大誤解:溝通能力強等於「會講話的人」――比起說話技巧,不如注意LINE貼圖[麥拉賓、阿普爾鮑姆、博懷斯特爾等人]
大誤解:可以用「自我風格」說話的人好厲害――溝通是「互動的行為」[保羅.格萊斯「合作原則」]
大誤解:聰明人不會被詐欺――愈聰明的人愈容易被騙[牛津大學 卡爾與比拉里]
第4章 防止遭受騷擾以及不應該騷擾別人的科學根據
大誤解:只有自己一個人發聲也沒用――只要「有一個人認同」就有助擺脫同儕壓力[斯沃斯莫爾學院 艾許]
大誤解:對方有在笑應該就表示0K吧――內心和外表不見得一致[杜伊斯堡-埃森大學 雪佛等人]
大誤解:在網路上匿名發文就不會被知道真實身分――數位文字比手寫更容易暴露真實身分[京都大學 金]
大誤解:只要反擊就可以帶給對方最大的傷害――擊退騷擾行為的方法就是「無效化」[北海道大學 尾崎等人]
大誤解:找屬下去喝一杯會被討厭――提議「一起去吃美味的燒肉」或許可以防止誤會[明治大學 堀田]
第5章 不需要展現「真正的自我」,只要替自己做好人設就能活得輕鬆
大誤解:個性無法改變――只要裝到底就會成真[史丹佛大學 津巴多]
大誤解:不擅長的事情只能靠練習克服――只要欺騙大腦就能提升工作表現[哈佛大學 布魯克斯、哥倫比亞大 科爾尼]
大誤解:說話時應該要一直看著對方的眼睛――沒有視線交流也沒關係[達特茅斯學院 沃爾金與懷特利]
大誤解:沉默很尷尬――沉默是一種訊息[哈佛大學 塔米爾與米契爾]
第6章 戀愛時不為人知的真相
大誤解:告白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衝就對了――愛的告白其實有成功法則[廣島大學 小島等人]
大誤解:認真的話題可以縮短距離――交往前最好聊開心愉快的話題[華東師範大學 謝氏等人]
大誤解:說自己會喜歡的話,大家都開心――每個人喜歡的稱讚方式都不一樣[電子科技大學 高氏等人]
大誤解:只要不做討人厭的事情就不會被討厭――一開始就做自己反而能提升好感度[明尼蘇達大學 阿隆森與林德]
大誤解:和共通點多的人結婚比較幸福――個性相似的情侶無法長久[亞利桑那大學 施塔、加州大學 萊文森]
第7章 遠端工作時常見的錯誤
大誤解:應該要一直討論到沒有異議為止――三十分鐘就結束的會議最有效率[關西大學 吉村與友田]
大誤解:無紙化有利工作和讀書――閱讀紙本比較容易記憶[東京大學 酒井等人]
大誤解:可以靠虛擬背景營造自己的形象――「對亞洲文化圈的人」有效[密西根大學 尼斯貝特、北海道大學 増田]
大誤解:相關人員一律加入CC――如果希望對方回覆就要指定姓名[紐約大學 達利、哥倫比亞大學 拉塔內]
大誤解:只要工作能完成,一直盯著社群媒體也無所謂――使用社群媒體的時間愈長,愈容易增添不安、抑鬱、孤獨感[賓夕法尼亞大學 亨特]
結語
第1章 去蕪存菁只會降低創造力
大誤解:第一次見面就聊私事太失禮了――主動提起自己的私事能加深彼此的關係[佛羅里達大學 喬拉德]
大誤解:全部都靠遠端聯絡就夠了――「總之見面再聊」有其意義[德國耶拿大學 安布拉斯等人]
大誤解:高層只會打高爾夫和應酬,根本沒在工作――吃飯的場合才會有大筆資金流動[葛瑞格利‧拉茲蘭「午餐技巧」]
大誤解:應該要削減溝通成本――閒聊、天馬行空是好點子的寶庫[微軟公司與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共同研究]
第2章 「溫柔對待自己和他人」就是人生順遂的秘訣
大誤解:減少出勤日會降低生產力――週休三天可以提升工作表現和創造力[奧克蘭理工大學 哈爾等人]
大誤解:即便對方道歉,只要自己不願意就可以不用原諒――即使是做表面功夫也要原諒對方,否則會被再度攻擊[美國三一大學 華萊士]
大誤解:一定要嚴格訓斥,對方才會成長――被罵之後人類的處理能力會降低61%[喬治城大學 波拉斯、佛羅里達大學 艾瑞茲]
大誤解:工作一定要認真嚴肅――笑著工作能提升工作表現[倫敦大學 賽爾、密西根大學 弗雷德里克森等人]
大誤解:被挑釁的時候最好回擊,以免被看扁――用「第三人稱」控制情緒,無視對方的挑釁[密西根州立大學 莫澤等人]
大誤解:對長輩一定要說敬語――「情感上的輕鬆語調」可以去除上司的威嚴[明治大學 堀田]
第3章 「說話方式」和「外表」不見得佔九成重要
大誤解:看外表就可以大概了解一個人――外表的批判不值得信任[美國東北大學 卡爾尼等人]
大誤解:溝通能力強等於「會講話的人」――比起說話技巧,不如注意LINE貼圖[麥拉賓、阿普爾鮑姆、博懷斯特爾等人]
大誤解:可以用「自我風格」說話的人好厲害――溝通是「互動的行為」[保羅.格萊斯「合作原則」]
大誤解:聰明人不會被詐欺――愈聰明的人愈容易被騙[牛津大學 卡爾與比拉里]
第4章 防止遭受騷擾以及不應該騷擾別人的科學根據
大誤解:只有自己一個人發聲也沒用――只要「有一個人認同」就有助擺脫同儕壓力[斯沃斯莫爾學院 艾許]
大誤解:對方有在笑應該就表示0K吧――內心和外表不見得一致[杜伊斯堡-埃森大學 雪佛等人]
大誤解:在網路上匿名發文就不會被知道真實身分――數位文字比手寫更容易暴露真實身分[京都大學 金]
大誤解:只要反擊就可以帶給對方最大的傷害――擊退騷擾行為的方法就是「無效化」[北海道大學 尾崎等人]
大誤解:找屬下去喝一杯會被討厭――提議「一起去吃美味的燒肉」或許可以防止誤會[明治大學 堀田]
第5章 不需要展現「真正的自我」,只要替自己做好人設就能活得輕鬆
大誤解:個性無法改變――只要裝到底就會成真[史丹佛大學 津巴多]
大誤解:不擅長的事情只能靠練習克服――只要欺騙大腦就能提升工作表現[哈佛大學 布魯克斯、哥倫比亞大 科爾尼]
大誤解:說話時應該要一直看著對方的眼睛――沒有視線交流也沒關係[達特茅斯學院 沃爾金與懷特利]
大誤解:沉默很尷尬――沉默是一種訊息[哈佛大學 塔米爾與米契爾]
第6章 戀愛時不為人知的真相
大誤解:告白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衝就對了――愛的告白其實有成功法則[廣島大學 小島等人]
大誤解:認真的話題可以縮短距離――交往前最好聊開心愉快的話題[華東師範大學 謝氏等人]
大誤解:說自己會喜歡的話,大家都開心――每個人喜歡的稱讚方式都不一樣[電子科技大學 高氏等人]
大誤解:只要不做討人厭的事情就不會被討厭――一開始就做自己反而能提升好感度[明尼蘇達大學 阿隆森與林德]
大誤解:和共通點多的人結婚比較幸福――個性相似的情侶無法長久[亞利桑那大學 施塔、加州大學 萊文森]
第7章 遠端工作時常見的錯誤
大誤解:應該要一直討論到沒有異議為止――三十分鐘就結束的會議最有效率[關西大學 吉村與友田]
大誤解:無紙化有利工作和讀書――閱讀紙本比較容易記憶[東京大學 酒井等人]
大誤解:可以靠虛擬背景營造自己的形象――「對亞洲文化圈的人」有效[密西根大學 尼斯貝特、北海道大學 増田]
大誤解:相關人員一律加入CC――如果希望對方回覆就要指定姓名[紐約大學 達利、哥倫比亞大學 拉塔內]
大誤解:只要工作能完成,一直盯著社群媒體也無所謂――使用社群媒體的時間愈長,愈容易增添不安、抑鬱、孤獨感[賓夕法尼亞大學 亨特]
結語
書摘/試閱
第1章 去蕪存菁只會減低創造力
大誤解 第一次見面就聊私事太失禮了――主動提起自己的私事能加深彼此的關係
[佛羅里達大學 喬拉德]
應該有很多人會認為,面對尚不熟識的對象「很難開口聊自己的私事」。然而,想要加深彼此關係的時候,其實更應該多聊私事。當然,大前提是明白「並非聊什麼都可以」。不過,比起思考「到底要多熟才能聊更深入的話題」,自己主動多聊私事更重要。主動聊私事反而有機會縮短彼此的距離,談論更深入的話題。
「自己主動」和對方聊「有共鳴的話題」
這種方法之所以管用,是因為符合佛羅里達大學西德尼.喬拉德 (Sidney Jourard)所提倡的心理學理論──「自我揭露之回報」。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指的就是談論自己,私事當然也包含在內。主動談論自己的私事時,對方也跟著聊,自然而然會縮短心理上的距離。
這種縮短距離的自我揭露,有兩大重點。
第一個重點就是必須「自己主動開口」。
主動開口很重要,但若你期待開個頭,對方就會主動跟你繼續聊下去,那對方可能會產生戒心,所以請先專注在「自己主動開始聊深入的話題」吧。
我們不會輕易和他人談論私事,就是因為有戒心。
一般而言,我們不會讓無法信任的人知道自己的重要資訊。因為人會自我防衛,所以平常會把心門關起來。
如果要別人敞開心門,第一步就是要自己主動開口。
話雖如此,也不是聊什麼都可以。
第二個重點就是「聊和對方有共鳴的話題」。
回報的法則並非絕對。譬如說,彼此的社會地位有差距、聊的內容太過涉及隱私、和對方已經有一定程度的交情,在這些狀況下效果會比較差。
既然是為了「縮短彼此距離」而自我揭露,那就必須讓對方覺得「可以對這個人敞開心胸」。因此,「有共鳴」非常重要。如果你的自我揭露能讓對方覺得「這個人不錯」或者「想法和這個人很相近」,那對方也有可能會因此對你自我揭露,那你們就能聊比較私人的話題了。
如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一樣,人類雖然很複雜,但也有很單純的一面,很多時候我們可以靠這種小技巧打破僵局。
避免自嘲和自誇
那麼什麼話題才會讓人有共鳴呢?
很遺憾,結論是「每個人都不一樣」。如果對方是職業殺手,跟對方聊自己的暗殺經驗最好。因此,事前收集對方的資訊,思考能夠打動對方的自我揭露是最理想的方式。
問題是我們事前能獲得的資訊很少。這種時候比起緊追正確答案,不如避免絕對NG的錯誤回答。即使稍微揮棒落空還有下一次的機會,不過一旦讓對方敗興,之後就很難得到下一次機會。
我自己也一直告訴新生,在課堂上自我介紹時,要盡量「避免自嘲和自誇」。
假設曾經被霸凌的人,自我揭露這段過去。如果對方也曾經有過這種痛苦經驗,或許有可能會因為這樣就變得心意相通。因此,視對象不同,這種自我揭露也不算絕對NG。不過,對初次見面又是不特定多數的人來說,這種自我揭露並不是能讓人輕鬆說出「你當時一定很痛苦」等有共鳴的話,所以我不建議聊這類話題。
一樣的話題,有些人會在自我介紹的時候用幽默的方式自嘲,但這麼做也不好。一般可能會認為痛苦的故事只要幽默呈現就沒問題,但是對方如果否定你的故事,會顯得他不相信你,順著你的話說又顯得失禮,等於是把對方推向地獄二選一。
如果是很熟的朋友,或許可以接受「你這傢伙真的很不受歡迎耶(笑)」這種玩笑話,但對接下來才要深交的朋友來說就不適合,所以一定要特別注意。
別人說比自誇更有效果
另外,自誇也不好。不想被看扁是人類的本能,所以難免會想要一直強調自己厲害的地方,不過日本社會就是會棒打出頭鳥,一旦開始自誇很有可能會被當成在展現自我優越感,讓人產生想迴避的念頭。
不過,「自己開口的話會被當成自誇或是在展現自我優越感,但是有些故事的確可以表達自己的人格特質」。
如果想要讓大家知道,就靜靜等待其他人提起吧。應該自誇的部分,由其他人來說會比自己說更有效果。也就是走水戶黃門的路線。他本人不會自己說,而是由隨從告訴大家:「你以為眼前這位是什麼人?這可是天下無敵的副將軍水戶光國公啊!」然後壞人們就馬上下跪叩拜了。
由別人說出口,不只可以避免好感度下降,還有提升好感的效果。比起自己宣揚長處,透過口碑等外部消息更能增加可信度,這種心理效果就是所謂的「溫莎效應」(Windsor Effect)。(也有人稱為「口碑效應」。)
其實溫莎效應並非已經確立的專門用語,但的確是正中紅心的理論。應慶義塾大學的濱岡在研究中也指出,商品的口碑因為無法受企業管控,所以可信度會增加。
同理,假設有人直接對你說:「部長一直都很帥耶!」你可能會覺得對方沒有真心這麼想,只是在拍馬屁而已,但如果是本人以外的其他人告訴你:「我們小組裡的年輕女生說部長一直都很帥呢!」你會不會降低警戒心,比較容易接受呢?
總之,話題雖然需要經過選擇,但是想多結交好友的人,請盡量主動開始聊深入的話題。不過關於想自誇的事情,盡量讓別人開口比較好喔。
大誤解 全部都靠遠端聯絡就夠了――「總之見面再聊」有其意義
[德國耶拿大學 安布拉斯等人]
面對面談話究竟是好是壞,這個話題離不開新冠疫情(COVID-19)的影響,不過這裡先撇除疫情的問題,單純針對見面和不見面的差異做說明。
直接見面談可能會更混亂的話題――譬如說分手,這幾年有愈來愈多人都用LINE或訊息解決。這種時候,被提分手的人,如果還餘情未了,應該會提議「總之見面再聊」。
就提分手的人來看,可能會覺得「一點也不想見面」、「見面也沒意義」。除此之外,應該也有人認為:「用LINE談不就好了?」
然而,有些狀況見面談一定會比較好。
剛才的「見面再聊」有可能只是單純因為不想分手,試圖延後結論而說出口的話。不過在工作和私領域上,的確有因為「不見面談」而失敗,「見面談」反而成功的要素。
也就是說,「見面再聊」的確有其意義。
面對面的資訊量非常龐大
首先,在談論面對面的意義之前,先來看看「只有文字的對話、或者視訊通話(會議)的對話」與「見面對話」的差異吧。
最大的差別在於前者無法利用各種非語言溝通(Non-Verbal Communication)的手段,所以資訊量會大幅減少。
「Non-Verbal」意指「非語言」。包含表情、視線、身體動作、聲音語調等語言以外可以傳達的資訊。我這樣寫,大家可能會覺得理所當然,不過問題在於,非語言資訊會帶來什麼影響。
解釋這一點的時候經常會用到美國心理學家麥拉賓(Albert Mehrabian)提出的「麥拉賓法則」(the rule of Mehrabian)。經過各種溝通實驗,他得出的結論是,人類在溝通中形塑印象時,透過視覺得到的訊息占55%,透過聽覺得到的訊息占38%,透過語言得到的訊息占7%。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研究者進行類似的研究,加州州立大學的阿普爾鮑姆(Applebaum)與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博懷斯特爾(Birdwhistell)認為,雖然有數據上的差異,但非語言資訊對決定一個人的印象仍占65%,比語言資訊來得高很多,這和麥拉賓的研究有共通的結論。
而且,按照語言資訊占的百分比,可以看到表情、聽到聲音的視訊會議,依然會減少很多資訊量。
面對面的話就可以透過視線方向、眨眼、呼吸、身體的活動方式、當下的氛圍猜測對方的想法,但是隔著螢幕幾乎無法做到這一點。至於聲音也是,有很多狀況無法像面對面那樣傳達更多訊息。
比起螢幕,面對面會比較有親切感
那麼見面聊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呢?這裡分兩大要素介紹。
首先,溝通的重要目的是「建構人際關係」。這種時候非語言溝通的資訊量就很重要。光靠語言資訊,聽到「你好優秀!」、「我想跟你交朋友!」這些話,我們通常都不會輕易相信。就算相信,沒有非語言的資訊,也很難掌握這些話的輕重。
而且,有研究指出實際見過面會比較有親近感。
──────────────────────────────────
根據德國耶拿大學安布拉斯(Ambrus)等人的研究,在畫面上見過和實際面對面相比,後者會比較有親近感。
在這場實驗中,設定三種情境:
1.短時間多次見到名人
2.獲得該人物資訊的情況下多次見到名人
3.直接和一般人見面
實驗中一邊測量腦波一邊調查對每個人有多少認識、感受到多少程度的親近感。
結果顯示,親近的程度由高至低依序是3→2→1。
──────────────────────────────────
就結果來看,可以說比起像2這樣接觸量和資訊都多的情況,還不如3直接見面更能有效建構人際關係。
而且,物理上的距離和心理上的距離有比例關係。親近的人,也就是心理距離較近的人,物理上的距離也會比較近,人會自然而然地靠近向親近的人。反之亦然,不想有關聯的人,也就是心理上有距離的人,在物理空間上也會想保持距離。
這一點無論是訊息或者視訊通話等透過網路的遠距溝通,都有絕對無法跨越的物理距離存在,所以無論如何都無法達成面對面溝通拉近人際關係的目的。
──────────────────────────────────
利物浦大學盧特(Rutter)等人的研究指出,和對方相關的物理性「線索」愈多就愈容易有親近感。
──────────────────────────────────
所謂的「線索」包含穿戴在身上的東西或對話時的氛圍等各種非語言資訊。
遠距溝通和面對面溝通相比,非語言資訊少很多,當然無法拉近心理上的距離。
從這個角度思考,對方提出分手的時候要求「見面再聊」,雖然成功機率低,但考量有可能再度縮短已經拉遠的心理距離,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大誤解 第一次見面就聊私事太失禮了――主動提起自己的私事能加深彼此的關係
[佛羅里達大學 喬拉德]
應該有很多人會認為,面對尚不熟識的對象「很難開口聊自己的私事」。然而,想要加深彼此關係的時候,其實更應該多聊私事。當然,大前提是明白「並非聊什麼都可以」。不過,比起思考「到底要多熟才能聊更深入的話題」,自己主動多聊私事更重要。主動聊私事反而有機會縮短彼此的距離,談論更深入的話題。
「自己主動」和對方聊「有共鳴的話題」
這種方法之所以管用,是因為符合佛羅里達大學西德尼.喬拉德 (Sidney Jourard)所提倡的心理學理論──「自我揭露之回報」。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指的就是談論自己,私事當然也包含在內。主動談論自己的私事時,對方也跟著聊,自然而然會縮短心理上的距離。
這種縮短距離的自我揭露,有兩大重點。
第一個重點就是必須「自己主動開口」。
主動開口很重要,但若你期待開個頭,對方就會主動跟你繼續聊下去,那對方可能會產生戒心,所以請先專注在「自己主動開始聊深入的話題」吧。
我們不會輕易和他人談論私事,就是因為有戒心。
一般而言,我們不會讓無法信任的人知道自己的重要資訊。因為人會自我防衛,所以平常會把心門關起來。
如果要別人敞開心門,第一步就是要自己主動開口。
話雖如此,也不是聊什麼都可以。
第二個重點就是「聊和對方有共鳴的話題」。
回報的法則並非絕對。譬如說,彼此的社會地位有差距、聊的內容太過涉及隱私、和對方已經有一定程度的交情,在這些狀況下效果會比較差。
既然是為了「縮短彼此距離」而自我揭露,那就必須讓對方覺得「可以對這個人敞開心胸」。因此,「有共鳴」非常重要。如果你的自我揭露能讓對方覺得「這個人不錯」或者「想法和這個人很相近」,那對方也有可能會因此對你自我揭露,那你們就能聊比較私人的話題了。
如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一樣,人類雖然很複雜,但也有很單純的一面,很多時候我們可以靠這種小技巧打破僵局。
避免自嘲和自誇
那麼什麼話題才會讓人有共鳴呢?
很遺憾,結論是「每個人都不一樣」。如果對方是職業殺手,跟對方聊自己的暗殺經驗最好。因此,事前收集對方的資訊,思考能夠打動對方的自我揭露是最理想的方式。
問題是我們事前能獲得的資訊很少。這種時候比起緊追正確答案,不如避免絕對NG的錯誤回答。即使稍微揮棒落空還有下一次的機會,不過一旦讓對方敗興,之後就很難得到下一次機會。
我自己也一直告訴新生,在課堂上自我介紹時,要盡量「避免自嘲和自誇」。
假設曾經被霸凌的人,自我揭露這段過去。如果對方也曾經有過這種痛苦經驗,或許有可能會因為這樣就變得心意相通。因此,視對象不同,這種自我揭露也不算絕對NG。不過,對初次見面又是不特定多數的人來說,這種自我揭露並不是能讓人輕鬆說出「你當時一定很痛苦」等有共鳴的話,所以我不建議聊這類話題。
一樣的話題,有些人會在自我介紹的時候用幽默的方式自嘲,但這麼做也不好。一般可能會認為痛苦的故事只要幽默呈現就沒問題,但是對方如果否定你的故事,會顯得他不相信你,順著你的話說又顯得失禮,等於是把對方推向地獄二選一。
如果是很熟的朋友,或許可以接受「你這傢伙真的很不受歡迎耶(笑)」這種玩笑話,但對接下來才要深交的朋友來說就不適合,所以一定要特別注意。
別人說比自誇更有效果
另外,自誇也不好。不想被看扁是人類的本能,所以難免會想要一直強調自己厲害的地方,不過日本社會就是會棒打出頭鳥,一旦開始自誇很有可能會被當成在展現自我優越感,讓人產生想迴避的念頭。
不過,「自己開口的話會被當成自誇或是在展現自我優越感,但是有些故事的確可以表達自己的人格特質」。
如果想要讓大家知道,就靜靜等待其他人提起吧。應該自誇的部分,由其他人來說會比自己說更有效果。也就是走水戶黃門的路線。他本人不會自己說,而是由隨從告訴大家:「你以為眼前這位是什麼人?這可是天下無敵的副將軍水戶光國公啊!」然後壞人們就馬上下跪叩拜了。
由別人說出口,不只可以避免好感度下降,還有提升好感的效果。比起自己宣揚長處,透過口碑等外部消息更能增加可信度,這種心理效果就是所謂的「溫莎效應」(Windsor Effect)。(也有人稱為「口碑效應」。)
其實溫莎效應並非已經確立的專門用語,但的確是正中紅心的理論。應慶義塾大學的濱岡在研究中也指出,商品的口碑因為無法受企業管控,所以可信度會增加。
同理,假設有人直接對你說:「部長一直都很帥耶!」你可能會覺得對方沒有真心這麼想,只是在拍馬屁而已,但如果是本人以外的其他人告訴你:「我們小組裡的年輕女生說部長一直都很帥呢!」你會不會降低警戒心,比較容易接受呢?
總之,話題雖然需要經過選擇,但是想多結交好友的人,請盡量主動開始聊深入的話題。不過關於想自誇的事情,盡量讓別人開口比較好喔。
大誤解 全部都靠遠端聯絡就夠了――「總之見面再聊」有其意義
[德國耶拿大學 安布拉斯等人]
面對面談話究竟是好是壞,這個話題離不開新冠疫情(COVID-19)的影響,不過這裡先撇除疫情的問題,單純針對見面和不見面的差異做說明。
直接見面談可能會更混亂的話題――譬如說分手,這幾年有愈來愈多人都用LINE或訊息解決。這種時候,被提分手的人,如果還餘情未了,應該會提議「總之見面再聊」。
就提分手的人來看,可能會覺得「一點也不想見面」、「見面也沒意義」。除此之外,應該也有人認為:「用LINE談不就好了?」
然而,有些狀況見面談一定會比較好。
剛才的「見面再聊」有可能只是單純因為不想分手,試圖延後結論而說出口的話。不過在工作和私領域上,的確有因為「不見面談」而失敗,「見面談」反而成功的要素。
也就是說,「見面再聊」的確有其意義。
面對面的資訊量非常龐大
首先,在談論面對面的意義之前,先來看看「只有文字的對話、或者視訊通話(會議)的對話」與「見面對話」的差異吧。
最大的差別在於前者無法利用各種非語言溝通(Non-Verbal Communication)的手段,所以資訊量會大幅減少。
「Non-Verbal」意指「非語言」。包含表情、視線、身體動作、聲音語調等語言以外可以傳達的資訊。我這樣寫,大家可能會覺得理所當然,不過問題在於,非語言資訊會帶來什麼影響。
解釋這一點的時候經常會用到美國心理學家麥拉賓(Albert Mehrabian)提出的「麥拉賓法則」(the rule of Mehrabian)。經過各種溝通實驗,他得出的結論是,人類在溝通中形塑印象時,透過視覺得到的訊息占55%,透過聽覺得到的訊息占38%,透過語言得到的訊息占7%。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研究者進行類似的研究,加州州立大學的阿普爾鮑姆(Applebaum)與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博懷斯特爾(Birdwhistell)認為,雖然有數據上的差異,但非語言資訊對決定一個人的印象仍占65%,比語言資訊來得高很多,這和麥拉賓的研究有共通的結論。
而且,按照語言資訊占的百分比,可以看到表情、聽到聲音的視訊會議,依然會減少很多資訊量。
面對面的話就可以透過視線方向、眨眼、呼吸、身體的活動方式、當下的氛圍猜測對方的想法,但是隔著螢幕幾乎無法做到這一點。至於聲音也是,有很多狀況無法像面對面那樣傳達更多訊息。
比起螢幕,面對面會比較有親切感
那麼見面聊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呢?這裡分兩大要素介紹。
首先,溝通的重要目的是「建構人際關係」。這種時候非語言溝通的資訊量就很重要。光靠語言資訊,聽到「你好優秀!」、「我想跟你交朋友!」這些話,我們通常都不會輕易相信。就算相信,沒有非語言的資訊,也很難掌握這些話的輕重。
而且,有研究指出實際見過面會比較有親近感。
──────────────────────────────────
根據德國耶拿大學安布拉斯(Ambrus)等人的研究,在畫面上見過和實際面對面相比,後者會比較有親近感。
在這場實驗中,設定三種情境:
1.短時間多次見到名人
2.獲得該人物資訊的情況下多次見到名人
3.直接和一般人見面
實驗中一邊測量腦波一邊調查對每個人有多少認識、感受到多少程度的親近感。
結果顯示,親近的程度由高至低依序是3→2→1。
──────────────────────────────────
就結果來看,可以說比起像2這樣接觸量和資訊都多的情況,還不如3直接見面更能有效建構人際關係。
而且,物理上的距離和心理上的距離有比例關係。親近的人,也就是心理距離較近的人,物理上的距離也會比較近,人會自然而然地靠近向親近的人。反之亦然,不想有關聯的人,也就是心理上有距離的人,在物理空間上也會想保持距離。
這一點無論是訊息或者視訊通話等透過網路的遠距溝通,都有絕對無法跨越的物理距離存在,所以無論如何都無法達成面對面溝通拉近人際關係的目的。
──────────────────────────────────
利物浦大學盧特(Rutter)等人的研究指出,和對方相關的物理性「線索」愈多就愈容易有親近感。
──────────────────────────────────
所謂的「線索」包含穿戴在身上的東西或對話時的氛圍等各種非語言資訊。
遠距溝通和面對面溝通相比,非語言資訊少很多,當然無法拉近心理上的距離。
從這個角度思考,對方提出分手的時候要求「見面再聊」,雖然成功機率低,但考量有可能再度縮短已經拉遠的心理距離,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