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書名中所謂「有疑」並非尖刻批判或挑剔滋事,而是理想的文學讀者應具備之基本態度――帶著疑惑之心反覆閱讀,享受思考帶來的喜悅及困頓,繼而能向文本與作者有效提問,持續一場又一場未完的對話。
本書繼《台灣新詩史》之後出版,可視為作者對文學閱讀、思考與研究的重新安頓,即終於放下文學史撰寫者的顧慮乃至焦慮,回到一個理想的「文學讀者」位置。
全書分為三輯,第一輯「文心和詩魂」論楊牧、洛夫、蔡文甫、陳芳明、龔鵬程、劉梓潔,其人其詩其文其編,另有七篇對經典詩作的細讀。第二輯「從文學長河到島嶼內外」,涉及年表、年鑑、詩刊、編輯、菲華等文學議題,共同交集則始終都是吾島台灣。第三輯「書與人的對話」,從品評作品到提問作家――瘂弦、羅智成、陳黎、陳義芝、鴻鴻、蘇紹連、羅任玲、封德屏,每一位都是值得長期追蹤與持續關注之對象,也反映出當代文學心靈的豐美繽紛。
本書繼《台灣新詩史》之後出版,可視為作者對文學閱讀、思考與研究的重新安頓,即終於放下文學史撰寫者的顧慮乃至焦慮,回到一個理想的「文學讀者」位置。
全書分為三輯,第一輯「文心和詩魂」論楊牧、洛夫、蔡文甫、陳芳明、龔鵬程、劉梓潔,其人其詩其文其編,另有七篇對經典詩作的細讀。第二輯「從文學長河到島嶼內外」,涉及年表、年鑑、詩刊、編輯、菲華等文學議題,共同交集則始終都是吾島台灣。第三輯「書與人的對話」,從品評作品到提問作家――瘂弦、羅智成、陳黎、陳義芝、鴻鴻、蘇紹連、羅任玲、封德屏,每一位都是值得長期追蹤與持續關注之對象,也反映出當代文學心靈的豐美繽紛。
作者簡介
楊宗翰
一九七六年生於台北,曾任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副教授,現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副教授、《台灣詩學學刊》主編、中華民國筆會秘書長。
主要研究領域為現代詩學、出版編輯、台灣文學、華文文學。著有專書《有疑:對話當代文學心靈》、《破格:台灣現代詩評論集》、《逆音:現代詩人作品析論》、《異語:現代詩與文學史論》、《台灣新詩評論:歷史與轉型》、《台灣現代詩史:批判的閱讀》、《台灣文學的當代視野》。二〇二二年出版與孟樊合著之《台灣新詩史》,二〇二三年出版個人詩集《隱於詩》。
主編《穿越時光見到你:36場歷史縫隙的世代對話》、《話說文學編輯》、《大編時代:文學、出版與編輯論》、《交會的風雷:兩岸四地當代詩學論集》、《淡江詩派的誕生》、《血仍未凝:尹玲文學論集》、《台灣文學史的省思》、《文學經典與台灣文學》。與師友合編《台灣一九七○世代詩人詩選集》(與陳皓合編)、《輕裝詩集》(辛鬱遺作,與封德屏合編)、《與歷史競走:臺灣詩學季刊社25週年資料彙編》(與林于弘合編)、《逾越:台灣跨界詩歌選》(與徐學合編)、《跨國界詩想:世華新詩評析》(與楊松年合編)等。另曾策劃「台灣七年級文學金典」、「馬華文學獎大系」、「馬森文集」、「菲律賓‧華文風」、「林燿德佚文選」等系列出版品。
序
自序
以提問,持續未完的對話
本書是我第七部專著,也是自淡江中文系轉赴北教大語創系任教後首部研究專書。與前作《破格:臺灣現代詩評論集》相較,雖已間隔三年卻仍口罩不離身,思之感慨極深。所幸新冠疫情已告終,世界與個人至此都應該也必須重新安頓。這本《有疑:對話當代文學心靈》繼《台灣新詩史》之後出版,當可視為我對文學閱讀、思考與研究的重新安頓,即終於放下文學史撰寫者的顧慮乃至焦慮,回到一個理想的「文學讀者」位置。寫詩史,需要海量閱讀及博採眾說;寫《有疑》卻可寬宥自己的偏食與挑書,也不用太在意或偽裝成何等客觀中立。所謂「有疑」並非尖刻批判或挑剔滋事,而是理想的文學讀者應具備之基本態度―帶著疑惑之心反覆閱讀,享受思考帶來的喜悅及困頓,繼而能向文本與作者有效提問,持續一場又一場未完的對話。
我本好發議論,唯皆因愛而生。這次能夠藉著書寫契機,跟深愛過的眾多當代文學心靈對話,實屬幸運。依此態度將全書分為三輯,第一輯「文心和詩魂」論楊牧、洛夫、蔡文甫、陳芳明、龔鵬程、劉梓潔,其人其詩其文其編,無一不是我所鍾愛。本輯中七篇「精品細讀共解詩」,原為替二○二○年起陸續出版之《理想的讀本:國文》系列而寫,略經修改與調整體例後收入本書。第二輯「從文學長河到島嶼內外」,涉及年表、年鑑、詩刊、編輯、菲華等文學議題,共同交集則始終都是吾島台灣。第三輯「書與人的對話」,從品評作品到提問作家―瘂弦、羅智成、陳黎、陳義芝、鴻鴻、蘇紹連、羅任玲、封德屏,無論今日距離是遠是近,他們每一位都是我長期追蹤與持續關注之對象。感謝那些豐美繽紛文學心靈的存在,讓我這樣一個喜好提問的讀者,總是不缺閱讀動力與對話目標。
楊宗翰
以提問,持續未完的對話
本書是我第七部專著,也是自淡江中文系轉赴北教大語創系任教後首部研究專書。與前作《破格:臺灣現代詩評論集》相較,雖已間隔三年卻仍口罩不離身,思之感慨極深。所幸新冠疫情已告終,世界與個人至此都應該也必須重新安頓。這本《有疑:對話當代文學心靈》繼《台灣新詩史》之後出版,當可視為我對文學閱讀、思考與研究的重新安頓,即終於放下文學史撰寫者的顧慮乃至焦慮,回到一個理想的「文學讀者」位置。寫詩史,需要海量閱讀及博採眾說;寫《有疑》卻可寬宥自己的偏食與挑書,也不用太在意或偽裝成何等客觀中立。所謂「有疑」並非尖刻批判或挑剔滋事,而是理想的文學讀者應具備之基本態度―帶著疑惑之心反覆閱讀,享受思考帶來的喜悅及困頓,繼而能向文本與作者有效提問,持續一場又一場未完的對話。
我本好發議論,唯皆因愛而生。這次能夠藉著書寫契機,跟深愛過的眾多當代文學心靈對話,實屬幸運。依此態度將全書分為三輯,第一輯「文心和詩魂」論楊牧、洛夫、蔡文甫、陳芳明、龔鵬程、劉梓潔,其人其詩其文其編,無一不是我所鍾愛。本輯中七篇「精品細讀共解詩」,原為替二○二○年起陸續出版之《理想的讀本:國文》系列而寫,略經修改與調整體例後收入本書。第二輯「從文學長河到島嶼內外」,涉及年表、年鑑、詩刊、編輯、菲華等文學議題,共同交集則始終都是吾島台灣。第三輯「書與人的對話」,從品評作品到提問作家―瘂弦、羅智成、陳黎、陳義芝、鴻鴻、蘇紹連、羅任玲、封德屏,無論今日距離是遠是近,他們每一位都是我長期追蹤與持續關注之對象。感謝那些豐美繽紛文學心靈的存在,讓我這樣一個喜好提問的讀者,總是不缺閱讀動力與對話目標。
楊宗翰
目次
目次
自序 以提問,持續未完的對話
輯一 文心和詩魂
一人即成學――博大精深的楊牧
(附:)楊牧的文學遺產
因為洛夫的緣故
像他這樣一個副刊編輯――蔡文甫與《中華日報》
像他這樣一個學者――試說陳芳明
吾師經世有奇哀――再說龔鵬程
(附:)像他這樣一個老師――試說龔鵬程
像她這樣一個同代人――閱讀劉梓潔
精品細讀共解詩(一)――論陳千武與〈信鴿〉
精品細讀共解詩(二)――論林亨泰與〈風景〉
精品細讀共解詩(三)――論詹冰與〈水牛圖〉
精品細讀共解詩(四)――論紀弦與〈狼之獨步〉
精品細讀共解詩(五)――論周夢蝶與〈還魂草〉
精品細讀共解詩(六)――論白萩與〈雁〉
精品細讀共解詩(七)――論里爾克與〈豹〉
輯二 從文學長河到島嶼內外
台灣新詩一百年:編年記事
台灣新興詩刊的在野特質
詩,是縱橫的凝結――不能遺忘的《縱橫詩刊》
批判現實、對話大眾與轉向本土――《陽光小集》的時代意義
走向文學編輯之道
文學年鑑,所為何事?――以台灣為例
菲華文學中的台灣因子
故事如何開始――菲華新詩與台灣現代文學
輯三 書與人的對話
他們在副刊寫作――瘂弦編《聯副三十年文學大系》
十年磨劍,教皇歸來――羅智成詩集《透明鳥》
文字魔術師的驕傲/焦慮――陳黎詩集《我/城》
抒情與敘事最美好的結合――陳義芝詩集《掩映》
凝視現實的街頭詩學――鴻鴻詩集《暴民之歌》
開挖詩路的人――蘇紹連詩集《非現實之城》
不要害怕安靜――羅任玲詩集《一整座海洋的靜寂》
文訊的保母,文學的女兒――封德屏文集《荊棘裡的亮光》
代後記 評論作為一種創作:與《幼獅文藝》談「何謂書評」
引用書目
本書作者編著書目
自序 以提問,持續未完的對話
輯一 文心和詩魂
一人即成學――博大精深的楊牧
(附:)楊牧的文學遺產
因為洛夫的緣故
像他這樣一個副刊編輯――蔡文甫與《中華日報》
像他這樣一個學者――試說陳芳明
吾師經世有奇哀――再說龔鵬程
(附:)像他這樣一個老師――試說龔鵬程
像她這樣一個同代人――閱讀劉梓潔
精品細讀共解詩(一)――論陳千武與〈信鴿〉
精品細讀共解詩(二)――論林亨泰與〈風景〉
精品細讀共解詩(三)――論詹冰與〈水牛圖〉
精品細讀共解詩(四)――論紀弦與〈狼之獨步〉
精品細讀共解詩(五)――論周夢蝶與〈還魂草〉
精品細讀共解詩(六)――論白萩與〈雁〉
精品細讀共解詩(七)――論里爾克與〈豹〉
輯二 從文學長河到島嶼內外
台灣新詩一百年:編年記事
台灣新興詩刊的在野特質
詩,是縱橫的凝結――不能遺忘的《縱橫詩刊》
批判現實、對話大眾與轉向本土――《陽光小集》的時代意義
走向文學編輯之道
文學年鑑,所為何事?――以台灣為例
菲華文學中的台灣因子
故事如何開始――菲華新詩與台灣現代文學
輯三 書與人的對話
他們在副刊寫作――瘂弦編《聯副三十年文學大系》
十年磨劍,教皇歸來――羅智成詩集《透明鳥》
文字魔術師的驕傲/焦慮――陳黎詩集《我/城》
抒情與敘事最美好的結合――陳義芝詩集《掩映》
凝視現實的街頭詩學――鴻鴻詩集《暴民之歌》
開挖詩路的人――蘇紹連詩集《非現實之城》
不要害怕安靜――羅任玲詩集《一整座海洋的靜寂》
文訊的保母,文學的女兒――封德屏文集《荊棘裡的亮光》
代後記 評論作為一種創作:與《幼獅文藝》談「何謂書評」
引用書目
本書作者編著書目
書摘/試閱
一人即成學―博大精深的楊牧
受國際漢學界高度重視
在〈周作人論〉中,楊牧寫道:「周作人是近代中國散文藝術最偉大的塑造者之一,他繼承古典傳統的精華,吸收外國文化的精髓,兼容並包,體驗現實,以文言的雅約以及外語的新奇,和白話語體相結合」、「五十年來景從服膺其藝術者最眾,而就格調之成長和拓寬言,同時的散文作家似無有出其右者。周作人之為新文學一代大師,殆無可疑」。這篇文章是身為編輯的楊牧,特別為《周作人文選》所寫的緒言。文末所言,尤當留意:「周作人是一個相當完整的新時代的知識分子,一個博大精深的『文藝復興人』(Renaissance Man)」,不難看出編者既表達對這位新文學前輩的推崇,也彷彿寄寓了對同為作家的自己之期許。
〈周作人論〉寫於一九八三年,彼時四十三歲的中年楊牧一邊擔任台大外文系客座教授,一邊投入詩、散文、評論、翻譯的經營,替讀者擘造一座又一座文學之真與美的殿堂。二十部詩集、十六部散文、十部論述與六部翻譯,他一生以文字形塑出的豐碩成果,於國內堪稱「景從服膺其藝術者最眾」,視楊牧「之為新文學一代大師,殆無可疑」。他在各類文體創作上的成績,被譯為英文、德文、法文、日文、瑞典文、捷克文、荷蘭文、義大利文等不同語文出版,並曾榮獲詩宗社詩創作獎、吳魯芹散文獎、時報文學獎推薦獎、中山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國家文藝獎、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紐曼華語文學獎、瑞典蟬獎等國內外殊榮,是少數受到國際漢學界高度重視的台灣作家。接受西方文學,融會中國經典,根植台灣本土,楊牧無疑正是完整的新時代知識分子,一個博大精深的「文藝復興人」,其作品持續給予各地讀者無窮的啟發與暗示。
古詩詞的神韻和新章法的抒情
本名王靖獻的楊牧,一九四○年九月六日出生於東台灣的花蓮,自幼徜徉在奇萊山、木瓜溪、花東縱谷與太平洋的懷抱。十五歲尚在花蓮中學高級部就讀時,他便開始以早期筆名「葉珊」於《現代詩》、《藍星》、《創世紀》、《野風》等刊物發表新詩。一九五九年九月楊牧先考上東海大學歷史系,次年九月再轉入外文系,期間印行了首部個人詩集《水之湄》。雖掛名由藍星詩社出版,實際上是他自己編選,請妹妹楊璞幫忙校對、雕塑家楊英風設計封面,最後交給父親經營的印刷廠,在家鄉花蓮印製成書。一九六一年,年方廿一的青年詩人以八首作品入選由瘂弦與張默主編的《六十年代詩選》。編者寫道:「無疑的,葉珊是我們最有才華和最令人喜愛的詩人……每一個少年人對於神、自然、生命和愛情所作的驚奇的詢問,所得到的便是像葉珊的詩
那樣的答覆。」古詩詞的神韻和新章法的抒情,年少易感的詩人,筆下已流露出不為「婉約」二字所拘牽之特質。
東海外文系畢業後, 他赴美留學, 先後取得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與柏克萊加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柏克萊時期的「 葉珊」 著作頗豐, 共出版了文集《 葉珊散文集》 ( 一九六六) 、譯作《 西班牙浪人吟》(一九六六)、詩選集《非渡集》(一九六九)、第三部個人詩集《燈船》(一九六六)與充滿費解隱喻的第四部個人詩集《傳說》(一九七一)。
從苦悶憂愁步向凝練含蓄
一九七二是十分重要的一年―一來詩人結束了自一九六六年起在柏克萊的求學生活,展開全新的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教授生涯。二來他捨棄了舊筆名「葉珊」,首度啟用新筆名「楊牧」於《純文學》雜誌第六十二期發表〈年輪〉。此作後又結集為揉合散文與詩篇的創作集《年輪》(一九七六),獲得首屆詩宗獎的〈十二星象練習曲〉亦溶入其中。創作於一九七○年的〈十二星象練習曲〉長達百行,以戰爭、死亡、性愛交織出一座龐大的象徵體系。彼時他尚在柏克萊加大攻讀學位,該校正是反戰運動的重要陣地,抗議美國政府介入越戰甚力。詩人卻礙於是外籍學生,自忖「無論我於情如何介入,於法我不得申訴」,遂有借助參戰男子口吻訴說之〈十二星象練習曲〉。此作援十二天干的時辰連綴與十二星象的空間挪移為線索,以詩記錄了令青年們充滿困惑的年代,卻也留下多處難以通達解釋的罅隙。《年輪》一書可謂總結了詩人在柏克萊與西雅圖兩地間的顧盼、覃思與猶疑,在形式與文體上之實驗堪稱前衛。就內容而言,《年輪》迄今仍充滿許多值得深掘的細節,如學者紀大偉就從其中〈一九七二〉這章,注意到當代所認知的「同性戀」概念是如何在七○年代台灣作家筆下顯影。
到了西雅圖時期的「楊牧」詩風丕變,從苦悶憂愁步向凝練含蓄,並更多地欲以文字介入現實、叩問社會、寄託期待。以詩而觀,這個階段他共繳出《瓶中稿》(一九七五)、《北斗行》(一九七八)、《禁忌的遊戲》(一九八○)、《海岸七疊》(一九八○)四部詩集與一部現代詩劇《吳鳳》(一九七九)。譬如〈讓風朗誦〉,便很能代表他如何將前期之停滯及困頓,翻轉為流動與溫暖:「那時你便讓我寫一首/春天的詩,寫在胸口/心跳的節奏,血的韻律/乳的形象,痣的隱喻/我把你平放在溫暖的湖面/讓風朗誦」。愛情不能口說無憑,在胸口寫詩乃成最好見證。「心跳的節奏,血的韻律/乳的形象,痣的隱喻」二句當是想像詩歌與身體結合,讓抽象的愛高度形象化起來。楊牧向來嫻熟以聲響及節奏控制來推進詩篇,並藉此將中、長篇作品加入敘事及戲劇因子。如《傳說》一書中〈延陵季子掛劍〉,詩人首度嘗試以「戲劇獨白」(dramatic
monologue)作詩;至《瓶中稿》所錄〈林沖夜奔〉寫悲劇英雄林沖落草為寇,內容取材自《水滸傳》,形式援引元雜劇,並依關目結構分為四折。以混聲交響、觀點替換來逐步推進的〈林沖夜奔〉,可謂一新當代中文抒情詩之面貌。
以理性冷靜抗拒咆哮激情
一九七八年楊牧在回台期間偶然認識夏盈盈,隔年十月便在台灣舉行婚禮,一九八○年相偕赴美生活。新婚與迎接長子出生,讓楊牧的抒情詩面貌完全改變,全本幾乎皆屬情詩的《海岸七疊》最是明顯。那些生命中無法排遣的苦悶,終因這位「你是我們家鄉最美麗/最有美麗的新娘」(詩作〈花蓮〉)獲得緩解。此時楊牧的詩文中,洋溢著前所未見的堅定自信與溫潤可親。但詩人身分之於楊牧就是廣義的知識分子,應當以理性冷靜抗拒咆哮激情。八○年代之後,楊牧長期來回台、美與香港三地,對社會乃至於政治的關懷雖愈發明顯,卻幾乎不曾以直白語言書寫詩篇,而將其全數留給專欄文字(如《交流道》即是藉隨筆寄語抒懷)。他恆常保持理解同情,心向永恆純淨之地,散文集《搜索者》(一九八二)承續了《柏克萊精神》(一九七七)的入世情懷,並延展出對人情事理的通透洞悉。
楊牧嘗提倡「寫一篇很長很長的散文」,並欲打破散文的體式限制及文類界線。《搜索者》及其後的自傳體散文《奇萊前書》(二○○三,合《山風海雨》、《方向歸零》和《昔我往矣》三部為一)與《奇萊後書》(二○○九)俱為他的信念實踐與創作高峰。至於楊牧之晚期風格,最可見於四本詩集《時光命題》(一九九七)、《涉事》(二○○一)、《介殼蟲》(二○○六)與《長短歌行》(二○一三)。其中呈現了對時間的焦慮、對遺忘的憂懼,以及盼望尚友古人(陶潛、韓愈),並將「心之鷹」與「獨鶴」皆化為抒情自我的象徵。晚期的楊牧詩篇,有著對風騷傳統的繼承與對希臘精神的嚮往,思想與技巧皆上達另一高度,也等同帶給讀者最多的挑戰。
作為一名文學教育家,楊牧著有寫給青年的十八篇書信體散文《一首詩的完成》(一九八九)。《傳統的與現代的》(一九七四)、《文學知識》(一九七九)、《文學的源流》(一九八四)、《隱喻與實現》(二○○一)等書,則多集自他的文學研究與評論文字,其中可見讀書治學之態度,亦有「為文學辯護」的豪情。學者楊牧的研究著作不以量取勝,而是面向甚廣,所談橫跨古今到東西、台灣與中國,筆鋒所帶之識見與感情,今日學院內盛行的「學報體」遠不能及其十分之一。總的來說,楊牧在各類文體創作、評論與翻譯上的成績,絕對足以稱為「一人即成學」―前一位「一人即成學」的代表作家是余光中,可惜晚近「余學」研究在域外似乎比本地還要興盛,不禁令人感嘆。
台灣的,也是世界的
但我以為「楊牧學」若要求其完備,尚有兩個區塊仍待補上:一是楊牧的辦學擘畫,二是楊牧的編輯事功。前者關乎一名當代作家兼人文學者,如何全力參與香港科技大學與台灣東華大學的院系籌設,目標規劃、師資延聘、課程設計……在在皆有可觀;後者涉及楊牧罕為人知的「編輯家」身分,其實他從一開始便自編每部作品集,後來更多次把著作修訂重編,以成定本。赴美留學時楊牧與林衡哲合編二十四部志文版「新潮叢書」,目的是要造就「一套完全由國人動手著述的好書,而不是亦步亦趨的翻譯品」。一九七六年他與友人創辦洪範出版社,凡屬洪範文學叢書或譯叢,摺口處之作者介紹及內容說明,幾乎都由楊牧親撰。他又好以編者身分,替洪範之五四新文學名家選集寫長篇導論,往往可收一錘定音,確認歷史地位之效。今日讀者一眼可辨
的「洪範體例」,也是出自楊牧之規範與編輯葉步榮之執行,才會誕生並維持長久。他曾擔任東海大學校刊《東風》與《現代文學》第四十六期「現代詩回顧專號」主編,並替《聯合報》副刊審閱過現代詩投稿。這位「編輯家」的編輯行為、守門人角色及對文學典律的影響,還留有太多值得探索之處。楊牧是台灣的,也是世界的。楊牧學應該是最本土的,卻也可以是最跨區域、跨文化的。楊牧奉獻一生心力,終能達到「一人即成學」;吾輩當以不斷細讀,反覆詮解,盼能更多地認識到楊牧之博大精深。
【附:楊牧的文學遺產】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發的三月,西方文化中代表著不吉利的十三號星期五,傍晚傳來詩人楊牧辭世消息。我一向不喜歡稱人「大師」,因為這稱呼顯得太輕易、廉價且經常貶值;不過楊牧確實是台灣文學史上一號人物,某些部分甚至堪稱是頭號人物。近幾年我們損失了太多文學史上的一號人物:從二○一七年一月的羅門、九月的李永平、十一月的鄭清文、十二月的余光中,到二○一八年三月的李敖與洛夫,二○一九年一月的林清玄、十二月的林良……每一位人生謝幕時都喚起了讀者多少喟嘆與無盡回憶。但我總以為斯人離世,感傷難免,要緊的是能否理解作家留下的文學遺產(Literary Heritage),辨識出其欲引領之方向,與嘗試澆灌於世之養分。
楊牧生前出版了二十部詩集、十六部散文、十部論述與六部翻譯,作品曾被譯為英文、德文、法文、日文、瑞典文、捷克文、荷蘭文、義大利文等不同語文出版,確實是極少數受到國際漢學界高度重視的台灣作家,甚至被媒體報導為「台灣最有機會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詩人」(後者未免太過了些,顯然既不了解諾獎提名/得獎差距與文化政治角力,也不認識心懷永恆聖殿、持守恭謹虔敬的作家楊牧)。但我所說的文學遺產,已超過這些可見之出版品與榮耀,而比較接近一種示之於眾的人格典型。楊牧逝世次日的《聯合報》副刊上,我撰文主張楊牧允為當代台灣的文藝復興人(Renaissance Man),其地位堪稱「一人即成學」,並對「楊牧學」之臻於完備,提出幾點個人建議。該篇言猶未盡,此處我還想說:與近年間辭世的幾位台灣文學史上一號人物相較,論讀者數,他不是最多;論難懂處,他恐怕居冠。楊牧從來就不是好讀的首選、可親的名家;但就算是一九七二年以前的舊筆名「葉珊」時期,他都不曾因讀者調整自己的步伐。
唯這並非說詩人刻意擺出一副書寫者的忸怩作態,而是我以為楊牧跟讀者間的「隔」,也是其人格典型的部分呈現。生於日本統治台灣末期的東海岸花蓮,幼時見證國民政府倉皇東渡,及長於大度山完成大學學業,隨後長期離台赴美,從碩博士生至擔任大學教席。美國校園反越戰時,他一介外國學生自知「於情如何介入,於法我不得申訴」;一九八○年二月二十八日台灣島內發生林宅血案,他在激憤下罕見地迅速完成〈悲歌為林義雄作〉,寄回台灣後「報社版都排好了,可是登不出來,我就在香港登」。6此詩能再次「返鄉登台」,得要等到一九九三年《聯合文學》慶祝發行第一百期,由總編輯初安民特別選刊並寫道:「這首編輯含蓄著淚發排的詩作,我們推薦,並且一起思考。」此作後來也沒有收入八○年代任一部個人詩集中,一九九五年詩人自編《楊牧詩集Ⅱ:一九七四―一九八五》,方將其歸入「有人」一卷。
對美麗島事件及林家被滅門的反應,讓〈悲歌為林義雄作〉成為楊牧此生難得的,出自於憤懣當下以詩回應。長年身居學院的他,書齋顯然比街頭更適合其馳騁,甘為一名守望者而不當行動家。作家楊牧刻意持守的「隔」,不僅是對於讀者,而且及於事件―這讓他比別人多出覃思默想的「空間」,沉浸東西方傳統文學則讓習於尚友古人的他拉出了「時間」。或許就是這寶貴的時空距離,讓楊牧作品裡的隱藏作者普遍呈現「不在場的在場」,散發出罕見於其他當代台灣作家的文學魅力與閱讀體會。
他的人格典型當然不僅止於此。繁如星斗的文字、孤獨深邃的心靈、堅持對真與美及希臘古典的探索、化「心之鷹」和「獨鶴」為自我象徵……這些無疑都是楊牧的一部分,卻也只是一部分的楊牧。因為他不是只會以文學創作者身分鼓勵他人應該涉世,自己更長期以文學教育家跟文學編輯家身分領銜涉事。後兩種身分是迄今「楊牧學」研究最欠缺的區塊,亟待有識者填補。楊牧曾投入十餘年光陰積極辦學,一九九一年他參與香港科技大學的創建,一九九六年又受邀回到故鄉新成立的國立東華大學,擔任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一職。二○○二年七月中央研究院正式通過成立中國文哲研究所,首任所長也是楊牧,一直到二○○四年十二月才卸任。位於花蓮壽豐的東華大學佔地逾兩百公頃,也因為他提倡「追求自由」學風,成為台灣第一所上下課沒有鐘聲的大學(令人思及他年少時向老師請假,理由就是「苦悶」兩字)。這樣的人格典型成功吸引了不同世代的師生奔赴洄瀾,他還引進歐美的駐校作家制度,並禮聘到李永平、李勤岸、須文蔚等才具殊異的師資。自草萊初闢到開啟盛世,楊牧正是台灣創作人才流派中「東華幫」的首任掌門。第三代如宋尚緯、曹馭博等人的文學養成及詩歌創作,依然可見師公楊牧的影響印跡。
出版編輯比起設校辦學,絕對花費楊牧更多時間與精力。因為從第一本書開始,楊牧就是自己著作的編輯,連廣西師大出版社簡體版《楊牧詩選》都是由他自選自編。沒有楊牧的擘畫與堅持,就不會誕生志文出版社「新潮叢書」跟洪範出版品之「洪範體例」。他還曾耗十五年磨一劍,把過往以中原為中心的唐詩選,帶入現代的、台灣的、受過英美文學訓練而成的編輯視野,遂能催生出一部有著閩南味、椰樹與木棉的《唐詩選集》。辦學與編輯雖各據一端,卻也都是楊牧人格典型的一部分顯影―既是絕對浪漫,亦不或忘現實。
他對中國大陸的態度也該一提。楊牧自己寫過,早年曾受中國作家協會之邀赴陸,旅途所見跟心中期待落差甚大,從此斷了再訪念頭。其實二○一三年他為了文學紀錄片《朝向一首詩的完成》,還是應邀去了北京並舉辦公開活動,只是不知他對此行、對中國有何新想法?與另兩位同在仙界的詩人余光中、洛夫相較,作品在陸只有零星出版的楊牧,當地讀者實在說不上有全面性認識。他們熟悉的「楊牧」,是曾任《星星》詩刊主編的四川詩人,兩人除了筆名外並無一處相同。但在台灣的社會運動或街頭抗爭現場,參與者可能會自發朗誦一二九行〈有人問我公理和正義的問題〉,卻始終聽不到一句洛夫或余光中。倘若這是青年一代的選擇,沒有理由不該尊重。新世代對楊牧人格典型的景仰,恐亦與他曾堅定抵抗「台灣文學為中國文學的附庸、邊緣或延續」之說有關。在〈台灣詩源流再探〉一文中,楊牧寫道:「這將近四百年的源流,孕育出我們獨異於其他文化領域的新詩,生命因為變化的環境而常新,活水不絕。它保有不可磨滅的現代感(modernity),拒絕在固定的刺激反應模式裡盤旋;它有一種肯定人性,超越國族的世界感(cosmopolitanism),擁抱自然,嚮往抽象美的極致」、「我們使用漢文字,精確地,創作台灣文學。」誠可謂是一錘定音,足令惶惑之人警醒。楊
牧以一生完整示範,如何汲取漢語傳統,接受西方文學,植根本土經驗,創製出一部部屬於台灣,也屬於世界的作品。他留下的文學遺產固然甚多,以上啟示,必在其中。
受國際漢學界高度重視
在〈周作人論〉中,楊牧寫道:「周作人是近代中國散文藝術最偉大的塑造者之一,他繼承古典傳統的精華,吸收外國文化的精髓,兼容並包,體驗現實,以文言的雅約以及外語的新奇,和白話語體相結合」、「五十年來景從服膺其藝術者最眾,而就格調之成長和拓寬言,同時的散文作家似無有出其右者。周作人之為新文學一代大師,殆無可疑」。這篇文章是身為編輯的楊牧,特別為《周作人文選》所寫的緒言。文末所言,尤當留意:「周作人是一個相當完整的新時代的知識分子,一個博大精深的『文藝復興人』(Renaissance Man)」,不難看出編者既表達對這位新文學前輩的推崇,也彷彿寄寓了對同為作家的自己之期許。
〈周作人論〉寫於一九八三年,彼時四十三歲的中年楊牧一邊擔任台大外文系客座教授,一邊投入詩、散文、評論、翻譯的經營,替讀者擘造一座又一座文學之真與美的殿堂。二十部詩集、十六部散文、十部論述與六部翻譯,他一生以文字形塑出的豐碩成果,於國內堪稱「景從服膺其藝術者最眾」,視楊牧「之為新文學一代大師,殆無可疑」。他在各類文體創作上的成績,被譯為英文、德文、法文、日文、瑞典文、捷克文、荷蘭文、義大利文等不同語文出版,並曾榮獲詩宗社詩創作獎、吳魯芹散文獎、時報文學獎推薦獎、中山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國家文藝獎、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紐曼華語文學獎、瑞典蟬獎等國內外殊榮,是少數受到國際漢學界高度重視的台灣作家。接受西方文學,融會中國經典,根植台灣本土,楊牧無疑正是完整的新時代知識分子,一個博大精深的「文藝復興人」,其作品持續給予各地讀者無窮的啟發與暗示。
古詩詞的神韻和新章法的抒情
本名王靖獻的楊牧,一九四○年九月六日出生於東台灣的花蓮,自幼徜徉在奇萊山、木瓜溪、花東縱谷與太平洋的懷抱。十五歲尚在花蓮中學高級部就讀時,他便開始以早期筆名「葉珊」於《現代詩》、《藍星》、《創世紀》、《野風》等刊物發表新詩。一九五九年九月楊牧先考上東海大學歷史系,次年九月再轉入外文系,期間印行了首部個人詩集《水之湄》。雖掛名由藍星詩社出版,實際上是他自己編選,請妹妹楊璞幫忙校對、雕塑家楊英風設計封面,最後交給父親經營的印刷廠,在家鄉花蓮印製成書。一九六一年,年方廿一的青年詩人以八首作品入選由瘂弦與張默主編的《六十年代詩選》。編者寫道:「無疑的,葉珊是我們最有才華和最令人喜愛的詩人……每一個少年人對於神、自然、生命和愛情所作的驚奇的詢問,所得到的便是像葉珊的詩
那樣的答覆。」古詩詞的神韻和新章法的抒情,年少易感的詩人,筆下已流露出不為「婉約」二字所拘牽之特質。
東海外文系畢業後, 他赴美留學, 先後取得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與柏克萊加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柏克萊時期的「 葉珊」 著作頗豐, 共出版了文集《 葉珊散文集》 ( 一九六六) 、譯作《 西班牙浪人吟》(一九六六)、詩選集《非渡集》(一九六九)、第三部個人詩集《燈船》(一九六六)與充滿費解隱喻的第四部個人詩集《傳說》(一九七一)。
從苦悶憂愁步向凝練含蓄
一九七二是十分重要的一年―一來詩人結束了自一九六六年起在柏克萊的求學生活,展開全新的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教授生涯。二來他捨棄了舊筆名「葉珊」,首度啟用新筆名「楊牧」於《純文學》雜誌第六十二期發表〈年輪〉。此作後又結集為揉合散文與詩篇的創作集《年輪》(一九七六),獲得首屆詩宗獎的〈十二星象練習曲〉亦溶入其中。創作於一九七○年的〈十二星象練習曲〉長達百行,以戰爭、死亡、性愛交織出一座龐大的象徵體系。彼時他尚在柏克萊加大攻讀學位,該校正是反戰運動的重要陣地,抗議美國政府介入越戰甚力。詩人卻礙於是外籍學生,自忖「無論我於情如何介入,於法我不得申訴」,遂有借助參戰男子口吻訴說之〈十二星象練習曲〉。此作援十二天干的時辰連綴與十二星象的空間挪移為線索,以詩記錄了令青年們充滿困惑的年代,卻也留下多處難以通達解釋的罅隙。《年輪》一書可謂總結了詩人在柏克萊與西雅圖兩地間的顧盼、覃思與猶疑,在形式與文體上之實驗堪稱前衛。就內容而言,《年輪》迄今仍充滿許多值得深掘的細節,如學者紀大偉就從其中〈一九七二〉這章,注意到當代所認知的「同性戀」概念是如何在七○年代台灣作家筆下顯影。
到了西雅圖時期的「楊牧」詩風丕變,從苦悶憂愁步向凝練含蓄,並更多地欲以文字介入現實、叩問社會、寄託期待。以詩而觀,這個階段他共繳出《瓶中稿》(一九七五)、《北斗行》(一九七八)、《禁忌的遊戲》(一九八○)、《海岸七疊》(一九八○)四部詩集與一部現代詩劇《吳鳳》(一九七九)。譬如〈讓風朗誦〉,便很能代表他如何將前期之停滯及困頓,翻轉為流動與溫暖:「那時你便讓我寫一首/春天的詩,寫在胸口/心跳的節奏,血的韻律/乳的形象,痣的隱喻/我把你平放在溫暖的湖面/讓風朗誦」。愛情不能口說無憑,在胸口寫詩乃成最好見證。「心跳的節奏,血的韻律/乳的形象,痣的隱喻」二句當是想像詩歌與身體結合,讓抽象的愛高度形象化起來。楊牧向來嫻熟以聲響及節奏控制來推進詩篇,並藉此將中、長篇作品加入敘事及戲劇因子。如《傳說》一書中〈延陵季子掛劍〉,詩人首度嘗試以「戲劇獨白」(dramatic
monologue)作詩;至《瓶中稿》所錄〈林沖夜奔〉寫悲劇英雄林沖落草為寇,內容取材自《水滸傳》,形式援引元雜劇,並依關目結構分為四折。以混聲交響、觀點替換來逐步推進的〈林沖夜奔〉,可謂一新當代中文抒情詩之面貌。
以理性冷靜抗拒咆哮激情
一九七八年楊牧在回台期間偶然認識夏盈盈,隔年十月便在台灣舉行婚禮,一九八○年相偕赴美生活。新婚與迎接長子出生,讓楊牧的抒情詩面貌完全改變,全本幾乎皆屬情詩的《海岸七疊》最是明顯。那些生命中無法排遣的苦悶,終因這位「你是我們家鄉最美麗/最有美麗的新娘」(詩作〈花蓮〉)獲得緩解。此時楊牧的詩文中,洋溢著前所未見的堅定自信與溫潤可親。但詩人身分之於楊牧就是廣義的知識分子,應當以理性冷靜抗拒咆哮激情。八○年代之後,楊牧長期來回台、美與香港三地,對社會乃至於政治的關懷雖愈發明顯,卻幾乎不曾以直白語言書寫詩篇,而將其全數留給專欄文字(如《交流道》即是藉隨筆寄語抒懷)。他恆常保持理解同情,心向永恆純淨之地,散文集《搜索者》(一九八二)承續了《柏克萊精神》(一九七七)的入世情懷,並延展出對人情事理的通透洞悉。
楊牧嘗提倡「寫一篇很長很長的散文」,並欲打破散文的體式限制及文類界線。《搜索者》及其後的自傳體散文《奇萊前書》(二○○三,合《山風海雨》、《方向歸零》和《昔我往矣》三部為一)與《奇萊後書》(二○○九)俱為他的信念實踐與創作高峰。至於楊牧之晚期風格,最可見於四本詩集《時光命題》(一九九七)、《涉事》(二○○一)、《介殼蟲》(二○○六)與《長短歌行》(二○一三)。其中呈現了對時間的焦慮、對遺忘的憂懼,以及盼望尚友古人(陶潛、韓愈),並將「心之鷹」與「獨鶴」皆化為抒情自我的象徵。晚期的楊牧詩篇,有著對風騷傳統的繼承與對希臘精神的嚮往,思想與技巧皆上達另一高度,也等同帶給讀者最多的挑戰。
作為一名文學教育家,楊牧著有寫給青年的十八篇書信體散文《一首詩的完成》(一九八九)。《傳統的與現代的》(一九七四)、《文學知識》(一九七九)、《文學的源流》(一九八四)、《隱喻與實現》(二○○一)等書,則多集自他的文學研究與評論文字,其中可見讀書治學之態度,亦有「為文學辯護」的豪情。學者楊牧的研究著作不以量取勝,而是面向甚廣,所談橫跨古今到東西、台灣與中國,筆鋒所帶之識見與感情,今日學院內盛行的「學報體」遠不能及其十分之一。總的來說,楊牧在各類文體創作、評論與翻譯上的成績,絕對足以稱為「一人即成學」―前一位「一人即成學」的代表作家是余光中,可惜晚近「余學」研究在域外似乎比本地還要興盛,不禁令人感嘆。
台灣的,也是世界的
但我以為「楊牧學」若要求其完備,尚有兩個區塊仍待補上:一是楊牧的辦學擘畫,二是楊牧的編輯事功。前者關乎一名當代作家兼人文學者,如何全力參與香港科技大學與台灣東華大學的院系籌設,目標規劃、師資延聘、課程設計……在在皆有可觀;後者涉及楊牧罕為人知的「編輯家」身分,其實他從一開始便自編每部作品集,後來更多次把著作修訂重編,以成定本。赴美留學時楊牧與林衡哲合編二十四部志文版「新潮叢書」,目的是要造就「一套完全由國人動手著述的好書,而不是亦步亦趨的翻譯品」。一九七六年他與友人創辦洪範出版社,凡屬洪範文學叢書或譯叢,摺口處之作者介紹及內容說明,幾乎都由楊牧親撰。他又好以編者身分,替洪範之五四新文學名家選集寫長篇導論,往往可收一錘定音,確認歷史地位之效。今日讀者一眼可辨
的「洪範體例」,也是出自楊牧之規範與編輯葉步榮之執行,才會誕生並維持長久。他曾擔任東海大學校刊《東風》與《現代文學》第四十六期「現代詩回顧專號」主編,並替《聯合報》副刊審閱過現代詩投稿。這位「編輯家」的編輯行為、守門人角色及對文學典律的影響,還留有太多值得探索之處。楊牧是台灣的,也是世界的。楊牧學應該是最本土的,卻也可以是最跨區域、跨文化的。楊牧奉獻一生心力,終能達到「一人即成學」;吾輩當以不斷細讀,反覆詮解,盼能更多地認識到楊牧之博大精深。
【附:楊牧的文學遺產】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發的三月,西方文化中代表著不吉利的十三號星期五,傍晚傳來詩人楊牧辭世消息。我一向不喜歡稱人「大師」,因為這稱呼顯得太輕易、廉價且經常貶值;不過楊牧確實是台灣文學史上一號人物,某些部分甚至堪稱是頭號人物。近幾年我們損失了太多文學史上的一號人物:從二○一七年一月的羅門、九月的李永平、十一月的鄭清文、十二月的余光中,到二○一八年三月的李敖與洛夫,二○一九年一月的林清玄、十二月的林良……每一位人生謝幕時都喚起了讀者多少喟嘆與無盡回憶。但我總以為斯人離世,感傷難免,要緊的是能否理解作家留下的文學遺產(Literary Heritage),辨識出其欲引領之方向,與嘗試澆灌於世之養分。
楊牧生前出版了二十部詩集、十六部散文、十部論述與六部翻譯,作品曾被譯為英文、德文、法文、日文、瑞典文、捷克文、荷蘭文、義大利文等不同語文出版,確實是極少數受到國際漢學界高度重視的台灣作家,甚至被媒體報導為「台灣最有機會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詩人」(後者未免太過了些,顯然既不了解諾獎提名/得獎差距與文化政治角力,也不認識心懷永恆聖殿、持守恭謹虔敬的作家楊牧)。但我所說的文學遺產,已超過這些可見之出版品與榮耀,而比較接近一種示之於眾的人格典型。楊牧逝世次日的《聯合報》副刊上,我撰文主張楊牧允為當代台灣的文藝復興人(Renaissance Man),其地位堪稱「一人即成學」,並對「楊牧學」之臻於完備,提出幾點個人建議。該篇言猶未盡,此處我還想說:與近年間辭世的幾位台灣文學史上一號人物相較,論讀者數,他不是最多;論難懂處,他恐怕居冠。楊牧從來就不是好讀的首選、可親的名家;但就算是一九七二年以前的舊筆名「葉珊」時期,他都不曾因讀者調整自己的步伐。
唯這並非說詩人刻意擺出一副書寫者的忸怩作態,而是我以為楊牧跟讀者間的「隔」,也是其人格典型的部分呈現。生於日本統治台灣末期的東海岸花蓮,幼時見證國民政府倉皇東渡,及長於大度山完成大學學業,隨後長期離台赴美,從碩博士生至擔任大學教席。美國校園反越戰時,他一介外國學生自知「於情如何介入,於法我不得申訴」;一九八○年二月二十八日台灣島內發生林宅血案,他在激憤下罕見地迅速完成〈悲歌為林義雄作〉,寄回台灣後「報社版都排好了,可是登不出來,我就在香港登」。6此詩能再次「返鄉登台」,得要等到一九九三年《聯合文學》慶祝發行第一百期,由總編輯初安民特別選刊並寫道:「這首編輯含蓄著淚發排的詩作,我們推薦,並且一起思考。」此作後來也沒有收入八○年代任一部個人詩集中,一九九五年詩人自編《楊牧詩集Ⅱ:一九七四―一九八五》,方將其歸入「有人」一卷。
對美麗島事件及林家被滅門的反應,讓〈悲歌為林義雄作〉成為楊牧此生難得的,出自於憤懣當下以詩回應。長年身居學院的他,書齋顯然比街頭更適合其馳騁,甘為一名守望者而不當行動家。作家楊牧刻意持守的「隔」,不僅是對於讀者,而且及於事件―這讓他比別人多出覃思默想的「空間」,沉浸東西方傳統文學則讓習於尚友古人的他拉出了「時間」。或許就是這寶貴的時空距離,讓楊牧作品裡的隱藏作者普遍呈現「不在場的在場」,散發出罕見於其他當代台灣作家的文學魅力與閱讀體會。
他的人格典型當然不僅止於此。繁如星斗的文字、孤獨深邃的心靈、堅持對真與美及希臘古典的探索、化「心之鷹」和「獨鶴」為自我象徵……這些無疑都是楊牧的一部分,卻也只是一部分的楊牧。因為他不是只會以文學創作者身分鼓勵他人應該涉世,自己更長期以文學教育家跟文學編輯家身分領銜涉事。後兩種身分是迄今「楊牧學」研究最欠缺的區塊,亟待有識者填補。楊牧曾投入十餘年光陰積極辦學,一九九一年他參與香港科技大學的創建,一九九六年又受邀回到故鄉新成立的國立東華大學,擔任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一職。二○○二年七月中央研究院正式通過成立中國文哲研究所,首任所長也是楊牧,一直到二○○四年十二月才卸任。位於花蓮壽豐的東華大學佔地逾兩百公頃,也因為他提倡「追求自由」學風,成為台灣第一所上下課沒有鐘聲的大學(令人思及他年少時向老師請假,理由就是「苦悶」兩字)。這樣的人格典型成功吸引了不同世代的師生奔赴洄瀾,他還引進歐美的駐校作家制度,並禮聘到李永平、李勤岸、須文蔚等才具殊異的師資。自草萊初闢到開啟盛世,楊牧正是台灣創作人才流派中「東華幫」的首任掌門。第三代如宋尚緯、曹馭博等人的文學養成及詩歌創作,依然可見師公楊牧的影響印跡。
出版編輯比起設校辦學,絕對花費楊牧更多時間與精力。因為從第一本書開始,楊牧就是自己著作的編輯,連廣西師大出版社簡體版《楊牧詩選》都是由他自選自編。沒有楊牧的擘畫與堅持,就不會誕生志文出版社「新潮叢書」跟洪範出版品之「洪範體例」。他還曾耗十五年磨一劍,把過往以中原為中心的唐詩選,帶入現代的、台灣的、受過英美文學訓練而成的編輯視野,遂能催生出一部有著閩南味、椰樹與木棉的《唐詩選集》。辦學與編輯雖各據一端,卻也都是楊牧人格典型的一部分顯影―既是絕對浪漫,亦不或忘現實。
他對中國大陸的態度也該一提。楊牧自己寫過,早年曾受中國作家協會之邀赴陸,旅途所見跟心中期待落差甚大,從此斷了再訪念頭。其實二○一三年他為了文學紀錄片《朝向一首詩的完成》,還是應邀去了北京並舉辦公開活動,只是不知他對此行、對中國有何新想法?與另兩位同在仙界的詩人余光中、洛夫相較,作品在陸只有零星出版的楊牧,當地讀者實在說不上有全面性認識。他們熟悉的「楊牧」,是曾任《星星》詩刊主編的四川詩人,兩人除了筆名外並無一處相同。但在台灣的社會運動或街頭抗爭現場,參與者可能會自發朗誦一二九行〈有人問我公理和正義的問題〉,卻始終聽不到一句洛夫或余光中。倘若這是青年一代的選擇,沒有理由不該尊重。新世代對楊牧人格典型的景仰,恐亦與他曾堅定抵抗「台灣文學為中國文學的附庸、邊緣或延續」之說有關。在〈台灣詩源流再探〉一文中,楊牧寫道:「這將近四百年的源流,孕育出我們獨異於其他文化領域的新詩,生命因為變化的環境而常新,活水不絕。它保有不可磨滅的現代感(modernity),拒絕在固定的刺激反應模式裡盤旋;它有一種肯定人性,超越國族的世界感(cosmopolitanism),擁抱自然,嚮往抽象美的極致」、「我們使用漢文字,精確地,創作台灣文學。」誠可謂是一錘定音,足令惶惑之人警醒。楊
牧以一生完整示範,如何汲取漢語傳統,接受西方文學,植根本土經驗,創製出一部部屬於台灣,也屬於世界的作品。他留下的文學遺產固然甚多,以上啟示,必在其中。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