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炊煙隨著牧歌的聲浪而慢慢地飛騰起來,彷彿是從土地中所發泄出來的偉大的怨氣一樣,那怨氣一年復一年地,一日復一日地,總是毫無聲息地消散於廣漠的太空裡。」
悲苦的生命,交織了對於革命的追尋
農民階級意識的覺醒,如野火般燎原在舊封建之間
▎青春夢逝,啟蒙思想的傳播
夜已經深了。在寂靜的田野間偶爾傳來幾聲犬吠和一種什麼夜鳥的叫鳴。那聲音對於李杰是很熟悉的,然而在竹床上輾轉反側不能入夢的他,總想不起這叫鳴著的夜鳥是什麼名字。由那種淒清而愁苦的音調,他的內心裡緊張起來一種說不出的,說悲哀又不是悲哀,說歡欣又不是歡欣的情緒。
▎革命哨起,風暴來臨之前
本來僻靜的、沉滯得幾如死水一般的鄉間的生活,近兩日來,忽然沸騰起來了。在田角間,在茅屋內,或在路途上,到處言談著關於農會的事情。似乎發現了一種什麼奇蹟也似的,大家的心都為著這奇蹟所刺動了,期待著一種新的命運的到來。老年人聞著這種消息,心裡也何曾是漠然不動,但是在表面上,他們總是都很不在意地,輕蔑地以這事為瞎鬧。
▎痛失領袖,更加堅定於信仰
落著絲絲的細雨。天氣的陰淒符合著人們的悲哀的心境。在每個人的面容上尋不出一點愉快的痕跡來。然而沒有一個人哭。張進德說,在戰士的墓前只有堅決的誓語;而不應當做無力的哭泣。
▎所謂責任,革命同袍的勇氣與情感
同志們相信他,希望他,因此他應當想出一點什麼,然而飽和眾人一樣,什麼也沒想出來。在他的沉毅的面孔上,現在布滿了憂鬱的烏雲。他的眼睛雖然還炯炯地放著光芒,然而如果你逼近一看,那便要看出他那眼底深處的苦痛和焦慮來。但是悲觀的語句從來不自他的口中發出,因為他知道他自己的地位和他對於同志們的意義。如果他也表示悲觀起來,那更要餒同志們的氣,這就是說,同志們更要陷入絕望了。不,無論情形是怎樣的嚴重,境遇是怎樣的艱難,他都應當鼓著同志們的氣,而這英勇的氣就是他們唯一的出路!
【本書特色】:
本書為蔣光慈最後一部長篇小說,同時為作者在寫實主義與浪漫主義兼顧下的成熟佳作,運用多篇章的「蒙太奇」手法,將眾角色的獨白、背景故事交融成豐富而深遠的藝術畫面,描述大時代下的小人物如何在自己的困頓中找到濃郁的革命熱情,進而追求生命的理想,是一部經典且生活感強烈的作品,值得細細品味其中的美麗與哀愁。
悲苦的生命,交織了對於革命的追尋
農民階級意識的覺醒,如野火般燎原在舊封建之間
▎青春夢逝,啟蒙思想的傳播
夜已經深了。在寂靜的田野間偶爾傳來幾聲犬吠和一種什麼夜鳥的叫鳴。那聲音對於李杰是很熟悉的,然而在竹床上輾轉反側不能入夢的他,總想不起這叫鳴著的夜鳥是什麼名字。由那種淒清而愁苦的音調,他的內心裡緊張起來一種說不出的,說悲哀又不是悲哀,說歡欣又不是歡欣的情緒。
▎革命哨起,風暴來臨之前
本來僻靜的、沉滯得幾如死水一般的鄉間的生活,近兩日來,忽然沸騰起來了。在田角間,在茅屋內,或在路途上,到處言談著關於農會的事情。似乎發現了一種什麼奇蹟也似的,大家的心都為著這奇蹟所刺動了,期待著一種新的命運的到來。老年人聞著這種消息,心裡也何曾是漠然不動,但是在表面上,他們總是都很不在意地,輕蔑地以這事為瞎鬧。
▎痛失領袖,更加堅定於信仰
落著絲絲的細雨。天氣的陰淒符合著人們的悲哀的心境。在每個人的面容上尋不出一點愉快的痕跡來。然而沒有一個人哭。張進德說,在戰士的墓前只有堅決的誓語;而不應當做無力的哭泣。
▎所謂責任,革命同袍的勇氣與情感
同志們相信他,希望他,因此他應當想出一點什麼,然而飽和眾人一樣,什麼也沒想出來。在他的沉毅的面孔上,現在布滿了憂鬱的烏雲。他的眼睛雖然還炯炯地放著光芒,然而如果你逼近一看,那便要看出他那眼底深處的苦痛和焦慮來。但是悲觀的語句從來不自他的口中發出,因為他知道他自己的地位和他對於同志們的意義。如果他也表示悲觀起來,那更要餒同志們的氣,這就是說,同志們更要陷入絕望了。不,無論情形是怎樣的嚴重,境遇是怎樣的艱難,他都應當鼓著同志們的氣,而這英勇的氣就是他們唯一的出路!
【本書特色】:
本書為蔣光慈最後一部長篇小說,同時為作者在寫實主義與浪漫主義兼顧下的成熟佳作,運用多篇章的「蒙太奇」手法,將眾角色的獨白、背景故事交融成豐富而深遠的藝術畫面,描述大時代下的小人物如何在自己的困頓中找到濃郁的革命熱情,進而追求生命的理想,是一部經典且生活感強烈的作品,值得細細品味其中的美麗與哀愁。
作者簡介
蔣光慈,1901-1931,字號俠生,小說作家,多以大革命為背景,採用「革命加戀愛」的主題,表現歷史轉變關頭革命青年的苦悶、悲憤和奮起抗爭的精神世界。著有短篇小說集《鴨綠江上》;中篇小說《短褲黨》、《野祭》、《最後的微笑》;長篇小說《衝出雲圍的月亮》等。
目次
一 鄉間
二 母親
三 革命軍
四 家門口
五 老人家
六 夕陽
七 聲音
八 救命
九 飯菜
十 田野
十一 唱歌
十二 出色
十三 城裡
十四 閃耀
十五 昨夜
十六 年輕人
十七 距離
十八 親密
十九 背影
二十 衣服
二十一 青年
二十二 竹床
二十三 樹蔭
二十四 生活
二十五 聚集
二十六 廟裡
二十七 農會
二十八 眼光
二十九 錢財
三十 書房
三十一 報告
三十二 關係
三十三 微雨
三十四 枕頭
三十五 頭顱
三十六 況味
三十七 示威
三十八 斗笠
三十九 拿筆
四十 東山
四十一 舉動
四十二 空氣
四十三 奴隸
四十四 霹靂
四十五 士兵
四十六 隊長
四十七 真誠
四十八 消息
四十九 路途
五十 大殿
五十一 知覺
五十二 擁抱
五十三 烏雲
五十四 偵探
五十五 半山腰
五十六 襲擊
二 母親
三 革命軍
四 家門口
五 老人家
六 夕陽
七 聲音
八 救命
九 飯菜
十 田野
十一 唱歌
十二 出色
十三 城裡
十四 閃耀
十五 昨夜
十六 年輕人
十七 距離
十八 親密
十九 背影
二十 衣服
二十一 青年
二十二 竹床
二十三 樹蔭
二十四 生活
二十五 聚集
二十六 廟裡
二十七 農會
二十八 眼光
二十九 錢財
三十 書房
三十一 報告
三十二 關係
三十三 微雨
三十四 枕頭
三十五 頭顱
三十六 況味
三十七 示威
三十八 斗笠
三十九 拿筆
四十 東山
四十一 舉動
四十二 空氣
四十三 奴隸
四十四 霹靂
四十五 士兵
四十六 隊長
四十七 真誠
四十八 消息
四十九 路途
五十 大殿
五十一 知覺
五十二 擁抱
五十三 烏雲
五十四 偵探
五十五 半山腰
五十六 襲擊
書摘/試閱
一
這鄉間依舊是舊日的鄉間。
靠著山丘,傍著河灣,零星散布著的小的茅屋,大的村莊,在金黃色的夕陽光輝中,依舊是沒有改變一年以前的形象。炊煙隨著牧歌的聲浪而慢慢地飛騰起來,彷彿是從土地中所發泄出來的偉大的怨氣一樣,那怨氣一年復一年地,一日復一日地,總是毫無聲息地消散於廣漠的太空裡。烏鴉成群地翱翔著,叫鳴著,宛然如報告黃昏的到臨,或是留戀那夕陽的西落。那樹林葳蕤的處所,隱隱地露出一座樓閣的屋頂,那景象彷彿是這鄉間的聖地,而在它周圍的這些小的茅屋,大的村莊,不過是窮苦的窩巢而已。
一切都仍舊,一切都沒有改變……
但是,這鄉間又不是舊日的鄉間了。
在什麼隱隱的深處,開始潛流著不穩的水浪。在偶爾的,最近差不多是尋常居民的談話中,飛動著一些生疏的,然而同時又是使大家感覺得異常興趣的字句:「革命軍」……「減租」……「土地革命」……「打倒土豪劣紳」……這些字句是從離此鄉間不遠的城市中帶來的,在那裡聽說快要到來革命軍,或者革命軍已經到來了。
年老的鄉人們聽到了這些消息,也很對之注意,然而是別種想法:革命?為什麼要革命?世道又大變了!……年輕的鄉人們卻與他們的前輩正相反。這些消息好像有什麼魔力也似的,使他們不但暗暗地活躍起來,而且很迫切地希望著,似乎他們將要從「革命軍」的身上得到一些什麼東西,又似乎他們快要赴歡娛的席筵,在這席筵上,他們將痛痛快快地卸下自己肩上的歷年積著的重擔,而暢飲那一種為他們所渴望的、然而為他們所尚不知道是什麼滋味的美酒。
他們,年輕的人們,相互地詢問道:
「快了罷?」
「快了,快要到了。……」
從問話的人的口中冒出「快了罷?」幾個字來,這可聽得出他是怎樣熱烈地希望著那一種所謂「快了」的東西。從回答者的口中冒出「快要到了……」的聲音,令人又可感覺到他是在怎樣地得意。大家說完了話,或是在繼續的談話中,如果談話的場所是在田野裡,那他們便免不了地要向那樹林葳蕤的處所,那高聳的樓房的屋頂默默地望著,或是很帶仇意地溜幾眼。
在那裡住著這一鄉間的主人,這一鄉間的田地大半都是屬於他的。在不久以前,鄉人們,這其間年輕的當然也在內,經過那一座偉大的樓房的旁邊時,總不禁都要起一種羨慕而敬佩的心情:「住著這一種房子才是有福氣的,才不愧為人一世呵!……」但是在這一年來,這種心情逐漸地減少了,好像有一種什麼力在主宰著也似的。尤其是在最近,青年人的心理變化得異常的快,對於那座巍然的樓房不但不加敬慕,而且仇恨了。他們在田野間所受著的風雨的欺凌,在家庭中所過著的窮苦的生活,彷彿這些,他們很模糊地意識到,都是不公道的,不合理的,而這些罪源都是來自那樹林葳蕤的處所……
在最近的半月內:自從礦工張進德回到鄉間之後,這一種不穩的空氣更加激盪了。他隨身帶回來一些新的思想、新的言語,在青年們中間偷偷地傳布著,大部分的青年們都受了他的鼓動。他所說的一切,就好像興奮的藥劑一樣,把青年們都興奮起來了。他說,現在是革命的時代了,農民們應當起來……他說,地主的,例如李敬齋的錢財,田地,都是農民為他掙出來的,現在農民應當將自己的東西收回轉來……這是一種如何駭人聽聞的思想!然而青年們卻慶幸地將它接受了。
青年們知道張進德是一個誠實而精明強幹的人,對於他都懷著敬意。半年以前,當他從礦山回裡看他的病了的母親的時候,他還是一個很沒有什麼驚奇的思想的礦工,向青年們所敘訴著的,也不過是一些瑣碎的關於礦山上的事。但是在這一次的回來,他差不多變成別一個人了。在一般青年的眼光中,他簡直是「百事通」,他簡直是他們的唯一的指導者。青年們感覺得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在此以前被一種什麼東西所矇蔽住了,而現在他,張進德,忽然將這一種矇蔽的障幕揭去了,使著他們開始照著別種樣子看待世界,思想著他們眼前的事物。他們宛然如夢醒了一樣,突然看清了這世界是不合理的世界,而他們的生活應當變成為別一種的生活。
二
張進德是一個沒有家室的人。曾有過一個衰老的母親,他是很愛她而且是很孝順她的。然而不幸她於他最後一次的回裡時死去了。自從母親死去了之後,這鄉間已經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牽得住張進德的一顆心了,――在這鄉間他不但沒有房屋,沒有田地,以及其它什麼財產,而且連一個親人都沒有了。這鄉間的景物也很美麗,這鄉間的居民也很樸實,然而張進德已經不再留戀它們了,決定在城市中或在礦山上,永遠地過著那種群眾的工人的生活。那生活並不舒適,所受的壓迫和痛苦,並不較農民的生活稍為減低,但不知為什麼,他總覺得那生活較為有趣。在母親死去之後,他依舊回到礦山去,打算不再回到這鄉間了。
他整整地過了四年的礦工的生活,在他最後一次(這是半年前的事情)回來看望病了的母親,母親終於在他的悲哀中死了,而他又重新回到礦山以前,他的勞動的生活很平靜,因之也從來沒有過什麼特異的思想。做工吃飯,這是窮人的本分,他從沒曾想到自己本分以外的事。不料他回到礦山不久,工人們便鬧起增加工資的風潮,而他在這一次的風潮中,莫名其妙地被推為罷工的委員。於是他的生活,接連著他的思想也就從此變動起來了,他遇見了不知來自何處的革命黨人,他們的宣傳使他變換了觀看世界的眼睛……
在此以前,他以為這座礦山是給窮人們以生活的工具的,沒有了這座礦山,便沒有了幾千個人的飯碗。現在他明白了,工人們從這座礦山所得到的很微末,而他們的血汗,盡為資本家所汲取去了,並沒有得到十分之一的代價。他很會思想,於是他思想到工人生活的困苦,礦山上一切情形的黑暗……最後他思想道,這世界是不公平的,應有改造一改造的必要,而他,張進德,應如為他所認識的革命黨人一樣,努力做這種改造的工作。
他漸漸變成了礦工的領袖……公司方面對於他的仇恨,和著工人們對於他的擁護,同時增加起來。不久,在半月以前,他在礦山上宣傳革命軍快要到來了,而他們,礦工們,應當趕快起來改良自己的生活……公司方面聽到了這種危險的消息,便溝通了當地的駐防的軍隊,決意將他捉到,以至於處死。因此,他不得已又逃回到自己的鄉間了。
鄉間差不多還是半年前的鄉間,可是張進德卻完全不是半年前的張進德了。半年前的張進德所能告訴鄉人的,不過是些礦山上的瑣事,半年後的張進德卻帶回來了一些無形的炸藥。無聲的巨炮,震動了這鄉間的僻靜的生活。自從他回到鄉間之後,一般青年的農民得到了一個指導者,因之,他們的心已經不似先前的平靜,而他們的眼睛變得更為清明……
張進德住在他的表姐夫吳長興的家裡。吳長興是窮苦的佃農,當然容不了張進德的吃白飯,而張進德也就沒想到要連累他的窮苦的表姐夫,――他不過是在他家借一塊地方寄宿而已。雖然兩間低小而陰濕的茅房,並不是寄宿的佳所,然而這對於張進德已經是很幸運了,他究竟還不致於睡在露天地裡。
當他從礦山逃跑的時候,朋友們捐助了一點款子,所以他現在吃飯並不成問題,而且也並不急於要找工作。他明白他這次的回鄉,雖然是不得已的事,但是他想,他的任務是在於「改造」,無論走到什麼地方,他都應當不要忘記了這個……
這鄉間究與他有密切的因緣,而且在這一次的回裡,這鄉間突然引起了張進德的趣味。在半年以前,當他離開它的時候,他決定不再留戀它了,因為在這裡已經沒有了使他留戀的東西。那時他只覺得它僻靜,沒有趣味,抵不得那城市或礦山的生活。但是現在呢?對於張進德,這鄉間的面目改變了。矮小的茅屋,農民們的困苦的生活……以前他覺得很平常,因之,也就從沒想過這些現象是不合理的,可是現在他卻覺得了:這是不合理的現象,所以也就有「改造」的必要!……於是他決心將自己的思想向一般年輕的農民們宣傳,而對於年老的農民們,他以為他們的腦筋太腐敗了,不大容易新鮮起來。
他的宣傳得到了效果。青年們都漸漸地蠕動起來了。每一個人的腦筋裡都開始活躍著一種思想:
「現在是時候了,我們應當幹起來!……」
這鄉間依舊是舊日的鄉間。
靠著山丘,傍著河灣,零星散布著的小的茅屋,大的村莊,在金黃色的夕陽光輝中,依舊是沒有改變一年以前的形象。炊煙隨著牧歌的聲浪而慢慢地飛騰起來,彷彿是從土地中所發泄出來的偉大的怨氣一樣,那怨氣一年復一年地,一日復一日地,總是毫無聲息地消散於廣漠的太空裡。烏鴉成群地翱翔著,叫鳴著,宛然如報告黃昏的到臨,或是留戀那夕陽的西落。那樹林葳蕤的處所,隱隱地露出一座樓閣的屋頂,那景象彷彿是這鄉間的聖地,而在它周圍的這些小的茅屋,大的村莊,不過是窮苦的窩巢而已。
一切都仍舊,一切都沒有改變……
但是,這鄉間又不是舊日的鄉間了。
在什麼隱隱的深處,開始潛流著不穩的水浪。在偶爾的,最近差不多是尋常居民的談話中,飛動著一些生疏的,然而同時又是使大家感覺得異常興趣的字句:「革命軍」……「減租」……「土地革命」……「打倒土豪劣紳」……這些字句是從離此鄉間不遠的城市中帶來的,在那裡聽說快要到來革命軍,或者革命軍已經到來了。
年老的鄉人們聽到了這些消息,也很對之注意,然而是別種想法:革命?為什麼要革命?世道又大變了!……年輕的鄉人們卻與他們的前輩正相反。這些消息好像有什麼魔力也似的,使他們不但暗暗地活躍起來,而且很迫切地希望著,似乎他們將要從「革命軍」的身上得到一些什麼東西,又似乎他們快要赴歡娛的席筵,在這席筵上,他們將痛痛快快地卸下自己肩上的歷年積著的重擔,而暢飲那一種為他們所渴望的、然而為他們所尚不知道是什麼滋味的美酒。
他們,年輕的人們,相互地詢問道:
「快了罷?」
「快了,快要到了。……」
從問話的人的口中冒出「快了罷?」幾個字來,這可聽得出他是怎樣熱烈地希望著那一種所謂「快了」的東西。從回答者的口中冒出「快要到了……」的聲音,令人又可感覺到他是在怎樣地得意。大家說完了話,或是在繼續的談話中,如果談話的場所是在田野裡,那他們便免不了地要向那樹林葳蕤的處所,那高聳的樓房的屋頂默默地望著,或是很帶仇意地溜幾眼。
在那裡住著這一鄉間的主人,這一鄉間的田地大半都是屬於他的。在不久以前,鄉人們,這其間年輕的當然也在內,經過那一座偉大的樓房的旁邊時,總不禁都要起一種羨慕而敬佩的心情:「住著這一種房子才是有福氣的,才不愧為人一世呵!……」但是在這一年來,這種心情逐漸地減少了,好像有一種什麼力在主宰著也似的。尤其是在最近,青年人的心理變化得異常的快,對於那座巍然的樓房不但不加敬慕,而且仇恨了。他們在田野間所受著的風雨的欺凌,在家庭中所過著的窮苦的生活,彷彿這些,他們很模糊地意識到,都是不公道的,不合理的,而這些罪源都是來自那樹林葳蕤的處所……
在最近的半月內:自從礦工張進德回到鄉間之後,這一種不穩的空氣更加激盪了。他隨身帶回來一些新的思想、新的言語,在青年們中間偷偷地傳布著,大部分的青年們都受了他的鼓動。他所說的一切,就好像興奮的藥劑一樣,把青年們都興奮起來了。他說,現在是革命的時代了,農民們應當起來……他說,地主的,例如李敬齋的錢財,田地,都是農民為他掙出來的,現在農民應當將自己的東西收回轉來……這是一種如何駭人聽聞的思想!然而青年們卻慶幸地將它接受了。
青年們知道張進德是一個誠實而精明強幹的人,對於他都懷著敬意。半年以前,當他從礦山回裡看他的病了的母親的時候,他還是一個很沒有什麼驚奇的思想的礦工,向青年們所敘訴著的,也不過是一些瑣碎的關於礦山上的事。但是在這一次的回來,他差不多變成別一個人了。在一般青年的眼光中,他簡直是「百事通」,他簡直是他們的唯一的指導者。青年們感覺得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在此以前被一種什麼東西所矇蔽住了,而現在他,張進德,忽然將這一種矇蔽的障幕揭去了,使著他們開始照著別種樣子看待世界,思想著他們眼前的事物。他們宛然如夢醒了一樣,突然看清了這世界是不合理的世界,而他們的生活應當變成為別一種的生活。
二
張進德是一個沒有家室的人。曾有過一個衰老的母親,他是很愛她而且是很孝順她的。然而不幸她於他最後一次的回裡時死去了。自從母親死去了之後,這鄉間已經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牽得住張進德的一顆心了,――在這鄉間他不但沒有房屋,沒有田地,以及其它什麼財產,而且連一個親人都沒有了。這鄉間的景物也很美麗,這鄉間的居民也很樸實,然而張進德已經不再留戀它們了,決定在城市中或在礦山上,永遠地過著那種群眾的工人的生活。那生活並不舒適,所受的壓迫和痛苦,並不較農民的生活稍為減低,但不知為什麼,他總覺得那生活較為有趣。在母親死去之後,他依舊回到礦山去,打算不再回到這鄉間了。
他整整地過了四年的礦工的生活,在他最後一次(這是半年前的事情)回來看望病了的母親,母親終於在他的悲哀中死了,而他又重新回到礦山以前,他的勞動的生活很平靜,因之也從來沒有過什麼特異的思想。做工吃飯,這是窮人的本分,他從沒曾想到自己本分以外的事。不料他回到礦山不久,工人們便鬧起增加工資的風潮,而他在這一次的風潮中,莫名其妙地被推為罷工的委員。於是他的生活,接連著他的思想也就從此變動起來了,他遇見了不知來自何處的革命黨人,他們的宣傳使他變換了觀看世界的眼睛……
在此以前,他以為這座礦山是給窮人們以生活的工具的,沒有了這座礦山,便沒有了幾千個人的飯碗。現在他明白了,工人們從這座礦山所得到的很微末,而他們的血汗,盡為資本家所汲取去了,並沒有得到十分之一的代價。他很會思想,於是他思想到工人生活的困苦,礦山上一切情形的黑暗……最後他思想道,這世界是不公平的,應有改造一改造的必要,而他,張進德,應如為他所認識的革命黨人一樣,努力做這種改造的工作。
他漸漸變成了礦工的領袖……公司方面對於他的仇恨,和著工人們對於他的擁護,同時增加起來。不久,在半月以前,他在礦山上宣傳革命軍快要到來了,而他們,礦工們,應當趕快起來改良自己的生活……公司方面聽到了這種危險的消息,便溝通了當地的駐防的軍隊,決意將他捉到,以至於處死。因此,他不得已又逃回到自己的鄉間了。
鄉間差不多還是半年前的鄉間,可是張進德卻完全不是半年前的張進德了。半年前的張進德所能告訴鄉人的,不過是些礦山上的瑣事,半年後的張進德卻帶回來了一些無形的炸藥。無聲的巨炮,震動了這鄉間的僻靜的生活。自從他回到鄉間之後,一般青年的農民得到了一個指導者,因之,他們的心已經不似先前的平靜,而他們的眼睛變得更為清明……
張進德住在他的表姐夫吳長興的家裡。吳長興是窮苦的佃農,當然容不了張進德的吃白飯,而張進德也就沒想到要連累他的窮苦的表姐夫,――他不過是在他家借一塊地方寄宿而已。雖然兩間低小而陰濕的茅房,並不是寄宿的佳所,然而這對於張進德已經是很幸運了,他究竟還不致於睡在露天地裡。
當他從礦山逃跑的時候,朋友們捐助了一點款子,所以他現在吃飯並不成問題,而且也並不急於要找工作。他明白他這次的回鄉,雖然是不得已的事,但是他想,他的任務是在於「改造」,無論走到什麼地方,他都應當不要忘記了這個……
這鄉間究與他有密切的因緣,而且在這一次的回裡,這鄉間突然引起了張進德的趣味。在半年以前,當他離開它的時候,他決定不再留戀它了,因為在這裡已經沒有了使他留戀的東西。那時他只覺得它僻靜,沒有趣味,抵不得那城市或礦山的生活。但是現在呢?對於張進德,這鄉間的面目改變了。矮小的茅屋,農民們的困苦的生活……以前他覺得很平常,因之,也就從沒想過這些現象是不合理的,可是現在他卻覺得了:這是不合理的現象,所以也就有「改造」的必要!……於是他決心將自己的思想向一般年輕的農民們宣傳,而對於年老的農民們,他以為他們的腦筋太腐敗了,不大容易新鮮起來。
他的宣傳得到了效果。青年們都漸漸地蠕動起來了。每一個人的腦筋裡都開始活躍著一種思想:
「現在是時候了,我們應當幹起來!……」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