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新年快樂!買書領券省荷包
情緒:人類跨越文化差異的共通語言
滿額折
情緒:人類跨越文化差異的共通語言
情緒:人類跨越文化差異的共通語言
情緒:人類跨越文化差異的共通語言
情緒:人類跨越文化差異的共通語言
情緒:人類跨越文化差異的共通語言
情緒:人類跨越文化差異的共通語言
情緒:人類跨越文化差異的共通語言
情緒:人類跨越文化差異的共通語言
情緒:人類跨越文化差異的共通語言
情緒:人類跨越文化差異的共通語言
情緒:人類跨越文化差異的共通語言
情緒:人類跨越文化差異的共通語言
情緒:人類跨越文化差異的共通語言

情緒:人類跨越文化差異的共通語言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80 元
優惠價
90342
庫存:3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情緒能受到控制嗎?
理智和情緒是相互矛盾、還是能和諧融合?
情緒究竟是生物特性,還是由文化所創造?
未來是否能製造出有感情的機器人?

大多數時候,我們都可以相當理性地思考。然而,當內心湧現激動的情緒,或是被強烈的心情占據,情況就不同了:
交通越來越擁擠時路怒症上身、全神貫注在遊戲或困難的計算中、贏得樂透瞬間致富、追求喜歡的人被斷然拒絕或是對方欣然接受、工作遭受到上司批評……

情緒所做的事――讓我們逃離危險,慫恿我們追求有吸引力的人,使我們集中精神,影響我們的判斷力、注意力、記憶力等認知能力――一切都有其理。

打開牛津大學出版社最受歡迎通識讀本,
用最簡明的方式一探情緒的演變。

情緒是編織出社會紋理結構的絲線,
從科學角度研究情緒具有極大價值,
了解情緒能讓人過得更豐富而不是更貧乏。

對思想家來說,展現情緒是合理的。對浪漫派來說,情緒和理智基本上是相互矛盾的。「情緒」一開始就被定義為「難以定義」的詞,即使到了高科技的現代,各類研究論述推陳出新,我們依舊很難為情緒下完善的定論。

 「情緒」一詞直到近代才出現,而且其實不太好用?
 情緒究竟是一種生物特性,還是由文化所創造?
 從演化史來看,情緒幫助人類存活?!那麼在相對容易存活的現代,情緒有何作用?
 世間諸多的美德都是「情緒過多或過少」兩種極端的中間點?
 讓人幸福或痛苦的事太多了,造成這兩者的眾多因素背後,是否有任何模式可依循?
 現代電腦科學家的目標是:建立能辨識並模擬人類情緒的系統與裝置,這真能實現嗎?

本書從生物演化、認知心理學、神經科學和人工智慧等角度探討情緒作用的歷程,試圖綜觀全局,拼湊起各別領域的一些碎片,我們將發現:情緒是一種「共通語言」,雖然文化差異讓人們分隔,然而人類共有的情緒遺產能將彼此聯繫起來。

【各方盛讚】
本書內容擁有令人欣賞的清晰、聰明且風趣。
──英國作家史蒂芬.普爾(Steven Poole),《衛報》(The Guardian)

極具閱讀性,是出色的入門書籍。
──臨床心理學家巴隆―柯恩(Simon Baron-Cohen),《自然》(nature)

有大量證據支持的明智見解。
──生物學和社會科學作家馬利克.科恩(Marek Kohn),倫敦旗幟晚報(Evening Standard)
可說是科普經典──《週日獨立報》(Independent on Sunday)

終於有本著作能以淺顯易懂又引人入勝的方式,探討我們精神生活中受到忽視的層面。
──路易斯.沃派特(Lewis Wolpert),《藍色的曙光:走出惡性憂傷》(Malignant Sadness)作者

這本書以最棒的方式介紹了關於情緒的思維與研究。它將這個時代的重要議題連結起來,包括情緒的起源、情緒能夠受到控制的程度,以及情緒對我們不可或缺的原因,這是一本生動有趣的著作。
──認知心理學教授基思.奧特利(Keith Oatley),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

寫給迷幻世代的情緒科學。充滿溫度與幽默,以極具說服力的論點證明人心體現出一種與社會調和的智慧,而且比有意識的理性更加深刻、廣泛、更具適應力。
──傑弗里.米勒(Geoffrey Miller),《The Mating Mind》作者

新興科學作家中的佼佼者迪倫.埃文斯寫了巧妙絕倫的論述:精簡、紮實,並且充滿最新的資訊。
──尼古拉斯.漢弗萊(Nicholas Humphrey),《A History of the Mind》與《Leaps of Faith》作者

【你是知識控嗎?關於牛津通識課】
用最簡明直白的方式,了解現代人最需要知道的大問題。
牛津通識課(Very Short Introductions,簡稱VSI)是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的系列叢書,秉持「為所有讀者提供一個可讀性強且包羅萬千的工具書圖書館」的信念,於1995年首次推出,多年來已出版近700本讀物,內容涉及歷史、神學、藝術、哲學、文學、醫學、自然科學、政治等數十多種領域。每一本書對應一個主題,由該領域公認的專家撰寫,篇幅簡潔精煉,並提供進一步深度閱讀的建議,確保讀者讀完後能建立該主題的專業級知識框架。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迪倫.埃文斯(Dylan Evans)
英國倫敦政經學院哲學博士。他曾於世界各地多所大學任教,並撰寫了九本著作,包括《The Utopia Experiment》(Picador, 2015)以及《Atheism: All That Matters》(Hodder, 2014)。他在2006至2007年間執行「烏托邦實驗」(Utopia Experiment),模擬了文明崩解之後的境況。

【譯者簡介】

彭臨桂
臺師大翻譯所畢。喜愛閱讀、音樂、攝影。

目次

前言
第一章:何謂情緒?
第二章:情緒的演化
第三章:如何獲得快樂?
第四章:理智與內心
第五章:哭泣的電腦
後記:心有其理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書摘/試閱

第一章:何謂情緒(節錄)
情緒一詞是現代的發明,而且不太好用。第一本使用這個詞的書一直到十九世紀才出現。其中最著名的是《人與動物的情緒表達》(The Expression of the Emotions in Man and Animals),作者為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於一八七二年出版。
當然,哲學家和詩人數千年來一直都在書寫和憤怒、憐憫、恐懼相關的主題,可是他們從未將這些心理狀態全部歸納在一起。相反地,他們更想做的是劃清界線,將某些分類成激情與慾望,某些則區分為情意與情感。因此,當蘇格蘭心理學家亞歷山大.貝恩(Alexander Bain)於一八五九年的著作《情緒與意志》(The Emotions and the Will)中宣稱要以情緒(emotion)一詞來指涉「所有能夠藉由感覺、感覺狀態、愉悅、痛苦、激情、情感、情意而理解的感受」,這等於是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用來描述心智運作方式的詞彙。
在這種術語變動的現象背後,其實是一種更深層的概念革命──現代心理學因此誕生,這個領域自稱以「科學」方法研究心智,並且仿效自然科學,尤其是生理學。傳統上在討論與研究心智時,總是跟神學和倫理學脫不了關係,而此領域的開拓者便明確表示他們想要打破這種做法。
先以神學為例。十九世紀會出現科學心理學(scientific psychology),主因就是基督教在歐洲和北美的菁英階層當中逐漸式微。科學心理學很明顯扮演了嶄新的角色,完全以非宗教的方式研究心智,對比之下,過去十五個世紀以來,傳統基督教思維長期主宰這門學問與西方大多數的研究領域。而科學心理學的先驅都希望能夠擺脫像激情、慾望、渴望這些源自《聖經》的詞。尤其是passion(除了「激情」亦有「受難」之意)一詞在福音書中更是跟耶穌的受苦與死亡有密切關聯。用情緒之類的術語來取代這些詞,就不會產生這種涵義,也代表著新的科學方法脫離了神學的思維方式。
倫理學的歷史甚至比神學架構更為悠久。早在基督教出現之前,古希臘哲學家就已經從辯論中提到了美好生活的重點,像是憐憫、恐懼與憤怒。眾所周知,柏拉圖(西元前四二八至前三四八年)將心智劃分為三種明顯不同的能力或要素:理性、慾望,以及thumos──這個詞可以翻譯成「憤怒」、「精神」或「憤慨」。從現代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分析似乎非常奇怪。當代的心理學家也許很納悶柏拉圖為何要從其他情緒之中單獨挑出憤怒,並將這種感受特別視為一種完整的心智能力。那麼難過、恐懼和愧疚呢?這樣的話它們算是哪一類?然而這只表示古代對心智的看法有別於今日。心理學家現在可能會把各種精神狀態歸納到稱為「情緒」的單一類別中,但這種現代發明的方式在古希臘人眼中應該也很不合理。
對柏拉圖而言,將心智區分成三個部分就是為了理解「何謂最好的生活方式」。這並非我們今日所謂客觀、價值中立的「科學」方法,而是以倫理為基礎。在柏拉圖看來,好人要能夠和諧運用這三個心智要素,而且每個要素都能夠適度發揮作用。柏拉圖指出,唯有將慾望和thumos置於理性之下,才可能達到這種境界。
另一位希臘哲學家,同時也是斯多噶學派創始人──季蒂昂的芝諾(Zeno of Citium,西元前三三四至前二六二年),他則把這個概念發展成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斯多噶哲學家認為,優質的生活應該擺脫所有激情(pathê)。根據他們的看法,激情是會困擾心智的強烈感受,例如強烈的憤怒和過度的歡樂。他們認為激情就像錯誤的意見,是因為過度重視其實沒那麼重要的事物。聰明的人不會著重於小事,因此能夠達到內心的平靜(apatheia)。這並不是完全缺乏情感,恰好相反。能夠正確判斷事物的斯多噶主義者會體驗到滿足(eudaimonia)和愉悅(eupatheiai),但這些都是溫和愉快而非深刻激烈的感受。
斯多噶主義一直持續影響著西方思想。它非但沒有因為基督教的興起而衰亡,反倒被波愛修斯(Boethius,西元四七七至五二四年)和尤斯圖斯.利普修斯(Justus Lipsius,西元一五四七至一六○六年)等基督教思想家融入了神學。基督教的創立者一點也不像平靜的斯多噶主義者。當耶穌看見耶路撒冷的聖殿裡都是做買賣和兌換銀錢的人,立刻大發雷霆,用鞭子將他們都趕出殿外。他在十字架上垂死時,極度痛苦地大喊:「我的神,我的神,你為什麼離棄我?」有一群主流的基督教信徒便頌揚這些強烈的情緒,包括聖奧古斯丁(Saint Augustine)與聖十字若望(Saint John of the Cross)。正如美國哲學家瑪莎.納思邦(Martha Nussbaum)所言,基督教對於愛的觀念帶有坦然的激情,甚至色情:
我們聽見渴望的嘆息以及深切孤寂的呻吟。我們聽見以痛苦作曲的情歌,而歌者的心糾結於慾望之中。我們聽聞有一種飢餓無法滿足,有一種乾渴會帶來折磨煎熬,還有愛人軀體的滋味會燃起難以言喻的熱望。我們聽聞有一種洞口渴望被穿透,有一種烈火能夠點燃身與心。這些全都是深刻情慾的形象。這些也全都是基督教之愛的形象。
無論斯多噶主義和基督教之間有什麼關係,這兩者都是興起於十九世紀時所謂「科學」方法想要擺脫的傳統。心理學應該要道德中立,不受限於希臘哲學家為心智設下的倫理框架,而且完全脫離宗教,也不應帶有宗教意涵。為了充分表明這一點,心理學家需要一個新的術語。情緒一詞就徹底符合這種需求。
問題在於沒人知道這個新詞到底是什麼意思。一八一○至一八二○年間,愛丁堡的道德哲學教授湯瑪斯.布朗(Thomas Brown)在講座中使用這個術語時,告訴學生「情緒一詞的確切意義難以言喻」。經過兩世紀,這個詞的意思一樣不明確。心理學家對它的定義仍然意見分歧。哲學家湯瑪斯.迪克森(Thomas Dixon)便諷刺地說:「以一個打從一開始就被定義為難以定義的詞而言,這不足為奇。」
然而這個問題也許沒有看上去的嚴重。雖然這個詞還是很難找到精確定義,不過正如湯瑪斯.布朗兩百年前在愛丁堡的講座上所言:「每個人都明白情緒的意思。」換句話說,情緒這個詞就像爵士樂,雖然無法定義,可是只要你一看見或感受就會知道是它。或者就像爵士樂手路易斯.阿姆斯壯(Louis Armstrong)那句著名的妙語:「如果你非得問爵士樂是什麼,那你就永遠不會懂。」

基本情緒
與其試圖提供情緒的簡明定義,找出一些典型的範例或許效果更好。很少人會否認憤怒、恐懼和愉悅是情緒。但如果要列舉一份完整的情緒清單,大家就很難有共識了。英國心理學家賽門.拜倫-柯恩(Simon Baron-Cohen)在成人英語詞彙中找到了將近一千個情緒單詞,並將其區分為二十三個完全獨立的類別。其他研究者提出的種類則比較少。
為了理解這些迥異的做法,哲學家保羅.格里菲斯(Paul Griffiths)將情緒分成三類:基本情緒、高等認知情緒,以及文化特有情緒。基本情緒包括了愉悅、痛苦、憤怒、恐懼、驚訝、厭惡。基本情緒是普遍及先天的。就像生來失明的嬰兒仍然能夠做出跟這些情緒相關的表情──笑、面部扭曲等。情緒表達不像話語會因為文化而有所差異,它們比較像呼吸,是人類的天性。
二十世紀大半時間裡,許多人類學家都拒絕接受「情緒是普遍或與生俱來」的概念,而他們支持的觀點稱為情緒文化論。根據其看法,情緒是習得行為,就跟語言一樣藉由文化相傳。正如你必須先聽過英語才知道該怎麼說,你也得先看過別人表現愉悅,自己才能夠感受到。按照這種理論,處於不同文化的人應該會經歷不同的情緒。
一九六○年代晚期,這種對於情緒的看法仍是正統。一位名叫保羅.艾克曼(Paul Ekman)的年輕美國心理學家也著手研究,想找到有力的證據加以支持。出乎意料的是,他得到的結果恰好相反。艾克曼提出的科學證據首度證明:情緒文化論嚴重偏離了事實。
艾克曼採用的方法雖然簡單卻很高明。他造訪一處尚未出現文字的文化(新幾內亞的法雷人),確認研究對象從未看過西方的照片或影片,因此無從得知西方人如何表達情緒。接著艾克曼講了幾個不同的故事,拿出幾張美國人表現各種情緒的相片,再請他們選擇最符合故事的照片。
例如,有個故事的內容是一個人在小屋裡遇到一隻野豬,這種情況會引起西方人的恐懼。果然,法雷人指出了和故事相關的西方人表情。為了確認結果,艾克曼請一些法雷人針對故事做出表情並錄影。回到舊金山後,他將實驗的順序顛倒,請美國人將法雷人的表情和故事連結起來。他們的判斷也同樣吻合。
艾克曼第一次向美國人類學會(American Anthropological Association)展現成果時就遭到嘲諷。情緒文化論實在太根深蒂固了,因此所有批評都會被一笑置之。不過最後艾克曼還是在這場論戰中贏得勝利。現今的情緒研究者已經普遍認為,至少有某些情緒並非習得,而是生來就有的。
當然,情緒文化論的死硬派支持者總是可以如此反駁:艾克曼的研究只證明了基本情緒的表情是普遍和固有的。研究並未告訴我們那些表情背後的主觀感受。這倒也沒錯,但任何牽涉到私人及主觀的事物都是如此。例如,我永遠無法確定你對紅色或甜度的感受是否和我一樣。然而,要是每個人的主觀體驗都這麼截然不同,我們就很難溝通了。也許我們能使用相同詞語並以同樣的文法表達,可是如果要用來呈現「在根本上相異」的概念,肯定會陷入誤解的泥淖而感到絕望。如此我們對任何事都無法達成共識。
雖然異議與誤解確實很常見,但並不會普遍到使人完全無法有效溝通。多數的人在大部分時間裡都能成功傳達訊息。當我們在閱讀其他文化的作家詩作和小說時,能明白他們描述的情緒。倘若情緒是文化特有的,也和語言一樣變動迅速,那麼這些內容看起來就會陌生而無法理解。
溝通也可能不必透過話語,這多虧了我們都有的基本情緒。人類學家初次和與世隔絕的人們接觸時,唯一的溝通方式就是臉部表情與身體動作,而其中有許多都能夠表達情緒。比方說人類學家露出笑容,部落成員立刻就明白這種表情的意思。或許他們會露出笑容回應,讓人類學家知道他們有同樣的感受。
我們共有的情緒遺產以超越文化差異的方式將人類聯繫起來。無論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人類都擁有相同的基本情緒項目。個別文化可能會在這些項目上自行發揮,例如著重某些情緒、貶低另一些情緒、依文化差異修飾共同的感受,但這些分歧比較像是對於同一件音樂作品的兩種演繹,而非演奏兩首不同的曲子。正如兩個管弦樂團以稍有差別的方式演出同一首交響曲,兩種文化也會用不同的音色奏出各自的情緒項目。可是大家都會知道樂譜是同一份。
基本情緒的普遍性明顯意味著它們是一種生物特性。如果情緒是由文化創造,它們怎麼可能會無所不在。然而,倘若我們假設情緒是人類共同的生物遺傳,那麼它們存在於世界各地的現象就很好解釋了。除了一些微小差異,基本上全人類都擁有相同的身體構造,因此我們也擁有一樣的心智。這種共有的人性就編寫在人類的基因組之中,是演化史留給我們的遺產。
當人類心理的統一性受到更廣泛的認可後,我們不禁納悶,為何會有這麼多人接受情緒文化論。或許答案在於人類(同樣普遍地)傾向誇大群體之間的微小區別。尋求文化認同時,我們自然會偏重自己跟他人的分歧而非共通點。在情緒方面,我們往往只關注細微的文化差異,忽略了不可勝數的相似之處。
歐洲人對於東南亞民族的看法即為一例。有好一段時間,英國和歐洲其他區域的人都認為日本、中國和東南亞國家的人相當神祕且深不可測。之所以會有「難以捉摸的東方人」這種刻板印象,主要是因為歐洲人覺得對方的情緒很難判斷。他們懷疑日本人的撲克臉之下是否掩蓋著跟自己截然不同的情緒。
比起歐洲和北美人,日本人確實下了更多工夫隱藏情緒。每種文化對於符合社會規範的情緒表達方式各有其定義。在歐洲和北美洲,這些「表達規則」鼓勵人們用生動的表情展現情緒;撲克臉通常被視為沉悶或是想騙人。另一方面,過度表現情緒在日本則經常被當成粗魯無禮,因此日本人會刻意壓抑自己的情緒表達。
然而在這些表達規則底下的情緒,其實都是一樣的。保羅.艾克曼和華勒斯.弗里森(Wallace Friesen)做了一項有趣的實驗,錄下美國人和日本人觀看電影片段的反應。有些影片是普通或愉快的事,例如划獨木舟,有些則是令人噁心的畫面,例如割禮儀式、真空吸引生產、鼻部手術等。其中一次的播放是由受試者獨自觀看,另一次則有一位採訪者在場。只有自己一人的時候,美國和日本受試者露出的表情都很類似。可是有採訪者在旁邊時,日本人就比美國人笑得更多,也比較不會表現出感到噁心的樣子。
不過這場實驗最有趣的一點在於他們用慢動作檢視了影片。他們藉由這種方式才發現,當採訪者在場時,日本受試者其實一開始就露出了和美國人一樣的噁心表情,然後又在一瞬間隱藏起來。換句話說,美國人和日本人都感受到相同的基本情緒。這些生物反應是不自覺的,無法隨意控制。只有在經過幾百毫秒產生了意識之後,人們才能壓抑基本生物反應並按照表達規則展現情緒。
因此,難以捉摸的東方人隱藏的並非是迥然不同的情緒──那些情緒就跟世上其他人類所感受到的一模一樣。歐洲人會懷疑東方人在較無起伏的神情下潛藏著與自己大相逕庭的心智,其實是被雙方表達規則的表面差異給誤導。
這項研究美國人和日本人的實驗,證明了恐懼與厭惡之類的情緒都是不自覺的反射反應,我們幾乎無法用意識去控制。而這些情緒產生的速度也跟反射一樣,比我們的意志快上許多。所以由文化決定的表達規則總是在基本情緒反應出現後才發揮作用。基本情緒是與生俱來的,由基因(而非文化)刻印到我們的神經迴路當中,是我們共有的基本心理特徵。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42
庫存: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