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中國人性論(精)
滿額折
中國人性論(精)
中國人性論(精)
中國人性論(精)
中國人性論(精)
中國人性論(精)
中國人性論(精)
中國人性論(精)
中國人性論(精)
中國人性論(精)
中國人性論(精)
中國人性論(精)
中國人性論(精)
中國人性論(精)
中國人性論(精)
中國人性論(精)
中國人性論(精)
中國人性論(精)

中國人性論(精)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22 元
優惠價
90290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人性論」是研究中國哲學的主要課題。一個人本主義的中國思想傳統,「人性論」不僅是一種哲學思想,甚且是中國哲學的核心思想。中國哲學中天道性命等重要哲學觀念,皆以「人性論」之論證為主要思想內容或證成之者。因 此臺大哲學研究所於民國七十八年六月上旬召開「中國哲學之人性論研討會」,會同國內知名學者專家一百餘人共同討論,會期三天,過程熱烈而精采。這些論文彙集成書,由東大圖書公司協助出版。這本書的文章可謂是中國哲學 界有關「人性論」研究的代表作,也是哲學思想的精華,理應獲得社會的肯定和迴響。

  張永?

臺大哲學系在一九八八年六月上旬舉辦了一次「中國哲學之人性論專題研討會」,我們邀請了國內研究中國哲學的專家學者二百餘人參加討論,共發表了十四篇論文,會期三天。我們對這次會議原來的設計,是要通過歷史的發展、觀念的解析、系統的闡明以及中西哲學思想的比較與匯通等各層面,廣泛而深入的探討中國人性論的種種問題,但是礙於經費的籌措、會期的安排、撰文的人選等困難,因此避重就輕的,順沿著中國哲學歷史發展的脈絡,上溯先秦,下迄明清,選取了儒道彿三家主要的宗派,做重點的論述,以期對中國哲學之人性論有較為系統的透視。面對中國歷史上深賾浩翰的哲學思想,以這十四篇論文來討論中國哲學中最核心而歷久常新的人性論,當然不免於相形見絀而藐乎其小,然而藉著這次會議,對少有機會互相交流的臺灣學界而言,提供了晤言一室之內而當面切磋請益的機會,從而彼此交換心得、評估觀點、印證方法與供給資料,由之而建立較可靠的學術交流網,則是我們衷心的祈願了。
 
除了學者專家之間的學術研討與交流之外,這次會議還有一個重要的目標,就是使有興趣學習中國哲學的學生與公眾能得到可信的知識,學習到有效的治學方法。以公開而自由的學術討論,以滿足學生與公眾的向學熱忱,啟發他們的學習潛能,為中國的哲學芸植慧根,這是我們臺大哲學系的同仁們,多年一貫的宗旨,也是我們哲學教育的一大挑戰,在這個教育性的宗旨下,我們近幾年曾經舉辦了一連串的國內中型學術會議,嘗試建立有效的模式,雖然礙於主客觀條件的諸多困難,未必產生一致的共識與熱烈的迴響,然而在學術交流與提高教學水準,應有一點成績而聊慰於懷的。
 
至於我們何以要以「中國哲學之人性論」做為這次會議的討論主題呢?乃因為中國哲學之主要傳統為人本主義,是以人生問題即中國哲人關懷之中心。人類的生命既可分為個體的生命與群體的生命,而人類的生活亦可概分為現實的生活與理想的生活,涵蓋了物質的、社會的與精神的各方面。因此對於人類前途的關懷,便以人生價值為衡量的標準,關涉到宇宙人生的各層面。作為自然世界中的一份子而言,人為生物進化過程中的一個種類,四海之內,亙古至今,不分種族,人皆具有相同的基本的性格,藉此以綿延種族、爭取生存、建立社會而締造文明;但是從人對自然世界的優越性而言,人嚮往於至善的領域,追求更崇美的價值,企圖超越生死變遷而與「永恆」相結合,於是,從人本主義的觀點,人的概念即被賦予一項特殊的功能意義,是一個締造完美的唯一的最高級的生類,生命演化的至上巔峰。用中國人的語言來說,便是「萬物之靈」、「五行之秀氣」、「贊天地之化育者」。因此,人在宇宙中,不僅是塑造完美的工具,同時他本身即是目的──一個個人的人格反映在群體生命的形象中,可以做為一個締造完美的象徵──學做真人、至人、神人或是聖人。無論這個「完美」的概念是指涉於真理的、審美的、道德的或是宗教的。是故,人的基本性格或是人類心理的基本結構,必須賦予特定的普遍人性的概念,換言之,人的性情滲透在人類歷史文化中,浩浩長流,在在皆顯現出這種目的論的根性,無論是宗教、道德、藝術、知識,以及禮俗、政治等,甚至包含了人的缺陷、挫折而隳志喪氣與自我貶抑,無非皆是這個止於至善的整體過程。──是「積善成德,神明自得」之燦爛絢麗的生命大業。
 
職是之故,一個人本主義的中國思想傳統,人性論不僅是一種哲學思想,甚且是中國哲學的核心思想,中國哲學中的性命天道等主要思想範疇,皆以人性論之論證為主要思想內容或證成之者。研究中哲學,也必須以人性論為研究之重點,這就是我們這次會議以「中國哲學之人性論」為討論主題的重要理由。同時,在這次會議之後,我們也希望以此為出發點,陸續籌辦同類型的各項研討會,從宇宙論、知識論、方法學、修養論等各層面來探討中國哲學思想中的種種課題,「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積累的經驗是十分寶貴的。
 
這次會議是我們全系同仁協力參與也是哲學界的朋友們鼎力支持的成果。孫震校長特撥專款並親臨主持會議,朱炎院長親自指導並出席參與討論,我們衷心感激。同時東大圖書公司劉振強董事長對中國文化的關懷,協助出版這本叢刊,我們在此一併感謝。

目次

一、老子的人性論初探/沈清松
二、莊子的道德觀與人性觀──聚焦於攘棄仁義這一點/謝啟武
三、孟荀人性論之形上學背景/項退結
四、先秦法家人性論之研究/林義正
五、易學人性論研究/楊政河
六、天人合德論──對古典儒家人性論最高理想之詮釋/傅佩榮
七、性善性惡的反省與撿討──漢儒的人性論/鄔昆如
八、大乘起信論的心性論/釋恆清
九、嵇康的人性觀/曾春海
十、吉藏的佛性論與心性說之研究/楊惠南
十一、窺基的「心」與「行」之學說──以《心經幽贊》為中心(一)/葉阿月
十二、從程朱理氣說析論朱熹心性論之要義/張永?
十三、戴震人性論評析/黎建球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90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