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吳煦斌小說集(平)
滿額折
吳煦斌小說集(平)
吳煦斌小說集(平)
吳煦斌小說集(平)
吳煦斌小說集(平)
吳煦斌小說集(平)
吳煦斌小說集(平)
吳煦斌小說集(平)
吳煦斌小說集(平)
吳煦斌小說集(平)

吳煦斌小說集(平)

商品資訊

定價
:NT$ 156 元
優惠價
90140
庫存:8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4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短短十一篇,是作者十多年創作的成果。香港前輩作家劉以鬯論吳煦斌小說謂:「中國現代短篇小說浩如煙海,像《獵人》與《牛》那樣具有獨特風格的,並不多見。讀《金鎖記》,我驚服於張愛玲在小說中顯現的智能。 讀《獵人》與《牛》,吳煦斌在小說中顯現的智能同樣令我驚服。張愛玲是綠叢中的紅,寫小說,有特殊的表現手法。吳煦斌的小說,為數不多,也常能令人感到新鮮。兩人之間只有一點相似:與眾不同,張愛玲小說無處不是刺繡 功夫的纖細精巧,民族色彩濃;吳煦斌的小說民族色彩淡,卻充滿陽剛之美。向叢林與荒野尋找題材的吳煦斌,是一位有抱負的女作家。

作者簡介

 吳煦斌

福建同安人,一九四九年生,美國聖地牙哥州立大學生生態學碩士。譯有沙特的《嘔吐》。七○年代初開始,在香港報刊上翻譯賈西亞,馬奎斯等拉丁美洲作家作品。著有短篇小說集《牛》,亦曾以筆名在報上撰寫散文專欄《看牛集》。小說家劉以鬯認為其小說「充滿陽剛之美……向叢林與荒野尋找題材的吳煦斌,是一位有抱負的女作家。」詩人及評倫家劉貴祥則認為其小說是「在一個文明社會界限以外的森林荒野裏,重新思索語言及人的關係;或透過一個幻想隔絕又帶點寓言的世界,去觀察政治現實的扭曲過程。」

 叢林間的新路──序「吳煦斌小說集」 也斯

吳煦斌的小說裏,有一篇跟臺灣有關,那是「獵人」。一九七六年夏天,她到臺灣環島旅行,細看了森林回來,說要寫一篇森林的小說。後來大家知道她在寫,但一直不見寫成,這樣過了差不多兩年,然後才讀到「獵人」。
 
這種對自然生態的熱愛,當然與她作為一個生物科的學生和教師有關。而悠長而忍耐的寫作過程,則是她性格的本色了。吳煦斌的固執是她的缺點也是她的優點。當她想寫一件事,那必然已在她心中醞釀許久,而又無論如何不寫不行,只能千辛萬苦地把它寫出來。小說對她不是外衣或裝飾,是實在的事物本身。她固執地設法把某些東西表達出來,即使以笨拙的方法,或悠長的時間,也在所不惜。她會一直等到最後。如果有事阻礙,她會強韌地堅持到底。心無旁騖,不拘小節,祇為抓住那最重要的。
 
「獵人」的自然環境重要,但當然更重要的是其中兩個人物:父親和獵人。在某方面來說,「獵人」好像是她作品中的一個分水嶺,總結了她部份早期小說中經常出現的兩類人物:帶來新事物或嚮往新世界的追尋者,以及寬大包容的父親形象。她的自然背景彷彿是一個想像世界,是尋根索源的場景,那世界半來自認識半來自虛構,其中有它的考驗和規則,其中的人物有他們的軟弱和堅持。她固執地反覆從不同的故事追尋她重視的質素。她細緻描寫不是為了擬真,而是發揮幻想以對抗現實的欠缺,堅持對生命的熱愛和信仰。她的小說原始而笨拙,缺乏現代小說伶俐的面貌。她相信的質素亦古老而莊嚴。她最早讀得最熟的兩本書,應該是聖經和歌德的「浮士德」,六十年代後期開始,她也讀了不少中國哲學和存在主義,翻譯過沙特的「嘔吐」,但她亦強韌得可以去正視「嘔吐」又從那裏出來。七十年代初的一些詩作,比如「山臉的人」,並無現代詩的虛無,反而帶著當時現代詩比較少見的肯定的聲音。她最早嘗試把「一百年的孤寂」譯成中文,不為什麼,祇是因為加西亞‧馬蓋斯敘述的聲音裏有那種高貴和莊嚴,對土地的尊重。吳煦斌無所知地與文學的潮流相忘,自然生物裏有更廣闊的世界。她小說人物的質素向大自然看齊,「獵人」裏的獵人是森林,而父親便彷彿大地了。
 
她最早想向神話和傳說、古老的或異國的文學找尋那些日漸在現實生活中消失的質素。曾經想過要寫關公的故事、改編詩經為小說,早期的「佛魚」和「馬大和馬利亞」,則是聖經人物的新寫。聖經裏當然沒有說及彼德曾否在召喚與愛情之間猶豫,在馬利亞身旁馬大的想法又會怎樣?吳煦斌的小說設想這些人物的困擾,要提供一個比較人性化的看法。彷彿是由於靦腆而不是由於對現代技巧的愛好,她的小說往往從一個小孩或一個較單純的男性角度去敘事。早期小說的題目都是最基本的:比如石、木、山、海,或者是魚、蝙蝠……,小說裏往往也有一個比較樸素而完整的視野。開始寫得比較複雜的是「木」,副線寫敘事者與一個女子比較隱約的感情,主線寫敘事者與一個古老詩人的溝通。在這普遍性的「溝通」主題底下,有一個具體的背景。那位老詩人是三四十年代的先行者,經歷了政治風暴的磨蝕而沉默,年輕詩人渴望見面交談,但接觸又帶來猶豫與恐懼。這篇小說寫於文革猶未過去的一九七五年,代表了一位香港小說作者對中國文化的愛慕與憂慮。
 
「獵人」繼績了「石」和「山」等,仍是以一個孩子的角度敘事,孩子在故事中經歷了獵人悲壯的失敗和父親的包容,這也可算是一個關於成長的啟蒙故事。說「獵人」是一個分水嶺,是因為在「獵人」之後,作者那種比較純樸的人生觀、完整而和諧的視野、一直信任的質素,受到更大程度的衝擊。作者無法不面對更複雜的世界,作更深入的探索和更錯綜的調整,嘗試重新建立自己的看法。在現實生活方面,作者在「獵人」發表後,離開了生活多年的香港,往美國加州攻讀生態學,其間她曾經在沙漠做實驗,研究?鼠的生態,也曾往猶他州等地旅行,觀察當地的洞穴壁畫藝術,亦讀了不少高羅岱、李維史陀、愛德華、威爾信、康里德、勞倫玆等人的人類學、社會生物學及生態學的著作。生活上的變化,當然也在小說中見到痕跡,但有些更根本的轉變,則恐怕不是一時說得清楚的了。
 
比如「牛」的洞穴壁畫,可以有現實的依據,但二男一女的七日旅程,卻彷彿是象徵性的。要回到原始、淳樸和諧的人際關係,言語還不曾歪曲分割的完整世界觀,似乎不可能了;這時期小說的放逐主題,不僅是地域上,亦見諸言語和文化上,感情和對世界的認知上面。吳煦斌對主流的偏離,令她對邊際小人物更多同情,向偏遠的文化更深尋索。這種態度在近期的作品中都可以見到。近期小說對形式也更多實驗。
 
吳煦斌小說的魅力一向來自文字本身,讀來令人覺得作者對每個字都重視,都帶著個人感覺,是她獨特的世界觀令文字不隨流俗。這個不擅酬酢的人,不以文字寒喧。別人抄襲她的想法、摹造她的世界也似乎渾然不覺,只顧如荷索電影中的賈斯伯‧賀西,用拇指捺著食指艱難地說話,企圖說出真實的感覺、不曾僵化的字。這位十多年來發表了一系列短篇的作者,得到一些好評,也頗有些論者認為艱深。希望這小說集的出版,可以幫助我們比較公平地回頭看一位香港作者獨自開闢出的新境。

目次

原版「原創叢書」的意羲
叢林間的新路
佛魚



蝙蝠

馬大和瑪利亞
獵人

一個暈倒在水池旁邊的印第安人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140
庫存:8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