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全書除具有歷史之縱橫之外,亦藉由國際關係理論,深入解析戰後之東亞局勢與日本對華政策。 作者廣泛的文獻資料蒐集,以及深入的學理分析,是供讀者理解戰後日本對華政策的清晰圖像,而其流暢的筆觸更增添了此書之可讀性。---總統府副秘書長 林碧炤 目次 林序 邱序 前言 第一章 序論:戰後日本對華政策的概念架構 第二章 理解戰後日本對華政策的方法 第三章 冷戰時期日本的對華政策 第四章 和解時期日本的對華政策 第五章 八0年代日本對華政策的調整 第六章 後冷戰時期日本的對華政策 第七章 結論:日本對華政策的特色與展望 補記 一九九八年日「中」關係之發展
作者簡介
何思慎
輔仁大學日文系學士,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博士。現任輔仁大學日文系專任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東亞區域研究,範疇集中於日本與兩岸之內政、外交,兼治亞太區域國際關係。著有發表於期刊、媒體與會議之論著三十餘篇。
序
前 言
早在半世紀前,戴季陶即曾於其所著的《日本論》一書之第一章裡深切地討論「中國人研究日本問題的必要性」。在冷戰已宣告終結的今日,國際政治的格局由過去的「美─蘇兩極體制」漸趨演變為「一超四強體制」,日本之對華政策非僅是日本的內政問題,亦非僅單純地影響日華兩者之間的互動關係,而同時也是與中國等相關各國密切關聯的問題,對東亞區域乃至於全球和平穩定有著重大的影響。
因此,研究者以嚴謹客觀的學術態度與公正持平的研究精神,剖析戰後日本之對華政策之變遷,乃是一項深具現實性、迫切性與需要性之研究。
本書即在探討戰後的日本如何在「內部環境」、「外部環境」及「內部與外部的聯繫」等之交互作用下形成其中國政策,並企圖藉此研究掌握日本戰後對華政策變遷之脈絡與特色。
此外,本書題為「擺盪在兩岸之間:戰後日本對華政策(1945-1997)」,故在時間斷代上,乃由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降伏後,始為研究之起點,而以一九九七年為研究之最後時間。至於研究之對象雖設定為日本外交政策中之對華政策,但盱衡戰後之日本的中國政策,乃深受美國之亞太戰略佈局所牽動,故美國對日本之對華政策的影響亦為本書之重點。
總的來說,本書的研究範疇屬於現代日本研究(Japan Studies)中的日華雙邊關係研究。而在多樣性的日本研究中,此種現實主義式的現代型日本研究為新的主流。
在國內日本研究日益受到重視,而學術界從事系統化研究又尚處於初步階段。筆者希望藉由此書,為國內的日本研究問題的個案研究,提供一個嘗試性的貢獻。
最後,本書的完成須感謝筆者在政大東亞所博士班研究期間的二位恩師──林碧炤教授(總統府副秘書長)與邱坤玄教授(政大東亞所所長)。他們不僅是此項研究的指導教授,更是筆者個人智識上與待人處事上終身的導師。此外,林金莖教授(亞東關係協會會長)、陳鵬仁教授(中國國民黨黨史會主委)與李明教授(政大外交所教授)逐字逐句地審閱了稿件,提供筆者許多內容修正上的寶貴意見,使本書得以更臻完善。特別是林金莖教授,在其公務繁忙之際,仍以其實際從事對日外交三十餘載之豐富經驗,提供筆者長達二十一頁評論,其中不乏未曾公開之日華外交秘辛。有關這些,筆者已在修正時將其納入,並將此恩永銘在心。此外,亦要感謝東大圖書公司董事長劉振強先生,對一位初入學界之年輕後輩之鼓勵與提攜,他不計成本地對臺灣知識界之支持與投入,更是令人感動。
筆者要將此書獻給我的父母與內人,因他們的支持與體諒,才得以無後顧之憂地專心投入研究工作。當然書中的內容,筆者自當負起全責,亦祈海內外先進不吝指正。
何思慎
民國八十八年三月於臺北
目次
林 序
邱 序
前 言
第一章 序論:戰後日本對華政策的概念架構
第一節 研究日本對華政策之必要性
第二節 分析架構的建立
第二章 理解戰後日本對華政策的方法
第一節 國家利益與國家實力
第二節 多元因素研究途徑
壹、決策的內部環境
貳、決策的外部環境
參、內部與外部的聯繫
第三節 日本對華政策決策中的文化現象
第三章 冷戰時期日本的對華政策
第一節 吉田茂對「中國政策」的初始構想
第二節 冷戰與日本「中國政策」的轉變
壹、韓戰爆發與美國對東亞政策的調整
貳、美國制約下日本對華政策的轉變
第三節 吉田內閣「中國政策」之特色
壹、與美國同中存異
貳、二個中國
參、政經分離
第四節 鳩山一郎對華政策之反轉
第五節 岸信介與日華關係之進展
第六節 池田勇人的經濟外交與對華政策
第四章 和解時期日本的對華政策
第一節 尼克森「以和解代替對抗」的外交政策
第二節 佐藤榮作的對華政策
第三節 田中角榮上臺與日「中」關係正常化
第四節 日「中」和平友好條約的締結
第五節 斷交後的臺日關係架構
第五章 八○年代日本對華政策的調整
第一節 揚棄「吉田路線」之中曾根外交
第二節 日「中」首腦互訪與雙邊關係的發展
壹、趙紫陽與鈴木善幸的互訪
貳、胡耀邦訪日
參、中曾根康弘訪「中」
肆、竹下登與李鵬的互訪
第三節 日「中」經貿交流中的合作與摩擦
第四節 「六四天安門事件」與日「中」關係
第五節 日華關係中的「歷史認識」問題
壹、歷史教科書事件
貳、靖國神社參拜問題
第六章 後冷戰時期日本的對華政策
第一節 後冷戰世界格局中之日本外交
第二節 「中國威脅論」與日本對華政策
第三節 日美新安保宣言架構下的日「中」關係
壹、「日美安保條約」之遞變
貳、美國柯林頓政府的亞太政策與美日新安保宣言的戰略佈局
參、美日新安保宣言對日本對華政策之影響
第四節 釣魚臺領土主權爭議的激化
壹、釣魚臺主權爭議的源起
貳、日華雙方對釣魚臺主權之主張
參、九○年代爭議的激化
第五節 以經貿為主軸之臺日關係
第七章 結論:日本對華政策的特色與展望
第一節 日本對華政策之特色
壹、日美同盟
貳、二個中國
參、聯合國中心主義
肆、經濟外交
伍、政經分離
第二節 日本對華政策之展望──合作或衝突
壹、合作面
貳、衝突面
參、未來展望
補記:一九九八年日「中」關係之發展
一、「三不說」未改變臺灣的重要性
二、日本不應自毀對臺政策的立場
三、中共主動出擊欲重組國際架構
四、日「中」關係受國際戰略架構牽制
附 錄
一、日本戰後歷任首相名錄
二、日本戰後歷任首相任內對華政策大事紀
參考書目
邱 序
前 言
第一章 序論:戰後日本對華政策的概念架構
第一節 研究日本對華政策之必要性
第二節 分析架構的建立
第二章 理解戰後日本對華政策的方法
第一節 國家利益與國家實力
第二節 多元因素研究途徑
壹、決策的內部環境
貳、決策的外部環境
參、內部與外部的聯繫
第三節 日本對華政策決策中的文化現象
第三章 冷戰時期日本的對華政策
第一節 吉田茂對「中國政策」的初始構想
第二節 冷戰與日本「中國政策」的轉變
壹、韓戰爆發與美國對東亞政策的調整
貳、美國制約下日本對華政策的轉變
第三節 吉田內閣「中國政策」之特色
壹、與美國同中存異
貳、二個中國
參、政經分離
第四節 鳩山一郎對華政策之反轉
第五節 岸信介與日華關係之進展
第六節 池田勇人的經濟外交與對華政策
第四章 和解時期日本的對華政策
第一節 尼克森「以和解代替對抗」的外交政策
第二節 佐藤榮作的對華政策
第三節 田中角榮上臺與日「中」關係正常化
第四節 日「中」和平友好條約的締結
第五節 斷交後的臺日關係架構
第五章 八○年代日本對華政策的調整
第一節 揚棄「吉田路線」之中曾根外交
第二節 日「中」首腦互訪與雙邊關係的發展
壹、趙紫陽與鈴木善幸的互訪
貳、胡耀邦訪日
參、中曾根康弘訪「中」
肆、竹下登與李鵬的互訪
第三節 日「中」經貿交流中的合作與摩擦
第四節 「六四天安門事件」與日「中」關係
第五節 日華關係中的「歷史認識」問題
壹、歷史教科書事件
貳、靖國神社參拜問題
第六章 後冷戰時期日本的對華政策
第一節 後冷戰世界格局中之日本外交
第二節 「中國威脅論」與日本對華政策
第三節 日美新安保宣言架構下的日「中」關係
壹、「日美安保條約」之遞變
貳、美國柯林頓政府的亞太政策與美日新安保宣言的戰略佈局
參、美日新安保宣言對日本對華政策之影響
第四節 釣魚臺領土主權爭議的激化
壹、釣魚臺主權爭議的源起
貳、日華雙方對釣魚臺主權之主張
參、九○年代爭議的激化
第五節 以經貿為主軸之臺日關係
第七章 結論:日本對華政策的特色與展望
第一節 日本對華政策之特色
壹、日美同盟
貳、二個中國
參、聯合國中心主義
肆、經濟外交
伍、政經分離
第二節 日本對華政策之展望──合作或衝突
壹、合作面
貳、衝突面
參、未來展望
補記:一九九八年日「中」關係之發展
一、「三不說」未改變臺灣的重要性
二、日本不應自毀對臺政策的立場
三、中共主動出擊欲重組國際架構
四、日「中」關係受國際戰略架構牽制
附 錄
一、日本戰後歷任首相名錄
二、日本戰後歷任首相任內對華政策大事紀
參考書目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