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倚杖聽江聲(一)/(二)
滿額折
倚杖聽江聲(一)/(二)
倚杖聽江聲(一)/(二)
倚杖聽江聲(一)/(二)
倚杖聽江聲(一)/(二)
倚杖聽江聲(一)/(二)
倚杖聽江聲(一)/(二)
倚杖聽江聲(一)/(二)
倚杖聽江聲(一)/(二)
倚杖聽江聲(一)/(二)
倚杖聽江聲(一)/(二)
倚杖聽江聲(一)/(二)
倚杖聽江聲(一)/(二)
倚杖聽江聲(一)/(二)
倚杖聽江聲(一)/(二)
倚杖聽江聲(一)/(二)
倚杖聽江聲(一)/(二)
倚杖聽江聲(一)/(二)
倚杖聽江聲(一)/(二)
倚杖聽江聲(一)/(二)

倚杖聽江聲(一)/(二)

商品資訊

定價
:NT$ 650 元
優惠價
85553
庫存:5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6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評論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為作者近六、七年來的散篇著作,其中包括史學的討論文章、對時事的評論,以及為友人的歷史著作而撰的序論。
作者晚年不太撰寫學院式的考證與專題研究,因為他認為學院的專著與讀者接觸的作品之間,已有嚴重的脫節,故嘗試從稍微宏觀的角度,介紹學術界已取得的結論,以回饋社會大眾。
這種方式的著作雖可能流於泛論,不夠深入,但能做到搭橋的作用。
至於附錄所選,都是學侶與作者的談話,其內容應當有助於了解作者的思想和心態。

作者簡介

許倬雲

★★★2020年榮獲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國學終身成就獎」

 

1930年出生於江蘇無錫。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教於國立臺灣大學、美國匹茲堡大學、杜克大學、夏威夷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研究領域主要為社會經濟史與文化史,畢生以史學研究及教育為職志,除專精學術研究之外,亦致力於將歷史推廣至普羅大眾,對時事與國際情勢更有所關懷,曾多次在報章雜誌撰文,針砭剖析。

自 序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蘇軾〈臨江仙〉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是孔子在川上的感慨,感慨的對象,既是流水,也是一去不復返的時間。少年時,流徙江干,也曾多次溯江而上,順流而下,見過漫天洪水的洶湧,也見過靜靜的平川緩流。風濤起時,江聲浩盪;波平浪靜時,又似是遠處的嗚咽。江流不斷,江聲也從未停息。坡翁〈臨江仙〉,是他貶居黃州時的名作,「倚杖聽江聲」一語,當是身經世變之後,借流水以發抒感慨,道盡了世事在不斷的變換。

歷史是以時間為軸的學科,在永不止息的時間流上,史事如一波又一波的流水,切不斷,停不下,永遠由來處來,往去處去。洪流奔騰咆哮時,變化劇然的經過眼前,顯而易見。風平浪靜時,水波似熨過的綢緞;但是江聲嗚咽,似有若無,識者也能感受鉅大的能量,默默推動大江,一切的變化,也在安靜中不斷進行。──大多數歷史家費力分析鉅變與劇變。但是,風濤大起,往往只是累積變化的爆發。觀察世變,也當密切注視寧靜中的遷移。我的治史角度常注意長程的變化,正是為了把捉變化的脈息。

歷史工作者,不僅投身專題的研究,以尋索歷史變化的軌跡,也應當將找到的雪泥鴻爪,呈顯於世人之前,使世人共同感受人類的種種經驗。中國有豐長的史學傳統,以史為鑒,歷史是供人參考的。可是,數十年來學術界的風氣,重專精的研究,卻忽略了一般讀者的知識渴求。我不辭綿薄,長有介紹知識於一般讀者的心願,將學者們的名山事業,帶回人間。本番收集的文章,大多不是學術界重視的專題研究,而是轉輸學術研究成果的通俗治文,甚至只是講演與談話的紀錄。我已退休,願以餘年反饋社會,只盼經手將前賢時彥的研究,以及自己一得之愚,介紹於一般讀者,稍微縮短學術治文與日常知識之間的落差。這一任務,能否稱職?但求盡其心力,成敗毀譽。知我罪我,已不必縈念。

本書所收,絕大部分是1996年以後的雜著,其中也有較早的舊作,因為曾經轉載1996年以後的刊物,遂也一併收錄。謹向曾經刊登諸篇的書刊編者致謝。三民書局劉振強先生及編輯部為了編輯本書,多所費神,謹在此致謝。

許倬雲 序於南港

2002.11.20

目次


自 序
 
 
 
史論
 
 
 
古代國家形成的比較 3
 
我們走向何方 19
 
社會科學觀點的轉變與科際整合 35
 
楊慶?先生的治學生涯 45
 
中國文化的思維方式 53
 
試論伊斯蘭文化體系與東西方兩大文化的互動 62
 
另一類考古學 72
 
中國考古遺址文化層的分佈──人口與區位的初步考察 84
 
神祇與祖靈 110
 
歷史與變化 121
 
中國歷史特質 141
 
近代中國的知識份子 158
 
重建人文價值與社會倫理 178
 
中國歷史與世界歷史的結合 198
 
走入未來之前 210
 
踰淮為枳──郢書燕說 215
 
臺灣近百年來的變化 220
 
 
 
時論
 
 
 
大學文憑只是一張月臺票──贈給1996級同學 241
 
體念護憲決心 勿陷李總統於不義 244
 
二十一世紀的新世界 248
 
權力不容三合一 253
 
小民百姓不願見劫貧濟富 257
 
以科索沃為鑑 掌握兩岸談判契機 261
 
中國新聞史上的奇葩 266
 
以智慧駕馭形勢 269
 
多提具體政策 少做人身攻擊 275
 
冷眼論選戰 280
 
以知識與智慧尋求突破兩岸困境的新方案 285
 
選舉後的感想 290
 
選後省思──厚培社會力量 294
 
兩岸之間的和解 299
 
舊文再讀──兩岸談判的起點 305
 
人文與社會的提升 309
 
海峽兩岸如何突破意識型態之爭建立雙邊合作新關係 313
 
勉陳水扁與新政府 318
 
建構民間社會的力量 324
 
由地緣意義談一中原則 329
 
臺灣沉?痼疾 334
 
人權與法律 337
 
文化遺產與文化資源 340
 
論罷免案 345
 
政經亂象與協商 350
 
歲末感言──重要的轉捩關頭 356
 
新年祝願 361
 
釋憲與法治 365
 
兩岸對話的發展過程 369
 
文化邊緣與反省 374
 
世局變化真幻莫測 379
 
霸權下的自存之道 383
 
致中和以解困境 388
 
王永慶、李登輝與臺灣的政經形勢 393
 
臺灣的安定、安全與內閣制 398
 
度小月的心理準備 403
 
多事之秋嘆世界 407
 
三十而立 411
 
為了臺灣 為了自己 慎投選票 414
 
再一次的盼望 再一次的叮嚀 419
 
社會發展與環境政策 424
 
從沉淪中提升(一) 427
 
從沉淪中提升(二) 432
 
又論沉淪與提升 437
 
中華民國與中國人 441
 
三通與兩岸談判 445
 
論國會亂象 450
 
吹縐了「作文」的一塘春水 455
 
世上遙望空雲山 458
 
感論
 
 
 
試論蔣故總統的歷史評價 465
 
盼望臺灣不要辜負經國先生的辛苦 472
 
平心論張學良先生的歷史地位 477
 
一位巨人的理念 480
 
一位非凡人物的完成 485
 
以色列之行 487
 
剎那與永恆 502
 
有情的空間 505
 
沙上的波痕 508
 
感傷篇 510
 
石刻的星圖 512
 
湖上偶感 516
 
自求多福 519
 
文化的體與用 522
 
素心五願 524
 
雨窗閑話 526
 
南港述舊 529
 
眼前景與心中景 534
 
元中都考古懷今 537
 
三一九粒芥子 三一九座須彌山 541
 
漫談說唱 544
 
從詩裡讀出的歷史感懷 547
 
《長生殿》的張力 550
 
絕代相思長生殿──文學與歷史的對話紀要 554
 
做個現代讀書人 564
 
自由思想與志節 566
 
悼李國鼎先生 勉王鍾渝先生 572
 
人文與科學之間 575
 
答陸鏗先生問 581
 
論學不因生死隔 587
 
讀書人 法律人 好人──悼二姊夫李模 593
 
憶王小波 598
 
《中美書緣》序言 601
 
《歷史分光鏡》序:磨鏡者言──我的學思歷程 604
 
《中國考古學跨世紀的回顧與前瞻》序言 612
 
《中國考古學的跨世紀反思》序言 616
 
《從歷史看時代轉移》自序 621
 
《大航海時代的臺灣》推薦序 624
 
通識教育叢書序 627
 
《孔子傳》代序 630
 
《清醒的心》序言 633
 
《臺灣史學五十年》序言──也是一番反省 636
 
《二十世紀的二十天》序言 644
 
《君子一生》序言 649
 
《晚近史學與兩岸思維》 序言──臺灣的中國觀念與國際觀念 652
 
賀張作錦先生榮休序 656
 
不諱功過隱私 一部活生生的真人傳記──《蔣經國傳》讀後感 659
 
「歷史長河」版祝辭 663
 
 
 
講論
 
 
 
中央大學余紀忠先生榮譽博士典禮講稿 669
 
我的學思歷程 673
 
從考古學看中國古代文化發展 691
 
漢之為漢 702
 
從中國歷史看世界未來 707
 
十年祝辭 720
 
從知識到智慧的追尋 722
 
人間的萬芳 726
 
文化記憶與歷史──錢穆紀念館開館感言 728
 
邁進新紀元──香港科技大學頒授人文學榮譽博士講辭 733
 
新亞五十週年獻辭 735
 
試論社會、族群與文化 739
 
漢學中心二十年慶──回顧與前瞻 745
 
中華文化發展過程及其在世界文化發展中之地位 748
 
中國中古時期飲食文化的轉變──中國飲食文化研討會專題演講 756
 
人生價值的探討 773
 
有一點不同的中國歷史──北卡書友會演講紀實 793
 
如沐春風──許倬雲院士演講側記 簡宛 797
 
 
 
附錄
 
 
學術交流與兩岸關係院士座談會 800
 
與歷史對話的時代觀點──《從歷史看組織》 李孝悌 817
 
超越身體障礙 攀上人生巔峰 820
 
哥倆好,一對寶──許倬雲、許翼雲兄弟的貼心故事 趙莒玲 837
 
斬不斷的歷史──許倬雲先生訪談錄 周大鳴 842

評論 新增評論

小編 【2003/02/20 發表】
擔任本書的編輯工作,對於我而言是一個難忘的經驗。歷史學界中,許先生的成就無庸置疑,在報刊中時常發表的社論文章,也都處處顯示了許先生對於學界和社會的關心,在我們這些後生小輩心目中,許先生不僅是學識淵博的史家,更是任重道遠的學者,但至直接和許先生接觸後,才體會到何謂真正的「讀書人」,和藹親切的話家常中,處處都是人生的智慧,這也是《倚杖聽江聲》欲帶給大家的禮物,一位睿智長者的識見和體驗。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5 553
庫存:5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