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位于中歐西部,北臨北海和波羅的海。德國是世界工業大國,工業產值居世界前列,采煤、鋼鐵、機械、化工、精密儀器和光學儀器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農業機械化程度高,畜牧業在農業中占主要地位,交通運輸業發達,公路密度為世界之冠,也是世界上內河航運最繁忙的國家之一。德國是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的發動者。二戰后,被美英法蘇四國分區占領,分別建立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1990年兩德統一,德國成為保障世界和平與安全的重要力量。 本書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研究德國問題的知識專家。
作者簡介
顧俊禮,男,1939年12月生,江蘇省泰興市人。1964年畢業于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系。1981-1983年留學德國慕尼黑大學,專攻國際政治。曾任歐洲所研究室主任、研究生院歐洲系主任,現任歐洲所研究員,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授委員會執行委員、國際學部主任。同時,他也是中國歐洲學會理事,德國研究分會理事、常務副會長。 顧俊禮研究員長期從事西歐政治的研究工作,專業特長為德國政治與經濟。他的主要代表作有:《西歐政治》(合著,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年)、《德國政府與政治》(臺灣,揚智出版社,2001年)、《福利國家論析》(主編、合著,經濟管理出版社,2002年)、《西歐政黨執政經驗》(合著,經濟管理出版社,2003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政治體制》、《聯邦共和國的公務員制度》、《聯邦共和國的政黨體制》、《西方政治制度比較》(合著,世界知識出版社,1992年)、《西歐區域政策》(合著)、《聯邦共和國的產業政策》、《聯邦共和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德國社會市場經濟運行機制》等。
目次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駐中國大使序
Vorwort
自 序
第一章 國土和人民
第一節 自然地理
一 地理位置
二 行政區劃
三 地形特點
四 河流、運河和湖泊
五 氣候
第二節 自然資源
一 礦產資源
二 動植物
第三節 民族、居民與宗教
一 居民與人口
二 民族與德國人的性格
三 語言
四 宗教與宗教團體
第四節 國旗、國歌、國徽、國慶、國花和國鳥
一 國旗
二 國歌
三 國徽
四 國慶
五 國花
六 國鳥
第五節 民俗與傳統節日
一 圣誕節、復活節、感恩節
二 除夕與新年
三 慕尼黑啤酒節
四 狂歡節
五 行會節
六 射手節、花衣笛手節
七 區域性民間節日
八 出生與洗禮
九 婚俗概覽
十 喪葬習俗
十一 習俗禁忌
第二章 歷 史
第一節 德意志民族的起源與神圣羅馬帝國的興衰
一 德意志民族的起源與日耳曼國家的興起
二 德意志民族神圣羅馬帝國的興衰
第二節 普魯士的崛起和德意志的統一
一 普魯士的崛起
二 法國大革命與普魯士國家改革
三 德意志的統一
第三節 ~年:德意志帝國
一 俾斯麥的內外政策
二 威廉二世的內外政策
三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德意志帝國的覆亡
第四節 ~年:魏瑪共和國
一 十一月革命與魏瑪共和國的成立
二 早期危機與國內斗爭
三 施特雷澤曼的黃金時代
四 共和國的衰頹與希特勒的崛起
第五節 ~年:納粹時代與第二次世界大戰
一 納粹體制和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建立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和納粹德國的初戰得手
三 同盟國反攻和納粹政權的崩潰
第六節 ~年:從占領、分裂到統一
一 盟軍對德國的占領與德國的分裂
二 冷戰時期兩個德國的發展概況
三 德國重新統一
第三章 政 治
第一節 國體與政體
一 政體的演變
二 憲法——《基本法》
三 聯邦總統
第二節 聯邦政府與聯邦總理
一 大權獨攬的聯邦總理
二 國家權力中樞——聯邦政府
三 聯邦政府管轄機構、聯邦政府輔助機構和非正式決策中心
四 聯邦行政管理機構
五 聯邦制中的地方政府
六 公務員制度
第三節 立法與司法
一 德國議會
二 司法制度
第四節 政黨與選舉
一 政黨與《政黨法》
二 選舉制度
二 利益集團
第四章 經 濟
第一節 社會市場經濟體制的形成與發展
第二節 “經濟奇跡”與“德國病”
一 “經濟奇跡”與德國經濟的三個發展階段
二 “德國病”
三 德國當前經濟狀況
第三節 農業、林業與漁業
一 農業
二 林業
三 漁業
第四節 工業
一 汽車工業
二 機械設備制造業
三 化學工業
四 航空航天工業
五 生物技術
六 能源經濟
七 環保產業
八 造船業
九 其他工業
第五節 交通與通信
一 交通
二 通信
第六節 財政與金融
一 財政
二 金融制度與機構
第七節 商業與服務業
一 商業
二 服務業概況
三 旅游業
四 展覽業
第八節 對外經濟
一 德國對外貿易概況
二 德國外貿政策
三 德國對外貿易商品構成和地區構成的最新變化
四 德國的外國投資與德國對外投資
第九節 經濟與社會
一 德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形成與發展
二 德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政策目標和主要內容
三 德國的農村社會保障
四 德國福利國家的困境與改革
第五章 軍 事
第一節 聯邦國防軍的建立與聯邦安全政策的形成與演變
一 聯邦國防軍的建立
二 聯邦國防軍的現狀
三 聯邦安全政策的形成與演變
第二節 國防體制與軍隊建設
一 國防體制
二 各軍種編制
三 訓練體制
四 思想教育工作
五 國防工業
第三節 軍事思想、軍隊實力與裝備
一 德國軍事思想的演變
二 統一后德國的軍事安全戰略
三 軍隊的實力和裝備
第四節 新世紀以來的軍事改革
一 軍事改革的主要原因
二 軍事改革的主要內容
三 軍事改革的進展與挑戰
第五節 國內安全體系
一 警察類別
二 組織機構
三 教育訓練
第六章 教育、科技、文化藝術與衛生
第一節 教育體制與教育水平
一 德國教育概況
二 德國教育體系
三 德國的教育改革
第二節 科學技術
一 科技發展水平
二 發明與創造概覽
三 科技體系與管理
四 主要科研機構
五 當前的科技投入與重點科研領域
六 中德科技合作
第三節 德國思想庫與智囊機構
一 德國思想庫的歷史、現狀與未來
二 德國主要思想庫簡介
第四節 大眾傳媒與文化藝術
一 文化聯邦制
二 大眾傳媒
三 文學與藝術
四 圖書出版
五 圖書館、博物館與世界文化遺產
第五節 衛生、體育與國民生活
一 衛生體系與概況
二 體育
三 國民生活
第七章 外 交
第一節 德國外交政策的演變
一 阿登納的向西方“一邊倒”政策
二 勃蘭特的“新東方政策”
三 施密特、科爾的“東西方并舉”的外交政策
四 施羅德的“正常化”外交政策
第二節 德國與美國的關系
第三節 德國與法國的關系
一 德法千年戰爭交往史
二 德法和解、合作與歐洲聯合
第四節 德國與英國的關系
第五節 德國與俄羅斯的關系
一 德俄雙邊關系的歷史
二 冷戰時期的德蘇(俄)關系
三 冷戰后德俄關系的調整與發展
第六節 德國與中國的關系
一 德中交往的源起與演變
二 當代中德關系的“正常化”與發展
第七節 德國與主要國際組織
一 德國與歐盟
二 德國與北約
三 德國與聯合國
第八節 德國的發展援助政策
一 世紀年代以來德國的對外發展援助
二 德國對世界各地區的發展援助
三 德國對中國的發展援助
第九節 德國的對外文化政策
一 德國對外文化政策的歷史演變
二 德國對外文化政策的主要執行機構
主要參考文獻
Vorwort
自 序
第一章 國土和人民
第一節 自然地理
一 地理位置
二 行政區劃
三 地形特點
四 河流、運河和湖泊
五 氣候
第二節 自然資源
一 礦產資源
二 動植物
第三節 民族、居民與宗教
一 居民與人口
二 民族與德國人的性格
三 語言
四 宗教與宗教團體
第四節 國旗、國歌、國徽、國慶、國花和國鳥
一 國旗
二 國歌
三 國徽
四 國慶
五 國花
六 國鳥
第五節 民俗與傳統節日
一 圣誕節、復活節、感恩節
二 除夕與新年
三 慕尼黑啤酒節
四 狂歡節
五 行會節
六 射手節、花衣笛手節
七 區域性民間節日
八 出生與洗禮
九 婚俗概覽
十 喪葬習俗
十一 習俗禁忌
第二章 歷 史
第一節 德意志民族的起源與神圣羅馬帝國的興衰
一 德意志民族的起源與日耳曼國家的興起
二 德意志民族神圣羅馬帝國的興衰
第二節 普魯士的崛起和德意志的統一
一 普魯士的崛起
二 法國大革命與普魯士國家改革
三 德意志的統一
第三節 ~年:德意志帝國
一 俾斯麥的內外政策
二 威廉二世的內外政策
三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德意志帝國的覆亡
第四節 ~年:魏瑪共和國
一 十一月革命與魏瑪共和國的成立
二 早期危機與國內斗爭
三 施特雷澤曼的黃金時代
四 共和國的衰頹與希特勒的崛起
第五節 ~年:納粹時代與第二次世界大戰
一 納粹體制和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建立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和納粹德國的初戰得手
三 同盟國反攻和納粹政權的崩潰
第六節 ~年:從占領、分裂到統一
一 盟軍對德國的占領與德國的分裂
二 冷戰時期兩個德國的發展概況
三 德國重新統一
第三章 政 治
第一節 國體與政體
一 政體的演變
二 憲法——《基本法》
三 聯邦總統
第二節 聯邦政府與聯邦總理
一 大權獨攬的聯邦總理
二 國家權力中樞——聯邦政府
三 聯邦政府管轄機構、聯邦政府輔助機構和非正式決策中心
四 聯邦行政管理機構
五 聯邦制中的地方政府
六 公務員制度
第三節 立法與司法
一 德國議會
二 司法制度
第四節 政黨與選舉
一 政黨與《政黨法》
二 選舉制度
二 利益集團
第四章 經 濟
第一節 社會市場經濟體制的形成與發展
第二節 “經濟奇跡”與“德國病”
一 “經濟奇跡”與德國經濟的三個發展階段
二 “德國病”
三 德國當前經濟狀況
第三節 農業、林業與漁業
一 農業
二 林業
三 漁業
第四節 工業
一 汽車工業
二 機械設備制造業
三 化學工業
四 航空航天工業
五 生物技術
六 能源經濟
七 環保產業
八 造船業
九 其他工業
第五節 交通與通信
一 交通
二 通信
第六節 財政與金融
一 財政
二 金融制度與機構
第七節 商業與服務業
一 商業
二 服務業概況
三 旅游業
四 展覽業
第八節 對外經濟
一 德國對外貿易概況
二 德國外貿政策
三 德國對外貿易商品構成和地區構成的最新變化
四 德國的外國投資與德國對外投資
第九節 經濟與社會
一 德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形成與發展
二 德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政策目標和主要內容
三 德國的農村社會保障
四 德國福利國家的困境與改革
第五章 軍 事
第一節 聯邦國防軍的建立與聯邦安全政策的形成與演變
一 聯邦國防軍的建立
二 聯邦國防軍的現狀
三 聯邦安全政策的形成與演變
第二節 國防體制與軍隊建設
一 國防體制
二 各軍種編制
三 訓練體制
四 思想教育工作
五 國防工業
第三節 軍事思想、軍隊實力與裝備
一 德國軍事思想的演變
二 統一后德國的軍事安全戰略
三 軍隊的實力和裝備
第四節 新世紀以來的軍事改革
一 軍事改革的主要原因
二 軍事改革的主要內容
三 軍事改革的進展與挑戰
第五節 國內安全體系
一 警察類別
二 組織機構
三 教育訓練
第六章 教育、科技、文化藝術與衛生
第一節 教育體制與教育水平
一 德國教育概況
二 德國教育體系
三 德國的教育改革
第二節 科學技術
一 科技發展水平
二 發明與創造概覽
三 科技體系與管理
四 主要科研機構
五 當前的科技投入與重點科研領域
六 中德科技合作
第三節 德國思想庫與智囊機構
一 德國思想庫的歷史、現狀與未來
二 德國主要思想庫簡介
第四節 大眾傳媒與文化藝術
一 文化聯邦制
二 大眾傳媒
三 文學與藝術
四 圖書出版
五 圖書館、博物館與世界文化遺產
第五節 衛生、體育與國民生活
一 衛生體系與概況
二 體育
三 國民生活
第七章 外 交
第一節 德國外交政策的演變
一 阿登納的向西方“一邊倒”政策
二 勃蘭特的“新東方政策”
三 施密特、科爾的“東西方并舉”的外交政策
四 施羅德的“正常化”外交政策
第二節 德國與美國的關系
第三節 德國與法國的關系
一 德法千年戰爭交往史
二 德法和解、合作與歐洲聯合
第四節 德國與英國的關系
第五節 德國與俄羅斯的關系
一 德俄雙邊關系的歷史
二 冷戰時期的德蘇(俄)關系
三 冷戰后德俄關系的調整與發展
第六節 德國與中國的關系
一 德中交往的源起與演變
二 當代中德關系的“正常化”與發展
第七節 德國與主要國際組織
一 德國與歐盟
二 德國與北約
三 德國與聯合國
第八節 德國的發展援助政策
一 世紀年代以來德國的對外發展援助
二 德國對世界各地區的發展援助
三 德國對中國的發展援助
第九節 德國的對外文化政策
一 德國對外文化政策的歷史演變
二 德國對外文化政策的主要執行機構
主要參考文獻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