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NT$ 550 元優惠價
:90 折 495 元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是德國法學者史坦恩在西元1856年出版的著作,主要探討社會概念、社會秩序,以及階級理論。雖以社會理論為書名,但是作者的目的卻在闡述社會與國家間的互動關係,藉由社會概念及其構成要素的分析,分析社會秩序及其變動終究難逃對立與鬥爭的矛盾,進而論述國家存在的必要和國家的任務。這種基於社會生活事實所建立的國家觀,承認個人自由與私有制,同時從事社會改革,積極調和社會利益,使得史坦恩的國家理念不僅不同於當時的共產主義與社會主義,也有別於自由主義,今日更被譽為德國社會國的思想先驅。
作者簡介
史坦恩 (Lorenz von Stein),1815年出生於德國北方小鎮Eckernfoerde。1841年在基爾大學獲得法學博士後,前往法國巴黎進行法制史研究,受到當時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影響,進而研究社會思想以及社會變遷,1850年出版《1789年以來法國社會運動史》奠定其學術地位。1855年起,擔任維也納大學政治經濟學教職,陸續發表社會理論、經濟理論、行政理論、財政理論等國家學四大體系研究,並以「社會改革君王制」作為實踐機制,成為國家學研究的著名學者,其學術影響力甚至擴及當時的日本明治維新憲政。1890年逝世,葬於維也納的Weidlingau。
譯者
張道義,1961年出生於台灣台南,1994年底獲得德國杜賓根大學法學博士,曾任職司法院大法官書記處、中央研究院歐美所助研究員,目前任職於國立中山大學中國及亞太區域研究所副教授,研究領域為憲法、行政法、社會法以及國家理論。歷年來著作範圍涵蓋國際社會法、德國健保法制、國內社會安全法制的重要議題,如全民健保、國民年金、社會保險財務等,但是這些法制的探索,終究無法回答一個根本的問題:國家為什麼要解決社會問題?為什麼這會是文明的永續,也造就歷史的規律?這本書適切的提供諸多指引。
譯者
張道義,1961年出生於台灣台南,1994年底獲得德國杜賓根大學法學博士,曾任職司法院大法官書記處、中央研究院歐美所助研究員,目前任職於國立中山大學中國及亞太區域研究所副教授,研究領域為憲法、行政法、社會法以及國家理論。歷年來著作範圍涵蓋國際社會法、德國健保法制、國內社會安全法制的重要議題,如全民健保、國民年金、社會保險財務等,但是這些法制的探索,終究無法回答一個根本的問題:國家為什麼要解決社會問題?為什麼這會是文明的永續,也造就歷史的規律?這本書適切的提供諸多指引。
目次
譯者序
譯注導讀
壹、原著的架構與譯注的章節安排
貳、史坦恩的生平
一、家世背景
二、幼年及中學時期 (1815-1835)
三、大學時期 (1835-1840)
四、柏林時期 (1841)
五、巴黎時期 (1841-1843)
六、基爾時期 (1843-1854)
七、維也納時期 (1855-1890)
參、社會理論的學術背景
一、國家學體系與社會國思想
1. 國家學體系
2. 社會問題與社會改革
3. 社會國思想
4. 社會與國家的二元體系
二、針對史坦恩的研究資料
1. 概論或入門文獻
2. 社會國理論
3. 社會理論
4. 經濟理論與財政理論
5. 行政理論
肆、社會理論的主要內容
一、個人倫理:人格
二、社會倫理:文明
1. 道德秩序:三大道德功能與支配關係
2. 道德發展:追求利益與自我提昇
3. 變動與不變原則
三、財富理論
1. 財富的屬性:規模與種類
2. 財富的分配
四、勞動理論
1. 經濟勞動
2. 精神勞動
3. 教育與訓練
五、社會秩序
1. 社會階級與社會類型
2. 法秩序與社會秩序
3. 社會變動:和諧與病態社會
伍、結論:先社會、後國家
國家學體:社會理論
作者前言
導論
I. 概念以及導論
II. 社會理論體系化的必要性
III. 社會理論的範疇
IV. 由國家與社會的區分進而明確化社會的概念
V. 社會理論的主要論點
1) 社會本體論
2) 社會建構以及社會類型
3) 民族
VI. 國家理論的主要論點及其與社會理論的關連
1) 純粹的國家概念 (國家本質) 以及國家有機體
2) 國家之中的社會以及實際的國家生活
第一部 社會的概念及其構成要素
第一篇 社會的精神層面或者社會的倫理
第一章 文明
第一節 道德秩序
第一款 具有三大功能的道德共同生活體
第二款 社會差異的根源
第一目 社會核心人物的形成
第二目 社會上層與下層
第三目 社會支配的概念及其道德上的真實性,社會支配的實踐
第二節 道德秩序的發展以及勞動
第一款 勞動的特性
第二款 成立團體的道德基礎
第三款 社會支配的道德基礎,積極真愛,文明
第二章 個人人格及利益
第一節 個人人格以及社會資源
第一款 個人人格與社會人格
第二款 社會地位與榮譽,社會影響力與權力
第一目 榮譽
第二目 權力
第三款 社會資源
第二節 利益及其影響
第一款 利益的本質,特殊利益以及利益衝突的概念
第二款 社會上層的特殊利益:排他性以及精神上的不法
第三款 社會支配者與被支配者的對立以及不自由
第三節 人類社會中的不變原則以及變動原則
第一款 不變原則
第二款 變動原則
第二篇 財富的占有,社會的物質層面
財富的本質
第一章 真正的財富
第一節 財富的本質,財富作為個人、法規範以及自由的基礎
第一款 財富作為個人化的基礎
第二款 財富作為權利或法規範的基礎
第三款 財富作為自由的基礎
第二節 財富的屬性及其影響
財富的種類:土地財以及生產財,兩種財富對個人人格及其發展的影響
第一款 財富的種類
第一目 土地財
第二目 生產財
第三目 兩種財富對個人人格及其發展的影響
第二款 財富的規模:巨富、中產及貧窮
第一目 巨富
第二目 中產
第三目 貧窮
第四目 對於人格及其發展的影響
第三節 財富的分配
第一款 多元的分配方式有其絕對的必要性
第二款 真實的分配必須同時進行各種財富的種類以及規模的分配
第三款 土地財的分配分式決定分配的本質
第二章 勞動
第一節 經濟勞動
第一款 體力勞動
第二款 小規模經濟活動
第三款 物質層面的管理勞動
第二節 精神勞動
第三章 精神勞動與財富的結合-教育以及訓練
第一節 教育
第二節 訓練
第三篇 社會的概念及其特性
社會的概念及其特性
社會概念的內涵
第一章 社會秩序的概念及其發展
第一節 社會秩序的本質
第一款 財富的概念及特性作為社會秩序的基礎
第二款 社會階級以及社會類型的概念及其互動關係作為社會秩序概念的內容
第二節 社會建構以及法秩序
第一款 群聚互動是社會建構的第一階段
第二款 習俗是社會建構的第二階段
第三款 法秩序是社會建構的最後階段
第四款 社會中的法秩序
第二章 社會變動的概念及其特性
第一節 社會的和諧發展
第一款 概論
第二款 社會自由的特性
第三款 社會勞動的概念及其內涵
第四款 文明
第二節 社會的對立現象
社會中利益的本質,特殊利益以及社會的危機
第三章 實際的社會
第一節 實際社會的特性-社會現狀
第二節 社會理性
第三節 社會學術
第二部 社會秩序論
第一篇 社會的階級及其特性
第一章 階級建構以及階級秩序
第一節 無社會狀態作為階級建構的第一階段 (無財富狀態與自然狀態)
第二節 財富的平等
第一款 個別財富的形成、定居與平等
第二款 共同區域的概念
第三款 財富平等狀態下的社會秩序與社會變動
第四款 財富平等狀態下的利益及其對立
第三節 財富不平等以及真正的階級建構
第一款 階級建構的概念與原則
第二款 階級建構與階級秩序的形成
第一目 財富差異的形成
第二目 階級建構與社會階級的概念
第三目 上層階級與下層階級,中產階級的社會意義
第三款 階級秩序論:概念與特性
第一目 財富階級
第二目 社會榮譽以及榮譽階級
第三目 法律階級
第二章 階級秩序變動中的進步與對立
第一節 階級秩序中的社會進步
第一款 階級秩序中的自由
第二款 中產階級
第一目 中等財富的特性
第二目 中產階級的概念與特質
第三目 中產階級的社會功能
第三款 社會團體及其功能
第一目 社會團體的特質
第二目 階級團體
第三目 階級的高尚行為在於人道
第四目 下層階級的經濟生活
第二節 社會階級的對立與鬥爭
第一款 階級利益與特殊利益的本質
第二款 社會的特殊利益
第一目 財富階級的特殊利益
第一段 上層有產者的特殊利益
獨占式的婚姻法以及繼承法
獨占式的社會交易法
司法體系作為獨占的表徵
第二段 下層無產階級的特殊利益
工資
工時
資本分配
第二目 榮譽階級的特殊利益
第三目 法律階級的特殊利益
第一段 上層法律階級的特殊利益:特權
屬物特權的概念及內涵
屬人特權的概念及內涵
法體系,規範財富的法體系以及規範個人的法體系
第二段 下層法律階級的特殊利益:絕對平等原則
平等理念的本質,依據何種原則發揮效力
第三款 階級支配
第一目 概念
第二目 階級支配的類型
暴力支配
世襲支配
神權支配
第三目 社會專制
第三節 社會階級鬥爭
第一款 社會不自由
第二款 中產階級消失
第三款 階級鬥爭
第一目 階級仇恨
階級仇恨的個體面向
真正的階級仇恨
第二目 鬥爭準備,權力以及羣眾的集結
上層階級集結權力
下層階級集結群眾
貧窮的兩種類型及其效應
第三目 全面鬥爭與社會解體
鬥爭
鬥爭的特性與兩種基本形式
鬥爭的結果
社會解體
第三章 實際的階級秩序,社會類型理論
宗族秩序
階層秩序
商業秩序
社會類型的交互作用
名詞索引
史坦恩紀事年表
史坦恩著作年表
譯注導讀
壹、原著的架構與譯注的章節安排
貳、史坦恩的生平
一、家世背景
二、幼年及中學時期 (1815-1835)
三、大學時期 (1835-1840)
四、柏林時期 (1841)
五、巴黎時期 (1841-1843)
六、基爾時期 (1843-1854)
七、維也納時期 (1855-1890)
參、社會理論的學術背景
一、國家學體系與社會國思想
1. 國家學體系
2. 社會問題與社會改革
3. 社會國思想
4. 社會與國家的二元體系
二、針對史坦恩的研究資料
1. 概論或入門文獻
2. 社會國理論
3. 社會理論
4. 經濟理論與財政理論
5. 行政理論
肆、社會理論的主要內容
一、個人倫理:人格
二、社會倫理:文明
1. 道德秩序:三大道德功能與支配關係
2. 道德發展:追求利益與自我提昇
3. 變動與不變原則
三、財富理論
1. 財富的屬性:規模與種類
2. 財富的分配
四、勞動理論
1. 經濟勞動
2. 精神勞動
3. 教育與訓練
五、社會秩序
1. 社會階級與社會類型
2. 法秩序與社會秩序
3. 社會變動:和諧與病態社會
伍、結論:先社會、後國家
國家學體:社會理論
作者前言
導論
I. 概念以及導論
II. 社會理論體系化的必要性
III. 社會理論的範疇
IV. 由國家與社會的區分進而明確化社會的概念
V. 社會理論的主要論點
1) 社會本體論
2) 社會建構以及社會類型
3) 民族
VI. 國家理論的主要論點及其與社會理論的關連
1) 純粹的國家概念 (國家本質) 以及國家有機體
2) 國家之中的社會以及實際的國家生活
第一部 社會的概念及其構成要素
第一篇 社會的精神層面或者社會的倫理
第一章 文明
第一節 道德秩序
第一款 具有三大功能的道德共同生活體
第二款 社會差異的根源
第一目 社會核心人物的形成
第二目 社會上層與下層
第三目 社會支配的概念及其道德上的真實性,社會支配的實踐
第二節 道德秩序的發展以及勞動
第一款 勞動的特性
第二款 成立團體的道德基礎
第三款 社會支配的道德基礎,積極真愛,文明
第二章 個人人格及利益
第一節 個人人格以及社會資源
第一款 個人人格與社會人格
第二款 社會地位與榮譽,社會影響力與權力
第一目 榮譽
第二目 權力
第三款 社會資源
第二節 利益及其影響
第一款 利益的本質,特殊利益以及利益衝突的概念
第二款 社會上層的特殊利益:排他性以及精神上的不法
第三款 社會支配者與被支配者的對立以及不自由
第三節 人類社會中的不變原則以及變動原則
第一款 不變原則
第二款 變動原則
第二篇 財富的占有,社會的物質層面
財富的本質
第一章 真正的財富
第一節 財富的本質,財富作為個人、法規範以及自由的基礎
第一款 財富作為個人化的基礎
第二款 財富作為權利或法規範的基礎
第三款 財富作為自由的基礎
第二節 財富的屬性及其影響
財富的種類:土地財以及生產財,兩種財富對個人人格及其發展的影響
第一款 財富的種類
第一目 土地財
第二目 生產財
第三目 兩種財富對個人人格及其發展的影響
第二款 財富的規模:巨富、中產及貧窮
第一目 巨富
第二目 中產
第三目 貧窮
第四目 對於人格及其發展的影響
第三節 財富的分配
第一款 多元的分配方式有其絕對的必要性
第二款 真實的分配必須同時進行各種財富的種類以及規模的分配
第三款 土地財的分配分式決定分配的本質
第二章 勞動
第一節 經濟勞動
第一款 體力勞動
第二款 小規模經濟活動
第三款 物質層面的管理勞動
第二節 精神勞動
第三章 精神勞動與財富的結合-教育以及訓練
第一節 教育
第二節 訓練
第三篇 社會的概念及其特性
社會的概念及其特性
社會概念的內涵
第一章 社會秩序的概念及其發展
第一節 社會秩序的本質
第一款 財富的概念及特性作為社會秩序的基礎
第二款 社會階級以及社會類型的概念及其互動關係作為社會秩序概念的內容
第二節 社會建構以及法秩序
第一款 群聚互動是社會建構的第一階段
第二款 習俗是社會建構的第二階段
第三款 法秩序是社會建構的最後階段
第四款 社會中的法秩序
第二章 社會變動的概念及其特性
第一節 社會的和諧發展
第一款 概論
第二款 社會自由的特性
第三款 社會勞動的概念及其內涵
第四款 文明
第二節 社會的對立現象
社會中利益的本質,特殊利益以及社會的危機
第三章 實際的社會
第一節 實際社會的特性-社會現狀
第二節 社會理性
第三節 社會學術
第二部 社會秩序論
第一篇 社會的階級及其特性
第一章 階級建構以及階級秩序
第一節 無社會狀態作為階級建構的第一階段 (無財富狀態與自然狀態)
第二節 財富的平等
第一款 個別財富的形成、定居與平等
第二款 共同區域的概念
第三款 財富平等狀態下的社會秩序與社會變動
第四款 財富平等狀態下的利益及其對立
第三節 財富不平等以及真正的階級建構
第一款 階級建構的概念與原則
第二款 階級建構與階級秩序的形成
第一目 財富差異的形成
第二目 階級建構與社會階級的概念
第三目 上層階級與下層階級,中產階級的社會意義
第三款 階級秩序論:概念與特性
第一目 財富階級
第二目 社會榮譽以及榮譽階級
第三目 法律階級
第二章 階級秩序變動中的進步與對立
第一節 階級秩序中的社會進步
第一款 階級秩序中的自由
第二款 中產階級
第一目 中等財富的特性
第二目 中產階級的概念與特質
第三目 中產階級的社會功能
第三款 社會團體及其功能
第一目 社會團體的特質
第二目 階級團體
第三目 階級的高尚行為在於人道
第四目 下層階級的經濟生活
第二節 社會階級的對立與鬥爭
第一款 階級利益與特殊利益的本質
第二款 社會的特殊利益
第一目 財富階級的特殊利益
第一段 上層有產者的特殊利益
獨占式的婚姻法以及繼承法
獨占式的社會交易法
司法體系作為獨占的表徵
第二段 下層無產階級的特殊利益
工資
工時
資本分配
第二目 榮譽階級的特殊利益
第三目 法律階級的特殊利益
第一段 上層法律階級的特殊利益:特權
屬物特權的概念及內涵
屬人特權的概念及內涵
法體系,規範財富的法體系以及規範個人的法體系
第二段 下層法律階級的特殊利益:絕對平等原則
平等理念的本質,依據何種原則發揮效力
第三款 階級支配
第一目 概念
第二目 階級支配的類型
暴力支配
世襲支配
神權支配
第三目 社會專制
第三節 社會階級鬥爭
第一款 社會不自由
第二款 中產階級消失
第三款 階級鬥爭
第一目 階級仇恨
階級仇恨的個體面向
真正的階級仇恨
第二目 鬥爭準備,權力以及羣眾的集結
上層階級集結權力
下層階級集結群眾
貧窮的兩種類型及其效應
第三目 全面鬥爭與社會解體
鬥爭
鬥爭的特性與兩種基本形式
鬥爭的結果
社會解體
第三章 實際的階級秩序,社會類型理論
宗族秩序
階層秩序
商業秩序
社會類型的交互作用
名詞索引
史坦恩紀事年表
史坦恩著作年表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